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本初中七年级下 第2单元作文“学习抒情”写作教案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学习抒情》教学方案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情感词、感叹句、反问句、排比、反复、呼告等方法来直接抒情。
2.学习运用“融情于事”“融情于景”的方法来间接抒情。
【教学重点】1.学习运用情感词、感叹句、反问句、排比、反复、呼告等方法来直接抒情。
2.学习运用“融情于事”“融情于景”的方法来间接抒情。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融情于事”“融情于景”的方法来间接抒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入:请你诵读下面的诗句,说说这些诗句表达了哪种相同的情感?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北朝民歌《木兰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明确:离别之情。
提问:人生之中,我们会多次经历与亲人、朋友的离别。
离别时很多人会有深切的不舍,也会有殷切的期盼。
那么,哪次离别最令你难忘呢?在离别的时候,你都有哪些情感与感受呢?学生回忆并交流。
过渡:同学们在离别时候的情感与感受多么丰富!我们把这种情感与感受抒发出来,就是抒情。
怎样才能更好地抒情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设计意图:通过诵读诗歌,引出“离别”这一话题,营造出一个课堂的“情感场”,再让学生回忆“离别”的情境与情感,明确抒情含义,为后面的写作蓄势、铺垫。
二、技法指导(一)技法点拨1.提出问题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很多篇的抒情都很精彩,要注意体会模仿。
回顾学过的课文,结合教材《学习抒情》的内容,总结要点及技法。
提示:教材给了抒情的几个要点,可以采用勾画法,将教材上提示的抒情要点勾画出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二单元写作《学会抒情》教案
《学会抒情》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写作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腻脚中学 xxx教学目标1.了解抒情和抒情方式,并能在写作中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加于运用。
2.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分析经典语句和优秀例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激发自我写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抒情和抒情方式。
2.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动,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抒情方法。
2.通过分析经典语句和优秀例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激发自我写作的兴趣。
教学方法1.讲授法;2.品读法;3.“自主、合作、探究”法;4.启发、迁移法。
教学过程一、有趣导入多媒体出示相同意思,不同表达的两句话,引导学生加以分析——哪句话写得好?(三至四名学生简要谈谈)(由抒情句的“美”)最终导入教学内容——“抒情”。
二、深知目标(重点、难点)——明确教学达到的任务。
三、情境触动(出示四副情境图片,并配音乐《生死不离》)1、写下所感(请同学们静静观察并想想自己的感触)2、同桌交流(取长补短)(引出,怎么较好地表达自己的动人之情。
)四、我能析:出示本单元精读课文中的部分经典抒情语句。
1.我能读:带着情感深情自由朗读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句子。
2.我能析:○1重温课文,再次分析阅读课文中的抒情语句,并把握作者的写作情感。
○2初探抒情方式:以上句子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教学方法:自主品析——小组合作——集体探究)3.引导订正。
(同学们的分析概括完不完整呢?请听老师的详细讲解)五、知识解读(一)抒情及其方式所谓的抒情,是和记叙、议论、描写、说明并列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指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不通过其它媒介,直接把情感吐露出来。
如《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明白了老师穿礼服是为了纪念最后一课,“可怜的人”这是他鲜明的表述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
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作者不直接抒发情感,而是在叙述、描写中渗透强烈的情感,或借人、物之口抒发自己的感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我想握住你的手
亲爱的爸爸:
1、见信好!最近在吉林还好吗?您的身体怎么样?最近还那么忙吗?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是想了好久的事了!您每次打电话来询问我的学习情况,给我鼓劲,我怕在上课期间给您写信,会引起您的不高兴!
