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药学基础知识(四)

合集下载

2021中医执业药师讲义之中药学

2021中医执业药师讲义之中药学

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概括,又称中药的偏性。

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细目一四气要点一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四气,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症作用的概括。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要点二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细目二五味要点一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滋味的反映。

然而和四气一样,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药味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了不同的反应,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五味的理论。

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滋味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髙度概括。

要点二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酸: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有泄、燥、坚阴的作用。

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淡: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一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

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

它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是相对而言的。

1.中药学基础知识

1.中药学基础知识

四、给药途径
五、煎法
煎药器皿以砂罐、搪瓷为宜,忌用铁器等。 冷水浸泡20~30分钟 水量适当,以高出药面为度 每剂煎煮两次 解表药宜用武火 、补益药宜文火久煎 含挥发性成分的芳香药物宜后下 、质地坚硬 的矿石、骨角、贝壳类宜打碎先下久煎、贵重 药品则另煎
六、服法
一般汤剂宜温服,解表散寒要热服;治疗 呕吐或药食中毒宜小量频服。寒药治热证宜冷 服;温药治寒证宜热服。滋补宜饭前服,驱虫 或泻下药宜空腹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宜饭 后服;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一般情况,每天 一剂,可分2~3次服,病缓者早晚各一次,病 情危急者,每隔4小时一次
第三节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一、四气学说
四气: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 种不同的药性。
寒凉药-清热泄火、解毒凉血-治疗热性病。 温热药-温中散寒、助阳通脉-治疗寒性病。 平性药-药物寒凉之性不甚显著,作用较平和。
二、五味学说
辛:能散能行:生姜 甘:能补益、和中、缓急:人参、甘草 五味 酸:能收、能敛:五味子、乌梅 苦:能泄、能燥:大黄、黄芩 咸:能软坚、散结、泻下:玄参、芒硝 注意性能的味与性状的味
三、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焯莫相依。
2.妊娠如巴豆、牵牛、水蛭、麝香、三棱、莪 术、大戟、芫花、甘遂等。 慎用:有破血活血、通经行气、祛瘀 以及辛热的药物,如桃仁、红花、乳香、 没药、王不留行、大黄、附子、干姜、 肉桂等。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一、中药学的定义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草药的来源、种植、采集、加工、贮藏、分析、炮制以及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知识的学科。

二、中药的来源中草药以植物为主,也包括一些动物或矿物的组分。

中草药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大部分草药来自于各种植物,如砂仁、黄芩、薏苡仁等。

2. 动物:一些草药由动物组分提取,如熊胆、鹿茸、蝮蛇胆等。

3. 矿物:一些草药来源于矿物,如雄黄、硫磺等。

三、中药的药效分类根据中草药的功效不同,中草药可以被分为不同的药效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温阳类:具有温热效果,适用于体寒、阳气不足的情况,如附子、肉桂等。

2. 寒凉类:具有清凉效果,适用于体热、发热、炎症等情况,如麻黄、连翘等。

3. 补益类:具有滋补效果,可用于调理身体、增加体力,如人参、黄精等。

4. 祛湿类:具有祛湿效果,适用于湿气重、体质虚弱的情况,如薏苡仁、荷叶等。

5. 止血类:具有止血效果,适用于出血、血瘀等情况,如土木香、蚕豆花等。

6. 安神类:具有安抚神经、镇定情绪的效果,适用于失眠、焦虑等情况,如丹参、郁金等。

四、中药的药用部位中草药的药用部位不仅仅是指整个植物,还包括其根、茎、叶、花、果实等各个部分。

中药的药用部位对于药效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根:如人参的根部,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

2. 茎:如天麻的茎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3. 叶:如绿茶的叶部,具有清热去火的作用。

4. 花:如蒲公英的花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5. 果实:如枸杞的果实,具有补肾明目的作用。

6. 种子:如葛根的种子,具有祛湿解毒的作用。

五、中药的配伍禁忌中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药物的配伍禁忌,以避免药物相互影响,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常见的中药配伍禁忌有以下几种: 1. 金银花与大蒜:二者不宜合用,因为同时使用会降低金银花的抗菌作用。

