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_金伟栋

合集下载

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推动城 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 民问题是全
内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 系 , 而广大农村却远远 落后 于城 市的社会保障建设 。 城镇 已建立 了较高水平且完整的社会保
障体系 , 养老保险金已基本实现 了社会统筹 , 建立了 国家 、 企
Hale Waihona Puke 党工作 重中之重 , 城 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 问题 的根本途
了突显措施 的针对性 。
国家救济和 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 为重点 、 以家庭保 障为主体
的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体 系亟待健全完善 。 另一方面 , 城 乡公
共服务“ 二元 化” 更甚 。长期 以来 , 中国公共服 务明显 向城市 居 民倾斜 , 城 市中交通 、 通讯 、 教育 、 文化 、 卫生等基 础设施 几

5 0 —
( 一) 要完善城 乡发展一体化 的经营制度 , 即完善农村基

要: 城 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 结构是 阻碍 中国三农 问题解决和现代化城 市化进程的制约性 因素。 城 乡一体化
之路既有 效针对城 乡二元结构存在的 问题 , 又符合科 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的思路 , 是 党和政府 结合具体 国情 和 当前发展 阶段 的战略选择 , 在理 论和 实践上都具有深刻 的探 讨价值 。
会 的公平正义 , 所 以, 城 乡一体 化是一项 “ 得 民心 , 谋 发展” 的 必行 战略之举 , 是 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 程的必 由之路 。
二、 城 乡一体 化 的政 策性探 索
在充分认识 到走 “ 城乡一体化 之路 必然性 的基础 上 , 我 们会更 加坚 定地更加科学有效地贯彻这一战略 , 也从城 乡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推动城 乡一体化必须大力发展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研究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研究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研究一、前言在全球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中国农村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困境。

城市化的加速对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由中国政府提出的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

针对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发展方向,需要展开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围绕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以探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2.1 城乡一体化理念的提出中国政府提出城乡一体化战略,意在解决空间、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实施,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平衡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社会和谐。

2.2 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和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政府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农村发展模式。

新农村建设旨在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其主要的目标包括:•构建现代化天然村庄和宜居乡村社区;•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和城乡人居环境协调发展。

2.3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卫生、公共服务建设和民主自治。

产业发展方面,需要与农村基层实际相结合,共同推进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人居环境卫生方面,需要注重废弃物处理、环境污染治理等问题;公共服务建设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系统;民主自治方面,需要通过选举和产生典型等活动,培养担当民主自治重任的村干部。

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3.1 城乡一体化带来的资源压力城市化加速,给城市和农村带来了不同的资源压力,包括食品、水资源和土地等,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3.2 农业产业发展的困难和瓶颈当前,中国农村仍然面临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偏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3.3 建设资金短缺新农村建设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衔接与融合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衔接与融合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衔接与融合现代农业与城乡一体化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对于中国乡村振兴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空间的整合,二者需要密切结合,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一、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密切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城乡一体化则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必须相互协调、互为支撑,方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通过科技创新、生产方式更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农业现代化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些成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促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广阔空间城乡一体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城市和农村各具优势,城乡一体化可以实现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互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城乡一体化,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得到优化,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得到提升。

四、农业现代化需依托城乡一体化的产业链农业现代化需要依托城乡一体化的产业链才能持续发展。

城市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巨大,城乡一体化可以促进农产品流通、销售等环节的优化,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

通过城乡一体化,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五、城乡一体化需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城乡一体化需要发展现代农业为基础。

现代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

同时,现代农业技术可以促进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六、农村地区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农村地区是农业现代化的主战场。

农业农村现代化视野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挑战与对策

农业农村现代化视野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挑战与对策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6/2020农业农村现代化视野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挑战与对策常颖摘要: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前提和基础。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产业融合拓展了传统农业的发展空间,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为激发农村生机和活力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农村产业融合也面临着基础薄弱、要素制约等诸多挑战。

要从推动农村产业提质升级,壮大多元融合主体,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推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农业新动能;农业农村现代化作者简介:常颖,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教授(邮政编码250100)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359(2020)06-0121-0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前提和基础。

长期以来,广大乡村的主要产业为第_产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仅依靠传统第一产业显然实现不了乡村的产业兴旺。

因此,想要破解乡村产业兴旺难题,必须创新思路,借助二、三产业的先进优势,提升农业层次,拓展农业多样性功能,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一、农村产业融合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价值“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习近平总书记以“三个必须”描述出乡村振兴的建设目标。

