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总结-练习十一-必修一-综合训练(三)
2014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总结-练习十-必修一综合训练(二)
练习十图5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6、图7为该区域内三地月降水量分布图和月最高气温统计图。
据此回答1—2题。
1.甲地月降水量与月最高气温,正确的组合是A.③④ B.②⑤C.①④ D.②⑥2.7月控制甲地主要的气压带或风带是A.东风带 B.西风带C.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
图8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图9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
完成3-4题。
3.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A.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B.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4.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80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读全球海陆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变化图,完成5-6题。
5.四条曲线中随纬度变化差异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①、③曲线的差异在南北半球不同,下列有关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半球陆地海拔比北半球高 B.南半球陆地海拔比北半球低C.南半球大陆面积小 D.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下表为10月8—11日某地气温变化表。
读表完成7-8题。
7.10月8—11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台风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8.9日最低气温明显偏高,与其相关的是A.大气逆辐射强 B.太阳辐射强 C.地面辐射弱 D.大气削弱作用弱9.(17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为了让马上就要进入高三的学生更好的复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访问www.。
一、东亚:
1、总括:(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2)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
2、著名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3、著名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二、东南亚:
1、总括:(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三、南亚:
1、总括:(1)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2)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亚洲最大的高原);
2、著名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四、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
2、著名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俄罗斯),图兰平原(乌兹别克斯坦);
3、著名丘陵:哈萨克丘陵(哈萨克斯坦);
五、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2、著名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著名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著名平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总括:(1)以高原为主,东南向西北倾斜;
(2)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
2、著名山脉: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著名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4、著名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高考。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
(河北)【步步高】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3 第重点
第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自然原因(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2)自然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经济原因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2)矿产资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3)长期以来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点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及意义1.(2012·安徽文综)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 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会区域的定位,该州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该州地势北高南低,因南部水资源短缺,北部湿润多雨,而南部需水量大,故进行“北水南调”。
【考向立意】该题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区域图为载体,主要考查该州“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
【思维过程】①由经纬度→北部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南部阳光充足。
②由图中图例→北部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
高三地理必修一第一轮复习总结
绝大多数彗星的公转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哈雷彗星等除外。
(一)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外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因:适宜呼吸的大气←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液态水的存在←地球内部物质运动、适宜的温度
原因?
②我国年太阳辐射分布的总体规律
东弱西强,高值在青藏高原,低值在四川盆地——分析原因
③世界年太阳辐射分布的总体规律: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一)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干扰大气中的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 影响,甚至短暂的中断; ②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③两极地区出现极光;极光只能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夜空观察 ④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水旱灾害等。 (二)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 纬度(正午H);地势高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等因素 其中前三因素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单独专题)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基础知识部分 ①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厚度分布的规律;莫霍面、古登堡面的位置;岩石 圈的范围。 ②水圈的特点 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④生物圈的范围和核心 范围:岩石圈的上部、大气圈的底部和整个水圈 核心: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 ⑤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和原因 ◆知识提高部分 能够通过对横波或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情况来分析该地 区地壳的厚度
①底部低凹,易存水 ②向斜槽 部受挤压,岩层坚硬稳定③背斜 处煤、铁往往已被侵蚀掉
①断层处地质构造不稳定,工程建设易诱发产生地震、 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②岩层断裂、地下水出露地表; ③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 河流,利于地表水汇集。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选11篇)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精选11篇)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第1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⑴概念: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即地域差异。