2、现在我坐在考场上,看到“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题目时,我想到了您,我想借此机会向您谈谈你女儿的生活、学习,还有属于自己的理想!爸爸,很感激您和妈妈对我这些年来的照顾,您为我开启了我前进的那盏灯,还记得春节回家时,您带来了好多送给我的礼物吗?我最喜欢您送给我的那本笔记本了,尽管我已经有好多好多笔记本了,但我把它珍藏着,我用它记下了自从拥有它后的高三每一天的欢与忧。
秋,已是这般的深了。
本来不该这样执拗地说,因为秋季刚刚随着夏的落幕上场,并且也不会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根深蒂固,可是秋却绽放了永恒的美丽,那美丽来自秋的深沉与包容。
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煦暖不属于秋,在人们眼中秋也许只是一抹冷寂的泪痕;“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也不是它的本色,人们听不到它的吟唱,只我的关心和爱护,但爸爸给“我”的感情是空洞的,以致文章的感情空乏。
8、昨天您打来电话,您告诫我不要太紧张了,顺其自然就行了,您说您不能像别的同学的父母一样陪同我考试,您为此很愧疚,爸爸,我不会怪您。真的!您给我的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我很知足了。
9、爸爸,当您转身选择再一次离开,再一次奔波时,我想握住您的手。
6、您总说您所做的事一点都不辛苦,让我好好学习。我明白您所说所做的一切,爸爸,您放心吧!我会走好自己的每一步的!
7、真心地对您说,爸爸,作为您的女儿我很骄傲!您教会我许多关于做人的道理。您曾说过,高三是个转折点,要好好把握。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要学会坚强地去面对,心态很重要,爸爸,在这个重要的阶段,谢谢您给我的鼓励。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抒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家”的话题导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2、通过研读范例和评、写片段等活动,引导学生抓住“动情点”具体、真挚地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抒情抒情,就是将生活中的感受和情感表达出来,以引起别人的共鸣。
我们写文章,总要表示我们对生活、对事物的看法,眼中的自然世界就不是纯客观的了,必然渗透着作者的主观爱憎之情。
把这些感情通过种种方式表达出来,诉诸文字,就是抒情了。
如果说得远一点,人类艺术的起源,就离不开抒情。
从古代的一些说法中,就能看到抒情与艺术的密切关系,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吕氏春秋》)这是关于音乐起源的比较久远的记载,说明是为了抒情的需要而歌唱。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面形于言,育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大序》这告诉我们,诗、歌,舞的产生,都是和抒情的需要有关,可见,产生文艺,写出各种各样的文章,都是为了抒情表意的目的了。
二、抒情的方式1、直接抒情——摆出情感用词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
例:“让我们用爱心去包容这个世界。
”这话说得多好啊!十几年过去了,许许多多的往事我都忘记了,然而,只有这一句话,只有那个雨夜,始终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头。
是啊,这个世界不缺少阳光,不缺少泉水,人们苦苦渴求的,便是人世间的爱和关怀。
方法一:运用情感词,情感句:感叹句,反问句难过、悔恨的情感在作者心里交织,凝为一句:“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郑振铎的《猫》运用感叹句,强调一种悔恨之意,令人感慨,且毫不突兀。
这个语段,最后运用了反问句,表达作者获得知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方法二:运用修辞,排比,反复,呼告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光未然《黄河颂》)2、间接抒情,借境借词不可少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含而不露,委婉动人,耐人寻味。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抒情作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2. 掌握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抒情作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要求。
2. 掌握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写作:学习抒情》2. 抒情作文示例3.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网球老师上课之前,学生完成口头作文:回想一件令你感到温馨的事,用一两句话抒发出你心情。
2. 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老师做点评,引入下面的学习内容。
二、展示与讲解(15分钟)1. 展示课文《写作:学习抒情》,介绍抒情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2. 解读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三、讲解和练习(15分钟)1. 讲解抒情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2. 给学生分发抒情作文示例,让学生阅读示例并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3.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经历写一篇抒情作文,要求注意语言表达和情感描写。
四、合作与分享(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写的抒情作文,并相互评价。
2. 选取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总结抒情作文的写作要点和方法。
2. 教师进行课堂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抒情作文,并写出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和改进意见。
2. 准备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2024-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2024-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抒情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作文的感染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抒情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难点:抒情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自己感动、愤怒、开心等情绪波动的事情呢?当时你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抒情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三、课堂讲解1.讲解抒情的概念:抒情是指作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的一种写作手法。
