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慧 水墨气质
陈惠彪的水墨探索
涛八大这一 类。 陈惠彪的作品体 现了这两种 传 统, 还 是它们两 者的结合, 而 且 又应和 了当代 的这 种视觉张 力。 这是我 的第一个 印象 : 挖掘 汉唐传统和挖掘明清个性 派传统 。
再 一点 , 他比 较 注意 笔 墨 跟 中国 传 统 有 关的 那种肌理 的结合。 从某 种意 义上讲 , 他 的
— —
吕品田 ( 美 术批评 家)
陈惠 彪 的作 品把 鱼 从写生 形态升 华 到了 意 笔的境 界。 近年来他 所创作的 “ 鱼” 系列, 无
论 风姿气骨, 还是笔墨精神 , 都已 日 臻 完美 。 而 且, 此“ 鱼” 已非彼 “ 鱼” 。 以往 的 “ 鱼” 除了体 现 出勃勃 的生命 力和 追求 自由精神之 外 , 大部 是以荷塘 为背景 , 即是 所谓 “ 鱼戏” 、“ 鱼 乐” , 或 可暗喻 男女之事。 如 今的 “ 鱼” , 却常以崇 山
易英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
种精神上的追求 , 就 是说他 的作品有一种 生 气, 这是 很不容 易的。 现 在他总 的趋 向就是 在
中国画的笔墨除了表达 物 象外 , 更多的是 表达哲理的东西。 当然 , 笔墨也可以表达情感。 在这方面, 我觉 得陈惠彪 的作品表现出对 中国 文化 , 包括 医学 , 包的理解 感悟在 画里头, 体现得 比较 好。 至 于今后怎样 发展 , 我绝 不能说 他应 该这 样做 , 不应 该那样 做 , 我 觉得 就按照 自己 的感觉 , 这么做下去就可以 给美术界奉 献更
厚” 的精神 要求 所 以他的意 象不 光是向里 的 意, 还 有 向外的意 。 黄宾 虹的 意 , 八 大 山人 的
意, 他都可以吸收 。
— —
对材料、 对画 面一些 形式的整体把握有 非常良 好的感觉。 这种恣肆汪洋、 蓬蓬勃勃的肌理, 典 雅 的泼洒 , 偶然构成的肌理通过一种适度 的、
画中自有颜如玉
件同样姿态的裸女作品,其中最先完成的是作于 1924 年的原稿,而本次拍卖
中 1930 年创作的《裸女与猫》、与 1931 年的《仰卧裸女》。此三件作品中,除
了本次拍卖的《裸女与猫》,其他两件皆由日本福冈市立美术馆永久收藏。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011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1896年作《绿叶前的女孩》油彩画布
LOT 号 :13 来源 :伦敦苏富比 2017 年 3 月《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 估价 :120 万 -180 万 GBP 成交价 :432.125 万 GBP
《绿叶前的女孩》,此前估价仅为 120 万 -180 万英镑,最终作品以 432.125 万英镑成交,是其最高估价的近 3 倍,也是当晚成交价高于估价最多的作品。 这幅画创作于克林姆特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穿戴纯白色上衣和时尚帽子, 与深绿色的树叶背景形成对比,这是克林姆特肖像画中不常见的环境。 在 女孩面容和头发的描绘上可见精致的笔触,与其他地方的笔触形成鲜明对 比。女孩的眼神也透露出梦幻。
傅抱石 《琵琶行诗意》
LOT 号 :1222 来源 :中国嘉德 2011 年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8280 万 RMB
傅抱石的《琵琶行诗意》从 3800 万元起拍,多次叫价后最终以 8280 万元的价格成交,创 造了当年傅抱石作品的最高价格纪录。唐白居易七言古诗《琵琶行》是大家熟悉的诗篇“,浔 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大家都能琅琅上口。诗写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夜送客 于江上,忽听到琵琶曲声,移船靠近,得见“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原长安名歌伎。画分两 段,重点在下。上画枫树,下作芦荻,点明了“秋瑟瑟”的季节特征,秋气肃杀,更增悲 凉之感。女子、司马与客,都画在视角最好、最突出的位置。重点细致描绘的是人物的情绪, 女子虽已“老大”,风韵犹在,面极悲苦,而江东司马则已被感动得低头垂泪“青衫湿”了。 先生之作所要表现的,正是诗人白居易《琵琶行》的主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 曾相识。”
浅谈在水彩画中水色的艺术表现与魅力
2021.02真情 教育探索11浅谈在水彩画中水色的艺术表现与魅力马梦婕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摘要:水彩画,是用水调合透明颜料的一种绘画方式,早在古埃及时代就有人以水作为媒介与颜料调合在草纸上进行作画,十四世纪的欧洲便已经开始用水墨单彩的绘画形式来起壁画稿,在十八世纪英国杰出的水彩画家们,运用水彩颜料透明细腻的特点,充分的将水与色彩进行融合,创作了许多让世人为之惊叹的作品,也使得水彩画兴盛并快速发展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水彩画传入我国,因技法与我国的传统水墨画有颇多相似之处,其独特的柔和、灵动、晕染的特性吸引了很多绘画爱好者,清代扬州八怪中李鱓表示:“水为笔墨之介绍,用之得法及凝于神”,“笔墨作合生动,妙在用水”。