2. 当归与阿司匹林:当归能抑制阿司匹林的抗凝血作用,影响药物疗效。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一、中药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 中药学的概念2. 中药学的发展历程二、中药的基本分类和性味归经1. 中药的基本分类2. 中药的性味归经三、中药的采收、鉴别和质量控制1. 中药的采收2. 中药的鉴别3. 中药的质量控制四、中药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理1. 中药化学成分2. 中药作用机理五、中成药和方剂学1. 中成药概述2. 方剂学概述六、中医诊断与治疗原则及常用方剂1. 中医诊断与治疗原则2. 常用方剂七、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与方法及应用实例1. 辨证施治理论与方法概述2. 应用实例八、现代中草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展望1. 现代中草药研究进展2. 应用前景展望九、结语一、中药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 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及其制剂的来源、性质、功效、作用机理和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是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2. 中药学的发展历程中药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黄帝内经》、《难经》等古籍中就有关于中草药及其制剂的记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医家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草药文化和医疗体系。

到了唐宋时期,许多著名方剂被创制出来,并得到广泛应用。

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名家巨匠,如李时珍、陈藏器等人,他们所著的《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书籍对于推动中草药研究和应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发展和进步,中草药的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发展。

二、中药的基本分类和性味归经1. 中药的基本分类中药可以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按来源、性质等。

其中,按来源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按性质可分为寒凉药、温热药、平和药;按功能可分为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等。

2. 中药的性味归经中医认为,每一种中草药都有其自身的性味和归属经脉。

其中,中草药的性味是指其所具有的气味和口感特点,如辛、甘、苦、酸等;而归属经脉则是指该种中草药对某一经脉或脏器具有特殊作用。

中药学,初级中药师必备,纯手打总结35小时

中药学,初级中药师必备,纯手打总结35小时

第一单元药性理论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苦:能泄、能燥,有泻和燥的功效。

泄主要包括清热泻火(清泄)、泻下通便(通泄)、降泄肺气(降泄)。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功效。

适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中焦等证。

麻黄、木香、红花、麝香、藿香等辛味药。

甘即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等功效。

适用于虚症,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

淡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尿的功效。

淡味药多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涩:能收敛固涩。

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凡质地轻的植物花、叶、皮、枝类药物大多属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质重的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古代毒性有两方面的含义1认为毒性是药物的偏性,2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现代药物毒性的含义: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中药性能是指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第二单元中药配伍与用药禁忌妊娠禁用的药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砒霜、雄黄、麝香、川乌、草乌、巴豆、·甘遂、水蛭、三棱、莪术等。

①相须是指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

增效②相使是指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增效③相畏是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

中药学理论基础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的性质、功效和临床应用的学科,它基于中草药作为药材的研究和开发。

中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中药的科学研究、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药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药理作用等。

一、中药的分类中药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不同的类别。

其中,植物药是指用整株或部分植物作为药材的药物;动物药是指用动物或动物部分作为药材的药物;矿物药则是指用矿物或矿石作为药材的药物。

植物药是中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材,其中包括草本药、木本药和菌类药等不同的类型。

二、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指中药的性质、味道和归属的经络。

中药的性味主要包括寒、凉、温、热、平五种,分别表示药物的性质。

中药的味道主要包括辛、酸、苦、甘、咸五种,表示药物的味觉特征。

中药的归经则是指药物对应的经络系统,也就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

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中药的合理运用和配伍。

三、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影响,包括药物的毒性、药效和药物代谢等。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可以了解药物对人体的影响机制,以及药物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方式。

药理作用的研究可以为中药的药效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中药的质量控制中药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品质稳定和药效安全的重要环节。

中药质量控制包括药材质量控制和制剂质量控制。

药材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药材的鉴定、贮藏和加工等环节的监控;制剂质量控制则是对中药制剂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语中药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中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中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疗效评价的科学性。

中药学(全)

中药学(全)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中药学、中药、道地药材的概念。

2.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3.掌握六本主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

4.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5.了解植物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6.掌握炮制的意义。

总论中药: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品。

草药:此词始见于宋代。

习惯上称在药书上没有记载的而为民间草药医所掌握使用的植物药。

本草: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称号,始见于《汉书·平帝纪》。

中药学:P.1.专门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学略具规模,至迟在秦汉之际这可从《山海经》、《周礼》、《五十二病方》等书所记载的大量动、植、矿物和药物名称的丰富知识中推断出来。

