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极要求
蹦极安全技术要求
蹦极安全技术要求(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要求所称的“蹦极”是指游客或游客乘坐物依靠弹性绳或其他弹性件的伸缩,产生弹跳运动的游乐设施,包括高空蹦极和弹射蹦极。
第二条蹦极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必须遵守本要求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由境外设计、制造,在中国境内安装、使用的蹦极必须符合本要求的规定。
第二章设计、制造及安装第四条新建或改建的塔架(跳台)高度大于20m 或运行高度大于10 m的蹦极,必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授权的游乐设施监督检验机构设计审查合格,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投入正式制造和安装。
第五条蹦极的基础及塔架(跳台)的结构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应符合有关技术法规、标准的要求,并做好施工记录,收集保管好各种试验报告,经有关部门验收。
第六条对塔架的要求。
(一)地脚螺栓连接应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1998)第四章第一节“地脚螺栓”的有关规定。
(二)塔架结构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符合有关土建结构和钢结构设计规范;无固定基础的小型蹦极结构的固定应稳定可靠。
(三)塔架应设置方便游客疏散的安全通道;楼梯或爬梯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四)对于高度大于15m的塔架须设避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五)运送游客的电梯、升降机等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七条对蹦极平台(跳台)的要求。
(一)平台应设置隔离区,使弹跳者与其他无关人员隔离;(二)弹跳平台活动载荷≥3kN/m2;(三)平台的安全栅栏承受水平推力≥1kN/m;安全栅栏尺寸应符合《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GB8408-2000)的有关规定;(四)平台台面应有防滑措施;(五)高空平台弹跳口应设置可开合的拦挡物;(六)高空平台应有用于安全背带或安全带的固定装置,且有足够的强度;(七)高空弹跳点平台区域中间应设置向下的观察孔或观察窗;(八)对于上回收设施,回收绳与跳跃平台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00mm;(九)用于冲击绳、回收绳和定滑轮等设备的悬挂或固定装置应牢固可靠。
恐高可以蹦极吗
恐高可以蹦极吗
一、恐高可以蹦极吗二、蹦极的技巧三、蹦极的好处
恐高可以蹦极吗1、恐高可以蹦极吗
并不建议,但可以低度尝试。
蹦极是一种追求刺激的极限运动,对身体各项功能的素质要求非常高。
正常人选择时都会思虑再三,恐高症在选择之前更会出现各种思想冲突,再者恐高症进行蹦极运动时,状态的敏感性会扩大自身的情绪体验,更容易出现心理与生理冲突。
对于恐高的人来说,进行蹦极一般只会导致,蹦极作为治疗恐高症的刺激疗法的一种,可以通过体验后的安全感,降低对高空的恐惧。
在蹦极时,失重、下坠等情况会给身体带来强烈的刺激或者说惊吓,特别是对于恐高症,会瞬间分泌大量的肾上腺激素,导致休克、晕厥等极端情况,然后,阴影面积大大增加。
2、蹦极的注意事项
2.1、蹦极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凡是有心、脑病史的人不能参加2.2、凡是深度近视者要慎重,因为硬式蹦极跳下时头朝下,人身体以9.8米/秒方的加速度下坠,很容易脑部充血而造成视网膜脱落。
2.3、跳下前应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以防扭伤或拉伤。
2.4、着装要尽量简练,合身,不要穿易飞散或兜风的衣物,否则暴光可没人管。
2.5、跳出后要注意控制身体,不要让脖子或胳膊被弹索卷到。
2.6、最后一条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发挥你的想象,尽情的把身心溶入,用心去体会那短暂而又刺激的感受吧。
3、蹦极前要做哪些准备
3.1、选择正规的蹦极场所。
蹦极安全技术要求(试行)
蹦极安全技术要求(试行)(2002年12月13日,国质检锅[2002]35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要求所称的“蹦极”是指游客或游客乘坐物依靠弹性绳或其他弹性件的伸缩,产生弹跳运动的游乐设施,包括高空蹦极和弹射蹦极。
