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圈层和地质作用、岩石圈的循环

合集下载

地球圈层和地质作用、岩石圈的循环概论

地球圈层和地质作用、岩石圈的循环概论
山前形成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 洲
风沙堆积形成 沙丘 ;黄土堆积形成 黄土高原 沙滩
1、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形成原因(3分) 2、地中海气候的冬季气候特点,形成原因?(2分) 3、冷锋过境时的天气(4分) 4、冷锋、暖锋降水的位置?(2分) 5、北半球的气旋、南半球的反气旋气流运动图(2分) 6、温室气体的排放使气温升高的原因?(1分) 7、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2分)
【知识链接】
流侵 水蚀
侵 溶蚀

海浪侵蚀
冰川侵蚀
堆 冰川堆积 积 流水堆积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风化物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风蚀沟谷 ,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千沟万壑的 黄土高原 ;以及 峡谷 、 瀑布 。
形成溶洞等。典型地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喀斯特地 貌) 海蚀陡崖 冰斗、角峰 沉积物颗粒大小不等,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外力作用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冷却、凝固
(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判断:1、沉积岩、变质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A)
2、沉积岩、岩浆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 3、只有变质岩可以重熔再生为岩浆。( B )
只有岩浆可以形成岩浆岩; 三大类岩石均可以重熔再生为岩浆。
作用
风化作用
侵 风力侵蚀
蚀 作 用
(具层理、含化石) 化、侵蚀、搬 页岩、石灰岩 运、堆积、固
结成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大理岩
沉积岩: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层理、化石
以及石灰岩
变质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大理岩
——石灰岩高温变质形成
(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问题探究】 1、岩浆侵入或喷出会形成什么岩石? 2、形成沉积岩的可能是什么岩石? 3、形成变质岩的可能是什么岩石? 4、哪些岩石可以重新形成岩浆?

高二地理自然地理基础讲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高二地理自然地理基础讲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第一节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说出内力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3.运用示意图,描述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重难点)一、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2.地质作用⎩⎨⎧a 表示上升冷却凝固b +c 表示外力作用d 表示变质作用e 表示重熔再生3.循环意义(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1)内力作用都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 )(2)太阳辐射能是所有外力作用的唯一能量来源。

( )(3)山地的“身高”降低都是由外力的侵蚀作用导致的。

( )(4)岩石圈中物质循环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地幔。

( )(5)三大类岩石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 )【提示】(1)× 内力作用有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三种表现形式,其中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有两种,太阳辐射能和重力势能,其中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3)× 许多山地的高度降低原因有两种,一种原因可能是因地壳下沉运动导致的,另一种原因可能是外力中的侵蚀作用导致的。

(4)√ 岩石圈中物质循环的物质来源主要是岩浆,而岩浆主要来自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5)× 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变质岩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估测,黄河每年将16亿吨的泥沙输入下游。

大部分注入渤海,为什么千百年来渤海的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提示】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力作用泥沙淤积使渤海变浅,而内力作用地壳下沉使渤海变深,正因如此,渤海轮廓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归纳总结]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地貌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外力作用,也有内力作用,但是一般体现在一定时期以某种地质作用为主,在判断地表形态(地貌)形成原因的时候,可以采取分步骤判断排除法。

岩石循环与岩石圈

岩石循环与岩石圈

岩石循环与岩石圈岩石循环是地球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循环过程,它指的是岩石在地球上的循环运动,包括岩石的形成、再生、破坏和重塑等各个环节。

而岩石圈则是由地壳和上部地幔构成的圈层,是岩石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岩石循环的概念、岩石的循环过程以及岩石圈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岩石循环概述岩石循环是地球系统中的一个循环过程,它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岩石的形成、再生和破坏。

岩石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凝结、沉积和变质等过程来实现的。

在岩石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上的各种物质通过物理、化学作用逐渐聚集在一起并形成岩石体。

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石体被抬升到地表,从而成为陆地的一部分。

同时,针对岩石的再生和破坏过程,地球的内部能量和外部环境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岩石的循环过程1. 岩石的形成岩石的形成是岩石循环的首要环节。

在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岩石矿物通过熔融、结晶等物理和化学过程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各类岩石。

例如,火成岩是由地幔深部的熔岩冷却结晶形成的,沉积岩则是由被风化、侵蚀的岩石碎屑在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方沉积形成的,变质岩则是经历地壳构造运动和热液活动后形成的。

