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港发展规划研究分析
蚌埠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蚌埠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蚌埠作为中国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蚌埠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蚌埠的经济发展状况。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蚌埠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蚌埠的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钢铁冶炼等行业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蚌埠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也在加速推进,吸引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蚌埠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近年来,蚌埠市政府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城市交通、生活垃圾处理、城市景观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蚌埠积极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蚌埠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再者,蚌埠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政府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蚌埠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逐渐增多,为蚌埠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蚌埠也不断涌现出创新企业和项目,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蚌埠也面临一些发展挑战和问题。
首先,蚌埠的产业结构仍然相对单一,过于依赖传统制造业。
这使得蚌埠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产业升级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其次,蚌埠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市场需求有限。
与大城市相比,蚌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最后,蚌埠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仍然不够科学合理,城市空间存在浪费和失衡的问题。
对于蚌埠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望。
首先,蚌埠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力度。
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提高蚌埠的经济发展动力。
其次,蚌埠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蚌埠将注重发展特色小镇、文化旅游等产业,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同时,蚌埠应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4年港口开发建设初步工作计划
2024年港口开发建设初步工作计划港口开发建设是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础设施。
2024年,我们将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港口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以下初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港口规划建设1. 继续完善港口规划体系,优先选择重点港口进行拓展和改造,推动现代化港口建设。
2. 深入研究港口区域发展规划、交通联运规划、资源配置规划等,提高港口建设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性。
3. 推动港口和周边产业的协调发展,打造港口经济集聚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加强港口设施设备建设1. 完善港口岸线设施,提升港口装卸能力和效率,提高货物吞吐量。
2. 加大港口码头和仓储设施的建设,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存储和转运需求。
3. 推动港口物流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升级,提升港口物流运营智能化水平。
三、加强港口安全和环保建设1. 制定严格的港口安全管理规范,加强对港口进出货物、人员等的检查和监管。
2. 推进港口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提高港口生态环境质量。
3. 加强港口灾害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制定完备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港口安全演练。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 加强与国际港口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港口发展经验和管理模式。
2. 积极参与国际港口合作项目,推动国际港口联动发展,提高港口国际影响力。
3. 加强与港口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推动港口领域的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
五、加强港口经济监测和评估1. 建立健全港口经济监测和统计体系,及时掌握港口运营情况和经济指标。
2. 加强港口经济效益评估,定期开展评估工作,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3. 加强港口绩效考核,对港口发展目标进行跟踪管理和评价,确保港口发展取得稳定和持续的成果。
以上是2024年港口开发建设的初步工作计划,我们将立足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全力推动港口建设,助力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新形势下蚌埠地区淮河水运发展分析
新形势下蚌埠地区淮河水运发展分析蚌埠地区淮河水运在中部地区能源运输、商品运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极有助于促进蚌埠地区商品经济发展,解决长三角地区能源短缺问题,促进中部地区发展。
蚌埠港是淮河流域核心城市,新港年综合通过能力1500万吨,最大起重能力已达到40吨,同时蚌埠港地处淮河中游,毗邻合肥,西通国家重要煤炭基地,东连苏南经济发达地区。
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2015年吞吐量达到852万吨,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但由于过去蚌埠港模糊的定位和发展模式、港航发展资金不足、蚌埠地区船员等流失严重等问题,蚌埠水运的发展严重受阻。
本文通过对港口及航道本身、相关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在新形势下应总结并吸取发展经验,抓住机遇,提升航道水平,加快增加集装箱航线,加大水运宣传力度,加强货运信息发布,降低水运成本,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这对将蚌埠港打造成为淮河经济带的重要水运交通核心,提升蚌埠港在我国中部地区重要交通运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蚌埠;淮河水运;“十三五”規划;发展规划建议0 引言“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水患严重,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号召。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淮河水患得到了很大的遏制。
近些年,蚌埠市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数增速居安徽省前列。
在“重返安徽省第一方阵”的发展战略规划下,经济又有了长足进步。
