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职业道德考点汇编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一、道德(一)道德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通常我们把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3大领域。

(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2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我国《宪法》规定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内容,《婚姻法》中规定的“敬老爱幼"的要求,即是对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即是道德规范,也是法律规范.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总和.它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它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对从业人员来说,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素7个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职业道德的6个特征1、行业性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4、一定的强制性5、相对稳定性6、利益相关职业道的具体4个功能1、导向功能2、规范功能3、整合功能4、激励功能职业道德的社会3大作用1、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2、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3、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代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1、道德立法工作2、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3、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5个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5大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职业道德复习资料----9b7ae6a2-6eba-11ec-9123-7cb59b590d7d一、道德1.定义: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根据内心信仰、社会舆论、习俗等方式形成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与法律1)关系:⑴ 自国家产生以来,二者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主要保障;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⑶二者在内容上存在部分重叠现象2)道德可以弥补法律监管的不足⑴在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2)在规制主体上:法律代表国家意志,道德取决于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的良知;(3)在调控方式上: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滞后性,道德具有自觉性和超前性。

3、道德评价1)定义: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并表现出自己的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活动。

2)特点:扩散性和持久性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能够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的修养境界是慎独。

二、职业道德1、定义: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据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总数。

2、基本要素①职业理想:职业活动的追求和向往,是职业态度的基础,是实现职业目标的精神动力;② 职业态度:相对稳定的劳动态度和心理倾向;③职业义务: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履行对他人,社会应尽的义务;④职业纪律: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与条例;⑤ 职业良心:指员工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尽职尽责地工作,如医生治病、救人;⑥职业荣誉:职业道德活动中自尊自爱的一种荣辱倾向;⑦ 职业风格:在职业活动中,工作态度和职业风格相对稳定。

3、特征①鲜明行业性②适用范围有限性③形式多样性④一定强制性⑤相对稳定性⑥利益相关性4、社会功用1)具体功能:① 引导功能② 标准化功能③ 积分函数④ 激励功能2)社会功能:① 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②有助于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形成;③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职业道德的精华1)我国:①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②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③ 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④ 礼貌待人的和谐精神⑤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⑥ 论仁义思想与善用仁义的价值取向2)国外:①社会责任至上②敬业③诚信④创业6、社会公德1)定义:所有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笔记

职业道德笔记
第四, 依靠群众、开拓创新。(毛泽东的名言:"群众是我们的后台,后台一拆,什么戏都唱不成了")
第五, 更新观念、调整心态。
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关系:
第一, 行为规范的他律与职业道德的自律;
第二, 从行为规范到职业道德自律的转化;
7:职业道德是职业态度和行为的复合体。是主体超越特定价值系统的自我选择。
中国古代封建的道德礼教:
:"惟有德者才能治天下"的传统观念往往导致人治的集权专制。才导致了"天下非一人所有,惟有德者居之"。
9: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目标体系:
第一, 从高的职业道德追求:(在职业活动中提升人生价值/在职业活动中实现组织目标/个人需要服从集体需要/在职业活动中加强道德修养)
第四, 理想的职业道德品行
1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第一, 基础价值取向: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行政"与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行政是形势国家赋予的权力,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管理是对一定的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系统目标的过程。/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其基本功能就是执行国家意志,协调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加强国家行政机关职业道德建设至关重要,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抑制行政自利性,协调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谋取公共利益,实现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四, 服务性原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最明确地表现为服务性原则,就是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地为人民和国家利益服务。)

职业道德知识点已改(1)

职业道德知识点已改(1)

职业道德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道德是做人的基础一、道德的内涵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道德。

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二、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最重要的就是以德为先,做有德之人。

二、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征职业道德: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写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特征:一是范围上的有限性。

二是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边续性.三是形式上的多样性。

五、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第一,抓职业道德建设,关键是抓各级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

第二,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总体工程,要在全社会各行各业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在总体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三,职业道德建设应和个人利益挂钩。