农村产业融合,使农业不再只提供农产品的单一产业,而是融合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多样化产业。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产业融合改变了传统耕种模式,有利于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农村产业融合,一方面通过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对农业带来的渗透与提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农业生产的认知。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结合大数据、云计算、5G等现代科技为传统农业赋能,实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都市农业的发展前景与实现路径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都市农业的发展前景与实现路径

都 市 农 业 从 早 先 的 城 郊 农 业 发 展 而 来 ,其 发
收 稿 日期 : 0 10 — 0 2 1- 5 2 ;修 回 日期 : 0 2 0 —1 2 1—3 0
基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 项 目“ 市农业 驱动下 的京郊 村镇 空间 组织模 式与重 构研究”4 9 1 0 ) 都 (0 7 1 0 作者 简介 : 韩 ̄(9 2 ) 博 士, 究方 向为都 市农业 、城 乡规划 与发展 。E m i  ̄ h n 2 6 . m 18一, 研 ・ al ia 8 @1 3 o : t 蔡建 明(9 1 ) 16 一,研究员 , 士生 导师 , 博 研究 方 向为 都市农 业 、城市地 理 。E ma : a m gnr c a — i c l @i r a. l s . c
关键 词:都 市农 业;城 乡一体化 ;发展 前 景 ;模 式;路径
中 图分 类号 : 一 1 S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44 6 (0 20 — 130 1 7 9 92 1 )20 6 —8
引 言
长 期 以来 ,城 乡二 元 经 济 是 我 国 国 民 经 济 结 构 的 基 本 特 征 ,城 乡差 距 的存 在 和 持续 扩 大 ,与 中 国 早 期 选 择 的重 工 业 优 先 发 展 战 略有 着 直 接 关
第 4卷
第2 期
6 月
工程研究——跨学科 视野 中的工程
J OURN AL OF EN GI EEI N UNG TUD I S ES
4 2: 6 — 7 () 1 3 1 0
J n.2 2 u . 01
2012 年
Do I 0 3 2 / P. . 2 4 2 1 .01 3 :l . 7 4 S J 1 2 。 0 2 0 6

三农现代化的目标和途径研究

三农现代化的目标和途径研究

三农现代化的目标和途径研究作者:洪银兴来源:《群众》2009年第01期江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走在全国前列,江苏的三农问题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带动解决得比较好。

特别是创造了以非农化解决农业问题,以城市化解决农村问题,以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问题的经验。

但是工农差距、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在进一步扩大。

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三农现代化,不能单纯靠非农化、城镇化来带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是要直接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发展对象。

一、引入现代要素发展现代农业现在的农业问题在哪里?这里有两个认识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评价。

一般认为农业问题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从我国的现实看,需要具体分析。

就农业产量来说,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较为充分地流出农业的条件下,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老人、妇女占很大比重,但农业产量没有下降,农业增加值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

这说明用农业产量衡量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是相当高的。

但是。

用农业收入来衡量,劳动生产率就不高。

这恐怕同农业中人力资本存量低下是相匹配的。

二是关于农业技术进步的重点。

长期以来农业发展理论可以概括为“农业剩余”范式。

人们一般从农业提供剩余(剩余产品、剩余劳动力)角度研究农业发展。

与此相应,农业技术进步和现代化就是增加产量,增加剩余。

在今天谈农业技术的现代化,固然还有这种增加农业剩余的要求,但更为突出的是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扩大农产品品种。

这意味着农业技术现代化的重点需要转到“农产品品质”范式,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业。

农业科技创新大致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生物创新,效果是培育出优良品种,改进农产品品质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是机械创新,效果是增加农业剩余和节省劳动力。

在我国这样的农业人口众多的大国,相对来说机械创新能力优于生物创新,但是机械创新成果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就业压力的抵制。

尽管如此,机械创新还是需要的,可以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农业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生物创新。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为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便成为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乡村地区的老旧基础设施亟需更新换代。

加强乡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城市居民来到乡村创业、就业。

其次,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产业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引导农村发展多元化产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农村新型经济实体,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举。

接着,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实现城乡生态共建共享,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农村的天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于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人居环境改善。

打造宜居的乡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

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让农民有更好的生活体验,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再者,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

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影响了农民的教育和健康水平。

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此外,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

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培育农村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再者,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

建立健全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举。

同样,新农村建设需要注重政策扶持和市场激励。

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农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

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凸显,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优化农业结构。

传统的农业结构以粮食生产为主,农业生产过于单一,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这不仅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还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农田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集约利用,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土地制度改革也可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