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导致对耗能低,运量大的运输方式依赖加大,特别是在淮河水运方面,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的蚌埠港仅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就达到了3300TEU(标箱),计划至2020年港口吞吐能力突破25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0000TEU以上。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加强标准化、现代化运输装备和节能环保运输工具推广应用,将淮河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列为交通建设重点工程,交通运输部将淮河航道列为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高等级航道网“一纵、二线”布局中的一线(一纵为京杭运河,二线为淮河、沙颍河)。
蚌埠市临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蚌埠市临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蚌埠市临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蚌埠市临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商务服务业-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资质空产品服务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信息最多显示100条记录,如需更多信息请到企业大数据平台查询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 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蚌埠市重点产业发展目标
蚌埠市重点产业发展目标
一、蚌埠市重点产业发展目标(2024-2024年)
1.新旧动能转换:支持传统制造业发展新动力,培育节能环保、智能化、网络化和高端技术的新型产业,重点发展船舶制造、集装箱码头、机械制造、水利水电设备、造纸工业、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以及以该产业为基础的链条产业。
2.先进制造业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船舶制造、机械制造、生态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汽车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高端技术产业,以及以上产业为基础的伴随产业链条。
3.技术创新支持:支持技术创新的发展,建设新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资源中心,重点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服务等产业,以及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产品开发及应用,促进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的技术发展,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4.现代服务业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商贸和旅游服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文化传播和信息处理服务等高端服务,以及以上服务业为基础的产业链条。
5.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业技术更新,对开发区内培育特色农业。
安徽蚌埠的发展前景
安徽蚌埠的发展前景安徽蚌埠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潜力。
未来,安徽蚌埠的发展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望。
首先,安徽蚌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辐射能力强。
蚌埠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与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相邻,交通便利。
同时,蚌埠拥有京沪高速、徐明高速、大广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通过,以及京沪高速、京九铁路等多个铁路交通枢纽,使得蚌埠具备了很好的交通辐射能力,将来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性交通中心。
其次,蚌埠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蚌埠地处黄淮海平原,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
这为蚌埠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还可以发展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
此外,蚌埠还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素质较高的工人,为蚌埠的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蚌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了较大的发展潜力。
蚌埠拥有汽车、机械、电子信息、医药等多个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特别是汽车产业,在蚌埠已经初具规模,有一些知名的汽车企业落户。
未来,随着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优惠,蚌埠的汽车产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蚌埠还具备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培育这些新兴产业。
另外,作为中小城市,蚌埠的市场潜力仍然较大。
蚌埠现有的市场规模较小,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蚌埠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这将为蚌埠的商业、零售、餐饮等服务行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同时,蚌埠还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地方特色小吃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客商前来消费。
综上所述,安徽蚌埠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政府应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动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项目建设的落地。
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好环境资源,提高城市品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蚌埠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蚌埠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6.20
•【字号】蚌政秘〔2021〕58号
•【施行日期】2021.06.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纲要》描绘了“十四五”时期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蚌埠建设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各县区要聚焦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分解落实,保障《纲要》顺利实施。
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做好规划实施的衔接与协调。
市发展改革委要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向市政府提出推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增强执行《纲要》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各县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奋发作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设“三地一区”两中心,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蚌埠跨越发展新局面!