2.讲解抒情的分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3.讲解抒情的技巧: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以及描绘细节、渲染氛围等表现手法。
四、实例分析1.分析教材中的例文,让学生了解抒情手法的运用。
2.学生举例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手法。
第二课时一、课堂实践1.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尝试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
2.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提升作文质量。
二、作品欣赏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分享写作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作文,给予肯定和指导。
2.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感悟、表达情感,提升写作水平。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抒情手法的运用。
2.提问: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是什么?二、课堂实践1.让学生尝试运用抒情手法改写一篇课文,提升文章的感染力。
2.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给出建议。
三、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改写后的课文,分享写作心得。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肯定和指导。
2.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作文的感染力。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抒情手法的运用。
2.提问:如何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二、课堂实践1.让学生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
统编7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 1
二单元《学习抒情》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主题。
【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经过半年多的写作训练,学生在情感的抒发上,存在情感单薄支撑不起主旨或者抒情过度、情感不真实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做不到有感而发,适度抒情。
【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
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2.引导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教学过程】一、体会抒情之美。
⑴简介抒情的表达方式。
⑵比较本单元课文抒情句的运用。
体会抒情的作用,导入课题。
二、归纳抒情之法。
1.比较讨论:我们要抒发怎样的情感?(1)真实的情感;(2)独特的情感。
2.向名家取经:我们可以怎样抒发情感?⑴分析名家名作中包含情感的语句,分析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作用: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含而不露,委婉动人,耐人寻味。
⑵比较归纳,学习抒情的方法。
分别给出含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语句的文段资料,学生讨论分析其中手法运用的特点。
①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例举:直抒胸臆(内心独白) 变换人称(第二人称)②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例举: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融情于物);三、比较抒情之度1.例文比较,体会抒情之度。
明确:所谓“恰当书法”,一是指要把握好抒情的度,二是指要选择好抒情的方法。
2.问题引导,学习恰当抒情。
⑴把握好抒情的度;⑵选择好抒情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
《学习抒情》教案写作目标1.了解常用的两种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2.学会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凸显文章的中心。
3.学会在写人记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以情打动读者。
审题意明要求“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就是抒情,要使文章“动人”必须富有感情。
抒情并不神秘,它是作者透露出的感情倾向,是影响文章表达效果的必然因素。
抒情包含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情感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的抒情方式;间接抒情,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记叙、描写、议论中,通过写景、状物、记人、叙事等来表现。
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用这种方式抒情,会使文章显得深沉厚重、耐人寻味。
它可以融情于事,即通过叙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
如《最后一课》通过写韩麦尔先生特意穿上绿色礼服来纪念最后一堂法语课,郝叟等小镇居民来听课等事,表现了法国人民对祖国文字、祖国的热爱之情。
也可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即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如《土地的誓言》中,作者的感情就渗透在景物描写中,“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作者用斑斓多姿的富有关东特色的事物,表达了对故乡的炽热爱恋之情。
也可以融情于理,即通过议论来抒发感情。
作文题目一属于片段作文,要求选择合适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
题目中给出了“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几种备选情感,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一种,也可以另选一种情感进行构思。
写好这个片段的关键是确定想要表达的情感,写好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直接抒情能让作者的情感毫无遮掩地喷涌而出,间接抒情则能使表情达意曲折委婉。
可以直接抒情,可以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作文题目二属于命题作文。
“乡情”顾名思义,是指对故乡的感情。
这种情感,捕捉不住,讲说不清,难以言传,而又排遣不开。
它好像非常巨大,又好像很琐细。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推荐5篇)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抒情是人类进行创作的缘由之一,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案范文一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目标:1.了解抒情文字的特点和写法。
