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新艺术评论文摘
于画为友 与人为善——就于友善教授的创作与教学访周京新教授
人物 形 象众 多 , 态 生 动 各 异 ,画 面 丰 富 饱 满 , 神 表
于 画为友 与人 为善
一 一
就 于 友 善教 授 的创 作 与教 学访 周 京 新 教 授
毅
整 理 :刘
时间: 0 0 6 7日 21 年 月 上午 83 — 1 : :0 2 1 0 地 点 : 京新 院长 办公 室 周
被采访 人 :周京新教 授 ( 南京 艺术 学院 副院长 博士生 导师 ) 采访人 :刘毅 ( 京艺术学 院 09级博 士研究生 ) 南
读 研 期 间 ,他 画 了一 批小 型 的工 笔 人 物 ,到研 究 生
毕业 时 ,我 们 俩 刚 好 赶上 第七 届全 国美 展 ,我送 的
是 工 笔 扬 卅I 怪 ,友 善 送 的是 一 套线 描 作 品 ( A ( 康 熙跪 师 ,结 果 都 获 了 银 奖 。关 于 友 善 的 康 熙 跪 师 ,还 有 一 段 小 故 事 。这 套 作 品 早 在 第 七 届 全 国 美 展 之 前就 出版 了 ,恰 好被 上 海 的 前 辈 画家 贺 有 直 先 生 看 到 ,老 先 生 很 爱 才 ,主 动 联 系他 ,极 力 推 荐 此 套 作 品参 加 全 国 美 展 ,最 终 得 到 专 家 的 一 致 肯
定 。友 善 的 工 笔 作 品除 了 康 熙 跪 师 聊 斋 故事 ) 、 )
生 活 的 巨幅 工 笔 人 物 九 九 春 运 图》 ,这 幅 画友 善 画 了二 遍 ,一 幅 重 色 彩 ,一 幅 重 水 墨 ,各 有 韵 味 ,
南 京 艺,不 慌 学 报 JUz Lo J o A1 一 T11 一美 术与 , 版 F E R∽8 D∽G 国 美0 0 0 、反 映 当 代 0R A 不 乱 。 N - s 1. l 来 T 届全 N z 计 划 术学 院 不 忙 ,从 来 z 乏 R∞ z 一Jm 外 设计 包括 后 获 第I EI — N1\奖 还 九 展银
写生就是创作——访周京新先生
院特 殊津贴 专家 。出版有 《 水浒 组画集》 、 《 周京新画 集》 、 《 中国当代 名画家手稿 ・ 周京新》 、 周京
新水 浒人物八十 图》、 《 水墨状 态 ・ 中国画 名家 十人集 ・ 周 京新》 、 《 二十一 世纪主 流画家人物画创 作丛
书 ’ 周京新》、 《 名家精品 ・ 周京新》、 《 周京新 ・ 艺术生活创作 、 《 中国水墨 ・ 周京毅卷》、 感觉 无限》、 《 大象有形势 ( 上、下册)等 . 蔓 0 巍 ,
面对实景的一个重要价 值, 那就是 借助实景修 正、 清洗 、 充实 、 滋养 自己平时 的 习惯 。 与此同 时, 怎 样利 用平时 的 习惯 也是 个大 问题 , 用多
一
个画家 来说都 是不一样的 , 每 一个画家的每
次写生也会有不一样的取舍。 一 百个画 家同
看您 写生之 后我感 觉恍 然大悟 ,原来 可 以这 样 画。 请 问在 写生 中该如 何把握 分 寸 ,处 理
款i
铃E
是 个特仞
些天跟 随 您在 野外对 庄您 的写生 作 品既师造 化又
认 为您 的 写生状 态对 当
稿。 我的写生其实也是在历 态物象 的时候 ,写生 的认识和 力
周京新
杨州何 园水心 亭 6 6 x 8 6 c m 纸本墨笔 2 O l 2
.
