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课堂、课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谈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 引言1.1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在于为学生提供了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这是学习和应用中医学知识的前提。
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指导医生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复杂的临床情况时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和处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中医医学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其医疗水平,还可以拓展其学术视野,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
2. 正文2.1 详细讲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基础。
其中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内容。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阴阳相互依存、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关系贯穿于中医的临床实践之中。
气血津液是人体的生命活动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脏腑经络是中医学对人体器官和气血运行的整体认识,脏腑功能衰退或失调将导致疾病的发生。
病因病机是中医学解释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包括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情志病因等。
在教学中,详细讲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需要结合中医经典著作、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深入解析每个理论概念的内涵和应用。
通过举例分析、比较论证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每个理论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引导他们思考各种医学问题的本质和联系,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在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为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这一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到的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体会
基》学习的基本方法。同时,这也是《中基》考核的基 教学相结合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
本要求。其次 ,大学一年级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 3 循序渐进 。培养中医思维
动学习,从数理化转而学习阴阳五行 ,这使大多数学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 中医理论体 系的最 主要
生难 以适应 ,在初学 时常 因找不 到正确 的学 习方 法 特点。这要求教师在《中基》教学中必须将中医学思 而事倍功半 ,影响学 习效 率和学 习成 绩 ,因此 ,在 教 维方法贯穿到整个教学 中去 ,时刻 不忘 强调 :从宏观
如前所述 ,据 教学 对象 的特点 和教 学 内容的具 体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监 督 和指 导作用 。笔 者运 用课 前 提 问、当堂总结 知识 点 、布置相关练 习和思考 题 、分 阶段测试 、定期答 疑 等方法 和手段 ,把握 学生 《中基 》学 习过程 中对 不 同 知识点 的掌握 情况 ,以便发现 问题并及 时解决 问题 , 避免将模糊不 清的问题反 映在期末 试卷 中,把 “后遗 症 ”留在后续课程 中;针对 大多数 同学都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组讨论 ,在此 过程 中启发 和正 确 引导他们 的 创造性 、探 索性思维 ;针对不 同同学 的不 同问题予 以 个别 辅导。笔者认 为 ,将教 师 的主导作 用 与学生 的 主动性密切结合起来 ,既可提高教师的《中基》教学 质 量 ,增进师 生交 流与沟通 ,又 可提 高学生 《中基》学 习效率 ,逐步 培养 学生 自学能力。 2.3 传授 知识与培养能 力相统一
(收 稿 日期 :20o3—09—16)
作 中融会贯通与灵 活应用 ”这 一 中医学 习模式 中 的 的感性认识 。这 既有利 于理论 的学 习 和掌握 ,又 有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
这是本门课程最后一个单元,在前面系统讲述了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之后,我们回过头来:讲一讲作为本科学生如何来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最终,学习之后,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在这里面,再作一次解释,提供一个思路和方法。
至于在讲述过程中曾经提到某一个问题,有多种学术观点、有多种学说,作为本科教学,只提供一个目前学术界共识的一个学说,其余的一律不要求,仅供同学们今后学习的时候去思考、去探索。
首先说一说,作为本科生进入高等学校,第一门中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
要想学好这门课程,每位同学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就是在原有高中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我们讲授这门课程,同学们能够体会到《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
无论在哲学和科学,乃至人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密切相关。
特别是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因此,我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认真去学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史。
推荐给同学们一本我认为不错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教研室,是给哲学系学生上公共课的,叫《中国古代哲学史》。
希望大家认真去阅读。