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六、加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吸引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
的发展 趋 势看 ,城镇 新增 就业 岗位有 逐 渐 国家教育经费投向明显 向城镇倾斜 。有关 增 加 的 趋 势 。城 镇 化 进 入 新 一 轮 的快 速 资料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城 发 展期 , ̄ J 1 2 0 1 3 年 年底 ,我 国城镇 化 水平 镇居民平均 比农村居民多接受4 . 5 年教育 。 将超过5 4 % ,按 目前 的增 长速 度 ,估 计 到
和服务业等现代产业 , 劳动生产率高 ,收 色新型工业化 、 信息化 、 城镇化 、 农业 现 入 比较高 。特别是建国以来 , 我 国长期实 代 化道路 , 推动 信息化 和工业化 深度融
行 的 是 农 业 支 持 工 业 、农 村 支 持 城 市 的 合 、工 业 化 和城 镇 化 良性 互 动 、城 镇 化 和 政 策 ,政 府 财政 投入 偏 重 于城 市和 工业 经 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 促进工业化 、 信息
关键 词 :马克 思主 义 农 业现代 化 统筹城 乡发展 【 中图 分类 号】C9 1 2 . 8 2 d o i : l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7 1 7 8 . 2 0 1 4 . 0 1 . 0 1 8
目前 , 我 国农 业 的发展 速度 相对 滞 了只有科学推进城镇化 、 农业现代化 , 使 后, 农 业仍 然是 国民经济发 展的薄 弱环 农 业 现代 化 和城 镇化 协 调发 展 ,才 能增 强
比增长 3 . 1 % 。另外 ,外 出务工 劳动 力月 均 社 区 服 务 现 代 化 上 的差 距 更 大 ,公 共 产 收入上升 ̄ 1 1 2 5 4 2 元 ,同 比增 长 1 3 . O %。这 品 的享 有 率 远远 落后 于 城市 。除 了交通 、

现代化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现代化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XX建设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检查制度一、目的为了更好地保证设备长周期运行,贯彻以保养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狠抓责任制、包机制,不断提高设备完好水平,特重新修订本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相关人员对设备、操作人员安全检查管理工作。

三、总则1、检查人员按照计划时间和路线进行设备检查,是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排除设备隐患、防止设备事故、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2、检查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检查,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定的安全事项。

3、检查人员随身带好“三件宝”(安全帽、安全带、防滑手套),执行“五字检查法”(听、看、摸、查、闻),认真执行“十字维护作业法”(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检查设备必须认真仔细,做到"六应、六到、三比较",即:应走到的地点脚到不遗漏;应触摸的检查点手到摸准;应看到的情况眼到看明白;应听声响的地方耳到听清;应嗅气味的区域鼻到嗅准;应分析的情况脑到勤分析。

实际状况与标准比较;同类型设备之间互相比较;本次检查情况与上次检查情况比较。

5、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设备故障苗头及不正常状态,检查人员、维修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应查找原因,尽早消除。

重大隐患而暂时又未危及安全生产时,,应加强监视,分析原因,及时研究消除缺陷的对策。

若缺陷严重,而又危及安全生产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6、检查人员除检查规定项目外,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资格证、运行记录等进行检查。

7、定期抽查操作人员的记录及现场情况,对执行制度好的个人或班组给予表扬或奖励,执行不好的给予批评或处罚。

8、检查设备安装拆装作业过程中的工艺过程、违规违纪等情况,发现隐患及时纠正。

对违反规定的,进行安全教育或处罚。

四、操作人员检查要求和内容1、实行包机责任制。

加强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及指挥人员应了解设备的性能和特点,必须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作者:赵静来源:《现代农业研究》2018年第09期【摘要】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所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必不可缺的。

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从政策、主体、技术、创新、管理等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实现。

【关键词】三农;城乡一体化;现代化[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e basi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So the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indispensabl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an be realized from policy, main body,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so on.[Keywords]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modernization三農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及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并且多年来都是国家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

由于历史因素及农业农村发展的弱质性,我国农村、农业较城市、工业等其他产业发展滞后,出现了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现代农业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视角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现代农业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视角分析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现代农业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视角分析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分析现代农业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当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加快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品牌建设。

同时,应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多种经营主体共同发展,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二、农村土地利用农村土地利用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在现代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应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同时,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三、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应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农村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应加强农田保护,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应加强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的保护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五、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是现代农业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应加大农民收入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开展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加工等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同时,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收入保障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的努力,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也成为了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相互促进,旨在实现农村整体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并推动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从不同角度阐述其意义和实施路径。