款识: 二O 一二 年, 京新写生于扬州何园水心亭 并记 。
是完整的作品。 所以我的写生就是创作。
用心去落实这 些画法 , 就是把 想到的画法与眼 前看到的实景融 合在一起 , 还要融合得 有声有 色、 自然而然。 这个过程有一系歹 0 环节要把握,
从起初构想到最 后完 成, 一 个环 节都不能 少,
水墨精魄 笼罩万象——周京新绘画的语言涵量和现代指向
我 不 仅对 他 的 为 人有 了更 多 的 了 解 ,而 且 对他 的 绘 画 的学 术 绘 画 发展 历程 ,就 会 发 现 ,大 约 是 从 六 朝 开 始 ,画家 们 显然 周 京新 对 我 讲 ,他 是 一 个思 辨性 的 画家 。这 里所 谓思 辨 , 审 美 创 造 的 议 事 日程 上 来 ,尤 其 是 当时 的 人 物 画 ( 包括 卷 轴 我 将此 引 申开 去 看 ,用 来说 明周 京 新 整 个学 术 素 养 也是 十 分 之 的 “ 蚕吐 丝 ” 春 ,还 是 陆探 微 的 “ 笔 画” 一 ,或是 张 僧 繇 “ 时
我 与京 新 相 识 很 久 ,但 一 个时 期 内却 与 他交 往 不 多 ,细 正 是 着 眼 于 两 者 区 别而 言 的 。在 审 美 创造 中 ,笔 、墨 有其 各
的 目光 就 将 两 人暂 且 隔 开 了。f 有 一 次偶 尔的 接 触 使我 一 下 大 画 家 石 涛 也 指 出 ,用 笔 主 要 用 来表 现 自然 “ 活” 的 多样 H 生 子 与他 走 近 了。每 个 人 一 生 都 会遇 到 各种 顺 逆 之境 遇 ,有一 形 态 ,而 用墨 则主 要 用 来 达 到 画 面 “ 养 ”混 沌 的 境 界 ,都 蒙 个 时期 ,我 诸事 不顺 ,心情 郁 闷 消沉 ,周 遭群 鸦 翩 翩 ,幽影
如 果 我 们 据此 来界 定 “ 笔” 和 “ ”并 进 一步 考 察 中 国 墨 比较 偏 重 于 “ 用笔 ” ,而 对于 “ ”的 认 识和 运 用 则未 能 提 到 墨
画和 壁 画 ) ,其 用 笔 而 呈 的线 条 可 谓 尽 显 风 流 。无 论 是 顾 恺 见缺 落 ”的 “ 体 ” 疏 ,皆 为 “ 条 ”( 用 笔 ” 线 “ )飞 舞 的 一 统 天
他的笔墨里很有戏哟-----周京新
他的笔墨里很有戏哟-----周京新
周京新先生笔下的生旦净末丑都非常的灵动潇洒,他极为擅长使用淡墨,在淡墨中寻求墨的韵味变化,每一个角色在他经营位置,象形赋彩之下被安排的妥妥当当,感觉他们每一个角色都被周京新的水墨给赋予了新的能量神气十足。
他笔下的戏曲人物每个都有自己的腔调和韵味,墨色的点染之间犹如红尘的翻滚,一出唱罢下出登场,如人生舞台,轮番上演,唱念做打终是一场戏,他的笔墨比较耐看耐听,是中国画的改革,是水墨画的新生,总之笔墨才是中国画的根本,是中国艺术表现的核心原则,也是构成画基本元素,虽然他用墨很淡,但是画面却靓丽纷呈,就像舞台上的角色一样,个个都有绝招、有风骨、有韧性,锣鼓一响粉墨登场。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周京新(1894-1979),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杰出画家,曾学习于法国的美术学院,深受印象派和立体派的影响。
他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可以说是不容忽视的,其作品被誉为“线型艺术的楷模”。
在周的作品中,线条是突出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且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为周独特的创造风格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是指通过线条的运用,表现出人物的形态和特征,通过线条的变化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态度。
在中国绘画中,线条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因为中国绘画强调“笔法”,而“笔法”的本质就是“线条”的表现方式。
因此,周京新的作品在这一方面是极为出色的,尤其其在表现人物的线条上更是精确独到,使其作品更加生动立体、感性美化。
从周京新画作的线条特点中,可以看到他的画风是多变的。
不同于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周用现代派的理念去呈现人物造型。
身体线条的起伏和肌肉线条的描绘,清晰可见,营造出人物饱满丰富的形态感。
此外,线条变化的流畅和细节的呈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其作品《敏棕之夜》中呈现出的干细线条,勾勒出灯光及人物的审美特色,并运用了对比手法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及立体感。
与此同时,周在表现人物时,通过线条的画法让人物的内在情感更加细腻。
例如,其画作《敏小庭院里的大院官》中,两个人物都显现出了自身身份特征和心理状态,人物间相互碰撞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复杂的情感画卷,深入人心。
总之,在周京新的人物画中,线条是是凸显形体的主要手段。
借助线条刻画,他的人物形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及丰富的情感内涵。
同时,与传统中国人物画相比,周的画作强调观念元素和技术手法,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对中国美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周京新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画家,擅长于人物画创作。
他的作品以细腻的线条和深刻的寓意而闻名,被誉为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当代艺术舞台上,周京新的人物画作品备受瞩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本文将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影响,对其艺术思想和创作风格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思辨性的观点,以期为艺术界对周京新人物画作品的更深入理解和学术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
我们不得不承认,周京新的人物画作品在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以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和表情,刻画出了深邃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感。
这些线条不仅是画面的构成元素,更是艺术家情感的抒发方式。
通过对线条的运用,周京新能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挣扎、坚韧和力量,使作品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周京新人物画的线型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出了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表达方式。
