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常见病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根腐病
症状
病原菌只侵害草莓。春秋二季,适逢土壤潮湿,真菌 从根的顶端侵入后,向根心发展,使中。心柱变为红 褐色,这是该病最明显的特征。严重时根变为黑褐色 而腐烂。地上部先由基部叶的边缘开始变为红褐色, 再逐渐向上凋萎枯死。将根茎横切,在中心柱部位可 见针点样褐变。
草莓根腐病中期病株
草莓根腐病
防治方法
采用宝交早生、哈尼、全明星等对白粉病有较强 抗性的品种。冬季清园,烧毁病叶。及时摘除地 面上的老叶及病叶、病果,并集中深埋。要注意 园地的通风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发病初期可 喷20%乙嘧酚悬浮剂800倍液、4%多麦可1000倍 液、50%醚菌酯3000倍液。防治时期可大致掌握 在露地栽培开花前、匍匐茎发生期、定植后,保 护地栽培在花期前后。
3. 草莓镶脉病毒。单独侵染无明显症状。复合 侵染后叶脉皱缩,叶片扭曲,同时沿叶脉形成 黄白色或紫色病斑,叶柄也有紫色病斑,植株 极度矮化。此病毒可由多种蚜传播。 4. 草莓皱缩病毒。有致病力强弱不同的许多株 系。强株系侵染后,使植株矮化,叶片产生不 规则黄色斑点,叶片扭曲变形。皱缩病毒和斑 驳病毒复合侵染时,病株严重矮化,如再与轻 型黄边病毒三者复合侵染,危害更严重。此病 毒也由蚜虫传
草莓白粉病初期症状
草莓白粉病为害果实症状
发病规律
白粉病以病菌残体在地上或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侵 染源。翌年春天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的菌丝体产生新的 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对草莓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目光温室草莓则以上年病菌残留、种苗携带病菌和其他传 播途径而引发危害。病菌侵染适温为15~20℃,低于5℃ 和高于35℃均不发病,干燥及高湿的条件都可造成病害蔓 延。但病原孢子在有水滴情况下不能发芽。降雨可抑制孢 子飞散,而在晴天午后大量飞散传播。该病尤其在温室内 发病严重。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质量 变劣,移栽后不易成活。
实行轮作倒茬。秧苗应单独繁育,避免秧苗带 菌,土壤消毒可采用太阳能高温消毒。防止田 间积水,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以提高地 温,减少发病。选用抗病品种,如戈雷拉、红 岗特兰德等。
草莓叶斑病
症状
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尤其是老叶,也侵害叶 柄、匍匐茎、花萼、果实和果梗。病叶开始产 生紫红色小斑点,随后扩大为直径3~6mm的 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央呈棕色,后变为 灰白色,酷似蛇眼。病斑过多会引起叶片褐枯。 病斑大量发生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植株抗 性降低。
发病规律
该真菌是一种低温性疫霉菌。由病株、土壤、水 和农具带菌传播,孢子在土中越夏。当地温20℃ 以下,卵孢子发芽侵入根部。地温在lO℃左右、 土壤水分多时发病重;地温在25℃,即使水分多 发病也轻。因此,在气候冷凉和土壤潮湿条件下, 此病已成为草莓的毁灭性病害。此病多发生在果 实采收期。
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该病药剂防治很困难,预防是主要措施。应选择 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宝交早生、丰香、早红光等。 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注意 清园,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老叶等带病残体, 并妥善处理。药剂可用25%咪鲜胺800倍液、 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25%溴菌腈600倍液 2次,喷洒时期以匍匐茎抽生前最好。
草莓病毒病
防治方法
关键是采用无病毒株。及时防治蚜虫,减少病 毒再侵染。定期更新草莓品种,采用抗病品种。 用太阳能消毒土壤。避免与易感病毒病的茄科 作物连作和间作。
草莓常见病害
08园艺生物技术2班 韩恩娣
草莓白粉病
症状