2021年6月20日。
蚌埠市港口发展战略分析
蚌埠市港口发展战略分析作者:李振亚来源:《珠江水运》2013年第15期摘要:蚌埠港是淮河干流唯一的全国内河主要港口。
文章从蚌埠港发展现状出发,全面剖析了该港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发展机遇和挑战,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提出蚌埠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关键词:蚌埠港口战略蚌埠市位于淮河中游,境内水运资源丰富,分布有淮河、涡河、浍河、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众多通航河流。
蚌埠港淮河干流唯一的内河主要港口。
面对加快内河水运发展、中部崛起、皖北地区振兴等一系列发展机遇,如何充分发挥港口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战略性、基础性的生产力配置潜能,做好“以港兴市”这篇大文章,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系统性、前瞻性地谋划蚌埠港的发展,这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
1 发展现状1.1航道蚌埠市航道呈“一干三支”总体格局,“一干”为淮河,“三支”为茨淮新河、涡河、浍河,另外还有怀洪新河等河流。
航道通航总里程430公里,其中Ⅲ级航道142公里,V级航道193公里。
除蚌埠船闸为1000吨级外,其它现状船闸等级较低,为100、300吨级。
1.2港口蚌埠港划分为中心、怀远、五河、固镇四个港区,水陆域总面积77.85万平方米,港口生产使用自然岸线长5186米,码头泊位57个,泊位长度2332米,其中1000吨级泊位2个,500吨级以上码头泊位9个(不含1000吨级)。
1.3运输服务截止2012年底,全市船舶保有量3927艘,单船平均载重吨1019吨。
其中干吨级以上船舶1037艘、248万载重吨;海船31艘、12万载重吨;集装箱船178艘、1.8万TEU。
水运企业76家,主要从事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省际普通货船运输。
1.4港口吞吐量2012年完成港口吞吐量672万吨,货运量5411万吨,货运周转量272亿吨公里。
主要货种为矿建材料、钢铁、粮食、煤炭、非金属矿石、化工原料及制品等。
2 港口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2.1优势(1)航运资源丰富。
蚌埠港发展规划研究分析
蚌埠港发展规划研究分析摘要:港口是所在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一五”期间,蚌埠港依托大中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的基础作用日益加强,被列为全省四大枢纽港之一。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工业布局的改变,蚌埠港特别是蚌埠市港区不仅装卸机械老化、效率低下,而且作业易受水位影响,年吞吐量仅有几十万吨,与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新的发展形势对蚌埠港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其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蚌埠港需求预测规划分析0引言完善的港口交通条件,既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参与竞争的需要(1)。
为强化蚌埠港在沿淮地区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明确蚌埠港在沿淮地区港口群中的功能定位,有效地开发利用蚌埠港各港区岸线,保证港口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对现有的港区总体布局规划和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1蚌埠港口概述蚌埠位于淮河中下游,面向长三角,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经济命脉,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十分宽广,被称作两淮重镇,沪宁咽喉。
1.1蚌埠港的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蚌埠市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港口基础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50万吨。
主要项目有:蚌埠新港一期工程;浍河徐从亮码头;蚌埠港液货运输专用码头。
1.2蚌埠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蚌埠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应发挥的作用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各方面:1、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蚌埠港基础实施建设比较落后,其主要表现为:泊位等级和专业化程度偏低;港口布局不完善;港区堆场面积严重不足;港口功能及配套不够。
2、港口发展模式不清晰目前蚌埠市政府、航运企业缺乏对蚌埠港现状、将来发展的定位、功能的规划,各类港区混杂分布、港口管理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2蚌埠港吞吐量水平预测港口是其腹地货物进出口的水、陆换装交汇点,港口的经营规模、经营成果,都与吞吐量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
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概论 (1)一、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产品说明 (15)第三章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一、建设内容 (19)(一)土建工程 (20)(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0)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二、污染物的来源 (30)(一)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二)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1)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8)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5)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2)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4)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4)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6)(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9)(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70)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总投资估算 (71)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3)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4)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4)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6)(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7)(三)利润总额估算 (78)(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8)项目综合损益表 (79)四、财务分析 (79)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1)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3)五、不确定性分析 (84)盈亏平衡分析表 (85)六、敏感性分析 (86)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6)第十三章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综合评价 (87)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蚌埠港沫河口作业区力源码头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蚌埠以后的发展前景
蚌埠以后的发展前景蚌埠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江淮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近年来,蚌埠市政府提出了“四个突破、五大行动、六个提升”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具有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现代化城市,未来蚌埠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蚌埠市将实施“四个突破”,即突破转型升级、突破发展动能、突破科技支撑、突破城市带动。
通过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推进制造业向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转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行业协调发展,形成全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格局。
其次,蚌埠市将实施“五大行动”,即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城市空间整体优化、推进生态环保高质量发展、推进党建引领各项工作。
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项目推进,加强对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新的发展动能。
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城市规划和建设力度,提升城市功能和整体形象。
保护和改善环境,推动绿色发展,打造宜居的生态城市。
再次,蚌埠市将实施“六个提升”,即提升核心城区建设水平、提升老城区改造水平、提升新城区发展水平、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加强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城市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从以上的发展战略可以看出,蚌埠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品质。
保护和改善环境,推动绿色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蚌埠市以后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政府的发展战略的实施,蚌埠市将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城市功能和形象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蚌埠将成为一个具有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现代化城市,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生活环境。
蚌埠市2024年大建设计划表
系统
一、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建设
(1)继续推进蚌埠环城铁路动车组框架线改造,实现自贸区、港区到市区的双向快捷通行,提高环城出行效率。
(2)拟建设30多公里的蚌埠市政智慧公路,贯通城市主要街道,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3)募集资金建设蚌埠市自行车网络,鼓励人们使用自行车出行,推动城市环保建设和健康文化建设。
(4)加快蚌芜湖高速铁路、蚌埠至淮南客运专线等建设工程,以改善目前流畅的运输体系。
2.水利建设
(1)完成建设蚌埠巢湖段治理改造,改善河流水体质量,美化城市水系。
(2)提升淮河沿岸水污染治理水平,加强淤泥治理,恢复淮河流域自然环境。
(3)加快实施九口子水库水源枢纽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确保城市用水安全可持续的发展。
3.能源建设
(1)加快改造南苏打碱厂燃煤电站,实现更新换代和环保改造,提高电站运行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推进城市可再生能源利用,实施太阳能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站等设施的。
以蚌埠为中心的皖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研究
