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绍兴温病学家诊疗特色研究

合集下载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

指导临床实践
温病学术思想对临床实践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 医生治疗温病提供了理论 依据和指导。
推动医学进步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 想的出现,激发了医学界 的思考和创新,推动了医 学的进步和发展。
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意义
1 2
提供现代医学借鉴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强调预防为主、辨证 施治等理念,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 鉴。
发展历程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有关于温病的记载。东 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对温病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明清时期,温病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温病学派 别和代表人物。
清代湖湘医家代表人物及著作
代表人物
清代湖湘医家代表人物有周扬俊、叶天士、吴鞠通等。这些 医家在温病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温病学的发展做出 了重要推动作用。
既病防变
在温病发病之后,清代湖湘医家认 为应当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疾 病进一步发展变化。
瘥后防复
在温病痊愈之后,清代湖湘医家主 张继续调理身体,巩固疗效,防止 疾病复发。
温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控制传染源
清代湖湘医家认为应当及时隔离治疗温病患者,同时对患者的密 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观察,控制传染源的传播。
在温病治疗中,针灸疗法常被用于辅助药物 治疗,如用针灸刺激某些穴位,以调和气血 、舒缓经络,达到辅助退热、缓解症状的作
用。
04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预防学 术思想
温病预防原则和方法
未病先防
清代湖湘医家强调在温病发病之 前进行预防,主张通过调理生活 起居、饮食运动等措施,提高身
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切断传播途径
清代湖湘医家主张采取一系列措施切断温病的传播途径,如保持个 人卫生、定期消毒等。

明清医家防治温疫研究特色及启示_苏颖

明清医家防治温疫研究特色及启示_苏颖

减轻、减缓的程度,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治疗学意义上的形神相对统一假说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运用形神统一理论,尤其是形神相对统一假说指导恶性肿瘤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任何时候都要全力缓解患者的症状包括躯体症状和心身症状,即调神应贯穿在疾病治疗始终,时时、处处维护形神中的“神”,维护好生命活动的重要指征,包括神志、语言、目光、面色、行动以及脏腑功能活动;而对“形”是否维护或维护多少,以及维护”神”的方式,要根据病期病情决定:(1)如早期应尽可能彻底地“治形”并辅以“治神”(形神的绝对统一),体现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以攻为主等的治疗原则上;(2)晚期则少治形或不治形,而以“治神”为中心(形神的相对统一),体现在扶正为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等的治疗原则上;(3)中期患者应根据偏向早期还是偏向晚期,决定治疗目标是要达到形神绝对统一,还是相收稿日期:2013-05-1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8ZX10005-013);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2010-014)作者简介:苏颖(1960-),女,四川成都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经典教学与科研。

对统一。

在西医学范畴为姑息治疗应贯穿在肿瘤治疗的始终。

肿瘤晚期尤其是终末期治疗的临床研究,包括疗效判定标准的研究非常必要[8]。

参考文献[1]任会河.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4.[2]王婀娜,殷东风.形神学说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4):58-59.[3]崔小天,殷东风.中医治疗肿瘤在维护人体精气神方面的优势[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0):24-26.[4]殷东风.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恶性肿瘤现状及展望[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8):1-4.[5]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肿瘤临床年鉴》编委会.运用调整气机理论改善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388-394.[6]殷东风,田奎正,高宏,等.中医“调理气机”法对肺癌患者症状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0):1119-1120,1128.[7]殷东风.肿瘤临终关怀医疗对医疗资源需求和医患关系影响的初步研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7):22-25.[8]殷东风.中西医结合姑息治疗晚期肿瘤疗效判定标准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2):1-3.明清医家防治温疫研究特色及启示苏颖(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21)摘要:明清时期为中医辨治疫病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治疫大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十六位医家防治温疫经验进行研究,以探讨明清时期温疫学派总体防治疫病的方法与特色,为现代临床防治传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借鉴与参考。

王孟英诊治特色举隅

王孟英诊治特色举隅

其 “ 病 在肺 ” ,虽 属 久 病 ,与 少 阴水 泛 迥 殊 ,前 医妄 投 附桂 ,初则 “ 颇若相安” ,终 因枢 机 不 展 ,治 节 不 伸 ,“ 痰无 出路 ,愈伏愈 多 。一 朝卒发 ,遂壅塞 于清 阳 升降之 路 ” 。遂 投 以瓜 蒌 、薤 白 、枳 实 、半 夏 、旋 覆 、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0 1 5 年 6月 第 5 O卷 第 6期
【 浙 医春秋 】
王 孟 英 诊 治 特 色 举 隅
范 里 曾怡 龙 李 亚 平 ( 指 导)
1 浙江 中医药大 学 浙江 杭州 3 1 0 0 5 3
2 浙江 省立 同德 医院 浙江 杭 J ' l 1 3 1 0 0 1 2
代 赭之类 ,调气化痰 ,俾气流行则 壅塞之痰 自除 。 4 重 症轻取 。屡 用达药
则认 为 ,痰 嗽亦 有 因阴虚 津 液无 以输 布 、阴虚 水 泛 而
致 者 ,临证 屡 以滋 阴之 法 取 效 。他 认 为 ,病 无 定 式 ,
近 贤曹炳 章谓 :孟 英 “ 能 以轻 药愈 重证 ,为 自古
取 流通 ” ,果使 渐 复l 1 ] 。王 氏治 疗 痰 嗽 也 以 疏 理 气 机 为化痰 之 先 决 条 件 ,认 为 “ 肺 气 展 布 ,痰 始 能 行 ” 。
如 治鲍继 仲喘 证案 ,素患 痰 饮 ,冬 令 误服 温 补 ,至 季 春忽然 发冷 ,喘 汗欲厥 ,脉 沉 弦而 软 滑 带数 ,孟英 断
而 无 门 户 之 见 ,实 属 难 得 。
3 曲运枢 机 ,调气化 痰
死 。如 治王杞 庭 之姊 ,陡 患 干嗽 ,无 一息 之 停 , 目不
交 睫 ,服药无 功 。孟 英诊 其 “ 两 脉 上 溢 ,左兼 弦细 ” , 且 口渴 无苔 ,断为 “ 真 阴久 虚 ,风 阳上僭 ” 之 证 ,急

