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丑脚的生成及意义_元鹏飞

合集下载

论明清戏曲丑脚的发展

论明清戏曲丑脚的发展
演 ;《 金钱 记 》 冲末 扮 演 的 两净 角 “ 王净 ” 、“ 马
中的武丑刘利华 ,还是 《 七 品芝麻官》 里 的文丑
唐 知 县 ,丑 脚 发 挥 语 言 幽 默 、 动 作 敏 捷 的 特 长 ,

举一 动 、一 颦 一 笑 调 剂 着 舞 台冷 热 ,营 造 出独
特 的喜剧 效果 。

参见 黄天骥师 《 论 “ 丑” 和 “ 副净”—— 兼谈 南戏形态发展 的一 奈轨迹》 一文 ,载 《 文 学遗 产》 2 0 0 5年第 6期。
57
扮 演三 十多 个 不 同身 份 地 位 的人 物 ,丑 脚 除 了扮 小二 、相 公有 几句 台词 ,其他 丑角 均是 过场人 物 。
净” ,在 臧晋 叔 《 元 曲选 》 中改 作 “ 净扮王正上 , 丑扮 马 求 上 ”,都 说 明 了 “ 副净” 与 “ 丑 ” 实 则
没 有 太 大 差 异 。元 杂 剧 根 据 脚 色 分 “ 旦 本 ” 和
我们 不 禁 要 问 ,丑 何 以成 为 滑 稽 的 代 名 词 ,
固化 在大 众 的集体 印象 中呢 ?
容 的角 抵 戏 , 已有 人 物 和 简 单 的 故 事 情 节 ,而 且
明显 带 有 嘲 弄 的趣 味性 。到 了 南北 朝 至 唐 代 ,人 们 已不满 足 于 俳 优 单 一 的表 演 形 式 ,社 会 上 有 多 种题 材 的 优 戏 上 演 。 以 当 时 流 行 的参 军 戏 为 例 , 参军 和苍 鹘 为 戏 中主 角 ,演 出 中苍 鹘 可 用 棒 槌 捶
[ 作者 简介] 张诗 洋 ( 1 9 9 0一) ,女 ,河 南新 乡人 ,中山 大学 中国非 物质 文化遗 产研 究 中心 、文化 遗产 传承与数 字化

论戏曲中丑角之美

论戏曲中丑角之美

论戏曲中丑角之美作者:程子晏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2期【摘要】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丑角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丑角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夸张变形的脸谱、动作和故事内容,生动形象地塑造喜剧人物。

从丑陋的形象中发现美的特征,用讽刺的手法去揭露真相,给观看者心灵的慰藉。

丑与美不仅是相互排斥的对立面,还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关键词】戏曲;丑角;以丑为美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40-01戏曲中的丑角不仅是丑陋的,还是美丽的。

如果说戏曲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大精髓,丑角就是戏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类审美的提高,丑角中丑的艺术被转化成美的艺术,慢慢被人们接受、喜爱和欣赏。

一、“丑”的含义“丑”在象形文字中有爪的含义;在《吕氏春秋》中“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

”①丑指羞辱;在《说文解字》中“丑,纽也。

十二月万物动用事。

”②丑指记录时间,丑时为一点到三点;在地支中指阳气上升未降;丑属牛,有笨拙耐劳之意。

现如今字体简化,“丑”有了“醜”的含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醜,可恶也。

”③因此“丑”也有了相貌难看;恶劣,不好;憎恶的意思。

丑角的“丑”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

二、戏曲中丑角的形成和分类戏曲的产生来源于原始歌舞、祭祀词和生活中动作模仿。

丑角的产生来自于唐玄宗扮演丑角博美人笑的传说。

丑角脸上的白粉,也是因为皇帝身份挂了白玉而得来的。

丑角在之前叫做“俳优”、“参军”等名称,在元朝和明朝才称为“丑”。

丑角在戏曲中扮演幽默的喜剧角色。

在戏曲中丑角主要以口语和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文丑、武丑和丑旦。

三、戏曲中丑角以丑为美的美学特征(一)丑角在姿态动作上的美学特征。

弯曲膝盖、下蹲、踮脚、耸肩等是丑角常用的基本动作。

文、武丑分别以双腿弯曲和前腿弯曲为常用站姿。

不同的丑角站姿的弯曲程度不尽相同。

丑角以跪着行走的膝步和蹲着行走的矮子步为基本走步形式。

中国戏曲的丑角艺术

中国戏曲的丑角艺术

9 0
的优 伶 身 上 存 在 了。
至唐 ,出现 了参军戏 。根 据 《 太平御览》和 《 乐府杂录 》的记载——虽然它们 的说法不
但都是说为 了惩治一个贪污黄绢 的官吏,让俳优 在酒宴上身穿黄绢单衣 ,扮成贪官模 样 ;别 的优伶 问他 : “ 你做什么 官,怎么跑 到我们演 员中间来 了呀?”他抖一抖那象征贪污 的黄绢单衣说 : “ 因为这个 ,才跑到你们 中间来 了。”于是 引起大家一 阵笑声 。由于被戏弄 的贪 官官职为参 军,而后凡是演 出以诙谐笑谑为主 的戏 ,就 叫参 军戏 。而这种参军戏 的演 出 形式有 点像今天 的相声 。它只有两 个演员:一个叫 “ 参军 ”, 性格 比较痴愚:一个 叫 “ 苍鹘 ”,
要油漆长城 。优旃对 秦二世 说: “ 好极 了,把长城漆 得漂亮光滑 ,敌人来 了爬 不上去 ,真是 个好 主意 !不过 ,长 城油漆 后不 能暴 晒,要搭个 棚子 让它 阴干 ,这 么长 的棚子 可不 容 易搭
呀 !”几 句 话 把 秦 二 世 逗 乐 了 ,荒 唐 可 笑 的漆 长城 的 想 法 也 随之 打 消 了 。
中国戏 曲的丑 角艺术
■ 张 生 筠
内容提要 :中国戏曲丑 角最早见 于宋杂剧。他是 由唐参军戏中的参军、苍鹘发展 而来的。至 明
清戏曲的行 当已十分完备 ,而且还有 了专门的丑 角演 员和供他们演 出的剧 目。在 中国戏曲里丑
角是 比生旦净更具重要地位的演员。他们是从化妆、服装、髯 口都独 具特 色的行 当,演技精湛. 唱腔、念 白都有 自己的独特风格。 由于丑 角演员的涌现, 出现 了一批善 于发挥丑 角演 员技 艺的 剧目 ,使得 中国戏曲的喜剧 开始走向成熟。 中国戏 曲丑 角演员的表演是非常受观众欢迎的。 因 为他们 的滑稽表演可以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 : 他们表 演的技艺可以给人 以艺术上的享 受 :