通过阅读这本书,自学,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大致的发展过程。
我们前面讲过气、阴阳五行,那里面都做了解释,这个概念是怎样?气、阴阳五行学说是怎么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读这本书之外,建议同学们读一点中国的小学,现在叫蒙学,中国文化的蒙学,推荐一本,读一读《幼学琼林》。
那里包括天文、自然、地理、文化、哲学、伦理,全都有了,是中国传统教育第一名七门课程。
至于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还有许多书,读这一本,我看就能了解一下中国文化的概貌,从哲学、社会科学、伦理学、天文、地理、气候,那里面都有。
再推荐一本书,要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大致发展过程,现在教育部为全国的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编写了一本中国传统文化,大概就有三本教材,任何一本教材都可以。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石,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原则。
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的特点是注重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和病例分析,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通过实际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脉搏、舌苔、面色等,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疾病的诊断和辨证施治。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能加深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强调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宗教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教学中要强调中医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医的文化内涵。
可以通过介绍中医经典著作、名医传统、中医养生和传统医疗方法等方式,使学生对中医有更深入的认识。
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
可以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中医诊断工具,如脉搏诊断仪、舌诊仪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中医养生活动,如太极拳、气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医的养生效果,增强学生对中医的信心和认同感。
开设相关实践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不仅局限于理论课堂教学,还应开设相关实践课程,如中医经络学、中药材辨识等。
通过实践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临床实践能力。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传统文化的渗透,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开设相关实践课程。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医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学科。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学生必须要学习的重要部分。
在学习中
医基础理论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
中医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中,教师往往会通过案例、临床实践等具体实例
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同时,中医学生也要注重实践,不断探
索和验证中医理论,以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二、多角度学习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包括了中医基本理论、中药理论、针灸理论等
多个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对每个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外,还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学习,例如可以通过学习中医典籍、传统文化等方面,深入了解中医学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三、突出中医特色
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与西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
同时,我们要注意突出中医特色,与西医进行比较和分析,加强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
四、掌握基本方法
中医理论学习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例如通过证候辨证、舌诊、脉诊等方法进行辨
证论治。
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这些基本方法的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五、形成综合思维
中医基础理论涉及到多个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综合思维能力,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
整合,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思维锻炼,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多个角度进行学习,突出中医特色,掌握基本方法,形成综合思维能力,以提高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掌握中医学知识体系和临床实践至关重要。
在进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我有几点体会和观点,现在我将与大家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础,但光是理论在脑中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
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临床案例、诊断技能、针灸技术等实际操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案例为主线。