在山水画中,水自身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它自身蕴含着意蕴无穷的内涵,在静态与动态之间,要么沉静内敛要么气势磅礴。
可见在绘画中水的运用极为重要,就以水作为媒介的水彩画而言,更能决定一副水彩作品的整体风格与效果。
本文将主要就水彩画中水、色的应用表现进行探析,解析水彩画中水与色相融带来的艺术魅力以及水色的重视与运用。
关键词:水彩画;水色表现;水;艺术魅力水彩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进行作画创作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个“水”也是水彩画自身最为精妙独特之处,不仅能区别于其他画种的外表和特殊技法外,其通透的视觉感受和绘制过程中由水的流动性而形成的肌理波纹更让水彩画表现出了自身独有的,自然洒脱、清新通透的艺术特征。
水彩画与中国的水墨画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水色相融、相辅相成,随着时代的进步,画材的丰富,艺术表现的多样,不同的题材和艺术风格的展现,及创作者对水的驾驭控制表现能力,使水与色在水彩画中进行了完美结合,呈现出水彩画梦境般的艺术风貌。
一、水赋予水彩画的特殊意义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水的精神早已浓浓的渗透其中,中国绘画史上,关于水的最为知名的画作便当属于南宋画家马远的《水图》,在他的作品中对水的汹涌平静进行了12种不同的分析描绘,如果说每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面,有自己的灵魂,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那么水便是水彩画的灵魂,水象征着生命,赐予了一幅水彩作品生命更赐予了它无限的灵动与遐想。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型)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型)院系所专业学习方式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备注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001中国画学院135107美术(1)全日制13中国古典花鸟画研究霍春阳初试(花鸟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Y15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705造型基础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1)全日制14工笔花鸟画艺术研究贾广健初试(花鸟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Y15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705造型基础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1)全日制15写意花鸟画研究刘文生初试(花鸟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Y15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705造型基础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1)全日制16现代水墨研究阎秉会初试(山水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Y15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705造型基础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1)全日制17山水画的发展和演变研究王慧智初试(山水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复试:面试、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Y15M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705造型基础④805专业创作与论文(1)全日制18泼墨山水画创作与研究申世辉初试(山水画):705"造型基础"考速写和写生,805"专业创作与论文"考创作和论文。
山水画的境界:笔精墨妙,其美在内——访山水画名家张天潇先生
【与名家面对面】—本期人物张天潇栏目主持:夏德娟张天潇,字树弘,号明诚居士,漾月斋主人。
1988年成为花鸟画名家郭笃民先生入室弟子;2005年北京画院中国画研修班,导师为著名画家南海岩;200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导师为著名工笔画家李永文,并受教于霍春阳、何家英、颜宝臻等先生,同年《牧童》》《兴尽晚归舟》入选2007年中国高等美术学院年鉴;2010年北京现代工笔画院创作班高研班深造,受教于当代名家王明明、蒋彩萍、王天胜、李魁正等先生。