二、成书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此书简称《本经》。

全书共3卷。

载药365种,按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分为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

分类比《山海经》多人、米谷、菜、虫四类。

进一步充实了中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药学基本理论。

载有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

始创药物功效分类法(三品分类)。

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

其缺点是略而不详。

三、《本草经集注》是对《本经》的补充和发挥南朝宋齐梁人陶弘景所著,载药730种。

本书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和有名未用七类。

对药物的产地、采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药物的性味、形态、鉴别、炮制方面的论述颇多补充和发挥。

如把药性分为大寒、寒、微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8种。

并创立了便于临床应用的诸病通用药物的分类法。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

该书虽假托传说中的神农而作。

其序例部分简要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各论载药365种,以上、中、下三品分类,所记功用大多朴实有验。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

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500年左右(南北朝梁代)。

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

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

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勋、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

书成于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850种。

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政力量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作者唐慎微。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宋大观二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五)《本草纲目》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

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

第一章__中草药基本知识

第一章__中草药基本知识

第一章中草药基本知识一、中草药的性味(一)药性:主要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发生的反应和治疗效果确定。

类型(4种):寒、凉、温、热(古时称“四气”)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与凉、热与温之间仅是程度上的差别寒凉药:清热、泻火、解毒。

用于治疗热证如板蓝根、黄芩可用于发热口渴、咽喉痛温热药:祛寒、壮阳。

用于治疗寒证.如生姜可治疗风寒另有平性药,是指性质比较平和的药物,但实际上仍属于微寒或微温,不能独成一气。

eg :板蓝根两类:一类为十字花科植物崧蓝的根,全国多数地区习惯应用,称为“北板蓝”;另一类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茎)和根,西南和华南地区习惯应用,称为“南板蓝”。

(二)药味:主要由口尝和临床治疗效果确定。

类型(五种):酸、苦、甘、辛、咸。

酸:收敛止血、涩肠固脱.用于治疗外伤出血、腹泻、痢疾等.eg :旱莲草可止血,火炭母、辣蓼可治腹泻。

苦:清热解毒、泻火.用于治疗各种炎症。

eg:野菊花可治扁桃体炎.溪黄草、土大黄可治黄疸型肝炎甘:滋补身体、调和药性.eg:土党参、牛大力可治体虚无力,冰糖草调和药性,保护肠胃辛:发汗解表、行气止痛.治感冒、止痛等。

eg:大头陈、绿薄荷可治感冒,九里香、鸡骨草可治胃痛咸:润肠通便、散结.治消化不良、淋巴结核eg:草决明可通大便,穿山甲、乌贼骨能治淋巴结核。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所谓“淡附于甘”,具有利尿作用,如淡竹叶、珍珠草。

还有涩味,有收敛止血作用,可治内外伤出血,如侧柏,但此类药物较少,不能独列一味,故习惯上仍称“五味”中草药的气和味关系非常密切,每种药物既有一定的气,又有一定的味,使用时应综合考虑。

如紫苏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其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芦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其主要作用是清热生津。

性味相同的药物,功效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不同。

如黄连和浮萍都是寒性药,黄连苦寒,可清热去湿,浮萍辛寒,可疏解风热。

二、中草药的炮制与剂型(一)炮制:中草药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的各种加工处理。

中药师基础知识

中药师基础知识

中药学——第一单元药性理论细目一四气要点一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

温热药: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

一、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

三、寒热错杂之证,寒药与热药并用。

四、季节不同:寒冬不要随便用寒药;炎热夏季不要随便使用热药。

五、真寒假热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证用寒药。

细目二五味辛:能散、能行。

作用:发散、行气行血。

治疗:表证、气血阻滞证。

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

甘:能补、能和、能缓。

作用: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

治疗: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

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能收、能涩。

作用:收敛、固涩。

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

作用: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

治疗: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如黄芩清热泻火,杏仁降气平喘,半夏降逆止呕,大黄泻热通便,龙胆草清热燥湿,苍术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

作用: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治疗: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癥等。