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能够更直观地展示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入一些临床案例,通过实际病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繁多,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去主动学习。
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比喻、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帮助学生更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为主线,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做好充分的准备。
希望今后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基础理论》课教学体会
l - 3总论和各论相互联 系
病理学课程包 括总论和各论 两部分 内容 ,总论介绍各 种不 同疾病
影 响全身 ,而全身 的改变 ,也可影响局部变 化。如肺结核患者 ,病变
虽 然主要 在肺 ,但 常有疲 乏 、发热 、食欲 不振 等全 身表现 ;另一方 面 ,肺的结核病变 也受 全身状 态的影 响,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是 ,肺 的 病变 可以局限甚至痊 愈 ,抵抗力降低 时,原有的陈 旧性病变 又可 复发
教 学方法 有主有从的配合起来 ,创造性 的加以运用 ,达到教学方法的 优化组合 。 21启发引导法 . 在 教学中 ,教师应正确 的发挥 主导作用 ,尊重学生 的主体地位 ,
果 ,在实际教学 中,要根据学生 的年龄 、性格 、心理特点 ,有区别 、 1树 立专业 思想 ,激 发学 习兴趣 中医学是我 国传统 文化 中的瑰宝 ,有着数千年 的悠久历 史 ,在中 华民族繁衍昌盛上不可磨灭的贡献 ,是举世 公认 的。当人们从 自身保 健 的需要出发,越来越看到现代医学的局限和化学药 品的毒 副作用 的
或恶 化。因此 ,局部 与整体互相联系不可分 割。教学 中抓住局部 和整
发生 发展 的共同规律 ,各 论则研究各 系统 不同器官 和组 织所发生疾病 的特 殊规 律。如总论 内容 中的 “ 炎症 ”系统介绍所有炎症 中共 同表现
出来 的疾 病过程和病理变 化 ,而各论 内容 中则把对 炎症 的研究深入 到
知 目 2 1 年 6月第 9卷 第 1 0 1 7期 盈 医 变化 , 学生通过正常和异常的对比,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 学. 1 2病理和 临床相 互联系 课 病理学 的任 务是研究疾病 的全过程 ,解 释疾病 的本质 ,阐 明疾病 堂 、发展 的规律 ,从 而为 临床预 防和 诊疗工 作提 供科 学的理 论依 发生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部分,对于中医理论的学习和了解,有几点体会如
下:
一、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石。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和基本知识,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内容。
只有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
用中医的诊断、治疗和调养方法。
在中医学习的早期阶段,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至关重要。
二、中医基础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医的独特思维方式。
中医基础理论中包含了中
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例如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这些理论和方法都是
中医学术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
的独特思维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临床实践。
三、中医基础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思维。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
器官、组织、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
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摸清病因、病机,从整体上调理和治疗疾病。
这种整体
观念和辩证思维的训练,对于中医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四、中医基础理论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是理论性的学科,在学习中很容
易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而忽视实践。
而只有通过实际的临床实践,才能够真正理解和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的精髓和实用性。
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要注重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应用理论的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课程,它聚焦于临床上的基础知识,强调中医的实际操作,将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本文就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提供学生的中医理论知识。
采取思考教学法,启发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和记忆中医理论。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介绍中医药治疗法,探讨与中医治疗有关的概念,理解中医临床实践中的根本原理。
再者,把中医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强调到操作的技能的训练,重点挑战学生的技术和理论水平。
举例如手法推拿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中医临床实践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采用系统化的方式,统计、归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所学的临床操作技术进行总结和改进,进行深入分析,以提高用药安全、有效性。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课堂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较好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的知识,并能将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
