小学美术手工课堂范作的有效利用-闫妮娜

合集下载

小粘土,大乐趣--通过泥塑(超轻粘土)教学培养小学生立体造型能力的研究

小粘土,大乐趣--通过泥塑(超轻粘土)教学培养小学生立体造型能力的研究

小粘土,大乐趣--通过泥塑(超轻粘土)教学培养小学生立体造型能力的研究发布时间:2021-04-20T10:36:44.88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下作者:纪怡婷[导读] 超轻粘土是小学美术课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它以其独特的优势性在小学美术的立体造型能力培养课堂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本篇文章主要从色彩、造型以及空间想象力等三个方面讲述了我们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如何通过超轻粘土来培养同学们的立体造型能力。

厦门市同安区五显学区四林小学纪怡婷 361100摘要:超轻粘土是小学美术课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它以其独特的优势性在小学美术的立体造型能力培养课堂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本篇文章主要从色彩、造型以及空间想象力等三个方面讲述了我们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如何通过超轻粘土来培养同学们的立体造型能力。

关键词:超轻粘土;小学美术教学;立体造型能力培养超轻粘土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超轻粘土能够通过其色彩的鲜明性、材料的不易裂性、以及易成型性和容易获取的便捷性成为中小学美术课上的明星,与此同时,超轻粘土还能够通过其使用的立体性来帮助同学们养成立体造型能力和创造思维,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美术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超轻粘土的美术教学,积极的探求通过超轻粘土课程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立体造型能力的方法,为同学们的长远审美素养发展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通过泥塑(超轻粘土)教学培养小学生立体造型能力。

一、色彩搭配--提升同学色彩鉴赏素养前文提到过超轻粘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鲜艳的色彩。

色彩元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基本上每一个视觉正常的人都能够看到、感受到我们生活中的色彩,色彩的搭配和审美对我们来说可能并不难,但很多同学对于美术学科中的色彩的认识却也仅仅只是停留在画笔所及的平面上。

事实上,在美术学科中,色彩却不仅仅只是平面的,而且更是立体的,并且由于立体造型不仅仅是由其本身的各个形状的图形构成的,而且更在于其是由一个个色彩拼接而成,丰富的色彩以及合适的色彩搭配共同构成了能够给人以视觉冲击的立体美术作品的整体,因此提升色彩的鉴赏能力也是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立体造型能力的重要一环,我们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同学们的色彩鉴赏搭配能力,通过超轻粘土的教学来帮助同学们提升色彩搭配和鉴赏能力,进而促进同学们立体造型能力的全面发展。

橡皮泥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橡皮泥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橡皮泥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作者:常姗姗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年第11期摘要就小学美术而言,泥工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泥工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开发民间美术资源,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手脑互动制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橡皮泥;教学资源;多媒体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1-0094-021 前言捏泥人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典的中华传统民间手工艺术。

许多农村儿童都是在玩“泥巴”中快乐长大的。

如今,橡皮泥作为现代玩具替代了曾经的“泥巴”,进入校园,成为许多课程活动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辅助教学资源。

所谓橡皮泥,是现代彩泥的前身,问世于1956年。

起初它只有灰白一种颜色,在随后不久的时间内,很快就有了多种多样的颜色和香味,如夜光的、金银色的、香波与刮胡水味的等。

如今升级版的橡皮泥就是彩泥,再高端的叫“超轻黏土”,具有代表性的是“欧克泥”。

在动画发展史上,许多经典动画就是以橡皮泥为材质,并通过定格技术制作而成的。

橡皮泥确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之一。

2 简析橡皮泥教学的问题现象及其主要成因以“泥娃娃”和“壶的聚会”橡皮泥教学为例,其问题现象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思路打不开,学生的想象力难以获得舒展。

如一个完整的“泥娃娃”,由头部、身躯和四肢组成;而一个完整的“泥壶”,无论实用性的还是装饰性的,都应有壶盖、壶身、壶柄和壶嘴等基本部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只能完成基本操作任务——用橡皮泥团成圆球体,接着压出一个长方体做身躯,再压出四条圆柱体做四肢;也有人只用一块橡皮泥就完成了全身制作,不仅色彩单调,而且谈不上什么造型。

除此之外,没有丝毫的想象添加成分,不知道积极主动地去漂亮装饰。

2)缺乏情感投入,作品远离生活。

小学美术泥工教学示范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10月要上职称的)闵行区新梅小学

小学美术泥工教学示范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10月要上职称的)闵行区新梅小学

小学美术泥工教学示范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金铭彦泥工教学作为上教版美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越来越被重视。

