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教案
《长江之歌》教案
《长江之歌》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长度、流域面积等。
培养学生对长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长江的地理位置、长度、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长江的美丽景色和生态环境。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美丽景色和生态环境。
学生分享他们对长江的印象和保护意识。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长江的基本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长江保护意识的表达。
第二章:长江的起源与演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培养学生对长江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2.2 教学内容介绍长江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包括长江的形成、发展、变迁等。
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长江的演变过程。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演变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长江的演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长江演变过程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长江历史的理解。
第三章:长江的地理特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地理特征,包括流域、地形、气候等。
培养学生对长江地理环境的兴趣和理解。
3.2 教学内容介绍长江的流域、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
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长江的地理特征。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地理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长江地理特征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长江地理特征的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长江地理环境的兴趣。
第四章:长江的生物多样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鱼类、鸟类、植物等。
培养学生对长江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长江的鱼类、鸟类、植物等生物多样性。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长江的生物多样性。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生物多样性。
学生分享他们对长江生物多样性的了解和保护意识。
《长 江》教案
郭风,原名郭嘉桂,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7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
精力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迄今已结集出版作品50多
部。他早期的作品质朴清新、饶有天趣,贮满诗情画意,是风景画家、风俗
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其《叶笛集》于1959年初出版后,在全国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着文称又发现了一个诗人的喜悦。;新时期以来,他
愉;主要写的是心情。
拓展延伸: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并背诵。
2.了解有关长江的指示。
《长江》教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长江》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长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郭风及其作品。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3.领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品味学习本文的语言。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时代的赞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长江的挂图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背景介绍:本文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
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者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以饱满的热情
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个时期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特殊时期(三年自然灾
害),作者希望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看到祖国美好的明天。
象征,所以它是古老的;。古老的长江在经历的岁月的洗礼后,如今在新时代
光辉的照耀下,看到了祖国的蓬勃发展,所以心情才书场;欢愉;,强调长江是
古老的;也是为了说明长江旧貌换新颜;祖国旧貌换新颜;。
互动4:自己动手式着给课文分分段,看看课文都用到了什幺样的表达方
式?
《长江》教案
《长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掌握其基本地理知识。
2. 了解长江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中国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倡爱护长江,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内容1. 长江的地理位置和长度。
2. 长江的流经省份和重要城市。
3. 长江的主要支流。
4. 长江的经济价值和重要性。
5.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引入问题或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长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长江的了解和保护的意愿。
2. 知识讲解(15分钟)使用地图、图片和文字说明等形式,向学生介绍长江的地理位置、长度、流经省份和重要城市等基本信息。
3. 获取信息(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使用教材、课外资料、互联网等资源获取相关信息,了解长江的主要支流、经济价值和重要性以及流域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4. 学生交流(15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交流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5. 概念解释(10分钟)解释关键概念和专有名词,如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确保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6. 教师讲解(15分钟)再次向学生总结和讲解长江的特点和重要性,强调长江对中国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长江的意识。
7. 学生实践(20分钟)让学生就自身或课程设计的相关主题,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或课外调研,例如设计小型模型、观察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或者就相关问题展开调查,调研长江的保护情况等。
8. 反馈与总结(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实践和调研的结果,进行展示,并进行思考和总结,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提出保护长江的建议。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通过小组交流和学生展示,了解他们对长江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3. 收集学生完成的实践活动或调研报告,评估其对长江保护意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和景点,亲身感受长江的魅力和重要性。
《长江》教案
《长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长江》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2)学生能够掌握诗歌中的一些基本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
(3)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长江》的创作背景及其诗歌风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2)通过学习《长江》,使学生学会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通过学习《长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长江》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2)掌握诗歌中的一些基本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如何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和韵律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长江》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长江》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诗歌(1)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江》,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教师讲解:针对诗歌中的难懂之处,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修辞手法等方面的问题。
3. 分析诗歌(1)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长江》与其他同类诗歌,分析其异同点。