第二条蹦极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必须遵守本要求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由境外设计、制造,在中国境内安装、使用的蹦极必须符合本要求的规定。
第二章设计、制造及安装第四条新建或改建的塔架(跳台)高度大于20m 或运行高度大于10 m的蹦极,必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授权的游乐设施监督检验机构设计审查合格,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投入正式制造和安装。
第五条蹦极的基础及塔架(跳台)的结构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应符合有关技术法规、标准的要求,并做好施工记录,收集保管好各种试验报告,经有关部门验收。
第六条对塔架的要求。
(一)地脚螺栓连接应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1998)第四章第一节“地脚螺栓”的有关规定。
(二)塔架结构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符合有关土建结构和钢结构设计规范;无固定基础的小型蹦极结构的固定应稳定可靠。
(三)塔架应设置方便游客疏散的安全通道;楼梯或爬梯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四)对于高度大于15m的塔架须设避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五)运送游客的电梯、升降机等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七条对蹦极平台(跳台)的要求。
(一)平台应设置隔离区,使弹跳者与其他无关人员隔离;(二)弹跳平台活动载荷≥3kN/m2;(三)平台的安全栅栏承受水平推力≥1kN/m;安全栅栏尺寸应符合《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GB8408-2000)的有关规定;(四)平台台面应有防滑措施;(五)高空平台弹跳口应设置可开合的拦挡物;(六)高空平台应有用于安全背带或安全带的固定装置,且有足够的强度;(七)高空弹跳点平台区域中间应设置向下的观察孔或观察窗;(八)对于上回收设施,回收绳与跳跃平台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00mm;(九)用于冲击绳、回收绳和定滑轮等设备的悬挂或固定装置应牢固可靠。
GB19079《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 : 游泳场所1.范围GB19079 的本部分规定了游泳场所开放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各类游泳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1907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核素限量标准GB 9667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8 体育馆卫生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 17093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 19079的本部分。
3.1游泳场所 swimming place能够满足人们进行游泳运动训练、健身、比赛等活动的室内外水面(域)及其设施设备。
注:游泳场所包括人工游泳场所和天然游泳场所。
3.1.1人工游泳场所 artificial swimming pool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各类室内外人工游泳池、游泳馆、游乐嬉水池等。
3.1.2天然游泳所 natural swimming place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江、河、湖、海天然水域及其设备。
4.从业人员资质4.1救生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 ( 游泳 ) 、水质处理人员、医务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职业人员,须持国家有关执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4.2 服务人员必须每年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取得身体健康合格证后方能上岗。