然而,在短短的35分钟之内,如何使一节泥工课上的完整、精彩?怎样让学生快速的掌握泥工知识技能技法用于表现?笔者认为,课堂示范不容小觑。

那怎样的示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课堂实践出发,谈谈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泥工教学示范的独特性小学美术课是形象、直观性的教学,通过老师对材料、工具、绘画步骤和技巧的示范,使学生更明了知识点的方法和步骤。

如果光凭“君子动口不动手”,学生是无法凭空想象的。

泥工课作为美术课的一个分支,因为使用材料和工具等不同,在示范时存在自身的独特性:1、技能技法的重要性泥工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一件优秀作品的产生,离不开独特的表现技法与装饰手法。

在陶艺课中,各种成型手法和技法是必然要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引导为学生的创作打基础的。

2、制作工具的准确性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尽管手是最好的工具,但做陶时的一些常备工具若运用得当,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示范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制作内容,老师应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相应的制作工具。

3、成型方法的多样性课上,老师的示范是最直接的教学方法,而且不同的效果对应的是不同的成型方法。

例如,同样做一只羊,我们可以用泥条成型法来制作羊的身体,同样也可以用泥板成型和报纸填塞法卷出小羊的身体和四肢。

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多种成型方法,才能自由地进行创作。

4、立体呈现的及时性因为泥工课的制作内容大多是呈现立体效果的,所以老师在示范时最好能通过实物展台或摄像头及时地让学生进行360度全方位观看,以便学生理解制作方法和技巧运用。

二、对泥工教学示范有效性的实践1、观察比较,引导示范在上《古代的编钟》一课,我进行第一次示范切出编钟的外形时,设计了“看一看”的环节,先让学生观察了编钟的实物模型,学生近距离地观看体验,来的更加真实,在脑海中对编钟上窄下宽的造型有了认识。

小学美术趣味课堂的有效构建

小学美术趣味课堂的有效构建

小学美术趣味课堂的有效构建作者:王妮娜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0期摘;要: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美术教学愈加重视快乐教学和趣味课堂的有效构建。

要想开展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教师就必须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对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美术学习,从而更好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本文就对小学美术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做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趣味课堂;导入;直观;创作兴趣是学习情绪、学习能量和学习态度的调节者,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

“学海无涯乐作舟”是新课改下广大教师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境界。

构建小学美术趣味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都能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活跃自身思维,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不仅是生本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学中的生动彰显,更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客观需要。

一、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导入环节设计得是否切实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高低。

因此,在构建小学美术趣味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针对不同课型的不同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进而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草丛中》这课之初,我先是对学生说道:“草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植物,随处可见,课前老师让大家留心观察了,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采摘的小草,和小组同学一起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大家采摘的野草各有什么特征?”之后,我让学生交流了自己所看到的草的形状、颜色,闻到的草的气味,以及摸到的草的感觉等等。

接着,我利用幻灯片课件展示了各种单株草的图片,并重点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草,如车前草、狗尾草和蒲公英等。

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作者:刘砚玲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02期摘要: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智力和品质,使儿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教材将手工制作课加入其中,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让儿童美术教学不枯燥,使学生更加热爱美术、热爱生活。

手工制作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合理利用,使孩子们的小手更灵巧了,对绘画的兴趣更浓厚了,观察力、想象力都得到了提高,并且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丰富了美术课。

关键词:手工制作;设计思维;动手能力在现今的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重视和青睐。

老师在手工制作课中创设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能显示出活动蕴涵的形真、神似、情切、意远等特点,这样对调动学生的观察思考,加深对活动的理解都大有帮助。

可以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促使学生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在情境中融为一体。

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美术并非只是画画,这其中包括了其他许多方面。

美术教学亦是如此。

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爱动手的心理特点,在美术教学中加入手工制作的形式,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

在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获得体验、获得快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动手实践锻炼,并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我的一点教学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但是由于年龄尚小观察事物笼统、粗略,不善于区分事物之间的差别。

生活中有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并不缺少美,对孩子来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观察收集和发现生活中可以制作的材料,并进行构思。

也可以指定一种特定的材料,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完成手工制作。

由于学生存在年龄、智力、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如一二年级要求学生观察一些简单的事物,并能说出事物的名称、形状、色彩等,一年级第十五课多彩的拉花,做完拉花后要求学生创新,有的学生利用长拉花做大象的鼻子,圆形的拉花做蛇的身体等,根据动物原本形态配合拉花做出创新。

美术手工教学的作用与途径探微

美术手工教学的作用与途径探微

美术手工教学的作用与途径探微作者:倪洁来源:《成才之路》 2018年第26期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手工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手工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优秀品质。

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手工教学质量。

本文从手工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和手工教学有效途径两方面进行探究,旨在为美术手工教学提供借鉴。