山水画的境界:笔精墨妙,其美在内——访山水画名家张天潇先生The Ideal State of Landscape Paintings: Interior Beauty with Perfect Skills of Ink and Paintbrush—An Interview with Famous Landscape Painter Zhang TianxiaoART CITY03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编者按 在第七届中国画节主场馆,张天潇先生的山水画作悄悄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目光,参观者慕名而来者众,记者也闻讯而至。
眼前的画仿佛从很久远的年代走来,画者用笔虚灵,气韵清恬,行笔缜密,一丝不苟,水墨淋漓酣畅,生动地刻画出了山间林野一派清润自然之气。
笔法取自黄公望,干笔皴擦,湿笔点染,的苍茫之气,功力深遂;另一幅画则长松高龄,溪水村舍。
画中以两株粗壮茂盛的参天巨松压轴,寓意长青不老。
画面的远景是连绵的山岭,水溪从山中流出,至低处汇成大河,在山水林木的环抱中隐约可见幽静的楼阁,此画笔墨表现上宗法黄公望,峰峦层叠,树丛浓密,勾线空灵,苔点细密,皴笔干湿浓淡相映衬,皴擦点染兼用,整幅画气厚力陈,笔法稳健细谨,用墨浓淡相间,于满布局中有疏朗之感,显示了张天潇深厚的笔墨功力。
置身于画中山水的雄秀绵延的氛围里,任山风拂面,听溪水潺潺,空灵闲适、清净淡然弥漫心头,如读陶渊明的诗,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走入到他的山水之中……精彩!好画!于是,张天潇便进入了本刊精选的年度画家之列。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1、《疏松幽岫亭》曹知白元代立轴纸本水墨纵48厘米横36.4厘米(法)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前景是挂满藤蔓的参天松柏,中景、远景的山峰层叠而巍峨。
山间有飞流的瀑布,瀑布下有平常的人家。
虽然仍能找到宋代山水画的遗风,但曹知白也将自己的个性色彩加了进去。
由于家中雄厚的财力,曹知白的日子过得舒心如意,与倪瓒等人同为太湖一带的著名文人。
传世之作有《疏松幽岫亭》《群山雪霁图》《溪山泛艇图》等。
2、《花卉图》陈遵明代立轴绢本设色纵136.8厘米横57.8厘米(日)泉屋博古馆藏。
溪流自左至右贯穿着画面,岸边繁花似锦,色彩缤纷。
花草以没骨法画成,色彩浓淡层次丰富。
轻柔的笔法,完美地表现出小溪边的清新景致。
陈遵,生平不详,明代画家。
字汝循,浙江嘉兴人。
擅长描绘花鸟,栩栩如生。
传世作品有《三友图》《枇杷图》《蓼花蛱蝶图》。
3、《陶渊明故事图》陈洪绶明末清初长卷绢本设色纵30.3厘米横308厘米(美)火奴鲁鲁艺术学院藏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名士,不阿权贵,嗜酒安贫,喜好在宁静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这幅画抓取解印、种秫、归去、无酒等几个特写镜头来描绘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的清馨生活(此选两幅)。
作者陈洪绶(1598—1652)是明末清初的人物画家,少年时得到北宋李公麟所作《孔门七十二贤》的拓本,关门在家终日鉴习。
到晚年已突破前人陈规,自成一派。
4、《仙山图》陈汝言元代长卷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102.9厘米(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山峦层叠起伏,错落有致。
山顶和山脚都配以墨色厚重的松树,它们压住了山峰鲜亮的绿色,使画面趋于沉稳。
山峦中安排了小桥、村落、浮云、人物,左下角两人正在看山羊戏耍,右边有高士与童子,一片世外仙境的境象。
陈汝言,元末画家,和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是好友。
传世之作有《仙山图》《百丈泉图》《荆溪图》等。
5、《猿图》法常宋代立轴绢本水墨纵173.9厘米横98.8厘米(日)京都大德寺藏一棵枯松斜插天际,猿猴的重色稳定了画面的重心。
陈红梅写意仕女画赏析:清秀飘逸,千娇百媚
陈红梅写意人物画《昭君出塞》 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 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它用笔工整,刻画细致,色彩典雅,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其中,又以写意仕女画的 历史最为悠久。 陈红梅四尺竖幅人物画仕女图《昭君出塞》,描绘的是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昭君是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沉鱼落雁中 落雁就是形容她的,画中的昭君在漫天风雪中依偎着骆驼,全身只露出一副姣好容颜,怀抱着一支琵琶,一身素袍在风中轻轻 摆动,天上飞过几只大雁,与有落雁之称的昭君呼应,也表明了昭君出塞的背景。此画构图饱满,主次分明,笔墨浓淡幅人物画仕女图《昭君出塞》,适合悬挂在书 房、工作室、会所上档次且彰显品位。
陈红梅人物仕女图《玉质禅心》 但归根究底,无论人物画的造型服饰如何千姿百态,都不可忽视“传神”的重要性。东晋顾恺之曾说:“手挥五弦易,目送归 鸿难”,并提出“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等观点。 在我看来,著名画家陈红梅女士的写意仕女画,便属此类鬼斧神工佳作。