试论戏曲当中丑角的表演

试论戏曲当中丑角的表演

试论戏曲当中丑角的表演作者:魏建平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03期摘要:“生旦净丑”是我国戏曲的四大行当,而在戏曲表演中,丑角一般是作为配角出现的。

虽然是配角,却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俗话说的“无丑不成戏”。

丑角对于戏曲就像绿叶对于鲜花一样,虽不起眼,却不容忽视。

而接下来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丑角在戏曲当中的表演。

关键词:戏曲;丑角;表演一、简述丑角内涵丑角,我们又可以把其成为:三花脸、小花面。

而之所以叫“三花脸”,是因为丑角在化妆时,大多都是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进行块状勾画,此种勾画在其行内称为“豆腐干”,而外行人都习惯称为“小花脸”;而“三花脸”主要是为了区别净角中的大花脸、二花脸,而这就是丑角别称的由来。

在我国众多的戏曲剧目中,虽然丑角的典型例子很多,但几乎都是善良的人,而且语言相对来说比较幽默诙谐,其举动滑稽可笑,以此来引起观众的捧腹大笑。

在戏曲中,“丑角”虽没有俊俏的面孔、潇洒的性格以及威武的动作,但是也能依靠语言的幽默诙谐以及高超的表演技巧,亦能让观众过目不忘。

由此可知,在戏曲表演中,丑角的形象大多是貌丑人不丑、以上就是对丑角的简单介绍。

二、简述丑角的分类1.按照性格、身份划分丑角一般可以分为两类:文丑、武丑,而这主要是按照丑角不同的性格、身份来划分的,文、武丑在表演上各有千秋。

而且如果丑角的扮演人物是一位女性,那么就可以把其称为“彩旦”“丑旦”或者“丑婆子”,这类丑角在表演上比较重视“四功”即“唱念做打”中的“念”。

对于丑旦的念白,最基本的要求必须要口齿伶俐且发音清楚,虽然丑角在大多数戏曲中念白是自然白,但是如果丑角的地位较高,是上层人物,那么也应该把念白改变成韵白,这样比较符合身份、地位,也就使得戏曲表演更加严谨。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广大戏迷都认为丑角在表演时,就像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约束;其实文丑也有自己的程式,只不过不易察觉,就像散文似得,“形散而神不散”。

(1)简述文丑。

戏曲生脚的出现及意义

戏曲生脚的出现及意义

是杂剧 色末泥成 为 “ 生”脚 ,这 由剧本内证可以确认 。而生脚 的出现晚于末、净,尤其是 与戏曲演
出搬 演 故 事 、塑 造 人 物 相联 系的 事 实说 明 ,生 的本 义是 表 明 男主 角 的 性别 , 无甚 奥 义 。
【 键 词 】伎 艺演出;故事搬 演 ;性别 ;男 角 关 主
服。
本文主要谈生脚 的问题 。 生和丑都是南戏传奇特有 的脚色 ,且南戏、传奇之生必与
旦 配 对 出 现 , 从 无例 外 。而 元 杂 剧 中 却是 有旦 无 生 , 以 《 刊 元
杂剧三十种》为例 可证。虽然在 孤本元 明杂剧》 中有如下两 例:一是 《 庄周梦)的 “ ) 生扮庄 子上” ,~ 为 剪发待宾 的 “ 生 扮陶侃” ,但研究者都据 元刊杂剧三十种 的实际情 况判断, 孤本元 明杂剧 中的 “ 生”是 明人据南戏之例改 写的结果[(4 。 2P8 ]1) 杂剧 中虽无生脚,但 有和旦 对举 之 “ 正末” ,而旦 即称 “ 正旦” ,
古典 戏曲脚色研究 , 先需要理 清的问题 是:对于生、旦 、 首 净、末 、丑这些语汇来讲,研究者究竟是在考证字源字义,还 是在研究脚色语义 ?或 者说我们 要明白,研究生 、 、净 、末 、 旦 丑是把 它们放在戏 曲形态 中考察 ,还是紧扣字义、漫无 目的地 找寻材料 ,然后再 和戏 曲脚色 名称扯 上关系呢?回答这 一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脚只有末 、 净在 杂剧色 中首先 出现 , 其中又经 过 “ 引戏” “ 扮 末” 等过程 才形成 了戏 曲的脚色体 系[(31)而 生、 虽在 杂剧段 1P56 , 31—0 旦 数和 院本名 目中就有其名 目,却既非杂剧 色也 不是脚色,相 关 研究者完全忽视 了这些情况,对生、旦 的研究也就难 以令人信

浅谈戏曲丑角表演艺术

浅谈戏曲丑角表演艺术

浅谈戏曲丑角表演艺术作者:马向东来源:《戏剧之家》2015年第24期【摘要】丑生是以“丑”的表演形式出现,而又让人们从“丑”中获得美的享受的一种表演艺术,也是各类表演艺术中唯一用“丑”来表现“美”的表演形式。

它与杂技的小丑不同。

杂技的小丑是直观的,没有质变的,它以丑的面貌出现唯一的目的就是“逗乐”;而戏曲表演中的丑生,往往是以“丑”现“美”,而且是有思想性的,内在的。

乐中有苦,苦中取乐,开心时引人开怀,悲痛时使人落泪,寓教于乐,以“丑”的表演展现人间的“善”与“恶”、“悲”与“欢”。

【关键词】丑角;表演艺术;戏曲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39-01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资源,我国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一直都是具有极强表现力的。

它来自于生活,却不同于生活,出于人们的体验,而又远远高于体验。

表演艺术家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可以将内心深处的微妙情感刻画得惟妙惟肖,表现得淋漓尽致,丑的表演一般不重唱工而以念白的口齿清楚、清脆流利为主。

相对地说,丑的表演程式不像其他行当那样严谨,但有自己的风格和规范,如屈膝、蹲裆、踮脚、耸肩等都是丑的基本动作。

一、丑角的发展历程丑诞生以来,戏曲一直就“活”在舞台上,“丑”的角色就存在于台上台下,和在美与丑的活生生的审美交流中,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美与丑是其生命力的表现形式,其生命的活力也就在于它一直维系着与审美大众的密切联系,成为观众的一种普遍的感性娱乐的对象和方式。

丑角在戏曲行当中占有突出地位,也是戏曲一直在追求嬉戏情趣的一种重要表现,丑以插科打诨、调笑逗趣为首要任务,尽管总体上看是作为生、旦的陪衬,但这绝不等于可有可无。

戏曲界中便有“无丑不成戏”之说。

丑在古代戏剧中源远流长。

在后世戏曲中的诸多角色中,最神似于古优戏之优的就是丑。

宋杂剧中的“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可以说是戏曲之丑的直接前导。

漫谈地方戏的丑角艺术

漫谈地方戏的丑角艺术

漫谈地方戏的丑角艺术作者:安龙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4期摘要:东北地方戏的丑角,是戏曲丑角中最为独特的一种,体现东北艺术审美的一种极致。