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抒情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3.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
教学方法:写作--修改--点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没有无心之文”,写作离不开情感的抒发,无论记叙、议论甚至在说明事物时,作者的笔法都带着自己的感情,情感就是文字的灵魂。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写作时怎样抒情。
二、写作指导1.在写作中,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2.除了直接抒情以外,还可以将情感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即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法: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2)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法: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
②触景生情法: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发为感叹述怀的方法。
③咏物寓情法: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④咏物言志法: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的方法。
⑤融情于事法: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
⑥融情于理法:把感情寄寓在说理之中,理中含情,既可以使情具有深度、厚度,又可以使理闪烁出充满个性色彩的情思,拨动人的心弦。
⑦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作文一、片段作文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写作提示:1.选择想要表达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的情境。
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 学习抒情
写作学习抒情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两种抒情方式在试用范围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写前指导和写后修改,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抒发感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感受幸福。
分析两种抒情方式在试用范围和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之处,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抒发感情。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抒情是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同学们生活中常说的“今天天气真好啊!”“这件衣服真漂亮!”等都运用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
下面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抒情,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二、整体解说领会方法1.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在选择抒情方式时,要注意恰当合理,主要原则为:①根据抒情的位置选择抒情方式;②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抒情的方式。
2.知晓抒情的主要技法。
要更好地抒发情感,需注意叙述的方式,可从以下角度入手:①描摹人物;②细化动作;③细化景物。
三、例文引路感受特色我身边的爱临近小学毕业考试,我感到自己“时日无多”,面对黑板上的倒计时数字从百位到十位再到个位,更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
有时会想放弃,但一想到自己身边的爱,我就会对自己说:不,你不能放弃。
学习劳累,放学刚回到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诱我飞奔到厨房,看到妈妈正在煮鱼汤,香菜被妈妈切得粉碎,撒在鱼背上,香味更浓,正要喝时,“洗手了吗?”妈妈笑着问我。
我赶紧去洗手,回来时,热气腾腾的鱼汤已被妈妈盛起。
我趴在桌子上,埋头猛喝起来,有了这鱼汤的滋润,一身的疲劳也就消失了。
睡得真香呀!“咚咚咚!”唉!准又是爸爸来敲门了,我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一看表,呀!快迟到了。
我赶紧去洗漱、吃早饭。
“晚了吧,我去送你。
”爸爸微笑着说。
那笑容像冬天里的阳光,暖洋洋的。
我木然地点点头。
到了车站,上了车,爸爸站在车旁,对我说:“课堂上要认真听讲,抓住那45分钟多学点啊!”我又点点头。
车启动了,我说:“爸,你回去吧!”“没事,没事,别管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教学设计
写作训练《学习抒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各种表达方式。
本单元是以祖国为主题,编选了四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
我们可以联系所学课文,做到课内学范例,课外善模仿。
在教学过程中切记:1.抒情要自然真切,避免矫揉造作;2.感情要健康真挚,反对抒发低级的、颓废的和庸俗的感情;3.方式要运用合理。
在行文中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恰当地选择采用直接抒情还是使用间接抒情。
另外:记叙文中应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文中的抒情就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上有感而发,切不可喧宾夺主。
因此,将“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作为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注意在穿插上下功夫,做到紧扣内容、衔接自然,灵活、简洁、适度地进行记叙中的抒情。
二、学情分析: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在写作中,学生若能恰当地抒发真情实感,定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文章主题。
但是,现在的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存在情感单薄支撑不起主旨的问题,要么存在抒情过度情感不真实的问题,主要还在于不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