⑵表现:地理环境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
⑶成因:不同地域的物质和能量的分布不同。
思考:1、各地自然环境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哪个要素能最直观地看出各地自然环境的的差异?2、陆地自然带⑴概念:同类植被和土壤在地球陆地表面呈条带状分布,即构成自然带。
⑵陆地自然带的形成: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哪些气候类型?2、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那些自然带?3、南半球缺失的是哪些自然带?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低纬度地区最明显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自然带与纬线平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沿经线(南北)方向线更替;沿纬线方向延伸自然带与纬线平行1、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差越大垂直自然带谱数量越多2)基带的确定: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分布的自然带一致致假如该山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则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即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
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可以用它判断南北半球吗??)5、同一自然带随山体所在纬度增加,其分布高度不断降低6、雪线的分布高度: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其分布高度与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等有关。
1、阳坡高于阴坡2、迎风坡低于背风坡3、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4、纬度低雪线高,纬度高雪线低非地带性分布现象——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非地带性因素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海陆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西坡降水多于东坡)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寒流——降温减湿——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1、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南北向山脉阻挡,多降水2、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014届高考第一轮复习地理--知识大全
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复习天气和气候一、考纲展现天气、气候与人类的关系1.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冷暖气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大团空气)的交界面。
按照锋面移动方向不同,锋面分为冷锋(冷气团势力强)、暖锋(暖气团势力强)、准静止锋。
无论是何种锋,其降水云系总是处于锋线的冷空气一侧。
锋面过境天气变化是考查的重点: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湿度较大,天气晴朗;过境时,多阴雨大风天气,降水速度快,降水范围小;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湿度减小,天气转晴。
(我国冬春季节的寒潮和夏秋季节的暴雨多是由冷锋造成的)暖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湿度较小,天气晴朗;过境时,多阴雨连绵的天气,降水时间较长,降水范围较广。
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湿度减小,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由于锋面处于基本静止状态,在锋面控制区,会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性降水,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如: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天气,容易引发长江流域的涝灾)低压(气旋),是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天气系统,由于中心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强烈,形成低压中心,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表现为四周的气流向中心聚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呈现逆时针旋转向中心辐合,南半球呈现顺时针旋转向中心辐合;由于气流上升运动强烈,再加上气流水平旋转的半径越来越小,所以在强气旋控制下,多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台风(飓风)就是一种强气旋。
高压(反气旋),一般是由于中心气温较低导致的气流强烈的下沉运动,形成高压中心,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表现为气流从中心向四周辐散,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呈现顺时针向外围辐散,南半球呈现逆时针向外围辐散;由于气流下沉运动强烈,再加上气流水平旋转的半径越来越大,所以在反气旋控制下,多是风和日丽的天气。
锋面气旋:是在气旋的低压槽中存在锋面系统,其形成原因是从一条准静止锋发展起来的,一般一个锋面气旋中都存在一条冷锋和一条暖锋。
此处考查的内容主要有气温高低的比较、气压高地的比较、风速大小的比较,以及降水位置的判断等,其判断方法和冷暖锋一致。
2014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练习十一 必修一 综合训练(三)
练习十一下图中相邻等压面的差值为4hpa 。
读图,完成1-2题。
某区域等压面东西向的垂直剖面图1.对图中四地风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 .①<② ③>④B .①<② ③<④ C.①>② ③<④ D .①>② ③>④ 2.在不考虑比例尺缩放的前提下,该区域内海平面的等压线分布最接近3.在距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赤道上空,每日的昼长为 A .12小时 B .14小时 C .20小时 D .22小时右图为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此时太阳直射点为北半球Q 点,同心圆为等太阳高度线。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P 经线的经度可能是A .(90-m +n )ºE B.大于(90-m +n )ºE C .(90+m +n )ºW D.大于(90+m -n )ºW5.若M 地有一直立物体,则该日在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所扫过的图形(横线为南北方向,竖线为直立物体)为图中的2012年夏至日,广州天文观测点于地方时5时14分日出,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H 广,读下图完成6—7题。
6.屏边天文观测点2012年夏至日昼长 A .14小时44分 B .略长于14小时44分 C .13小时32分 D .略长于13小时32分7.2012度为H广的天数有A .1天B .2天C .3天D 下图是某时刻昼半球的部分区域,OQ 长度相等,P 点为极点,Q 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R 点位于赤道B .OR 、RQ 、PQ 长度相等C .O 点为0时或12时D .太阳位于O 点正北方位 9.从Q 到P 太阳高度A .越来越大B .越来越小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 10.(16分)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 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 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图1为马格里布 地区示意图,图2为该地区瓦德市的 气候统计图,表1为图1中①、②两 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 时)。
完成下列问题。
