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研究初探 (3)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法初探
( :一 9 )
.
状的.复 习本章节的有关数学知识 ,查阅有关资料, 了解桥 梁 的种 类 、桥 梁 的历 史及 有 关计 算公 式 等桥 梁 设 计 方面 的知识 ,在 此 基础 上 ,对 教科 书 中 的思 考 题进 行 设计 ,并 作 出设 计 图 ,并作 出设 计 图 ,并 标 出桥 的跨度 、拱 桥与 峡 谷衔 接 的地 方距 河 面 的高 度 、桥拱 的最高点 距桥 面 的距 离等 . 2 .教学过程
C(
0 ’ 0
一
日
学 生 甲答 : (5 0 ( , ) D( ) ( 一 ,), 0 , 0, 因
0 二 ) , 1 0
应 用 已学 的二次 函 数 的有关 知识 来设 计 出抛 物线 形 拱桥 的形 状 ,说 明抛 物线 的表达 式 ,设 计思 路及 设
教 师 利 用 多媒 体 演示 题 目:闽江 上有 一 座美 丽
的小岛一 江心公园, 江心公园距闽江南岸约 10 现 0m. 要架 设一 座 距江 面高度 约 为 5 m 的桥梁 .根 据各 方 0 面 条 件 的 分 析 ,专 家 认 为 抛 物 线 型 拱 桥 最 好 的 选 择 .请你 按 照 专家 的建议 按 I10 比例 尺 设 计一 :00的
实施教 学 时 ,笔 者首 先 用 多媒 体演 示 了一 些桥 梁 图片 .让学 生充分 感受桥 梁 的“ . 美” 当演示 完 拱桥 图片 后 ,最 后将 画面 定桥 在福 州 解 放 大桥 .同时给 出问题 :福 州解 放 大桥 桥 拱可 近 似看成抛 物线 .在 1 00 的 比例尺 中 ,桥 下水 面 :10 宽度 A B为 1 c ,桥拱 高度 C 为 09m ,桥 面 E 0m D . c F 过 C 中点 ,且 E / B,求桥 面 宽度 E . D F/ A F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对于中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往往是一件困难且令人头疼的事情。
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展开探究,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强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学习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教授解方程时,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解方程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示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适合于初学者或者对某一知识点不太了解的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示范解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时,可以通过示范画图和举例解题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三、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游戏来进行教学的方法,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数学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游戏或者逻辑推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四、板书教学法板书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板书来进行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印象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板书来呈现数学公式、图形、解题步骤等,以便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板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五、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学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出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式。
对于喜欢抽象思维的学生,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原理和规律来引导他们学习;对于注重实践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数学知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研究初探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研究初探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研究初探1、教师的专业危机与医生或律师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明显不足。
这种状况如不改善,将很难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门槛和社会声誉。
行动依据研究主导经验主导对个体差异的尊重非常尊重缺之尊重素质要求理论、经验、实际技能实际技能操作自由程度较咼程度较低工作态度主动、发展被动、故步自封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基础教育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从“数量发展”到“质量提高”的道路,两者虽有一定的交叉,但是阶段性比较明显。
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更加关注的是诸如“入学率”、“流生率”、“义务教育年限”等数量方面的指标,当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数量普及,政府开始关注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如“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提高课程的适切性和灵活性”、“降低课堂的师生比”、“鼓励个别化教学”、“重视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质量”等等。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从“数量稀缺”走向“质量稀缺”,即有质量的基础教育的稀缺。
所有这些都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见下表:或者说延长学习时间,而应该是学习效率的极大提高和学习潜能的激发。
乌克兰教育科学院专家反复强调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观点: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6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的人。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到: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引言“质量提高”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性的挑战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不再仅仅是指导学生应付考试的机器,而且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级规模小班化有更多的师生互动和学生间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师需要具备很强的控制和引导能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师生关系平等、合作单向教学容易控制,而双向和互动教学更加考验教师的应变能力课堂组织形式正规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导者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我们认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要有充分的可支配的时间。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初中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系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是学习数学的前提和基础。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强化。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法,及时复习和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避免知识的断层和遗忘。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例题,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数学竞赛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际应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增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
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地钻研教学方法,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搭建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数学教学作为中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其教材教法和课程建设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进行研究与实践,希望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理论探讨1. 数学教材教法建设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
教材教法要能够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所学的数学知识。
(2)系统性原则。
教材教法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大局观,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和发展脉络。
(3)启发性原则。
教材教法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方法。
2. 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1)知识结构的建设。
包括数学基本概念、定理证明、方法技巧、数学思想等方面的知识结构。
(2)认知水平的培养。
包括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数学兴趣等方面的认知水平。
(3)学习策略的培养。
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学习心态等方面的学习策略。
1. 教材选择和编写在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中,教材的选择和编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适的教材能够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
一些地区的中学数学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结合当地的数学教学实践,自行编写教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决定了教学效果。
一些中学数学教师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的教学、探究式学习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1. 启示(1)重视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
(2)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初中数学教材、教法和课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教材编写考虑学生特点和需求在研究和实践初中数学教材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以便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