在课堂临床实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积极交流,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及反馈纠正学生的操作,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日后的中医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根基,但单纯的理论学习容易让学生流于形式主义,远离实际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重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临床实践的案例学习、观察与实验等方式,深入理解中医理论的实质和应用。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要注重整体观念的培养。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即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重视身心的统一。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方式。
通过教授整体观念的理论知识、临床案例的分析与解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只有拥有整体观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为今后的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要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中医基础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但也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批判性的角度去思考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比较和评估,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才能理解中医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较为繁杂,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显得枯燥乏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主动性。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主动学习,真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对于中医学专业教育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 引言1.1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在中医药学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根基,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的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学生可以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和核心观念,从而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对于学生学习中医学的其他专业课程具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只有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对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临床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学生可以逐步形成中医的思维方式,培养分析问题、辨证施治的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扎实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为中医学的传统知识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应该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培养,为培养优秀的中医医生和研究人员奠定坚实基础。
1.2 现实挑战与机遇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我们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机遇。
面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很多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缺乏兴趣,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繁杂,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要求,教学压力较大。
现实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也给中医基础理论教育提供了发展和完善的机遇。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支持,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教育资源和条件也会逐步改善,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2. 正文2.1 探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内容与目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内容与目标是中医教育的核心部分,通过系统地传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日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学提供必要的支持。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础,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理论指导。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我有几点体会想分享一下。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理论繁杂深奥,学生很容易陷入纯粹理论的学习中,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从理论中领悟中医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内涵丰富,需要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对比,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注重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
