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C通过P53蛋白诱导T24细胞凋亡

合集下载

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P53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中占有重要地位 。 P53磷酸化可激活促凋亡基因的 转录 , 诱导细胞凋亡 [ 4] 。 P53磷酸化对肿瘤细胞的 耐药性也有一定影响 。 表达 BCR/ABL的髓白血病 细胞给予损伤 DNA的化疗药后 , 细胞内 P53水平升 高 , 并且于第 15位丝氨酸处发生磷酸化 , 这样就会 促使细胞 G2 /M期延迟以及细胞耐药的产生[ 5] 。 而 P53第 15 位丝 氨酸 的磷 酸化 对于 阻止 MDM2 与 P53相互作用而导致的 P53降解也十分重要[ 6] 。 上 述似乎在 P53磷酸化诱导凋亡和细胞耐药上存在矛 盾 , 但 Thompson等 [ 7] 认为 P53磷酸化在 P53的活化 上并 不 是 必 需 的 , 真 正 占 重 要 地 位 的 是 P53 与 MDM2的相互作用 。所以 P53不同位点的磷酸化可 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 1.3 p53基因突变 一半以上的肿瘤细胞存在 p53 基因突变 , 至少可以分为 3种类型 :① 对 p53无显 性负相活性的非活性突变 。 ② 与野生型 p53相互 作用具有显性负相活性的非活性突变 。 ③ 获得功 能的突变 。这些 p53基因突变可能参与某些肿瘤对 某些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 但是其中的机制至今仍不 明了 。
[ 作者简介 ] 张 玉琥 (1962 -), 男 , 主 任药 师 , 主要从 事化 学药品 技术 审评 工 作 。 联系 电 话 :(010)68585566, E-mail: zhangyh@。
编辑 :王宇梅 /接受日期 :2006 -08 -21
P53 及其信号通路在肿瘤耐药分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
表达bcrabl的髓白血病细胞给予损伤dna的化疗药后细胞内p53水平升并且于第15位丝氨酸处发生磷酸化这样就会促使细胞g2m期延迟以及细胞耐药的产生p53第15位丝氨酸的磷酸化对于阻止mdm2p53相互作用而导致的p53降解也十分重要述似乎在p53磷酸化诱导凋亡和细胞耐药上存在矛认为p53磷酸化在p53的活化上并不是必需的真正占重要地位的是p53mdm2的相互作用

丝裂霉素C

丝裂霉素C

丝裂霉素C 丝裂霉素C的辐射防护作用
MMC与DNA有高亲和力,可促进 MMC与DNA有高亲和力,可促进 DNA断裂,提高染色体SCE频率,延 DNA断裂,提高染色体SCE频率,延 迟细胞周期。实验证明,MMC与辐射 迟细胞周期。实验证明,MMC与辐射 之间存在广泛的交叉抗性,低剂量的 MMC可以显著提高放疗疗效,抗辐射 MMC可以显著提高放疗疗效,抗辐射 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其机理尚不清 楚,可能是低剂量MMC改善机体免疫 楚,可能是低剂量MMC改善机体免疫 功能,或者是诱导了适应性反应。也 有可能是激活了DNA修复系统。 有可能是激活了DNA修复系统。[8~9]
分子结构
丝裂霉素C的分子式为C 丝裂霉素C的分子式为C15H18N4O5
苯醌 、 氨基甲酸酯基、环乙亚胺基三种有效基团 氨基甲酸酯基、
丝裂霉素C DNA作用机理 丝裂霉素C与DNA作用机理
MMC属于DNA交联剂,分子中的氮丙啶与 MMC属于DNA交联剂,分子中的氮丙啶与 氨甲酰基具有烷化功能,在活化条件下,具 备反应活性进入双链DNA的疏水性沟槽 备反应活性进入双链DNA的疏水性沟槽 (Minor Groove)内,并与其中的碱基发生 Groove)内,并与其中的碱基发生 双烷基化交联反应。而高浓度条件下, MMC分子还可能部分地嵌入到碱基对之间 MMC分子还可能部分地嵌入到碱基对之间 与双链DNA上的其他碱基继续发生交联反应。 与双链DNA上的其他碱基继续发生交联反应。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DNA稳定的双螺旋构象。 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DNA稳定的双螺旋构象。 和DNA结合时候大部分只和其中的一条链结 DNA结合时候大部分只和其中的一条链结 合,一部分形成交联而阻碍了DNA双链的拆 合,一部分形成交联而阻碍了DNA双链的拆 开,同时也引起单链断裂。[3]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肿瘤相关反馈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肿瘤相关反馈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肿瘤相关反馈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刘莹;董成永;崔晓楠【摘要】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尤其是端粒酶活性的限速因子,大量转录因子参与hTERT的调节。

hTERT在超过90%的肿瘤中表达,对肿瘤细胞的持续增殖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 hTERT能调节诸如细胞周期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等不同细胞生物学过程中众多基因的表达。

因此,hTERT在肿瘤中既是效应因子又是调节因子。

然而,hTERT与其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尚未完全明确。

本综述重点关注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参与hTERT的反馈调节及其机制,进一步认识端粒酶的非端粒延长功能,从而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潜在的新靶点。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 TERT) is the catalytic component of telomerase, especially the rate limiting determinant of telomerase activity.A comprehensive network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has been shown to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TERT.TERT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over-expressed in more than 90%of cancers, thereby playing a criti-cal role in sustained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potentials of various cancercells.Furthermore, accumulating evidence has suggested that TERT could modulate the expression of numerous genes involved in diverse group of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cell cycle regulation and cellular signaling.Therefore, it indicates that TERT is both an effector and a regulator in carcinoma.However, the mechanism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RT and its target genes are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In this review, we focus on various signaling pathways and genes that participatein th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TERT and the underlying feedback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ERT, to further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non-telomeric functions of telom-erase and potentially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cancer.【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5页(P605-609)【关键词】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反馈调节;信号转导通路;肿瘤【作者】刘莹;董成永;崔晓楠【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31端粒是真核生物线状染色体末端富含鸟苷酸(G)的DNA重复序列,可保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1],以及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肿瘤诱导分化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