地方戏的丑角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精神与美学特征。

研究地方戏的丑角美学,对发展地方戏艺术与整个戏曲丑角艺术,都是大有裨益的。

笔者结合自己地方戏角色表演的艺术实践,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求得到专家与广大读者指正。

关键词:地方戏;丑角;美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1-0119-01自戏曲诞生起,丑角一直作为舞台上的配角存在着。

和生角、旦角相比较,丑角显得不是很重要,但其实丑角的地位不可或缺甚至不能被代替,丑角的戏谑调笑、插科打诨总是能博得观众的欣赏。

无丑不成戏,生旦净末丑,丑角在戏剧舞台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行当。

丑角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向观众展示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给人以生活的启迪。

一生活是美的根基与源泉,人民是美的创造者与欣赏者,是美的母亲。

地方戏丑角,是东北人精神的凝聚和品格的外化。

作为高寒地区的东北人,其精神永远都是乐观的,虽然有苦,但苦中有甜。

地方戏就是东北人苦中作乐的产物,而丑角就是“作乐”的主角。

所以著名吉剧作家王肯先生说:“东北丑之魂,是东北人赋予的,是在东北广阔的黑土中孕育、诞生、成长的。

”①这里,“东北丑”指的就是东北地方戏的丑角。

著名二人转理论家田子馥先生也说:“二人转中的喜兴、幽默、滑稽风格取决于东北人民大众那种幽默、豪爽、乐观的…苦中作乐‟的性格。

……至于东北人的苦中作乐,幽默好乐,并不是轻松时刻的闪电,往往是失意中的填补,苦乐中的乐趣,它是…对于命运开玩笑‟。

”②这就把地方戏丑角美的实质论述得十分精确十分到位了。

二地方戏丑角美在整个地方戏美学中,占有决定性的重要地位,起着“龙头老大”的作用。

二人转老艺人说:“究竟啥是戏?留住观众就是戏。

”究竟如何留住观众?老艺人又说:“只能唱欢了,不能唱蔫了。

戏曲“丑角”的研究

戏曲“丑角”的研究

戏曲“丑角”的研究作者:王浩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7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丑角的形神、动作、语言的分析,全方位的阐释了丑角的美学价值。

丑角所追求的喜剧效应包含着深刻的理性意蕴,超越了简单低俗的逗乐。

喜剧精神是一种自由精神、乐观气质、富有自信与智慧的人格以及敢于蔑视、挑战权威的人生态度,丑角在插科打诨中讽刺批判,正是这种喜剧精神的典型代表。

进入当代以后,戏曲丑角生存十分困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在新兴的娱乐方式面前败下阵来,但是丑角所具有的娱乐特质和文化精神绝不应该被遗忘,发扬其所具有的优秀艺术精神,让丑角重新焕发光彩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丑角;美学价值;艺术精神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038-01一、引言俳优—苍鹘—末—捷讥—丑,这是丑角形成的大致过程。

不同朝代不同戏曲模式里有不同的称呼和含义,但是插科打诨、调笑逗乐的特征从产生之初就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并流传至今,成为丑角重要的舞台功能。

丑角作为戏曲的一个行当,妆扮、动作、语言等方面都随着戏曲的成熟而不断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二、古典戏曲丑角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丑角虽然外表丑陋,有时还扮演杀人放火、为非作歹的恶人,但依然受到人们的推崇。

丑角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不会忘记调笑逗乐的职责,丑角扮演的人物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处于尴尬境地时常常用幽默的语言自嘲,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揭露自己的缺点也讽刺他人。

(一)古典戏曲丑角的美学审视丑角外表算不上美丽,眉毛、眼睛常画成倒三角形,衣服色彩搭配十分不和谐。

所扮演人物多为贩夫走卒、丫鬟酒保之类的下层民众,也不乏作恶多端、杀人放火的娄阿鼠之流。

这样的人物形象放在现实生活中只会受到人们的鄙视、唾弃,不会有人说他们是美的。

但是,戏曲舞台上的丑角不仅没有受到人们的嫌弃与鄙夷,反而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古典戏曲丑角以特有的逗笑方式,通过形神兼备的滑稽表演,让民众在观赏过程中释放掉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不良情绪,轻松愉快的面对新生活。

中国戏曲脚色新论

中国戏曲脚色新论
于是具体个案的脚色研究印证了宏观文化差异对于精神物质文明差异的深刻塑造对戏曲脚色研究的重大意义于此进一步凸显了出对古代戏曲脚色的认识到现在都是引人瞩目的问题甚至网络都有较为热烈的讨论但实际并没有取得明显的进一步结论这包括现代规范汉语用角色替代脚色合适与否脚色该如何念等等
文/ 元鹏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戏 曲脚 色 新论
最早从词源角度探讨 “ 脚色”含义的是孙楷第, 他发现 “ 脚
色 ” 最 开 始 出现 时, 指 的是 “ 历 ” 或 “ 人 简 历 ” 与 戏 曲 履 个 ,
活动毫无关联 [(3 o他发掘的文献材料如《 1P8 ]3) 说郛 引宋周密《 浩
然斋 视 听 钞 》 “ 玺 ” 条 有 :“ 秦 鞑靼 有拗 哥 者 元 系 大 根 脚 , 其 家

“ (1 O 脚 j a )色”绝 非 “ 角色 ”
对古 代戏 曲脚色 的认 识到现在 都是 引人 瞩 目的问题,甚
瑶 圈 墓
元 鹏飞, 博士,河南 文学 大学文 学院副 教授, 硕士生导 师。
成为塑造人物 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宋元南戏到明清传奇 “ 门” 家 渐渐与 “ 场”合并 (71 ) 开 P67,但 “ 1-g 自报 家 门” 的说 法还是 延续 了下来。而 由于 自报家 门的基本情 况相 当于一个人 的 自
【 要】 戏曲脚色的出现是中国戏曲形成的标志,对其做深入研究可以深刻理解中国戏曲与其他戏剧样式的本质差异。但 摘
长期 以来 ,我们对戏曲脚 色有很 多完全错误 的认识,最基本的是把 “ 角色”看作 “ 色”并在现代汉语 中取而代之 ,以至 脚
于 “ 色”的发音都跟 着出错。而最根本的错误在于没有意识到在脚 色出现之前 ,最先作 为演 员 当称呼 的是宋金时期活 脚 行

京剧丑简介

京剧丑简介

京剧丑简介丑是京剧中最为滑稽幽默的角色,通常扮演滑稽诙谐的人物。

丑角的表演风格幽默风趣,语言诙谐,重在表现人物的机智和正义感。

在唱腔上,丑的声音幽默诙谐,抑扬顿挫,给人带来轻松愉快的氛围。

京剧丑角起源特别早,甚至在没产生戏曲之前,就已经就具备了一些丑角的表演的元素。

比如说在先秦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表演的类群,叫做优。

这个优呢专门是在宫廷之中,专供帝王声色之娱的,这些优实际上就是相当于现在来说的小矮人,也就是说他的先天比较的有些残疾,但是呢他们经过一些特殊的训练,就具备了能歌善舞的一些表演的特技,在宫廷之中供皇上消遣。