中医理论的学习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临床实际,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中医理论的应用和临床操作。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等。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是中医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未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能够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中医教育的不断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和教育部门的要求适当调整】就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而言,学校应当注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了解中医的核心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探索与实践摘要:非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简化教学内容、运用愉快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一、学生学情分析《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的任课班级为16级五年制眼视光技术班,为非中医专业同学,招生起点为初中毕业生,学生年龄偏小,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存在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目标不明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问题。
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特点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中医基础理论》是非常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理解困难。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现代医学有较大差异,中医理论基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要让这些十几岁从未接触过哲学的学生来理解几千年以前的学术思想的确存在困难。
(2)内容复杂而抽象。
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无形的东西,学生无法想象和理解,而这些内容又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贯穿整个教材。
(3)容易混淆。
在学习中医藏象学说时,对于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及六腑的生理功能经常容易混淆,记不清楚。
(4)文字难懂。
中医学历史悠久,教材中引入了一些《黄帝内经》等中医古籍的原文,内容枯涩难懂,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三、教学探索与实践1.简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非中医专业同学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不是为了培养通晓医理的中医专家,只是让同学们对中医国粹有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运用所学的中医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指导日常养生与调护。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体会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故教学过程中就不宜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面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枯燥无味、昏昏欲睡。
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教学课时,就必须很好的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精心的分析、梳理和归纳。
对非中医专业学生来说,只要求他们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足够了。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中医学基础知识体系,为学习中医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在我参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有几点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
在教学中,我发现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际应用的支持。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典籍,了解历史渊源和医家思想,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中医理论的来源和发展过程。
结合病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临床实践中。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学、方剂学等多个方面,这些知识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不能单独片面地理解和学习。
在教学中,我注重将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合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统一的认识框架。