第四,要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抓职业道德建设.第五,把职业道德建设同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并和相应的奖罚、教育措施相配合.第二章职业道德与人自身的发展从事一定的职业是人谋生的手段,是人的需求,是人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条件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第一节人总是要在一定的职业中工作生活一、职业是人谋生的手段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而从事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二、从事一定的职业是人的需求三、职业活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首先,职业活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环节其次,职业活动是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节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一、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干不好任何工作二、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三、每一个成功的人往往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第三节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一、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人的道德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它自身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职业道德整理笔记

职业道德整理笔记

教师职业道德笔记整理1.道德的含义:(1)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2)道德以善恶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3)道德依靠社会的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4)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2.道德的一般本质。

道德作为一般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的性质;(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4)道德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5)道德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可以起到消极的阻滞或促退作用。

3.道德的特殊本质。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

(1)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调整人与人关系的规范还有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它们都是制度化的规范。

)道德是一种非权力化的规范;(道德规范的实施主要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通过干预人们的思想、内心来干预人们的行为)(2)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

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4、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美国“诚实节”
星州的居民,每年5月2日都要庆祝自己的不说谎纪念日——“诚实节”。据说这是为了纪念一个年仅8岁的男孩而建立的。
叫埃摩钮·坦南,他5岁时父母双亡,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他8岁时,一天晚上他刚睡着便被一阵敲打声惊醒,只见继父正在谋杀一个小贩,次日清晨,他的继父叫他在警察面前说谎,埃摩纽回答不想说谎话,结果他双手被吊到房梁上,惨遭毒打,他仍然回答不愿说谎。最后,这个诚实的孩子被他的继父活活打死。
二、诚实守信 P179 例:单项选择题 ( B )不但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规则之一,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要求。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是我们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从业人员对社会、 对人民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王顺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20年,他一个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按班准时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杂志、一张张报纸准确无误地送到每个用户手中;20年,他一路奔波不喊累不叫苦,战胜孤独和寂寞,将党和政府的温暖、时代发展的声音和外面世界的变迁不断地传送到雪域高原的村村寨寨,把党和各族群众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2005年4月,中共四川省委授予王顺友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国家邮政局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邮政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例:判断题
人的年龄增长、环境的影响和受教育程度是人的职业理想形成的客观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理想形成的内在因素。( × )
李素丽,北京市公交总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5年来,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她“岗位做奉献,真情为他人”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笔记-段伟文讲座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笔记-段伟文讲座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段伟文目录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 (3)一、道德的本质 (3)二、道德的内容与结构 (3)三、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4)第二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本章要点: (4)一、科学地认识世界 (4)二、积极地对待人生 (6)三、正确地实现价值 (7)第三章建设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 (9)内容要点: (9)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9)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10)三、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1)四、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3)本章习题: (13)第四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3)本章要点: (13)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高尚 (13)二、坚持正确导向,为构建和谐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4)三、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为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 (14)四、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14)本章习题: (15)第五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15)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15)二、坚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 (15)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弘扬集体主义 (16)四、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 (16)第六章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职业道德 (17)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概述 (17)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8)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具体特征 (18)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19)本章习题: (20)第七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 (20)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原则 (20)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 (21)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范畴 (21)本章习题: (21)第八章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21)一、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与内容 (21)二、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22)三、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与要求 (22)第九章专业技术人员的道德修养 (23)本章要点: (23)一、职业道德修养内容 (23)二、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24)三、增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4)第十章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24)一、各行业简明道德规范 (24)二、教师的职业道德 (29)三、新闻记者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 (30)四、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 (30)五、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30)六、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 (30)七、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31)八、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 (31)第十一章专业技术人员的道德建设与“以德治国”方略 (31)一、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 (31)二、职业道德建设是廉政建设的根本措施 (31)三、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的内在要求 (31)第十二章构建良好的从业风尚与信用体系 (32)一、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 (32)二、建设诚实可信的市场经济秩序 (32)三、认真实践“八荣八耻”大力加强诚信建设 (33)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一、道德的本质(一)道德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用善恶评价并依靠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教师职业道德笔记-超级全面