一、美术手工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1.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美术课程增加了手工教学的比重,有许多元素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如教材中有很多作品涉及世界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建筑,图片、视频等资料也非常丰富。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领略建筑之美、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手工教学中,教师可先用简洁的语言讲解手工制作的方法,然后再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并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手工制作的热情。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手工制作能培养学生自信心与意志力,一件手工作品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不但需要动手,而且需要动脑,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制作进行引导,发现思维亮点及时进行表扬,引导学生向更高、更好的方面发展。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提醒他们采取另一种思维方式进行创作,让学生把美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发现美、创造美,用美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3.提高学生动手与创造能力手工制作是美术教学的一个分支,在美术课程中开设手工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在手工课上,学生制作一件作品时,要先对材料进行选择,然后进行构思,最后才能动手操作。

学生在选材、构思、创作的过程中,既需要动脑思考,又需要动手操作,作品完成后,还要不断进行完善。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法亟待创新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法亟待创新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教法亟待创新作者:彭晓燕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20年第2期彭晓燕作为小学美术教学最大的组成部分,手工制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发挥学生想象,还能提升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学生对手工制作活动充满兴趣,但没有掌握制作的技巧和方法,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难以达成。

采用什么样的引导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制作技巧,是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

一、展示作品,创设教学情境手工制作就是学生选择一些废旧材料,经过简单的剪裁、拼接、粘贴处理,变成了另外一个崭新有价值的东西。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手工制作能够训练学生的专注力,对学习活动有极大促进作用。

手工制作的作用和价值是巨大的,制作过程中能够增加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这些都是手工制作活动的价值。

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关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手工制作活动中来。

作品展示是创设情境的重要选择。

作品展示就是教师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供学生观看、欣赏。

作品展示最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作用也最强烈。

学习苏少版三年级下册《你见过哪些飞机》,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飞机,学生纷纷发出赞叹声,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发现时机成熟,展示出手工制作的飞机。

这些飞机有纸做的,有布做的,还有塑料瓶子做的。

学生全方位、立体化观察作品,初步感知飞机的外形、种类、结构特点。

在观察的同时,教师让学生一边讲述、识记,学生的眼、手、思维都被调动起来。

情境创设为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做了充分铺垫,学生探索热情高涨,产生了制作飞机的冲动。

在展示时,教师要注意呈现方式。

可以将作品拍摄下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将手工作品实物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全方位观察,有更直观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二、精选材料,激发教学活力手工制作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创造活动。

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制作步骤的确定都充满了创造精神,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美术手工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美术手工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美术手工制作类综合实践活动作者:杨彩霞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9-0132-02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伴随当前新课改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型,它是当前课程改革探索的重要课题,也体现课程发展的趋势。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小学美术知识为载体,把其他形式的内容整合在一起的一种课程模式。

实践证明:开展小学美术综合实践课,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科整合,使美术课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实用和合理;有利于开发美术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更新观念,教学相长,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

手工制作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训练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极好方式。

那么如何把小学美术课真正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列,把以往单一的美术指导转化成为综合实践意义上的活动呢?下面以手工制作为例谈谈本人的初浅看法。

以手工制作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适宜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完成。

它包括主题确定(一般是指制作材料或物化作品名称)、活动实施(包括方法指导与操作过程)和成果(作品)展示的完整过程。

材料和工具可以是美术教材包提供或者教师预先布置学生准备的物件。

那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意义上的手工制作,应该通过组织讨论,师生共同确定一个响亮的主题,如:《小笔筒》、《卡纸手工制作》、《五谷杂粮画“世界”》、《手工纸艺》、《彩色剪纸》、《制作精美贺卡》等等。

教师对手工制作类活动的指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仅是制作技巧层面的问题,更值得注重的是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这类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际操作、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手工操作的技能技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经验交流和操作性劳动,获得直观、真实的感受;在小组合作中从小养成热爱劳动、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运用项目式学习,成就高效美术课堂

运用项目式学习,成就高效美术课堂

运用项目式学习,成就高效美术课堂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李宛夏【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之一,对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在当前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基于学生的素养、教师的价值,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优化项目式教学法的开展策略,逐步成就高效美术课堂。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小学美术;人员安排项目式学习主要指教师基于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定一个合理的议题,并交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学方法。

与传统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师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更能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存在,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价值,对美术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探索和分析,从而完成对美术知识的认知。

那么在实际开展美术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应当如何对项目教学法进行优化,才能够实现高效美术课堂的生成呢?一、基于学生素养,优化项目人员安排项目人员是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真正发挥价值的元素。