但是这些小矮人,他们也承担着一种特殊的职能,什么职能呢?就是他们能够针砭皇上的一些错误,从先秦的古优开始,丑行在宫廷当中的地位就比较特殊,也许大臣都不见得他有这种勇气,来评价皇上的行为。

到了唐代的歌舞戏的时候,具备丑角元素的一些表演的形式,在逐渐的增多。

比如说唐代有了一种表演形式叫歌舞戏,这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歌舞戏里边其中呢,比较有名的一段表演叫做《踏摇娘》,踏摇娘这段故事很简单,说的事就是一个女人她的丈夫经常喝酒,一喝酒之后就会对她进行打骂,然后这个女人就走到大街之上,向街上的人诉说自己的这种悲惨的境况。

故事很简单,但是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饰演这个女人的是一个男性的演员,它有一句话叫丈夫着妇人衣,也就是现在的来说的反串。

由男性演员来塑造一个女性的角色,这个就相当于我们后世京剧丑角里的彩旦,彩旦它有旦角的这一个名称,但是它不是真正的旦角,我们说是男扮女装,名旦实丑,实际上它是丑角。

可见彩旦的这种产生,从唐代的歌舞戏里边,它就具备了这个基本的元素了。

一个特别狼狈的一个女性角色,但是她又特别的可怜,虽然她可怜,但是她由一个男性来塑造来演出,因此当时的场景肯定是非常滑稽非常搞笑的。

然后到了唐代参军戏。

参军戏实际只有两个角色,一个叫参军,一个叫苍鹘。

这个呢很有意思,很有意思在哪,参军他在台上实际上就相当于现在相声当中的逗哏的,苍鹘相当于什么,捧哏的,也就说一说一逗,一逗一捧两个角色。

戏曲丑角艺术审美浅论

戏曲丑角艺术审美浅论
中图分类号 :J 8 1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0 1 2 5 ( 2 0 1 7 ) 0 7 — 0 0 5 7 一 O 1
丑 角 作 为传 统戏 曲艺 术 中主 要 行 当之 一 ,以其 角 色 态度 等充 分得 以外 化 。 丰 富 多 彩 、舞 台 呈现 引 人 人 胜 而 受 到广 大 观 众 的喜 爱 和 与 其他 行 当所 扮演 的人 物大 多 以肯 定性 人 物 出 现不
戏剧众论
田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曲丑角艺术 审美 浅论
戏 曲丑角 艺术 审美浅 论
田 平
( 西安秦 腔剧 院 易俗 社 陕西 西安 7 1 0 0 0 0 )
【 摘 要】 本 文 以戏 曲丑角 “ 丑 中见美”为 主要精神 内 涵, 分别 阐述 了 戏 曲丑 角化妆 、 身段 、 念白 等 艺术特点。 【 关键词 】 丑角;美与丑
追 捧 。它 所 体 现 的意蕴 超 越 了现 实 中 “ 丑 ” 的含 义 ,处 同 ,丑 角所 扮 演 的否定 性 人 物几 乎 和 其 表现 的肯定 性 人 处 体 现着 “ 美”与 “ 丑 ”两 者 之 间 对 立 而 又统 一 的矛 盾 物 同样 为 数众 多 。这 一类 角 色 ,不 仅 外形 丑 陋 ,而且 内 关 系 ,以 “ 丑”衬托 “ 美 ” ,以 “ 丑”折射 “ 美 ” ,以 心极 为 丑 恶 ,是 应 当 受到 讥 讽 、嘲笑 、唾骂 、鞭 挞 的人 外形的 “ 丑 ”展 现 内在 的 “ 美 ” ,充 分发 扬 着 中 国戏 曲 物 。 《 周仁 回府 》中的奉承 东 , 《 游 龟 山 》中的卢 世 宽 、 艺术 “ 丑 中见美 ” 的审 美 特 点 ,意 蕴 非 凡 ,耐人 寻味 , 家郎 ,《 双锦 衣 》中的蒋 有渊 等 , 都 是这 样一 类 “ 小 丑 ”。 引人 深思 。 对 于 这 一类 角 色 ,演 员 既 要注 重 行 当 的特 色 ,也要 注 重 晋人 葛洪 在 《 抱朴子 ・ 博 喻 篇 》中 曾 经这 样 说 道 : 人 物 的 身份 特 征 ,以夸 张 而又 准 确逼 真 的表 演来 刻 画人 “ 美 玉 出 自丑璞 !” 这就 反 映 出在 中国传 统 文 化 中对 于 物 的 性格 和思 想 。 比如 ,前 辈 艺 术 家 塑造 的 《十五 贯 》 美 丑 的认 识 是有 着 深 刻 的辩 证 关 系 的 ,戏 曲艺 术 家 正是 中的 娄 阿 鼠这 一形 象 ,就 是 运 用模 仿 老 鼠的 动态 来 完成 领 悟 了这 种辩 证关 系 , 在 舞 台上呈 现 的 即使是 较 为 “ 丑” 人 物外 形 塑 造 的 。 当说 到其 心 虚 之处 时 ,娄 阿 鼠突 然从 的形 态 ,也 从 其 中要 展 现 出艺 术 之 美 来 。 因而 ,即使 是 条 凳上 掉 了下 去 ,又 马上 像 老 鼠一 样 敏 捷地 从 条 凳 的空 面 部包 括 服饰 装扮 都较 之其 他 角色 显得 有些 丑 陋 , 但是, 当出钻 了上 来 ,身 体 匍 匐 ,小 眼 乱转 ,既有 鼠 的外 表 , 无 论 是 身 段还 是 表 演 以及 念 白 ,丑 角人 物 的表 现 或色 厉 又 有 鼠 的狡 猾 ,其 阴 暗 的心 理 一 下子 呈 现在 观众 面 前 。 内荏 ,或 风 趣 幽 默 ,或变 形 夸 张 ,或 动 静 结 合 ,无 不 体 但是 , 又 丝毫没 有做 作 、 故弄 玄虚 的表 现 , 表演 既夸 张 , 现 中 国传统 戏 曲 的程式 美 、虚拟 美 。 又有 生 活 来 源 ,紧 紧 贴 近人 物 心 理 ,毫 不卖 弄 ,因而 给 丑 角 又 叫 又称 “ 小 花脸 ”就 是 由其 化 妆 特点 而 命 名 人 以舒 适 可信 之 感 。这 是 因为艺 术 的 真 实来 源 于 生活 真 的 ,在 面部 鼻梁 中心 画一 块 白色 ,形状 如 豆腐 块 、桃形 、 实 ,在戏 曲 中 ,生 活 中的存 在 可 以在 艺术 家 的再创 造 中 腰 子形 等 ,用 漫 画 的手 法 表 现 人物 的特 征 。类 型上 有 文 演变 成 为极 具 观 赏 性 的动 作 ,以符 合 自然 美 的适 度夸 张 丑 、武 丑之 分 ,所戴 髯 口也有 “ 八 字 ”、 “ 吊搭 ”等 多种 。 最 终 呈 现 艺术 美 。在 舞 台上 ,这 样 一类 人 物 是体 现创 作 它 既善 于表 现 生 活在 社 会 底 层 的诙 谐 幽 默 的人 物 ,也 能 者 审 美 评价 的反 面 典 型 ,使观 众 在欣 赏 时产 生 讽 刺 、愤 表 现各个 阶层 的奸诈 狡猾 的人物 。 怒 等 情 感 ,同时 ,他 们 又 是 “ 艺术 品” ,是 从 “ 丑”中 丑 角 身段 之 中 “ 矮 子 功 ”是 其 必 备 的 一项 技 巧 。 在 体 现艺 术美 的舞 台人 物形 象 。 台上 , 丑 角 演员 即使 是用 “ 矮子 功 ”,也时 而缓 步行 进 , 黑 格 尔 曾经 说 过 : “ 艺术 作 品不 是 为 它 自己而 是 为 时 而快 速 往 返 ,并 在 行 动 中 随时 表 现 出人物 对 所 处 环境 我 们 而存 在 ,为观 照 和 欣 赏它 的听 众 而存 在 。 每一 件 艺 的关 注 ,表 现 出 与周 围其 他 人物 关 系 的异 同 ,从 而使 观 术 作 品都 是 和 观众 中每 一 个人 所 进 行 的对 话 。”在 戏 曲 众 能 一 目了然 地 了解 这 个 人 物或 天 生 残 疾 ,或 由于环 境 表 演 中 ,演 员 与观 众 之 间 的交 流 是直 接 的 ,这 就 在 一定 所 迫 不 得 不谨 慎前 行 ,这种 看 似 畸 形 的 舞 台呈 现 ,却 能 程 度 上增 强 了观众 对 现 场 的体 验 感 ,表 演 者 和观 众 都不 得 到 观众 的认 可 和好 评 。 由 武丑 应 工 的武 戏 开打 场 面 也 令 观众 叫绝 。武丑 演 会 觉 得 自己是 孤立 的存 在 。和 其 他行 当相 比 ,丑 角 是 唯 “ 上 得 厅 堂 ,下 得厨 房 ” 的 ,它 既 以诙 谐 幽默 、机智 员 所 扮 演 的人 物潜 身夜 行 ,身轻 如 燕 ,疾 走 如 飞 ,矫 健 勇 敢 、 以弱 胜强 、寓庄 于谐 的 形态 强 调 了对世 上 美 好事 敏 捷 ,以 矮 子 功 、走 边 、飞脚 、跟 头 、探 海 等 技 巧动 作 物 的追 求 和 讴歌 ,也 以对 丑 恶 的揭 示 和 否 定来 反 衬 出对 让 台下 的 观众 目不 暇 接 。 和其 他 行 当 的 演员 一 样 ,丑 角 演 员也 善 于借 助道 具 塑造 人物 , 拂尘 、 扇子 、 船桨 、 马鞭 、 真善 美 的肯 定 ,且 十分 注重 与 观众 的互 动 和交 流 ,从 而 烟 袋 以及 刀枪 剑戟 等 都 是 丑 角经 常 使 用 的道 具 ,这 些 道 赢得 观众 的喜爱 。 因而 ,这 一具 有 独 特 审美 意蕴 的艺术 具 在演 员 手 中 ,用 于表 现行 船 、奔驰 、开 打等 规定 情节 , 必将 在新 的历 史 时期绽 放 出更加 夺 目的光 芒来 !