5.经营设施设备条件5.1 人工游泳场所5.1.1 游泳池应符合下列规定:——已建成的人工游泳池 ( 单个池 ) 水面面积不小于 25㎡;新建人工游泳池 ( 单个池 ) 水面面积不小于 100㎡。
——游泳池壁及池底必须光洁。
不渗水,呈浅色,建筑质量符合国家建筑规范要求 , 使用的建筑材料符合 GB6566 要求。
儿童蹦极游客须知
儿童蹦极游客须知
儿童蹦极游客须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适用年龄:儿童蹦极一般适用于3-12岁的儿童,但具体适用年龄可能因蹦极设施和安全标准而有所不同,请遵守相关规定。
2. 身高和体重限制:在参加蹦极活动前,应确保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符合蹦极设施的要求。
一般来说,身高要求在米以上,体重在30公斤以上。
3. 身体健康状况:儿童在参加蹦极活动前,应确保身体健康,没有任何不适或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骨折等。
如有任何身体不适,应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
4. 穿着要求:儿童在参加蹦极活动时,应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运动鞋、运动服等,避免穿着带有尖锐物品的服装。
5. 安全须知:儿童在参加蹦极活动前,应了解蹦极的基本知识和安全须知,如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装置、如何避免危险动作等。
如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向工作人员咨询。
6. 家长陪同:儿童在参加蹦极活动时,应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协助完成相关安全准备工作,并注意监护孩子的安全。
7. 安全保障:在蹦极活动中,应遵守工作人员的指导,正确使用安全装置,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做出危险动作。
同时,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
总之,儿童蹦极是一项刺激好玩的活动,但也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确保儿童的安全。
蹦极有什么 要求
一般在参加蹦极的时候,都要填写一份保证书,之前会要求阅读相关注意事项。
有这些
1、蹦极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凡是有下列情况的不能参加:孕妇、高血压病、心脏病、脑血管病、神经紊乱、哮喘病,有过癫痫病史、骨折史,还有醉酒吸毒者等。
2、参加蹦极者必须是年龄在18周岁以上,如果年龄在13-17岁愿意参加者,则必须有监护人办理手续。
3、凡是深度近视者则要慎重啦,因为蹦极的准备是由新西兰引进,采用的是踝部安全带,蹦极者跳跃时是头朝下,人的身体是以9.8米/平方秒的加速度自由下坠,很容易脑部充血而造成视网膜脱落。
4、跳下前应充分活动身体各部位,以防扭伤或拉伤,跳出后要注意控制身体。
5、参加蹦极着装要尽量简练,合身,不要穿易飞散或兜风的衣物。
还有不应戴眼镜,下跳前个人物品应交由他人保管,若是独自一人前来蹦极者,则应将个人物品寄存在售票处。
室内蹦极知识点总结
室内蹦极知识点总结一、室内蹦极的基本概念1. 室内蹦极是一种通过弹性绳索和固定在顶部的支架来进行跳跃的极限运动项目。
与传统蹦极相比,室内蹦极的距离通常较短,高度较低,但同样能够带来刺激和挑战。
2. 室内蹦极通常在专门设计的场馆内进行,这些场馆通常会设置专门的设备和安全措施,确保运动者的安全。
3. 室内蹦极通常需要通过专业教练的指导和监督,以确保运动者掌握正确的跳跃姿势和技巧,避免受伤。
二、室内蹦极的特点和优势1. 安全性高:由于室内蹦极通常在封闭的场馆内进行,有专门设计的弹性绳索和支架,因此相对来说安全性更高。
2. 无受天气限制:室内蹦极不受外界天气条件的限制,不受风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全年进行。
3. 便捷性:室内蹦极场馆通常都位于城市中心或商业区,方便前往和参与,不像传统蹦极需要到达特定的地点。
4. 适应多种活动:室内蹦极场馆通常还会配套其他运动项目,比如攀岩、绳索项目等,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
三、室内蹦极的设备和安全措施1. 弹性绳索:室内蹦极的核心设备是弹性绳索,通常由橡胶或弹簧材料制成,能够承受重力和跳跃的冲击力。
2. 支架:室内蹦极通常需要固定在顶部的支架来支撑弹性绳索,确保运动者跳跃时不会摔落或受伤。
3. 安全气垫:室内蹦极场馆通常会在跳跃区域设置安全气垫,以减轻跳跃冲击力,确保运动者落地时不会受伤。