淡:能渗、能利。

作用:渗利小便。

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

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

治疗: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细目三升降浮沉细目四归经要点一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归经理论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

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

今天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理论的一门学科。

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即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1.症、证、病的概念2.辨证与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论治(施治):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作为哲学的概念,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不局限为某一特定事物,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矛盾对立统一的概念。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皆为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或属于有形的器质方面的皆属于阴。

"天为阳,地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阳化气,阴成形"。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一、君臣佐使多种药物配成的处方,称做方剂。

方剂的组成有一定的法度,称做方制。

所以,方剂是用单味药物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它的特点是:具有综合作用,治疗范围较广,并能调和药物的毒性,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方剂的组成,分君、臣、佐、使四项。

一般处方用药多在四种以上,均按这四项配伍,即使少于四种药或多至几十种,也不能离此法则。

否别漫无纪律,方向不明,前人所用有药无方。

1.君:君是一方的主药,针对一病的主因、主症能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即《内经》所说:主病之谓君。

君药不一定一方只有一个,也不一定猛烈的药才能当君药,主要是看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的。

李东垣曾说:假如治风,则用防风为君;治寒,则用附子为君;治湿,则用防己为君;清上焦,则用黄连为君;清中焦,则用黄芩为君。

依此类推,即使是比较性味薄弱的药物,如桑叶、菊花、陈皮、竹茹等,都有作为君药的资格。

2.臣:《内经》上说:佐君之谓臣。

臣是指协助和加强君药效能的药物,如麻黄汤中的桂枝就是帮助麻黄发汗解表的,所以它在麻黄汤中是臣药。

臣药在一个方剂内,不限定只有一味,一种君药可以有几种臣药;如果一方中有两个君药,还能用较多的臣药来配伍。

3.佐:臣之下称做佐,佐药就是接近于臣药的一种配伍药。

除了与臣药一样协助君药的作用,还能协助君药解除某些次要症状。

例如,麻黄汤用杏仁为佐,其作用就是宣肺、平咳,帮助君药解除麻黄汤证的次要症状。

另一方面,假使君药有毒性或者药性太偏,也可利用佐药来调和。

4.使:从“使”字的意义来看,使药是一方内比较最次要的药物。

《内经》说:应臣之为使。

可知使药是臣药的一种辅助药。

在临证上一般把使药理解为引经药,引经药的意思是将药力引到发病场所,所以也叫引药,俗称药引子。

君、臣、佐、使等字面虽含有封建意味,但实质上是用来代表主要药和协助药,以说明方剂的组织形式。

几千年来,中医在方剂的配合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无论经方和时方都是遵守这个原则制定的。

中药学基础

中药学基础

第一章解表药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辛能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故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症。

也即《内经》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

解表药的临床应用,有以下几点:1.感受外邪,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表症者。

2.表邪郁闭,麻疹透发不畅者;水肿初期或麻疹初期兼有表证者,以及其它疾病具有表证需要发汗解表者。

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除表证,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因此,凡自汗、盗汗、热病伤津以及阴虚发热等症,都应慎用。

跟据解表药的性能,可以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两类。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性味多为辛温,发汗作用较强。

适用于感冒风寒,呈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白、口不渴、脉浮等寒象比较突出的表症。

对于咳嗽气喘、脚气水肿及风湿痛等初起具有上述表症的,也可应用。

麻黄【药用】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及木贼麻黄或其它含麻黄碱的同属植物的草质茎。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

入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及麻疹透发不畅,风疹身痒等症。

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

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

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咳嗽、气喘。

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

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

3.用于风水水肿等症。

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朮、生姜等同用。

【处方用名】生麻黄、净麻黄(生用,辛散作用较强)、水炙麻黄(炒时加清水,辛散作用缓和)、蜜炙麻黄(用蜂蜜拌炒,辛散作用减弱,且有润肺之功)【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三钱,煎服。

中药学重点知识

中药学重点知识

中药学重点知识中药学总论绪第一章起源与发展《神农本草经》:东汉,365,第1部,上中下三品《本草经集注》:南北朝,XXX,730,XXX写《新修本草》:=《唐本草》,XXXXXX等,84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唐慎微,1558《开宝本草》:宋,983《本草纲目》:明,XXX,1892,集中国16世纪前本草淡能渗湿利尿,第三节升降沉浮XXX升浮,酸苦咸凉沉降。