A s at L t dsyi va ipnn i 1 m e f ee et f g n TedVl m 玎 f ei l jj ds bt c o sci ut jJ m oatn 【 r : i n r s t l cs o dv 叩m n o i . h ee p e g n o sc i u l 。p s 】 eo 0 0 r o g tsn ・
刘 平 , 陈宏 军 ,王 昔 民
.
u i - c E 0 n A G x mn uP g H N Hn n, u ,w N i i — 。
n 2 u 帆 . e 『 上 4 D 7, 3o2 n
( . 徽 财 经 大 学 ,安 徽 蚌 埠 2 3 4 ;2 汉 大 学 ,湖 北 武 汉 4 0 7 ) 1安 30 1 .武 3 02
s e e —m 馨 砌 e . I 。
Ke r s ywod :wabiae;r nllg t s T aayi ne ra e a 0ii wO nls o sc s
_
一
曩
皖 北 地 区是 指 位 于安 徽 省 北 部 的一 些 城 市 和 地 区 ,具 体 包 括 淮 北 、毫 州 、宿 州 、蚌 埠 、阜 阳 和淮 南 ,我 们 主 要 依 据 这 些 地
适逢十一五建设规划的机遇把蚌埠港发展成为以大宗散货件杂货运输为主兼有集装箱运输的综合性港口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等功能逐步拓展现代物流商贸服务功能的提议已经通过省政府审核同意这一举措必然会促进淮河两岸经济贸易的发展
g t sSiT c N ., O 9 ii c— eh sc o 2 0 5
安徽港口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安徽港口现状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安徽是一个内陆省份,地处长江中游地区。
尽管没有与海洋相连的港口,但安徽省内的港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区域间的贸易往来起着关键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安徽港口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2. 安徽港口概述目前,安徽省内有包括马鞍山港、芜湖港、安庆港等在内的一批港口。
这些港口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有着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
3. 安徽港口优势3.1 地理位置优势安徽港口地处长江中游,紧邻长江经济带,与上海、南京等重要经济区相距较近,形成了良好的区域联动效应。
这使得安徽港口在货物进出口贸易中具有地理优势,更加便利地与全国各地以及国际市场进行联系和交流。
3.2 良好的水运条件长江是中国最长的内河,有着巨大的运输潜力。
安徽港口沿长江分布,具备良好的水运条件。
长江作为我国内河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与其他沿江港口形成互补发展,提高吞吐量和货物周转速度。
3.3 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安徽港口不仅可以提供传统的货物码头服务,同时也可以承接各种类型的船舶,包括货船、客船、游船等。
这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便利,也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4. 安徽港口劣势4.1 缺乏深水港能力安徽港口一直以来都面临着深水港能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长江水深限制,港口无法容纳大型船舶,从而限制了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运输效率。
这也导致了一些大型商船绕过安徽港口,选择其他深水港进行贸易活动。
4.2 港口设施相对滞后与一些发达港口相比,安徽港口的设施发展滞后。
港口岸线仍存在局部易泥淤堆积、部分码头设施老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限制了港口的运营能力和服务质量,提高了物流成本,也对港口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4.3 普遍缺乏综合服务能力安徽港口在综合服务方面的能力相对欠缺,包括货物集散、仓储、装卸、运输等环节需要进一步提升。
这直接影响了港口的效益和发展潜力,也制约了港口与客户之间的合作程度。
5. 发展建议5.1 投入资金改善港口设施加大对安徽港口的投资,改善港口设施是当务之急。
蚌埠港口设施现状分析报告
蚌埠港口设施现状分析报告概述蚌埠港口是蚌埠市境内唯一的内河港口,位于淮河岸边,是连接淮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物流节点。
本报告旨在对蚌埠港口的设施现状进行分析,评估其对蚌埠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港口概况蚌埠港口总面积约为500亩,其中码头面积约为300亩。
港口主要服务于散货、集装箱、多式联运等业务,建有大小型码头十座,其中包括一座20万吨级散货码头和两座集装箱码头。
此外,港口还拥有完善的泊位、堆场、仓库、装卸设备等配套设施。
设施现状分析码头设施蚌埠港口的码头设施较为完备,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装卸需求。
20万吨级散货码头是蚌埠港口的重点发展项目,在加大投入后,码头的装卸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集装箱码头则能够满足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但相对于沿海港口来说,规模还较小,有一定的扩展空间。
在未来的规划中,可以考虑增加集装箱码头的数量和规模,以提高港口的运输能力。
泊位设施蚌埠港口拥有6个泊位,能够同时停靠船舶20艘左右。
由于蚌埠港口位于淮河河道上,泊位条件受到一定限制,无法容纳大型船舶的停靠。
目前港口正在规划扩建泊位的项目,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
在未来,随着泊位数量和规模的增加,蚌埠港口有望成为内河物流的重要枢纽。
堆场设施蚌埠港口的堆场面积较大,能够满足大量货物的堆放需求。
堆场内配备了现代化的起重设备和运输车辆,能够提高装卸效率。
此外,港口还有相对充足的仓库面积,可以提供临时存储和分拨服务。
然而,随着蚌埠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堆场和仓库的利用率将会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扩充和优化。
装卸设备蚌埠港口的装卸设备相对较为先进,有各类装卸机械和起重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装卸需求,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