陈红梅国画人物作品《贵妃醉酒》 她不仅笔墨功力精湛,还深谙传神气韵之妙。她所画的仕女多以唐朝为背景,以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理解,用中国画的表现 形式反映她们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趣。那些绮年玉貌的佳人,既有几分张萱周昉式的浓丽丰腴,又绝无半点艳俗之感。她们清 婉娴雅、飘逸出尘,或轻颦浅笑,或含情凝睇,或烟视媚行,弹琴、吹箫、赏画、密语……无一不是栩栩欲活,跃然纸上。
“象由心生”,潜藏在象变之下的心性修炼——谈陈红汗水墨艺术的心象之路
“象由心生”,潜藏在象变之下的心性修炼——谈陈红汗水墨艺术的心象之路作者:张予津来源:《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张予津Zhang Yujin见到陈红汗之前,我看到过他近来在北京举办的“以墨迹心,即心即墨”展览的一系列水墨作品,印象颇为深刻,尤其是他以张弛有力、收放自如、疏密得体的墨线绘制在宣纸上的具有抽象意味的画面,带给了作为观者的我一种若有似无的淡然气息。
就像字如其人一样,我相信画也定如其人,或许只有内心平静超脱的画家才能创作出这样安静洒脱的作品,于是暗自猜想生活中的陈红汗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实验水墨画家那么简单。
初见画家,果然印证了我之前的判断,浑身上下弥漫着属于艺术家的淡定从容和身为教师的儒雅睿智。
一番聊天之后,我想说的是,只有领会了陈红汗艺术背后始终如一的精神思想,才能读懂他看似不具意义的水墨意象。
相反,倘若你单单面对那一幅幅没有实际图像的画面,你很难领悟到作品之后艺术家隐秘的旷达心境和玄思冥想。
陈红汗不是中国画科班出身,早年留学法国,画过油画,做过装置,也尝试过行为艺术,但是作为一个在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始终希望凭借极具东方精神的文化符号“水墨”来表达一种价值观念和文化诉求。
在陈红汗的艺术中,“水墨”这个概念早已突破了传统水墨画的规范和模式,它被衍化成了一种可以在创作中加以运用的媒介材料,国画中司空见惯的工具材料——毛笔、宣纸、墨在画家的艺术构想中被赋予了全新的特性,陈红汗将传统媒介材料与新媒体技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创作手法巧妙融合,抛弃了可辨认的形象与主题,试图借助水墨意象来建构一个有如宇宙般虚无缥缈、超然旷达的空间的抽象图式。
在他的理解中,“水墨”既是一种媒介,又是一种文化,他别出心裁地用这样一种媒介和文化去努力呈现艺术本体的内在品质,找寻心灵或心志与传统的挂接。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水墨艺术在形式和表现语言上是与传统水墨完全割裂的,但是在精神气质和内在意趣的层面上,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他从传统水墨中汲取的精神和文化的营养,可以体味到他艺术中东方文化感性浪漫的美学思想和注重自然的虚静之心。
麻皴起,峰峦叠翠得天真
麻皴起,峰峦叠翠得天真作者:董源披来源:《中华儿女》 2014年第3期孙聚成岑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当先圣文人静坐观看眼前风景,种种风物便成为他们心灵中的一幅画,演绎成万千丰姿,展现出无尽魅力,传统文人画便成为中国画坛的一道永恒主题,成为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
伴随着岁月的演进,经历了盛唐的风华,中国山水画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并逐渐形成了南北不同的画风,北派的雄浑和南派的隽秀,共同缔造了中国画坛的繁荣。
其中,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董源对中国水墨山水画发展的贡献巨大,在中国绘画史上拥有不容忽视的崇高地位,他创立的披麻皴技法,充分表现了南方山水画貌,一直沿用至今。
董源,(?-约962年),字叔达,五代南唐时画家,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自称“江南人”。
南唐烈祖昇元初曾奉命画《庐山图》,中主唐元宗时已是北苑副吏,故人称其为“董北苑”。
南唐的几位君主都雅好文艺,专门设置了翰林图画院,集中了一批知名的画家进行创作,董源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作为画家的董源,对许多题材都能熟练驾驭,他最工山水,亦画仕女与花鸟等,兼工龙、牛、虎和人物。
年轻时的董源,已经名满天下,受到了时人的瞩目,特别是他的山水画,曾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厚爱。
史载,李璟未登基时曾在庐山修建别墅,将山泉花草林木等胜景融为一体。
为了能时时看到庐山景致,李璟特地派董源创作了一幅《庐山图》。
董源将五老峰、云烟雾海、苍松翠柏、泉流怪石和庭院别墅巧妙地绘入一图,成为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李璟对画作赞不绝口,爱不释手,命人挂在卧室里,闲暇时间品画观赏,仔细体味长居庐山的妙境。
据记载,某年冬天,一场大雪,铺天盖地飘落京都,到处是一派银装素裹的世界。
李璟雅兴大发,召集群臣登楼观景,赏雪赋诗;并召来当时的画坛高手多人,分工合作,创作一幅雪景图。
当时,由高太冲画中主李璟像,周文矩画侍臣和及乐工侍从,朱澄画楼阁宫殿,董源画雪竹寒林,徐崇嗣画池塘鱼禽。
很快,一幅栩栩如生的《赏雪图》完成了。
