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安徽省水运发展综述
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强有力水利支撑
CHINA WATER RESOURCES2019.24回眸2019年,安徽省水利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积极践行新时代治水思路,全面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有力推进。
推深做实水利“稳投资”,水利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连续三年全省下达和完成重点水利工程投资计划双超200亿元。
全省基础设施建设1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工期控制性节点工程全面开工。
进一步治淮工程全面提速,怀洪新河水系洼地治理、淮干正峡段行洪区调整建设、淮干王临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工程相继开工建设。
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加快推进,30座重点易涝区排涝泵站、50个中小河流治理、390座小型水库加固年度项目全面开工。
农村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提升。
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突出问题大排查,排查发现的7396户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34处工程运行不正常问题全部整改销号。
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造提升1320处农村饮水工程,解决128万人氟超标改水问题,提升了914万人供水保障水平。
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力争通过3~5年努力,建立健全供水工程体系、监管责任机制、工程管理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实现工程良性可持续运行。
水旱灾害防御效益显著。
全力防抗汛期暴雨洪水,有效应对10次强降雨过程,成功抗御水阳江干流超保证水位洪水。
面对近40年来最严重伏秋冬连旱,综合采取蓄水保水、引水调水等措施,加大跨地区跨流域水源调度,其中淠史杭、驷马山、茨淮新河三大灌区累计引调水55亿m3,有力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未发生无水可饮现象。
河湖管护力度空前加大。
健全完善河湖长制,调整增强长江、淮河干支流河长体系,启动实施新安江流域河湖长制提升工程。
安徽省内河水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叠、 辐射半径 小 , 甚 至出现泊位吞吐能力 、 场地堆
存 能力 、 港 区集疏运 能力 三者之 间不协调 , 导致码 头利用率较低 。加之安徽省港 口服务能力普遍较 弱 ,邻近江苏 等省份 因出台一些 优惠政策 吸引了 来 自安徽省港 口的大量箱源 ,导致 安徽省港 口集 装 箱运输发展缓慢 。
全 国第 7 和第 8 位; 长江 、 淮河 、 沙颍河 、 合裕 线和 芜 申运河规划为 国家高等级 航道 , 合计里程 1 1 2 2
k m; 拥有 内河 营运船舶 2 . 8 7 万艘 , 运力共计载质量 3 1 7 5 万t , 持证船员 1 1 . 8 万人 , 均居全 国第 1 位。
资源 开发极不均衡 。
3 . 1 . 2 突 出发展 现代 港 口物流产 业
( 2 ) 现代物 流发 展严重滞后 。 安徽 省港航企业 大 多为装卸运输 的代 理商 ,仅有少量 从事物流配
加快推进物流配套体 系建设 , 提高服务大型临 港产业 的能力 , 依托芜湖港 朱家桥港 区、 合肥港南
积极性 , 但积极性仍显不足 , 且实施细则 尚未正式
救稿 日期:2 0 1 4 . 0 4 — 1 7 作者简介:姜 玉波 ( 1 9 8 3 一)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面的研 究工作。
・
3 ・
籼
卷 第 ,期 z 年 月
永 管哩
出台 , 操作层面较难把握 。
政 府职 能 , 进 一 步 加 强 管理和 协 调 ; 完善 法律 法规 , 促 进安 徽 省 水运 持 续 、 健 康 发展 ; 加 大 资金
投入 , 多渠道 筹 集 水运 资金 ; 创建 “ 芜马 新 港” 试 验 区, 率 先对 接 长 江 经 济带 。
安徽水运发展报告
安徽水运发展报告1. 前言安徽作为中国重要的内陆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水运资源和广泛的水运网络。
水运在安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报告将对安徽水运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 安徽水运资源概况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和淮河上游交汇处,拥有丰富的水运资源。
省内涵盖长江、淮河、沿江工业航道以及一系列内河航道,总长达xxxx公里。
这些水运资源为安徽省交通运输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3. 安徽水运发展现状3.1 水运货运情况水运货运是安徽水运发展的重要方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安徽省水运货运总量为xxxx万吨,同比增长x.x%。
其中,xxxxxx占据了绝大部分,其次是xxxxxx和xxxxx。
水运货运量的增长表明了安徽水运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3.2 水运客运情况除了货运,水运客运也是安徽水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安徽省水运客运量为xxxxx人次,同比增长x.x%。
这主要得益于安徽省水运客运航线的不断完善以及旅游水运的兴起。
3.3 水运设施和港口建设安徽省近年来加大了水运设施和港口建设的力度。
目前,安徽省水运设施包括xxxxx个港口,xxxxx个堤防码头等。
这些设施和港口的建设为安徽水运发展提供了保障,并提高了运输效率。
4. 安徽水运发展的优势与挑战4.1 优势安徽作为内陆省份,拥有丰富的水运资源。
水运发展在推动安徽经济增长、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区域一体化发挥重要作用。