教师职业道德笔记-超级全面

1.师德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范畴是什么?师德是指教师在职业中理解或追寻职业意义、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或准则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基本范畴:师德文化、师德品质、师德活动2.师德与社会公共道德的异同点是什么?共同特征:相对独立性A.一是在道德发展中,某些道德并不因沧桑变幻和世代更替而变化,如勤劳、勇敢、诚实、礼貌、钻研、敬业、不偷盗、不作恶事等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都是历代社会所提倡的。

B.二是道德发展与社会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同步性。

这种不同步主要表现为:或之滞后于社会发展,或超前于社会发展。

滞后性是指道德的发展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不仅跟不上社会发展,而且可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超前性是说道德的发展远远高出现实社会的发展。

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总是表现为阶级关系。

因此在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必然带有阶级性。

历史继承性: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主要根源于它所以来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它也是对先前社会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结果。

道德现象的共含性:作为道德现象,社会公共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都包括着文化现象、品德现象和活动现象等。

不同点:A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情况有所不同。

B二者使用的范围有所不同。

3.师德的基本特点有哪些?A.对教师职业的特为性B.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育人要求的一致性C.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D.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4.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及对其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什么?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主要是针对教师劳动与需要它的社会之间的关系而言,指教师劳动对需要它的社会所具有的功能属性。

主要体现:A.教师劳动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B.教师劳动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C.教师劳动与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D.教师劳动与人的素质的发展必然要求:一方面体现在社会的要求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职业的自我要求上。

5.教师劳动的特点对师德的内在规定性是什么?应有的知识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笔记整理

教师职业道德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1.职业的本质特性: “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义务”, 而“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则是职业的外部特性。

2.“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的职责”指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规定的标准, 培养人的发明能力,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价值的人的事业。

“所从事的专门业务”指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开发人的智力。

3.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教育劳动实践中形成的。

4.职业生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形式, 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5.“道”准则、规矩、规范。

内德于己, 外施于人便是“德”。

“道德”《荀子》。

6. 道德特点: 非制度化、非逼迫性、自律和内化, 节制牺牲。

7.职业道德的特性:内在稳定性, 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 合用对象的限定性。

8.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9.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一、教师职业的本质1.教师职业的本质。

教师: 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 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 以培养人为目的, 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

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长延艺个体)①长期性和复杂性。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教师劳动的效果要通过比较长的时间才干得以验证。

劳动的任务、对象、手段、过程复杂, 结果丰富多彩。

②延续性和艰苦性。

劳动强度大, 劳动难度高。

③艺术性和发明性。

课堂教学和德育工作都具有艺术性, 来自于教师不断发明和创新。

④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选择, 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学生具有模仿的天性;具有向师性, 人的结识规律也是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因素之一。

⑤个体性和群体性。

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价值/为什么需要教师职业劳动?(1)教师职业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重要的作用。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学习笔记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学习笔记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学习笔记第一章道德,职业的灵魂1、什么是职业:人们由于社会分工及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并具有社会服务性质的社会劳动。

2、职业的五层含义职业是一种社会活动、职业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分工、职业活动具有长期性和固定性、职业具有专业性、每种职业都具有其特殊职责。

3、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体及其从业人员从事正当职业活动形成的特有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做法、以及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道德的定义包括三方面的外延:道德观念、行为、规范。

5、社会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职业道德?(1)职业特定的社会性质与地位是职业道德存在的客观基础。

(2)每一种职业都有责任和权利。

(3)每一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4)现代职业劳动的交换性质使职业道德成为一种必要。

(5)职业道德的主体、基础在于人的职业就角色、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

第二章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1、职业道德的特点:特殊性、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2、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意识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和行为性要素3、职业态度:指就业者的劳动态度4、职业良心:指从业者对职业责任的一种自我意识。