灵山静水
灵山静水,香岸泊舟作者:马达飞 | 发表时间:2013.02.04隋唐伊始,中国山水画便有了独立的分科,自此山水、人物、花鸟,成为传统中国绘画熠熠生辉的三大艺术科目。
而山水画不仅是世界艺术丛林中独特的风景,也承载着中国人文领域里最为深邃的寄托,伴随着中国艺术走过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
应该说,中国山水画得到大的发展,与“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宗白华语)”有莫大的关系。
文人终于找到了一种独特的道白语境,在用笔墨描摹自然山水之际,倾吐内心中无限的天地爱恋和优雅韵致。
北宋大画家郭熙把山水比喻为“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这简直就是辛弃疾所写的“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在与自然顾盼之间,艺术家拟人化了山川湖泊,艺术生命由此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
南宋画家马远有一幅《苇岸泊舟》,意境深远,极富趣味。
画的远处以非常简约的笔法,寥寥淡染几笔远山,勾勒出平远的景色,近处一叶孤舟,几片苇草,水岸在即,满目萧疏。
一白衣人蜷缩在小舟之上,痴痴地凝望着远处的半壁山水。
整幅只有上、下两段内容,全画无多着墨,大幅度地留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空阔的寄望,衬托出当时作者委身江南偏安一隅的忿懑情绪以及对远方故园的深深的思恋。
被后世画家称之为“马一角”的马远,善于以小见大。
他不用常规画法的全景式构图,而是采用一种主观式的截景方式,省略掉一切与主题无关的元素,这是一种多么智慧的选择!这种高超的裁剪式手法提炼自然,妙造自然,一切都是为了弘扬主旨,一切都成就了主题的衬托。
心境跃然于尺幅之间,意趣流露在点画之外,巧妙地把诗情画意尽情地倾诉出来。
画中岸边芦苇,看似疏杂无致,实际上是画家内心的流露。
荒野的此岸不是真正可以停靠的地方,画家所要寻找的那种充满香气的世界在远方,在彼岸,在山的那边,那世界光明无尘,万物澄澈,纵使世间遍寻不着,也要在心宇中营构这样一个理想空间。
这幅画中小舟仿佛成了主角,停泊在岸边不远处,如同乘舟者的容与不进的心情。
见素抱朴_虚极静笃——创作心得
菁英推介Artscircle也。
承易而革难。
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
”“常变之道,终归于自然也。
”将体现写意山水元素符号语言体系的完整性在现代中挖掘、在传承中解读和在自然中行万里路来观察体验,并以古法寻求创新机杼。
在这几年的中国画创作、写生实践基础上,扩充符号语汇,加强画面视觉张力,以“中庸之中道”为度,转换符号语言和笔墨程式的表述方式,从而触发新意。
在此基础上要以本身具备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以及很高的胆识去探究创新的法则。
只有真正认识传统,才能正确认识现代,走出误区,走向共识,传承民族之魂,创中华之新经典,走出中国画具有符号语言特色的现代解读之路。
我一直喜欢抽象形式的美,它那种独立于物象之外的形式因素构成着鲜明的视觉特征,给人以愉悦感。
这大概是我较注重研究画面构成和笔墨形式的重要原因。
对抽象美的兴趣影响着我的审美习惯、观察方法和技法探索,表现自然中抽象意蕴的美亦成为我作品表现的主旨,它决定着作品的审美取向,激发着我的表达欲念,这种欲念不仅来自我日臻成熟的笔墨技能,更来自我对自然的特殊感受和理解。
从《东湖访春图》到《山有木兮》等系列作品,我都以此种手法体现出这一审美特征。
的确,大自然的无比丰富与物象形态的美妙总是令我入神地推敲画面的每一结构、每一局部,直至完美。
对整体效果的追求甚至使我淡化了对画面层次的强调和形象的具体描绘,取而代之的是画面的平面性和形象的朦胧感。
郑颖璐/晨霭入看无纸本水墨139cm×68cm 2023年郑颖璐/东湖村写生之二纸本水墨50cm×30cm 2023年672024/04郑颖璐/静水流深不知处纸本水墨180cm×97cm 2020年68菁英推介Arts circle在近期的写生作品中,我对“意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它是一种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既入理又含情。
写意山水画的意象表现形式,是在追求形神兼备的同时,也注重寓意抒情,求象外之意,给人以画外的联想,而并非单纯的客观描绘。
现代画家
现代画家周亚女,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会员,世界中文作家协会会员。
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
少时曾研习透明水彩画。
主攻工笔花鸟画。
上溯黄荃画风,清丽典雅、细腻含蓄,尤擅牡丹等花卉。
作品多次入展省市级画展并入画册。
获2003全国茶花书画大赛优秀奖。
曾赴欧洲文化交流,观摩借鉴西方绘画,持“绘画最终是审美的胜利”的信念。
与绘画的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中华散文》《江南》《中国花鸟画》等国家、省(包括台湾)、新加坡一级文学美术刊物发表小说、散文、文学美术评论若干。
获多项全国性散文大赛优秀奖及作品入编《华夏散文经典》等多种专集。
宋永进1966年7月生于浙江兰溪。
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