他擅长运用传统的毛笔线条和现代的构图手法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这种线型艺术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更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周京新人物画的线型艺术还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艺术精髓,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语言。
他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传承和发展,并结合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使其作品在审美风格上显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这种融合不仅为中国人物画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环境的变迁,周京新人物画所呈现的线型艺术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突破。
他不断地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线条处理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加丰富和深刻。
这种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周京新人物画的线型艺术在创作中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一些观点认为,他的作品过于注重线条的表现,而忽略了色彩和构图的处理,使得画面显得过于单调和平面。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中国人物画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线型艺术一直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而近年来,著名画家周京新先生的人物画作品备受关注,其独特的线型艺术风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周京新人物画进行审视,探究其在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中的创新和思辨。
我们来认识一下周京新先生。
周京新,1960年生,湖南岳阳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部中国画艺术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周京新先生的人物画作品风格独特,线条简洁而有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享受。
在周京新先生的人物画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线型艺术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他的线条运用非常灵动,有时是粗犷有力的笔墨,有时是轻盈飘逸的线条,给人以多样的观感。
这种线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得周京新的人物画作品呈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令人印象深刻。
传统中国人物画中,线条的运用一直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段。
在古代的国画中,线条被用来勾勒人物的轮廓和神态,通过不同的线条表现手法来传达人物的性格和情绪。
而周京新先生在这一传统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他将线条的运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线条本身成为了画面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对于中国人物画而言,线条不仅是表现手法,更是艺术家内心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体现。
在周京新的人物画作品中,线条不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成为了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
他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将人物的神情、动作和气度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周京新在人物画作品中的线型艺术也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他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技法,将传统线条艺术融入到自己的人物画作品中,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现代气息,同时也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瑰宝。
这种融合使得周京新的人物画作品既有了时代的特征,同时也延续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周京新人物画中线型艺术的思辨还体现在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和当代审美观念的巧妙结合上。
外效经典,内炼吾心
外效经典,内炼吾心作者:周京新(中国美协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来源:《艺术品鉴》 2019年第2期美术史就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在这种淘汰面前,我们既要有坚定的信念,同时也不能盲目自大,尤其不能说空话,明明是在模仿别人,你还在讲自信,这就可悲了。
这个会遭到历史的无情抛弃。
面对经典,我们现代人容易有一种误区。
有些人认为,前辈大师画得这么好,我们只能跟在他后面亦步亦趋,永远也超越不了他。
然而艺术并不是这样的,你并不需要去跟他PK。
这是一种比较幼稚、也是偏差度极高的想法。
无论是自己搞创作,还是带学生,我都倡导对历史经典的敬畏之心。
历史经典的辐射力可以一直伴随着你,只要你心里有它,它像一个隐形的“加油站”,你对它的认识越深越透,这个加油站的储量也就越大。
但是你一定得走自己的路。
只有确立了这么一种关系以后,你的敬畏之心才有价值,否则就是盲目崇拜。
你不能像谁,尤其不能像自己的老师,这是最低级的一种做法。
