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农药线灭和生旺防治草莓病虫害田间防效试验研究
微生物植物源杀线虫剂
杀线虫剂综述杀线虫剂(Nematicide)是用于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药剂。
线虫属于无脊椎动物线形门线形纲。
植物和土壤中的植物寄生性线虫是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
由于线虫具有能主动趋向和用口针刺入寄主,并自行转移为害的特点,其给农作物造成的损失比其他病害更难于估测。
全球每年因线虫为害导致的作物产量损失约780亿美元。
历史上曾用二硫化碳、甲醛等化合物防治植物病原线虫,但防效甚微。
目前世界上只有30种左右的杀线虫剂,常用品种仅10余种。
新型、高效、环境友好的杀线虫剂亟待开发。
按照用途不同,杀线虫剂分为两类,一类是专性杀线虫剂,即在使用浓度下只对线虫有活性的农药;另一类类是是兼兼性性杀线虫剂,即在使用浓度下对土壤中大多数生物都有活性的农药。
按照作用方式不同,杀线虫剂可分为熏蒸性杀线虫剂(Fumigant nematicide)和非熏蒸性杀线虫剂(Nonfumigant nematicide)。
1871年Kuhn在德国首先用二硫化碳防治甜菜孢囊线虫(Heterodera schachtii),但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1900-1920年Bessey在美国对二硫化碳防治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s)进行了大量试验,但没有有关二硫化碳作为杀线虫剂商品化的报道。
甲醛、氰化物、石灰等也曾被用于防治线虫,但由于毒性高等原因而未能大面积推广。
1920年Mathews报道氯化苦(chloropicrin)具有杀线虫作用。
1927-1928年Johnson和Godfrey在美国夏威夷用氯化苦防治菠萝根结线虫取得理想效果。
1935年Godfrey进一步证实了氯化苦对菠萝根结线虫的防效,并能显著提高菠萝产量。
此后氯化苦作为第一个商品化的杀线虫剂得到了广泛应用。
1940年Christie和Cobb采用溴甲烷(methyl bromide)防治菊花叶部线虫,但由于药害严重而未被推广。
Taylor和McBeth(1940)首次将溴甲烷用作土壤熏蒸杀线虫剂,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
4种杀菌剂对瓜果腐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测定
低 毒 、低 残 留 的杀 菌 剂 进 行 瓜 果 腐 霉 病 菌 的室 内毒 力 测 定 和 田间 药 效 试 验 ,以 期 筛 选 出防 治
该 病 的理想 药剂 。
1 材 料 与 方 法
覆 过筛 细土05 lm,按小 区实 际用 药 量 量 取 药 .一 c 液 ,对水 稀释 ,用WS 1 型 背负式 手 动喷雾 器 均 一6 匀 喷灌 于苗床 上 。每小 区施用 药液 量3 。 L 1 4 2 调查 方法 .. 试 验 共调 查2 ,出苗 调查 : 次
出苗 率 ㈤ = × 0 10
8 %可 湿性粉 剂 ( 0 山东 东信 生物农 药有 限公 司 ) 。 l3 室内毒 力测定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 法 1 _ ,
测 定4 种杀 菌 剂对 瓜 果腐 霉 病菌 的毒 力 。将 供试
药 剂 分 别 用 去 离 子 水稀 释 成 系 列 浓 度 ,按 培 养 基 与 药 液 体 积 比9:1 比例 加 入 到 已融 化 并 冷 的 却 至5 ℃左 右 的P A 养 基 中 ,充 分摇 匀 后迅 速 0 D 培 倒 入 灭菌 的直 径 为9 m培养 皿 中 ,制 成 系列浓 度 c
得 出以各药 剂浓 度对 数值 为X, 抑菌 率几 率值 为Y 的毒 力 回 归方程 和 E ∞ C 。对 瓜 果腐 霉 病 菌毒力最 强的是嗯霉 灵3 %水剂 ,其E 5 - l t / , 0 Co 8 x mL 其 为5 9 7 g
次 是 乙酸 铜2 %可 湿 性 粉剂 和 霜霉 威 盐 酸盐 7 2 0 2
7 2 升 水剂 制 剂用 量25 .、75gm 和代 森 2 克/ .、5 0 . / 锰 锌 8 %可 湿 性 粉 剂 制 剂 用 量 l gm 及 清 水 处 0 O/ z
微生物农药线灭和生旺防治草莓病虫害田间防效试验研究
规 模 最大 的草 莓基 地 。 近年来, 由 于多 年 重复 种植 草 莓导 致 草 莓 根结 线 虫病 、 枯 萎病 等 土传病 虫 害 和 白粉病 、 叶霉 病 等 气 传 病 害 逐年 加 重 , 特 别 是设 施 草 莓 栽培 中 由于 温 湿 度 条 件 有 利 于 该 类 型病 虫 害 的 滋 生和 蔓 延 , 使该 类型 病 虫 害 危
东海 县黄 J 1 1 镇有着“ 中 国草 莓 第 一镇 ” 的 美称 , 是苏 北
锰 锌 可 湿性 粉 剂 3 0 k g / h m 对水 7 5 0 k g / h m2 喷雾 , 白粉 病
鲁 南地 区最 大 的草 莓 交易 市场 , 拥 有温 室 2 万栋 , 草 莓种 植
4月 1 0日连 续喷 雾 4次 , 喷液 量为 7 5 0 k g / h m 。
1 . 3 试 验 调 查
害程 度 逐 年 加 重 , 严 重影 响 了 该 地 区生 产 的 草 莓 的产 量 和
品质[ 1 - 2 1 。 为了有 效控 制 草莓 病 害对 草 莓 产量 和 品 质 的影 响 ,
同时 综 合 考虑 减 少药 剂 对草 莓 品 质 和 生态 环 境 的 影 响 , 并 延 缓 病 原 菌抗 药 性 的产 生 , 笔 者 引进 了 江 苏新 沂 中 凯 农 用 化 工 有 限公 司生产 的微 生物 农 药线 灭 ( 蜡质 芽孢 杆 菌 ) 和 生
旺( 枯草芽孢杆菌 ) , 于 2 0 1 2年 8月至 2 0 1 3年 5月在 江 苏
每次 用药前调查病情 指数 , 药后 7 ~ 1 4d调查防效 , 最后 1
淡紫拟青霉防治瓜菜根结线虫
淡紫拟青霉防治瓜菜根结线虫紫拟青霉生物菌剂有效防治大豆、番茄、烟草、黄瓜、西瓜、茄子、姜等作物根结线虫、胞囊线虫。