温病四大家学术特色思想在妇科临床运用探讨

温病四大家学术特色思想在妇科临床运用探讨

妇 科 疾 病 中 医药 疗 法 中 医学 术发 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1 5 ) 0 5 一 o o 1 5 — 0 3
R2 7 1 . 1
叶天 士 、 薛雪 、 吴鞠 通 、 王孟英被后世誉为 “ 温 阴 阳气 血 的 功 能 , 既是 妇 女 的 生理 重 点 , 又 是 病 变 病 四大 家 ” , 其 学 术成 就 绝不 仅 限 于论 治 温 病 . 而 是 的总因 。 博采 众 长 , 识 见超 群 , 内、 外、 妇、 儿 各 科齐 擅 , 外感 、
带 脉 为之 约束 , 刚维蹁脉之拥护 , 督 脉 以 总督 其 统 肾 . 以达 到督 任 同补 的 目的 。 用 药 则 柔 阳 与 清 润 同
摄” 才能 从 血海 而 下 ; 而 当肝 肾亏虚 、 奇 经 受 损 失去 进 ; 针对 气 滞 血瘀 , 奇 经 失 畅所 致 月经 不 调 、 痛 经诸 则 以疏肝理 气 、 宣通 奇脉 为 主嘲 。综上 所 述 , 叶氏 自我 约束 功 能则 致 崩 漏 、 月经先后不定期 、 闭 经 等 证 , 证: 另 外 他 认 为产 后 诸 症 亦 与 肝 肾亏 虚 、 奇 经八 脉 重 视 肝 肾 、 从奇经辨证论治妇科疾病 。 是 其 学 术 思 受 损 密切 相 关 , 如“ 肝 肾阴亏” 、 “ 奇 脉 不 固” 、 “ 冲 脉 想 的一 大 特色 . 并 且 这一 思 想 为后 世 广泛 运 用 于 临 逆 ,则 诸脉 皆动 ” 、 “ 冲任 督带 伤 损 ,致 阴 阳维蹁 不 床 . 影 响深 远 。 用” 等 皆导 致 产后 恶露 不 尽 、 郁 冒、 发热 等 证 。再如 2 薛 氏重 视湿 热 为患 , 从 脾 胃论治 妇科诸 证 其论 道 女 子带 下 、 瘕 瘕亦 与 肝 肾 、 奇脉 密 切 相关 , 其

温病大家吴鞠通的治温病急症经验

温病大家吴鞠通的治温病急症经验

温病大家吴鞠通的治温病急症经验小编导读素有“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之说,清代名医吴鞠通,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著有《温病条辩》《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三部医书,通晓温病,以擅治急性发热性疾病闻名于世,对内科杂病、妇科、儿科、针灸及心理疗法等也颇有造诣。

今且分享吴老治疗温病急症的学术思想,纯干货,可要细读哟~一、审慎识病机,知常又达变吴氏对温病急症之病机,能穷原竟委,既识得全局之常,又晓其中之变,故治中肯綮。

如对厥证,认为伤寒之厥,足厥阴病也;而温热中之厥,手厥阴病也;强调断不可以阴阳二厥混而为一。

并进一步指出,热厥之中,亦有三等,有邪在络居多,而阳明证少者;有邪搏阳明,阳明大实,上冲心包,神迷肢厥,甚则通体皆厥;有日久邪杀阴亏而厥者,不可不辨。

对燥气之病,指出“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

故其论燥气为病,既有化气之火证,亦有胜气之寒证,治迥不同。

对于温病之预后,吴锡璜有“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

吴鞠通对温病急症抢救常以苦寒泄热和甘寒、咸寒柔剂养阴生津,强调始终以救阴津为主,认为温病最忌辛温。

但是,吴鞠通又指出,暑病急症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非温不解”;并强调,湿温论中“不惟不忌辛温,且用辛热也”。