4.2 挑战然而,安徽水运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安徽的水运设施和水运航线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次,水运安全、环保和节能等问题也需要关注和解决。
5. 安徽水运发展的未来展望未来,安徽水运发展仍然具有巨大潜力。
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加强发展:5.1 加大投入,完善水运设施政府应加大对水运设施和港口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港口和码头的建设,提高水运能力和效率。
5.2 推动水运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融合水路、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徽交通运输的整体效率和网络覆盖范围,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安徽省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1)
安徽省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1)据安徽省交通运输厅统计,安徽省水路运输量逐年递增。
然而,由于缺乏详细的调查数据,对于水路运输量的状态和瓶颈问题尚不清楚。
为了进一步了解安徽省水路运输量的情况,于2019年开展了一项“安徽省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
一、调查内容本次专项调查将关注以下内容:1. 安徽省内各个水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水上交通网络状况;2. 安徽省内各类货物的水路运输量;3. 水路运输企业运输的货物类型、起止地点、运价等信息;4. 水路运输企业的运营状况,客户需求和需求变化等信息;5. 水路运输的瓶颈问题。
二、调查方法本次专项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水路运输企业进行,包含货物运输量、路线、运费等信息。
实地走访主要围绕大型港口、码头、航线等进行,通过介绍问卷的调查目的,了解水路运输企业的运营状况。
三、调查结果针对本次调查的问题,获得了以下结果:1. 安徽省内水路运输量约占全省货运总量的5%左右。
其中,长江运输量最多,其次是淮河和安徽省内的两条运河。
2.安徽省内水路运输货物种类多样,包括煤炭、钢材、化肥、石灰石、建材等。
其中以煤炭和化肥运输量最大。
3. 不同水路运输企业的运输线路差异很大,主要分布在大型港口、码头和交通枢纽。
其中,港口的水路运输量远远高于其他地方。
4. 在水路运输企业中,小型企业占比较大,大型企业较少。
集装箱运输公司并不多见。
企业经营状况参差不齐,盈利和亏损情况也各不相同。
5. 水路运输过程中的主要瓶颈问题包括天气、港口设施落后、人力成本等。
四、调查结论1. 水路运输在安徽省货运市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但仍需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2. 应加强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码头、公路、铁路等运输节点设施,提高运输的质量和效率。
3. 政府应该加大对水路运输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吸引更多大型企业和资金进入水路运输行业。
浅析现阶段安徽省内河水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加快 安徽省水运 发展 的建议
3 . 1 、制定并落实科学的内河水运发展规划
3 . 1 1 、 紧抓 内河水运发展 的黄金机遇期 , 调整并优化沿江港 口结构 , 将芜湖建
成皖江城市带重要 的航 运枢纽 ,形成 以芜湖港 、马鞍山港 、安庆港为地区性 中心
港的现代化港 口群 ;在皖北Fra bibliotek区重点建设蚌埠航运 枢纽 ,辐射并带动淮河流域 内
摘 要 :文章 针 对安 徽 省 内河 水 运概 况进 行 分 析 ,综 合 欧 美 内河 水 运 及 邻 省 浙 江 内河 水 运 的 先 进 模 式 与 成 熟 经 验 ,对 安 徽 省 现 阶
段 内河水运发展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进 行 了分析 ,并有针对性地提 出解决对策 ,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浙江西部地 区的钱塘 江中上游衢江航运开发建设都取得 了重大进展 ,浙江南部的
八百里瓯江 “ 黄金水道”航运也得到复兴。
偏低 ;港航 企业 同质化现象严 重 ,存在 “ 大而不强 、多而不优”的现象 ;由于沿
江各城市港 口距 离较近 ,港 口腹 地相互重叠 ,各城市港 口码头利用价值不 高,再 加上港 口服务能力落后 ,不足以与邻省如江浙地区抗衡。 1 . 2 3 、 内河水运管理体制落后 , 体制带来 的障碍依然是安徽省 内河水运 发展 的 障碍之一 。如 :安徽省境 内船 闸分别属于不 同部 门管 理 ,且部门之间往往存在有 利益制约现 象 , . 导致船 闸在建设 和使用 、维护过 程中出现推诿 、扯皮甚 至不作 为 等现象和 问题。又如 ,在沿 江城市的岸线资源利用 中 ,存在多部 门管理 、多部 门
关键词 :内河水运 ;欧美 国家 ;浙江模 式 ;建议与对策
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前言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
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第一节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 (1)第二节安徽省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一、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三、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四、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一、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1)一、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1)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指标分析 (15)一、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 (15)三、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 (15)四、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6)五、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6)六、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7)七、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7)八、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8)图表目录表1: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国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安徽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国水资源总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安徽省水资源总量同全国水资源总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国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占全国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安徽省地表水资源量同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安徽省地下水资源量同全国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占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比重统计表..15 表29: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6)表30: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6-2018)统计表 (17)表32: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安徽省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同全国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重复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第一节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安徽省水资源基本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2019年水路运输市场发展情况和2020年市场展望
2019年水路运输市场发展情况和2020年市场展望作者:来源:《中国水运》2020年第03期一、2019年水路运输市场发展情况(一)國内沿海航运市场总体平稳1.干散货运输市场:市场供需矛盾持续,新增运力消化缓慢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大宗散货运输需求增速下降,煤炭沿海运输需求回落。
2019年,全国北方港口煤炭下水量为7.54亿吨,同比下降0.2%。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拥有沿海省际万吨以上干散货船1752艘、6248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基本不变。
全年,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呈“W”型波动走势。
运价指数最低、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春节前夕的932.48点和年末的1235.32点,上、下半年各有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波动上涨行情,但波动区间较上一年度整体收窄。
上半年主要是受海砂货源支撑,运输需求特别是大型船舶运力需求旺盛,造成运力阶段性供应紧张,运价上涨;下半年主要是受外贸市场行情持续转好带动,部分兼营国际航线的船舶运力转投国际航运市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运力过剩的情况。
总的来看,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船舶运力总体上处于过剩态势,市场行情明显趋弱。
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全年平均值为1059.98点,同比下跌7.8%,煤炭、矿石和粮食运价指数同比分别下跌9.7%,11.5%和13.6%。
2.液货危险品运输市场:运力供给相对富余,细分市场各有不同2019年,海洋油终端产量下降,海洋原油水运量约为3300万吨,为近五年来最低;内贸中转油市场受地方炼厂配额放开政策拉动,运输量有所上升;全年沿海省际原油运输量完成7300万吨,同比上升3.6%。
随着国内大型民营炼厂陆续投产,炼化产能大幅增加,成品油市场贸易活跃,船舶运力需求大型化趋势明显,出现了阶段性运力供不应求的情况,形成了以5000-20000吨级油轮为主的沿海成品油运输市场,全年沿海省际成品油下水量约7200万吨,同比增幅超过20%。
2019年长江航运景气状况综述
2019年长江航运景气状况综述2019年,长江航运景气状况呈现出一定的起伏变化。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内河水上运输的主要通道,长江航运的发展状况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2019年长江航运景气状况进行综述分析。
一、长江航运发展态势长江流经中国多个省市,沿岸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为集中,长江沿岸地区的货运需求日益增加,长江航运在中国内河运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2019年,长江航运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态势。
1.1 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2019年,长江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主要体现在集装箱吞吐量的增加。