4. 专业教练:室内蹦极通常需要由专业教练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运动者掌握正确的跳跃姿势和技巧,避免受伤。
四、室内蹦极的注意事项和风险1. 身体素质:室内蹦极是一项较为极限的运动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比如肌肉力量、灵活性和耐力等。
2. 跳跃姿势:正确的跳跃姿势对于避免受伤至关重要,运动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弹跳姿势和动作技巧。
3. 健康状况:有心脏病、高血压、骨折等疾病的人群,或者孕妇、酗酒者不适宜参与室内蹦极运动。
4. 安全措施:运动者需要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跳跃,并配戴头盔、护膝、护腕等保护装备,确保安全。
双人蹦极体重要求
双人蹦极体重要求
一、双人蹦极体重要求二、蹦极的好处有哪些三、蹦极有什么技巧
双人蹦极体重要求1、双人蹦极体重要求
蹦极主要是依靠绳子的弹力来进行运动,不同的体重对于绳子弹力的作用也会不一样。
一般蹦极对于体重的限制是下限50公斤上限100公斤,双人蹦极的体重要求一般不超过165就是可以的,当然这只是部分景区的数据,根据不同景区设备的不同对于体重的限制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两人蹦极需要注意什么
需要有经验:大家都知道蹦极是存在一定风险的,两个人一起蹦极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一般提供蹦极运动的承办方会要求只有跳过蹦极的人或者一方有弹跳经验才可以进行甜蜜有惊险的双人跳,没有蹦极经验的话可能会被拒绝哦。
随时要注意:蹦极一项非常考验人的运动,两个人想要一起去蹦极最好商量好,不要因为头脑发热决定一起去结果临到跳时一个想往下跳一个吓得往后退,导致影响蹦极效果甚至发生意外事故。
另外在蹦极过程中因为晃动以及快速下坠等因素的影响,两个人的身体会发生一些碰撞,例如出现撞头磕到牙等现象,所以在双人蹦极时随时都需要注意下这类情况,以免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蹦极前要做哪些准备
3.1、选择正规的蹦极场所:现在国家层面对像蹦极这样的大型游乐设施的相关技术要求是越来越规范的,这包括项目的设计、制造、安装,以及实验检验和运行使用管理,都有一套完善的技术要求。
比方说在执行高空弹跳的时候,其每个操作环节都讲求双保险,比如。
蹦极危险有哪些
蹦极危险有哪些蹦极危急有哪些1文章名目一、蹦极危急有哪些1. 蹦极的危急有哪些2. 蹦极是什么3. 蹦极怎样保证平安二、蹦极有什么技巧三、蹦极要留意什么蹦极危急有哪些1、蹦极的危急有哪些1.1、临时性的失明在下落过程中视网膜下毛细血管的裂开而造成临时性的失明,一般几天之内就可以恢复。
1.2、人体关节的损害对人体关节的损害,轻者造成骨折、四肢麻痹,严峻的造成永久性伤残;1.3、潜在的运动损害由于蹦极是新兴的运动,许多潜在的运动损害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很可能会有其他潜在的损害未被发觉和证明。
1.4、蹦极设备和培训平安隐患蹦极设备缺乏检修、维护,调试不当,超期服役,或者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阅历五、经营蹦极团体的资格经营蹦极的俱乐部或公司没有遵照必要的平安条例,甚至根本没有取得合法的运营资格就大玩这种生死嬉戏等等,都是酿成一桩桩事故的根源。
2、蹦极是什么蹦极又叫机索跳,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户外休闲运动,是具有特别刺激性的一个运动。
跳动者在高外将长长的有弹性的绳索绑在踝关节,双臂绽开,纵身跳下,这是一项英勇者的运动,在空中享受自由落体运动,在人体快要到达地面时,弹性绳索会把人再次拉起,几个来回的拉起、落下,会让人的的既紧急,又兴奋,蹦极者往往会大声高喊,这也是一种心理的泻泄。
3、蹦极怎样保证平安3.1、组织者应当是一家合法经营的公司蹦极教练要有资格、有常识并有阅历。
很多急功近利的组织者根本就缺少阅历,设备也不完善。
据记载,蹦极活动中的第一起死亡事故就是由于教练没有把绳索系好,绳子看起来是系在钩子上了,其实没有。
另外,由于蹦极是一项具有冒险性的活动,你最好参与保险。
3.2、留意系绳把游客系在绳子上的方法有几种-把背带套在身上,以及系住脚踝、腿或手臂。
无论哪种方法,你的平安都取决于你是否被系好了。
假如系着物看起来陈旧不堪,或者你觉得哪儿不对劲,就不要跳。
3.3、拒绝危急的蹦极方式一些地方供应特别危急的蹦极形式。
蹦极安全技术要求
蹦极安全技术要求(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要求所称的“蹦极”是指游客或游客乘坐物依靠弹性绳或其他弹性件的伸缩,产生弹跳运动的游乐设施,包括高空蹦极和弹射蹦极。