5、职业荣誉:对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以及正确的主观意识、期望和追求。

6、规范性要素:职业责任、职业行为准则和职业纪律。

第三章职责与权利1、规范性要素的最核心的东西是职业行为准则。

2、行为要素包括职业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职业作风、职业技能。

3、意识性要素观念是前提和统帅,规范性要素是核心,行为性要素是目的和表现。

4、职业道德的一班规范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第四章职业关系1、怎样做到办事公道?(1)坚持原则。

(2)去邪胜私、维护公益。

(3)不损公肥私、不假公济私、不以权谋私、以私害公。

2、职业道德的三重境界:出卖劳动力、良心行动和奉献。

第五章敬业精神1、什么是精业精神?广义:是一种民族精神、文化精神的体现。

教师的职业道德笔记摘抄(3篇)

教师的职业道德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基础。

以下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些摘抄,以期为教师们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教师职业道德摘抄1. 敬业爱岗(1)摘抄:教师应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2)启示: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 严谨治学(1)摘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启示: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同时,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

3. 爱岗敬业(1)摘抄: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2)启示: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

在教育教学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给予关爱和支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 为人师表(1)摘抄: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2)启示: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他人,做到廉洁奉公,抵制不良风气。

5. 教书育人(1)摘抄: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启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职业道德基础必学知识点

职业道德基础必学知识点

职业道德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诚实守信:作为职业人员,应当保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撒谎、不欺骗他人,并且履行自己承诺的责任。

2. 尊重他人:职业人员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歧视或对待他人不公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 保护客户利益:职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优先保护客户的利益,忠诚于客户,并且不利用客户信息谋取个人利益。

4. 保护机密信息:职业人员需要妥善保管和保护机密信息,不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并且遵守相关法律和规定。

5. 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人员应当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不推诿扯皮,并且积极与同事合作。

6. 持续学习与提升:职业人员应当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7. 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不同职业领域有各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职业人员需要遵守并遵循这些准则,不违反职业操守。

8. 客户满意度:职业人员应当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为目标,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争取客户的满意度。

9. 尽职尽责:职业人员应当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并且不违反职业伦理和法律规定。

10. 不参与非法活动:职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活动,包括贪污受贿、行贿等行为,保持职业清廉。

职业道德笔记完整版

职业道德笔记完整版

职业道德笔记——绪言第一节道德是做人的基础1.1道德的内函人类脱离的动物界,人就有了道德。

早期原始社会,便生产了道德的萌芽。

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2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第二节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2.1道路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2.2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1.从生产、发展来看,道德比法律产生的早的多,而且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规范。

道德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而经过了几十万年以后,社会分裂为统治阶级才产生了法律。

任何被统治阶级都不可能有自己的法律。

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体系并行。

2.从依靠的力量来看,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力来进行调控的。

3.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

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行行为所干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深入的多。

2.3把道德和法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道德与法律的联系:1.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与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3.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

从道德和法律产生发展来看,奴隶社会刚出现时,有些法律规范就是从原始社会的道德习惯转化来的,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互相转化的现象更为普遍。

第三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3.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3.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

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点总结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点总结

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点总结1.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任何职业活动中,都要讲求诚信,言行举止要与真实相符。

在工作中要遵循原则,不得做虚假宣传、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传播不实消息等。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

2. 尊重他人在职业活动中,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不得侮辱他人、歧视他人,要避免说一些有损他人尊严的话语,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不得擅自侵犯他人的权益。

3. 保护客户利益在从事服务性职业时,要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为客户着想,维护客户权益。

不得以损害客户利益为代价谋取私利,要坚守职业操守,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保护客户合法权益。

4. 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在职业活动中,不得利用自己的职权从事违法违纪行为,不得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不得跨越职责范围从事与岗位无关的活动,不得滥用职权。