紫拟青霉菌剂是新型纯微生物活孢子制剂,具有高效、广谱、长效、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等特点,可明显刺激作物生长。
试验证明,在植物根系周围施用淡紫拟青霉菌剂不仅能明显抑制线虫侵染,而且能促进植物根系及植株营养器官的生长,如播前拌种,定植时穴施,对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可实现苗全、苗绿、苗壮,一般可使作物增产15%以上。
要防治蔬菜根结线虫,关键是预防线虫的侵入。
在蔬菜播种之前,用药消毒土壤,以杀灭线虫或阻止其过早侵入根部。
施药时,以开沟条施,穴施为好,用药集中,可提高药效,能较好地保护蔬菜根系免受侵害目前,蔬菜根结线虫在全国许多蔬菜产区普遍发生且成蔓延趋势,特别是随着连作栽培时间的延长,产量损失一般达30~50%,严重的达50%以上。
由于根结线虫寄主范围广,又发生在土壤表层5~30cm内,给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
过去防治根结线虫大多使用高毒杀线剂处理土壤,但目前生产无公害蔬菜不提倡使用。
如何防治瓜菜根结线虫,根结线虫可为害黄瓜、甜瓜、西红柿、茄子等多种蔬菜。
瓜菜根结线虫防治技术,主要为害根部,使根部尤其是侧根及须根产生大小不等的肿瘤或根结。
根瘤形成后,根系维管束受阻,严重影响作物吸收养分,地上部分表现为作物生长缓慢,叶片自下向上逐步变黄。
近年来,周年生产的棚室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受市场等条件所限,连作栽培不可避免,这就为根结线虫的侵染暴发提供了条件。
在很多棚室蔬菜产区,尤其是老棚区,线虫已成为制约蔬菜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而且线虫抗药性产生非常快,很多农药在使用几次后效果就很快降低。
治根结线虫要以预防为主,农业防治、物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
争取在源头根结线虫的传入途径,“御于种苗之外,防于侵染之前,治于定植之处,止于繁殖之前”的植保观念。
微生物农药制剂—淡紫拟青霉菌生物农药制剂,根结线虫防治的天敌,淡紫拟青霉属于内寄生性真菌,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能够寄生于卵,也能侵染幼虫和雌虫,可明显减轻多种作物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茎线虫等植物线虫病的危害。
草莓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Z i x u n t a i一、草莓白粉病1、危害特点。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花及果。
侵染初期在叶背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
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最后病叶逐渐枯黄;花蕾受害不能开花或开花不正常;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病部变褐色、硬化,着色不均,其表面覆盖白粉。
2、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
在白粉病重发区,淘汰丰香和日本3号等易感病品种,选择耐病品种如玫瑰和达赛莱克特等。
二是加强田间管理,培育无病壮苗。
从育苗圃开始,及时发现和清理有病叶片和秧苗,并注意喷药预防,培育无病壮苗。
三是药物防治。
草莓扣棚后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发现病叶后,阴天可选用百菌清、速克灵烟剂进行熏蒸,晴天可喷4%朵麦可水剂、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莓保水剂、2%农抗l20等药剂防治。
这些农药宜交替使用,其中朵麦可、特富灵农药的多次使用对草莓有抑制生长作用,且花期不宜使用。
二、草莓叶枯病1、危害特点。
主要在春秋发病,侵害叶、叶柄、果梗和花萼。
受害叶上产生紫褐色无光泽小斑点,以后扩大成直径3~4mm的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央与周缘颜色变化不大。
病斑有沿叶脉分布的倾向,发病重时叶面布满病斑,后期全叶黄褐至暗褐色,直至枯死。
在病斑枯死部分长出黑色小粒点,叶柄或果梗发病后,产生黑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病部组织变脆而易折断。
2、综合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田间管理。
注意清园,及早摘除病老叶片,减少传染源。
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健壮,但不要过多施用氮肥。
二是选用抗病品种。
采用新明星、达娜等抗病品种。
三是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10d后再喷1次,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kg/hm2对水1125kg/hm2喷雾。
三、草莓灰霉病1、危害特点。
灰霉病主要危害花、果实和叶片。
叶片上病斑褐色,水渍状,有时微具轮纹,多发生于叶片边缘,潮湿时,上生灰色霉状物。
微生物源农药
1.3 病毒类生物农药
目前已分离到的昆虫病毒有1200 多种, 已有60 余种昆虫病毒被引入大 田试验,我国也有20 多种进入田间试 验,应用最多的有核型多角体病毒 (NPV)、颗粒病毒(GV)和基因工程棒 状病毒。我国棉铃虫多角体病毒登记 最早,到目前为止登记病毒杀虫剂7 种。
(二)微生物代谢物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小组成员:吴倩,杨霁云,杨万霞,杨霜 霜,屈邦伟,唐杰
什么是农药?