在传统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活动,教师往往采用“座位相近论”进行项目参与人员的分配,这样的分配形式虽然效率较高,但是效果较差,经常会出现有的项目小组讨论激烈,而有的小组却没有讨论热情的现象。

因此,为了提高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应用效果,也为了实现高效美术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参与人员的安排。

例如,在《家乡的小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素养,优化项目参与人员的安排。

在课堂中,教师先根据日常教学的经验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度,将学生按照美术素养和性格的差异进行层级的划分。

随后,教师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安排,使得每个小组当中学生的性格迥异,同时美术素养的发展水平也呈现差异化的分别。

紧接着,教师让每一项目小组,根据成员的能力和性格选择小组长,安排各人员任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符合自身能力的位置上更好地完成本节课项目,提高项目完成的效果。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闫静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闫静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摘要: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低年级学生积极主动愉快的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在轻松、愉悦中逐步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运用多媒体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建立低年级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运用多媒体改变授受局面,增强学生参与性。

运用多媒体提供感性材料,帮助低年级学生掌握新知。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运用多媒体,确切地评价学生。

关键字:多媒体教学美术兴趣掌握新知确切地评价低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带着好奇,怀着希望,一切都有着美好的憧憬。

美术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入手,运用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让低年级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学习美术的欲望。

而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将美术中的形、声、光、色、动、静溶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低年级学生积极主动愉快的参与美术教学活动,在轻松、愉悦中逐步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建立低年级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他能清晰形象的显示美术图画,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得到知识,还能形象的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情状,让学生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反馈也更迅速。

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第一步,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功之一。

只有和兴趣结合,通过多媒体的画面去想象,去感受,去理解,去表现,最后达到寓教与乐的教学目的,以此激发学生表现欲望,提高学生美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趣味__意味__情味:小学美术“意象泥塑”教学新路径

趣味__意味__情味:小学美术“意象泥塑”教学新路径

趣味意味情味:小学美术“意象泥塑”教学新路径文|吕娜泥塑作为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泥塑以有趣的形式走进学生的生活,不仅能让他们了解泥塑工艺,而且能感受泥塑作品的美,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同时,泥塑作为小学阶段美育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就明确提出泥塑创作的任务,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探索用传统工具、材料和媒介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一、传统泥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泥塑创作缺乏艺术“味”泥塑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极具欣赏价值。

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没有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局限于“器物”等常见主题,在具象的主题下所创作的泥塑作品往往缺乏艺术“味”。

(二)泥塑创作缺乏主见“意”泥塑教学旨在通过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制作传统泥塑,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机械地模仿、只强调技能、作品模式化,在创作中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玩泥”的本意。

(三)泥塑创作缺乏生动“情”良好的创作题材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局限于技能学习的“玩泥”,无法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操作,体验色彩与造型的变化和创作的乐趣,导致缺乏丰富的方式来创造独特的视觉艺术。

二、小学美术中“意象泥塑”教学策略目前的美术教学应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艺术感知及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

那么,美术教师如何在泥塑教学中唤醒学生对艺术情感的表达呢?基于小学生的学段特征,本文将通过“三境出味”(见图1),即融境学习、动境学习、入境学习三方面共同推进,直抵小学美术“意象泥塑”的教学目的,从而达到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教学目的。

三境出味融境学习动境学习入境学习意象泥塑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图1(一)融境学习———让创作有趣味1.融境学习的内涵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魔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运用和实例设计

魔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运用和实例设计

魔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运用和实例设计
一、魔术道具制作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们制作一些简单的魔术道具,例如纸牌、纸杯、棉花等,用这些道具来进行魔术表演。

魔术道具的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学到一些美术知识和技巧。

二、魔术表演与绘画结合
可以设计一些将魔术表演与绘画结合的活动,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和观摩。

学生可以用魔术道具在画纸上进行画画,在观众面前展示出一个完整的画作,给人以惊喜和立体感。

三、艺术品变魔术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例如蒙克的《呐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让学生们通过魔术手法使这些艺术品“变魔术”,从而增加对艺术品的兴趣和了解。

四、创意魔术表演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创意魔术表演的主题,例如“变形金刚”、“动物世界”等,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设计并表演属于自己的魔术表演。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五、魔术与手工制作结合
可以让学生们将魔术与手工制作相结合,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的魔术道具。

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魔术盒,将自己制作的魔术道具放在盒子里,通过巧妙的手法展示出来。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上只是几个将魔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实例设计,具体的教学安排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无论如何设计,魔术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都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为目标,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谈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的有效开展

谈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的有效开展

谈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的有效开展作者:柴米娜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34期摘要:示范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的课堂实践的效果来看,示范实践性教学的课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小学美术的示范教学的有效开展为主题,涵盖示范教学的特点和内涵,最后展开了关于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的有效开展的方法讨论。