(2)归纳总结:让学生归纳总结《长江》中的一些基本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
(3)意象解析: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如“长江滚滚东流去”等。
长江之歌教案(多篇)
长江之歌教案(精选多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文化,增强对祖国母亲河的认识和热爱。
2.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 学会尊重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第一章:长江概述1. 地理位置:长江位于我国南方,东流入海。
2. 全长与流域面积:长江全长约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
3. 长江的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水、赣江、资水、湘江、长江上游的水系等。
第二章:长江的自然特点1. 地形地貌:长江流经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2. 气候特点:长江流域气候多样,上游地区高寒,下游地区亚热带湿润气候。
3. 水文特征:长江水量丰富,上游河流湍急,下游河流平缓,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第三章:长江的历史文化1. 古代文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古代文明遗址。
2. 水利工程: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历史悠久,如都江堰、郑国渠等。
3. 诗词文赋:长江激发了无数诗人的创作热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第四章: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1. 植物资源:长江流域植被丰富,有银杏、水杉等珍稀植物。
2. 动物资源:长江流域有白鳍豚、中华鲟等珍稀动物。
3. 生态环境保护:了解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倡保护母亲河。
第五章:长江与我国经济发展1. 农业: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2. 工业: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拥有钢铁、汽车、电子等众多产业。
3. 交通航运:长江航运价值高,是我国内河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背诵长江相关的诗词文赋。
2. 学生能描述长江的地理位置、自然特点、历史文化等方面。
3. 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及经济发展状况,认识到保护长江的重要性。
第六章: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1. 讲解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遗址,如三星堆、金沙遗址等。
初中地理长江备课教案
初中地理长江备课教案(一)知识与技能:1. 掌握长江的源流概况、流经的省份和长江各河段的特征。
2. 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
3. 学会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长江的流域特征。
2. 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掌握长江各河段的自然特征。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的情感,增强保护长江、保护资源的责任意识。
2. 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 长江的源流概况、河段特征、水能开发利用与航运。
2. 长江水系的空间分布、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难点:1. 长江水系的空间分布、读图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 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长江流域地图,引导学生观察长江的流经省份和流域范围,引发学生对长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教师提问学生,检查自主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流经的省份和长江各河段的特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分享讨论成果。
5.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长江流域的水电开发、灌溉工程、航运发展等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长江的开发利用情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江的源流概况、河段特征、水能开发利用与航运,强调保护长江、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7.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扩展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长江的教学设计优秀11篇
长江的教学设计优秀1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长江的教学设计优秀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 长江教案
初中历史长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长江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地理知识。
教学重点:1. 长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长江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长江的地理特点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2. 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发展。
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历史》相关章节。
2. 长江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长江的壮丽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长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5分钟)1. 介绍长江的地理位置,解释其作为我国第一长河的原因。
2. 讲解长江的流域特点,包括流域面积、长度、水量等。
3. 强调长江流经的省份和地区,以及其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长江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15分钟)1. 介绍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如长江文明、楚文化等。
2. 讲解长江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如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近现代的长江流域开放等。
3. 强调长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如诗词、绘画等艺术作品中的长江形象。
四、长江的保护和利用(15分钟)1. 介绍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
2. 讲解长江的保护措施和成果,如长江上游的自然保护区建设、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等。
3. 讨论长江的利用价值,如航运、发电、灌溉等。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 引导学生思考长江的保护和利用对我国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长江流域的实地考察,加深对长江的了解。
2. 开展长江保护主题活动,如征文、绘画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长江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对长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讨论长江的保护和利用,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认识中国母亲河长江:小学语文教案案例研究
认识中国母亲河长江:小学语文教案案例研究。
一、课程目标
1.了解长江的文化和历史传奇
2.认识长江的重要性
3.唤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利用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展现长江的位置,并让学生谈谈长江的著名景点、历史事件等。
2.阅读(30分钟)
让学生阅读《长江传奇》等相关文章,让他们了解长江文化和历史的传说。
并对内容进行简单的课堂外环境调查。
3.线上讨论(15分钟)
在线上平台上展现长江的生态环境,要求学生在线上讨论自己对珍惜长江的看法和建议。
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珍爱长江。
4.小结(5分钟)
对学生最后的成果进行总结,号召大家共同爱护我们的长江
三、课后业
1.画一幅关于长江的图画。
2.组织家人一同走访长江,了解长江最新变化。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课程让学生认识长江的文化和历史传奇,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这也带给了我的启示,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要注重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本地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