同时,港口还积极引进新技术和装备,以提升港口设施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蚌埠港口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对蚌埠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 提供便捷的水路运输服务,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区域贸易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蚌埠市口岸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战略背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依据我国外交环境中的多边双轨机制,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理念,全面推动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在2014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方更是再一次强调了“一带一路”战略创新对于亚洲合作政策的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强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的互联互通,使合作更加便利,促进沿线四十多个国家生产要素和产品更加自由地流通,资源更高效率的配置,打造命运共同体。
二、蚌埠市口岸经济发展近况1.蚌埠市的自然条件蚌埠市位于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中部被淮河贯穿,兼具“火车拉来的城市”和“千里淮河第一大港”的美称,并且空间形式带有一河两岸的特征。
区位优势对于蚌埠市自身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蚌埠市承东接西,南联北进,作为沿海的内陆和内陆的前沿,处于沿海向内陆辐射的过渡地带,在我国对外开放重大战略下,肩负着承接浦东开放发展辐射,提高全省经济实力,带动皖北经济发展,促进淮河经济圈繁荣甚至中西部战略崛起的重大使命。
蚌埠市“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机遇,对于自身及周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口岸”的定义已经由单纯的经贸往来的商埠发展为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和移民交汇的港口。
因而,“抓住机遇”不仅仅是要提高经济总量,更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发展中体现蚌埠的特色。
2.“1+2+3”促进保税中心发展“1+2+3”围绕的是“一个中心,两个政策和三个平台”。
即打造淮北及沿淮对外开放区域中心,促进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与上海,宁波,南京等沿海港口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对接,充分发挥好蚌埠国际集装箱码头和铁路无水港的作用,做到区港联动。
“搭建三个平台”构建的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进口商品展示中心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省政府已同意并向国检总局申报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的设定,截至2016年年底,累计有21家蚌埠及周边城市的企业在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办理业务,出口货物主要包括汽车配件、化工产品及家具;进口货物主要包括精品牛肉、高档牛皮、精密仪器、锆矿砂和葡萄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港发展规划研究分析
摘要:港口是所在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一五”期间,蚌埠港依托大中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的基础作用日益加强,被列为全省四大枢纽港之一。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工业布局的改变,蚌埠港特别是蚌埠市港区不仅装卸机械老化、效率低下,而且作业易受水位影响,年吞吐量仅有几十万吨,与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新的发展形势对蚌埠港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其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蚌埠港需求预测规划分析
0引言
完善的港口交通条件,既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参与竞争的需要(1)。
为强化蚌埠港在沿淮地区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明确蚌埠港在沿淮地区港口群中的功能定位,有效地开发利用蚌埠港各港区岸线,保证港口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对现有的港区总体布局规划和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1蚌埠港口概述
蚌埠位于淮河中下游,面向长三角,是安徽省最大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安徽省经济命脉,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腹地十分宽广,被称作两淮重镇,沪宁咽喉。
1.1蚌埠港的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蚌埠市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工程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港口基础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50万吨。
主要项目有:蚌埠新港一期工程;浍河徐从亮码头;蚌埠港液货运输专用码头。
1.2蚌埠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蚌埠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应发挥的作用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各方面:
1、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蚌埠港基础实施建设比较落后,其主要表现为:泊位等级和专业化程度偏低;港口布局不完善;港区堆场面积严重不足;港口功能及配套不够。
2、港口发展模式不清晰
