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会计国民经济第一次作业

合集下载

最新最全国开(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答案

最新最全国开(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答案

第一题答:(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1.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等。

(2)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

3. 最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

4.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

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3及4网考题库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3及4网考题库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3及4网考题库答案形考任务3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1.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次作业的说明: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冋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作业内容: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工作情况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

(题目自拟,可参考课程论坛组织的学习讨论。

)小论文:浅谈人均GDP、人均GNI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区别与联系及反映居民收入水平用哪个指标更合理。

答* (1)人均GDP与人均GNI的概念明显不同.人均GDP和人均GNI分别是用GDP和GNI除以年平均人口计算得到的人均指标。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价值。

GNI即国民总收入,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等于企业、政府、住户等机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2)GDP和GNI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两者的联系看,GDP是GNI核算的基础。

GNI等于GDP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的初次分配收入,即GDP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初次分配收入净额。

从两者的区别看,GDP是个生产概念,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増长和变动情况;GNI是个收入概念,主要反映一个国家收入水平和宏观收入分配状况。

具体到人均GDP和人均GNI上,人均GDP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的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NI主要反映一个国家获得收入的人均水平。

(3)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区别较大,侧重点不同。

国民总收入(GNI)通过经常转移,形成可支配总收入。

上海电大基础会计第一次作业标准答案

上海电大基础会计第一次作业标准答案

上海电大基础会计第一次作业答案作者: 日期: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A.会计核算 B .会计监督C.会计分析 D .会计报告答案:A2.会计以()为主要计量单位。

A.货币 B .实物C.工时 D .劳动耗费答案:A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控制与监督 B .核算与监督C.反映与核算 D .核算与分析答案:B4.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A.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 B .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C.设置账户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 D .编制报表与登记账簿答案:B5.会计方法体系中,其基本环节是()。

A .会计核算方法B .会计分析方法C.会计监督方法 D .会计决策方法答案:A6.近代会计史中的两个里程碑是()。

A.卢卡?帕乔利复式簿记著作的出版和会计师职业协会的成立B.生产活动中出现了剩余产品和会计萌芽阶段的产生C.会计学基础理论的创立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逐渐分化D.首次出现“会计”二字构词连用和设置了“司会”官职答案:A7.会计的职能是()。

A.—成不变的B.随着生产关系的变更而发展C.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发展D.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答案:D8.会计在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时主要使用()。

A.货币量度和劳动量度B .劳动量度和实物量度C.实物量度和其他量度D .货币量度和实物量度答案:D9.确定会计核算工作空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A.会计主体 B •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 D .货币计量A10•对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提取坏账准备金这一做法体现的是()要求。

A.可靠性 B .重要性C.谨慎性 D .实质重于形式C11.会计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时,选作统一计量标准的是(A.劳动量度 B .货币量度C.实物量度 D .其他量度B312•财产物资计量属性应用的原则是()。

A.重置成本A" B .可变现净值C.历史成本 D .公允价值C13.进行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符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网考第一套标准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818)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网考第一套标准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818)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机考网考第一套标准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818)
100%通过
试卷总分: 100
答题时间: 60 分钟
题型:单选题(1-30)多选题(31-35)判断题(36-45)
一、单选题,共30题
1.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记录在()
B、资产数量其它账户
2.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
A、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
3.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机构单位
4.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为基础。

B、企业资产负债核算
5.联系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指标是()。

A、国民总收入
6.名义持有资产收益表明整个核算期由于()变动而引起的全部价值收益。

D、价格
7.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
A.SNA
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
A、农民自己食用的粮食;
9.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的数量。

B、中间投入
10.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
C、营业盈余
11.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
B、公海
12.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平衡项是()。

C、初次分配总收入
13.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亿元。

C、11800。

会计学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5篇

会计学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5篇

会计学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5篇第一篇:会计学第一次作业及参考答案会计学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会计是以()的产生为标志。

A.官厅会计B.复式记账法C.注册会计师协会D.成本会计2.信息系统论强调会计的()A.目标B.内容C.形式D.过程3.以下各项目属于资产的有()。

A.存货B.应付职工薪酬C.短期借款D.实收资本4.下列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A.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B.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C.购进材料一批货款未付D.以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5.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数量上等于()A.全部资产减去全部所有者权益B.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C.全部净资产减去全部所有者权益D.全部净资产减去全部负债6.预付账款属于会计要素中的()。