• 农药在粮食作物及 经济作物上使用的 初衷是为了消灭或 减轻病虫害,提高 作物产量
农药
化学农药
生物农药
转基因农药
矿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
动物源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
高毒农药的危害
有毒农药在给农产 品造成直接污染的 同时,一部分仍残 留在土壤中,破坏 了土壤内部的微生 态;一部分随水流 入水体, 给饮用水 和渔业生产带来了 安全隐患;还有一 部分造成大气的污 染。
生物农药
直接利用生物产生 的生物活性物质或 生物活体作为农药, 以及人工合成的与 天然化合物结构相 同的农药,也叫生物 源农药
生物农药的优点
• 毒性低 • 选择性强 • 高效低残留 • 不易产生抗 药性
微生物农药是公认的“无 公害农药”,防治对象不易产生 抗药性,不伤害天敌;繁殖快,是 综合防治农林病虫害的重要手 段 ,并具备可在人为控制下进 行规模化培养、不破坏野生生 态资源成本相应较低等独特优 点,将成为生物农药构成的主体 。
微生物源农药历年产量
6 5 单4 位 :3 万 2 吨 1 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年份
二、微生物源农药的种类
(一) 微生物活体农药
1.1 细菌类生物农药 其中苏云金杆( Bacillusthuringiersis ,B. t . ) 是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应用最成功 的生物杀虫剂,占生防制剂总量90 %以 上。 除以上提到的B.t外,还有球形芽孢杆菌( B.sphaericus) 、金龟子芽孢杆菌( B. papilliae) 、蜡状芽孢杆菌( B. cereus) 和幼虫芽孢杆菌( B. larvae) 等
江苏镇江农科院:草莓促生防病新技术
江苏镇江农科院:草莓促生防病新技
术
原标题:镇江农科院首创草莓促生防病新技术镇江农科院通过省农业科技支撑项目和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研究,日前在草莓诱抗促生防病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该研究从国内外引进30多种诱抗防病材料,合理配组,筛选出多个诱抗促生防病的新组合,能有效克服草莓的枯萎病、根腐病、炭疽病等多种连作病害,综合防效达95%左右,而且能促进草莓生长发育,使其提早开花结果5-7天,使大棚草莓亩效益增加20%~30%。
草莓诱抗促生防病研究在国内尚属首创,近年来快速示范应用,在江苏句容、溧水、盱眙、东海等草莓基地应用后反响较好,受到莓农欢迎,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生防微生物代谢产物研发应用进展与展望
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microbial metabolite pesticide,简称MMP)是以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为活性成分,用于防治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或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农药。
MMP 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微生物源植物免疫诱抗剂和微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我国应用面积最广的生物农药。
部分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兼具预防与治疗效果,是未来绿色农药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总结了我国研发和应用的主要代谢产物农药种类、特点和最新研究进展,例如成都新朝阳研发生产的冠菌素,分析了我国代谢产物农药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新型代谢产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态环境多样,作物种类繁多,病、虫、草等危害频繁发生。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需的生产资料,我国目前使用的农药以化学农药为主、生物农药为辅,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研发和使用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生物农药的定义和范畴因不同国家和不同发展时期稍有不同,主要包括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微生物源农药主要包括活体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microbial metabolite pesticide,简称MMP)。
MMP 是以微生物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为活性成分、用于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或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农用抗生素、植物免疫诱抗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农用抗生素具有特定的杀菌或杀虫活性,化学结构和防治作用机理明确,如井冈霉素和多抗霉素;植物免疫诱抗剂诱导植物产生免疫反应,增强植物抗病虫害能力,如阿泰灵;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或抗逆性,如S-诱抗素。
本文总结了我国研发的主要代谢产物农药种类、特点和最新研发与应用进展,分析了目前研发与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新型代谢产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01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特点(1)化学结构复杂,不能或不易通过化学方法合成;(2)生物活性具有选择性,病原菌对这些代谢产物不易产生抗药性;(3)兼具诱导植物产生免疫反应,提高植物抗病性,且有增产效果;(4)在土壤环境中的残留时间短,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利用;(5)微生物代谢产物生产原料多为淀粉、糖类、玉米浆、黄豆粉等廉价再生性生物资源;采用发酵工艺生产,废液和废水可以回收再利用,对环境污染小,同一套设备略加改造可应用于其它菌种的发酵生产,投入成本相对较低。
NEM微生物菌剂在草莓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莓 叶片 生长 , 也 能提 高单 果重 。 关键 词 NE M 微 生物 茵剂 ;草莓 ;应 用效 果
草莓是 河南省 平顶 山市 主要经 济作物
之一 , 近 年来种植 面积稳 步上升 , 已成为全
查草莓叶片数 量、 长度和宽度 。 并随机取 2 0
高, 这可能与 N E M微生 物菌剂直接作用于草 莓果实有关, 但草莓总产量不仅与单果重有 关, 也与果实数量有关, 因此, 施用 N E M 微生
草莓品种 :甜查理
供试材料 : N E M 微生物 菌剂 ( 粉剂 ), 由河 南省 龙腾高科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 发 明
专利 产品 ( 专利号 :Z L 2 0 1 0 1 0 5 5 8 8 4 3 . 5 ), 活 菌数> 2亿 /克。 试 验 地 点 :试 验 于 2 0 1 6年 8月 至 2 0 1 7年 5月在河 南省平顶山市东 高皇乡 门
物菌剂对草 莓产量 的影响有待 于进 一步研
究。 颗成熟草莓测定单来自重。 2结 果 与 分 析
市 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在草莓生产
过 程 中, 农 民群 众 为了 追求 产量 和经济 效 益, 化肥不 合适施 用现象普 遍存在 , 导致 土
样 养分不 均衡 、 有 机质含 量降低 、 肥 力下 降
微生物农药
BT存在的不足: 1· 杀虫晶体蛋白易受环境因素作 用而分解。