你模仿了谁,其实别人都能看出来,就相当于你拿了一件别人的衣服套在身上,好看吗?关于艺术理念,我认为它指向两个维度:一是向外部经典的学习,二是自我内心的修炼。
归根结底,我们要学会观照自己,修炼滋养自己。
我也没有想过自己用水墨去表现戏曲人物,关良这些老前辈画得很好嘛。
但我现在这些都画。
这其实隐含着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转变。
它是根据你艺术创作的探索在不断延伸拓展的。
所以,你永远不要封闭起自己的触觉。
这种艺术上兴趣点的转折,我觉得与自己的探索有关,与生活的阅历积淀有关,也与传统经典的影响有关,它们之间彼此映照,综合起来推动你发展进步,不是孤立的。
所以做艺术,你要始终保持干净的眼光,干净的触角,去体验它的状态。
一张白纸,才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如果你自己心里面装了太多不该装的东西,你的感官当中就有了很多异物堵塞,怎么可能保持干干净净的纯粹感悟和融合?一句话,你要调理好、修养好自己。
周京新:好画家、好画的标准
周京新:好画家、好画的标准△周京新《四明山庄系列(12)》纸本水墨 | 46cmx70cm |2017好画一定是有标准的当下的艺术多元,在丰富了艺术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混乱和浮躁。
比如,一些画家热衷于在名利场上竞高低,对自己的本分画画却少有追求,他们往往满足于模仿别人的样式,满足于不断地重复自己,满足于周围非专业的、标准并不高的赞美和追捧,而他们的作品,往往连最基本的线条造型等都不过关。
这样的画当然不是好画。
身为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的周京新认为,当下的艺术多元与混乱并存也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这个问题应该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学术标准的问题应该搞搞清楚。
“比如笔墨的标准,那一定是要到传统经典里去找的。
而现在的情况是专业圈内的标准差异就很大,大到令人诧异的程度,往往黑白颠倒,这就不正常了。
对于艺术标准认知的差异,从古到今都有,但不能本末倒置。
那么,到底应不应该有一个学术的标准,什么样的画才能称得上是'好画’?我觉得这是一个首先需要专业圈引起重视的问题,虽然学术标准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也不可能出一个什么文件来规定和推行,但是,基本学术标准的缺失,是艺术精神退化堕落的表现。
我一贯相信,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科学创建才有价值,一切创新的价值应该是与以往的经典遥相呼应,形成新的经典,高品质地发展延续历史文脉。
这样的追求才能有永久的艺术生命。
宋元以后成熟的文人绘画,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自觉、自立并自律传承的经典发展范例。
所以我认为,'好画’的标准,必须追求经典、科学创新。
进而,在艺术语言和精神内涵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创建,摆在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中看是有贡献的。
对经典要有敬畏之心,但决不能墨守成规,对创新要能不懈追求,也决不能优劣混淆,浅薄与胡来历来都不是中华文化的本色。
”△周京新《圣途人物写生35》纸本水墨 | 246cm × 125cm | 2015年好画应该出自好画家之手周京新认为,好画一定出自好画家之手。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周京新是一个活跃在当下艺术舞台上的年轻画家,他的作品中以人物画最为著名。
他的人物画在线条运用与造型表现上有着独特的风格。
在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中,可以发现其在运用线条表现人物形态上有着创新性的探索,其中的艺术特质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周京新人物画采用线条的艺术表现形式特别突出。
他的线条简练精湛,富有张力,并且富于变化。
他既运用硬笔画出明快有力的线条,如人物脸部的线条,同时也采用软笔勾勒出曲线圆润的线条,如人物衣服的线条。
在这种线条表现中,周京新采用的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其细腻、含蓄、富于情趣的特点显而易见。
其次,周京新在人物画线条的应用上,让摄影的影响力减弱。
中国画传统宗旨是“以形写神”,重视把握人物的气质与精神内涵。
周京新运用线条的粗细,灵动与铁骨的表现方式,淡化了照相机的机械感与准确度,让观者能够感觉到人物的情感与感性。
他的线条表现也体现了中国画诠释的心境,实现了“得胜于形”的表现主义精神之中。
最后,周京新对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不仅是在于传承与创新,还在于注重个人情感经验的熔炼。
他在线条表现上独具个人风格,在巧妙地运用线条突显人物特质的同时,亦让自己的情感与人物相交融。
他把线条化成自己的语言,并在这个海洋中跳跃、徜徉,表达一个个内心感受。
这种艺术表现方式是一种更加强调情感的表现方式,通过线条创作,让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沟通。
综上所述,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对于推动中国画的发展与繁荣,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他用自己独特的线条表现方式,强调个人感情的融合,让人物形态更为生动与多维。
在今后的创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借鉴,兼容并蓄,大胆实践,继承与发扬中国画的精神优势,让线型艺术的表现方式更具光彩与深度。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周京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画家,擅长中国人物画,其作品充满了线型艺术的表现手法。
通过审视周京的新人物画,我们可以思辨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辨。
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特点是注重线条的表现力和意境的营造。
周京的新人物画作品中,线条的勾勒和运用非常精湛,能够凸显人物形象的线条轮廓和气质。
他运用细腻、有力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面部特征、肌肉纹理和服饰纹样,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
他巧妙地运用线条的厚薄、轻重,以及线条的曲直、绵密等,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
线条的冷暖、浓淡、粗细等属性,与人物形象和背景环境的关系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独特的情感和视觉效果。