教材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问题,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从基础知识到高级知识的建立应该有一个清晰的递进过程,并且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并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3. 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在实践中,教师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使用教材,不能单纯依赖于教材自身或者一味地追求新的教材,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选择合适的教材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既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又要灵活运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教学策略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难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
教学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启发式问题、案例教学、游戏教学等,通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可以让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形象化和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初中数学课程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应用,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教研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方法。
二、教学策略1. 优化教学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2.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强化基础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3)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通过典型例题、变式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3. 加强课后辅导(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
(2)布置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展课外辅导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兴趣小组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研方法1. 课堂教学观摩(1)开展校内观摩课:邀请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教学,让其他教师学习借鉴。
(2)参加校外观摩课:与其他学校教师共同学习,交流教学经验。
2. 教学案例研讨(1)收集优秀教学案例:整理、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供教师学习借鉴。
(2)开展教学案例研讨:针对具体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学反思(1)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开展教学反思交流活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反思,共同进步。
4. 教学评价(1)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关注教学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关于教法的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教研组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二、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目前,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主要原因包括: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不合理等。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低。
3. 评价方式不合理目前,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4. 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入,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初中数学教法改进策略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创设生动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2. 优化教学方法(1)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微课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意见,教师及时给予反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 改革评价方式(1)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
(3)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4.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1)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建立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需要传授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初探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步。
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常常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
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中找到乐趣。
可以通过生活中有趣的数学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竞赛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之一。
初中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并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数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让他们在学习数学中更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三、增强数学实践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训练,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实践,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更多的数学练习和作业,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巩固和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教研课题研究(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本课题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2.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形成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为我校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1)分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2)总结国内外初中数学教学的成功经验,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
(3)研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为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1)设计并实施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例,包括课堂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
(2)观察、记录、分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3)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特点,研究并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评价研究(1)建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评价指标体系。
(2)对实施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班级进行跟踪调查,收集学生、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反馈意见。
(3)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初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观察法:观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状态,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初中数学教研课研讨(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一次教研课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探讨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讨内容1. 课堂教学方法探讨在本次教研课研讨中,教师们就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自主探究数学问题。
(3)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 数学教学评价改革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们对数学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关注学生过程性评价。
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等能力。
(2)多元化评价方式。
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实践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注重学生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3. 数学课程资源整合在本次研讨中,教师们就如何整合数学课程资源进行了探讨。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3)整合网络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研讨成果通过本次教研课研讨,教师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教师们对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至关重要。
采用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一些初步探索。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教学载体的教学方法。
通过构造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或数学问题,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力。