目前蚌埠市政府、航运企业缺乏对蚌埠港现状、将来发展的定位、功能的规划,各类港区混杂分布、港口管理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2蚌埠港吞吐量水平预测
港口是其腹地货物进出口的水、陆换装交汇点,港口的经营规模、经营成果,都与吞吐量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对港口腹地货源量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有着重要意义(2)。
2.1港口吞吐量预测
吞吐量预测可以采用定性预测方法,也可以采用定量预测方法;为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应采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3)。
2.1.1指数平滑法预测
蚌埠港货运吞吐量指数平滑预测见表2-1。
表2-1:
年份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吞吐量(万吨) 44.3 57.6 65.0 90.2 88.1 86.4 125.5
198.8
从上面蚌埠市港口吞吐量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蚌埠港港口吞吐量整体上呈线性趋势型变动,因此采用二次指数平滑法。
同时,根据平滑系数选取原则以及均方误差MSE最小原则,经过多次检验,本例中选取0.5;初始值、采用第一年的实际吞吐量值;进行计算与预测得到表2-2。
表2-2:
年份2010 2020
预测值(万吨) 612.54 1100.63
2.1.2线性回归法预测
影响运输量的因素很多,通过对几个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逐步回归的选取,最终确定自变量为GDP(亿元)建立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1、GDP与吞吐量的关系
通过定性分析,显著性检验的值取0.05。
表2-3:
年份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吞吐量(万吨) 44.3 57.6 65.0 90.2 88.1 86.4 125.5
198.8
GDP
(亿元) 150.0 155.4 159.7 171.7 190.2 208.1 263.7 317.4
2、未来GDP的预测
对未来GDP的值采用指数平滑法预测。
根据平滑系数选取原则以及均方误差MSE最小原则,经过多次检验,平滑系数选取0.5;初始值、采用第一年的实际吞吐量值;进行计算与预测得到表2-4。
表2-4:
年份2010 2020
GDP预测值(亿元) 459.57 769.94
3、线性回归预测
经过计算得回归方程为:
Y=0.684X-39.955
其中相关系数R=0.934,决定系数R2=0.873,调整系数0.859,可见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对该模型进行F检验可知,F=61.937〉5.12,显著性水平p=0<0.005;进行t检验t=7.870,显著性水平p=0<0.005.因此可以认为上述回归方程成立。
依据对港口吞吐量未来发展的评估,结合回归方程,吞吐量未来情况预测如表2-5。
表2-5:
年份2010 2020
吞吐量(单位:万吨) 543.46 883.37
2.2.3综合两种预测方法
综合两种预测方法,各取权重0.5得出蚌埠港货物吞吐量2010年约为578万吨;2020年约为992万吨。
3蚌埠港总体布局规划
蚌埠港淮河干流及其支流港口总体划分为:蚌埠市港区、怀远县港区、固镇县港区和五河县港区,各港区按所属河流位置不同分别包含若干个作业区。
遵循港区总体布局规划原则,将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对港口功能进行调整。
本文选取蚌埠市港区进行分析。
3.1蚌埠市港区分析
1、蚌埠市新港作业区
蚌埠市新港作业区为蚌埠港的主要港口作业区,以建设发展公用码头,兼顾工业专用码头建设。
港口作业区主要功能是服务整个蚌埠市、皖北广大地区及南京、上海及沿江部分地区。
新港作业区依托后方周边地区的物流,构成蚌埠联系皖北及沿淮的枢纽,是皖北地区水陆联运中心。
2、小蚌埠作业区
小蚌埠作业区规划发展方向主要以发展公用码头为主,兼顾工业专用码头建设。
主要功能为蚌埠市及周边地区农产出口,厂矿进出口物资服务。
3、龙子湖作业区
龙子湖作业区主要功能为整个蚌埠市与沿淮厂矿物资运输服务,是蚌埠港区远景发展的主要港口作业区。
4、蚌埠市老港作业区
随着蚌埠市的经济发展及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老港作业区将逐步迁移,使该段成为城市的重要生活区,其滨水岸线将成为城市重要的生活岸线。
本文认为,先拆除装卸和靠泊等级低的小码头,待蚌埠新港作业正常营运后,再逐步拆除。
避免新老港作业区不能顺利衔接,给区域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3.2蚌埠港发展规划分析
针对蚌埠港发展历史及现状,本人倾向于采用当前国际比较流行的“地主港”发展模式(4),即政府通过规划界定港口的区域范围,成立港口集团代表国家拥有港区土地、岸线和基础设施的产权,独立对该范围内的土地、岸线、航道
等进行统一开发,并以租赁方式把码头租赁给港口企业经营,实行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政府收取岸线、土地等公用基础设施的出租费用,用于港口基础设施的滚动发展,而码头的上部设施,如库场、机械、设备等经营性设施则由经营人自己建设、维护、管理和使用。
通过这种方法,政府一方面能够宏观控制主要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应,能够较快地使建成的设施付诸使用,并逐年得到投资收益,以利进行再投资。
另一方面改变了蚌埠港原有港区归属不一、体制混乱、各自为政的现状,提高了港口的管理水平。
总之,蚌埠市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规范市场等手段,以蚌埠港建设为契机为今后港口物流的发展营造公平、开放、有序竞争的宏观环境,研究建立鼓励港口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激励机制。
最后,港口物流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将港口与航运企业联系在一起,只有港航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才能促进蚌埠港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邵念荣.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趋势及对策之我见。
城市公用事业,2004(3).
[2] 刘传源.《港口吞吐量预测及投资评价》,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0.
[3] 张桂喜,马立平.《预测与决策概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年.
[4]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注释:本文数据来源于《蚌埠年鉴》、《蚌埠航运年鉴》,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