2. 岩石的再生岩石的再生主要是指岩石的变质和重结晶过程。

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经历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变化。

例如,板块运动引起的地壳碰撞会形成高温高压环境,使得原有的岩石发生变质并重新成长为不同类型的岩石。

重结晶是指岩石中的矿物重新结晶,形成新的颗粒状结构。

3. 岩石的破坏岩石的破坏主要是指岩石受到风化和侵蚀等自然作用的破坏过程。

风化是指岩石受到气候因素(如温度、湿度)和生物因素(如植物根系)等的作用,逐渐分解为土壤或颗粒状物质。

侵蚀是指岩石受到水流、冰川和风等外力的作用,被移动并重新沉积在其他地方。

4. 岩石的重塑岩石的重塑是指岩石在经历变质、再生和破坏等过程后,通过新的构造活动重新组合成为新的岩石。

例如,地壳的抬升和板块的碰撞会引起岩石的破裂和变形,形成新的岩石构造。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岩石圈保护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岩石圈保护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岩石圈保护当我们提及地球,往往会想到广袤的陆地、深邃的海洋和辽阔的天空。

然而,在地球的内部结构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岩石圈,它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地质活动以及人类的生存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岩石圈,简单来说,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

它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上部,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 千米。

岩石圈的组成非常复杂,主要由各种岩石构成。

岩石按照其形成方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当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迅速冷却就形成了火山岩,比如玄武岩;如果岩浆在地下缓慢冷却,则形成侵入岩,例如花岗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等产生的碎屑物质经过搬运、沉积、成岩等作用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

变质岩则是由原先存在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如大理岩就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板岩是由页岩变质形成。

这些不同类型的岩石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在地球内部的强大力量作用下,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

首先,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后,沿着地壳薄弱的部位上升。

在上升过程中,岩浆会侵入到地壳的岩石中,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如果岩浆喷出地表,则会迅速冷却形成火山岩。

这些岩浆岩在地表经过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逐渐破碎成碎屑物质。

接着,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到地势较低的地方沉积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不断堆积加厚,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逐渐固结成沉积岩。

沉积岩在地下深处受到高温、高压以及岩浆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而变质岩如果在地壳运动中被抬升到地表,再次经历风化、侵蚀等作用,又可以转化为碎屑物质,重新参与沉积过程,或者在特定条件下重熔成为岩浆,开始新的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对于地球的演化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一第三单元第1讲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一第三单元第1讲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一第三单元第1讲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最新考纲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要紧特点。

2.地壳物质循环。

3.地表形状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4.大气受热过程。

5.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阻碍。

6.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7.水循环的过程和要紧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8.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阻碍。

分析解读 1.结合景观图或区域图示,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地质构造、河流地貌的发育及其对聚落分布的阻碍等。

2.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现实,以等值线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风向图为载体,考查等压线的判读、热力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阻碍。

3.结合特定条件下气象数据或气象图像资料,考查常见天气系统的判别、特点及其阻碍。

4.结合区域判读或有关资料,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阻碍等。

第1讲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1.地球内部分层(1)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中虚线M:________,实线N:________。

(2)分层名称特点界面A层__ __ 连续圈层,平均厚度约____千米a______ b古登堡界面B层_ ___ 厚度约2 800千米,上部存在c____________,是岩浆要紧发源地C+D层地核分C外核、D内核2. 岩石圈(1)构成:地壳与__________以上的地幔部分。

图中字母____。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是岩浆的要紧发源地。

巧学速记地壳“厚薄”歌大地厚,海洋薄——海陆差异;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类型 形成常见岩石 A________岩侵入岩 岩浆侵入______________冷凝形成花岗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 _____ ____B________岩地表岩石风化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形成________、砂岩、页岩C________岩高温高压下原有岩石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________、板岩、片麻岩 2. 地质作用⎩⎪⎨⎪⎧a 表示b +c 表示外力作用d 表示e 表示3.循环意义(1)形成地球上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2)改变了地表的形状,塑造了千姿百态的______________; (3)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2.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变质岩
举例
石灰岩 花岗岩
大理岩
片麻岩
页岩
板岩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
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海蚀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波浪侵蚀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沉积作用与地貌
作用 冰川 沉积 对地貌的影响 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形成冲击扇、 有分选性, 三角洲、冲积 即沉积物颗粒 平原 大、比重大的 先沉积,反之 形成沙漠(沙 后沉积 丘)、黄土地 分布地区 有冰川分布的高 山和高纬地区 河流的出山口、 河口、中下游 干燥内陆及临 近地区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2、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⑴褶皱与断层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地
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褶 皱