引导学生区分两种抒情方式,并且能够灵活自由、恰如其分地使用,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3.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2.启发学生把握好抒情的度,运用基本的抒情方法进行写作。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素材:录制微课《抒情的基本方式》,前置学习任务,由作业平台发送给学生,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将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细化;推荐人民日报文章《别再“蓝瘦,香菇”了!看古人怎么抒情》;2.学生:提前一天完成作业平台上有关“抒情方式”的学习:观看微课、获取理论常识,完成基础练习题,了解经典抒情古诗词。
第二单元作文《学习抒情》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学习抒情》教案【教学目标】学习抒情的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学习用铺排的方法抒情。
【教学过程】一、辨别抒情方式片段一: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
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的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的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片段二: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片段三: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明确:片段一是间接抒情,片段二、三是直接抒情。
二、“抒情方式”小贴士(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2)间接抒情: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由读者慢慢体会。
间接抒情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例如: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情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敏锐地捕捉到鲁迅先生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叙述真实可信,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亲近。
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③在评论中抒情“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④借物抒情“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土地的誓言》三、抒情对象:腊梅师生共议:腊梅的形象:不畏严寒,孤高、清冷、不争抢风头、颜色清新,香味淡雅,姿态美……诗人赞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学习抒情》(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学习抒情》(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学习抒情》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之后,进一步学习如何运用抒情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什么是抒情,抒情的种类以及如何运用抒情的手法来进行写作。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例文分析,使学生掌握抒情的要领,并能够在写作中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运用抒情手法进行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不懂得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2. 抒情的表达过于夸张或者虚假;3. 不知道如何运用抒情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因此,本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抒情,抒情的种类以及作用;2.学会运用抒情的手法来进行写作;3.提高学生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抒情手法的运用;2.如何使文章的抒情表达真实、自然。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抒情的概念、种类和作用;2.分析法:分析例文中的抒情手法;3.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PPT课件;2.准备一些运用抒情手法的例文;3.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抒情?为什么要在写作中运用抒情?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讲解什么是抒情,抒情的种类以及作用。
同时,展示一些运用抒情手法的例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抒情的表达。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抒情的手法来进行写作。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运用抒情手法时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相应的修改。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较复杂的主题,让学生再次尝试运用抒情的手法来进行写作。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训练《学习抒情》教学设计共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训练《学习抒情》教学设计共3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写作训练《学习抒情》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抒情文学,什么是抒情,什么是情感?2.学习抒情的基本方法,包括联想、对比、比喻、意象等。
3.准确理解抒情文学中的情感表达,如梦想、失落、热爱、孤独等。
4.培养学生抒情写作的能力,使其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抒情写作。
抒情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不仅可以表达人类的情感,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审美功能。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能够欣赏和鉴赏优美的抒情文学作品。
三、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抒情文学的概念抒情文学是一种表达作者真实情感的文学形式,它包括诗歌、散文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在抒情文学中,作者会通过艺术手法,将自己深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可以通过引用经典抒情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抒情文学的概念。
2.学习抒情的基本方法联想:指用类比、象征等方法,在思维中把本来相隔远的事物联系起来,以扩大和深化感情和想象。
对比:指通过将不同的事物相互对比,以突出一方的特点,从而加深感情色彩。
比喻:指用一个事物表达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借助比喻,可以扩大和深化感情和想象。