第二条蹦极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必须遵守本要求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由境外设计、制造,在中国境内安装、使用的蹦极必须符合本要求的规定。
第二章设计、制造及安装第四条新建或改建的塔架(跳台)高度大于20m 或运行高度大于10 m的蹦极,必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授权的游乐设施监督检验机构设计审查合格,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投入正式制造和安装。
第五条蹦极的基础及塔架(跳台)的结构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应符合有关技术法规、标准的要求,并做好施工记录,收集保管好各种试验报告,经有关部门验收。
第六条对塔架的要求。
(一)地脚螺栓连接应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1998)第四章第一节“地脚螺栓”的有关规定。
(二)塔架结构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符合有关土建结构和钢结构设计规范;无固定基础的小型蹦极结构的固定应稳定可靠。
(三)塔架应设置方便游客疏散的安全通道;楼梯或爬梯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四)对于高度大于15m的塔架须设避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五)运送游客的电梯、升降机等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七条对蹦极平台(跳台)的要求。
(一)平台应设置隔离区,使弹跳者与其他无关人员隔离;(二)弹跳平台活动载荷≥3kN/m2;(三)平台的安全栅栏承受水平推力≥1kN/m;安全栅栏尺寸应符合《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GB8408-2000)的有关规定;(四)平台台面应有防滑措施;(五)高空平台弹跳口应设置可开合的拦挡物;(六)高空平台应有用于安全背带或安全带的固定装置,且有足够的强度;(七)高空弹跳点平台区域中间应设置向下的观察孔或观察窗;(八)对于上回收设施,回收绳与跳跃平台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00mm;(九)用于冲击绳、回收绳和定滑轮等设备的悬挂或固定装置应牢固可靠。
无动力小单人蹦极游玩须知
无动力小单人蹦极游玩须知制造商注意事项:1、用于游乐备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检验标准并具有相关的安全检验证书,才能生产合格的产品。
2、为了避免游客自由活动磕碰撞伤的事故发生,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避免将尖锐物体凸起,并采用光滑弯曲的结构。
3、制造商必须对设备的结构和负载进行严格的安全测量计算并严格的设计游戏。
4、设备负荷,游玩方法和维护注意事项必须与客户明确沟通并做好相应的培训。
5、组织定期检查和维护已投入使用的游乐设备运营商注意事项:1、操作员必须对设备属性,玩法和操作有全面的了解。
2、必须在显眼位置放置的安全标语,以提醒顾客安全注意事项。
3、为了安全起见,下雨,下雪,强风等,临时维护设备,发生故障等。
必须中断设备的操作,停止游乐游玩。
4、运营过程中必须部署专业人才对游客的比赛进行实时监督管理。
5、设备投入使用后,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并执行维护任务,做好记录,不忽略任何可能的安全隐患。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请立即停止游玩设备,并通知制造商及时解决。
6、严格要求顾客着装和携带物品安全。
游客注意事项:1、在游客体验之前,请仔细阅读安全公告栏,衡量您的身体状况是否可以参加挑战。
如果身高,年龄和健康状况等条件无法达标,不应勉强参加体验。
2、在体验中,请听取员工的安排,不要做危险的动作,例如奔跑,玩闹,触摸和设置安全系统。
3、如遇意外,不要惊慌,立即通知工作人员,不要盲目操作。
4、父母要监督和指导孩子,不要奔跑打闹,以免跌倒造成危险。
5、游客游玩期间请不要破坏游戏设施。
如:用刀割,火烧,敲击等行为。
总结:无动力游乐设备的安全风险极低,只要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安全游戏的规章制度,就可以完全避免许多事故发生。
正确分析事故并改进每个环节的工作,是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安全标准的基础。
这也是为游客提供安全快乐的旅行体验的基础。
蹦极有什么要求?