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突破。
周京的新人物画作品中,既能够传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技法,又能够突破传统的表现模式,开拓了线型艺术的新领域。
他注重传统文化对于线型艺术的启发和影响,借鉴古代艺术中线条的遣词造句和表现形象的力量。
他也引入了当代艺术的观念和技术,运用线条的断裂、变形、连续等特点,突破传统的表现方式,赋予作品更多的现代性和个性。
通过审视周京的新人物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线条的勾勒和运用不仅能够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更能够传递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
线形艺术的特点和思辨在于它能够通过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丰富的形象和情感,同时引发观者的思考和共鸣。
在今天这个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线型艺术仍然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价值,对于当代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画家周京新“因为传统有很多不足,我们才有创新的余地”
画家周京新“因为传统有很多不足,我们才有创新的余地”由于版面有限,本文刊登在《服饰导报》第1013期略有删减,此为全文。
穿过古典长廊,茂密的树木如同虚掩的门一样让不远处的建筑若隐若现。
在这园林般的江苏省国画院,一步一景。
走到门口,就能听到周京新非常洪亮的嗓音。
周京新的办公室很简单,靠门口是书柜,靠窗是书桌,满满当当的全是书,当他坐在桌前打电话时,有一种简直要被埋在书堆里的感觉。
周京新头衔太多,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不久前他又当选了江苏省美协新一届主席。
当然,搬出头衔来介绍人物只是为了客观表述社会地位,对于画家来说,他的画作应该更具有说服力,既传统又创新。
他不吝啬自己的绘画技巧,写生的视频可见于网络;他也直言自己在工具使用上的小窍门仅是还坚持自己磨墨而已,有时触景生情、突发奇想用雨水磨墨,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采访中,他常常用一些非常有趣味的比喻来说明专业问题,这种语言上的乐趣或许与他绘画中人物造型的乐趣相得益彰,但同时不乏大胆与辛辣的言论。
从乱涂乱画到科班生在课本上乱涂乱画,周京新小时候也干过这事。
以往我们常常听周京新说专业、评艺术,这次,特意请他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并且难得开腔谈论自己与夫人陈飞教授的幸福故事。
记者:说说您早年怎么开始学画画的吧?周京新:我在家中排行老小,中间三个姐姐,画画是受到家中老大我哥哥的影响。
哥哥上初中的时候喜欢画毛主席像,画得非常像,他还画过徐悲鸿的马。
我那时候上小学,也很喜欢画画,但是到处乱画,下课后会偷两根老师的碎粉笔在地上画。
其实当时对画画没有概念,只是在课本、书籍所有空白的地方画。
大概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开始接触中国画,那时候画画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没有老师教,教材也非常少,宣纸和墨都是稀罕物。
当时我还没有条件用宣纸来画,因为我根本没有宣纸,甚至没见过宣纸,有一次朋友施舍了半张皮纸给我,我就当宝贝一样,觉得是很不得了的东西。
起初,我试着把铅画纸打湿了以后再画,以模仿印刷品上国画作品的水墨效果,对宣纸是什么感觉几乎没有概念。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一、周京新人物画的发展背景周京新人物画的出现,来源于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变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在形式上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艺术家们开始尝试运用新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来赋予中国人物画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性。
周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审视和思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
周京新人物画以其独特的线型艺术风格而著称,其作品的线条简洁、流畅而富有韵律感。
他擅长运用线条来勾勒人物的形态和神态,通过线条的交错和扭曲,展现出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具有表现力。
他的作品中往往不局限于写实主义的描绘,而是通过线条的运用,勾勒出人物的精神和气质,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周京的新人物画作品在色彩运用上也别具一格。
他善于利用明亮的色彩和对比鲜明的色块,突出人物形象的轮廓和情感表达,使观者在欣赏画作的也能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内涵。
周京还常常将抽象的线条和色彩与传统的中国人物题材相结合,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新演绎,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和时代气息。
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进行审视和思辨,不仅表现在作品的创作风格上,更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上。
他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历史人物和传统绘画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将传统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赋予作品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文化意蕴。
在线型艺术方面,周京对中国人物画的线条运用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突破传统的写实技法,追求线条的简练和韵律感。
他注重线条的流畅和动感,通过线条的交错和变化,勾勒出人物的形态和情感,展现出线条艺术在人物画中的独特魅力和表现力。
周京的新人物画也对中国人物画色彩的运用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
他善于运用对比鲜明的色块和明快活泼的色彩,使作品更加富有活力和张力。
与传统中国人物画中常见的淡雅色调不同,周京的新人物画在色彩上更加大胆和热情,展现出一种现代气息和视觉冲击力。