肿瘤诱导分化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

三、诱导肿瘤分化的研究
1.体外分化诱导模型 (1)白血病细胞分化诱导模型
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 形态:分化为中、晚幼粒、杆状核细胞和分叶核细胞;
生化:出现硝基蓝四氮唑还原性(NBT);
功能:出现吞噬活性及趋化性;
生物学:丧失了在软琼脂培养基上形成集落及裸鼠体内移植成 活的能力。
(2)实体瘤分化诱导模型
1,发热,呼吸窘迫,心包与胸腔积液, 低血压和肾功能衰竭。
2,发生率:23-50% 3,死亡率:30%以上 4,治疗方法:1)立即停药
2)地塞米松 10mg iv,bid。 应用5天以上。
3、ATRA的副作用
1、高颅压综合症:1)停药 2)对症治疗
2、高组织胺综合症:1)停药 2)组织胺拮抗剂
4、砷剂及ATRA协同作用(体外)
人白血病细胞一般采用小鼠腹腔扩散法及裸鼠皮下移植 法;
人实体瘤采用小鼠肾包膜下移植和裸鼠移植建立分化诱 导模型。
疗效评价:根据肿瘤生长抑制和荷瘤鼠生命延长,细胞标记 酶、抗原以及形态的变化来判断。
四、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
维甲酸包括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最重 1.核内受体途径要的是13-顺式维甲酸(13-cis-RA)、
(2)巩固治疗: ① As2O3 0.15mg/kg/d D1-5,连续5周,共2周期
后续 ATRA 45mg/m2 D1-7 + DNR 50mg/m2 D1-3,共2周期 ② DNR 60mg/m2 D1-3 + Ara-c 200mg/m2 D1-7,共1周期
后续 Ara-c 1.5-2g/m2/q12h,D1-5,+ DNR45mg/m2 D1-3 , 共1周期+IT 共5次 ③ ATRA 45mg/m2 D1-15,+Ara-c 200mg/m2 D1-4,共1周期, 后续 ATRA 15天,+MIT 10mg/m2/d,共5天,共1周期, 后续 ATRA 15天,+IDA 12mg/m2/d,共1周期, +Ara-c 150mg/m2/8h D1-4,共1周期

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及酶

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及酶

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及酶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自我调控过程,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平衡至关重要。

在细胞凋亡调控中,许多基因和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细胞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和酶。

一、p53基因p53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在细胞凋亡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p53蛋白通过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参与了细胞周期的调控、DNA修复以及细胞凋亡等过程。

在DNA损伤时,p53蛋白会被激活,并促使细胞进入细胞凋亡通路,从而防止损伤细胞的异常增殖。

p53基因的突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二、Bcl-2家族Bcl-2家族是调控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家族,包括抑制凋亡的成员(如Bcl-2和Bcl-xL)和促进凋亡的成员(如Bax和Bad)。

这些成员通过形成复合物或调节线粒体膜电位等方式,参与了线粒体相关的细胞凋亡途径。

Bcl-2和Bcl-xL通过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抑制了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的过程,从而抑制了细胞凋亡。

而Bax和Bad则通过促进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改变,促进了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的过程,从而促进了细胞凋亡。

三、Caspase酶Caspase酶是一类半胱氨酸蛋白酶,是细胞凋亡通路中的关键执行酶。

Caspase酶能够切割多种细胞内的蛋白质,从而调控细胞凋亡的执行过程。

根据功能和结构的差异,Caspase酶可分为启动Caspase(如Caspase-8和Caspase-9)和执行Caspase(如Caspase-3和Caspase-7)两大类。

启动Caspase通过激活执行Caspase,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蛋白质切割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

四、Fas配体和Fas受体Fas配体(FasL)是一种跨膜蛋白,而Fas受体是其对应的配体。

Fas配体与Fas受体结合后,触发了细胞凋亡通路的启动。

Fas/FasL 通路在免疫细胞介导的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P53综述

P53综述

P53综述刘仍允(2006年5月)仅从90年代至今,关于p53作为肿瘤抑制因子的研究报道就有多于20000篇,是什么让p53得到科学界如此多的关注?在27年前(1979年),p53首次被发现。

在上世纪80年代,TP53(p53的编码基因)被认为是一个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直到90年代早期,TP53被广泛认为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它处在细胞各种胁迫反应途径的十字路口上。

p53在细胞周期捕获,DNA修复,细胞衰老、分化、调亡等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修复损伤细胞,或者除去严重损伤的细胞从而避免这些细胞对机体的危害作用。

由于p53的多功能性,在它的编码基因TP53上发现很多突变都会影响到p53的功能。

在很多(75%)人的癌症中都存在p53的突变。

有关p53的研究已经拓展到毒物学和治疗学领域。

P53基因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

在短短的十多年里,人们对P53基因的认识经历了癌蛋白抗原,癌基因到抑癌基因的三个认识转变,现已认识到,引起肿瘤形成或细胞转化的P53蛋白是P53基因突变的产物,是一种肿瘤促进因子,它可以消除正常P53的功能,而野生型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它的失活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

一、P53基因结构及表达P53基因在人类、猴、鸡和鼠等动物中相继发现后,对其进行了基因定位,人类P53基因定位于17P13.1,鼠P53定位于11号染色体,并在14号染色体上发现无功能的假基因,进化程度迥异的动物中,P53有异常相似的基因结构,约20Kb长,都由11个外显子和10个内含子组成,第1个外显子不编码,外显子2、4、5、7、8、分别编码5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结构域,P53基因5个高度保守区即第13~19、117~142、171~19 2、236~258、270~286编码区。

P53基因转录成2.5KbmRNA,编码393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53KD,P53基因的表达至少受转录及转录后二种水平的调控。