A.资产B.负债C.费用D.所有者权益7.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A.库存现金B.运输设备C.专利权D.厂房8.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单位应选择()作为记账方法。

A借贷记账法B增减记账法C收付记账法D以上三者9.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哪方记增加数,哪方记减少数是由()决定的。

A账户的结构B账户的内容C账户的用途D账户的性质10.下列各账户中,期末可能有余额在借方的是()。

A管理费用B生产成本C财务费用D销售费用二、多项选择题1.会计学的发展阶段包括()。

A.古代会计B.近代会计C.现代会计D.管理会计2.会计理论界就会计的含义形成的两个主流学派包括()。

A.经济活动论B.管理活动论C.信息系统论D.信息控制论3.美国注册会计师委员会将会计目标分为()。

A.基本目标B.一般目标C.特殊目标D.特定目标4.下列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A.投入资本B.资本公积金C.盈余公积金D.未分配利润E.银行借款5.下列各项中,作为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有()。

A.全面性原则B.简明实用原则C.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D.相对稳定性原则E.内外兼顾原则6.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科目的有()。

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复习(附答案)

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复习(附答案)

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复习(附答案)国民经济核算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复习第一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A.SNA B.MPS C.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C)。

A.一次产业分类B.二次产业分类C.三次产业分类D.四次产业分类3.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C)。

A.要素价格B.基本价格C.生产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4.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5.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资金流量核算D.国际收支核算6.常住单位是指(C )。

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D.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7.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 )A.交通运输业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D.畜牧业8.SNA采用的是(A )。

A.全面生产概念B.限制性生产概念C.物质生产概念D.宏观生产概念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 )。

A.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一个基层单位能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一个机构单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层单位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D )处理。

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内部交易1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 )。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国民收入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B)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国开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次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次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答案见后一页
国民经济核算非实时网上讨论
(1)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是什么关系?具体说明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

你知道中国2000年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吗?
(3)生产核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教材上第32页到37页中讲到了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

根据你对生产核算理论依据及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的理解,说明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中(1)—(3)部门与(4)-(8)部门在总产出核算上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本次作业的说明:
(1)本次作业以非实时网上讨论(课程论坛发帖)的形式进行,可在上述讨论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讨论;主要发言字数为800字左右。

(2)任课老师根据发帖内容进行成绩评定。

一、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是什么关系?具体说明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在概念、原则、方法等方面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会计核算是从资金角度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包括利润分配表和业务收支表)及财务善变动表等,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核算,。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1-4)整理版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作业答案(1-4)整理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1答案一、简答题: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15分)(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1) 增加值是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加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

机构单位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有生产法和收入法。

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有生产法和分配法。

(2)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进行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三个角度理解1 生产过程或生产成果价值总量。

2 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价值总量。

3 生产过程结果的收入分配的收入总量。

(3){48401/46251,按X^Y(1/5)或科学型(打勾Inv 先5再等于既出结果)}×100%=100.91182321/89404=2.03929 按X^Y下(1/5)=0.2=1.1531×100%=115.31%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

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及资本形成金融资产和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二、计算分析题:1、.某企业2003年各项生产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报酬32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4亿元,向政府交纳的全部生产税净额8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21亿元。

要求计算企业2003年增加值。

该企业2003年增加值=劳动报酬32亿元+固定资产折旧4亿元+生产税净额8亿元+营业盈余21亿元=65亿元2、已知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9)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电大本科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及答案

电大本科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国民经济核算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

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C.产业部门D.综合部门2.下面各项经济交易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 )。

A-农民交售的粮食B.工业企业生产用于销售的产品C.建筑业用于销售的房屋D.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3.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000亿元,总产出为7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500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亿元。

A.2700 B.3200C.3700 D.67004.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 )。

A.第1象限B.第Ⅱ象限C.第Ⅲ象限D.第Ⅳ象限5.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 )。

A.政府税收B.劳动报酬C.营业盈余D.增加值6.已知某年国民可支配总收人为9.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折旧为0.5亿元,总消费为6.5亿元,则总储蓄为( )。