温热病急症,如“前医过用苦寒,致伤胃阳,亦间有少用刚者”。

二、急症堪足虑,预防要果断温病具有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的特点。

当其邪毒鸱张,可出现高热、谵语、昏迷、痉厥、虚脱等症而危及生命。

对此,吴鞠通对温病急症着眼于未急先防、已危救死的一系列抢救措施。

首先,积极截除肺卫蠢蠢欲逆传之邪。

如太阴温病痰涎壅盛,心烦不安,胸中痞塞欲吐,“恐邪入包宫而成痉厥也”,率先用瓜蒂散涌吐痰涎,以防逆传之变。

其次,对已有传变之兆者,急欲安其将受邪之地,以截阻其传变之路,如“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第三,力挽狂澜抢救死症。

吴氏认为:医者不知死,焉能救人。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一章)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一章)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一章)一、什么是温病和温病学温病是感受温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其常见病种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冬温、温毒、温疫等。

这些病种虽然感邪有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等不同,临床表现亦各有特点,但就其共性而言,感邪性质总属温邪,临床见证均有发热,故可统称温病。

温病的发生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如风温、春温发于春季,暑温发于夏季,湿温发于长夏,秋燥发于秋令,冬温发于冬季。

江南气候炎热,雨湿较盛,多病湿温;西北气候干燥,多患燥热。

且大多数温病具有不同程度的传染性,其传染性强。

可造成大流行的温病则称为温疫。

温病按其病变性质分类可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

属于温热性质的主要是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冬温,其特点是起病较急,传变较快,初起即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

属于湿热性的主要有湿温和伏暑,其特点是起病较缓,传变较慢,初起以湿象为主,病变以脾胃为中心,病势缠绵,易遏伤阳气,病程较长。

掌握两类不同性质的温病特点,对于指导临床辨证和确立治疗大法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临床上还往往根据发病形式的不同,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两类。

新感温病即感邪之后,当即发作的温病。

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其临床特点,除暑温初起可见里热证之外,一般均表现为肺卫之证。

即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而伏气温病则不同,其感邪之后,并不立即发病,邪气潜伏体内,逾时乃发。

如冬感寒邪,至春发为春温;夏感暑湿,至秋冬发为伏暑。

其特点是初起虽可兼见肺卫之证,但总以里证为主;或纯属里证,不兼肺卫之证。

这两类不同形式的温病,其病理传变、预后情况、病情轻重、初起的治疗均不相同,故有鉴别的必要。

温病学就是专门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治疗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其任务主要在于阐明温病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和病变性质,探讨诊断辨证方法,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温病治疗的效果。

乱世痴医王孟英——我国温病学的集大成者

乱世痴医王孟英——我国温病学的集大成者

乱世痴医王孟英——我国温病学的集大成者人物简介王孟英(1808—1868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名医,名士雄,字孟英,又字篯龙,号梦隐(亦作梦影),别号潜斋、半痴山人、随息居士、睡乡散人、华胥小隐。

他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是“温病四大家(叶天士、薛雪、吴瑭、王孟英)”之一,也是温病学的集大成者。

著有温病学的集大成之著《温热经纬》。

生平经历王孟英,祖籍浙江盐官(今浙江海宁),乾隆时迁至钱塘(今杭州)。

他出身于医学世家,曾祖王学权为当时名医,著有《医学随笔》一书,祖父王永嘉、父亲王琪沧也都精通医学。

王孟英14岁时父亲重病而逝,临终前对他说:“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

”,由此他立志学医。

父亲去世后,他遵从父嘱祖训精研医学,后因家计,在二十岁时到婺州(今浙江金华)做盐行会计。

由于酷爱医学,在盐行做会计期间,只要稍有闲暇就“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后又在江南一带以行医为生。

王孟英生活在晚清战乱动荡的时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后爆发,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而且深受疫疠之害,霍乱之侵。

于是,王孟英专心精研温热病,经过多年的亲身实践,著成我国温热病学的集大成之作《温热经纬》。

生活在晚清动乱时代的王孟英几乎一生身处逆境,但他并不因此而废弃学业,面对困境,他愈挫愈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从医之志。

他从小就勤学苦读,上自《内经》、《难经》,下至明清当代名家著作书籍,悉心研读,博采众长,以为所用,为从事中医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无怪乎史籍上说他“究心《灵》、《素》,昼夜考察,直造精微”。

王孟英和他的前辈温病学家叶天士等一样,真可谓是勤学好读、精研深思。

这种勤思好学的治学态度,不仅是他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而且是我们后世学人学习效仿的光辉榜样。

同时,王孟英生活的时代又是晚清西学东渐的大时代,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医学传入中国。

难能可贵的是,面对西方医学的传入,王孟英摒弃门户之见,博采精取,依理批判了当时中医学界固守传统、盲目排外、拒绝接受西方医学的顽固保守思想,也反映了他与时俱进、博采创新的思想精神。

温病四大家学术特色思想在妇科中的应用分析

温病四大家学术特色思想在妇科中的应用分析

温病四大家学术特色思想在妇科中的应用分析温病四大家学术主要是妇科疾病进行阐述的一个特色思想,为中医妇科的治疗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主要是针对叶氏重视肝肾,从奇经辨证论治妇科诸病,薛氏重视湿热为患,从脾胃论治妇科诸症,吴氏通补结合,巧用剂型论治妇科诸症以及王氏强调药用清灵,药食两用调理妇科诸症对整个思想进行概括。