戏曲脚色名义辨析

戏曲脚色名义辨析

戏曲脚色名义辨析
元鹏飞
【期刊名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5)001
【摘要】对戏曲脚色名称和含义的研究并不需要故作新奇之论,而是应该在研究方法上变以往的"牵涉颇广"为以脚色的演出形态和职司功能为主,通过文献、文物、剧本资料的条分缕析,解决具体问题.运用此方法对脚色的分析表明,生旦是人物扮演中男女主人公的符号,冲末则只是文本记录的结果,丑脚的名义也应与滑稽调笑的戏剧效果相联系才可以正确理解.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元鹏飞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37
【相关文献】
1.晚明戏曲创作净丑脚色的强化 [J], 张文珍
2.脚色·戏曲脚色·角色之正名研究 [J], 安利
3.中国戏曲脚色新论 [J], 元鹏飞
4.论陈三五娘明清戏曲刊本的脚色演变 [J], 郑小雅
5.戏曲表演脚色化与“旦”“净”行当的分类与特征 [J], 李玉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戏曲作品中丑角艺术形象创作渊源及演变

戏曲作品中丑角艺术形象创作渊源及演变

河南农业2015年第12期(下)中国戏剧作品中,人物角色的行当主要包括“生、旦、净、丑”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丑角行当,除了有时兼扮丑旦或老旦外,大都属于男子的角色。

扮演“丑角”的演员妆后脸上大都呈现出一个白色的豆腐块儿,这就是“丑角”艺术形象的脸谱特征,因此,“丑角”又称“小花脸”与“三花脸”。

丑角艺术形象的创作来自生活,有些直接以历史人物为原型,有些是旁征博引之后创作出的典型形象,艺术形象的创作及演变历程也离不开其自身所具有的深厚历史及文化渊源。

一、丑角形象的内涵意义戏剧舞台上的丑角艺术形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所不包。

戏曲界的丑角艺术表演家们用“丑”来歌颂忧国忧民、敢做敢为的下层官吏。

如,著名丑角戏剧演员牛得草在豫剧《徐九经升官记》中扮演“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丑角形象徐九经;在豫剧《七品芝麻官》中扮演敢于审诰命的县令丑角形象唐成。

“徐九经”“唐成”等这些敢为民做主的下层官吏的丑角艺术形象非常受人民群众喜爱。

丑角艺术形象用“丑”来赞美朴实淳厚、心地善良的平民百姓。

如,著名丑角演员海连池在曲剧《卷席筒》中扮演纯朴善良的丑角形象小苍娃;胡希华在曲剧《屠夫状元》中扮演厚道实在的丑角形象屠夫胡山。

有时,丑角艺术形象也用来刻画粗犷豪放、为民除害的英雄豪杰。

如,著名京剧丑角演员张春华扮演的京剧《时迁盗甲》中水浒英雄时迁的形象等。

丑角艺术形象也用来鞭挞那些祸国殃民、阴险毒辣的昏君奸臣。

如,戏剧舞台上《窦娥冤》太守桃杌、《鹿台恨》中的商纣王、《楚宫恨》太子太傅费无极等丑角艺术形象就属于鞭挞的对象。

也多用来抨击、讽刺那些无恶不作、刁钻狡猾的坏人。

如,王传淞扮演的昆剧《十五贯》中的赌徒盗贼娄阿鼠的丑角艺术形象等。

戏剧行当中的丑角属于喜剧角色,通过在鼻梁眼窝间勾画出丑角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特有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以达到让观众娱乐的目的。