关键词:小学美术示范教学开展引言当然随着现在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学资金的投入,示范性学校及示范性课堂越来越多,示范性课堂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

而示范性教学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小学美术的教学也在整个小学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有效的开展小学美术示范性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小学美术的教学在当今的小学的教育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小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当今小学教育中很多老师都在用传统的方法,然而传统教学在当今社会中又有着很多弊端,所以示范性教学的有效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小学教学示范性的课堂改革,我们应该持有赞成的态度,教师也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开展讨论。

要知道示范性教学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育课堂中,教师应该使用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新的理念和思想。

让小学美术的课堂变得鲜明而又有特点。

不要单纯的以老方法来开展。

[1]一、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面对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改革,教师对于示范性教学的课堂应该怎么做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无论是面对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还是在现在的美术教学的课堂中,示范性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一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因此教师在面对小学教育中的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应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思想来看待,以一种新的形式和方法来明确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的内涵和特点。

要知道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对学生的重要性,要了解示范教学的重要性,要明确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所在。

然而让学生在示范性教学的课堂上能够进行美术的学习时,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从而也使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小学美术学生手工制作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兴趣的培养 胡松林

小学美术学生手工制作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兴趣的培养  胡松林

小学美术学生手工制作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兴趣的培养胡松林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新课改下,教育业越来越提高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单单要将知识讲授给学生,而且,还要在讲授的过程中运用更多新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教师对学校的课程产生兴趣,只有教师通过教师独有的方式全面激发学生上课时候的热情,然能够让学生正真体会到什么是素质教育。

在小学的教学中,美术课堂上最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我国小学美术课堂上教育的课堂质量偏低,这并不是因为教师的自身素质不够高,当然也不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存在问题,而是在美术课堂上没有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没有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手工制作;美术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17-01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小学的学习是一个人学习的黄金时期,不仅仅因为小学是一个学生积累基础的时候,更因为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是否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不单要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让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自主的对学习产生热情。

教师的这些教学目标可以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中充分展现。

小学美术课堂中包括学生手工制作课程,在手工制作课程中,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兴趣。

一、小学生美术课现状目前,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依然看不到成果,小学生的美术课得不到重视,临近期末的时候,有的学校甚至将音体美课程全部换成语数英,。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学生在美术课上积极性不高。

主要因为美术课的上课形式过于枯燥,美术本来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但是学生在美术课上丝毫提不起兴趣来,对于美术课上不上都不那么的重视,低年级的小学生在美术课上不愿意听的时候甚至想要睡觉,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因为提不起兴致,而语数英的作业量又不想带回家去作,所以,高年级的小学生在美术课即将结束的时候都想偷偷拿出作业写上几笔。

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

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使用和作用美术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校外教育的美术教学在选材、形式、以及教学方法上比较灵活多变,更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手工制作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和青睐。

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们在学会动手制作和画画的同时,其他各方面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手工制作课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手工制作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审美教育的目标。

在手工制作课中创设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能显示出活动蕴涵的形真、神似、情切、意远等特点,对调动学生的观察思考,加深对活动的理解都大有协助。

能够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方面水平的均衡发展,能促使学生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在情境中融为一体。

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美术并非仅仅画画,这其中包括了其他很多方面。

美术教学亦是如此。

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爱动手的心理特点,在美术教学中加入了手工制作的形式,展开了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平时做各种手工制作除了需要简单的工具外,必须要有多种制作方法,犹如:1、粘贴法。

2、造型法。

3、剪刻法。

4、撕纸法。

要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必须要有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

因为美术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提炼于生活。

美术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取材一定来自生活。

在这些制作行为中,学生获得体验、获得快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为他们开辟了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动手实践锻炼,并为培养学生审美水平奠定了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制作后,以及手工制作在美术教学中的合理利用,使孩子们的小手更灵巧了,对绘画的兴趣更浓郁了,观察力、想象力得到了提升,审美水平、创造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当然,手工制作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而不能喧宾夺主。

所以,手工制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一、手工制作能提升启发学生想象水平手工制作课不但是培养学生艺术方面的审美,习得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心态得到开放,美术创造力得到解放。

超轻粘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超轻粘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超轻粘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6-15T02:06:01.456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7期作者:晁迎霞[导读] 这时超轻粘土的出现则有效改变了这一情况,超轻粘土体积小,重量轻,颜色丰富,学生动手十分简单。

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变得越加丰富,不再只是以往的让小学生根据相应的图片进行绘画,或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绘画,还增设了很多丰富的动手实践活动。