5. 不得泄露机密在涉及到商业机密、企业秘密等方面,要严格遵守保密义务,不得擅自泄露机密信息,不得利用这些信息谋取私利。

这是职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一项基本原则。

6. 不得参与不正当竞争在从事商业活动时,要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不得采取不正当手段影响市场竞争,不得进行抹黑竞争对手的行为,不得进行恶意攻击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7. 不得违法违规在职业活动中,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不得违背职业伦理准则,不得背离社会公德,只有合法合规地开展工作,才能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8. 实事求是在进行职业活动时,要实事求是,不得夸大事实,不得故意误导他人,不得以不实信息误导他人。

要对所从事的工作负责任,做到言行一致。

9. 保持独立思考在职业活动中,要保持独立思考,不受他人影响,坚持独立的职业判断,不随波逐流,不被利益驱使,要经得起诱惑和考验。

10. 学习进步在从事职业活动时,要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保持良好的职业精神,不得停留在原地,要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

职业道德知识点(全)

职业道德知识点(全)

职业道德知识点一、学习职业道德的意义:1、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自己的工作(1)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2)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有利于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2、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发展3、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行风建设4、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5、学习职业道德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要求二、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执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三、职业道德的特征:一是职业性二是普遍性三是自律性四是他律性五是鲜明的行业性和多样性六是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七是很强的实践性四、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一是规范全社会职业秩序和劳动者的职业行为二是提高劳动的质量、效益和确保职业安全卫生三是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四是可以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五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六是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五、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思想1、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2、为人民服务是区别其他社会形态“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之一3、每一位从业人员要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指导原则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的含义集体主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集体主义强调以集体主义为基础。

二是集体利益强调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三是集体主义强调,在维护和发展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情况下,要充分满足个人正当利益。

七、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1、社会公德的含义社会公德是建立在社会公共生活基础之上,人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和最平常的公共生活准则。

2、社会公德的主要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3、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1)两种道德规范产生的生活领域不同,因而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的范围不同,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两种道德规范的社会作用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3)两种道德规范都能在维护群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都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八、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1、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2、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1)它们互为影响,相互作用(2)检验个人品德的两把尺子(3)道德风貌表现水平和道德教养程度来讲,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在形成人的道德品质方面是融为一体的。

职业道德笔记(精选五篇)

职业道德笔记(精选五篇)

职业道德笔记(精选五篇)第一篇:职业道德笔记师德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为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含义:①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②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③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

④道德是调整个人和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表现:⑴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①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②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

③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⑵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内在的规律,但不能把规律教条化,必须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创造性劳动。

3、教育劳动过程的复杂性4、教育劳动效果的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①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②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③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如何正确的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育活动中,主体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与受教育、教与学的双方自然人。

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

教师是担任教育责任,具有主导性的一方主体,而学生会是教师教育活动的承受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的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身的内因。

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调动学生主体意识,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

《职业道德》复习笔记

《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笔记1、简答题(10X 4 = 40 );2、论述题(15X 2 = 30 );3、案例分析题(15X 2 = 30 )1 、道德的本质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利规范。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其主要表现为:(1)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A •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B •道德是一种非权利规范;C •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

2、如何理解道德的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从最根本上来说,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和规范,进而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限制、约束、侵犯,因此,就其本身来说,是对人有害的。

它之所以能给人带来好处,并非是这些管理和约束本身,而是这些管理和约束通过对人的损害所达到的结果、目的,它维护了社会秩序,保障了社会的存在发展。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不过是人类为了达到利己目的(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而创造的害己(限制某些欲望和自由)手段。

因而是一种“必要的恶” ,所谓“必要的恶,也就是这样一种恶,它能够求得更大的善或防止更大的恶” 。

所以,道德就其自身而言,不过是对人的某些个人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或恶;就其结果和目的而言,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秩序的混乱、经济发展的崩溃等)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文明秩序、经济迅猛发展),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

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第一篇: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职业道德知识点第一章概论一、道德的一般含义: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道”是本源、“道”是规律、“道”是道路。

“德”是对“道”的遵从。

二、道德的意义:第一版本: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文史出版社陈老师)第二版本:1、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自己的工作2、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的发展3、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行风建设4、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5、学习职业道德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提出的要求。