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

如,《柜中缘》中的淘气儿等就属于用来搞笑以娱乐大众的丑角艺术形象。

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_元鹏飞

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_元鹏飞

中国戏曲脚色和中国戏剧形态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在作为“他者”的西方戏剧进入国人的视野之前,基本不为人们所关注。

但当20世纪初的人们逐渐认识了西方戏剧之后,与此有关的问题才逐渐呈现了出来,所以我们看到,王国维为《宋元戏曲史》的完成所做的最后一项专题研究就是《古剧脚色考》。

遗憾的是,王国维这篇大作表明他对中国戏曲脚色的理解存在极大的疏漏,可以说中国戏曲脚色的研究,从《古剧脚色考》发表的1911年起就被引入了相当偏颇的路径,迄今已经整整一百年了。

王国维的所谓“古剧”主要是指宋杂剧、金院本,所以古剧“脚色”主要是宋金杂剧院本中的“末泥”、“引戏”、“副末”、“副净”和“装孤”等名目。

由于王国维没有细致考察作为“履历”含义的“脚色”成为戏曲术语的过程,也就忽略了宋金时期的文献对以上五个名目的称呼是“杂剧色”的事实。

这就把戏曲脚色客观存在的不同阶段看成了混沌的一团,导致戏曲脚色研究的局面难以打开,还造成对戏曲形成过程尤其是古代戏剧形态发展规律缺乏清晰体认的后果。

先入为主地把后来才形成的“脚色”之名用于早期的“杂剧色”,实际掩盖了中国古代戏剧形态演化的重要环节。

如果能够避免这些学理性的错误,我们将可以认识到,中国古代戏剧的形态发展实际上存在三个阶段,对应戏曲“脚色”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历史悠久的演艺活动中元鹏飞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中国戏剧成熟的突出标志是戏曲脚色的形成,戏剧形态的发展和戏曲脚色的演化密不可分。

古典戏曲脚色的演化明显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金杂剧院本之“杂剧色”变伎艺性的歌舞、说唱形态为搬演故事、装扮人物的形态,从中演化出生、旦、净、末、丑等脚色;第二阶段是随着戏剧形态的丰富与发展,脚色也在搬演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出现老旦、小生、副末或小丑一类名目的分化;第三个阶段则是随着古典戏曲演出形式中折子戏的出现,片段式的重视伎艺的表演造成戏曲脚色的行当化,这一现象表明戏剧形态向更高层次的跃升。

戏曲脚色演化的每一阶段对应着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不同形态,探讨脚色的演化,对戏剧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丑脚”“净脚”形成补论

“丑脚”“净脚”形成补论

“丑脚”“净脚”形成补论
黎国韬;张紫阳
【期刊名称】《艺苑》
【年(卷),期】2021()6
【摘要】影响古代戏剧“丑脚”形成和“净脚”形成的因素相当复杂,古人、近人虽不断提出新说,但仍有可补充余地。

从丑脚引人发笑的表演性质来看,当渊源于宋代的杂班,其进入杂剧之中成为正脚要晚于末和净;从丑脚醜陋的扮相来看,其渊源又可追溯到驱傩仪式中的傩神方相氏;从丑脚在戏班中的地位来看,则与古代傀儡戏郭郎的演出特点有关。

至于净脚,从表演时的舞步特征和涂面化妆来看,其形成与驱傩仪式中的百隶和侲子有关;而净脚名称的出现,则不但有佛教因素的影响,可能也受到西域地区祆教文化之影响。

【总页数】5页(P13-17)
【作者】黎国韬;张紫阳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2
【相关文献】
1.论丑脚在脚色体系中的位置及其戏曲史意义
2.侗戏脚色:从"正"之歌到"丑"之演
3.形貌与滑稽论略——兼说元杂剧净、丑脚色的表演形态
4.晚明戏曲创作净丑脚色的强化
5.杂剧脚色何以先有副净后有净说--兼论副净的缘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识二人转中的“丑”角艺术

浅识二人转中的“丑”角艺术

浅识二人转中的“丑”角艺术【摘要】我们的丑角艺术,绝非说脏口,更不是做一些下流的动作的代名词。

“丑”是一个富有审美情趣的艺术范畴。

丑角艺术,要丑中见美,丑中见巧,丑中见乖,丑中见俏。

“丑”一直是二人转这门戏曲艺术中的精髓,“丑”可以充分调动所有观众的热情和审美积极去欣赏,这其实是一门智慧,“丑”是不可磨灭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滑稽性;使相;丑角艺术“丑”的存在就是一种“美”的存在。

这是一个不变的辩证关系。

二人转的本质特征里,还应承认“滑稽性”以及“使相”功能。

即承认它是丑角艺术,丑角极大地开发了快乐的源泉,利用自然事物中丑陋的部分来揭示艺术中美丽的部分,也就是“丑”之艺术美,更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能变“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

一女一男,一上一下,一旦一丑,扭着东北大秧歌,唱着九腔十八调,这就是时下备受多方面关注,最流行的地方曲艺形式——二人转。

二人转作为一门来自于民间的独特文化,它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

清康乾以后,当时社会空前的繁荣昌盛。

这为二人转空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清中后期,是二人转繁盛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二人转的优秀剧目,并且孕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它们不断钻研,创新发展二人转的演出模式,使二人转更贴近田间地头,更贴近百姓的生活,遍及村村寨寨。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作为“丑角”的下装之美。

它通过嬉笑怒骂的形式,让老百姓在娱乐之中明白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道理。

然而,早期的二人转只是草民玩艺儿,官府不准入典,文人不削一顿。

世俗视它为下九流中之最下,甚至艺人故去不能入祖坟,但这并不能说明二人转就是“丑陋”的。

通过课堂听老师讲授二人转历史,结合本人的艺术实践,我对二人转中的“丑”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

要谈二人转,就绝对离不开“丑”。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误解“丑”的例子屡见不鲜。

几年前首届本山杯二人转汇演,有一个争议,延续至今。

一些人批评男演员在台上学大猩猩举胳膊拍胸掉下巴,学蛤蟆瞪眼睛蹬腿满台蹦,学老太太瘪瘪嘴弯腰唱小草,学大姑娘和小孩扭昵撒娇出怪象,是耍狗陀子,装精神病等,这些都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丑陋表演,不是艺术。