2· 杀虫作用不持久,田间效果仅 能维持3~4天。 3· 杀虫谱窄,仅能对部分鳞翅目 害虫有效,对高龄害虫和多种害 虫复合发生的控制效果差。 4· 常年使用可能产生抗药性。
应用前景
•
微生物农药是21世纪农药工业的新产业,代表着植物保护的方向,其最大的优 势在于能克服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减少在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同时 在示范推广微生物农药应用的过程中,农副产品的品质和价格将大幅度上升,有 利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微生物农药作为无公害 农副产品生产的必要生产资料之一,在未来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将有巨大的 市场需求,因此,进一步加快微生物农药的研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进程,降低 农药在农副产品中的残留和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可持 续控制,满足中国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对农业科技的重大需求,必将产生巨 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苏云金芽孢杆菌(Bt)——微生物杀虫剂,在20多个省市用于防治粮、棉、果蔬、 林业等作物上的20多种害虫,使用面积达5千万亩次。随着绿色食品的深入人心,Bt 制剂在国内外农药市场上收到普遍欢迎。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自70年代专业从事 苏云金杆菌(Bt)、球形芽孢杆菌(Bs)等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生产,是国内最早 的生物农药研究机构之一。通过增进毒株毒力、病毒增效因子修饰、复配增效等多 重有效手段克服制约微生物杀虫剂应用的瓶颈,提高 Bt、病毒制剂毒力、扩大杀虫 谱、增强环境稳定性,为其大规模运用于生产实践,开辟了新的途径。
microbial pesticide
越 霉代 抗 人 虫 作 体 微 高 素谢 性 、 、 物 微 生 的 、物 等 畜 以 的 生 物 要 ,特、菌病物农 求 型例 点 农 治 、 农 药 , 肉如 。 作 菌 虫 药 ( 微 毒苏 这 物 、 、 。 生 梭云 些 和 以 草 为 物 菌金 微 自 菌 、 利 农 外杆 生 然 除 鼠 用 药 毒菌 物 环 草 害 微 无 素、 农 境 等 及 生 疑 等白 药 安 。 促 物 是 。僵 包 全 这 进 或 今 随菌 括 , 类 作 其 后 着、 细 不 农 物 代 ) 农 人核 菌 伤 药 生 谢 包 药 们多 、 害 具 长 产 括 的 对角 真 天 有 。 物 农 发 环体 菌 敌 选 它 来 用 展 境病 、 , 择 包 防 抗 方 保毒 病 不 性 括 治 生 向 护、 毒 易 强 以 危 素 之 越井 或 产 , 菌 害 和 一 来冈 学 物直 : 态 科 活接 学 : 体利 ( 本用 一 身细 级 开菌 学 发、 科 的真 ) ,菌 ; 对和 农 植病 业 物毒 生 病等 态 虫产 学 草生 ( 害的 二 进天 级 行然 学 防活 科 治性 ) 的物 农质 药或 。生
枯草芽胞杆菌和吡唑醚菌酯协同防治草莓病害
枯草芽胞杆菌和吡唑醚菌酯协同防治草莓病害姚克兵;张玉军;王劲根;许媛;杨敬辉【摘要】为了探索化学农药在草莓病害防治上的减量使用,采用枯草芽胞杆菌DJ-6菌株的制剂(BCA)和化学农药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PS)联用来协同防治.用浊度法检测了DJ-6菌株在不同浓度PS中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所有参试的浓度中,DJ-6菌株都能生长.田间防治结果表明,BCA能有效降低PS的使用浓度,BCA单用能防治草莓炭疽病和草莓白粉病,但防效低于PS在标准施用剂量下的防效.然而,BCA与PS联用后能减少50%的PS的施用量.BCA与PS联用后能提高DJ-6在草莓叶围的存活率.两者联用后草莓叶片中过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苯丙胺酸裂解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上升了近2倍.【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29)010【总页数】5页(P2397-2401)【关键词】草莓病害;枯草芽孢杆菌 DJ-6;吡唑醚菌酯;协同防治【作者】姚克兵;张玉军;王劲根;许媛;杨敬辉【作者单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句容21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8.4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和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aphanis)是导致草莓减产的主要病原菌,常年造成10 %~60 %不等的损失[1]。
当前国内的草莓主栽品种大都高感炭疽病和白粉病,其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PS)属新型线粒体呼吸抑制剂类杀菌剂[2],是近年来防治草莓地上部病害的当家药剂[3],但由于连年高频次施用,局部地区抗药性水平已相当高,随着PS在中国专利保护到期,运用PS防治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将会有更高频次和更大范围的应用,抗药性暴发流行的风险增大。
农药论文
浅谈我国使用农药的现状和残留危害2008级环科一班熊艳明学号 200830260124摘要:我国是一个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大国,每年需要大量的农药用于防治蔬菜、水果、水稻等农作物病虫害。
虽然农药在蔬菜的增产保质上的作用很大,但其残留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忽视。
本文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农药的发展和残留现状已经应对策略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下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农药,有机磷和微生物农药,并浅析了残留农药对人体,生态系统,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危害。
关键词:农药的发展残留危害现状有机磷微生物农药应对措施一、农药介绍和发展状况:1、农药介绍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
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
此外,还有昆虫激素。
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
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少数是气体。
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
此外,还有昆虫激素。
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
农药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形态,少数是气体。
根据害虫或病害的各类以及农药本身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用法。
如制成粉末撒布,制成水溶液、悬浮液、乳浊液喷射,或制成蒸气或气体熏蒸等。
2、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我国现代合成农药的研究从1930年开始,1930年在浙江植物病虫防治所建立了药剂研究室,这是最早的农药研究机构。
到1935年,中国开始使用农药防治棉花、蔬菜蚜虫,主要是植物性农药,如烟碱(3%烟碱)、鱼藤酮(鱼藤根),现在也用。
草莓灰霉病害的病原真菌鉴定与抗性育种