反映药物作用趋向性升浮: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沉降: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第四节归经药物作用定位概念学大成天下天然科学XXX献《本草纲目拾遗》:清,XXX,921(增716)第二章产地、收罗、贮藏道地药材:确定依据临床疗效是关键第三章炮制第一节目的1.减毒:eg.巴豆去油制霜,附子煎煮成制附子2.增效:eg.蜜制百部增润肺止咳,醋制延胡增止痛3.存:eg.枯燥处置惩罚之肉苁蓉茎含汁半埋沙,黄芪切片干燥4.净:eg.刷枇杷叶背面绒毛切成丝5.好吃:eg.水漂海藻,昆布,紫河车腥味6.类似配伍作用:eg.生地黄酒煎成熟地寒清热凉血温补血滋阴,生首乌泻下通便制首乌专补肝肾第二节经常使用办法XXX:炙:液体辅料拌炒掸:药快入沸水潦过淬:煅红入冷水/液辅料(打铁)第四章感化第五章性能第一节四气寒凉温热平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第二节五味……药性歌酸涩收敛固涩,苦有泄燥之功,甘补和中缓急,辛发散行气血,咸能软坚泄下,以脏腑经络实际为根蒂根基,以所治病证为根据第五节有毒无毒第六章配伍eg……七情:单行:相须,使:增效(并列,主副)相畏,杀:减毒(被动,主动)相恶:减效相反:增毒(十八反,十九畏)第七章用药忌讳十八反药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药歌XXX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XXX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XXX与XXX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XXX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笔记整理

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中药学知识基础归纳与总结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中药的起源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 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

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 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载药1558 多种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 种,集16 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

6.《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载药921 种,其中新增药物716 种。

7.《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 年,载药8980 种。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第一节中药的产地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①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②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③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④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⑤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

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⑥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

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第三章中药的炮制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药理、药效、药物组成、制剂工艺等方面的学科。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

中药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中药的分类、药物组分、药理作用等。

中药的分类主要有中草药和中成药两大类。

中草药是直接采集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并经过炮制、炮制制剂、配伍等处理而成。

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过科学研制和制药工艺加工而成的药物。

中草药的药物组分主要包括生物碱、多糖、黄酮、挥发油等。

这些药物组分具有多种不同的药理作用。

例如,生物碱可以抗菌、抗炎、镇痛等;多糖能够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黄酮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挥发油具有杀菌、驱虫等功效。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物质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效应。

中药物质可通过多种方式对人体产生作用,如通过调节机体代谢、改善组织器官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等。

药理作用是中药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决定了中药在治疗疾病中的效果。

在中草药的制剂工艺中,主要包括炮制、炮制制剂和配伍三个环节。

炮制是指将中草药进行烘干、煅炼等处理,以改善药效和降低药物毒性。

炮制制剂是指将炮制后的中草药进行配方组合和制剂加工,以制成易于服用和调配的药物。

配伍是指将不同的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组合,以增强药效或减少药物毒性。

中药学基础知识在中医药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学的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药物组分和药理作用,为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更科学的支持。

然而,中药学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不断深化和拓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药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

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更好地分析中药的药物组分和药理机制,为中药的再研究和研发提供更多可能性。