我也通过设置综合性的考试和作业,考查学生对多个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需要注重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是为了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而存在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临床案例和实例解释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我也鼓励学生参与到临床实践中,通过观察、实习和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病例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中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理论深厚,知识广博,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和发展。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典籍、查阅文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中医基础理论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掌握中医思维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问题,为进一步学习中医各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概述:介绍中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中医思维的特征。
2、阴阳五行:介绍阴阳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3、脏腑经络:介绍脏腑经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4、气血精津:介绍气血精津的基本概念、生成和运行,以及与疾病的关系。
5、病因病机:介绍病因病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病机制,以及辨证方法。
6、防治原则:介绍防治原则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以及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
三、重点难点分析本课程的重点包括:1、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3、脏腑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4、气血精津的生成和运行。
5、病因病机的分类和发病机制。
6、防治原则的方法和技术。
本课程的难点包括:1、中医思维的特征和运用。
2、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
3、脏腑经络的相互关系和疾病的关系。
4、气血精津的生成和运行。
5、病因病机的发病机制和辨证方法。
6、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医基础理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实践本课程设置以下教学实践:1、课堂讲解: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中医思维在临床中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深入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的难点和问题。
4、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以下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和操作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具有很高的知识密度和抽象性,需要建立深厚的知识体系和系统思维能力。
在我从事中医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体会。
首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建立在明确的认知框架上。
这个框架包括中医学的整体观和具体的理论体系,它是理解中医学特有概念、表述方式和分析方法的前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先向学生介绍中医学的整体观和基本理论,包括对于生命本质、病症本质的认识,对于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际关系的理解,对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追求等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
其次,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需要通过例证和应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我会通过多种方式和形式设计案例、例题、通过中成药举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中比较直观地了解和理解中医学、中药学的基本理论。
对待疾病过程的理解,可以针对某一常见病症设计多个分析角度,即“病机”、“症状特点”、“治法方药”等多个模块,让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以达到更加深入学习的效果。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我会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
例如信息技术,例如倒转课堂以及互动式小组讨论等。
信息技术使得教学资源共享更方便,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更自由、更自主的环境中学习。
通过倒转课堂,我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提高主动学习意识,而在课堂上则开展互动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而互动式小组讨论,则是增强学生成就感和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之一。
最重要的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非常重要。
我通过教学实践和探索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是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激励而形成的,尤其是语文及数学科目在其前期学习毛病、发生困难的时候。
综上所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
因此,只有教师和学生齐心协力,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地深入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分享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习的基础。
在中医教学中,基础理论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对中医学的理解和掌握。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现在我将分享其中的几点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应强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