本文主要是针对温病四大家学术特色思想在妇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全面的体现出传统的中医治疗的辨证论治的思想,同时具体展示了特色思想对妇科治疗的新思路。

标签:温病;四大家学术;妇科;特色思想前言在中医学术中,叶桂、薛雪、吴瑭、王士雄被后世誉为温病四大家,而温病主要是指感受温邪所造成的一系列外感急性热病,因此也被称为温热病,从广义的角度上说,其属于伤寒的范畴,患者的临床变现主要为发热、热像偏盛、以化燥伤阴[1]。

温病的范围相对较广,通常情况下,除了外感疾病之外的急性热病均属于温病的范围,其中主要包含了风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等,其主要是在季节性明显的情况下会比较常见,大部分患者的起病相对较急、病情变化快,同时部分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传染性以及流行性。

本文主要是针对妇科治疗中温病四大家学术特色思想的应用进行讨论和分析,从中学习学术思想,提供妇科临床治疗水平。

叶氏思想(叶天士)于清代之前,中医论子热病多数是采用《伤寒论》的方式,于明末清初中才出现《瘟疫论》(吴有性),这时候才将瘟疫以及伤寒区分开,为建立温病理论奠定了基础,但始终还是没有明确的对瘟疫以及温病划清分界线,而叶桂(叶天士)第一个对温病的病因、感受途径以及传变规律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温病的主要原因是温邪所造成的,从而对传统的认识“伏寒化温”作出了重要的突破[2]。

而叶天士认为,在妇女的经、带、胎以及产功能中,与奇经八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奇经八脉主要为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其隶属肝肾,当患者因久病劳损、年高体弱,或着是由于肾精亏损导致肝血不足,精血耗伐,从而会给奇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可以判断为肝肾失调、奇经受损,也就是女性的经、带、胎以及产功能出现失调的情况,所以要注重肝肾,从奇经辨证论治。

绪论

绪论

⑷王孟英: 中国清代医学家。名士雄,号梦隐,又号 潜斋、半痴山人。祖籍浙江海宁,曾祖时迁居 钱塘(今浙江杭州)。王孟英出身于世医之家,曾 祖王学权撰有《重庆堂医学随笔》一书,祖父、 父亲皆业医,但不及曾祖有名。著有《温热经 纬》、《霍乱论》,发展了温病学说,对后世 很有影响。此外他还著有《归砚录》、《随息 居饮食谱》、《王氏医案》等著作多种
其主要贡献为: ⑴ 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 说。
⑵创立了卫气营血的温病辨证体系
⑶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 比较全面地具体地论述了辨舌验齿、辨斑疹 白培
⑵薛生白: 薛氏名雪,字生白,清代亁隆年间吴县人。 他是与叶氏同代的医家。其博学多通,于医有 卓见。所著的《湿热病篇》(又名《湿热条辨》) 对于湿邪为患的病变,特别是对于湿温病变的 证治,条分缕析,极为详尽。对于湿热诸证的 诊断治疗多有阐发,无论处常处变,皆有法可 循,使湿热性温病的辨证治疗内容基本上臻于 完备。所以后人称其为传世之作,医家必读之 书。
5.隋代巢元方论述了热病、疫病的成因和特点: 他在《诸病源候论》中,对温热病、时气病、 疫疠病均有专门的论述 他认为发于春夏的温热病,是辛苦之人感 受冬令寒毒藏于肌骨所致,并认为伤寒是触寒 毒之气为病,不染他人,而温病是因岁时失和, 人感“乖戾之气”,病气转向染易,死亡率较 高.
6.唐代孙思邈、王焘创制了一些防治温病的方 剂。 孙思邈《千金方》将温病列入伤寒门内, 他认为温病可预防并强调要及早治疗,并创制 了葳蕤汤治疗风温,大乙流金散、雄黄散等以 辟温气等。 王焘《外台秘要》不仅将天行温病另列一 门,且记述了很多防治温病的方剂。如引葛洪 的《肘后方》中的黑膏方治温毒发斑等,仍为 现代医家所常用。
脉证方面:《素问· 论疾诊尺篇》:“尺肤热甚, 脉盛躁者,病温也”。 《素问· 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 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素问· 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 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温病学之研究叶天士(10修订)

温病学之研究叶天士(10修订)
从具体内容来看,叶天士综合了前人和自己诊断温 病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辨舌、验齿、辨斑疹、白pie 在温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方法,其中许多内 容是前人所未有论及的,对于后世诊治温病有极为 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5、确立了温病的治疗大法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 直须凉血散血。”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 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 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 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素体肾阴不足者,邪热容易乘虚深入下焦损伤肾阴,治 疗可在甘寒清热生津的同时加入咸寒之品滋肾阴,防患 于未然。
24
但总的治疗原则是:治疗中应处处顾及其正气虚, 注意勿伤及肝肾之真阴。 ③妇人病温如适逢经行,邪热每可陷入血室,叶氏提 出除了按《伤寒论》中从少阳病而治外,尚须配合活 血散结之品,同时要视其夹寒、兼气滞等不同情况而 灵活用药。
27
(2)小儿病温应重脾胃 “幼稚谷少胃薄,表里苦辛化燥,胃汁已伤,复用大寒大
13
6、祛邪主在清透、清泄 所谓“透”,是指使病邪由里达于外表而解。 叶氏在《温热论》中就有“透风于热外”、“急急透
斑”、“战汗透邪”、“透热转气”、“清热透表”、“泄 卫透营”、“泄湿透热”、“养正透邪”、“急急透解”、 “清凉透发”、“辛凉泄卫,透汗为要”等多处论及透法, 可见透法几乎贯穿了温病治疗的全过程。
汗以解表寒;温病若邪在肺卫,当用辛凉解表 以疏解肺卫之温邪。
邪在少阳时,温病多见痰湿与温邪互结, 致“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彼则和解 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里结阳明时, 虽然均可用下法,但亦有所区别。