如让学生尝试着用纸、泥、布、金属等物去制作作品。

但是由于前面的物质要么太脆弱,要么太重,小学生操作起来不方便,又或是这些物品颜色过于单一,无法满足需求。

这时超轻粘土的出现则有效改变了这一情况,超轻粘土体积小,重量轻,颜色丰富,学生动手十分简单。

关键词:超轻粘土;小学美术;教学前言:超轻粘土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如颜色丰富,体积小,学生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将粘土带回家、带到学校都十分方便。

超轻粘土又可以被称作是弹跳泥,是一种没有毒、没有味道、没有刺激性的新型的环保工艺材料。

该土最早是在德国诞生的,并逐渐开始向整个欧洲传递,之后在经过日本、韩国和台湾逐渐传递到我国。

超轻粘土的用法有很多,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超轻粘土在小学美术中的实践应用,希望可以为美术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选择超轻黏土的原因超轻粘土是一种集合了众多优点于一身的新型的创作材料,超轻粘土拥有十分强的可塑性、色彩艳丽,小学生可以随意操作,自由揉捏。

该土既有陶土、纸黏土和雕塑油泥的优点也有橡皮泥的优点,在利用超轻粘土进行创作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将其和木头、金属、亮片、玻璃等结合。

通过超轻粘土制作的工艺品不需要和陶土似的进行烧烤,只要在24-48小时内风干就行,并且不会碎裂,可以长时间保存。

超轻粘土拥有很好的延展性,用超轻粘土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可以长期保存,不会出现损坏,是用超轻粘土制作东西时,粘土不会粘在手上,不会留渣。

野做中学冶理念下小学美术泥塑教学方法的探究和运用

野做中学冶理念下小学美术泥塑教学方法的探究和运用

“做中学”理念下小学美术泥塑教学方法的探究和运用甘肃兰州城关区范家湾小学甘肃兰州滑莹课题来源:范家湾小学教育科研课题课题名称:泥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5824【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小学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全面提升。

通过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融入泥塑教学,也可以促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艺术的魅力,让学生真正通过橡皮泥、彩泥、泥巴等玩具激发学生爱玩泥巴的天性,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不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增强,让学生养成高雅的人格。

【关键词】“做中学”理念小学美术泥塑教学引言泥塑是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保持对艺术的感染力。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同时也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素质。

泥塑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深受学生的喜爱。

在“做中学”的理念下,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最终使得美术教育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1.泥塑和泥塑教学泥塑主要就是利用粘土彩泥等材料,通过用搓团、压、捏、刻、粘、挖等方法制作出泥版立体形体,然后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泥版立体形体粘在底板上。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泥塑教学能够训练学生小肌肉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学生爱玩的天性。

通过一团泥巴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所以泥塑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泥塑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发展历史悠久,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将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之中,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深入观察分析,从而获得表象材料与初步感知。

利用泥巴去塑造表现各种物体,将学生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让学生在玩泥巴的过程中感受美术的重要性,这也是“做中学”理念的重要内涵。

如何在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如何在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如何在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倪娜
【期刊名称】《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儿童水墨画创作的教学历来是一个难题,要麽过于传统的重复,失去儿童创作表现的灵感,要麽过于强调儿童表现的创作和自由。

难以建立中国水墨画的美学法度。

因此,我在水墨的画的教学中,考虑将二者能很好的结合。

“从概念到丰富,从借鉴到创造”的策略。

先从主题学习的角度出发建立起造型与构想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生动的真实感悟,丰富视觉体验和情感思想,并进行初步的尝试表现,展开相互的交流和分析;最后,再通过具体表现技法的一定研究,鼓励展开大胆的创造表现。

在实际的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页数】1页(P1-1)
【作者】倪娜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浅谈如何在C语言实验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J], 郝惠馨;李秀坤;辛明影
2.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儿童装饰画 [J], 王梦迪
3.省级乡村名师工作室研修团队教师教研常态化实践研究之———如何在小学美
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J], 黄勇
4.刍议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J], 邱品红
5.探析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J], 何晓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有效应用姚妮丹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有效应用姚妮丹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有效应用姚妮丹发布时间:2021-08-19T01:16:54.566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4期作者:姚妮丹[导读] 打造一个个性化教学环境。

下面,将针对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展开详细阐述,旨在丰富学生审美体验,让学生养成良好人格品质。

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南寨小学广西柳州 545512摘要:情境教学,有着视觉形象性、情感激发性、道理渗透性特点。

课堂上,精心设计丰富情境,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能力,让课堂教学效果有所提升,打造一个个性化教学环境。

下面,将针对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策略展开详细阐述,旨在丰富学生审美体验,让学生养成良好人格品质。