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俞淑文;王凤山【摘要】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抗生素称之为抗肿瘤抗生素,根据结构不同可以分为烯二炔类、糖肽类、蒽环类、大环内脂类、苯并二吡咯类及喹喔啉类等.本文对抗肿瘤抗生素的活性及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初步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4页(P498-501)【关键词】抗肿瘤抗生素;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作者】俞淑文;王凤山【作者单位】山东大学药学院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山东济南250013;山东大学药学院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4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寻找治疗肿瘤的有效药物是从事药物研发的科学家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从抗生素首次发现至今几十年的研究发展中,人们逐渐发现部分抗生素具有抗肿瘤活性,这些抗生素被称之为抗肿瘤抗生素[1]。

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将之分为烯二炔类、糖肽类、蒽环类、大环内脂类、苯并二吡咯类、喹喔啉类等,其中很多已应用于临床,如丝裂霉素、阿霉素、博莱霉素、柔红霉素等。

本文对上述几类抗肿瘤抗生素的研发、机制和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

1 烯二炔类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新颖的作用机制和强的生物学活性,有九元环烯二炔和十元环烯二炔两种类型。

九元环烯二炔抗生素由一个蛋白质和发色团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呈水溶性,对热、碱和紫外线敏感。

其基本结构类似,蛋白质部分都由110个左右常见氨基酸组成,含有两个分子内二硫键,对发色团有稳定和保护作用,并携带发色团到达肿瘤部位,有的蛋白质具有氨肽酶功能。

发色团结构除一个烯二炔中心外,还有一个萘甲酸(或氮氧萘甲酸)和一个氨基糖组成。

十元环烯二炔类抗生素无蛋白质部分,其稳定性较九元环烯二炔类好,呈脂溶性,是多组分物质。

如esperamicins家族与calicheamicins在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和作用等方面相似,dynemicins家族除了像calicheamicins 一样有1,5-二烯-3-炔桥的十元环结构外,独特之处在于其是由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蒽醌发色团结合一个烯二炔部分而成。

细胞衰老通路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细胞衰老通路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细胞衰老通路研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功能逐渐降低或失去活性的过程,是生物体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细胞衰老相关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了解细胞衰老通路及其调控机制对于理解老龄化过程,预防和治疗与老龄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衰老过程中,存在多个重要的通路参与调控。

其中,Telomere 缩短和细胞表冠状磷酸酶p53通路是两个主要的研究领域。

Telomere是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它在每次细胞分裂过程中会缩短,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Telomere会逐渐变短。

当Telomere缩短至一定长度时,会触发细胞周期停滞,防止有损基因组的细胞继续分裂。

而p53通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胞衰老调控机制,它可以被DNA损伤等因素激活,促使受损细胞进入修复状态或诱导细胞凋亡。

细胞衰老通路的研究对于认识老化过程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细胞衰老通路,我们可以揭示老化与疾病之间的关联,进一步探索延缓衰老和改善老龄相关疾病的方法与途径。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会更加聚焦于相关通路的精细调控机制,寻找更多可能的干预手段。

通过发掘新的靶点和药物,我们可以寻找到更有效的干预策略,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细胞衰老通路研究将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新的突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细胞衰老通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可以提到细胞衰老在人体衰老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引出本文要探讨的两个主要通路。

2. 正文:首先给出对细胞衰老的明确定义,并解释其在细胞功能衰退和疾病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然后详细介绍两个主要的细胞衰老通路:细胞周期停滞(cellular senescence)和端粒损伤(telomere dysfunction)。

- 细胞周期停滞:说明什么是细胞周期停滞,它是如何影响细胞功能和寿命的。

可以提及特定的分子机制和调控因子,以及与疾病关联的细胞周期停滞事件。

安徽肿瘤学模拟题2021年(13)_真题-无答案(160)

安徽肿瘤学模拟题2021年(13)_真题-无答案(160)