从竖读伤寒横看温病谈胡宝书临证心法

从竖读伤寒横看温病谈胡宝书临证心法

从竖读伤寒横看温病谈胡宝书临证心法摘要:胡宝书为绍兴伤寒学派的临床实践家,致力于时病,尤其对伤寒、温病的研究,治外感病颇具特色,诊断注重望诊与切诊。

主张以太阳病开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纵向排列,次第相传,则为循经。

上焦病不治,传中焦脾与胃;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

始上焦,终下焦的传变规律。

故有“竖读伤寒、横看温病”之说。

治湿重气化保阴津,并注重热病后期阴津亏乏的调养。

关键词:竖读伤寒;横看温病;胡宝书;临证心法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1-0036-03Study of HU Bao shu's Clinical Experiences from Reading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Vertically and Warm Diseases HorizontallySHENYuan liang(Shaoxing Hospital of TCM,Shaoxing 312000,Zhejiang,China) Abstract:HU Bao shu was an eminent physician,and belonged to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Sect of Shaoxing. He devoted himself to epidemic diseases, especially to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and Warm Diseases. He had his characteristic idea when treating diseases caused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 He emphasized inspection and palpation when diagnosing diseases. He advocated that the pathogen transformed from Taiyang Channel ,from superficies to interior,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bottom, in regular longitudinal orientation, and handed down ,which was called "Along Channels". If the diseases of upper energizer was failed to be cured , it could be transformed to middle energizer ,the spleen and the stomach; If the diseasesof middle energizer was failed to be cured ,it could be transformed to lower energizer, the liver and the kidney .It followed the rule that beginning from upper energizer and terminating at lower energizer. Therefore there was a saying , "Reading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Vertically, reading Warm Diseases horizontally". He paid attention to Qihua in order to preserve fluid when expelling dampness. And he emphasized nourishing Yin and fluid when treating warm diseases.Key words:Reading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s Vertically;reading Warm Diseases horizontally;HU Bao-shu;clinical experiences胡宝书(1865-1929),为“绍派伤寒”医家中之杰出代表。

明清时期的医学知识

明清时期的医学知识

明清时期的医学知识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也是医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许多出色的医学家陆续涌现,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医术技巧对后来的医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明清时期的医学知识吧。

一、明清时期的医学教育在明清时期,医学教育逐渐得到了发展。

清代则会在京城开设太医院,下设经验局,对人才进行培训。

太医院的医学科研与临床实践都比较发达,医者的临床培训也更加系统化。

同时,医疗行业也开始实施职业分工,且医生职业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这些为医学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明清医家的研究成果1、张三丰:他是明朝时期的著名道士,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医疗专家。

他创立了“道教巨玄派医学”,提倡使用“心诚意正、清静精神”来保持健康,他还提出了“四忌”的理论,即“忌劳、忌欲、忌异、忌怒”,这些成果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沈效禹: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医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儒释道与医学的关系。

他曾创立“治升学派”,提出了“性理医”理论,认为医学和儒学一样,都应该以人性为本。

他还在医疗领域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贡献。

3、吴鞠通:他是一位温病专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这本书,这本书成为了后来温病学研究的重要参考。

4、施宗祐:他是明朝时期最重要的一位医学家之一,是当时广泛认识的名医。

他著有《千金要方》这本医学巨著,对中医方剂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部书成为了长期以来医学教育的经典教材。

5、王肇修:他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身体后天之病。

他提出了“轮疴”的理论,即人体多种疾病之间的相互关联,这一理论对后来的医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明清时期的医学特色1、中西融合:明清时期,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很多中西医学家相互学习,形成了一种新的中西融合的医学风格。

这种风格的研究方法不仅把中医学说法转换成了西方医学专有名词,还将中医药治疗方案融合到了西医疗法。

中医临床诊疗方法在不同时期有何变化

中医临床诊疗方法在不同时期有何变化

中医临床诊疗方法在不同时期有何变化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其临床诊疗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体现了中医在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方面的独特智慧。

在远古时期,中医的诊疗方法较为简单和原始。

人们主要通过对自然现象和自身身体反应的观察来积累医疗经验。

例如,当身体受到外伤时,会发现某些植物的叶子或根茎能够止血、止痛,从而逐渐形成了早期的草药疗法。

此时的诊断主要依靠直观的观察和简单的触摸,对于疾病的认识也较为粗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开始初步形成。