草莓灰霉病害的病原真菌鉴定与抗性育种灰霉病是草莓栽培中常见而严重的病害之一,由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
该病菌具有高度的致病性和困扰性,给草莓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的损失。
为了控制草莓灰霉病害,研究人员采取了鉴定灰霉病菌的病原真菌和抗性育种等策略。
一、草莓灰霉病害的病原真菌鉴定为了准确鉴定草莓灰霉病的病原真菌,研究人员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首先,采集已感染的草莓植株或果实样品,并注意在采样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
其次,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处理,如消毒、去除外部污染等,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然后,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将样品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为病原真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根据菌落特征和形态学特点,通过显微镜检查和细胞学观察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
最后,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技术和基因测序等,对病原真菌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和鉴定,以进一步确认其身份。
二、草莓灰霉病害的抗性育种为了抵御草莓灰霉病害的侵袭,研究人员积极开展抗性育种工作,以培育出具有高抗性的草莓品种。
首先,通过对大量草莓品种和材料的筛选和评估,选择出具有一定抗性的亲本材料。
其次,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将抗性亲本与高产、优质的品种进行杂交,产生出一代代的杂种。
然后,对杂种进行大规模的田间鉴定和实验室检测,对其抗病性进行评估和选择。
最后,选出表现出较高抗性的草莓新品种,进行进一步的繁育和推广应用,以实现对灰霉病害的有效控制。
抗性育种不仅是针对灰霉病害的育种策略,也是一种可持续的、环保的病害防治方法。
通过培育出具有抗性的品种,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缓解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同时,抗性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能够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抗性育种在草莓产业的发展和灰霉病害的防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草莓灰霉病害的病原真菌鉴定和抗性育种是解决灰霉病害问题的重要手段。
我们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准确鉴定病原真菌,并通过抗性育种培育出具有高抗性的草莓品种,以实现对灰霉病害的有效控制。
藜芦碱防治草莓红蜘蛛效果试验报告
标题:藜芦碱防治草莓红蜘蛛效果试验报告1. 起因草莓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然而,草莓红蜘蛛却是给草莓种植者带来头疼的问题。
藜芦碱作为一种植物提取物,据说对草莓红蜘蛛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项藜芦碱防治草莓红蜘蛛的效果试验,以验证其实际效果。
2. 藜芦碱的介绍藜芦碱是从一种名叫苦荬菜的植物中提取得到的成分,其在植物学和中药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据说,藜芦碱具有杀虫和抗菌的作用,因此被认为在农业的病虫害防治中有着一定的潜力。
3. 实验设计我们将选取数块相似的草莓种植区域,将其中一块作为对照组,另一块施用藜芦碱溶液作为实验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草莓红蜘蛛发病率和生长情况将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对比观察。
4.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组草莓植株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草莓植株的整体生长情况更加健康。
这表明藜芦碱对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确实十分显著。
5.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次试验,我们验证了藜芦碱在防治草莓红蜘蛛方面的显著效果。
这对草莓种植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为农业防治病虫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6. 个人观点与理解从这次试验中,可以看出藜芦碱对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确实非常好,但其安全性和环保性也需要进一步考量。
农业防治病虫害需要全面考量各种因素,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如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主题,我们对藜芦碱防治草莓红蜘蛛的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撰写了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欢迎交流讨论。
草莓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草莓红蜘蛛的侵害给草莓种植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作为一种天然的防治方法,藜芦碱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藜芦碱在防治草莓红蜘蛛方面的潜力,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
藜芦碱是一种从苦荬菜植物中提取得到的成分,具有较强的杀虫和抗菌作用。
在农业领域,藜芦碱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保护剂,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病虫害。
农药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考核试卷
B.保质期
C.使用方法
D.储存条件
12.以下哪些微生物农药主要用于防治病原菌?()
A.放线菌
B.链霉菌
C.贝莱斯芽孢杆菌
D.镰刀菌
13.农药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以下哪些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A.农业
B.医药
C.环保
D.食品工业
14.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微生物农药的安全性?()
A.急性毒性试验
A.微生物分离
B.纯化培养
C.鉴定分类
D.应用研究
9.以下哪些条件会影响微生物农药的生产效率?()
A.培养基成分
B.发酵温度
C.溶氧量
D.以上都是
10.微生物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B.降低环境污染
C.影响生物多样性
D.增加害虫抗药性
11.以下哪些因素需要考虑在微生物农药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
农药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农药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涉及以下哪个学科?()