写生就是创作——江苏省国画院周京新院长访谈
写生就是创作——江苏省国画院周京新院长访谈
周京新;刘毅
【期刊名称】《收藏与投资》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周京新非常重视绘画与现实的关系,中国古典绘画中提倡"师造化",中国画的"写生"即是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实践。
在周京新看来,写生不仅是简单的物象描摹和再现,而应当视作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在深入观察实景的基础上辅以个性化的构思,写生结束,创作也随之完成。
在周京新的笔下,绘画与现实不是一种简单的依存关系,而是一种对等关系,在这种对话中,绘画对于现实,既有粉饰的责任,还有呈现它、批判它、提升它的责任,它给予世界的应该是真实的现实。
【总页数】11页(P28-38)
【作者】周京新;刘毅
【作者单位】江苏省国画院;南京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05
【相关文献】
1.写生就是创作——访周京新先生 [J], 刘毅;
2.追求经典科学创新——专访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 [J], 于量
3.追求经典科学创新——专访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 [J], 于量;
4.关于“黄河”母题视觉经验的新维度--从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二万三千里旅行写生”谈起 [J], 陶怡霖
5.关于"黄河"母题视觉经验的新维度
——从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二万三千里旅行写生"谈起 [J], 陶怡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京新:线不等于笔墨
周京新:线不等于笔墨来源文艺天下周京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名誉院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美术创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论笔墨——感而觉之辑录(节选)文/周京新笔墨者,“写”而已。
何以为“写”?一曰法书格,二曰畅心境,三曰任自然。
中国画的“写”讲究速度,也讲究控制,它既是有严格法度的东西,又是追求自然、自由的东西。
若起止、疾缓、伸缩、抑扬、收放、张弛等等都是矛盾的,像冰和火一样,是两极的,对立的。
但中国画的“写”则要在这些个矛盾的东西之间找到平衡点,把它们交合起来,变成为一个整体,并且,能够表现出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活力。
这真是一种独特、奇妙、令人兴奋的探险。
中国画语言是不是线型的语言?是,但又绝不仅仅是线型的。
一味地强调线,只会禁锢了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发展。
我始终认为,线不等于笔墨。
对于善于科学创新者而言,笔墨法度是相对的,也是很宽厚的。
周京新天池山寂鉴寺写生4 纸本水墨180×98cm 2017年笔墨之“写”与速写之“写”是很不一样的东西,前者是芭蕾舞,后者是广场舞。
搞不清这个问题,在中国画面前就是门外汉。
现在专业圈内关于笔墨标准的认识差异很大很大,大到黑白混淆,优劣易位,本末倒置……这是个问题。
标准的差异古时候就有,但总体上是公正的,所以笔墨的标准一定要到历史定论的传统经典里去找。
如果我们这个航天员可以飞天的时代,连什么样是好画都搞不清楚,那一定是艺术精神退化堕落的表现。
我一贯坚信在传承经典精神基础上的科学创建才有价值,一切创新的价值应该体现在构建起新的经典,与以往的经典遥相呼应,高品质地延续发展历史文脉。
宋元以后成熟的文人绘画,就是我们的传统绘画艺术不断传承经典,不断自觉、自律、自新的范例。
对经典要有敬畏之心,但不能墨守成规;对创新要能不懈追求,但不能肆意妄为。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
审视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周京是一位新锐艺术家,他以线型艺术的方式审视和探索中国人物画,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意义。
下面将就周京新人物画对中国人物画线型艺术的思辨展开论述。
周京的线型艺术是对中国人物画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人物画注重写意和捕捉形神,善于通过简练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形态特征和内在心理状态。
周京通过线型艺术的方式,深入探索传统人物画的线条表现力,并将其发展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他用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和线条的变化,形成了一种极具张力和节奏感的线条构成,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
他运用线条的粗细、弯曲和间隔等元素来表现人物的特征和情感状态。
这种线型艺术的手法不仅使人物画更加具有个性和表现力,而且对传统中国绘画的线条表现进行了一种全新的思考和突破。
周京的线型艺术在审视中国人物画的也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和艺术元素。
他将线条表现的方式与色彩、光影等艺术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他运用鲜明的色彩和对比来突出人物的形象和情感,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视觉冲击力。
他还巧妙地运用光影效果,通过线条的变化和流动感来表现人物的立体感和动态感,使人物画更加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气息。
这种将传统绘画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探索,使周京的线型艺术具有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
周京的线型艺术对中国人物画的思辨,也体现在他的创作主题和内容上。
他通过线条的表现方式,审视和思考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状和问题,传达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关怀。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创造出一系列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性的作品,探索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矛盾。