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或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式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教学法,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发现,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
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启发式教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或项目。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领导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数学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教研研讨(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组织了一次初中数学教研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提高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认识,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研讨内容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1)学生方面: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接受能力较弱。
(2)教师方面:部分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资源共享不足。
(3)教材方面:教材内容较为陈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引入实际生活问题、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
3. 教研活动开展(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
(3)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经验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与提高。
(4)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跟踪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研讨成果1. 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认识得到提高,对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资源共享更加充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总结初中数学教研研讨活动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研讨,我们认识到,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信息是静,游戏“帮小和尚运水”是动。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胆小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用简短的句子看图讲述,哪怕是说对了一点也应及时给予肯定,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三、教学方法1.直观法《小和尚运水》活动准备了有趣的头饰、庙门、运水工具、范画和场景等,开始时,老师戴上头饰扮演小和尚,高兴地拍着手说:“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们玩了”。
然后神秘地指指大水缸“师傅说把大水缸盛满水才能去玩。
”小和尚耷拉着脑袋说:“唉!只好抱着水桶去运水啦”。
教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引人注目的面部表情、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使幼儿可直接感知到这些事物,使他们身临其境,愉快自然、无压力,幼儿回答问题就较灵活自然,想到什么办法就讲出来或做出来,气氛活跃了,孩子的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
教师引导幼儿直接观察“提水、挑水、抬水”等动作。
都为幼儿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引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口述法(1)言语示范。
教师正确的言语示范为幼儿提供模仿的榜样,是幼儿学习语言和提高讲述能力的重要方法。
小结运水方法时,教师说:“小和尚提水走,小和尚挑水走,两个和尚抬水走。
”这三句话幼儿看着图就可脱口而出。
为便于幼儿理解,教师结合动作讲解动词,边做边说:“用手抓住桶把使劲往上‘提’,把两个水桶分别挂在扁担两头用肩膀‘挑’水走,两个小和尚‘抬’水走”等。
教师语言示范时要面向全体幼儿,保证每个人都能听清楚,教师的语言还要正确、清楚、响亮、富于表现力。
(2)问答。
教师常用问答的方法启发幼儿积极思维。
《小和尚运水》活动中就运用直截或启发式提问,引导幼儿寻找三种运水方法。
如教师提问:“小和尚怎么用一个水桶运水呢?”“小和尚怎样用两个水桶和一根扁担运水呢?”看图讲述时,教师提问“图上有什么?”“小和尚是怎么运水的?”引导幼儿联系图中情景和图片,试着让幼儿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小和尚运水的过程。
幼儿讲述:“小和尚想出来玩,可是师傅要他把大水缸盛满水才能玩,小和尚用一只水桶提水,提的水太少了,他就用两只水桶和扁担挑水,最后又来了一个小和尚,他们一起抬水。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法初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法初探潮砥中学数学教研组2006年6月随着新课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场面。
但大家有着共同的指挥棒,那就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目的很明确,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围绕着这个中心,我们也在努力地寻找基于这一内容下的好的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将结合教学实践和本人的一些心得从正反两面进行说明。
第一个环节:以境激情。
包含两个教学段:(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2)激趣激疑,导入新知。
新课的导入,抛开以前的“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形式,而采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情境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或者引起学生疑惑,使学生在兴趣与疑惑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以往的数学课,通常是学生们坐在座位上,等着老师讲,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思维停留在等待上,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会主动去思索,所以精神差,不兴奋。
上数学课的老师都有这么一种体会,那就是竞赛课课堂很活跃,而常规教学课课堂较沉闷。
为什么呢?如果一上课,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情境,学生的兴趣就马上来了,疑惑也马上来了,他们这时是处于一种主动状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了。
“化被动为主动”,这一环节可以称作“思维转变的最初革命”。
例如,在八年级《平行四边形的判别》这一节课,一开始就给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情境:下列图形中,哪一些是平行四边形?这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挑战。
于是,学生们马上开展了积极的思考,在以上几个图形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并考虑正确性,为了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有了一个作为学生个人的判定依据。
试着比较,若是简单的由老师提出“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判别”。
两者的效果可想而知。
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同的。
第二个环节:研探论证,发展思维。
(1)探索和论证新的知识。
即在学生对问题情境提出解决方案后,让他们自己去研究自己提出的方案的正确性。
可以说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大的改革”。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一、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的设立应符合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同时也要与学校的教学大纲相符合。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弱势学生和高水平学生都要有不同的帮助和指导。
只有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
二、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用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科技手段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例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数字教育资源等,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并能够通过互动学习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参加数学比赛、数学建模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发现学生的差错和不足,并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指导。
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对学生要求严格,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同时还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培养自信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同时,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研究初探一、引言1、教师的专业危机与医生或律师等专业性较强的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明显不足。
这种状况如不改善,将很难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门槛和社会声誉。
2、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基础教育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从“数量发展”到“质量提高”的道路,两者虽有一定的交叉,但是阶段性比较明显。
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更加关注的是诸如“入学率”、“流生率”、“义务教育年限”等数量方面的指标,当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数量普及,政府开始关注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如“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提高课程的适切性和灵活性”、“降低课堂的师生比”、“鼓励个别化教学”、“重视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质量”等等。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从“数量稀缺”走向“质量稀缺”,即有质量的基础教育的稀缺。
所有这些都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见下表:二、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要有充分的可支配的时间。