B.培养条件优化
C.结构鉴定
D.临床试验
18.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需要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A.靶标生物种类
B.防治效果
C.环境影响
D.以上都是
19.以下哪个微生物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杂草?(-->
A.硅藻
B.蓝藻
C.绿藻
D.红藻
草莓炭疽病怎么防效好草莓炭疽病防治和治疗策略
轮换用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 ,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生物治疗
选用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 。
保护天敌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草莓炭 疽病的发生和传播。
生物防治技术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如利 用微生物菌剂、生物肥料 等提高草莓抗病性。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及时摘除病叶
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草莓品种 进行种植。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草莓炭疽病怎么防效好草莓 炭疽病防治和治疗策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草莓炭疽病概述 • 预防策略 • 治疗策略 • 防治措施建议 • 研究和发展方向
01
草莓炭疽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草莓炭疽病是一种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症状
主要危害草莓的叶片、叶柄、茎和浆果。叶片受害,初期出现淡褐色的斑点,随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 斑,边缘紫褐色,中央灰白色;叶柄和茎受害,产生长条形病斑,稍凹陷;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初为淡 褐色,后变为黑色。
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避免病 害扩散。
科学用药
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施用 ,避免过量使用。
轮作和休耕
轮作
与非草莓作物进行轮作,减少土壤中 病原菌的积累。
休耕
在发病严重的地块进行休耕,对土壤 进行消毒处理,消灭病原菌。
05
研究和发展方向
研究新的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
研究利用有益微生物、昆虫等生 物资源,探索生物防治草莓炭疽
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 治,如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
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 性。
《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
《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一、引言草莓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然而,随着草莓种植的普及,灰霉病等病害的危害也逐渐加重。
嘧霉胺作为一种有效的杀菌剂,广泛应用于草莓灰霉病的防治。
然而,随着农药使用量的增加,嘧霉胺的残留和降解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因此,研究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机制,对于指导农药的合理使用、减少农药残留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嘧霉胺及其在草莓灰霉病防治中的应用嘧霉胺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草莓灰霉病的防治中,嘧霉胺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其使用量的增加,嘧霉胺的残留和降解问题逐渐凸显。
三、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过程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
首先,嘧霉胺进入草莓植株后,被灰霉病菌吸收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
随后,灰霉病菌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将嘧霉胺分解为较小的分子。
这些小分子可能进一步被分解或排出菌体,从而完成整个降解过程。
四、影响嘧霉胺降解的因素嘧霉胺的降解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对嘧霉胺的降解速度和程度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灰霉病菌的种类、数量和活性也会影响嘧霉胺的降解。
另外,土壤中的微生物、有机物等也会参与嘧霉胺的降解过程。
五、嘧霉胺降解的研究方法与进展目前,研究嘧霉胺降解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模拟和田间试验。
实验室模拟主要通过控制环境因素和微生物条件,研究嘧霉胺的降解过程和机制。
田间试验则通过在实际环境中观察嘧霉胺的降解情况,为实验室研究提供依据。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基因和酶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嘧霉胺的降解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六、结论与展望通过对草莓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降解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嘧霉胺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命运。
这有助于我们指导农药的合理使用,减少农药残留和保护生态环境。
微生物菌剂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微生物菌剂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登文;陈月芳;张成米
【期刊名称】《特种经济动植物》
【年(卷),期】2024(27)3
【摘要】以“宁玉”草莓为试验材料,采用浇灌方式施入微生物菌剂,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施入量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可显著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效果明显,将200 mL微生物菌剂乳剂用清水稀释100倍后,以单次200mL/株的施入量施用效果最好。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张登文;陈月芳;张成米
【作者单位】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综合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七种微生物菌剂对连作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2.施用氨基酸水溶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草莓生长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微生物菌剂对保护地草莓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4.3种微生物菌剂对基质栽培草莓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品质和病害的影响