主要危害叶、花、果梗、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 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薄霜状白色粉状物,以 后迅速扩展到全株。随着病势加重,叶向上卷曲,呈 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 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 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 实感染此病后,果面覆盖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肥大, 着色变差,失去商品价值。
草莓炭疽病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匍匐茎抽生期与育苗期,生长结果期 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匍匐茎与叶柄,叶片、托叶、 花、果实也可感染。发病初期,病斑水渍状,呈纺锤 形或椭圆形,3-7mm,后病斑变为黑色,或中央褐色、 边缘红棕色。叶片、匍匐茎上的病斑相对规则整齐, 很易识别。匍匐茎、叶柄上的病斑可扩展成环形圈, 其上部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鲑肉色胶状物, 即分生孢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感 病品种尤其是子苗整株萎蔫,初期1~2片展开幼叶失 水下垂,傍晚或阴雨天仍能恢复原状。病情重者全株 枯死。此时若切断根冠部,可见横切面上自外向内发 生褐变,但维管束不变色。
草莓炭疽病症状
发病规律
病菌在致病的茎叶上过冬,主要山雨水等分散传 播。发病适温为28~32℃,属高温型。发病盛期 多在母株匍匐茎抽生及假植育苗期。近几年来, 该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草莓连作地,给 生产上培育壮苗带来了严重障碍。品种间抗病性 差异明显,宝交早生、早红光抗病性强,丰香中 等,丽红、女峰、春香、硕丰均易感病。
选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块栽植。要合理密植, 避免氮肥过多,防止植株过度繁茂。应及时清除老 叶、枯叶、病叶和病果,并将其销毁深埋。保护地 栽培中要采用地膜覆盖,降低棚室内的空气湿度, 并要经常通风。药剂防治要以防为主,蕾期前用 50%腐霉利(即速克灵)800倍液、50%烯菌核利(农 利灵)1000~1500倍液、50%凯泽1000倍液等进行 防治。一般每7~10d喷药1次,共2~4次。
草莓灰霉病病叶
草莓灰霉病
发病规律
病原菌为灰霉菌。在气温18-20℃、高湿条 件下,该菌大量繁殖。病原菌在受害植物 组织中越冬,孢子广泛飞散于空气中传播。 气温20℃左右、阴雨连绵、灌水过多、地 膜上积水、畦上覆盖稻草、种植密度过大、 生长过于繁茂等持续多湿环境,容易导致 灰霉病大发生。
防治方法
草莓灰霉病
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果梗、叶片及叶柄 均可感染。果实发病常在近成熟期,发病初期,受害 部分出现黄褐色小斑,呈油浸状,后扩展至边缘棕褐 色、中央暗褐色病斑,且病斑周围具明显的油渍状, 最后全果变软腐烂。病部表面密生灰色霉层,湿度高 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花、叶、茎受害后,患处呈 褐色至深褐色,油渍状,严重时受害部位腐烂。湿度 高时,病部亦会产生白色絮状菌丝。
草莓病毒病种类及症状
我国草莓病毒病主要有4种: 1. 草莓斑驳病毒。该病毒单独侵染草莓时无明 显症状,但与其它病毒复合侵染时,使病株严 重矮化。该病毒由棉蚜和长毛钉蚜传染,还可 通过嫁接和种子传播。 2. 草莓轻型黄边病毒。单独侵染时仅使病株微 矮化,复合侵染时引起幼叶黄化或失绿,老叶 变红,植株矮化,叶缘不规则上卷,叶片下弯 或全叶扭曲,严重减产。也由蚜虫和种子传播。
草莓叶斑病病叶
发病规律
Baidu Nhomakorabea
此病从春天到秋天均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夏 秋高温高湿季节。在草莓开花结果前开始轻度 发病,果实采收后危害严重。病菌在枯枝落叶 上越冬,翌年春季分生孢予借空气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2. 清除病源。冬季清扫园地,烧毁腐烂病叶,生长初 期发生少量病叶及时摘除,发病重的地块在果实采收 后全园割叶。 3. 加强栽培管理。搞好排水,防止土壤过湿,使用氮 肥勿过量。 4. 药剂防治。在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10%苯醚甲环 唑 1500倍液、 10%多抗霉素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