蹦极对年龄、身体有什么要求吗?一、生理要求:从医学角度来讲,蹦极时身体的突然失重带来的强烈刺激或者说惊吓,使人体突然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瞬时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等物质,会对心脏等器官产生不利影响,使心跳过快、血压升高,因此,心脏不好或者有血压高的人绝对禁止做蹦极。
另外,一些身体素质差的人,比如有关节痛、曾经得过腰椎尖盘突出、曾经骨折过的人也不要蹦极。
还有就是患有眼疾的人,比如青光眼、深度近视的人,也不提倡蹦极。
因为长时间的头朝下,会使眼压增大,严重的会造成视网膜脱落。
在蹦极之前也要遵守一些限制一是年龄限制15周岁以下和45周岁以上的人最好不要蹦极。
二、心理素质差的人最好不要强迫考验自己的意志。
比如,平时胆子就很小,甚至听到一些大的响动就会惊恐不安的人、神经衰弱的人,即便是体质不错,也最好不要蹦极。
三、体重要求:对体重来说:一般来说,50公斤以下的用细绳,50-80公斤的用中绳,80公斤以上的用重绳。
蹦极安全技术要求(试行)(2002年12月13日,国质检锅[2002]35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要求所称的“蹦极”是指游客或游客乘坐物依靠弹性绳或其他弹性件的伸缩,产生弹跳运动的游乐设施,包括高空蹦极和弹射蹦极。
第二条蹦极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必须遵守本要求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由境外设计、制造,在中国境内安装、使用的蹦极必须符合本要求的规定。
第二章设计、制造及安装第四条新建或改建的塔架(跳台)高度大于20m 或运行高度大于10 m的蹦极,必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授权的游乐设施监督检验机构设计审查合格,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投入正式制造和安装。
第五条蹦极的基础及塔架(跳台)的结构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应符合有关技术法规、标准的要求,并做好施工记录,收集保管好各种试验报告,经有关部门验收。
第六条对塔架的要求。
蹦极
蹦极1.蹦极的基本信息:蹦极(Bungee Jumping),也叫机索跳,是近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
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相当于10层楼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
绑在跳跃者踝部的橡皮条很长,足以使跳跃者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
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
2.名称的由来:蹦极源于英文“bungy”或者“bungee”,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呢?可能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种说法:目前所知,bungee最早出现于牛津极限运动俱乐部,他们管这项运动叫做bungee。
这项运动在新西兰叫bungy,极有可能是由于拼写错误,但是由于在新西兰推广的很成功,人们普遍接受了bungy,所以就有了这个词。
第二种说法:bungy和bungee是有差别的bungee所用的绳索是用多种材料复合而成,在北美通常用5/8英寸军事规格的绳索,伸缩率能达到210%,现在也有使用 TR2 和Ripcord,伸缩率分别达到240%和280%,它的特点是有更高的自由落体,反弹时间更长,感觉更刺激。
3.蹦极的起源和发展:bungy发源于新西兰,使用的绳索是橡皮绳(具有无限的伸缩),有可变的掣动系统,能控制最大伸缩距离。
它的特点是比较低的速度,比较高的反弹,感觉平稳,特别适合绑踝跳。
蹦极(bungy/bungee)一词应该是一个极好的音译词,在香港、澳门,人们音译为“笨猪跳”。
作这种译法是因为Bungee在粤语译音与“笨猪”发音差不多。
当然,也可意为只有笨猪那么傻的人才会往下跳。
然而,当这项运动从它的起源地发展到世界各地,就受到人们普遍的欢迎,甚至一些极限运动爱好者还要将自己的婚礼仪式放在蹦极塔上进行,一旦“礼成”,就纵身一跳,以示爱情的热诚与忠贞。
蹦极的要求
蹦极的要求一、从业人员资格蹦极技术指导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应持国家有关执业资格证明方能上岗。
二、场地、设施设备条件1 蹦极塔台1.1 自然高度不超过 80 m,蹦极平台长度不小于 3 m,宽度不小于 2m,蹦极跳台臂长度不小于 12m。
1.2 蹦极绳垂直状态投影点距周边障碍物半径不小于 12 m 。
1.3 蹦极绳垂直状态投影点的底部水深不小于 4 m 。
1.4 有清晰、醒目的水深标识,并有隔离带。
1.5 有安全护栏、防滑设施、防护网,且蹦极台出口设置拦挡设施。
2 蹦极平台2.1 设置隔离区,蹦极者与无关人员之间应设有隔离设施。