5.微生物菌剂对大棚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室草莓用生物电防病
温室草莓用生物电防病
草莓种植过程中,白粉病、灰霉病是主要的病害,种植户常用药物防治。
记者日前从昌平区获悉,该区北京金六环农业园草莓种植温室用生物电技术,通过静电降低温室内的湿度,防止草莓病害的发生。
生物电技术也叫空间电场,其实就是利用静电,降低空气中多余的湿度。
昌平区蔬菜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陈明远指着温室里一根很细的金属丝说,这根金属丝是生物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接通电源后,该系统可通过金属丝产生静电,静电将空气中的雾凝固,变成水,从而达到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该系统每15分钟启动一次。
采用这种技术,草莓温室里的湿度能下降20%。
陈明远说,受到草莓温室种植条件的影响,温室内湿度大,特别是在夜间,温室内的相对湿度可达100%,极易发生白粉病、灰霉病。
这两种病害可导致草莓减产10%至20%。
采用生物电技术后,不仅可以降低温室内湿度;在温室内形成的空间电场还能抑制病菌的流通,防止外界病原菌侵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提高草莓果实的品质。
据悉,该系统使用时十分节能,每天所需电量仅1度。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农药线灭和生旺防治草莓病虫害田间防效试验研究摘要进行微生物农药线灭和生旺防治草莓病虫害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的3个处理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草莓移栽后,施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45 kg/hm2对水750 kg/hm2穴浇灌根处理增产最高,且草莓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鲜果果型大、品质好;在草莓温室大棚内草莓移栽后白粉病发生初期,用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100倍液750 kg/hm2,连续喷雾4次(间隔期5~7 d),对白粉病防效可达78.6%,防治效果显著。
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和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可以在温室大棚草莓生产上示范推广应用。
关键词草莓;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白粉病;线灭;生旺;田间防效东海县黄川镇有着“中国草莓第一镇”的美称,是苏北鲁南地区最大的草莓交易市场,拥有温室2万栋,草莓种植面积达到0.2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5%,年产草莓5万余t,实现产值4亿元,年纯收入超过15万元/hm2,是江苏省种植规模最大的草莓基地。
近年来,由于多年重复种植草莓导致草莓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等土传病虫害和白粉病、叶霉病等气传病害逐年加重,特别是设施草莓栽培中由于温湿度条件有利于该类型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使该类型病虫害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生产的草莓的产量和品质[1-2]。
为了有效控制草莓病害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同时综合考虑减少药剂对草莓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笔者引进了江苏新沂中凯农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农药线灭(蜡质芽孢杆菌)和生旺(枯草芽孢杆菌),于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在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新沭村草莓温室大棚进行田间药剂防效示范试验,为草莓病虫害田间防治寻找新的无公害生物农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作物为大棚栽培的草莓,草莓品种为明宝。
试验药剂为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市售;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和10亿cfu/mL 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2种微生物农药均由江苏新沂中凯农用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防治对象为草莓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白粉病。
1.2 试验设计试验示范地点设在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新沭村的大棚草莓园内。
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1:移栽后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45 kg/hm2对水750 kg/hm2穴浇灌根,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用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100倍液喷雾防治;处理2:移栽前整地时,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30 kg/hm2对水750 kg/hm2喷施于腐熟有机肥上,并将腐熟有机肥翻耕到土壤下5 d后移栽,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用80亿cfu/mL 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200倍液喷雾防治;处理3:苗期用10亿cfu/mL 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60 kg/hm2随水漫灌,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用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300倍液喷雾防治;处理4:苗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30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白粉病发病初期开始用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200倍液喷雾防治;以清水作空白对照(CK)。
3次重复,小区面积40 m2。
2012年8月25日对种苗进行移栽(假植苗),每畦(畦宽60 cm)草莓种植双行,按三角形方法种植,株距为20~22 cm,栽植10.5万株/hm2左右,种植后按照常规管理。
喷雾采用手动喷雾器。
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分别于2013年3月3日、3月10日、3月17日和4月10日连续喷雾4次,喷液量为750 kg/hm2 。
1.3 试验调查每次用药前调查病情指数,药后7~14 d调查防效,最后1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26日。