长江流域的一些大中城市发展迅速,集装箱货运需求大幅增加,长江航运的集装箱吞吐量有所提升。
随着长江经济带的不断发展壮大,长江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势头仍然十分明显。
1.2 航运船舶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长江航运船舶规模持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航运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长江上新建的大型船舶逐渐投入使用,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运力,也带动了长江航运的整体发展。
1.3 沿江城市港口设施逐步完善2019年,长江沿岸港口城市的港口设施逐步完善。
在港口设施建设和改造方面,长江沿岸城市纷纷进行了投资,并引进了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大大提升了长江港口的运输能力和效率。
一、长江航运运行情况2019年,长江航运的运行情况较为平稳,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在长江航运运行情况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航道维护问题凸显长江是中国内河的主要航道之一,但其航道维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2019年,由于长江水系的复杂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独特性,航道维护问题仍然突出,给长江航运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隐患。
2.2 水文气象因素影响航运安全长江流域常年降雨较多,季节性涨水较为明显,水文气象因素对长江航运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19年,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水灾和泥石流事件,给长江航运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3 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在2019年,我国在环保方面的力度持续加大,长江沿岸地区的环保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安徽水运发展报告
安徽水运发展报告1. 概述水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交通的便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安徽作为中国内河水运发展重要节点,具备了丰富的水运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
本报告将对安徽省水运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2. 安徽水运资源概况安徽省地处长江和淮河两大主要河流流域,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资源。
其中,长江总长近400公里,淮河总长近1000公里,为安徽水路运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此外,宿松、安庆、滁河等大小湖泊和水库也成为了安徽省水运发展的重要资源。
3. 安徽水运发展现状分析3.1 水运运量安徽水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安徽水运总运量达到xx亿吨公里,同比增长x%。
3.2 主要水运港口安徽省拥有众多水运港口,其中包括蚌埠港、合肥港、安庆港等。
这些港口在安徽乃至长江经济带的水运运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水运发展的优势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水运具有运量大、运费低、环境友好等优势。
在安徽省,由于优越的水运资源,发展水运可以有效减少货物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并且对于环境保护也有积极作用。
4. 安徽水运发展面临的挑战虽然安徽水运发展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4.1 水深问题安徽部分河流水深不足,导致大吨位船只难以进入。
在一些河段,需要进行疏浚工程才能保证船只顺利通行。
4.2 竞争压力随着其他交通方式的发展,特别是铁路和公路的迅速发展,安徽水运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如何与其他交通方式协同发展,提高水运的竞争力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4.3 高效物流配套水运发展需要与物流产业紧密结合,提供高效的物流配套设施,包括集装箱码头、仓储设施、货运枢纽等。
安徽在这方面仍需加大投入,提高配套能力。
5. 安徽水运发展策略与建议5.1 发展内河航运安徽作为内河水运重要节点,应加大对内河航运的发展力度。
通过疏浚河道、提升航道水深,推动内河航运的发展,提高船只通行能力。
开创安徽水运科学发展新局面
开创安徽水运科学发展新局面回顾2012年水运工作2012年,在航运业持续低迷的影响下,安徽省水运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水运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服务航运事业崛起、服务船东船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保障安全,优化服务,全面履职,全省水运逆势而上,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安徽省水运建设投资再次实现突破,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27.6%;拥有营运船舶2.95万艘,2749万载重吨;完成港口吞吐量3.6亿吨,受巢湖港撤并统计口径调整的影响,吞吐量同比略有下降(3.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5.6万TEU,同比增长17.4%;完成客运量159万人,旅客周转量2947万人公里,货运量4.1亿吨,货物周转量1613.4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6%、-7%、11.7%和23.2%;完成非税收入4.7亿元;安全态势持续平稳。