他借助线型艺术媒介的表现方式,将思考和思辨融入到作品之中,使人物画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时代感与创新
作者: 周京新[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页码: 12-12页
主题词: 创新;艺术表现形式
摘要:创新是艺术作品时代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时代感的艺术作品,首先应该在形式表现上有所突破。
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创造,则是对时代感的有益的探索和发现。
可以说,一切发展都是从新开始的,新就要有破有立,勇于探索创造。
艺术的时代感就是在艺术家们开拓性的创造中建立的时代艺术精神,它不是先前客观存在的事物,也不是时代为我们预备的可循的式样。
艺术作品的基本因素之一,是艺术表现形式的构成。
艺术表现形式是在现实生活原始模式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创作命题和艺术表现手段的有机合成,新的技法与新的题旨的完美统一是艺术创作的核心。
我们不仅要考虑画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画。
周京新:别以为在外面风光的画家就一定画得好!
周京新:别以为在外面风光的画家就一定画得好!来源给心灵一方净土中国画对我来讲就是生命中的一个部分,活着就是为了这个。
——周京新周京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周京新为当代画坛推出了富有现代笔墨表现力的“水墨特貌”。
在中国画遭遇外来绘画观念冲击的时代,需要画家坚守水墨的底线和写意的正典,但又需要画家对水墨语言的属性投以新的体认,在与毛笔、墨汁和宣纸这些“绘画媒介”融为一体的状态中表达新的水墨情感。
周京新长期以严肃的治学态度精研传统中国画“以写入画”的精粹,将这一中国画所特有的“媒介意韵”置放进的水墨造型领域,异于那种以“铅笔主义”统领“水”和“墨”在纸上进行“唯造型论”的绘画行动。
▼周京新:用安静的心态去画画有的画家他就不喜欢出去跑,他就自己在家里画画他很惬意的,他就喜欢很安静地去搞自己的创作,这种状态实际上是很值得称道的一种艺术状态。
所以不要以为在外面风风火火的画家,就一定是画的好的,那个很安静的整天在角落里面不声不响的那个画家,就是画的不好的,这个是一个很错误的认识。
我认为画家有的时候应该稍微有一些封闭度,多一些孤独的这种,把自己的世界相对应的时期封锁起来,去思考自己的问题的态度。
当然并不代表他不要去体验生活,不要去到外面去广泛地交流,这个是两回事。
但是你整天都在外面跑,你整天都飘在那个闪光灯的附近,心态就不得安静,你的艺术创作它就不能够表现出来。
就是达到艺术创作应该有的,或者必须应该有的状态和质感。
▼写实与自我之间把生活与想象捆在一起,一切都可以变得随意灵活:不可能的变得可能,不相干的变得相干,寻常的变得不寻常,死掉的变得活过来。
速写是一种不能间断太久的长期投入,回收到的效益应该是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敏锐的感觉。
速写能快捷记录,能积累素材,能锻炼造型,能提高创作能力,也能把一个画家尤其是“中国画家”毁成一袋“方便面”。
造型始终是是画里的顶梁柱,非同小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京新艺术评论文摘卢沉:1984年,周京新的《水浒组画》问世,以其独特幽默的画风,极度夸张的造型,引起美术届的关注。
不少人受其影响,至尽仍可见《水浒组画》式夸张手法出现在展览、出版物中。
当时,作者还是一个尚未毕业的20来岁的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初出茅庐就身手不凡。
虽然在人物画创作中追求造型趣味,并非始于周京新,但在中国画走向现代,造型语言个性化的浪潮中,他是一个搏击浪尖的弄潮儿。
周京新以他旺盛的创造力,不断推出新作。
结合不同题材,从工笔到写意,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或强调用笔,即兴涂抹,老辣奇崛;或追求水晕墨趣,随意渗化,平淡天真。
画傣族,笔墨简静,色彩明丽;画藏族,纯用干笔勾皴,泼辣粗犷。
大幅获奖作品《扬州八怪》又是一种面貌:构图新奇,造型十分讲究,古质典雅,很好地把握了这几位中国古代艺术大师淡泊、自适、精思、善悟的睿智气质,在北京展出时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周京新无论古典题材、现代题材,无论大幅小幅、工笔写意,画得都很轻松。
笔路宽、应变性强,这充分显示了他扎实的造型根基和创造才能。
同时,在题材及画风的不断变更中,也透露了他不平静的创作心志。
范迪安:(一)周京新要在新文化条件下解决绘画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虽然他有过经学院训练的水墨造型能力,但在当代整个艺术观念变革的大潮中,他开始重新思考“绘画何为”这样的“元”问题,他意识到,绘画与现实不是一种简单的依存关系,而是一种对等关系,在这种对话中,绘画对于现实,既有粉饰它的责任,还有呈现它、批判它、提升他的责任,它给予世界的应该是真实的现实。
在周京新那里,水墨语言首先要从被描绘的事物现象脱身,转而形成一个新的自为的笔墨形象体系,也就是说,水墨语言应该处于“在”(与绘画对象的关系)与“不在”(游离出来的独立性)的中间地带,他称自己追求的语言境界是一种新的“写”,这种“写”与以往的“把毛笔当作铅笔”、以造型为目的的是截然不同的,也与以往把程式化的“笔墨效果”当作标准有本质的差别,他所追求的“写”的境界是努力“清理掉笔墨与造型之间那些模棱两可的杂质”,达到“表现性与纯粹性合一的水墨语言品质”,使“写”的形象本身具有“深沉的精神和纯粹的高贵”。
他所画的人物内容与他所用的水墨语言蔚成新格,以他用水墨语言“雕塑”出来的模样出场,宛如冲进水墨画坛的“外星人”,无所顾忌地展现出它感性的张力。
(二)金陵自古多奇才,周京新堪称当代金陵画坛的一位奇才。
他当年在水墨人物画上笔出惊人,以极具个性的笔墨造型冲破传统模式,彰显创新胆魄,不仅成为金陵画坛的艺术“黑马”,也在整个中国画界产生强烈反响。
他的艺术一路走来,与其说是走向宽阔,不如说是走向精深,就像西方现代艺术先锋派的做法一样,将某种艺术形式不断推向极致,成为独树一帜的语言。
周京新艺术的鲜明特征在于他的“纯粹水墨”,在于他极具表现力的笔法墨痕,也在于他用单纯的语言表达单纯的人物。
他的作品以水墨肖像为专攻,集中研究用笔的强度,将书写性与塑造感结合起来,笔笔有感觉有造型,在笔墨的肌理和水色的晕化中叠印人物的身份与性格,强化了人物和笔墨的双重存在。
他笔下的人物涨溢画面,直逼眼帘,让人不能忽视那些生命的存在,可以说,这是一种笔墨的“直面人生”。
周京新为当代画坛推出了富有现代笔墨表现力的“水墨特貌”,无论是以“近距离”视角关切的当代青年人,还是来自经典小说或戏曲故事中的“文学人物”,抑或他对当代农民形象的刻划,都是一种以“水墨”为关切方式的表达,都如同一尊尊极富视觉质量的雕像横空出世,将观者的视线引到一个由“殊相”与“特貌”所交织起来的当代视觉性的水墨形象世界。
在中国画遭遇外来绘画观念冲击的时代,需要画家坚守水墨的底线和写意的正典,但又需要画家对水墨语言的属性投以新的体认,在与毛笔、墨汁和宣纸这些“绘画媒介”融为一体的状态中表达新的水墨情感。
周京新长期以严肃的治学态度精研传统中国画“以写入画”的精粹,将这一中国画所特有的“媒介意韵”置放进今天的水墨造型领域,异于那种以“铅笔主义”统领“水”和“墨”在纸上进行“唯造型论”的绘画行动。