大学四年中,留校作品数量居全系之首,共计二十余件(包括油画、水彩、素描等)。
其中油画《有鱼的静物》被浙江美术学院正式收藏。
1999年考入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硕士课程研修班。
现为中国油画学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浙江水彩画家协会会员,任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学系主任。
主要发表油画作品在下列全国性专业杂志上发表《美术》——(1993)《红色的休止符》《新美术》——(1999)《画具包围中的老头》《女双人体》《半边天》《三十秒》《红色的休止符》等。
《文艺研究》——(1999)《绿茶》《美术观察》——(2002)《穿过斑马线》《力聚等分结》《红色的休止符》《男人体A》等。
《艺术状态》——(2002)《门系列之二》《红色的休止符》等。
《中国油画》——(2003)《家系列之二》《艺术丛林》——(2003)《灯火阑珊处》等《美术报》——(1994—2001)《红色的休止符》《东方欲晓》等油画作品在下列国内报刊上发表《文艺报》《美术报》《青年月刊》《杭州日报》《金华日报》《无锡日报》《浙江日报》《香港商报》《信息参考》《钱江晚报》《金华晚报》《羊城晚报》《体坛报》《深圳商报》油画作品被收入下列美术史册或大型画册《中国油画大展作品集》《中国静物油画作品集》《93博雅油画大赛获奖作品集》《中国艺术收藏年鉴》《中国现代书画名家精品润格》《纪念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集》《中国现代艺术家作品润格》《中国国际书画篆刻家年鉴》《浙江省第三届青年美展作品集》《全国高校美术教师作品集》《当代素描艺术》主要参展1990《有鱼的静物》油画中国美院优秀习作展优等奖(最高奖)1993《红色的休止符》油画中国93博雅油画大赛大奖(最高奖)国际巡回展览(作品在北京-成都-深圳-香港-纽约-多伦多等地巡回展出,6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做了报道,多家刊物为《红色的休止符》作了专题评论和介绍,作品被海内外三十余家刊物相继转载。
山河湖海如梦境 妙手生花传真情
时尚·相遇博物馆ashion Meet Me at the MuseumF A Visit to Qingdao Qiubaozhai Finger Ink Painting Museum山河湖海如梦境 妙手生花传真情文/魏浩浩悠久的历史长河铸就了中华文化的伟大传承。
它是极美的,人们始终用美学的眼光来欣赏它。
不管是丝绸的美丽华贵、瓷器的巧夺天工,还是书画的情意绵绵,都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而今看到指墨画,那份震撼让人心生赞叹。
灵动秀美的山水、生机盎然的花草、栩栩如生的动物……跃然纸上的是艺术家们的豪情和崇敬,这份对待艺术的真与情仿佛是所有艺术家身上的独特气质,但指墨画在创作中所留下的则是独一无二的印记。
走进青岛秋宝斋指墨画博物馆,是对书画艺术一次重新定义的过程,而博物馆人的那份热爱与传承,也是令人难忘,令人尊敬。
走进青岛秋宝斋指墨画博物馆,是对书画艺术重新定义的过程,而博物馆人的那份热爱与传承,也是令人难忘、令人尊敬。
(图/杜永健)A visit to Qingdao Qiubaozhai Finger Ink Painting Museum marks a journey of redefining the art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he passion and lineage in those founding the museum are also unforgettable and respectable.——探访青岛秋宝斋指墨画博物馆中期、民国至现代的指墨画名家作品,整理出以胶州高凤翰、海阳李氏五道人、莱西李丹忱等多为艺术家代表的山东指墨画传承脉络。
“秋宝斋”创始人、青岛博物馆学会理事牟宝山说道:“中国画史中,指墨画自唐代张璪‘手摸素绢’开始,到宋代米芾,明代吴伟、傅山等艺术家均有涉猎。
尽管他们传世的指墨画作品均有很高的艺术品质,但只是停留在偶尔为之的‘文人墨戏’阶段,并未形成‘寓技于理’的画法体系。
极致之美——丁己东方美工笔人物系列分享
极致之美——丁己东方美工笔人物系列分享
丁己,原名丁玉蝶(字庆玉)2015年被英联邦协会主席授予世界慈善文化大使。
四川自贡人,自幼开始学习绘画,七岁拜国画大家汪田、程忠等多为位当地艺术家学习国画,临帖从学近现代画家王翬、于非闇、张大千、齐白石老艺术家,后学宋、元赵孟頫、黄公望、马远诸大家山水画。
2012-2014年于景德镇陶瓷工艺美院美术系进修,并借鉴青花,粉彩绘画技法大胆创新,融入国画元素,将写实写意工笔,山水花鸟人物用新彩工艺之美呈现于方寸之间。
2015开始创作汗血宝马工笔画作品和东方美京剧国粹人物工笔画两大系列作品,因其作品画工细腻,线条行云流水,堪称妙笔生花的传世佳作,深受国内外藏家好评。
蝉衣
晚秋风韵80×55cm 2015年
梨园芬芳
梨园粉黛
秋柳含烟
坐江山
水月观音80×80cm 瓷板画。
笔墨春秋 蕙质兰心
笔墨春秋蕙质兰心作者:吴玲张素娟来源:《荣誉杂志》2011年第11期苏静轩女士沉醉于水墨画的古色古香,游走于线条笔墨勾勒的无限宽广世界,留连于传播国粹的乐趣之中。
作为静轩艺苑的导师及艺术总监,她潜心钻研古典精粹与现代教学融合之道,突破传统,创意无限地展示国粹魅力。
为人,她澹然优雅、蕙质兰心;为师,她执着坚守、爱心传承。
一支画笔,一张宣纸,一片赤诚,筑造起她的水墨世界。
【苏静轩女士,香港知名艺术家。
从事水墨画艺术教育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具有良好的口碑。