因为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是简单的时间的叠加或累积,或者说延长学习时间,而应该是学习效率的极大提高和学习潜能的激发。
乌克兰教育科学院专家反复强调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观点: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6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的人。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到:找到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这是多么独到的对时间的诠释。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可能犯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决不能饶恕的是用挤占学生的“时间”来扑灭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对一个人的终生发展来说,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至关重要。
教育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感到读书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和需要,特别忌讳用强迫性学习的目的剥夺学习的享受性质。
没有自主学习的乐趣,就不会有长远的学习效果。
经验证明,一个人最终能否成材,往往不取决于学历的高低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
所以新课程强调的是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1、探究学习的条件探究学习是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的分类,它相对于接受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学、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探究的主题既可以是学科领域的,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它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其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
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
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性学习的三个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要有探究的欲望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实际上就是求知欲。
探究欲望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
例如,在讲到平方差公式时,首先教师出示计算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展计算多项式乘法竞赛,教师的速度又远远超过学生,这其中原因就是教师运用了平方差公式。
那么什么是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作用就成了学生急于弄清的问题。
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很自然就有了后面的探究过程。
教师再学生用多项式乘法证明了平方差公式后向学生提出,你能不能用图形来证明一下平方差公式。
图形能证明代数吗?怎样来证明呢?这些都是学生想要搞清楚的事情。
因为在初二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用图形证明代数问题的意识。
这样同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生这种探索的情感。
(2)探究要有问题空间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的。
对于初中生来说1+1=2这是无须探究的。
问题的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
如在上个例子当中,教师要求学生从多项式乘法运算中自己发现平方差公式,这个问题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明白,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它需要认真观察、比较,脑子多转几个弯才能发现的,因此它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
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关键。
问题从哪里来,一方面是教师设计,一方面是学生提出。
我们就教师如何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要想设计出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的问题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努力。
①从内容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和发展关系时,提出了这个理论。
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所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
在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
我们形象地把他称为是“跳一跳,摘桃子”。
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有探究价值的。
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
②从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的设计一些发散类问题和探索类问题。
从问题涉及的内容看,我们把问题类型分为四类:一类是判别类问题。
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二是描述类问题。
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三是探索类问题。
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代表性词是“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类问题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唯一。
(3)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
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自由支配时间,其实就是这种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它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4)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的空间儿童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
建构主义把协作交流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因为,从理论上说儿童之间都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儿童的思维彼此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如果我们的课堂是“一言堂”、“满堂灌”还有什么探究可言。
可以把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或者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和班级展示,引导学生在形成自己的思考后通过交流来学习。
(5)反思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有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就会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形成一种探究的思考方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学生的探究反思往往是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上升到理性,让学生在探究的体验变成一学习的动力,成为一种思考习惯和生活方式。
2、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是从学习的组织形式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相对于个别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20世纪8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的广泛关注。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的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完成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分工;对共同的活动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人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这些都是21世纪公民所应该具有的素质。
例如,在讲到平方差公式时,首先教师出示计算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展计算多项式乘法竞赛,教师的速度远远超过学生,这其中原因就是教师运用了平方差公式。
那么什么是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作用就成了学生急于弄清的问题。
然后教师说:“大家从这四个题目中自己找一找,看看存在什么规律,当你找到规律时,平方差公式就找到了。
”(学生个别学习,大约3分钟)。
此时教师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说:“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一个说一个听,然后调换角色。
要注意说的一方首先要整理思维,就是要把你阐述的问题说清楚,最好列出几条,听的一方要仔细听对方的阐述,在哪儿阐述的清楚在哪儿阐述的不到位。
应该如何调整。
最后每个小组要推选一位中心发言人代表本小组向全班交流。
”(学生按各自的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每组4~6人,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先是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使各组的讨论既热烈又深入。
讨论大约持续了10分钟)。
最后各组的中心发言人把本组的认识与想法向全班交流,教师充分肯定各组合作学习的表现。
在学生发现了平方差公式后,教师接着说:“下面的时间大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编应用题,看看哪个小组编得又快又多又好。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展合作学习,教师深入各组巡视,仔细看他们编出来的题,发现有特点的,就让他们当中的同学上黑板写出来)。
教师问:“你们能否再变换一下角度来编题?”(小组又继续讨论,在巡视中教师发现两个学生不出声,问是为什么,学生说是对公式中的a和b究竟代表什么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教师及时给这两位学生讲解,学生边听边点头)。
我们可以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何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合理分组合作交流适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每个小组4~6人为宜,每个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2)规范操作①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②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
培养学生平等合作的意识。
③中心发言人的久留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教师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
④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这点非常重要。
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