弯曲
初形成
背斜成山
久经侵蚀后
背斜成谷
判断依据 岩层中心老 两侧新 岩层中心新 两侧老
背 岩层向上 斜 拱起
向 斜 岩层向下 弯曲
向斜成谷
向斜成山
地形倒置原因: 张力,容易被﹍﹍ 侵蚀 成谷地,而向斜槽部 背斜顶部因受 ﹍﹍ 挤压, 岩性坚硬不易被 侵蚀 受到﹍﹍ ﹍﹍, 反而成为山岭.

高中地理岩石圈物质循环

高中地理岩石圈物质循环

高中地理岩石圈物质循环地球的物质循环是指地球内各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等。

其中,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由岩石和矿物质组成。

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与其他圈层不同,主要是指岩石和矿物质的产生、分解和再循环。

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主要涉及岩石的形成、变质、侵蚀和再循环四个过程。

1、岩石的形成岩石的形成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

火成岩是由地球内部高温熔岩在地表冷却后形成的;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在长期的压力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在高压、高温和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种类的岩石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和地质时期都有不同的形成方式。

2、岩石的变质岩石的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和高压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和结构性变化的过程。

在地球的内部,岩石会受到高温和高压的影响,从而发生变质。

例如,板片岩就是由原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形成的。

3、岩石的侵蚀岩石的侵蚀是指因水、风、冰或重力等自然力量的作用,将岩石破碎、分解、移动和沉积的过程。

侵蚀作用是不断改变岩石圈的形态和构成的重要因素。

例如,河流冲刷岸边的岩石,形成峡谷和瀑布;风沙作用将岩石侵蚀成沙漠中的沙丘。

4、岩石的再循环岩石的再循环是指岩石中物质的重新利用和再造的过程,主要是指地壳板块的造山作用和岩浆的喷发。

在地壳板块的碰撞和挤压作用下,原有岩石会被挤压形成新的山脉,同时也会发生沉积、侵蚀等变化。

在岩浆的喷发过程中,地球内部的物质会涌向地表,形成新的火山岩和火山喷发物。

这些新的岩石还会被侵蚀和压缩,增加地球上物质再循环的程度。

总之,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涉及到各种复杂的地质过程,与其他圈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过程的了解和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地球的物质循环规律,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概念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概念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的岩石和岩石组成的圈层之间的物质流动和转化过程。

岩石圈物质循环包括岩石圈内的物质流动和转化,以及岩石圈与大气、水、生物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1、岩石圈内的物质流动和转化:岩石圈内的物质流动和转化主要指岩石圈内的地质运动和地球温度场的变化。

这些过程包括岩浆流动、地壳构造运动、温度场变化等。

2、岩石圈与大气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岩石圈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包括岩石圈内的岩石和气体之间的交换,以及岩石圈外的大气和地壳之间的交换。

3、岩石圈与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岩石圈与水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包括岩石圈内的水和岩石之间的交换,以及岩石圈外的水体和地壳之间的交换。

这些交换和循环过程包括水的地壳内循环、水的地壳外循环等。

4、岩石圈与生物体的物质交换和循环:岩石圈与生物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和循环主要指生物体对岩石圈的影响和岩石圈对生物体的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生物体对岩石圈的地质作用、岩石圈对生物体的气候作用等。

岩石圈物质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对于地球的生命支持、环境调节和资源提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岩石圈物质循环对于了解地球运行规律、保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高中地理

地球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高中地理
高考地理
地球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一、地球圈层结构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组成的球体
人工钻井
目前最深钻井不 超 过 13km , 但 还 不到地球半径的 1/516。
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能将地 下几百千米的岩 浆泛到上层,但 最深不超过450km。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能掀起 地 下 20 ~ 30km 的 物质到地球表层。
18
大气圈
A
B
C
图中A、B、C所代表的圈层结构分别是什么?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来认识
(1)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 有哪些?
山、云、山顶积雪、河流、湖、 草、树木
(2)举例说明各事物之间的联 系。
一波、二面、三层、四圈
软流层
33 2900 17 39-图42.11-1 地5球-的1圈0层结8构0示-意400 2000-3000
连续:指地球上的各种水体通过水循 环相互联系在一起
不规则:指地球上的水时空分布不均。 按存在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陆地水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分布于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水体是生产生活用 水的主要来源。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
(1)不独占任何空间,分别渗透于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 石圈上部; (2)生物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1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范 围内(生物圈的核心部分); (3)生物是生物圈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4)生物的多样性与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固态、液态、气态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 源之一,是构成岩石的物质基础。
常见的造岩矿物 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