八年级地理教案 长江9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长江9篇长江 1[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8月13日至30日,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刚刚结束,大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到许多有关的新闻,二十多块闪亮的金牌,让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扬眉吐气,意气风发。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报纸,挑一篇你最喜欢的奥运新闻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朗读新闻)读后,大家能知道新闻的特点、要素、结构安排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同志亲手撰写的《新闻两则》,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二、整体感知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溃退(kui)锐不可当(dang)业已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三、研读反思1、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什么?看标题。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要看什么?看导语。
①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渡江区域。
”②作用: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则要看什么?看主体。
①划分层次a、分述中路军渡江情况;b、分述西路军渡江情况,并阐述取胜的原因;c、分述东路军渡江情况;②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报道?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长江之歌教案设计
长江之歌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长江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长度、流域面积等。
掌握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份和最终注入的海洋。
1.2 教学内容:介绍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长度、流域面积等。
讲解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份和最终注入的海洋。
1.3 教学活动:展示长江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长江的发源地和流经省份的风景。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长江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章:长江的地理特征2.1 课程目标:了解长江的地理特征,包括河流的流向、流域的地形等。
掌握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
2.2 教学内容:介绍长江的地理特征,包括河流的流向、流域的地形等。
讲解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
2.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长江的流向和流域的地形。
引导学生观察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的位置和作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长江地理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章:长江的生态环境3.1 课程目标:了解长江的生态环境,包括水生生物、湿地的保护等。
掌握长江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3.2 教学内容:介绍长江的生态环境,包括水生生物、湿地的保护等。
讲解长江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3.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长江的水生生物和湿地生态环境。
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长江生态环境的看法和建议。
第四章:长江的经济价值4.1 课程目标:了解长江的经济价值,包括水资源利用、航运、发电等。
掌握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长江的经济价值,包括水资源利用、航运、发电等。
讲解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长江的水资源利用和航运情况。
引导学生了解长江的发电情况和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长江经济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长江》教案
《长江》教案《长江》教案《长江》教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想]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媒体投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归纳,深化提高;讲授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强化落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长江流域景观展示,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目的要求展示思考问题1、长江为什么有“中国第一大河”之称?阅读课文p74页长度、年径流量、流域面积;2、你能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中国地形图中分别指出长江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吗?看地图册“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地形区;分组交流,统一答案;各组代表发言(突出学生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总结、扩展深化长江的水量为什么这么大?(地处亚热带,雨期长,降水多。
关于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7篇
关于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7篇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六个主题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内容贯穿抒情歌曲、竖笛学习、歌曲艺术处理、音乐剧、国内外名曲、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分单元、分板块地进行阶梯教学。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听流行音乐,正处在变声期的学生不喜欢自己演唱,这跟他们青春期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有关,因此,我想多让他们聆听音乐也是一种学习,在聆听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教学任务要求:1.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加强民族行与世界性的综合,追求思想与艺术的统一。
3.力求课堂“听、唱、认、动”相结合,提高音乐素质。
4.做到准确轻声的歌唱,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
教改设想:音乐课堂如何做到当堂清教学进程:第一单元《草原放歌》(1——2)第二单元《丝路驼铃》(3——4)第三单元《西南风情》(5——7)第四单元《江河大地》(8——10)第五单元《樱花》(11——12)第六单元《欧美览胜——意大利音乐风情》(13——15)机动补充(16——18,包括感受音乐剧,学唱哑语歌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结合新课标,关注课堂,关注学生。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视听享受,尽可能补充延伸音乐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3.做好每堂课的检测工作,做到学一首歌会一首歌。
4.做到课堂优记载,人人有记录,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还要关注个别声音问题学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5.积极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整合。
八年级地理长江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初中地理长江集体备课教案
初中地理长江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了解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长江的水文特征,如流量、含沙量、汛期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的情感,增强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长江的概况:发源地、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
2. 长江上游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长江中游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 长江下游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 长江的水文特征:流量、含沙量、汛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份、流域面积;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长江的水文特征。
2. 教学难点: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长江的水文特征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长江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运用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长江流域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长江的位置和流经省份。
提问: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我国第一长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长江的概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3. 长江上游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展示长江上游的地图,引导学生分析长江上游的特点。
提问:长江上游的特点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从水资源、交通、农业等方面进行分析。
4. 长江中游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展示长江中游的地图,引导学生分析长江中游的特点。
《长江》教案