现任香港青少儿水墨画研究会会长、全国少儿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静轩世苑艺术总监等职。
】迷走水墨天地乐而忘返数千年来,水墨画以其遗世而独立、卓尔不群的独特魅力,为中国灿烂文化增添灵动一笔。
它忽而泼洒自如、随心所欲,忽而浅描细勾、画龙点睛,于墨色的浓淡变幻之中,画面的黑白之间,气韵生动、意悠境远。
恢宏博大的内涵、神秘莫测的无穷变化,引得众风流雅士为之折腰,倾倒不已。
苏静轩女士亦迷走于这水墨天地,乐而忘返。
出生于香港的苏静轩女士,对中国古典文化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痴迷于水墨画艺术。
小时侯,跟着香港一些名家学习国画,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分别在广州美术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接受中国画的各项学习和训练,从此与国画、与水墨结下不解之缘。
及后更得到不少名师的指导,如中国海派书画大师程十发先生。
苏静轩女士将女性的细腻柔美,及对色彩的敏锐把握揉入传统的水墨画中,她尊重、学习传统,且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趣味,取之于古而不拘泥于古。
她的画既有传统水墨画的气韵生动,又融入鲜艳明亮之色彩,其字既纤细秀丽,又劲道卓然,整个画面色彩明艳,构成新颖。
随着功力渐深,苏静轩女士的画作也渐渐为人赏识,其作品《手足情》和《容止若思》入选第九届、十届全国美展;《宝贵图》荣获“2000港澳台美术作品展”特等奖;《盼》获“欧洲国际东方美术大展赛”特别优秀奖。
早在学院进修时,其导师就希望她能够利用自己所学,传播中国传统艺术。
自在·流芳 水般智慧的精神求索
自在·流芳水般智慧的精神求索作者:暂无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4年第5期在2014 年翠堤春晓的时节,798 艺术工厂隆重推出两位女艺术家枫翎、马嬿泠的双个展《自在·流芳》,这是由两位女性策展人策划的两个女性艺术家的展览。
枫翎和马嬿泠是一直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前沿的优秀艺术家,她们的创作均涉及行为和架上绘画、摄影与装置等多类别的艺术语言,十几年身体力行的实践探索和孜孜以求的创作姿态,使她们在国内外的艺术界和公众中获得了广泛赞誉。
这次展览选择了枫翎和马嬿泠最具有代表性的架上作品共计24 件,一个是自在倘佯的奏章,一个是婉约芳菲的工致。
两位优秀女艺术家不同风貌的作品,在五十年代经典包豪斯建筑极富有张力的空间——798 艺术工厂展开了对话、碰撞和交融……4 月12 日下午的VIP 特别展更将其推向高潮。
在大提琴演奏家宋昭、女声音乐家YEZI,琴音交织的背景下,枫翎以《茶·观自在》行为表演宣布了她十年行为艺术之后又一次酣畅淋漓的回归。
以“镜”静观自性、自醒,面对过去,关照现在和未来,以“茶”自悟;茶之向内求化之东方精神,正是枫翎多年来追求人性自由,以艺术不断探寻真理与存在的客观写照。
纠结、挣扎,执着与平静,人性的每一次启航与回归何尝不是如此?艺术之行为、装置、架上以及音乐和在798 艺术工厂的包豪斯空间里越发相得益彰。
马嬿泠的《女书》是她持之以恒艺术之路充满力量的延续。
黑色行李箱代表沉甸甸的母性之爱,二代之间纯洁绵长的维系、包裹着爱和希望。
束缚与继承,叛逆与对抗,矛盾与冲突,爆发直至毁灭…短短二十分钟,在此,马嬿泠的行为不仅仅只限于小我之爱,而是引申到对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文明保留与传承的责任担当之重,由爱、包容、恪守到忧虑的情感微妙衍化,借“女书”之殇拷问未来。
一个是对人性自醒之路的镜像自观,一个是以过去直面未来的见微知著,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目光裹挟着空灵的旋律凝固在艺术家表演的场域之中。
中国山水画中的道家美学
中国山水画中的道家美学
王惠
【期刊名称】《中国书画》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趣味决定了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绘画形式,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一种文化形态。
山水画中所含有的文化内蕴和审美指向,儒释道诸家思想对它的影响都有着鲜明的痕迹。
【总页数】3页(P57-59)
【作者】王惠
【作者单位】陇南师专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2
【相关文献】
1.中国山水画中的道家美学思想 [J], 董栋
2.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的诗意人居环境--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 [J], 李承橙;张笑菲
3.山水里的人与人心中的山水——中国古代山水画中人物点缀的文化解读 [J], 李喜辰
4.论中国山水画的“虚静”说——道家“虚静”理论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渗透 [J], 羊草
5.论中国山水画的"虚静"说——道家"虚静"理论在中国山水画中的渗透 [J], 羊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术鉴赏课--《千里江山图》赏析