南戏《张协状元》中的“副末”辩难——兼议“末泥”即“末儿(兒)”

南戏《张协状元》中的“副末”辩难——兼议“末泥”即“末儿(兒)”

作者: 元鹏飞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艺苑
页码: 13-15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 副末 脚色分化 名称混淆 末泥 末儿(兒);音助
摘要:南戏《张协状元》中颇为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副末",但由剧中脚色运用的实际情况看,却只有"末"而无"副末"。

根据脚色分化的规律看,"末"分化出自身的"副末"是明中叶传奇发展的结果,《张协状元》之外的所有南戏都不存在"副末"。

根据对杂剧色演化为戏曲脚色的历史过程的考察,《张协状元》中的"副末"实际是对杂剧色与脚色名称混淆的结果。

此外,杂剧色中"副末"对应的"末泥"并非其他研究者所认为的来自于摩尼教,也不是因"末泥"演出时面部"抹泥"的结果。

"末泥"即"末儿(兒)","泥"字只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音助,并非神秘不可测知的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戏剧形态及其演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一个 显 而 易 见 的 事 实 是: 宋 杂 剧 金 院 本 中 无 元杂剧中也没有这个脚色, 明刊《元曲选 》 中的 丑, 。“丑 ” 和“生 ” 丑是南戏传奇脚色体制影响的结果 一样, 属于南戏传奇特有的脚色之一。

目前所知有关“丑 ” 与扮演活动联系的最早材 《朴通事谚解 》 : “曰 ‘丑 ’ , 料出自元末朝鲜汉语教材 。 ” “曰 狂言戏弄, 或妆酸汉、 大臣、 官吏、 媒婆之类 ‘净’ , 有男净、 女净, 亦 作 丑 态, 专 一 弄 言, 取人欢

“今之丑脚, ‘钮元子 ’ 。《古杭梦游录 》 盖 之省文 作 ” 杂扮、 扭元子、 拔和。

, 《朴通事谚解 》 以上诸说中 从人物装扮类型分 “丑” 的演出特点, 指出了“丑 ” 与“净 ” 有所类似 析 的方面, 基本符合事实。 焦循由丑脚涂面解释净脚 , “其 的得名却不准确, 因为丑是涂面, 净也是涂面 ” 、 “省文作丑” 形甚醜 说纯属附会, 且涂面的效果未 必一定丑, 而是可笑, 可笑和“醜 ” 是不同的概念范 畴, 此说因此更显无稽。 但无论如何, 指出丑脚重 视涂面化妆也是其比较明显的特色之一, 有其 道 理, 这有大量剧本可证: 1. 明 柳 浪 馆 刊 本《紫 钗 记 》 第 四 十 六 出“哭
· 40·
第 33 卷第 3 期
元鹏飞: 戏曲丑脚的生成及意义
徽宗时期或曾使优人效爨人为戏, 但五花爨弄的形 成应在南宋。 问题是此时杂剧中的五杂剧色早已 存在, 且五花爨弄时傅粉墨者也并非一人为之, 若 “丑或由五花爨弄出” , 则究系五人为丑还是某一 说 ? 事实上, 杂剧色为“丑 ” 不可能五人为丑, 若某一 则其自身仍属杂剧色且自有名目。 这 杂剧色为丑, , 个自有名目的杂剧色应该就是“副净 ” 因此五花爨 即 弄的事实并不能推导出丑脚得名的根源。 这样, “爨与丑本双声字, 使 又爨字笔画甚繁, 故省作丑 ” “五花爨弄” “五花丑弄” , 也只能称 为 并不能单纯就 “丑” , 某一杂剧色为 所以这一说法的牵强是极为明 显的。 对此问题, 胡忌先生联系《梦粱录 》 卷十八“闲 : “旧有百业皆通者, 条 如纽元子, 学像生, 叫声, 人” 教虫蚁, 动音乐, 杂手艺, 唱词, 白话, 打令, 商谜, 弄 ” 水, 使拳及善能取覆供过, 传言送语。 以及同书卷 “妓乐” : “又有杂扮, , 条所记 或曰‘杂班 ’ 又名 二十 ‘经元子’ , , 又谓之‘拔和 ’ 即杂剧之后散段也。 顷 在汴京时, 村落野夫, 罕得入城, 遂撰此端。 多是借 ” 装为山东、 河北村叟, 以 资 笑 端。 两 条 材 料, 认为 “以杂扮为媒介, ‘丑’ ‘纽元子’ , 考 出于 且地位同于 ⑩ 。 对于杂剧色副净可以演变为 宋杂剧色中之副净” 胡忌先生的考证极为精彩, 他指出: 根据《武 丑脚, “杂剧三甲” “筑球三十二人” 卷四 后所载 下 林旧事》 列杂班、 散耍、 小乐器三类, 且《都城纪胜 》 把散耍也 刘信在杂剧三甲 混入杂 扮。 由 于 散 耍 艺 人 刘 衮、 “盖门庆” 内中祗应一甲中刘衮为次净色, 刘信为副 。“筑球三十二人 ” 足见散耍和杂剧有关 中杂 末色, “双头侯谅 ” ( 板) , 班有 且司小乐器中的“拍 ” 又因 为侯谅亦在刘景长一甲任次净职色, 更属“内中上 教博士” 杂剧部名单中。 由此, 可知杂班和散耍伎 艺人有兼演杂剧中净色的确证; 在杂剧中“副净色 发乔” 和杂扮与“乔 ” 有关的述说下, 杂扮可兼净的 瑡 瑏 情形是十分明显的了。 不过, 由于未能紧密联系杂剧中无丑, 丑实际 是南戏脚色的具体情况, 他在接下来解释“副净色 发乔” 和杂扮之“乔 ” 的论证中, 只能进一步解释杂 “乔” 却不能对于“丑 ” 的得名给出有说服 剧净脚的 力的论证: 宋杂剧和金元院本中的副净, 在演出上司 “发乔” 的职责是无可疑的。我们先来研究“发 乔” 到底是应作如何解释。 宋剧无可考见, 就 “发乔” 的具体例子 ( 因为元 元代的资料中试找 剧脚色在剧中的地位是直接渊源于宋的缘故 ) : 《伊尹耕莘 》 如 杂剧第三折: 净陶去南领乔卒 《蔡伯喈琵琶记 》 “净扮 子上。巾箱本 第十七出
· 39·
《戏曲艺术》
2012 年 8 月
: ……( 丑扮鲍三娘持钗盒上 ) 注嘴凸来红一寸, 钗” 粉腮凹去白三分。假做鲍娘姊妹都相像, 则怕踹不 的红靴脚太尊。 2. 明刊 《屠赤水批评荆钗记 》 第七出: ( 丑 ) 蒙 见招, 打扮十分俏, 走到门前人都道, 道奴奴脸上胭 搽些又好, 抹些又俏。 ( 末 ) 搽多了好与关大 脂少, 王作对。 3. 明文林阁刊本《五闹蕉帕记 》 第十七出“闹 : ( 丑又装老人声应科 ) 祝英台便不谐韵了。 我 婚” 正笑如今做曲子的不谐韵, 便要叶做祝台英。 请请 请仙郎入画堂。( 中净) 龙兴不知那里去了, 怎么叫 这个花嘴老人家来。 4. 明继志斋刊本《旗亭记 》 第三十四出: ( 丑 ) 且问你那秦桧是个甚么样脸儿? ( 净叹科云 ) 是个 画脸儿, 敢就是你扮的。 只他的胡子在上, 你的胡 子在下。 5. 明刊 《博笑记 》 第十六出: ( 小旦 ) 又来打诨。 ( 小丑) 这是花脸的本等。 6. 明刊 《重校十无端巧合红蕖记》 第五出: …… ( 内云) 看你这嘴脸谁爱你哩。( 小丑 ) 虽然花嘴花 也是熬油生菜…… 脸, 7. 明刊 《情邮记传奇 》 : ( 净举笔 第三出“选艳 ” 涂介) 纵横几笔大如椽。( 自画眉介 ) 你看我新描一 粉脂一 点青山远。( 丑笑介) 只面黑些。( 净 ) 容易, 抹只留眼圈。( 丑) 脚大怎好? ( 净) 不妨裙拖六幅, 只露脚巅。( 丑 ) 你倒像戏台上大净哩。 ( 净 ) 我便 象净, 恐 怕 你 也 象 丑。 ( 丑 ) 唗, 怎 么 老 爷 象 丑? ( 净) 大家都是花面的。 8. 明末刊本 《喜逢春》 : ( 丑儒 第二十出“建祠 ” 巾上) 腹中全无墨水, 脸上尽是涂花。 “丑” “副净” 胡应麟的 即 说, 则立足于杂剧色到 戏曲脚色历史演变, 动态地分析丑脚的来源, 简单 》 、 《武 的说就是在戏曲脚色形成之前, 根据《梦粱录 林旧事》 等文献记载可知, 大量的宋杂剧演员其实 因为戏曲脚色是服务于敷演故事、 塑造 并非脚色, 而杂剧色即使演故事也只是伎 人物等叙事需要的, 艺性的杂扮段子, 而不以故事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 是杂剧 为演出目的。 所以胡应麟所言此处“副净 ” 色副净, 而非传奇净脚分化出的副净。 并且其说法 也是可以从剧本中得到内证支持的: 1. 《元本琵琶记》 【普贤歌 】 中丑扮里正, 唱 并表 : “小人也不是里正, 白之后说 休打错了平民。 猜我 ” 是谁? 我是搬戏的副净。 2. 《博笑记· 乜县丞 》 : “我 中的丑有一段表白 是尹字 少 一 撇, 他 是 也 字 少 一 竖。 若 逢 副 末 拿 榼 ” 瓜, 两个大家没处躲。 按宋金杂剧院本的演出程