《长江》教案《长江》教案(一)知识结构:本节教材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和“黄金水道”。
其中“中国第一大河”这一框题介绍长江的长度、年径流量及流域面积,通过详实的数据证实长江不愧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条重要河流。
“巨大的水能”一标题分析了长江水能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确了长江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长江干流上重要的两座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工程”。
“防洪与灌溉”一标题分析了长江洪涝灾害的发生、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
“黄金水道”一标题分析了长江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长江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重点:长江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长江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长江水能巨大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法建议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在介绍河流概况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新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本节最开始摘录的《长江之歌》,配上音乐和长江的录像,展现长江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
在介绍长江水能资源时,可以播放长江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
关于长江洪涝灾害给当地带来的严重影响,可以让学生观看1998年抗洪的记录片,认识到洪灾给人民带来得灾难和损失。
在其他的内容的讲解上还可适当插入影像资料。
在介绍长江流域概况时一定要充分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加强读图识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等;学会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明确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提问]学习一条河流,应该知道它的哪些情况呢?[学生回答]略[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2、各河流的主要特征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具体措施[转折]下边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来了解一下长江的概况。
初中语文长江教案
初中语文长江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知识;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河流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长江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知识;课文朗读与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教学准备:课文《长江》、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多媒体课件,播放长江的图片和歌曲,引起学生对长江的兴趣;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说说对长江的了解。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2.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3. 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记忆;4.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长江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知识;2. 教师强调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爱护长江。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长江的流程图;2. 写一篇关于长江的短文,表达自己对长江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激发了学生对长江的兴趣,通过自读、讲解、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能够较好地总结出长江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强调了环保意识。
课后作业的设置,既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对生字词的讲解要细致,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小学语文《长江》教案
小学语文《长江》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长江》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长江的起源、地理特点和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研究《长江》的地理特点和水文特征。
2.研究和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三、教学准备1.课文《长江》的课件或复印件。
2.地图或河流模型,以便展示长江的流程和流域。
3.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长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长江的兴趣。
导读课文1.与学生一起浏览课文《长江》,引导学生浏览标题和段落开头,了解课文的主题和结构。
首次阅读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可以标记不懂的单词和短语,并在之后进行解释和讨论。
第二课时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2.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包括段落的划分和内容组织方式。
反复阅读和讨论1.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细节问题和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模仿写作1.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以描写长江为题,写一篇短文。
2.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
作文分享1.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和分享。
2.部分学生可以在班级上分享自己的作文。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深入了解长江的地理和生态特点,可以组织相关的实地考察活动。
2.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倡节约用水的意识。
六、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表现。
2.学生的作文质量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3.学生对长江的了解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长江》教案8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主读课文1长江(2课时)预习积累:1.朗读课文,欣赏学唱歌曲《长江之歌》。
2.搜集有关长江的知识、古诗词。
相关课程标准:1.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2.体会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借长江对新时代、新生活的赞颂之情。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抒情效果的艺术特色。
评价任务:1.开展阅读、朗诵比赛活动。
2.通过反复吟咏,体会散文诗“一唱三叹”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话长江:1.欣赏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1983年)主题歌:《长江之歌》。
2.展示、积累有关长江的知识:长江,位于我国境内,全长6380公里,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东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中,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上海等11个省市区,是中国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河流。
是一条名符其实的“长河”,其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及亚马逊河,超过地球半径。
是世界第三大流量河流,仅次于亚马逊河及刚果河。
从源头青海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是为长江之下游流域。
整个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和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国的“母亲河”。
展示长江黄河地形图片:黄河呈“几”字形,长江则近似呈倒“几”字形。
3.长江作为一个中国符号,是祖国的象征,由于它的灵性,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赞颂。
欣赏散文《长江水》片段,渲染氛围,积蕴感情。
积累有关长江的古诗词: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长江》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一)第二节长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条大河。
2.通过读图,了解长江流经的省、市、自治区。
3.识记长江的主要支流。
4.读图分析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5.通过学习长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全长、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
2.长江流经的省、市和自治区。
教学难点1.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2.在“中国政区图”空白图上填注长江的干、支流。