关键词:小学;美术;情境教学从目前来看,美术课以讲解为主导,以“满堂灌”形式向学生灌输作品时代背景、美术家、创作手法、用色等知识,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同时,实际教学中,不重视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课堂讨论设置较少,难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解决这个问题,要积极探索如何应用情境教学策略。

一、视觉情境视觉情境,是根据教材内容,用视觉图像、原型创设情境,以引发学生对艺术品的直观欣赏,形成感官刺激。

同时,在视觉情境创设中,可以挂图、画册、雕塑模型等相对直观的方式展示课堂所学内容。

另外,可用网络图片、多媒体幻灯片、纪录片、电影、3D动画、AR 技术等展示美术作品,构建情境,以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感性与理性认识。

具体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三百六十度观赏美术作品各个部位,再主动表达个人畅想。

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趣味游乐园》一课教学时,为启发学生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引导他们探索用各种材料表现游乐场特有气氛。

课堂上,可先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出示几张小朋友去游乐园玩时拍的照片,突出游乐设施和人物表情,以激发学生主动回忆自己游玩时候的场景。

接着,以幻灯片方式,为学生播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跷跷板、滑梯、过山车、疯狂老鼠、碰碰车、旋转风车等中小型游乐设施,用精彩画面帮助学生回忆快乐时光。

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4

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_4

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发布时间:2022-05-09T05:08:42.327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月第2期作者:倪艳秋[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小学阶段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倪艳秋西昌市第一小学校,四川西昌615000【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小学阶段的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美术作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艺术情操的重要课程,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美术,在美术氛围的熏陶中更加乐学、善学,从而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应用趣味性教学模式,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熏陶,让美术的艺术气息浸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美术教学的本质目的是让学生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创造美,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单一地讲解美术知识,而应该通过趣味性教学方式和手段加强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与感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过程不是枯燥无味的,愿意在趣味化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增强绘画创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这样有利于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一、关于趣味性教学模式的概念及优势分析趣味性教学模式主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展有计划性、针对性的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引导其积极、自主、富有创造性地探索美术知识,在掌握基础绘画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审美情操。

总体来说,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契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兴趣是小学生自发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其创造力发展的催化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手工课堂范作的有效利用
滨城区授田英才学园闫妮娜 256600
在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中离不开范作的应用。

那么什么是范作呢?从字面上理解范作就是“可以用来进行示范的作品”,美术范作是范画与范品的统称,我们手工课上的范作就属于范品。

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的范作可以出自教师之手,也可以是从学生中搜集的优秀作品。

在手工教学实践中,范作利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效果,如何加强小学美术手工课堂范作的有效利用呢?我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根据手工技法的难易程度老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范作利用方式。

1、拆分重组法
如果目标要求的手工技法难度不高,老师可以采取让学生拆分和重组的自学方法掌握手工技法。

如在三年级美术上册《会动的小纸人》一课中,“纸弹簧”的制作是本课的关键,手工技法就相对比较容易掌握,教师便可以采用范作拆分或重组的方法。

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弹簧”分发给每个小组每个学生,让他们通过拆分和重组先自学“纸弹簧”的制作方法,然后找学生起来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最后老师将方法进行适当总结即可。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更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应用此类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范作使用方式时老师要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以点盖面,只关注几个学会的学生。

2、直观演示法
如果目标要求的手工技法难度较高,老师可以采用当堂演示或者教师做学生跟做的方式。

这两种方式都能将技法较为直接的教授给学生,学生掌握情况比教师先口述方法学生再做要好得多。

如在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漂亮的虎头帽》一课中,帽子的折法很多学生掌握不好,于是我便采用了老师示范学生跟做的示范方式,老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教,学生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跟做,结果学生很快便掌握了这个技法,使接下来的制作时间充裕了很多,并且丝毫没有影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创意的发挥。

应用此类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这种范作使用方式的手工课,教授手工技法的部分应该是不影响学生创意发挥的基础部分。

如在自选课题《创意纸杯》中,如何用彩纸包装纸杯的方法,就可以采用这
种方式教授。

二、正确看待美术手工课上范作的利用。

有的教师认为手工课上出示范作会适得其反,学生会出现模仿的现象,这样就会大大的限制学生的创造能力,所以不愿意给学生出示范作。

但我却不这样认为,原因有这样两点:
1、范作的出示会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学习《会响的玩具》一课时,我事先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几个玩具作为范作。

像用花盆底座制作的瓢虫手鼓;纸杯制作的纸偶娃娃;油画棒塑料盒制作的鳄鱼;不锈钢杯盖制作的小锣;挂画钩制作的风铃;木块制作的小牛;卡纸制作的拨浪鼓。

上课不久我便把玩具分发给每个小组先让他们玩一玩,学生们的兴奋不言而喻,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了不同材料制作的玩具,不仅制作的形式不同,而且还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最后老师只需要一句:“你们还有更好玩的玩具呈现给老师吗?相信你们会做的更棒!”。