安徽肿瘤学模拟题2021年(13)(总分86.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哪些属于5-FU治疗的新进展( )A. 时辰给药B. 每日静点4小时C. 每日持续输注24小时D. 先用CF后5FU增效E. 先用5FU后加CF解毒2. 维甲酸类药物的特点是( )A. 维生素A的天然或合成的衍生物B. 直接的细胞毒作用C. 调动CTL攻击肿瘤D. 诱导癌细胞分化E. 抑制致癌作用3.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主要非常规分割照射有( )A. 超分割治疗B. 分段治疗C. 加速治疗D. 加速超分割治疗E. 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4. 已经实验研究证明有防癌作用的微量元素是( )A. 硒B. 铜C. 钙D. 钠E. 锌5. PTEN基因使癌细胞换活的主要方式是( )A. 染色体异位B. 基因重排C. 基因突变D. 基因缺失E. 甲基化6. 肿瘤的化学干预试验遵从的原则是( )A. 对照原则B. 自由原则C. 随机原则D. 盲法原则E. 回顾性原则7. NK细胞的抗肿瘤机制有( )A. 吞噬作用B. 释放细胞因子C. 引起靶细胞凋亡D. ADCC作用E. 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使靶细胞溶解8. 下列关于肝细胞性癌中纤维膜性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呈被膜状态纤维分隔B. 细胞嗜酸性C. 细胞多极形态D. 预后比一般肝细胞性癌差E. 与肝硬化无关9. 男性,66岁,尿频、尿急4年余、一直以前列腺增生服药治疗,近半年来间断出现肉眼血尿前来就诊、哪几项检查是不必要的( )A. B超检查B. 尿流率检查C. 直肠指诊D. 放射性核素肾扫描E.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10. 软组织肉瘤术后放疗最重要的焦点问题是( )A. 照射时机B. 照射剂量C. 照射范围D. 分割方式E. 并发症与功能的保持11. 参与控制肿瘤转移的免疫细胞是( )A. NK细胞B. 巨噬细胞C. T细胞D. B细胞E. 以上都是12. 属于烷化剂的是( )A. 氮芥B. 瘤可宁C. 足叶乙甙D. 塞替派E. 三苯氧胺13. 根据放射损伤发生时间不同可分为( )A. 早期反应组织B. 混合组织C. 晚期反应组织D. 即刻反应组织E. 无反应组织14. 术中放疗的缺点是( )A. 只能作一次大剂量照射B. 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大C. 影响伤口愈合D. 要有专用的设备,不能普遍应用E. 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15. 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包括( )A. 恶性纤维性组织细胞瘤B. 淋巴瘤C. 脂肪肉瘤D. 滑膜肉瘤E. 恶性神经鞘瘤16. 与癌转移有关的分子包括( )A. 层粘连蛋白受体B. 纤维粘连蛋白受体C. Ⅳ型胶原酶D. 细胞粘附因子E.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7. MAGE-1这一肿瘤相关抗原最常见于( )A. 软组织肉瘤B. 淋巴瘤C. 黑色素瘤D. 乳腺癌E. 肺癌18. 下列哪些药物骨髓抑制比较明显( )A. 阿霉素B. 卡铂C. 长春新碱D. 拓扑替康E. 博来霉素19. 临床剂量学原则是( )A. 肿瘤剂量要求准确B. 剂量分布要均匀,剂量变化梯度不能超过±10%C. 尽量提高靶区剂量,降低照射区正常组织受量D. 保护肿瘤周围重要器官E. 乏氧区剂量越高越好20. 决定肿瘤普查的关键( )A. 普查所使用的方法确能检出早期癌B. 政府的经济支持C. 肿瘤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D. 经普查发现的癌症患者施以有效治疗后确比自然发病诊治的效果好E. 广大群众的积极参加21. 下列哪些是TNF-α的生物学功能( )A. 对肿瘤细胞直接杀伤作用B. 促进T细胞增殖C. 引起肿瘤血管损伤D. 引起恶液质E. 激活中性粒细胞22. 下列哪些对预防上皮性癌有关( )A. 黄色蔬菜B. 绿色蔬菜C. 水果D. 钙盐E. 疫苗接种23. 我国乳腺癌防治试点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A. 少脂肪B. 多锻炼C. 不吸烟、少喝酒D. 多吃蔬菜和豆制品E. 防感染24. 关于胰腺癌正确的是( )A. 随年龄变化B. 男性多于女性C. 与饮食有关D. 与从事焦炭工作有关E. 儿童发病罕见25. 关于宫颈癌放射治疗正确的是( )A. 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B. 腔内照射源有137CsC. 体外照射源有60CoD. 早期病例以体外照射为主E. 晚期病例以腔内照射为主26. 肾癌根治性切除时( )A. 不用充分显露肾脏B. 先结扎肾蒂血管C. 同时切除肾周围筋膜及脂肪D. 清理肾门淋巴结E. 取出静脉动内癌栓27. 关于恶性骨肿瘤的特点正确的是( )A.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多见于中年人B. 生长快,疼痛剧烈C. 肿块有压痛,皮温增高D. X线显示肿块边缘不清楚,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明显E. CT可诊断骨肿瘤,但不能显示骨瘤与肌肉、神经、血管的关系28. 干扰素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有( )A. 抗增殖作用B. 抗血管生成C. 增强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D. 调节细胞分化E. 抗病毒作用29.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来源有哪些( )A. 登记报告包括发病报告和死亡报告B. 肿瘤普查C. 死亡回顾调查D. 病理资料E. 抽样调查30. 肿瘤放射敏感性取决于( )A. 组织来源B. 分化程度C. 肿瘤的大体分型D. 病人的一般情况E. 是否转移31. 下列哪些因素对肿瘤放射敏感性有影响( )A. 肿瘤大小B. 局部感染C. 糖尿病D. 生长部位和形状E. 甲状腺功能亢进32. 肿瘤组织的糖代谢特点包括( )A. 主要以无氧糖酵解获取能量B. 主要以有氧糖氧化获取能量C. 糖异生关键酶活性降低D. 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增加E. 糖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主要被氧化而获取能量33. 属于生物反应调节剂的是( )A. TNFB. IFN-αC. IL-11D. EPOE. CPT-1134. 我国恶性肿瘤预防中取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效果的恶性肿瘤是( )A. 胃癌B. 宫颈癌C. 肝癌D. 食管癌E. 舌癌35. 以下肿瘤剂量-反应曲线线性关系明显的为( )A. 睾丸肿瘤B. 肾癌C. 淋巴瘤D. 乳腺癌E. 小细胞肺癌36. 研究癌症流行病学常用的方法是( )A. 队列研究B. 地域性研究C. 回顾性研究D. 横断面研究E. 时间性研究37. 下列哪种DNA的序列对转录的起始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A. CAA T盒B. GC盒C. TATA盒D. 增强子E. 以上都不是38. 肿瘤细胞耐药的原因是( )A. 药物的转动或摄取障碍B. 药物的活化障碍C. 靶酶质和量的改变D. 分解酶增加E. DNA链间或链内交联减少39. 小细胞肺癌常用治疗的方法为( )A. 化疗、手术、化疗B. 化疗、放疗、手术、化疗C. 化疗、放疗、化疗D. 手术、放疗、化疗E. 放疗、化疗、手术40. 肝胆核素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是( )A. 急性胆囊炎、严重肝硬化,排泄速度慢,心影增高,肝中放射性减少,胆管系统显影不佳,胆囊不显影B. 内、外科黄疸的鉴别诊断C. 胆管旁路手术后检测引流异常及梗阻部位定位D. 胰腺肿瘤,壶腹癌,胆总管梗阻时不显影E. 胃肠反流诊断41. 影响卵巢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A. 年龄B. 分期C. 残存肿瘤D. 病人一般状态E. 肿瘤的化疗效果42. 肾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包括( )A. 患肾B. 肾周筋膜C. 脂肪D. 肾门淋巴结E. 输尿管+部分膀胱43. 垂体腺瘤X(γ)刀治疗的适应证是( )A. 术后残存或复发B. 垂体微腺瘤C. 视路受量<8GyD. 肿瘤与视路距离≥5mmE. 以上都是44. 