教学媒体录音机、“中国政区图”空白图。
教学过程【引入】录音机播放《长江之歌》。
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华夏儿女对母亲河的依恋和赞美。
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
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
【授课】【板书】第二节长江一、中国第一大河【投影】“中国水系图”。
【活动】结合“河流和湖泊概述”的知识,依次说出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位置,并强调长江的位置。
【板书】1.源头和注入的海洋【投影】“长江流域水系图”。
【问题】长江发源于哪条山脉?注入哪个海洋?【活动】回答并在“中国政图区”空白图上,注出长江的发源地——唐古拉山脉和注入海洋——东海。
【图片】“长江源”和“长江入海口”的卫星影象图。
【讲解】长江的发源地是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海拔6521米,这里白雪皑皑,冰川广布,雪山和冰川的滴滴融水,构成了华夏第一条大河的发源地,所以说:“你从雪山走来”;长江最终汇入了我国东部的四大临海之一——东海,所以说:“你向东海奔去”,可见,歌词的写作都是以科学为依据的。
【板书】2.全长、流量和流域面积【投影】全国主要河流比较表。
【问题】(1)长度最长的河流是哪条河?(2)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哪条河?(3)流量最大的河流是哪条河?【投影】世界主要河流比较表。
长江第六课讲解教案
长江第六课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系等基本情况,明白长江在中国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系等基本情况;长江在中国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长江的综合认识和理解,以及长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长江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对长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新知识(25分钟)。
(1)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域面积。
教师通过地图和图片向学生展示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域面积,让学生了解长江的流域范围和地理位置。
(2)长江的水系。
教师介绍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流经的省市,让学生对长江的水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长江的重要作用。
教师向学生介绍长江在中国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长江对中国的重要性。
3. 深化理解(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长江的重要作用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江在中国的重要地位,提醒学生要珍爱长江,保护环境。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地图、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了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系等基本情况,让学生对长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长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认识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
冯海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清楚长江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及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3.使学生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过分析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介绍“三峡水利工程”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江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长江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长江水能巨大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具:《长江流域水系图》,《干流剖面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长江之歌》,引入
[提问]学习一条河流,应该知道它的哪些情况呢?
[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
1、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的大小与变化情况、主要支流及分段
2、各河流的主要特征
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具体措施
[转折]下边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来了解一下长江的概况。
[板书]一、长江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完成以下要求:
①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分为北部支流和南部支流),并画出长江干支流的示意图。
③找出长江各河段的分界点(宜昌和湖口),看看它们在哪个省(湖北和江西)。
[教师小结]
发源地:青海的唐古拉山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流入:东海
主要支流:北部支流包括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包括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
[板书]略[出示图表]长江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提问]长江在世界的河流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长江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
[补充]在我国的众多河流当中,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看,长江都位于全国第一,因此我们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长江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长江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量大。
[转折]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各河段的特征。
[板书]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活动]读“长江干流剖面图”。
[提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长江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算一算:长江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长江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追问]结合前面学过的中国的地形地势,想一想,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级阶梯,然后又进入第三级阶梯)分别穿过了哪些主要山脉?(横段山脉和巫山)山被切断,形成什么?(峡谷)[追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虎跳峡、三峡,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
[板书]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转折]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活动]读“治理荆江工程示意图”思考
[学生回答]在中游地区河道变得弯曲了。
[补充]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
从湖北的枝江到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的河流长度为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
[提问]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读图回答,老师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转折]现在请大家看长江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数量比较多,且呈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分析]结合前面所学的雨带移动,想一想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长江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在一般的年份中,南北支流在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可以错开,从而削减洪峰,所以一般来说,这样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
但是如果有些年份,南北支流所在地区同时降水较多,那么就会同时涨水,这时就会加大长江中游防汛、抗洪任务的难度,1988年就是如此。
[补充]另外大家注意观察“长江流域水系图”,
[板书小结]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转折]长江的下游有什么特点?
[讲解]到长江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以一直开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
由于水流平稳,江水会受海潮的顶托,泥沙大量堆积,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
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是我国第三大岛。
[板书]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小结:
板书设计: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一、长江概况
1、源远流长
2、主要支流
3、分段地点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