【高考地理】第6讲 地球圈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高考地理】第6讲 地球圈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大理岩 、板岩 、石英 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 岩、片 麻岩
各种岩石都可以相互转化吗?
在三类岩石中,有的岩石可以相互转化,但有的岩石却不能相互转化。三 类岩石和岩浆的相互转化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各类岩石都可以形成变质岩、 沉积岩和岩浆,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
经典例题
在蒙古语里,阿尔泰山意思是“金山”,发源于该山的额尔齐斯河,其峡谷两岸的花岗 岩绝壁犹如凝固的瀑布,图1为此“‘石瀑布’景观图”。图2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 意图”,甲、乙、丙、丁为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6~7题。
对点训练
读 “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3~5题。
3. 该地震波应是
()
A. 无法判断 B. 纵横波 C. 纵波 D. 横波
4. 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 )
A. 17千米处 B. 5千米处
C. 2 900千米处 D. 33千米处
5. 该地地形最有可能是 ( )
A. 海岸山脉 B. 内陆高原 C. 海洋 D. 平原
1.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
2. 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图中各圈层
A. 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 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C. 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
【答案】 1. B 2. B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位置关系判断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 为外地核;④为内地核;炽热岩浆一般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第2题, 五大连池是岩浆喷发过后,在火山口积水形成湖泊,再经过流水等作 用过程把湖泊连接,体现的是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连 续而不规则”是水圈的特点;事物不会独立发展变化;内部物质运动 的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高考江苏版高考地理第1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高考江苏版高考地理第1讲 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4.岩层的形成顺序 (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如果是侵入岩, 则其与其他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 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 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 (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一般地,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 形成的在上。 (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 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 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
地上,高原、山地地壳厚,平原、盆地地壳薄。
2.地球的外部圈层
▶温馨提示 生物圈有一个核心地带但不占有独立空间 生物圈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不占有独立 空间,地面以上100米至水面以下200米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征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 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
解析 D 直接据图分析推知,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先后经过流水搬 运、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和外力侵蚀作用。
考点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A① 沉积岩 、B② 变质岩 、C③ 岩浆 、D④ 侵入 型岩 浆岩、E⑤ 喷出 型岩浆岩。
2.地质作用 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⑥ a ,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⑦ b 。(填字母) 3.物质循环的空间范围 岩石圈物质循环除了岩石圈外,还涉及⑧ 大气 圈、水圈和 ⑨ 生物 圈等。
3.(2018江苏五校联考,3)郭亮村绝壁岩层 ( A ) A.具有层理构造 B.含有丰富的化石 C.由变质岩构成 D.由岩浆冷凝而成
解析 A 郭亮村绝壁岩层以砂岩为主,为沉积岩,联系图分析可知,具 有层理构造。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示意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示意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示意图
岩石圈,地质学专业术语,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
圈层。

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

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
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

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
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
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

浅成
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

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气孔、流纹等构造等。

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
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着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
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着;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
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常见的沉积岩有:
直径大于3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毫
米到0.05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教案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教案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教案一、引言。

岩石圈是地球圈层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岩石和矿物组成,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固体部分。

岩石圈中的物质组成和循环对地球的地质活动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围绕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质过程。

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1. 岩石的分类。

岩石是地壳中的主要构成物质,它是由矿物颗粒或其他岩石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根据岩石的形成过程和成分不同,可以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地壳深部的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玄武岩、花岗岩等。

沉积岩是由岩石颗粒在地表或水中沉积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有岩石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片岩、片麻岩等。

2. 矿物的组成。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颗粒,它是由化学元素经过地球内部和地表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固体物质。

地球上已知的矿物种类有几千种,它们的成分和结构各不相同。

常见的矿物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硅灰石等,它们在地球的岩石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主要包括岩石和矿物两大类。

岩石是由矿物颗粒或其他岩石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固体物质,它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固体部分。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颗粒,它是由化学元素经过地球内部和地表的物理化学作用而形成的固体物质。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地球上重要的地质过程之一,它包括岩石的形成、变质、熔融和再结晶等一系列过程。