辅助化疗的目的是( )A. 防止局部复发B. 消灭亚临床型转移病灶C.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D. 消灭临床已出现的转移灶E. 提高患者生存率45. 癌肿的姑息性外科治疗是( )A. 切除威胁生命器官功能的癌肿B. 解除不能忍受的症状C. 使病情暂时消退D. 对癌肿不能治愈时所提供的帮助E. 预防症状发生46. 下列哪一肿瘤适用于快中子治疗( )A. 淋巴瘤B. 睾丸肿瘤C. 软组织肉瘤D. 黑色素瘤E. 涎腺肿瘤47. 单独放疗能治愈的肿瘤有( )A. 皮肤癌B. 宫颈癌C. 骨肉瘤D. 软组织肉瘤E. 霍奇金病48. 肿瘤组织的酶改变包括( )A. 恶性肿瘤组织内氧化酶减少B. 肿瘤组织内蛋白分解酶增加C. 前列腺癌组织中酸性磷酸酶明显增加D. 骨肉瘤的碱性磷酸酶增加E. 肝癌的碱性磷酸酶增加49. 刺激细胞增殖的因子有( )A. 肿瘤坏死因子B. 黏附因子C. 生长因子D. 细胞因子E. 激素神经递质50. 哪几种肿瘤标志物最适合帮助门诊病人来诊断肺癌,( )A. CA242B. PSAC. NSED. TPAE. AFP51.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方式是( )A. 内照射B. 敷贴治疗C. 化学治疗D. 生物治疗E. 核素介入治疗52. IL-2受体分布于( )A. T细胞B. B细胞C. NK细胞D. LAK细胞E. TIL细胞53. 信号传递中的第二信使分子是( )A. CAMPB. GTPC. DAGD. cGMPE. IP354. 哪些肿瘤组织学类型属于c4 ( )A. 未分化癌B. 小细胞癌C. 骨软组织Ewing肉瘤D. 软组织横纹肌肉瘤E. 间皮瘤55. 关于肺癌术后放射治疗,下列错误的是( )A. 术后放疗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B. 术后放疗剂量为40~60cyC. 术后放疗疗程约6周D. 术后6个月才开始放疗E. 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开始放疗56. 肝癌的手术适应证为( )A. 全身情况良好B. 癌肿占2/3肝C. 侵及第一肝门但未及下腔静脉D. 下肢有浮肿E. 心功能无严重损害57. 腔内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主要依据是哪些( )A. 宫体增大B. 宫内膜增宽,肿瘤为低回声C. 肿瘤内有低阻低速的动脉血流D. 宫腔内呈无回声E. 宫内膜呈高回声58. 良性神经瘤好发的部位有( )A. 眼眶B. 舌C. 咽D. 头颈部E. 肢体周围神经59. 较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化疗药物的有( )A. 表阿霉素B. 博来霉素C. 紫杉醇D. 左旋门冬酰胺酶E. 美法兰60. 利用维甲酸治疗肿瘤是的机制是( )A. 直接细胞毒作用B. 调动免疫效应细胞C. 细胞诱导分化D. 促进凋亡E. 抗血管生成61. 手术与放射治疗综合的形式有( )A. 术后复发放疗B. 术前放疗C. 术中放疗D. 术后有转移做放疗E. 术后放疗62. 胸片示右上纵隔增宽可考虑( )A. 胸腺瘤B. 畸胎瘤C. 肺癌D. 支气管囊肿E. 胸内甲状腺肿63. 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过程包括( )A. 肿瘤细胞的分离脱落B. 血管形成与肿瘤细胞的趋化性C. 肿瘤细胞的锚定黏附D. 肿瘤细胞的定位生长E.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64. 肿瘤的超微结构特点包括( )A. 肿瘤无特异性超微结构B. 良性肿瘤与起源组织相似C. 恶性肿瘤细胞器数目增多D. 癌细胞间细胞连接减少E. 恶性肿瘤细胞核核膜增厚65.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在下列哪几种肿瘤中可以提高生存率或延长生存期( )A. 复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B.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C. 复发转移的睾丸癌D. 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E. 转移性大肠癌66. 端粒酶与肿瘤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其功能是( )A. 使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逐步缩短B. 维持肿瘤细胞的持续增殖具有抗凋亡作用C. 复制合成端粒的序列D. 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E. 加速葡萄糖的合成67. 肿瘤溶解综合征包括( )A. 高尿酸血症B. 高血钾C. 低钙血症D. 高钙血症E. 低血钾68. 属于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物的有( )A. 阿糖胞苷B. 甲氨蝶呤C. 顺铂D. 环磷酰胺E. 氟尿嘧啶69. 近年发病率在不断的增高的肿瘤有( )A. 胃癌B. 乳腺癌C. 大肠癌D. 肺癌E. 宫颈癌70. 以下哪些符合生物治疗特点( )A. 不遵守给药的量效关系B. 细胞毒性杀伤C. 一旦有效病情缓解时间较长D. 可能有过敏反应E. 较易产生抗药性71. 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方案可选用( )A. 丝裂霉素B. 泰素C. 泰索帝D. 诺维本E. Topoteean72. 我国食管癌防治试点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A. 改水去胺B. 防霉去毒C. 戒烟酒D. 施钼肥E. 治增生73. 与肝癌有关的是( )A. 乙型肝炎B. 慢性肝炎C. 砷D. 寄生虫感染E. 铁74. 下列哪些属于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法( )A. 手术B. 放疗C. 化疗D. 激素治疗E. 免疫治疗75. 关于骨巨细胞瘤正确的是( )A. 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B. 好发于四肢长骨的骨干C. 为潜在性恶性肿瘤或临界肿瘤D. X线征呈肥皂泡沫样骨质破坏阴影E. 局部刮除术易复发76. 在肿瘤化疗中,联合化疗方案的组成常遵循的原则是( )A. 人选药物单独使用证明有效B. 尽量选择几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C. 尽量选择几种时相不同的药物D. 尽量选择毒性类型不同的药物E. 所设计的方案经严密临床试验证明有使用价值77. 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的细胞形态变化为( )A. 排列紊乱B. 核分裂少C. 染色不均D. 大小不一E. 不规则巨核78. 分割放射治疗的基础是( )A. 正常组织的修复B. 肿瘤细胞的再氧合C. 肿瘤细胞的再增殖D. 肿瘤细胞的修复E. 为了提高生存率79. 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是( )A. 明确诊断B. 制定合理治疗方案C.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D. 避免医源性播散E. 全部选用根治术80. 影响肿瘤放射敏感性的因素有( )A. 肿瘤大小B. 局部感染C. 生长部位和形状D. 糖尿病E. 甲状腺功能亢进81. 肿瘤间质的特点包括( )A. 以B细胞浸润为主B. bFGF、VEGF、TNF-α刺激血管增生C. 毛细血管增生有利于肿瘤转移D. 神经纤维增生E. 肿瘤细胞分泌血管形成因子82. 哪些抗癌药物较易导致迟发性骨髓抑制( )A. 盐酸氮芥B. 拓扑替康C. 卡氮芥(Carmustine)D. LomustineE. 泰索帝83. 下列哪些物质可作为肿瘤疫苗( )A. AFPB. P53蛋白C. 抗CA125抗体D. Her2/neu肽E. HPV-E784. 副瘤综合征( )A. 由肿瘤直接引起B. 由肿瘤间接引起C. 与肿瘤有直接的空间关系D. 与肿瘤有因果关系E. 由第二肿瘤引起85. 有关暗示治疗下列哪些项描述错误( )A. 暗示作用可以改变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B. 暗示的信号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手势、表情等C. 暗示治疗首先使病人产生观念,然后在观念基础上引起行动D. 暗示治疗也包括病人自我暗示治疗E. 癌症病人的暗示治疗必须在特殊环境(心理治疗室等)条件下进行86. 在肿瘤研究中,P53是研究是最广泛、最深入的基因,显示出P53在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很重要的功能。