1.3.1 草莓白粉病调查。
调查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每点选5株草莓,调查果实发病情况,以果实为单位进行分级调查,按照草莓白粉病田间试验分级标准,果实调查分级: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积的51%以上[3-4]。
1.3.2 草莓根结线虫病、枯萎病调查。
调查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每点选20株草莓,调查无病株和各级发病叶片情况,以叶为单位进行分级调查,草莓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的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病株叶片有25%以下发病;3级:病株叶片有25%~50%发病;5级:病株叶片有50%~90%发病;7级:病株叶片几乎全部显症状[5-6]。
1.3.3 调查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及防效计算公式如下[7-10]:病情指数=■×100防效(%)=(1-■)×100式中,CK0为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CK1为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PT0为药剂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PT1为药剂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
2 结果与分析2.1 对草莓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不同处理对草莓根结线虫病都有一定防效,处理1的平均防效为78.6%,处理2的平均防效为75.9%,处理3的平均防效为76.8%;处理4的平均防效为0,可见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对草莓根结线虫病没有防效。
2.2 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不同处理对草莓枯萎病的防效都很理想,处理1的平均防效为87.8%,处理2的平均防效为84.3%,处理3的平均防效为82.5%,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也有一定防效,但不太理想,平均防效仅为46.8%。
2.3 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能有效防治草莓白粉病,各处理防效在65%以上,以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100倍液喷雾防效最高,为78.6%。
2.4 对草莓平均产量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的平均产量均有显著增加,产量最高的是处理1,为97.5 t/hm2,较CK增产58.5 t/hm2,增幅150%;其次是处理3,产量为91.5 t/hm2,较CK增产52.5 t/hm2,增幅135%。
3 结论与讨论在温室大棚正常栽培情况下,移栽后,分别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45 k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逐穴浇灌;或移栽前整地时,对腐熟有机肥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30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并将腐熟有机肥翻耕到土壤下5 d后移栽;或苗期将10亿cfu/mL 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60 kg/hm2随水漫灌,这3种使用方式对草莓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都有显著防治效果,对根结线虫病防效达75%以上,对枯萎病防效达80%以上。
而苗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30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对枯萎病防效仅为46.8%,对根结线虫病防效为0,故在生产上宜使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防治草莓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
在草莓温室大棚内草莓移栽后白粉病发生初期,喷施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100倍液处理对白粉病防效可达78.6%,有显著防治效果。
从试验各处理最后草莓平均鲜果单产看,使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的3个处理都有增产作用,但以草莓移栽后施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45 kg/hm2对水750 kg/hm2穴浇灌根处理增产最高,草莓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鲜果果型大、品质好。
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和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可以在温室大棚草莓生产上示范推广应用。
防治草莓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移栽后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45 kg/hm2对水750 kg/hm2灌根、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30 kg/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洒到有机肥上并翻耕到土壤下5 d后移栽、苗期用10亿cfu/mL线灭(蜡质芽孢杆菌)悬浮剂60 kg/hm2随水漫灌;防治草莓白粉病:可在草莓移栽后白粉病发生初期用80亿cfu/mL生旺(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100倍液喷雾750 kg/hm2,连续喷雾3次,间隔期5~7 d。
4 参考文献[1] 程菊娥,戴建平,刘建宇.55%福美双·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长江蔬菜,2010(4):61-62.[2] 郑生岳.苹果白粉病在陕西洛川县发生情况与药剂防治技术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7):23-24.[3] 陈雯舒,曹远银,孙仲桂,等.放线菌C-2发酵产物对草莓和黄瓜白粉病的生防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0(3):137-138.[4] 郭彩霞,谢克虎,迟晓红.50%嘧菌环胺WG防治樱桃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J].北方园艺,2010(16):163-164.[5] 刘长海,党志明.洛川苹果病害的动态监测[J].河南农业科学,2012(8):111-114.[6] 乔趁峰,赵俊芳,吉洪坤,等.25%戊唑醇水乳剂田间防治桃穿孔病试验初报[J].中国园艺文摘,2012(12):46,35.[7] 郝祥国.根结线虫病防治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13(2):125-126.[8] 刘平.根结线虫病治理方法[J].农家致富,2013(14):35.[9] 乔燕春,林锦英,谢伟平,等.瓜类枯萎病研究进展(综述)[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3(3):272-278.[10] 李秀玲.浅谈茄子重茬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