一、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效益,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农村公共服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为城乡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推动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旨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乡体系。

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消除制度壁垒,打破因城镇户籍所带来的不平等待遇,促进人口和资源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互补,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实现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农村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方面的投资,能够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为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此外,农业科技创新还能够提供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水平。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五、加强农村治理和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是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必要举措。

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城乡全面发展的基础,而城乡一体化则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然而,传统农业模式在生产效率、农民收入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农民素质提高,打破传统农业的束缚,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农村现代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

我国农村人口占到整个国家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促进农民福祉的重要任务。

推动农村现代化,就是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城乡一体化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资源的共享。

通过城乡一体化,可以解决农村劳动力闲置、农产品落地困难等问题,实现城市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和农村对城市发展的参与。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仅可以加速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就业创业,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可以促进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收入的公平分配,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步性和协调性。

通过城乡一体化,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

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征、经验与政策选择

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特征、经验与政策选择

作者: 金伟栋
作者机构: 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江苏苏州215011
出版物刊名: 经济研究导刊
页码: 42-4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8期
主题词: 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征;对策;苏州
摘要: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苏州是中国率先发展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

剖析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从苏州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出发,总结实现农业一次现代化的路径和地区经验,结合中央提出的“四化同步”要求,进一步明晰苏州农业二次现代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苏州农业二次现代路径,并从政府、市场、技术和农民四个维度对苏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出相应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一体化与现代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一体化与现代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一体化与现代农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开展,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同时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探讨如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一体化与现代农业。

一、提升农民素质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一体化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农民素质。

通过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开展农民教育活动,提升其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水平;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其法律素养。

只有提升农民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农村地区建设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强与城市的联系,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完善农村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和生产条件。

只有解决了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现代农业的融合。

三、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通过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民的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业产值,提升农民收入。

但同时也要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管,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农村金融支持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至关重要。

加大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贷款、保险和金融咨询等服务。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农民的利益。

通过金融支持,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五、拓展农村市场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市场支撑。

拓展农村市场,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可以通过建设农村商贸市场、推进电商发展等方式,促进农产品的产销对接。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监管,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通过研究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探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探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探究作者:李凯宾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35期摘要: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

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主要困境是农村人才及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大国小农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

针对以上困境,文章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积极引入市场要素,农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对接,户籍制度改进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等视角努力摸索走出发展困境的道路。

期望乡村振兴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速度。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探究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农民一直是党领导下的主力军。

建国初期三大改造后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国学习苏联农业帮扶工业模式,农民在工业体系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廉价劳动力为城镇化建设、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

十九大召开将乡村振兴战略列入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模块。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带动农业能有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一)有助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脱贫,让所有中国人生活至少达到小康水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于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

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边远山村、落后农村地区。

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政策让乡村地区优先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助于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党的十九大定下目标,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现代化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能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乡村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体人民迈出共同富裕的坚实步伐。

如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别仍然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省农业生态发展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省农业生态发展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省农业生态发展路径分析
金维政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
【年(卷),期】2022(16)20
【摘要】随着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山东省农业生态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为助力山东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在深刻梳理农业生态工作重要意义
的基础上,找出山东省在发展农业生态工作中面临的短板不足,并以此为突破口深入
探寻加强推进山东省农业生态工作的有效路径,根据具体工作提出一定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4页(P157-159)
【作者】金维政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22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发展研究——运营特征、发展困境和路径分析
2.乡村振兴战略下新疆县域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分析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
业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困境及路径分析4.乡村振兴战略下太原休闲农业发展路径
分析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三农经济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三农经济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三农经济现代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的差距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一种解决方案,旨在实现城乡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促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城乡一体化发展与三农经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城市和农村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资源、产业、人口、环境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使城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让农村经济实现现代化,才能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村经济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资源的优势,可以为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比如,城市的信息技术、金融服务、创新能力等,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升级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持。

其次,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村经济现代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随着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联系加强,农村产品可以更便捷地进入城市市场,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同时,城市的需求也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再次,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村经济现代化提供了更多的产业支持。

城市的产业转移和布局调整,为农村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比如,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可以逐步向农村转移,为农村就业提供更多选择,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而且,城乡一体化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

城市的优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可以向农村延伸,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居民带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比如,农村的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此外,城乡一体化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人才的培养和流动。

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机制可以向农村输出,为农村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同时,农村人才也可以通过城市的机会和平台实现更好的发展,实现城乡人才的互动与流动。