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物

药理学抗恶性肿瘤药物
(二)胸苷酸合成酶克制药
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 【药动学】
口服吸收不规则,需静脉给药;肝和肿瘤组织中分 布高;主要在肝代谢灭活;CO2由呼气和尿排出。 【作用机制】
1. 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而克制脱氧 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甲基化为脱氧胸苷酸, 从而影响DNA旳合成;
结束旳时间。
分为四期
G1(DNA合成前期) M(有丝分裂期) G2(DNA合成后期) S(DNA合成期)
Antineoplastic drugs
1. 增殖细胞群:按指数分裂繁殖,对药物敏感 2. (增长快旳肿瘤 GF值大接近于1,对药物最敏感、疗
效好,GF值小旳肿瘤,对药物不敏感,疗效差。)
2. 非增殖细胞群 静止(G0)期细胞 (复发旳根源) 无增殖力或已分化旳细胞 死亡细胞
称药物外排泵。
Antineoplastic drugs
第二节 常用旳抗恶性肿瘤药物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旳药物 称抗代谢药,构造与正常代谢物类似,干扰核酸合成。 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S期,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一) 二氢叶酸还原酶克制药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
➢ 甲氨蝶呤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强大而持久旳克制 作用,能干扰DNA和蛋白质旳合成。
【临床应用】抗癌谱广,可用于胃、肺、乳癌、慢性 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不良反应】明显而持久旳骨髓克制,其次为消化道 反应。注射局部刺激性较大。
Antineoplastic drugs
博来霉素(平阳霉素、争光霉素)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作用于G2、M期,能与铜或
铁离子络合,产生氧自由基,使DNA断裂,克制复制。 对磷状上皮癌(口腔、头颈部、皮肤、外阴)疗效很好 ,对食管、肺、宫颈鳞癌也有效。

cell抗肿瘤药物分类

cell抗肿瘤药物分类

Cl
Cl
N
CH3
氮芥 chlormethine
发现源于芥 子气,淋巴 抑制,白血 球明显减少。
毒性大, DNA水平无 选择性
Cl N
Cl
O
OH
Chlorambucil,苯环 吸电子基降低Cl活 性,药效最慢,毒 性最小
其他类氮芥 提高靶向性,以天然物为载体,提高选择性
Cl
HO
N
O
NH2
Cl
Melphalan 氨基毒性 酰化后疗效相同,毒性低
NH
N
H3C
H
OH
DNA
N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NA NH3+
丝裂霉素-C,Mitomycin-C
1958年从Streptomyces caespitosus培养液中提取的光 谱抗肿瘤抗生素
作用基团:醌、氮丙啶、氨基甲酸酯
DNA小沟G的N2优先形成加合物
肿瘤中心血供不足而含氧量低,可选择性 发生醌基还原。治疗上消化道癌,乳腺癌, 浅表膀胱肿瘤
O N
代谢
O
O
HO
CH3
H3C HO
O
N
O
N
O
HO
CH3
SN-38细胞毒性200~2000X
Topo II inhibitors
OH H
O
O
O HO
O
O CH3
CH3
O CH3
Podophyllotoxin鬼臼毒素
美国mandrake根茎提取
的生物碱
O NH
S H3C O
O CH3
NH
H 3C
O
O O
机制1:结合DNA,干扰DNA转录等过程