2.2 蹦极台四周设置拦挡物,且进出口处设可向内开合拦挡物。
2.3 活动载荷不小于 300 kg/㎡。
2.4 安全护栏承受水平推动力应该符合 GB 8408—2000的要求。
2.5 地表面静摩擦系数不小于0.5。
2.6 蹦极区域应设置观察点,并有录象监控设置。
2.7 回收绳与跳跃平台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4m。
3 蹦极空间3.1 反弹点与平台下缘竖直距离不小于蹦极高度的 7% 。
3.2 跳跃高度小于 4O m 时,下落最低点距离着陆区域的竖直距离不小于 3 m;跳跃高度大于 40 m 时,下落最低点距离着陆区域的竖直距离不小于 4 m 。
3.3 跳跃高度小于40 m 时,蹦极绳垂直状态下与障碍体后向距离不小于 16 m,侧面向距离不小于 9.6 m;跳跃高度小于 40 m 时,蹦极绳垂直状态下与障碍体后向距离不小于 25 m,侧面向距离不小于 12 m 。
4 提升、下降及传动力设备4.1 安全辅助绳安全系数大于 10,且直径不小于 8 mm。
4.2 提升设备的安全辅助绳和固定装置应符合 GB 8408—2000的要求。
4.3 滑轮或卷筒与安全辅助绳的直径比例不小于 40 倍,导向轮直径与安全辅助绳的直径比例不小于 20 倍。
4.4 低于 20 m 的蹦极台,其滑轮或卷筒与安全辅助绳直径的比例不小于 20 倍。
YS-003_蹦极安全技术要求
蹦极安全技术要求(试行)(2002年12月13日,国质检锅[2002]35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要求所称的“蹦极”是指游客或游客乘坐物依靠弹性绳或其他弹性件的伸缩,产生弹跳运动的游乐设施,包括高空蹦极和弹射蹦极。
第二条蹦极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修保养和改造必须遵守本要求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由境外设计、制造,在中国境内安装、使用的蹦极必须符合本要求的规定。
第二章设计、制造及安装第四条新建或改建的塔架(跳台)高度大于20m 或运行高度大于10 m的蹦极,必须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简称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授权的游乐设施监督检验机构设计审查合格,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投入正式制造和安装。
第五条蹦极的基础及塔架(跳台)的结构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应符合有关技术法规、标准的要求,并做好施工记录,收集保管好各种试验报告,经有关部门验收。
第六条对塔架的要求。
(一)地脚螺栓连接应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1-1998)第四章第一节“地脚螺栓”的有关规定。
(二)塔架结构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符合有关土建结构和钢结构设计规范;无固定基础的小型蹦极结构的固定应稳定可靠。
(三)塔架应设置方便游客疏散的安全通道;楼梯或爬梯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四)对于高度大于15m的塔架须设避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五)运送游客的电梯、升降机等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七条对蹦极平台(跳台)的要求。
(一)平台应设置隔离区,使弹跳者与其他无关人员隔离;(二)弹跳平台活动载荷≥3kN/m2;(三)平台的安全栅栏承受水平推力≥1kN/m;安全栅栏尺寸应符合《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安全》(GB 8408-2000)的有关规定;(四)平台台面应有防滑措施;(五)高空平台弹跳口应设置可开合的拦挡物;(六)高空平台应有用于安全背带或安全带的固定装置,且有足够的强度;(七)高空弹跳点平台区域中间应设置向下的观察孔或观察窗;(八)对于上回收设施,回收绳与跳跃平台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00mm;(九)用于冲击绳、回收绳和定滑轮等设备的悬挂或固定装置应牢固可靠。
蹦极的要求
蹦极的要求
一、生理要求:从医学角度来讲,蹦极时身体的突然失重带来的强烈刺激或者说惊吓,使人体突然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瞬时分泌大量肾上腺素等物质,会对心脏等器官产生不利影响,使心跳过快、血压升高,因此,心脏不好或者有血压高的人绝对禁止做蹦极。
另外,一些身体素质差的人,比如有关节痛、曾经得过腰椎尖盘突出、曾经骨折过的人也不要蹦极。
还有就是患有眼疾的人,比如青光眼、深度近视的人,也不提倡蹦极。
因为长时间的头朝下,会使眼压增大,严重的会造成视网膜脱落。
在蹦极之前也要遵守一些限制一是年龄限制15周岁以下和45周岁以上的人最好不要蹦极。
二、心理素质差的人最好不要强迫考验自己的意志。