《黄帝内经》这部经典著作的出现,为中医的诊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时的中医已经开始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诊断方法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神态、舌苔,倾听病人的声音、呼吸,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以及触摸病人的脉象等方式,来综合判断病情。

治疗方法上,除了药物治疗,还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等。

秦汉时期,中医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体系,为临床治疗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在这个时期,方剂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同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开创了外科手术的先河,展示了中医在外科领域的探索和成就。

隋唐时期,中医的发展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政府设立了太医署,对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进行规范和管理。

这一时期,中医的分科更加细化,出现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科。

在诊疗方法上,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详细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候,丰富了中医的病理学内容。

孙思邈的《千金方》则收集了大量的方剂和治疗方法,强调综合治疗和预防保健。

宋金元时期,中医的学术流派纷呈,推动了诊疗方法的创新。

寒凉派主张用寒凉药物清热泻火,攻下派强调通过泻下攻邪来治疗疾病,补土派重视调理脾胃以扶正祛邪,滋阴派则注重滋阴降火。

10、温病学家叶天士

10、温病学家叶天士

10、温病学家叶天士10、温病学家叶天士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律老人。

江苏吴县人。

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

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以医术高超闻名。

叶天士幼时受医学家庭环境熏陶,聪颖好学悟性强,为他的成长打下了基础,青年时就开业为医。

他从医有三个特点。

一是博览群书,遍读各类医书。

举凡内科、妇科、幼科、眼科等,并从临证中加以验证。

对《本草纲目》也作了重大研究,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二是不耻下问,甘为人徒。

叶天士从14岁丧父后先从师兄朱某学技,以后又拜师十余人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当时名儒医王子接(举人)。

王善治伤寒,其所著《伤寒古方通》等书均交门人叶天士和吴蒙整理。

民间流传叶天士拜镇江金山寺僧为师事,虽不一定有其事,但与叶天士虚心好学从师十余人是符合的。

三是叶天士治病能结合髓人的经验,又不拘泥于前人的古方,一切从当前实际出发,因而其正达到辨证论治的境界。

叶天士长于医治时疫痧痘等症,在30多岁时即名闻朝野和大江南北,著作有《叶天士秘方大全》等。

叶天士聪慧过人,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虚心好学,他能融会贯通,因此医术突飞猛进,名声大震。

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运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

”(《沈归愚文集·叶香岩传》)叶氏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治学讲求宏搜博览,学究天人,精细严谨,使医术与学术相得益彰,他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

”故虽享有盛名,但却手不释卷,广采众长。

嵇璜“序”曾说:“先生之名益高,从游者益众,先生固无日不读书也。

”其为人“内外修备、交朋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助之,无所顾藉”。

他为医却不喜欢以医自名,临终前对他的儿了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

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刃也。

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他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

明清医家防治温疫特色研究概述

明清医家防治温疫特色研究概述

明清医家防治温疫特色研究概述张茂云;苏颖【摘要】明清时期为中医学史上辨治疫病的鼎盛时期,本文对明清时期16位主要冶疫大家对于温疫发病相关性以及临床预防温疫经验进行科学阐释,研究探讨明清时期温疫学派总体防疫的方法与特色,以启后学,为现代临床治疗传染性疾病提供借鉴与参考.【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3(019)009【总页数】3页(P998-999,1005)【关键词】明清;温疫;特色防治【作者】张茂云;苏颖【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4我国明清时期为温疫学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吴又可编撰了第一部疫病学专著《温疫论》,是中国疫病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

此后在《温疫论》的影响下,继之而起研究温疫者层出不穷。

如戴天章所著的《广瘟疫论》。

晚清杨栗山全面继承吴又可温疫学说并加以阐发,著有《伤寒温疫条辨》。

力主火毒致疫说的余师愚著有论治疫疹的重要专著《疫疹一得》。

刘松峰《松峰说疫》、陈耕道的《疫痧草》、熊立品的《治疫全书》、李炳的《辨疫琐言》、王士雄的《重订霍乱论》等大量有关温疫的专著问世,标志着明清这一历史时期成为中医辨治温疫病证的鼎盛时期,其间熠熠生辉的各家防疫治疫之经验实为我们效法及发扬之瑰宝,为现今防治各类传染性疫病提供切实可靠的临床依据。

本文以明清十六部治疫专辑防治温疫经验为研究内容,归纳总结其中切实可行有效的防治经验,提炼其特色,即明·张凤逵《增评伤暑全书》、明·吴又可《温疫论》、清·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清·戴天章《广瘟疫论》、清·杨睿《伤寒瘟疫条辨》、清·余霖《疫疹一得》、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清·王士雄《重订霍乱论》、清·李炳《辨疫琐言》、清·熊立品《治疫全书》、清·雷丰《时病论》、清·陈耕道《疫痧草》、清·刘奎《松峰说疫》、清·林之翰《温疫萃言》、清·萧霆《痧疹一得》、清·陈虬《瘟疫霍乱答问》。

明清医家对温病学的贡献

明清医家对温病学的贡献

明清医家对温病学的贡献明清医家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

明清时期的医家对温病学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丰富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明代,张景岳是温病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其著作《温病条辨》为代表,系统总结了之前温病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张景岳提出了“外感致病,内伤致病,内外合病”三种致病机制,对温病的分类和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还强调了病因与病机的关系,认为病因是致病的外部因素,而病机是病因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内部病理变化。