A.3亿元B.9亿元’C.10亿元D.2.5亿元7.如果一机构部门在一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如下:增加值为1000亿元,原始总收入为400亿元,可支配总收入为300亿元,总储蓄为300亿元。

根据各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中的特点判定,该部门应该是( )。

A.政府部门B.非金融企业部门C.非营利性机构部门D.居民(住户)部门8.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

A.财产收入B.经常转移C资本转移D.储蓄9.资本账户中的平衡项是( )。

A.资本转移收入净额B.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C.总储蓄D.资金余缺10.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总范围是( )。

A.金融资产B.经济资产C.非经济资产D.既包括经济资产也包括非经济资产11.已知某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对外贸易差额为-200亿美元,服务对外贸易往来差额为60亿美元,收益及经常转移差额为+10亿美元,则经常项目差额为( )。

2019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小抄第一次作业一、简答题1、(1)增加值是指某单位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生产法和收入法(或称分配法)a、生产法: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 机构单位(产业部门)总产出- 机构单位(产业部门)中间投入b、收入法: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总量。

它表示全部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

它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成的收入总量。

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

从内容上看,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及资本形成金融资产和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3.简要说明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投入产出表中存在哪些平衡关系?答投入产出表由四个象限组成。

目前已研究的内容是前三个象限。

第一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它主要用来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该象限的每个数据都要从横行和纵列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从行横看,它表明每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称为中间产品或中间使用。

从纵向看,它表明每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称为中间投入或中间消耗。

第二象限主要反映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第三象限主要反映各部门增加值分配或最初投入构成情况。

最新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作业1

最新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作业1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1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三章)一、简答题1.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答: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计算增加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总产出-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收入法:某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增加值=该机构单位(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营余)(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答: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者报酬价值、资本报酬价值(固定资本消耗、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具体包括最终消费(居民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出口减进口)。

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具体包括劳动要素的报酬收入、资本要素的报酬收入。

(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 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48401/46251)1/5=100.91%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182321/89404)1/5=115.51%2.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答: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生产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国民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金融资产与负债、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贸易、国际劳务、国际投资、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

国开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次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次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国民经济核算第一次形考任务参
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非实时网上讨论
本次讨论包括三个问题,分别涉及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及生产核算的理论依据和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

关于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它们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分析的方法,但目的和对象不同。

会计核算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国民经济核算则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两者的联系在于,会计核算提供了国民经济核算所需的企业数据,而国民经济核算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背景。

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

它可以通过产值法、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计算。

其中,产值法是根据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是根据各种支出(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
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是根据各种收入(如劳动报酬、利润、租金和税收)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据了解,中国2000年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中均有较大提升。

关于生产核算的理论依据和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生产核算的理论依据是价值规律,即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可以通过价值评估、成本法和市场价格法等方法进行。

在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中,(1)—(3)部门和(4)-(8)部门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基础产业部门,生产的是
生产资料,而后者是上游产业部门,生产的是最终消费品。

因此,前者的产出主要用于后者的生产,而后者的产出则直接用于最终消费。

电大成本会计第一次作业答案

电大成本会计第一次作业答案

1.某企业本月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甲材料2000千克。

本月实际产量为:A产品200件,B产品100件。

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A产品5千克,B产品8千克。

本月耗用甲材料资料如下表:要求:(1)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2)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材料费用(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3)根据分配结果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本题20分)答:(1)购进材料共计:200*30+500*32+600*35+900*30=70000(元)本月生产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70000-200*30=64000(元)(2)分配材料费用:材料定额耗用量:A产品:5X200=1000(千克)B产品;8X100=800(千克)分配率:64000/(1000+800)=35.56应分配的材料费用:A产品=35.56X1000=35560(元)B产品=35.56X800=28448(元)(3)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一A产品 35560一B产品 28448贷:原材料 640002.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