(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1、产生的时间不同2、依靠的力量不同3、作用范围不同四、道德和法律的联系1、作用上互相促进2、内容上部分重叠3、关系上部分互相转换五、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任以待人,以礼敬人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6、公忠为国,反抗外敌7、修身为本,严于律己六、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七、职业道德的特征一是范围上的有限性二是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三是形式上的多样性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影响正面影响:1、自主观念的影响2、竞争观念的影响3、利益并重观念的影响4、创新观念的影响负面影响1、利己主义影响2、享乐主义影响3、拜金主义影响九: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1、抓领导2、抓系统3、抓结合4、抓建构5、抓制度第二章职业道德与企业发展一、企业文化的含义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1、企业环境2、企业制度3、企业价值观4、企业经营之道5、企业目标6、企业作风7、企业礼俗8、职工素质9、企业形象三、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1、自律功能2、导向功能3、整合功能4、激励功能四、职业道德与企业凝聚力处理好三个关系1、有利于协调职工同事关系2、有利于协调职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3、有利于协调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五、职业道德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系1、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2、职业道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3、职业道德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4、职业道德有利于实现企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5、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和品牌第三章职业道德与人的自身发展一、职业的三重含义1、职业是人谋生的手段2、职业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需求3、职业活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二、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的含义1、职业道德是事业的助力2、职业道德是人事业成功的动力(事业发展的动力)3、职业道德是成功的方向(事业发展的方向)三、为什么说职业道德是人格的表现1、职业道德品质反应着人的整体道德素质2、职业道德的提高有利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3、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是人格生化重要的途径第四章职业道德与文明礼貌一、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1、遵守纪律:(1)遵守上下班纪律(2)休假请假事先申请(3)健康的工作2、仪表端庄:(1)着装朴素大方(2)鞋袜搭配合理(3)饰品化妆要适当(4)面部、头发和手指要整洁(5)站姿端正3、语言规范(1)职业用语的基本要求(2)要用尊称敬语(3)不用忌语(4)说好“四声”请、谢谢、欢迎光临、再见、等,尽量少讲“对不起” (5)讲究语言的艺术:和婉让步幽默简炼4、举止得体(1)态度恭敬(2)表情从容(3)行为适度(4)形象庄重5、待人热情第五章职业道德与敬业爱岗一、提倡爱岗敬业的原因1、是生活的需要2、职业兴趣的需要3、职业操守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选择的意义1、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组合2、有利于个人特长的发挥3、有利于优化社会风气改善4、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理想的三个层次1、职业理想(生存理想)2、专业理想3、社会理想四、理想形成的内在因素人的年龄、环境的影响、受教育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笔记1、简答题(10×4 = 40);2、论述题(15×2 = 30);3、案例分析题(15×2 = 30)1、道德的本质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利规范。

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

其主要表现为:(1)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一种由原则、规范、意识、信念和行为习惯构成的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具有特殊的规范性。

A.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非权利规范;C.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

2、如何理解道德的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则,从最根本上来说,是对人的行为的管理和规范,进而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限制、约束、侵犯,因此,就其本身来说,是对人有害的。

它之所以能给人带来好处,并非是这些管理和约束本身,而是这些管理和约束通过对人的损害所达到的结果、目的,它维护了社会秩序,保障了社会的存在发展。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不过是人类为了达到利己目的(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而创造的害己(限制某些欲望和自由)手段。

因而是一种“必要的恶”,所谓“必要的恶,也就是这样一种恶,它能够求得更大的善或防止更大的恶”。

所以,道德就其自身而言,不过是对人的某些个人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或恶;就其结果和目的而言,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秩序的混乱、经济发展的崩溃等)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文明秩序、经济迅猛发展),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

3、职业的道德意义的主要体现作为一种社会化分工,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职业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道德基础和根据。