意象:指抒情作品中把客观事物的形象,用意象来代替,以表达作者的心情和情感,增加文章的艺术性。
3.理解抒情文学中的情感表达通过阅读一些经典的抒情作品,让学生了解抒情文学的情感表达,如梦想、失落、热爱、孤独等。
在阅读和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培养他们欣赏和鉴赏优美的抒情作品的能力。
4.进行抒情写作训练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抒情写作训练。
首先,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上列出一些情感词汇,如欢乐、忧伤、幸福、绝望等,然后,让他们用联想、对比、比喻等方法,写出一段抒情文章。
最后,引导学生评价小组成员的作品,从而不断提高抒情写作的水平。
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
写作学习抒情【目标导航】1.理解怎样的作文才是合适地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推断“说真话,抒真情”的两种详尽路子。
2.培养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到感觉和真实体验的能力,能说真话,抒真情,养成倾诉自己真实感觉的态度和习惯。
3.懂得什么是真情、实感的描述,并将其合适地运用到作文中去,努力培养真善美的精神。
【课时安排】2 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阅、评讲、更正。
认识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采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一、片段作文。
写一段话,抒发某种感情,如幸福、欢乐、悲伤、伤心、期望等。
200 字左右。
二、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他那美丽而丰饶的家乡。
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感情?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很多于 500 字。
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边也许有一段小故事。
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很多于500 字。
【新课导入】抒情是记述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同学们生活中常说的“今每天气真好啊!”“这件衣服真美丽!”等等都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下面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抒情,学习怎样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写作要求】1.选择好想要表达的感情,回忆产生这种感情的情境,建议采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2.关于家,可写的内容很多,如:景色、物、俗⋯⋯不用左右逢源,可有重地写作,最幸好描述、叙事中浸透自己的感情。
3.笔前想一想:我有什么?向?怎样掌握的“度”?要把事情、原因、感觉写清楚,并相互开、帮助,争取早日离。
【技法点】“感人心者在乎真。
”文章要达到感染者的目的,那就要真,抒真情。
中学生怎才能在写作中做到一点呢?1.要关注自己的生活。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来都是‘ 人’,只要在教育方法上‘打开作的源泉’ ,就能使‘ 人’的琴弦出美好盼声。
” “ 作的源泉”是什么 ?不是的,正是自己的生活。
第二单元 写作《学习抒情》(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学习抒情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文本,感知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抒情方式。
2、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抒发感情。
3、懂得什么是真情、实感的描写,并将其适当地运用到作文中去,努力培养真善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基本的抒情方法,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抒发感情。
教学方法品读,感悟,学习,知识应用。
教学过程一、爱的初探——情境导入1、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
(播放视频《母爱的力量》)2、同学们看完这则短片心里有什么感想吗,能否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你的感受呢?(生答)3、我看到了许多同学的眼里已饱含了泪花,我们都被这坚韧、勇敢的母爱感动了下面,我这里也有一段文字,大家比较一下。
【多媒体展示:这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她克服语言的障碍,跨越千山万水,仅仅是为了给正在生产的女儿炖碗补药。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让我们看到了排山倒海的爱的力量。
世间母爱尽如此!爱到极至,足矣惊天地,泣鬼神!】二、爱的发现——生成问题1、著名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世界上不缺少美,世界上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生活中并不缺少爱,缺少的只是发现爱的眼睛。
”刚刚我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爱的素材,激发了大家许多对爱的感受,那么你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爱的瞬间呢?(学生思考后回答)2、展示文字片段,学习怎样抒情。
【多媒体展示:如今,我已离开了家,离开了这个曾经带给我无限回忆的地方,也离开了您——我的妈妈。
我带着您对我的期盼,踏上了追求梦想的旅途,我不会放弃,因为您说过的话,是我听过最动听的语言。
尽管有些是批评,是责骂。
妈妈,我想对您说很多话,但世界上所有的话都不如一句“谢谢您!”】3、这是我在第一次离开家外出求学时写给我的母亲的,但总感觉有点词不达意呢?你们呢?感觉自己是不是淋漓尽致地把自己对爱的感受抒发出来了?那该怎样表达呢?带着这样的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抒情。
(板书:学习抒情)三、爱的表达——学习技法1、感知抒情抒情是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课教案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写作学习抒情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融情于物”(间接抒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并要求掌握一定的话语组织方式。
重点难点1.学会“融情于物”,亦即间接抒情。
2.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记叙能力,但多数停留在记流水账的层面上,叙事干瘦,少润色,尤其不善把情感融合进来,或抒情生硬,直白。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说“抒情”,导入本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写作方法:融情于物。
所谓融情于物,就是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当中寄托写文章的人或是文章中写到的人的内心情感。