2014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_图文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 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 北半球右偏 , 南半球左偏 .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 23º26' N 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23º26' S 向南北降低º26' N 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 S 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 ; 或看经度 , 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 ,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 ,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 23º26'(3 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 12点, 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 12点, 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 6点, 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 18点, 依据每隔 15º,时间相差 1小时,每 1º相差 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 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 3月 21日或 9月 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 6月 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 12月 22日前后, 北半球为冬至日, 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 求昼长时, 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 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 2倍,除以 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 , 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 :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 :再求时间差 , 以每一度经度相差 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 , 求东用加 , 求西用减 . 若求出的时间大于 24小时,则减 24,日期加 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 24小时,日期减去 1天 .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水汽和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 :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 29页图 2.1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臭氧吸收紫外线, 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截留热量而增温, 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 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 , 方向朝向地面 , 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014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资料
高二学生很快就要升入高三了。
高三复习时间紧,内容多,尤其是高考一轮复习,要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庞大。
中国教育在线高中频道整理了2014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资料,以下是高中地理中有关气候方面的主要知识点,和大家分享。
一、东亚: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二、东南亚: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三、南亚: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四、中亚:1、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五、西亚和北非: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平方千米);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六、撒哈拉以南非洲:1、热带草原气候(世界第一);2、热带雨林气候;3、热带沙漠气候;4、地中海气候;七、欧洲:1、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注:生成原因:①终年西风;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湿增温;③地形因素;④大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2、北部、南部:山地气候;3、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4、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八、欧洲东部和北亚:1、温带大陆性气候(俄罗斯);九、北美: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2、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3、狭窄的地中海气候;(30°N-40°N);十、拉丁美洲:1、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十一、大洋洲:1、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压;②东南信风来自于暖流;③地形因素: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2、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3、热带沙漠气候(被南回归线穿过;西澳大利亚寒潮);4、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十二、南极:1、酷寒:①纬度高,热量小;②海拔高,降温幅度大;③冰川对太阳的反射极强;2、干燥: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②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③陆地面积大;3、烈风:平均18m/s,最大达100m/s,一年中8级以上风天达300天以上;十三、北极:1、没有南极寒冷(海洋面积大,大部分终年封冻);2、降水比南极丰富(气温较高,海洋面积大),年降水量为100mm-150mm;3、风速没有南极大;。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复习要点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复习要点必修模块1(自然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④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一轮
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一轮地理是一门关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地理融合了人文、自然、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学生们将深入了解地球的构造、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全球发展与环境问题。
接下来,我将对高三地理课程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行简要总结。
第一部分:地球和环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构造和环境对于理解自然现象和资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们需要了解地球的成因与构造、板块运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首先,地球的成因与构造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了解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等对于理解地球表面的现象和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十分重要。
其次,板块运动是地球上地壳变动的基础。
学生们需要了解地球板块的分布、板块运动的类型,以及板块边界的特点与地质现象。
同时,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学生们还需要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分类、观测与预测等。
此外,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们需要关注地球的自然资源分布与利用,包括土地、水资源、能源等。
另外,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地理学习的重点。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与人类活动相关的领域,包括人口、城市、经济、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们需要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的空间分布。
首先,人口问题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们需要了解人口增长与变动的原因、人口分布的规律,以及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此外,学生们还需要了解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包括城市化对资源、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其次,经济和农业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内容。