药综备考药物化学知识点 抗肿瘤药

药综备考药物化学知识点 抗肿瘤药

第一节概述1、肿瘤分类良性肿瘤:瘤→包在荚膜内,增殖慢,不转移恶性肿瘤:不包在荚膜内,增殖迅速,能转移癌,上皮组织引起的恶性肿瘤,如皮肤、神经组织、消化道组织;肉瘤,中胚层组织;母细胞瘤,胚胎细胞、神经细胞、未成熟组织2、抗肿瘤药分类直接作用于DNA,破坏其结构和功能的药物盐酸氮芥、环磷酰胺、塞替派、丝裂霉素C、白消安、卡莫司汀、达卡巴嗪、丙卡巴肼、顺铂、喜树碱、多柔比星、博来霉素、放线菌素D、高三尖衫酯碱干扰DNA和核酸合成的药物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疏嘌呤、甲氨蝶呤抗有丝分裂,影响蛋白质合成的药物秋水仙碱、长春碱、紫杉醇干扰肿瘤信号传导的药物蛋白激酶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其他抗肿瘤药物端粒和端粒酶抑制剂、激活天然的抑癌基因P53、诱导分化剂、抗肿瘤疫苗第二节直接作用于DNA的药物1、作用于DNA药物的分类烷化剂氮芥类:盐酸氮芥、环磷酰胺;乙撑亚胺类:亚胺醌、丝裂霉素C;甲磺酸酯:白消安;亚硝基尿类:卡莫司汀;三氮烯咪唑类:达卡巴嗪;肼类:丙卡巴肼金属铂配合物顺铂、卡铂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药物TopoⅠ:喜树碱;TopoⅡ:多柔比星、柔红霉素博来霉素、放线菌素D、高三尖衫酯碱2、烷化剂该类药物在体内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其他具有活泼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生物大分子(DNA、RNA、酶)中富含电子的基团(-NH2、-OH、疏基、-COOH、磷酸基等)发生共价结合,使DNA分子丧失活性或发生断裂3、烷化剂的各类(一)氮芥类(1)作用机理通过和DNA上鸟嘌呤(G)和胞嘧啶(T)碱基发生烷基化,产生DNA链内、链间交联或DNA蛋白质交联而抑制DNA的合成,阻止细胞分裂(2)脂肪族类与芳香族类作用的区别★脂肪族类其N上电子云密度较大,碱性较强,在游离状态或生理状态下易与β位的Cl作用生成高度活泼的氯丙啶鎓,为亲电性的强烷化剂,极易与细胞成分的亲核中心起烷化反应。

其烷化历程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反应速度取决于烷化剂和亲核中心的浓度。

三阴乳腺癌的研究进展(1)

三阴乳腺癌的研究进展(1)

垄宝医堂盘查!Q塑生箜丝鲞筮!塑三阴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110032)芦洪波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谢晓冬(审校)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不同类型的乳腺癌在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1983年全国乳腺癌病理协作会议将乳腺癌分为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癌和浸润性非特殊癌4大类。

随着肿瘤学科的发展,传统的肿瘤病理学分型方法面临着巨大挑战。

近年来,越来越多能够反映癌症治疗靶点和预后的标记物浮出水面。

其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已成为乳腺癌患者中免疫组化标记物常规检查项目,针对ER、PR、HER2的靶向治疗目前已取得很大进展。

三阴乳腺癌为ER、PR、HER2均阴性的乳腺癌,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亚型。

由于无内分泌治疗及针对HER2的分子靶向治疗的选择,化疗成为此型乳腺癌患者的主要内科治疗途径。

本文将从三阴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1生物学特征三阴乳腺癌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学特征的乳腺癌亚型。

Rakha等¨1研究表明,三阴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有:肿瘤体积大、病理类型多为导管癌、组织学分级较高、肿瘤细胞多数表达CK5/6和基底细胞角蛋白(CKl7)、P-钙黏蛋白(P—cadherin)、EGFR和p53,较少表达雄激素受体(AR)、E—cadherin、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D)。

已有的研究表明,通过病理特征分析,三阴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细胞增殖比例均较高,干细胞因子受体c(c一Ⅺt)多为阳性Ⅲ】。

三阴乳腺癌与基底样乳腺癌具有一定相关性。

基底样乳腺癌是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乳腺癌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得出的乳腺癌亚型。

由于基因芯片成本高,不可能在临床工作中常规应用。

在此条件下,寻找能够替代基因表达谱分析的免疫组化标记物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基底样乳腺癌与三阴乳腺癌相关联,因为两者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十分相似。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FUS3和KSS1的鉴别: • 刺激激活的条件不同
FUS3 — 信息素
• 表达不同
KSS1 — 缺乏氮源
FUS3 — 单倍体细胞中
KSS1 — 单倍体细胞和双倍体细胞中
• 对浸润生长的调节作用
FUS3 — 抑制 KSS1 — 刺激
(四)细胞壁重构通路
• 酵母的生长依赖于
有效的细胞壁重构
• PKC1:MKKKK
在高渗透压条件下
• Sho1 感受高渗透
• Sho1激活Ste11
• Pbs2发挥支架蛋白 的作用 • Pbs2含有多聚脯氨 酸富集区
3. 裂殖酵母菌中的渗透压感受通路和 应激通路
环境应激时激活2个相关的MAPK通路
• WIK/WIS/SPC1通路
• WIN1/WIS/SPC1通路
(在渗透压应激时起主要作用)
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射线、渗透压
MAP3K、MEKK MAP2K、MEK ERK, JNK/SAPK, p38, ERK5/BMK 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细胞骨架蛋白等
四、MAPK的激活
MAPK激活机制的发现 重要的实验观察: • 20世纪80年代,观察到当GF刺激时, Tyr被磷酸化的主要蛋白为42kDa • 佛波酯醇刺激时,产生同样的蛋白 • 胰岛素RTK催化Ser/Thr蛋白激酶 • 胰岛素刺激,产生Thr和Tyr双磷酸化的 42kDa蛋白
• MAPK通路模式
• MAPK的激活 • MAPK信号转导通路间的关系
一、MAPK 信号通路的成员
MAPK是信号从细胞表面→核内的重 要转递者。 已鉴定的 (据1999的统计): MAPK激酶激酶 (MKKK) 14种
MAPK激酶 (MKK)
MAPK

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

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

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1. TP53:这个基因编码为p53蛋白,是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之一,它参与信号转导途径,并直接或间接地调节凋亡途径。

2. BAX:这个基因编码为BAX蛋白,也是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之一,它可以形成孔道,导致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改变,引发caspase-9和caspase-3激活,从而诱导凋亡。

3. BCL2:这个基因编码为BCL2蛋白,是B家族抗凋亡蛋白之一,可以保护细胞免受线粒体损伤,从而抑制凋亡。

4. CASP3:这个基因编码为caspase-3蛋白,是重要的凋亡执行器蛋白,它可以在被激活后,裂解多种细胞内蛋白质,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5. FAS:这个基因编码为Fas蛋白,是调节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之一,Fas和其配体FasL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导途径激活caspase-8和caspase-3,最终导致凋亡。

6. CASP8: 这个基因编码为caspase-8蛋白,是外源性凋亡途径的关键酶,其参与配体受体复合体调控凋亡的信号途径,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7. APAF1: 这个基因编码为APAF1蛋白,是凋亡体的重要成分之一。