中医学有很多基本概念和理论,如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这些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强调这些概念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其含义,理解其基本原理。
只有在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上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才能够建立起对中医学理论的整体认识,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
中医理论是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教学中要注重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病例来说明理论,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中医理论的实用性和生命力。
只有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生才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理论才能够具体化,而不只是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层面上。
通过实例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中医理论,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是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应该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够与实际结合起来,学而时习之,不仅理论丰富,而且实践经验也能够得到锻炼。
通过与临床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领会中医基础理论,理论将不再是孤立的知识,而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有机整体,这对于学生日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要注重实践操作。
在中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中应该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起来,比如通过模拟诊断、配药、推拿等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中医理论的魅力和实用性。
漫谈《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知盈医学课堂 /
知 盈
◎ D qSTANCE D远UCAl程OHO教fC 第20911卷年第O48期月·总下第半1月12刊期
医
学 的学 习与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脱节的现 象。
课 3 注重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培 养
堂
3.1 培养 中医学 思维 方法 的重 要性 世 界观 决定 方法 论,即有什么样 的世界观便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论,从
自理论形成 的认知思路才有了进一步理解和学习的前提, 要授之以 ‘‘渔 ”而 非授之 以 “鱼 ”。老师是 “传道、授业 、
否则知识 的把握将难 以进行 。如运用分析还原思路无法理 解 惑”,强调了传授解决 问题方法 的重要性 。即要求教师
解中医藏象理论 中 “心主神 明”的功能 。因为 “心主神明 ” 在 教学过程 中不仅要对学生讲授 “是什么”的中医专业
报告或文献综述相结合 的形式来进行 。通过实践操作,网 课程 在 网络环境和信 息技术 的进步 中真 正得到改进和完
络信息检索和 综合应用能力来检 查学生真正 掌握 该课程 善,才能进一步提 高该学科 的教学质量 ,为培养具有一
的程度 ,同时也可 以引导学 生掌握正确 的学习方向和方 定 的科研能力 、创新 能力高素质 的医药人才 提供必要 的
目前世界范 围内,世 界医学体系 中出现 了中医学与 西医学相提并论 的格局 ,其 它传统医学只 处于经验 医学 的地 位 。由此可见 ,中医学在 目前世界 医学体系中具有 重要 的地 位 。 1.2 《中医基础理 论 》在 中医学理 论体系 中的地位 为 什 么 目前医学 的现状 是中医学与西 医学相提 并论而其它 传 统医学却不能 ?中医学与西医学都是研 究人类 生命 、 健康 与疾病的科学 ,为什 么其理论 自成体 系?即为什么 有 中西 医学之 分 ?中西 医 学 自成体 系 的关键 因素 是什 么?中西医学各有何特色和优 势 ?……这 都是不 同专业 学生在今后 的相 关课程学习中需要掌握和 了解 的 内容 。 中西医学的最大区别 ,比较 显而易见 的表 面现 象在于其 理 论体系 (即理法方 药)的不 同。所 以体现在 中西 医院 校的本科生所开设 的基础课 程不 同。但透 过现 象分析本 质,中西医学理论体 系之所 以有别 的关键 是理论基础不 同。而中医基础理论 是中医学理法方药 的基础 ,也是我 们将 来学习其它 中医学课程 的基础 。可 以说在 《中医基 础理论 》课程 中我们找到 了中西 医学之所 以有别 的根源 。 《中医基础 理论》在 中医学理 论体系 中地位之 重要不言 而 喻 。它 是 中 医学 的根 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 去 听课 ,效 果 可 能 会 更 好 些 。 还 应 提 一 下 ,老 师 不 3 课 后 取 长 补 短 、不 断 总 结
要 迟 到 ,不 要 匆 匆 赶 到 ,满 头 大 汗 一 副 狼 狈 相 ;也 不
不断总结 ,发扬 经验 ,弥补不足 ,以利再战 。
要似浓妆 画眉 的 贵妇 式样 ;也 不 要 似衣 衫 褴褛 流 浪 3.1 不断三省吾过 “金无赤 足 ,人无 完人 ”,即使是
堂
以及 章 节 、页 码 。为 了 扣 人 心 扉 ,有 必 要 提 出一 些 问 布置 一些 该 读 的课 外 书 籍 、文 章 ;或 布 置 一 些 作 业
题 ,设 一些 悬念 ,打 下伏 笔让学 生带 着浓郁 的求知 欲 题 、分 析 题 ,让 学 生 带 着 问题 去 找 答 案 ,去 寻 找 知 识 ,
课 堂 是 学 生 知 识 掌 握 重 要 一 环 。 对 教 师 而 言 , 上好一 堂课 ,是传 道 、授业 、解 惑 的关 键所 在 ,为 中 医 事业作 出贡 献 ,《中医 基础 理 论》教 学首 当其 冲。本 人从 事 中医和《中医基础理 论》教 学 30余 载 ,觉 得有 必要 回顾 、总结 。本文 重点谈 谈 如何 上好 一 堂《中 医 基 础 理 论 》课 。 1 课 前 精 心 备 课 。一 丝不 拘
右 下 角则 是 写 与 主 题 相 关 ,但 不 是 直 接 的 重 点 的话 。 养 不 良症 ”或 “消 化 不 良症 ”。
特 别 是 一 些 新 接 触 的 名 词 术 语 一 定 要 一 笔 一 画 地 写
在阅卷 中还 可 以发现 不 少 有创 见 的观 点 ,当及
清楚 ,不 要 以为 自己很 容易很熟 悉 的话 不写 了 ,对 学 时 加 以鼓 励 ,并 适 时 地 张 贴 墙 报 ,“奇 文 共 欣 尝 、疑 义
走进课 堂 ,应 放弃 一 切 杂 念 ,集 中精 力 ,把 最 美 好 的一 切奉 献给学生 。 2.1 凤 头开始切入 凤 ,雄性 ,代表美 丽 、雄壮 ,意 味 着 吸引人 。当 我 们 步 入 教 室 时 应 满 怀 对 学 生 的挚 爱 ,把一切烦恼象 脱鞋一 般置 于屋 外 ,给学 生真 诚 的 师爱 。每堂 课 开 始如 必 要 的话 ,简 单扼 要 地 回顾 上