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为内河水运指明了发展方向,加快发展仍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点。
从安徽省水运工作来看,尽管2012年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但全省水运发展形势较好,水运建设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一大批重点工程稳步推进。
随着对十八大精神的进一步贯彻落实,相信在新的一年,水运建设投资将继续增长,各项政策支持力度也将持续加大,内河水运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徽省水运结构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仍不相适应,监管能力与安全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水运服务水平仍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公共运输需求,航运业的复苏还任重道远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新的一年里,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新要求”,处理好“五种关系”,做到“五个坚持”,充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才能逐步破解难题,推动安徽水运实现新跨越。
第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处理好水运发展与转变方式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方式转变,努力保持追赶跨越的良好态势。
2019年加快发展水运业 努力实现通江达海
加快发展水运业努力实现通江达海加快发展水运业努力实现通江达海水上运输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相配合,组成综合运输体系。
水路运输具有成本低、能耗少、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是资源节约型的绿色运输方式。
我市作为全省县级水运大市,自上世纪XX年代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水上运输业曾迅速发展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产值一度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的半壁江山。
本世纪初以来,随着水运结构的调整,水运产业转型升级,内河船舶实施标准化工程,初步实现了公司化、规模化、大型化的水运行业发展目标。
为此,我市市委市政府对水上运输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提出通江达海的目标,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为促进我市水上运输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笔者结合XX水上运输业发展工作的实践,就如何加快水运业发展,实现通江达海的目标提出粗浅思考。
一、现状和特点船舶:XX年我市检验登记船舶3685艘、76.5万总吨、110万载重吨。
XX年,我市曾创运输船舶检验在册数27726艘、61万总吨、91万载重吨,年营运产值达14亿元,各项税规费总额逾亿元的历史最好记录,水上运输业对我市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被称之为“无烟工厂”。
XX年下半年起我市经过3年多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拆解改造挂桨机船舶5153艘,XX年在全省开展的车船外挂集中治理中,我市外挂回归船舶2053艘,运输船舶检验在册数达3875艘、49万总吨、75万载重吨。
每年上缴国家燃油税按4000艘船舶、110KW/每艘估算,将达到1.3亿元。
航道:全市共有航道53条、总里程961.82公里,其中等级航道12条、473.02公里,等外航道41条、488.8公里。
等级航道主要有建口线、盐邵线、兴姜线、兴东线等。
这些重点等级航道都流经我市城区,是我市水上运输的主通道,是我市与扬州、泰州、盐城、东台等周边地区交往的水上连接线,也是我市进入长江通向沿江沿海港口的黄金水道。
2019年国庆周年全市水利工作综述
20XX年国庆周年全市水利工作综述不断开创人水和谐的水利工作新局面**市地处北温带与亚热带过度地带,江淮分水岭横贯境域东西,北临秦岭—淮河分界线,受冷暖气团变换控制频繁,既受季风气候影响,又易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常出现低温、大风、暴雨、冰雹、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尤以旱灾最频。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落后的水利现实,**市提出以蓄为主,蓄、引、提并举的治水思路,采取发动群众和国家投资建设相结合,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兴修。
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建成水库1002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46座、小型954座,建成水闸155座,整修塘坝12.11万处,蓄水总容量24.12亿立方米。
建成固定机电排灌站1005处装机20.1万千瓦。
全市提引外水能力达到250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98万亩,提高到514万亩。
修建加固堤防总长968.86公里,其中建成标准段的河湖圩堤310公里,防洪标准普遍达18年一遇,占需要防洪面积的90%。
建成万亩以上大圩26处,千亩以上的圩口112处,改造中低产田140多万亩。
大量水利设施的建成,维护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证了农业的丰收。
18年**市被国家列为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建设基地之一。