学生们需要了解全球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以及全球化对经济和贸易的影响。
对于农业领域,学生们需要了解全球粮食生产与安全、农业发展与环境影响等问题。
第三部分:全球发展与环境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们需要了解全球发展与环境问题,包括全球贫富差距、资源分配不均、环境污染等。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夯实基础+精讲考点+定时规范训练+能力提升)区域地理 2.2 中国人文
第2讲中国人文地理一、我国的人口与民族1.人口(1)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分布:以XX—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3)政策: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民族(1)构成:56个民族,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92%。
(2)分布:大杂居,小聚居——汉族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3)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地区分布差异地区主要部门主要分布区东部地区种植业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东南部的人工林区渔业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地区畜牧业XX牧区、XX牧区、XX牧区和XX牧区种植业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3.项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耕地类型旱地水田粮食作物小麦水稻、冬小麦经济作物棉花、花生、甜菜棉花、油菜、甘蔗耕作制度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或三熟4.(1)挑战: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严峻挑战。
(2)对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三、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空间分布(1)铁路沿线:京广、京沪、京哈等铁路沿线。
(2)沿河地区: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XX、XX、XX、XX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发达地带。
(3)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3.高新技术产业地区优势方向沿海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侧重发展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地区沿边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地区内地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考点一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1.(2012·XX地理)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地理复习总结 必修1第三章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第一节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相互作用影响)水文:自然界中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
地貌生物土壤2、气候——一种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1)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况,是该地经常性天气的综合表现。
○1气候与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不同气候类型的存在→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见书P64○1太阳辐射(不同维度)○2大气环流(热量和水分的交换)○3下垫面因素海陆差异的影响(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海陆水分条件差异)洋流的影响(调节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和水分)地形的影响(阳坡/阴坡;迎风坡/背风坡)其他因素的影响(地表物质等)○4人类活动释放废热(热岛效应)改变大气成分(释放的各种废弃→温室效应)改变下垫面性质(造成局部气候变化)3、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各组成要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这种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这种地域分异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多呈带状分布,称为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就是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体现:○1纬度地带性(热量变化为基础,水分条件差异起一定作用)○2经度地带性(沿海地区比较湿润,向内陆逐渐变干燥)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3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十一
下图中相邻等压面的差值为4hpa 。
读图,完成1-2题。
某区域等压面东西向的垂直剖面图
1.对图中四地风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 .①<② ③>④
B .①<② ③<④ C.①>② ③<④ D .①>② ③>④ 2.在不考虑比例尺缩放的前提下,该区域内海平面的等压线分布最接近
3.在距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赤道上空,每日的昼长为
A .12小时
B .14小时
C .20小时
D .22小时 右图为局部地区经纬网示意图,此时太阳直射点为北半球Q 点,同心圆为等太阳高度线。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P 经线的经度可能是
A .(90-m +n )ºE B.大于(90-m +n )ºE C .(90+m +n )ºW D.大于(90+m -n )ºW
5.若M 地有一直立物体,则该日在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所扫过的图形(横线为南北方向,竖线为直立物体)为图中的
2012年夏至日,广州天文观测点于地方时5时14分日出,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H 广,读下图完成6—7题。
6.屏边天文观测点2012年夏至日昼长 A .14小时44分
B .略长于14小时44分
C .13小时32分
D .略长于13小时32分
7.2012
度为H 广
的天数有
A .1天
B .2天
C .3天
D 下图是某时刻昼半球的部分区域,OQ 长度相等,P 点为极点,Q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 点位于赤道
B .OR 、RQ 、PQ 长度相等
C .O 点为0时或12时
D .太阳位于O 点正北方位 9.从Q 到P 太阳高度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10.(16分)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 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 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图1为马格里布 地区示意图,图2为该地区瓦德市的 气候统计图,表1为图1中①、②两 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 时)。
完成下列问题。
(1) 说出图1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
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
(5分)
(2)比较图1中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5分)
(3)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6分)
10.(16分)
(1)断层南侧以高原、丘陵为主(1分);北侧以山地为主(1分)。
位于板块交界处(1分),岩层多挤压、断裂(1分),并产生位移(1分)。
(2)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时数少(1分)。
原因:①地比②地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1分);
①地较②地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强,阴雨天气更多(1分);
①地处于迎风坡,多阴雨(1分);
①地比②地海拔低,日出较晚(1分)。
(3)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2分);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2分);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2分)或同时又喜湿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