由于副末兼净, 且在杂剧搬演故事、 塑造人物 的过程中演变为南戏之净脚, 与副末对应的副净则 “丑” , 成为 而且保留甚至突出了面部涂抹粉墨的特 “丑” 《古剧脚色考 》 点。但关于 的得名, 王国维 的说 法是: , 丑之名, 虽见《元曲选 》 然元以前诸书绝 不经见, 或系明人羼入, 然丑虽始于明, 其名亦 , 《辍耕录 》 必有所本。余疑丑或由五花爨弄出 云: 院本又谓之五花爨弄, 或曰宋徽宗见爨国 衣装鞋履巾里, 傅粉墨, 举动皆如此, 人来朝, 使优人效之以为戏。 ( 卷二十五 ) 而宋官本杂 剧、 金院本名目之以“爨 ” 名者不可胜数, 爨与 丑本双声字, 又爨字笔画甚繁, 故省作丑, 亦意 中事。其傅粉墨一事, 亦恰与丑合, 则此色亦 宋世之遗, 至明代以后, 脚色除改末为生外, 固 ⑨ 不出元脚色之外矣。 “五花爨弄” 、 《都城纪 不见载于《东京梦华录》 》 、 《东京梦华录 》 胜 与《武林旧事 》 等书, 而稍后的 《辍耕录》 《青楼集》 和 都有提及。我们的推测, 北宋
的深入研究表明, 对具体问题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 们对戏剧史中习以为常的现象的细致把握, 从而影 响我们对戏剧史发展脉络的认识。

为此, 我们将借助这种“以 小 见 大 ” 的研究手 通过对戏曲脚色“丑 ” 的生成的探索, 继续认识 段,
《古典戏曲脚色新考》 ( 项目编号: 08BZW023 )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基金项目:2008 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作者简介:元鹏飞, 文学博士, 在站博士后, 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戏剧史。
副末手持磕瓜, 可以击打副净, 此处丑说自己怕 式, 副末的榼瓜, 表明其源自副净。 3. 明刊 《冬青记 》 : ( 丑伸舌介 ) 第八出“嫉技 ” 没来由问了一句, 说了百来样, 全然不懂。 ( 想介 ) 除非那件, 方可难他。 汝既无所不能, 乐府也曾狩 怎 说 到 音 律 去? 猎么? ( 生 ) 又 不 在 这 里 搬 戏 剧, ( 丑) 不搬戏剧, 俺却妆副净。 4. 《重校十无端巧合红蕖记 》 【仙吕 第三十五出 ( 末、 入双调字字双】 小丑扮皂隶上, 末 ) 每日庭前受 波查, 没暇; 今朝堂上来排衙, 偷耍。( 小丑 ) 竹批荆 杖木丫 叉, 不 怕, 只 愁 朝 堂 上 副 末 有 磕 瓜。 ( 揖 末 科) 哥, 慢打。 , “丑” 至此可以看出 应该就是来自于宋杂剧中 与副末插科打诨的副净。 虽然胡应麟的 面涂粉墨, 但除了以上剧本内证 说法属缺乏论证过程的臆测, 的支持外, 还可以经由从相反方向的分析得到 确 证: 作为杂剧色, 副末、 副净相互配合做插科打诨式 演出的情况, 在《梦梁录 》 等书中的记载为“副净色 , 发乔, 副末色打诨” 南戏传奇中则经常是净丑两个 脚色相互戏谑, 而相关表明, 戏曲脚色中的“净 ” 实 , , 即“副末 ” 兼“净 ” 于是戏 际来源于杂剧色“副末 ” “副净” 。 曲丑脚所对应的杂剧色也就只能是 至此, 戏曲丑脚来源于宋杂剧色“副净 ” 当可确 — —兼谈南戏形态发 黄天骥先生《论丑与副净— 信, ⑧ 展的一条轨迹》 一文也有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