爝 引用《内经》,“清 气 在下 ,则 生飧 泄 ;浊气 在 上 ,则 生 多层 次的采 纳学生 反馈 意见 ,不仅 是优 秀生 ,学 习有 圃 (胰 )胀”等 观点 ,最 后亦应 发挥 对临床 意义 以及 对后 些 困难 的 学 生 亦 应 听 听 ;普 遍 的 意 见 要 听 ,个 别 人 的
知 盈 浙 江 中医学院学 报 2004年 5月 第 28卷第 3期 医 学 课 堂
维普资讯
课 前 、课 堂 、课 后
《中医基 础理论》教 学谈
董 襄 国
浙 江 中 医学 院 杭 州 31 ̄53
关 键词 中 医基础 教 学体会 讲 课 艺 术
析。譬 如讲 到脾 胃之 间 的关 系 ,脾 胃以膜 相 连 ,“脾 成 了 。
为胃运 其 津 液 ”总 的论 说后 ,分 生 理 、病 理 两 方 面。 3.2 倾 听学 生 反 馈 除 了 自我 反 思 外 ,尚 应 倾 听 学
而生 理 上 以 纳 运 相 助 、燥 湿 相 济 、升 降 相 因 三 点 分 生 的反 馈 ,经 常 与学生 交谈 ,利 用各 种 场 合 ,如饭 桌
,
箍 应 长 幼 有 序 ,尊 卑 而 分 ,如 章 、节 、一 、(一 )、1、(1)、 却发 现学 生 错 误 率反 而 较高 ,故 应研 究 。 以免授 课
亩n
① ,从 大 到 小 标 列 ,板 书 一 般 从 左 往 右 ,从 上 到 下 。而 时学 生 或 觉 得 “吃 不 够 ”,或 觉 得 “吃 不 下 ”,形 成 “营
知盈医学课5堂1 /
维普资讯
知
盈
浙 江 中医学 院学报 2004年 5局第 28卷 第 3期
医
学 课
一 节 内容 ,然后 开 诚 布公 地 宣 布本 节课 要 讲 的 内容 下 本 堂 课 的 内容 ;或 请 同 学 回答 一 些 简 单 的 问题 ;或
生却还是新 鲜 、陌生 的。当然切 忌大段 大段 地板 书 , 当相 析 ”。
学生整节课 穷 于应 付 “抄板 书”,就失 于 板 书 的意 义 3.4 重 视 他 山 之 石 “他 山 之 石 ,可 以 攻 玉 ”。 《中
了 ,如若课本 上 没有 但 又 必须 要 让学 生 知 道 的则 可 基》是 中医所 有学科 的基础 ,故 后继学科 的反馈 意见
即 主 题 ,然 后 对 主 题 以 下 数 个 论 据 、几 个 内 容 一 条 一 教 学 对象 是 否 错 位 了 ?教 学 内 容 是 否 太 少 了 ? 或 太
条 的分 述 ,然 后 总 结 。 或 者 以 问 题 的 形 式 ,层 层 剖 多 了?引用 条文 是 否恰 当?总 之 ,教 学 计 划 是 否完
俗云 :台 上 一 席 戏 ,幕 后 十 年 功。舞 台 艺 术 如 此 ,上课 教 学 更 如 此 。 1.1 桶 盈方 可 杯满 要 上好 一 堂《中医基 础 理论 》 课 ,必须 有 丰 富 的 阅 历 和 广 博 的 知 识 。 虽 然 《中 医 基 础理论》是基 础 ,但 它 涉 及 到 的知识 领 域 十分 广 阔 , 诸如 天 文 、地 理 、历 史 、哲 学 ,尤 其 是古 代 的道 德 思 想 、易 经 内 容 。而 从 医 学 课 目而 言 ,可 与 内 、外 、妇 、 儿等 各科 相 关 ,从 中 医学科 可 能旁 及 中诊 、方 剂 、中 药 、温病 、伤 寒 ,尤 其 是 《内经 》等 知识 ,需 要 总 体 掌 握 ,扼要 而恰 当融 入 。高 山 中流 出 的清 泉才 能 渗 入 学生脑海 ,滋 润初 学 者 心 田。虽 然我 们 的老 师 有 较 高 的学历 ,但从 学 懂 、会 写 、会讲 直 至 会教 尚有 一个 漫长 的过 程 ,需要 不 断积 累 ,从厚 到薄 、从 薄到 厚 ,然 后才 能源远 流 长。而 且 中 医是 一 门独 特 的理论 ,有 别 于“实而 固的历史知识 ”、“实而 灵 的技术操 作”,同 样也有 别 于 “空 而 固 的逻 辑 推 理 ”,而应 属 于 “空 而 灵”之范 畴 ,需要有一 定高 度 的境界 ,才 能站得 稳 、立 得 直 、放 得 开 。 1.2 铭 记 教 学 大 纲 教 学 大 纲 是 本 门 学 科 的 总 纲 , 每位教 师应 首 先 了解 。那 些应 该 掌握 ,那些 应 该熟 悉 ,那些应 该 了解 ,应 该通过 教学大 纲 的学 习过程有 一 个 全 面 了解 ,以便在 备课 中掌 握重 点 ,全 面铺 开 , 同时汇集尽 可能多 的参考 文献 ,对 比分类 ,让资料 充 分发挥作用 ,该在 何 处 落地 、何 处生 根 ,应 量 “材 ”录 用 。 1.3 熟 悉各版教材 教材是 学者们凝集 近期学术 发
● ●
世 的 影 响 。
鞴
意见 亦应 采 纳 。不 要 自以 为 是 而 闭塞 言路 。
2.3 板 书设 计 适 中 板 书 的 多少 应 视 实 际 内容 而 3.3 试 题 发 现 良莠 学 生 的作 业 、考 试 均 能 在 其 中
/
鞴 啡
言 ,一 般 而 言 ,标 题 必 须 要 写 明 ,并 要 注 意 标 点 运 用 , 发现学 生 的掌 握 程 度。一 些 老 师觉 得 容 易 的试 题 ,
汉 样 ,应 落 落 大 的 努 力 ,但 回 顾 一 下 总 觉 还 会 有 不
2.2 条分缕析演讲 授课开 始 以后 ,要 注 意概 念清 尽人 意之处 ,“思过 ”并 不是 颓废 的表现 ,而是 求上进
晰 ,条分缕析 。每 一节 、每一 段均 应标 明标 题 。标 题 的行 为 ,从教 训 中找 差 距 ,目的是 为 了 “再 战”,譬 如
去等待 ,带 着 激 情去 追 求 、去 听课 。譬 如 在 “肾”一 尤其是 涉 及 到 的 临 床 内容 以及 旁 及 其 他 学 科 的 内
节 ,先 引 用 赵 献 可 一 段 话 ,让 学 生 带 着 疑 惑 ,矛 盾 心 容 ,鼓 励 学 生 找参 考 资 料 、去 思 索 、去 讨 论 。
2.4 善 于应激变化 课 堂有 时会 发生 一些 意外 ,把 度 ,更 重 要 的 是 教 师 的 教 学 效 果 。 对 后 继 老 师 介 绍
展 的精华 编写而成 ,尤 其是 全 国性 版本 ,已被 同行们 认可 。必有 可取 之 处 ,故 首 先应 信任 它 ,其次 应熟 悉 它 (当然 个 别 错 误 亦 应 纠 正 之 )。我 们 的老 师 以一 版 、二 版 学 习 一 直 至 四 、五 、六 乃 至 七 版 的教 学 中 渡 过 ,我们应从 中区别其 不 同版本 的异 同 ,以免在 授课 中穿新 鞋 ,走 老路 ,贻笑 大方 。“老革命 ”会碰 到新 问 题 ,如七 版“辨病 为先 ,辨证 为主 ”的提法就 应吃透 其 精 神。又如 体质 学 说 在新 版 中有新 的提 法 和发 展 , 应 重 视 之 。本 校 为 强 调 其 重 要 性 ,在 2004年 研 究 生 入学考试 中命 了一 题 ,以作 指挥棒之用 。 1.4 认 真 书 写 教 案 本 人 初 当 教 师 时 的 教 案 可 谓 “洋 洋万言”为 上一 堂 课 要 花几 个 晚上 备 课 ,写 上 十 多 页 纸 ,虽 然 有 利 于 教 学 ,但 有 时 会 显 得 平 铺 直 叙 , 或 缺 东 少 西 ,或 缺 乏 重 点 。 故 本 人 以 为 新 教 师 最 好 先听老教师 上课 ,然 后 在前 人 的 基础 上 结合 自己 的 知识 结构 以及 当代 新 知识 充 实 发展 ,本 人想 由此 呼 吁 ,教 学工 作应重 视传 、帮 、带作 用 ,传统 的好 习惯 应 该发扬 。当然老教师亦应不 断求 新 ,切忌 吃老本 。 1.5 默 记 重 要 经 文 随着 对 教 材 、教 案 的 熟 悉 ,教 师 会逐渐脱 稿 授课 。脱 稿 授课 并 不 是背 稿 ,而是 在 熟 悉 的基础 上 水 到渠 成 的 演讲 。不 是为 显 功 夫 ,而 是 一 个榜样 ,“己所勿 欲 ,勿施 于 人 ”要求 学 生 做 到 的 , 老师就应先 做 到 ,尤 其 是一 些 重 要 的经 文 以及 重 要 观点 ,如果 教 师还 要 “读课 本 ”而要 求 学 生 “背诵 ”就 显得不合情理 了。教 师 的言行在 学生 中潜 移默 化 的 现象不 能不 引起 重视 。经 文切忌背错或 张冠李 戴 。 2 课堂声 情并茂 ,全神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