总之,中药学基础知识是掌握中药学科的基础。

了解中药的分类、药物组分和药理作用对于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基础知识-中药学

1基础知识-中药学

一、药性理论:四气:1.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2.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五味:1.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升降浮沉:1.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2.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归经:1.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2.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毒性:1.毒性的含义2.正确对待中药的杜兴国3.引起中药毒性的主要原因4.掌握药物毒性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二、中药的配伍和用药禁忌:中药的配伍:1.配伍的意义2.配伍的内容中药的用药禁忌:1.配药禁忌2.妊娠用药禁忌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三、中药的剂量与用法:剂量:确定中药剂量的因素用法:1.特殊煎法,2.服药法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解表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解表药的功效7.各类解表药的适应范围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五、清热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清热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清热药的功效7.各类清热药的适应范围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土茯苓、鱼腥草、大血藤、败酱草、射干、山豆根、马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熊胆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泻下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泻下药的功效7.各类泻下药的适应范围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七、祛风湿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祛风湿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祛风湿药的功效7.各类祛风湿药的适应范围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木瓜、伸筋草、海风藤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祛风湿热药:秦艽、防己、豨莶草、雷公藤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五加皮、狗脊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九、利水渗湿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利水渗湿药的功效7.各类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利水消肿药: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香加皮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利水通淋药: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海金沙、石韦、萆薢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垂盆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温里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高良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一、理气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陈皮、青皮、枳实、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荔枝核、香附、薤白、大腹皮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二、消食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三、驱虫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伪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四、止血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止血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止血药的功效7.各类止血药的适应范围凉血止血药: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收敛止血药:白及、仙鹤草、血余炭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温经止血药:艾叶、炮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五、活血化瘀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活血化瘀药的功效7.各类活血化瘀药的适应范围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没药、五灵脂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骨碎补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六、化痰止咳平喘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功效7.各类化痰止咳平喘药的适应范围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旋复花、皂荚、白前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瓦楞子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苑、款冬花、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七、安神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安神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安神药的功效7.各类安神药的适应范围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合欢皮、远志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八、平息肝风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平息肝风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平息肝风药的功效7.各类平息肝风药的适应范围平抑肝阳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罗布麻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息风止痉药:羚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十九、开窍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二十、补虚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补虚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补虚药的功效7.各类补虚药的适应范围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大枣、饴糖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补阳药: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冬虫夏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龟甲、鳖甲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二十一、收涩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5.各类收涩药的性能特点6.各类收涩药的功效7.各类收涩药的适应范围固表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敛肺止汗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肉豆蔻、赤石脂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固精缩尿药: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芡实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二十二、攻毒杀虫止痒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蜍、大蒜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二十三、拔毒化腐生机药概述:1.性能特点2.功效3.适用范围4.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药物:铅丹、炉甘石、硼砂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

淡酸 涩
“淡”味药,本类药无明显味道;“淡”则“ 能渗、能利”,即能渗湿利小便;常用于 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大多具有收 敛固涩作用,常用于虚汗、久泄、遗精 、出血等病证 。
(三) 升 降 浮 沉
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浮即 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
升、降、浮、沉即是指药物对机体有 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 用趋向。药物的这种性能可用于调整 机体气机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 功能,或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达到 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定义
指以中医学理论阐述其药性,并 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包括 植物、动物、矿物等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中药的产地、采集、贮存


中药炮制

中药性能

中药用法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
桂 枝②
【使用注意】“桂枝辛散,能通子宫而破血 ”。
《名医别录》云其“堕胎”,故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 用。 单味桂枝治冻疮:桂枝60克,加水1000㏕水煎浸洗
防 风①
【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归膀胱、 肝、肺、脾经
【功效主治】 ⒈ 辛温解表 ⒉ 除湿止痛 ⒊ 祛风止痉 ⒋ 透疹止痒 【用量用法】3~10g。
桂 枝①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 】 1、发汗解表→助阳化气。 用于风寒感冒。
①风寒表实无汗者,常配麻黄同用,以开宣肺气,发 散风寒,如麻黄汤。
②表虚有汗者,当与白芍同用,以调和营卫,发汗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首选金英杰教()
第一章中药学基础(四)
一、最佳选择题
4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称
A.佐助药B.佐制药C.使药D.君药E.臣药
43.针对处方中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称
A.佐制药B.佐助药C.臣药D.君药E.使药
二、配伍选择题
【44~46】
A.辛B.苦C.酸D.咸E.甘
44.能安蛔、生津的味是
45.能软坚散结的味是
46.能行气、活血的味是
【47~49】
A.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B.病位在下,在里类病证
C.病位在上,在里类病证D.表里同病或上下同病证E.病位在下,在表类病证47.宜用升浮之性的药是
48.宜用沉降性药的病证是
49.宜用双向调节作用的病证
【50~51】
A.腻膈B.伤阴C.伤阳D.温里E.清热
50.温热性药的不良作用是
51.寒凉性药的不良作用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