美术鉴赏课--《千里江山图》赏析今天是我们的美术鉴赏课,同学们都十分高兴,因为这节课主要内容就是来介绍《千里江山图》,让我们见识一下宋代著名画家王希孟的传世之作。
上课了,我走进教室,心情激动而又紧张,但一看到那幅传世珍宝——《千里江山图》,我就知道自己即将有所收获。
老师给了我们几张《千里江山图》,一张一张向大家介绍。
第一张图展示的是王希孟创作时期,第二张是已经被张择端收藏的部分,而其余的,我们可以去参观,这一张图从左至右依次展开:远处,高山耸立、山体呈土黄色;中景,长堤卧波、小桥流水、山石错落;近景,茅屋数间、竹篱茅舍、鸡犬相闻;第三张图展现的是局部放大后的细节:近处湖边小船、屋前的一人抱剑,近处的茅草和屋顶,以及数艘帆船上面的白篷小舟……我被震撼了!古代的画家们竟然能够做到这样精致的工笔画,实在令人惊叹!接着,老师又把几张照片放给我们欣赏,我惊讶极了,竟然看到了一些非常小的人物!难怪别人称赞说《千里江山图》“画中九百六十峰,峰峰各异”呢!第一个讲解人是陈春明,他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对于这方面也很有研究。
他先给我们介绍了王希孟在画画过程中运用到的各种工具。
原来在画画之前,王希孟需要用宣纸作为底稿,先把它裱在布上,再用线描出来,然后,一层一层地将纸剪开,反复修改。
随着人物的增多,王希孟还在纸上画了不少房屋、院落、高山、溪流等等,我觉得,这么多的房子肯定是每个人都有的吧,没想到在宋代的时候,王希孟已经考虑得这么周全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听着他的解说,生怕漏掉什么,最后,轮到我上场了,虽然,我没有作画的经验,但我却可以借此机会好好欣赏这幅《千里江山图》,仔细观察这一幅气势恢宏的画。
老师讲解完后,便把几个同学带到了《千里江山图》前,让他们站在最前面来解说。
先是唐志刚,他说这幅画中,我最喜欢那种连绵起伏的山脉,从远处望去,仿佛是一座座大山一般,巍峨壮观,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
再看看近景的山石,真像一块块大石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墨气质
王美慧唐山二中高二15班推荐老师张海丽
一滴墨,溶于水,便生出了丝丝微浊,在水中慢慢散落,直至消失。
然而也正是随着这滴墨的到来,,华夏这个民族生了根。
一滴,一滴,慢慢的绘出了色彩的明暗,渗在了这不言不语的华夏大地上。
看,春秋五霸各领风骚;战国七雄,谁与争锋?秦长城拔地而起,秦王站在城上指点江山;昭卓身负团结重任,踏出了中原,汉武大帝一笑百年。
《史记》追随着历史的演变,《长恨歌》奏出了盛唐的音律,就这样,四百年的大一统照亮了水墨的不平凡,折射出灿烂无边的光芒,统统地印在了历史前进的车辙中。
墨变千种,涸晕成画,若点点烟岚雨露,如月下摇曳的柳枝,又如那西湖畔似有似无的愁思,一千多年前的墨气随黄河流了百年,仍如幽兰飘香,如茉莉花发。
墨滴得太久,太深沉,便没有了活跃的气息,固然那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壮观可令人叹为观止,但不管是水墨或是其他光景,都不能长久。
然也,墨滴逐渐聚成了细流,像飞逝的流星忘了停顿。
霎时,风起云涌,“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铺开了曹操的一主之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远处红尘滚滚,一马飞来,朱唇溢汁,金步轻摇,笑出了安史之乱,笑没了半个盛唐,即使李白绣口几吐,也没有了先前的豪气;元明至清,英军踏上了中华这片土地,开始了强盗式的“拓荒之旅”,顺手将一片阴霾拨于空中,不是电闪,就是雷鸣,像沉墨被压在了水底,久久不得喘息,不得喘息……
落墨无声,释水无痕。
似泪水一般粒粒地掉落,滴在了无数个农民起义军的大旗上,是凉的;滴在了戊戌六君子的枷锁上,是咸的;
滴在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上,是涩的;也滴在了五四运动学生们的口号上,是苦的;继而滴在了鲁迅先生的笔下,是辣的,泪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滴吧,滴吧!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终于,水墨冲出了瓶杯,泼洒在无暇的宣纸上,一切都像奇迹一般,在墨光迷旋紧紧闭合。
就在这一瞬间,倾其所有,让短暂的拥有升华。
“政权从枪杆子中取得”,星星之火,燎了无边的平原;抗日之战,铸造了钢铁般的民族之心;国民党叛乱,怎能沽名学霸王,乘胜追击,杀个片甲不留。
好似水墨,流淌的越久,越能渗透每一层宣纸,渲染出锦绣的前程,才会有雄鸡的英姿赫然于纸上,完成我们华夏民族的演变,在日出那一刻,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让瞬间铸就历史!
但不要忘了,在那大片墨迹的东南方还有我们的台湾,我们爱她,正如那怜花的风儿,想拂去花瓣上的微尘,却不想吹落了落红片片。
它亦是水墨生出的娃,亦是中华的骄子,承载着水墨气质的接踵,台湾的魂魄在萦绕,渐扩渐远,飘荡到了整个华夏土地,飘荡到了华夏儿女的心中。
只有宝岛台湾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水墨才会心安,才能放心的继续向前,滋润这脚下的土地,孕育出水墨气质的龙的传人。
迎接着新世纪的曙光,水墨气质必会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