凋亡体是线粒体与Ⅰc/Ⅱc的复合物,能够促进Caspase-9活化,从而引发下游Caspase-3的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8. XIAP: 这个基因编码为XIAP蛋白,是调控caspase酶活性的抗凋亡蛋白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它通过直接结合和抑制caspase-3和caspase-7的活性来发挥其细胞凋亡抑制作用。

9. ERBB2: 这个基因编码为ERBB2(HER2)蛋白,ERBB2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被认为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关键分子。

10. TNFRSF10B: 这个基因编码为TNFRSF10B蛋白,是Tumor Necrosis Factor ligand superfamily成员之一,通过激活下游caspase酶,发挥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2005-12-14-112338-端粒酶新功能研究进展-王革非

2005-12-14-112338-端粒酶新功能研究进展-王革非

端粒酶新功能研究进展王革非综述(汕头大学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班,汕头,515041)摘要: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由重复DNA序列和相关蛋白组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具有稳定染色体结构及完整性的功能,会随染色体复制与细胞分裂而缩短。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能以自身RNA模板合成端粒DNA,为细胞持续分裂提供遗传基础。

由于端粒和端粒酶与细胞衰老、肿瘤发生等密切相关,成为研究热点。

随着对端粒酶认识和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表明端粒酶除了维持端粒长度这一核心功能外,在DNA修复、促进细胞存活、抵抗细胞调亡以及促进细胞复制与转化等方面也具有值得关注的表现。

端粒酶新功能的研究进展,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客观认识端粒酶及其应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TERT;DNA修复;抗调亡;增殖New Functions of TelomeraseAbstract: Telomeres are a specialized structure in the end of chromosome which consists of the repetitive DNA sequence and binding proteins. Telomeres are essential for maintaining genomic integrity, and progressively shorten with genome replication and cell proliferation. Telomerase is a ribonucleoprotein complex responsible for the elongation of telomeres, and supplies genetic basis for cell’s persistent proliferation. As close relations with aging and cancer, telomeres and telomerase were in the spotlight of research. With research going deeply, some new phenomena and results were revealed and indicated that telomerase has some new functions in DNA repair, cell survival, anti-apoptosis an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new functions of telomerase are helpful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its application.Keywords: Telomeres; Telomerase; TERT; DNA Repair; Anti-apoptosis; proliferation端粒(telomeres)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天然结构,它是由简单重复(simple repeats)的DNA序列及相关的结合蛋白组成的复合物[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言
许 多 抗 癌 药 物 常 借 助 细 胞 凋 亡 作 用 而 杀 死 癌 细 胞, p53 蛋白与肿瘤细胞化学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并不 一 致 [1]。 研 究 发 现,突 变 型 p53 蛋 白 会 因 妨 害 细 胞 凋 亡 的 进展,导致癌细胞抗药性增加,但也有人指出 p53 蛋白突变, 与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的治疗效果间并无明确的相关性 [2]。 还有研究指出若癌细胞具有突变型 p53 蛋白,对化学治疗药 物的感受性会提高 [3]。如果具有野生型 p53 的膀胱癌细胞, 在病人进行肿瘤切除后,再辅助以化学疗法并无法对膀胱癌 的复发率与存活率有所帮助 [4]。丝裂霉素 C 是重要的对膀 胱 移 行 细 胞 癌 作 用 的 化 疗 药 物 ,该 药 物 分 子 量 较 大,不 易 被 人体吸收,对其所用机制尚不明了。丝裂霉素 C 对体外培养 的膀胱移行癌细胞株是否能够通过 p53 蛋白信号机制促进 肿瘤细胞凋亡,还需要密切关注。针对 T24 人类膀胱移行细 胞癌细胞株进行分析,验证丝裂霉素 C 对膀胱移行细胞癌凋 亡 的 作 用 效 果,并 阐 明 其 作 用 的 分 子 生 物 学 机 制,为 查 找 精 准性化学疗法降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复发机率、并使患者 存活率增加奠定研究基础。
Mitomycin C Induces Apoptosis of T24 Cells Through P53 Protein WANG Li-he
(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effect of P53 protein on the apoptosis of 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induced by mitomycin C, and to clarify its molecular biological mechanism. Methods The normal culture group of T24 cells, mitomycin C group and P53 inhibitor group were established.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 8 in the above groups. The cells of each group were lysed and the changes of BCL-2 and Bax protein in 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cell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 and P53 inhibitor group, Caspase 8 protein expression and Bax protein content in mitomycin 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while Bcl-2 protein in mitomycin 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Compared with mitomycin C group, Caspase 8 and Bax protein in P53 inhibito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while Bcl-2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Conclusion Mitomycin C induces apoptosis of T24 cells through P53 protein. KEY WORDS: P53 protein; Mitomycin C; Transitional epithelial carcinoma of bladder; Apoptosis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48 期
1
·论著·
丝裂霉素 C 通过 P53 蛋白诱导 T24 细胞凋亡
王立鹤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
摘要:目的 阐明 P53 蛋白在丝裂霉素 C 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凋亡中的效果,并明确其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分别建立 T24 细胞的正常培养组、丝裂霉素 C 组、P53 抑制剂组。以上各组分别以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 Caspase 8 蛋白表达情况;并将各组细胞 进行裂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中 BCL-2、Bax 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 相对于正常对照组、 P53 抑制剂组,丝裂霉素 C 组 Caspase 8 蛋白表达、Bax 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丝裂霉素 C 组 Bcl-2 蛋白明显降低(P<0.05)。 与丝裂霉素 C 组相比,P53 抑制剂组 Caspase 8、Bax 蛋白显著降低(P<0.05),而 Bcl-2 蛋白表达则非常明显(P<0.05)。结论 丝 裂霉素 C 通过 P53 蛋白诱导 T24 细胞凋亡。 关键词:P53 蛋白;丝裂霉素 C;膀胱移行上皮癌;细胞凋亡 中图分类号:R737.1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48.001 本文引用格式 :王立鹤 . 丝裂霉素 C 通过 P53 蛋白诱导 T24 细胞凋亡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48):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