一、水库修建成绩斐然针对市境丘陵区缺水易旱特点,制定“以蓄为主,蓄、引、提相结合”的治水原则。
18年起,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修建水库。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有山丘区具有建库条件的地方大多修建了水库。
18年至18年,为水库初建阶段,期间共修建水库6座。
当时缺少建库经验和技术资料,特请治淮委员会派员指导。
1952•年,选定琅琊山凤凰洼作为全地区第一座水库进行典型实施,同时,组织力量进行全地区水库工程勘测规划,分期分批编报设计文件。
18年至18年,为水库大建阶段。
由于战线太长,人力、物力不足,加之三年自然灾害,工程均未按计划完成,且施工质量较差,有些水库没有设计就开工,留下不少隐患。
18年秋至18年,新开工的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4座,项目之多,出工劳力之多,是史无前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安徽省水运发展综述2019年,安徽省水路运输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稳定在较快的增长区间,港口吞吐量、营运船舶运力继续小幅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较好,水上安全态势基本保持平稳。
一、水运经济运行情况水路客货运输量。
全省累计完成水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22.06万人、3038.78万人公里、12.49亿吨和6224亿吨公里,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8.80%和10.55%。
水路货运继续较快增长,铜陵、合肥、池州货运量增速分别达到30.43%、18.47%和12.59%。
港口吞吐量。
全省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5.54亿吨,其中出港2.9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8.51%和12.41%;全省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9.4万TEU,同比增长20.63%。
其中:蚌埠港、安庆港、合肥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较快,分别达99.97%、24.37%、21.92%。
固定资产投资。
全省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1074520万元,占年度预期目标的107.45%。
其中,非交通系统社会民间投资完成214310.4万元,占19.58%。
江淮运河(引江济淮)项目完成643330.6万元,占58.77%。
交通系统共完成投资211388.8万元,其中省港投集团完成206991.8万元,占全省水运总投资的18.91%;系统内完成7598万元,占全省水运总投资的0.70%;汾泉河、青通河、顺安河等省市共建航道整治项目22349万元,占全省水运总投资的2.04%。
安全生产。
全省内河管辖水域共发生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28.5件(其中一般等级事故3.5件,小事故25件),造成4人伤亡,沉船8艘,直接经济损失512万元。
与2018年相比,事故件数减少8.5件,伤亡人数增加3人,沉船数减少2艘,直接经济损失减少464.66万元,事故四项指标呈三降一增态势。
运输船舶。
营运船舶运力持续小幅增长。
全省共有各类营运船舶25012艘,净载重量4797.67万吨,较2018年底,船舶艘数减少79艘,净载重量增加90.27万吨,运力小幅增长2个百分点,其中:内河运输船舶24431艘,4467.81万吨;沿海运输船舶581艘,329.86万吨。
与2018年底相比,内河和沿海船舶净载重量分别增加1.74%、4.34%。
全省登记注册船员14.6万。
船舶检验。
2019年,全省新建船舶受理191艘,发证81艘;船舶图纸审查受理387套,审查批准315套;产品检验发证6383台/套。
完成五期驻点检验工作,受理报检船舶4428艘,检验船舶4131艘,发证3925艘。
航道、港口新增能力。
2019年,全省内河航道里程6621.76公里,通航里程5738.37公里,其中Ⅳ级以上航道1623.007公里,同比增长10.14%,改善航道102.1公里,其中Ⅲ级航道51.6公里。
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861个,年设计通过能力5.3亿吨,其中万吨级泊位16个。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规划体系完善。
开展《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年)》《安徽省淮河流域干支流水运交通网络建设规划(2019-2035年)》编制及“优化完善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研究”“安徽省优化完善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专项研究”等工作。
完成合肥港、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中心港区、宿州港、宣城港、淮南港、亳州港、滁州港、阜阳港等港口总体规划的修订调整工作。
铜陵港、池州港、蚌埠港、六安港的港口总体规划正在修订调整中。
芜湖、池州、铜陵港总体规划调整时,已将加注站码头岸线调整为LNG专用岸线。
项目建设推进。
淮河临淮岗复线船闸工程、合裕线巢湖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沱浍河淮北韩村港区工程、宣州港二期工程、沱浍河航道临涣船闸工程、安庆港两条集疏运铁路、铜陵江北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安庆港长风港区公路集疏运项目、芜湖港朱家桥港区疏港道路和芜湖港三山港区疏港道路等水运重点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江淮运河、沱浍河航道临涣至南坪段整治工程、淮河干流航道三河尖至蚌埠闸段整治工程、滁河汊河集船闸改建工程、涡河航道大寺闸至入淮口段整治工程、淮河干流航道蚌埠闸至红山头段、合裕线裕溪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合肥港巢城港区二期工程、新汴河(宿县至徐岗段)航道整治工程、新汴河航道灵璧船闸工程等在建项目加快实施。
马鞍山郑蒲港区疏港铁路、皖江物流淮南码头、铜陵新兴际华东港码头等社会和民间投资水运项目实施稳步推进。