比如,平时胆子就很小,甚至听到一些大的响动就会惊恐不安的人、神经衰弱的人,即便是体质不错,也最好不要蹦极。
三、体重要求:对体重来说:一般来说,50公斤以下的用细绳,50-80公斤的用中绳,80公斤以上的用重绳。
惠东县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蹦极(新证)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用、条件)
惠东县⾼危险性体育项⽬蹦极(新证)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条件)⼀、办理条件1、游泳池、救⽣设施、救⽣器材等设施符合国家标准(GB19079.1-2013)2、有符合国家标准(GB19079.1-2013)数量要求、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游泳救⽣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3、有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包括安全⽣产岗位责任制,溺⽔抢救操作规程,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游泳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救⽣员定期培训制度)⼆、办理材料1.交原件纸质版1份;2.填写清晰、准确,法定代表⼈签名,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岗位服务责任制,蹦极⼈员须知,安全警⽰,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安全保卫制度、事故抢救操作规程,安全救护制度,设施设备维修制度,蹦极技术指导⼈员定期培训制度等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1、.验原件交复印件1份;2、申请⼈需提交经营场所有权或使⽤权证明。
(若申请⼈为经营场所的所有权⼈,应提交经营场所房产证或房屋建筑⼯程和市政基础设施⼯程竣⼯验收备案表或镇、街道以上级别的建设部门出具的房产证明。
若申请⼈为承租⽅,应提交租赁合同及出租⽅的房产证或房屋建筑⼯程和市政基础设施⼯程竣⼯验收备案表或镇、街道以上级别的建设部门出具的房产证明等,所提供的租赁合同须体现出租⽅与承租⽅的关联关系,并核对最终租赁合同的原件。
天然经营场所应出具相关部门的核准使⽤权证明。
)原件仅供核对,复印件加盖公章。
社会体育指导⼈员、救助⼈员、技术指导⼈员等的国家职业资格证明,根据具体⾼危性体育项⽬收取如下材料,必选:(1)游泳场所:3个或以上的游泳救⽣员资格证(⽔⾯⾯积在250㎡及以下的游泳池,应⾄少配备游泳救⽣员3⼈;⽔⾯⾯积在250㎡以上的游泳池,应按⾯积每增加250㎡及以内增加1⼈的⽐例)、开展游泳培训项⽬的教练需提供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证。
要求是⼈⼒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印制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式⼀份,需核对原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游客系在绳子上的方法有几种—把背带套在身上,以及系住脚踝、腿或手臂。无论?哪种方法,安全都取决于是否被系好了。?
★蹦极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凡是有心、脑病史的人不能参加。凡是深度近视者要慎重,因为硬式蹦极跳下时头朝下,人身体以9.8米/秒方的加速度下坠,很容易脑部充血而造成视网膜脱落
★确保绳子垂出去的方式能够让本人安全弹跳,如果绳子被钩住或缠在一起的话,就有可能受伤。?
★许多蹦极点都使用一条主安全绳,另外还有一条备用绳,以在第一条发生断裂时派上用场。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故,第一条安全绳断裂,而备用的那条长度又不对。?
★如果绳子看起来磨损得厉害,不要进行蹦极。绳子有使用期限,超出期限必须更换。一些蹦极点的管理者可能使用超出期限的绳子。?
★还有的事故是由于人们从正升往蹦极点的升降机上摔下来而造成的。因此升降机启动之前必须要坐稳,不要在升降机启动之前就系上蹦极的绳子,否则绳子容易绕成一团。?
★许多蹦极点都针对不同的体重,配备了不同的绳索。这些绳子有不同的颜色和标签,标明适用于哪个体重范围。要问问教练绳子的规格,如果觉得不满意,就不要跳。?一般来说,50公斤以下的用细绳,50-80公斤的用中绳,80公斤以上的用重绳。?★一些地方提供非常危险的蹦极形式。例如可能绞在一起。?
★还有一种沙包蹦极,活动中蹦极者手持重物,方法是当蹦极者接近地面时扔掉重物。由于落下时要沉得多,弹力绳聚集的力量能使蹦极者向上弹出时高过起始的平台高度。这种活动的危险是有可能撞到平台。?
★在决定蹦极之前要确保天气状况良好。?★跳之前要确定所有设备都能安全使用。?
★饮酒后不要参加蹦极活动。酒精不仅会损害判断力,还会使急于冒险,并且不太在意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