孩子们跃跃欲试,很多学生用不到半节课的时间便将玩具制作完毕了,而且没有模仿,像用纸杯做的头上挂满铃铛的少数民族小姑娘,像用两个矿泉水瓶口和小米做的沙漏,他们的创意很让我吃惊。

所以我认为,范作并不一定会限制学生的创意,有时反而会让我们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不能因为“可能会出现的模仿现象”而不使用范作,设计教学要善于从激发学生的想像动力引擎着眼。

2、模仿也并不都是坏事,给学生提供一切能锻炼的机会。

除了教师的范作之外书本上也会出示范作图片,有的学生的确会模仿,开始我看到这种情况也很生气,认为自己讲了这么多,这些学生还是不动脑筋一味的模仿,但后来我发现这是一种必然现象,因为人与人之间毕竟是有差异的。

作为老师既然不能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就要尽可能的让他得到锻炼。

模仿范作也是一种锻炼的方式,遇到这种现象批评他们显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采取的是鼓励他肯定他的方法。

当发现他们模仿的时候不要批评,而是要先肯定他再鼓励他,如“做的真不错,要是能稍微改动一下,这个作品的创意就是你的了!再动脑筋想一想,加油!”。

这个方法我试过很多次,效果很不错,学生们即使模仿也都会加上自己的创意,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这就是一种进步,更可贵的是,手工课堂上的制作过程,是别人不能替代的,他是学生自身的亲历亲为。

三、老师可以利用范作对学生进行制作提示。

在手工课最后老师都会对手工课的制作提一点要求,如:提示学生制作时要注意色彩搭配,提示学生制作时要注意材料丰富,提示学生装饰时可以选用不同方式等,这些要求如果融入到范作讲解当中,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如在三年级上册《有趣的鞋》一课中,我事先制作了几只不同的鞋子,这些鞋子在色彩上,造型上,材料上和装饰方法上都各不相同,通过这几只不同鞋子的赏析,学生们很快便了解了本节课的要点,有了范作的使用大大的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实现高效课堂,要重视成品、半成品和反例的交替使用。

我们现在都在提倡高效课堂,特别是手工课,老师如果讲述时间过长后面留给学生动手制作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学生还没过够瘾就下课了,这样久而久之兴趣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有时课堂上适当的示范又是必不可少的,那怎样才能既讲清楚又节省时间呢?我认为手工课上一定要重视成品、半成品和反例的交替使用。

如在《有趣的鞋》一课中,我事先制作的鞋子里有这样三只:一只是简单的白纸作的鞋,一只是彩色卡纸作的狮子鞋,还有一只是半成品的狮子鞋。

通过对比学生们马上认识到色彩造型单调的“后果”,全身心的喜欢上了狮子鞋,那狮子鞋是怎样制作的呢?我拿起半成品的狮子鞋,将事先准备好的眼睛、鼻子、毛发等分别贴在鞋子上,很快狮子鞋便做好了,原来是这样做的!学生们恍然大悟。

三只鞋的示范省了时间,也达到了教学的目标,由此可见,利用好范作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五、赏析范作,锻炼学生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手工课是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课型,动手是基础,动脑是主导。

但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美术素养,我们要从每一个课型里去发现教育的契机。

手工课上出现范作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去“发现”,发现美、发现方法、发现不足。

只有发现了这些,学生才能真正的会操作,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欣赏和评价的机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思考,真正的得到应有的锻炼。

六、从范作的用途入手,让学生体会美术的乐趣和意义。

我经常会在课上跟学生讲:手工课的制作是为我们生活服务的,有的手工作品好玩,趣味性高;有的手工作品好看,装饰性强等。

那怎样才能体现这一点呢?我们的手工可并不是为了制作而制作,为了什么呢?不同的课有不同的用途。

如学习三年级上册《巧巧手》一课结束后,学生们制作的粘贴画,有的我以收藏的名义为他们颁发了证
书,有的摆在教室作为装饰,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制作的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做完就可以随手扔掉的“破烂”。

又如在《会响的玩具》一课中,最后我留出一点时间和学生一起拿起自制的玩具演绎了一段“优美的”乐曲,其实乐曲并不“优美”,但是孩子们是快乐的,因为这节手工课对他们来说是那么有趣,那么有意义!
如何定位一种教学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培养美术创造力”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不会错的。

在手工课上,范作的有效利用,更会让你的课堂高效起航,让学生的想像张开翅膀!
2011-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