这些理论为温病的病因病机研究奠定了基础。

清代的医家吴鞠通在温病学上也有重要贡献。

他的著作《温病条辨直诀》进一步发展了张景岳的理论,提出了“六经温病论”和“六淫温病论”两种理论体系。

六经温病论是根据六经理论,将温病分为六类,每类的发病机制、病程、病症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六淫温病论则是以六淫理论为基础,认为温病是由外感六淫导致的,六淫的不同侵袭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温病。

吴鞠通的理论为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此外,明清时期的医家还积极探索温病的治疗方法。

他们广泛应用中药治疗温病,发展了许多有效的药方。

例如,张景岳提出的“板蓝根汤”用于治疗温病的热毒炽盛、里急后重等症状,至今仍在临床应用中使用。

吴鞠通则通过提出“辛凉泄热法”和“芳香行气法”等治疗原则,丰富了温病的治疗手段。

总的来说,明清医家在温病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丰富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这些贡献对于今天的中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仍具有重要意义。

清代温疫证治特色研究的开题报告

清代温疫证治特色研究的开题报告

清代温疫证治特色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清代温疫证治特色研究
研究背景:
清代是中国传统医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全球各地发生大规模疫情的时期。

尤其是在清朝中后期,疾病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其中以温疫为主要表现。

温疫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治疗方案也
各异。

本研究旨在探讨清代温疫证治的特点和经验,为今天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借鉴。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温疫的症状特点及其流行病学分析,包括地区、季节、人群等方面的分析。

2. 温疫的治疗方案及其特点,概述各家医林所采用的处方、药物及治疗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3. 温疫的预防与控制,包括传播途径、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分析与总结。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和文献资料,深入挖掘清代温疫病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特点,并结合大量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时人们在患病预防、治疗方面的认知和应对措施。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今天的医学界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清代温疫证治的特点和经验的机会,为今天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同时,对于防疫方面的研究,也可
以为今天的公共卫生与防疫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这些经验和思路可以为今后面对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更有效的防控和治疗策略。

绍派医家治疗湿温时疫经验探析

绍派医家治疗湿温时疫经验探析

绍派医家治疗湿温时疫经验探析
沈钦荣;寿越敏
【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
【年(卷),期】2022(57)9
【摘要】《湿温时疫治疗法》记录了民国初年绍派医家治疗湿温时疫病的经验。

文章从亲历亲为实用性强、湿温时疫先明病因、诊治之要首别急缓、变症繁多专方可贵、防治结合措施详尽五个方面,探讨了湿温时疫的中、西医病因及诊治、预防、调护经验,对当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亦有借鉴意义。