他要解决的悬案是“墨的呼吸”,让“水”的质性在笔的运行中得以澄明显现,因为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水”是“墨”的空气。
虽然周京新没有直接参与当代画坛火热的“表现式水墨”运动,但不可否认在绘画观念的层面,水墨的“可表现性”与“可实验性”极大地激发了他追求语言个性的探索。
在他的实验里,不仅是“塑造性”,绘画的“表现式”和“笔触性”也是可以融于中国画“意象审美”的开放体系,他理性地剔除了“表现主义绘画”那份“主义性”的情感宣泄,代之以个性化的深入与沉着。
他在“用笔”上所进行的不仅是笔线实验本身,而是意欲达到真正的“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新感性境界从而在“破译经典”中强化并打造“书写”的“升级版”和“现代版”而创建起艺术家的“个人版”,在他的作品中,带有呼吸感的“墨痕”润渴交叠、有形无迹、虚中孕实,形成了一个指向纯粹的“自家法度”。
无疑,他的这种关切与创建正是他在现代绘画理念下与古人对话、对自我对话的必然结果。
李小山:我与周京新是大学同班同学,深知他厉害的一面:含而不露,暗中使劲,脚踏实地,又辅之以过人的才华,每每做出令人叫绝的事情。
周京新其实比起很多名声显赫的画家更有实力,他开创了一种当代的没骨画法,在具象和抽象之间找到了结合点,我到许多地方都发现不少他的跟随者。
周京新的招牌自然是他的《水浒》人物系列,这批画很可能留在画史上。
他的画正如他的为人,表面看来不活跃不招眼,但却潜藏内在的智慧,充满幽默的味道,就如我们在一起说笑话,总是他拔得头筹。
我这样设想,如果把周京新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里,他会做出什么样的艺术?我是指,如果他不是一个水墨画家,而是一个广义上的当代艺术家,他会成功吗?我的答案有些模糊,但我又觉得,他身上暗藏的某些东西在等待爆发。
梁江:周京新外表憨厚沉稳,内里却充盈着江南灵性。
1984年他在本科毕业创作中不太情愿地画了一套工笔的《水浒组画》,又一不小心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拿了银奖。
连同后来的《扬州八怪》,人们也印象殊深。
不曾想,在他工笔和色彩不仅画得成功,而且似乎可说成了一种样式的时候,却改弦易辙去画“一种没有线条的中国画”。
据他说,画家干的不外是“摆弄毛笔的活儿,抓在手上的这支笔必须好好调教,叫它干啥就能干啥”。
很难把这种谦和朴实、不事张扬的秉性与他过人的才情链接起来。
但,这又正是周京新,而且还是他的优势所在。
试想一想,没有他这种丰厚沉实的底气,他的“水墨雕塑”能搞出沉甸甸的分量吗?现在,周京新的情怀是水墨,是写意。
水墨岂止是黑白,何止氤氲浓淡?在他的眼中,分明一派五彩焕然,斑斓而耀目。
水墨就是中国精神,就是正气,这是一种何等的铺张恣纵!邵大箴:周京新兼有学院教养和反学院派的拓新精神,他的性格谦和大度、艺术感觉敏锐超前。
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他即以本科毕业创作《水浒组画》一鸣惊人,获得银奖。
作品白描线法精绝,形神飘逸,趣味超然,作品受到同行们的交口称赞,被誉为“直逼陈老莲水浒叶子”的鸿篇巨制……但他并未因此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而敢于不断突破自我,进行水墨新的探索,实践他的“使造型呈现笔墨化,使笔墨具有雕塑感”的艺术理念。
他注重个性的表现性水墨,在中国画界和艺术院校中激起不小的波澜,引起广泛的关注。
刘骁纯:周京新的大笔写墨从米点发展而来,他将点扩展为更浓重更有张力的宽笔宽线,笔笔水润墨饱,满纸酣畅淋漓,但笔痕十分清晰。
他利用了宣纸特有的分离机制――润笔相互叠加时如果控制得当,笔与笔之间会自然而然地相互分离,留出白线,使笔痕清晰。
这种墨法见于齐白石画虾和潘天寿画鹰的局部,周京新将其转义后另辟蹊径,将前人的局部语素全局展开,走笔更加狂放不羁,挥毫落墨满纸纵横,以此塑造他的表现性的城乡人物。
周京新用破墨比较谨慎,行笔常常并置,这使笔与笔之间的分离空间更大,因此更便于大笔的发挥。
在周京新的画中,笔法即墨法,墨法即笔法。
写墨之外,没有勾皴。
这种墨法,与他画中有力的点线面结构、虚实结构、人物结构、章法结构互相配合,使他的作品水墨淋漓之中内含筋骨。
在“世纪墨潮”中周京新以写墨独树一帜,并将写墨推向了极端。
张晓凌:周京新的水墨人物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并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并非因为他在题材上的幽默诙谐,而是在于他对传统的成功转换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周京新所面对的传统却不是一般人们所关注和思考的文人画的“正统”传统,而是“小传统”,即民间版画的传统。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造型的趣味化。
这是人们认为其作品幽默诙谐的重要依据。
但这种认识是表面的。
实际上,周京新的意义不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他在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西方造型意识下进行中国画创作的时候,他的造型却是纯粹中国的,是非科学的,是感觉的和审美的。
2.笔墨的线性写意化。
尽管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在于线,但周京新将之纯粹化了。
在他的作品中从没有渲染,也不存在色块的填充,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线,由此形成形体和空间。
其笔墨及其变化都存在于线条的运动之中,为其画面增添了生动与活力。
3.色彩的民间化。
在色彩的运用上,周京新去俗而不避俗。
他的纯粹来自民间的色彩与写意化的笔墨构成和谐互补的关系。
由上可知,周京新艺术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中国画自身延展的逻辑基础上的,并且已经在中国艺术传统的现代转化上另辟蹊径。
这一点,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其价值。
尚辉:周京新完全解构了“徐蒋体系”笔线加素描的中西融合模式。
他的人物画不仅来自于写生给予他的丰富感性体验,而且以他对于写实造型的深入理解来表现人体的结构。
但他完全舍弃了轮廓勾线,“用笔”体现在大笔触的形象堆塑上。
也即,他放大了“传统”用笔的细节,“平”、“留”、“圆”、“重”的传统笔法,都在他放大和因形而“变”、因墨而“变”之后获得了鲜明的表达。
他的“用墨”以淡为宗,在“淡”、“破”、“积”、“宿”几种墨法之中交替变换,以此表现人体的结构与动态。
王镛:1984年周京新以工笔人物画《水浒组画》享誉画坛,1990年以后转入写意水墨人物画创作,主要表现现代人物,也继续描绘水浒人物和戏曲人物。
周京新在生活中是一位谦谦君子,在艺术上则是一条绿林好汉。
他认为写意是画家的一种释放,画家以写意的方式可以把平时没有释放的情绪都释放出来。
他注重个性情感以至隐秘的无意识心理情绪的自由释放,并不注重简化形式。
尽管他知道梁楷的简笔画那种减法更难,但他更愿意用加法表现现代人物造型和心理的丰富性、复杂性。
于是他杜撰了“水墨雕塑”的概念,即用笔墨或水墨肌理塑造有一定体积感或雕塑感的人物造型,不同于传统的没骨画法,也不同于西画的明暗素描,丰富了大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