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

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

A 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明细帐设有“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帐;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本题15分)答:(1)分配电费:分配率=24950/(35000+8900+6000)=0.5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000×0.5=15000(元)照明用电费=5000×0.5=2500(元)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000×0.5=3500(元)照明用电费=1900*0.5=950(元)企业管理部门用电费=6000×0.5=3000(元)合计 24950(元)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000/(36000+24000)=0.25A产品负担:36000×0.25=9000(元)B产品负担:24000×0.25=6000(元)(2)借:应付账款 24000贷:银行存款 24000(3)借:基本生产成本一--A产品(燃料及动力) 9000——B产品(燃料及动力) 6000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 35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500——辅助车间 950管理费用 3000贷:应付账款 249503.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产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是什么关系?具体说明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

你知道中国2000年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吗?
(3)生产核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教材上第32页到37页中讲到了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

根据你对生产核算理论依据及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的理解,说明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中(1)—(3)部门与(4)-(8)部门在总产出核算上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本次作业的说明:
(1)本次作业以非实时网上讨论(课程论坛发帖)的形式进行,可在上述讨论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讨论;
(2)本次作业的选题与讨论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

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选定题目,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在网上发本学习小组的首帖,小组成员采用非实时跟帖的方法进行讨论,每人有效跟帖数至少6个,主要发言字数为800字左右。

(3)任课老师根据发帖内容进行成绩评定。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关系比较密切。

会计核算是从资金角度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包括利润分配表和业务收支表)及财务状况变动表等,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核算,这与国民经济核算注重流量与存量的价值量核算要求相吻合;会计核算的借贷记帐与国民经济循环帐户的复式记帐也基本类同。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区别首先在于前者是“社会全计”、“宏观会计”,一般没有明确的对象(单位),而后者一般是微观会计,落实于具体的对象,同时会计核算只按收人和支出的费用性质加以归集,并不关心收支是转移性的、财产性的,还是消费性的;也不关心接受者是个人、企业、行政事业,还是其他机构(虽有记录,但不一定归纳分类整理)。

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原则上是有区别的。

从会计核算到国民经济核算必须经过数据的转换、内容的凋整、科目的重新排列。

经济学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国民经济核算利用会计账户形式和复式核算方法,其所需资料也大部分来源于微观会计核算。

但二者之间的核算对象、目标不同,核算的原则、计价基础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和说明,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

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

国民经济核算对象的客体是国民经济所构成的复杂经济系统,这个经济系统是由千千万万个经济活动单位所组成。

如果根据经济活动的功能来考察,这些经济活动单位可以分为两类,即国民经济活动的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它们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基础。

1、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它们的核算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即都采取账户的方法进行核算。

因此,有的人就将国民经济核算称为“社会会计”或“国民账户”。

第二,会计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

由于国民经济核算属于宏观核算,而会计核算则是微观核算,实际工作中许多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是取之于会计核算资料的。

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区别,这就是它们核算的范围不同,在实际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从上述两种核算的关系可以看出,作为两门课程的会计学和国民经济核算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区别首先在于前者一般是微观会计,落实于具体的对象,同时会计核算只按收入和支出的费用性质加以归集,并不关心收支是转移性的、财产性的,还是消费性的;也不关心接受者是个人、企业、行政事业,还是其他机构(虽有记录,但不一定归纳分类整理)。

而后是“社会会计”“宏观会计”,一般没有明确的对象(单位),因此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上是有区别的。

从会计核算到国民经济核算必须经过数据的转换、内容的调整、科目的重新排列。

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会计帐户形式和复式核算方法,大部分资料来源于会计核算,但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的对象和目标不同,核算原则、记价基础、核算方法都不同。

从会计与国民经济核算的关系看,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二、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 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2)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内容。

即: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一定限度内的统计误差是允许出现的。

目前,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中多采用收入法,但其三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

三、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0645亿元。

排名第七。

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

2005年,中国人均GDP仅1700美元。

中国人均GDP的排名在100位左右。

这在发展中国家序列里,也算不上佼佼者。

(2)国内生产总值概念,一般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即生产过程的结果或成果价值总量、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对生产过程结果分配形式的收入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有三种方法:
①生产法。

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也可用机构部门的生产核算进行汇总,其结果完全一致:国内生产总值=各机构部门-各机构部门的中间消耗
②收入法。

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
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或国内生产总值=各机构部门劳动者报酬+各机构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机构部门生产税净额+各机构部门营业盈余
③支出法。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