【总页数】2页(P670-671)
【作者】沈钦荣;寿越敏
【作者单位】绍兴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
【相关文献】
1.新安医家“温补重脉诊”临床经验探析
2.赵绍琴用宣透法治疗温病经验探析
3.新安医家“温补重脉诊”临床经验探析
4.龙江医派著名医家白郡符治疗皮肤病中药
炮制经验总结5.龙江医派杰出医家白郡符运用托法治疗皮肤病经验探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立项背景
• 赵晴初著有《存存斋医话稿》2卷,《药性 辨微》1卷,《医学杂志》1卷,另有《汤 头新诀》、《本草撷华》、《医案》、 《教子学医法》等10余种;
• 赵公著述虽多,然执意不愿在身前刊行, 现流于市面的著作仅有《存存斋医话稿》2 卷,被收录于《珍本医书集成》中。
一、立项背景
一、立项背景
一、立项背景
• 章楠撰有《医门棒喝》4卷,《伤寒论本旨》 (又名《医门棒喝二集》)9卷,以及《六气 阴阳论》、《人体阴阳体用论》、《伤寒 传经论》等著作20余部;
• 其中最能体现章氏对于温病学方面的主张 的著作当属《医门棒喝》。
一、立项背景
一、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背景
• 章楠在《医门棒喝》中言“六气为病,源流不同, 辨别未清,治难尽善。仲景之论,后人编辑,将 伤寒温病,搀混莫辨,自古皆然” ;
一、立项背景
• 温补学派 • 代表人物:张景岳 • 阴阳互根;命门水火;“阳非有余,阴亦
不足”; • 擅用温补,反对以苦寒为滋阴; • 左归丸,右归丸。
一、立项背景
• 绍派伤寒 • 代表人物:俞根初 • “六经矜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
疫 证,为变通之捷诀”; • 寒温融合思想; • 注重祛邪,强调透达; • “伤寒证治,全藉阳明”。
明清时期绍兴温病学家 诊疗特色研究
目录
• 一、立项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 • 五、技术路线 • 六、预期结果 • 七、项目创新之处
一、立项背景
• 温病学说,发源于《内经》、《伤寒论》, 产生于金元,成熟于明清。
• 自明清以来,绍兴形成了温补学派、绍派 伤寒、温病学派、医经学派、中西医汇通 派等诸多医派。其中以温补学派、绍派伤 寒的研究着墨最为居多。
(二)研究意义
• 绍兴於越文化对绍派伤寒的形成产生了重 要的影响,绍派伤寒中温病学家的学术思 想也是绍兴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本课题通过对明清时期绍兴中医学术 流派中绍派伤寒的系统研究,将全面总结 明清时期绍兴温病学家的诊疗特色,尤其 是柳宝诒、章楠、赵晴初三位绍派医家在 温病方面的诊疗特色。挖掘绍兴温病学家 的学术建树与价值,深化对绍兴温病学家 的学术思想认识;
(二)研究意义
• 对其中所创制的新方、及制方用药的规律 研究,既能丰富绍派中医的学术内容,又 有助于更全面、深刻、系统的理解绍兴中 医学术流派。对绍兴温病学家的著作、论 文的研究,将丰富绍兴中医药文化,促进 绍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传承绍兴中医经 验,为当今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 是绍兴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 一个重要契机与载体。
一、立项背景
• 继而又批评吴瑭:“厥后吴鞠通著温病条 辨,遂专主三焦,废六经而不论。殊不知 人身经络有内外浅深之别,而不欲使上下 之截然不通也……况伤寒温热,为病不同, 而六经之见证则同;用药不同,而六经之 立法则同。治温病者,乌可舍六经而不讲 者哉”!柳氏主张伏温先辩六经,认为伏 邪的部位主要在少阴肾,曰:“寒邪之内 伏者,必因肾气之虚而人,故其伏也每在 少阴”,发展了伏气温病学说。
• 又评吴又可的《瘟疫论》“虽能自力主见,独开 生面,多有发明。而不体究经旨,不辨伏气为病 之理,直辟经文,混指一切温病为瘟疫。遂使浅 学将风温暑温等尽作瘟疫而治,病轻药重,为害 甚多”。
一、立项背景
• “近时淮阴吴鞠通先生,欲明六气为病之 理,著《温病条辨》。虽多发明之处,又 将风温瘟疫并为一类,不分邪之轻重,病 之浅深。反谓吴又可之论为善,而不自知 牵混之误。其冬伤寒、春病温之伏气一证, 亦不分析论列。更将《素问》秋伤于湿之 “湿”字,臆解穿凿,大乖义理。”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立项背景
• 对于绍兴温病学派医家的研究较少; • 绍派伤寒的寒温一统特性,其实与温
病学派是密不可分的。所言温病即是 绍派,所言绍派即是温病;
• 纵览绍派医家,柳宝诒、章楠、赵晴 初三位医家是温病学派的突出代表人 物。
一、立项背景
• 柳宝诒一生医着颇丰,著有《素问说意》、 《温热逢源》、《柳选四家医案》、《惜 余医案》、《柳致和堂丸散膏丹释义》、 《惜余医话》、《疟痢逢源》等医籍。其 中《温热逢源》、《柳选四家医案》广为 流传,其余各书,少见于市;
• 关于柳氏诊疗特色的研究,当着重于《温 热逢源》一书。
一、立项背景
一、立项背景
• 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中言:“就温病言,亦有 两证:有随时感受之温邪,如叶香岩、吴鞠通所 论是也;有伏气内发之温邪,即内经所论者是 也”,“近人专宗叶氏,将伏气发温之病,置而 不讲。每遇温邪,无论暴感、伏气,概用叶氏辛 凉轻浅之法,银翘、桑菊,随手立方;医家病家, 取其简便,无不乐从。设有以伏气之说进者,彼 且视为异说,茫然不知伏气为何病。嗟乎! 伏温 是外感中常有之病,南方尤多,非怪证也。其病 载在《内经》、《难经》、《伤寒论》诸书,非 异说也。临证者,竟至茫然莫辨,门径全无,医 事尚堪问哉”!
一、立项背景
• “湿温者,湿中有热也。症见热蒸汗多, 头胀身痛,尿涩不饮,面黄色滞,脉来洪 缓。湿家多汗,虽汗不解,若投发汗,汗 之变痉。当使湿载气自和耳,用芳香通神, 淡渗宣窍”;
• 详细论述了七种温热类病症各自的特点以 及治疗方药。
一、立项背景
• 以往的研究,注重俞根初、何廉臣等人对 绍派伤寒学理的阐发与整理,而对柳宝诒、 章楠、赵晴初于温病学方面的贡献则鲜有 研究。本次研究,将致力于柳宝诒、章楠、 赵晴初三位医家对温病学,尤其是诊疗特 色的研究与整理。
• 赵晴初的《存存斋医稿》分论风温、湿温、 温热、暑、湿、霍乱、瘟疫七种温热类病 症。
• “风温者,风为天之阳气,温乃化热之邪。 两阳薰灼,先伤上焦,必头胀、汗出、身 热、咳嗽四症俱然并现。当与辛凉清解, 大忌辛温劫散。”
一、立项背景
• “天之暑热一动,地中湿浊自腾,人在蒸 淫热迫之中,则邪从口鼻吸入,阻障气分 上焦,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度,而水谷 精微亦蕴结为湿,故暑必挟湿,即此义耳。 当遵河间三焦立法,须认明暑热湿何者为 重,再究气分血分何者为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