职业的道德意义主要表现在:(1)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即职责。

职责是一种只与人的职业角色相联系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些责任,才真正体现出职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体现着人的精神追求和自我完善。

(2)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利,即职权。

职权是每一特定职业岗位所拥有的权力,它是实现职业社会职能,承担职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条件。

(3)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一定的利益关系。

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职业的责任和权力之所在,也是职业内在的道德内容。

(4)每种职业都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对社会来说,它不仅能实现各种职能、创造各种效益,还能组织社会结构、稳定社会秩序;对于个人来说,它既是谋生的手段,又是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通过它,既可以创造服务与贡献的社会价值,也可以实现人生塑造的自我价值。

4、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

在我国现今历史条件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作为就业者的每个公民也都是人民的一员,因此,“为人民服务”本质上也就是“人民自我服务”。

(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

它变“客观为别人”为“主观为别人”,激发人们“主人翁”式的劳动态度。

(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为人民服务,不仅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发展的始终,而且在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范畴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5、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1)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敬业勤业是自爱自强,“敬”、“勤”的根据是“爱”,爱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条件。

(2)尽职尽责,奉献社会。

从业人员在行使职权时,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正确行使本岗位所拥有的职权,如何充分发挥本岗位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尽职尽责,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社会。

(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因而也是一切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品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基本美德,是一个人为学和立业的根本。

(4)文明竞争,友好协作。

社会主义的竞争是与文明联系在一起的,又是与协作相统一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各行各业、各个职业团体、各个从业人员,其奋斗的方向和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友好协作理应成为职业道德的规范。

(5)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从业人员只有不断地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尽可能全面地熟悉将要或正在从事的岗位业务,才能适应现代职业生活的变革。

6、教育劳动的特点第一,教育劳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

(1)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2)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第二,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2)劳动对象的相师性;(3)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

第三,教育劳动手段和工具的特殊性。

(1)教育劳动工具的特殊性;(2)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3)教育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工作时间是连续的,工作空间是广延的);(4)教育劳动效果的特殊性。

第四,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

(1)关系众多,组成复杂;(2)网络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由“传授式”变为“合作式”。

7、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其产品具有社会性.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故这一对象是与其它劳动过程中的对象不同,是一个有意识的、有理想的、有主动性的人.人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的.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受自己意识的支配.教师的劳动“加工”过程,必然包括教和学两种浑然一体的活动.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里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作用在劳动过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这种教师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使得教师劳动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艰难性.(结合内外因关系论述)8、如何理解教育劳动的创造性(1)教师的劳动是自觉的、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所需的过程。

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由于学生的个性、教学内容、客观条件、教师自身的特点等等是千差万别的,因而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具体方式方法也是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即对教学内容的再创造;(4)只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生机与活力,使教师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总得来说,教育劳动有其固定的规律,但我们不能把这种规律教条化,必须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9、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联系大学精神是指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练而成的,为大学人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它包括: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独立自治的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一是指向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培养);理性批判的精神。

建立和弘扬大学精神对高效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1)树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2)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3)树立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4)树立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10、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书育人原则;为人师表原则;教育公正原则;依法从教原则;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1、如何理解教书育人原则(资料:教师自身要素质过硬;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光有知识还不够,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导师不能忙于自己的事务而疏于对学生的管理)教书育人原则的确立依据:(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特定社会、特定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德才兼备。

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决定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

一方面,教学的过程必然就是育人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好书要求育好人,育好人是教好书的保证。

(3)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当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遵循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

学生的成长是有其自身规律的,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

教师应当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教书育人的需要。

12、如何理解为人师表原则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1)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

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经常性的、直接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高校教师必须遵循为人师表原则。

(2)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

每个教师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思想、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品格感染影响学生。

(3)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工作态度不仅影响学生,而且直接或间接(通过学生)影响整个社会。

所以,教师不仅应成为学生的表率,也应成为社会的表率。

(4)是学生具有“向师性”的要求。

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

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

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会被学生视为榜样。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具有不同的特征。

教师的榜样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

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的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