水运服务能力。
推进《安徽省港口条例》立法修改。
完成交通运输部《港口危险化学品作业专项整治工作(2016—2018)》总结,对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实施常态化监管;跟踪安庆石化码头迁建工程安全条件审查后续工作;合肥大兴集、芜湖三山、安庆凤凰化工园区三个危险货物集中区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办结10件港口非深水岸线使用许可,转报3件深水岸线使用申请,办理54件涉航工程航评审核事项。
完成对商合杭高铁跨越淮河、沙颍河、江淮运河、泉河等航道上7座桥梁的专项检查,督促建设单位全面落实航评审核意见。
完成丰乐河、襄河、姑溪河和南淝河马家渡航行锚地等4项航道专项养护工程,疏浚土方272万方,投资8341万元。
做好水运行业扫黑除恶工作,对全省水运三大领域15个重点方面开展督查指导。
上报线索信息64条,其中港口生产类15条、非法营运类12条、欺行霸市类4条,非法采砂类(含运输非法海砂线索)17条,其他16条。
对全省各级船检机构登记在检的8496艘营运船舶进行隐患排查。
组织参加全国船检技能比武大赛,获得河船组二等奖和海船组三等奖。
淮河船检局肖华山同志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验船师。
开展140.8米、126.8米近海散货船等新特异大型船舶的审图、建造检验工作。
开展空气动力船规范研究。
与中船重工712研究所和CCS武汉规范所协作,共同完成全省两艘首制的纯锂电池电动船舶设计、检验工作,并成功下水航行。
组织开展了三期共计225名验船师专项培训工作。
组织新版船员管理系统、船员培训管理规则实施办法、《内河船舶船员适任培训和考试大纲(2019版)》的宣贯,完成计算机考场巡检工作。
完成春运以及重要时段的水上运输任务。
水运绿色发展。
启动全省第二阶段港口岸电建设项目摸排工作,完成2019年岸电改造计划。
推进芜湖三山港区LNG接收加注站建设和安庆洗舱站建设,其中LNG项目已获省发改委立项审批,岸线规划调整已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安庆洗舱站已经发改委立项,正式启动EPC招标工作。
督促马鞍山对158个非法码头进行整治,并配合省级专项验收组完成现场核查和验收工作。
持续开展打击无证经营码头专项整治行动,全省990座无证码头、砂石堆场已全面完成销号和验收工作。
巩固非法码头整治成果,继续推进长江非法码头整治,建立季度报表制度。
针对省委巡视组反馈27座港口码头扬尘问题,督查相关单位整改并在4月中旬完成销号。
继续推进全省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建设方案实施工作。
全省215座码头中已完成总建设任务的75%以上,建成的设施均已投入使用,其中建成垃圾接收设施的码头有209座,建成生活污水接收设施的码头有155座,建成油污水接收设施的码头有159座,建成初期雨水收集池的码头132座。
主编《安徽省内河危管防污实务》,为一线执法人员提供工作手册。
做好绿色航运发展审计、巢湖生态问题检查等项工作。
三、2020年发展展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引江济淮航运工程。
全面推进“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干线航道建设,加快改建碍航铁路桥。
大力推进全省船闸建设。
协调推进省际航道贯通,促进长三角区域航道互联互通。
加快推进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合肥江淮联运枢纽和蚌埠淮河航运枢纽建设。
形成一批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港口作业区,促进专业化港口运输系统的加快形成。
推进运输结构调整。
推进具备多式联运功能的港口物流园区建设。
推进疏港铁路专用线建设。
完善核心港口作业区的集疏运体系,推动多式联运发展。
以芜湖港为核心,积极对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推动“江海联运+集装箱直达运输”班轮化发展;依托芜湖港、马鞍山港、安庆港,积极推进水水中转发展,强化与合肥港、淮南港等省内港口间协作,提高长江干线与内河运输的衔接效率;推进长三角联运信息化建设,协同制定联运标准和服务规范,实现长三角航运高效衔接。
优化运输组织方式。
推进江海直达船型的研发,推广以集装箱船为重点的江海直达船型、长三角水网通用船型的规模化应用。
配合交通运输部制定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船舶船型主尺度系列国家标准,加快推进船舶标准化进程。
进一步优化船舶结构,鼓励集装箱船、液货船、特种船的运用,提高海船在全省船舶的运力比例。
加快全省港口一体化进程,优化省内港口间货物运输航线,提高全省水路运输效率。
支持港航龙头企业发展,引导港航企业向全过程物流服务企业转型,进一步开辟并丰富对外航线,提升我省水运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促进水运绿色发展。
加快推进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与城市公共转运处置设施的有效衔接。
加快推进安庆水上洗舱站和芜湖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码头岸电设施建设,全省内河港口、水上服务区、待闸锚地实现岸电全覆盖。
推进400总吨以下内河运输船舶加装生活污水存储装置。
推进LNG动力、电动船舶应用,鼓励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内河船舶,引导淘汰、改造安全和环保性能差的船舶,协同建立长三角区域船舶水污染防治协同机制。
提升智慧安全服务。
加快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完善船舶通关“一站式”作业,推进船舶证书电子化,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协同推动长三角区域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加快全省安全监管及应急救助基地建设。
打造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
按照“企业主导+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国内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皖江航运服务业聚集区,重点发展船舶交易、船员服务、航运代理、航运金融、法律服务、信息服务等航运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