还有,城乡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江苏苏州215011)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金伟栋摘要:为探析城乡一体化改革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路径,基于观念引领、政府推动、技术诱致、层次递进等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苏州为例,分析苏州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探讨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结果表明,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表现出农业GDP 占比在经济飞速发展中趋于稳定、农业结构在深刻调整中实现转型升级、农业经营在生产要素演变中实现规模化、农业流动要素投入在科技进步中出现新趋向、农业增长方式在效率提升中逐渐转变、农民收入在城乡差距缩小中快速增长等六个方面特征。

其实践路径是在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引领下,政府通过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源和支持保护等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动,导致生产要素的资本技术诱致,从而实现了农业基本现代化。

继续全面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完善土地制度、培育职业农民、促进农业资本再深化,是苏州农业现代化层次递进路径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路径;苏州经验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75(2014)06-0679-06The path to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of urban and rural areasJIN Wei-dong(Suzhou Institute of Rural Cadre,Suzhou,Jiangsu 21501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ath selection,including concept lead,government promotion,technology inducing,and progressive development,to explore the path to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d the path to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uzhou,one of the pilot region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Results show that Suzhou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d six characteristics,including agricultural share in GDP tending to be stable in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e being improving through continuous adjustment,economies of scales i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appearing gradually,a new trend in agricultural input market occurring as a result of technology progress,agricultural growth changing towards efficiency,and farmers'income growing rapidly as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creasing.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path to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Suzhou are the results of the government efficiently allocated resources of rural land and labor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nduce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According to path of progressive development,Suzhou should continue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improve the system of land redistribution,train professional farmers,and raise the capital investment efficiency to realize high level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path;experience in Suzhou项目来源:2014年苏州市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课题(2014LX131)。

作者简介:金伟栋(1971-),男,江苏苏州人,博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Email:jinweidong@ 。

收稿日期:2014-04-29,修回日期:2014-06-29DOI:10.13872/j.1000-0275.2014.0027金伟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6):679-684.Jin W D.The path to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J].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2014,35(6):679-684.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苏州是国务院和江苏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配套试点。

因此本文以苏州为案例,分析当前苏州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总结其发展经验,探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破解“三农”问题提供参考。

1农业现代化路径的理论探析西奥多·W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并不具备这种潜力,因而需要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1]。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区域性、整体性的概念,但是根据发达国家的实践和学术界的理论提升,农业第35卷第6期2014年11月Vol.35No.6Nov.,2014农业现代化研究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第35卷农业现代化研究现代化的演变和实现途径有其规律可循[2]。

1.1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观念引领路径1955年普林斯顿大学刘易斯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认为有了经济增长就有了一切的发展观在实践中受挫以后,人类对发展道路的反思不断走向深入。

1962年莱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1972年米都斯等的《增长的极限》,认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外提出种种新的发展观。

1983年佩鲁的《新发展观》,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三组织共同发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阿玛蒂亚·森在1999年出版的《以自由看待发展》。

我国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根据中国实践提出反映当代世界最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发展观。

发展观的反思和转变,对因GDP贡献减少的农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避免农业地位弱化,在上世纪末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农业发展理论。

这些理论包括,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农业经济外部性理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和农业资源开发理论。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提供食品、纤维等商品产出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与农村环境、景观、生物多样性、农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文化传承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功能[3]。

“外部性”主要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在有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因此其影响是外在的。

农业外部性的存在对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4]。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

随着环境压力的加大,人们日益认识到生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并成为生态补偿的主要依据。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耕地的锐减,经济发达地区生态维护和屏障功能显著下降。

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农业实质是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该观念日益深入人心[5]。

农业资源开发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畴内,对影响农业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综合性投入活动。

农业资源开发是国内外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6]。

以上这些理论综合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引领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2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府推动路径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政府支撑保护。

2012年世界农业GDP占比为5.9%、欧盟为5.3%,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巴西分别为1.2%、1.2%、0.8%、0.7%、1.9%、2.0%、4.4%和5.4%。

尽管发达国家农业GDP所占比例较低,但是其对农业的保护支持力度不减反增,并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农业保护体系。

英国1773年颁布的《谷物法》是西欧历史上最早的农业贸易保护主义立法。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对农业的保护还主要是单纯的贸易保护,但之后则以贸易保护和国内支持相结合进行系统的保护。

美国1933年通过的《农业调整法》就标志着贸易保护与国内支持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保护体系的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