这种方法好比给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穿上了一件隐身衣,你可能从字面上看不到“情”,但能体会到“情”,正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
二、读课文,归纳技法(一)例文示范:片段一: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蜡烛》八年级上) 片段二: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台阶》八年级上) 片段三:夜晚, 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芦花荡》八年级上)2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以上片断写了什么“物”?是怎么写“物”的?表达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片段一①蜡烛的火焰②大围巾①火焰向上直升, 一点也不摇晃(情态) ②黑色的(颜色) ;表达了老妇人内心的沉痛之情,对牺牲的红军战士的哀思。
片段二①台阶②桃树③柳树④旱烟雾①别人家的高高的 (形状) ②遮出一片绿阴(情态) ③树枝摇来摇去(动态) ④飘来飘去(动态);“父亲”对有高台阶的人家的羡慕,对造高台阶的渴望、执着;暂时无力造高台阶的愁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抒情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学习“融情于物”(间接抒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并要求掌握一定的话语组织方式。
重点难点
1.学会“融情于物”,亦即间接抒情。
2.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学情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记叙能力,但多数停留在记流水账的层面上,叙事干瘦,少润色,尤其不善把情感融合进来,或抒情生硬,直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抒情”,导入本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写作方法:融情于物。
所谓融情于物,就是在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当中寄托写文章的人或是文章中写到的人的内心情感。
这种方法好比给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穿上了一件隐身衣,你可能从字面上看不到“情”,但能体会到“情”,正所谓“道是无情却有情”。
二、读课文,归纳技法
(一)例文示范:
片段一: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蜡烛》八年级上) [来源:学*科*网Z*X*X*K] 片段二: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台阶》八年级上)
片段三: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芦花荡》八年级上)
2.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下面问题。
以上片断写了什么“物”?是怎么写“物”的?表达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
片段一①蜡烛的火焰②大围巾①火焰向上直升, 一点也不摇晃(情态) ②黑色的(颜色) ;表达了老妇人内心的沉痛之情,对牺牲的红军战士的哀思。
片段二①台阶②桃树③柳树④旱烟雾①别人家的高高的 (形状) ②遮出一片绿阴(情态) ③树枝摇来摇去(动态) ④飘来飘去(动态);“父亲”对有高台阶的人家的羡慕,对造高台阶的渴望、执着;暂时无力造高台阶的愁绪。
片段三①大苇塘②天空的星星③水鸟④苇子①阴森黑暗(性状) ②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情态) ③白天躲藏,夜晚飞动唱歌(情态) ④狠狠往上钻(情态);①鬼子的恐惧②白洋淀人民对自己生活的土地的无比热爱;顽强的抗争,内心的意志和力量;对鬼子的仇恨和愤怒
3.知识小结:上面的几个片段,出现了不少“物”,请你按一定的标准给它们进行分类整理。
明确:自然景物人工实物衣着饰物——客观事物这些物都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我们可以将它们统称为“客观事物”。
三、学知识,了解技法
知识链接: [来源:]
1.“融情于物”,是指记叙类文章中,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写作方法。
2.“物”是载体,是描写对象;“情”是灵魂,是写作主旨;“物”是“情”的寓所,“情”是“物”的精魂。
3.这里的“物”是广义的,可以指自然景物,如风雪雷电,阳光雨露,山川大地,花草树木;也可以指人力创造的实物,如高楼大厦,街道路灯,纸鸢风筝,桌椅板凳等,还可以指人们的衣着饰物,如棉袍马褂,围巾领带,手套皮靴,项链戒指等。
四、和节奏,探究技法
技法指导: 1.选准“物”。
第一步,写什么物:我们身边有“万事万物”,写作时不可能样样兼顾,所以我们首先要选好“物”。
我们要选取那些有特色的、寓意鲜明的、能触发作者情感的“物”来作为写作对象。
(物要与题材内容、地域特点、自然时令、社会背景等相吻合)
第二步,写物的什么方面:“物”选好后,接下来就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可以从什么方面来写这些“物”(或者说是可以写“物”的什么特点)。
“物”本身是立体的,特点是多方面的,可以有形状、颜色、味道、质地,还可以呈现某种状态。
我们应该紧紧扣住“物”的“传情”作用来写,即你要表达的是什么情绪,你就选取相应的方面来写。
比方说,《蜡烛》一文中有写到老妇人的“围巾”,作者强调突出的是围巾的颜色——黑色,这是因为“黑色”在这里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黑色代表凝重、深沉、庄严、肃穆,寄托着老妇人对牺牲的红军战士的哀思。
如果你非要去写围巾的材质,形状,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再比如说,我们选择月亮来写,你的心情是沮丧的,那月亮就是“冷冷的”,如果心情是愉快的,月亮就是“皎洁的”,如果心理茫然,月亮也可以是“朦胧的”、“模糊的”。
总之,写什么应该取决于你对物的主观感受。
2.写好“话”。
可以尝试用一组句群来组织话语:
第一句群:客观呈现——述写外观,比如形状、颜色——这是看到的;
第二句群,生动描绘——可以用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物以情趣,寓意;[来源:学&科&网]
第三句群:“物”“我”交融——不妨把“人”也添进去,写清人与物的联系,就像《台阶》中写的那样:父亲坐在绿阴里,父亲看见(父亲的目光)别人家高高的台阶,要注意的是,物和人是有联系的——“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示例: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前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
他们围着坟堆,静静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
五、试牛刀,运用技法
技法尝试: 1.写前热身:因情定物如果要表达“喜悦,伤心,孤独”的情感,你会选择什么“物”?请你用短语的形式写下来。
喜悦: 滴翠的树木悦耳的鸟鸣散发着迷人芬芳的花朵
伤心: 刺骨的寒风清冷的街道拉着长长影子的街灯
孤独: 沉沉的暗夜模糊的树影从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2.恰当选取一种或多种“物”,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话,要求使用“寓情于物”的手法,表达一种情感,比如,喜悦,伤心,孤独,愤怒,焦躁……
六、展成果,检验技法
首先,学生习作展示。
然后:点评(紧扣技法——物,情,话),给出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