这些过程是地球内部和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活动都具有重要影响。

岩石的形成是指岩浆在地壳深部冷却凝固而形成火成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地壳深部的高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了各种火成岩,如玄武岩、花岗岩等。

岩石的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结晶作用而形成变质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岩石颗粒发生了结晶变化,形成了片岩、片麻岩等变质岩。

第七讲-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结构

第七讲-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结构

第七讲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一、地球内部圈层1、地震波:2、圈层划分:地壳地幔地核3、软流层:4、岩石圈:5、地球的外部圈层:二、三大类岩石1、按成因分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沉积相:变质岩:[理解—要点突破]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12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力(按能量来源)划分:[理解—要点突破]1.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5.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 ( ) A .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 .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 .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 .温度降低,压力降低6.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 .②B .③C .④D .⑤图示的岩石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

据此完成5~6题。

3.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4.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 A .①B .②C .③D .④◎考向2 岩石圈及地壳物质循环(2018·烟台月考)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

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

读图回答3~4题。

【导学号:98510041】(2)其他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3)内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①水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a.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b.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

②垂直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是与中国大陆相连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开。

2、板块构造学说:发展:A: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称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高中地理复习 地球的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高中地理复习 地球的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考向
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
命 1.联系实际考查典型岩石的成因分类和形

成过程。
视 2.运用变式图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例1] (2009·江苏高考)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
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
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
4.数字法记忆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岩浆岩“一”:只有一个箭头指入,即只有来自岩浆的 一个箭头。 沉积岩、变质岩“二”:沉积岩和变质岩均有两个指入 和指出的箭头。 岩浆“三”:岩浆有三个指入的箭头。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 传播速度 的变化。
(2)不连续界面及波速变化:
代码
1.歌诀法记忆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意义 地震双波分横纵,速因介质而不同。 固快液降气最慢,介质弹性降低成。 纵快可通固液气,横波仅通固态中。 介质交界都变化,转换之外界面生。 如此特征可利用,“透视”地球好轻松。
2.数字法记忆地球内部结构及岩石圈 (1)地球内部结构:“两”个界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把地球内部分成“三”部分(地壳、地幔、地核)。 (2)岩石圈包括“两”部分(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主要由“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
是沉积岩的两个重要特征
形成: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 高温、高压 作
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
(3)变质岩
改变而形成变质岩
常见岩石:大理岩、板岩、 片麻岩 等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是:① 冷却凝固 ,② 变质作用 , ③ 侵蚀、搬运、堆积 ,④ 固结成岩作用,⑤ 重熔再生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引言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庞大的圈层之一,它包括地壳和上部地幔的一部分。

岩石圈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大陆和海洋地壳,同时也是地球上的岩石和矿物质的来源。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物质在地壳、岩石、大气和水体之间的转移和循环过程。

这个过程对地球的演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地壳岩石的形成地壳是由岩石所构成的地球的最外围的圈层。

地壳的厚度在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但整体上可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这些地壳岩石形成的主要过程包括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沉积等。

火山喷发过程中,地壳深部的岩石被加热并蒸发成气体,然后通过火山口排放到地表,形成火山岩。

岩浆侵入是指岩浆在地壳中上升并逐渐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而沉积是指地壳上的沉积物在长时间的压实和水化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这些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壳岩石,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起点。

物质的循环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岩石的风化和侵蚀、物质的运移和沉积,以及岩石再生和再结晶。

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岩石的风化是指岩石在外力和水、气、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破碎和分解的过程。

风化过程中,岩石中的矿物质逐渐被氧化、还原、水解等作用分解为细小的颗粒和溶解物质,形成了土壤。

侵蚀是指外力(如风、水等)将风化产物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其他地方的过程。

风化和侵蚀是岩石物质进入水体和大气的前提条件。

物质的运移和沉积风化和侵蚀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会通过受力、溶解、扩散等作用,从地表向地下和水体中运移。

这些被运移的物质会随着水流、风等的作用,逐渐沉积在其他地方。

这些沉积物会在长时间的压力和水化作用下逐渐固化成岩石,形成新的地壳。

岩石再生和再结晶岩石再生和再结晶是指存在于地下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发生的变化过程。

在地下,岩石受到上部岩石的压力,并且受到地热作用的影响,会逐渐发生变质,形成新的岩石。

这些新的岩石可以通过地壳抬升、侵蚀等作用再次露出地表,开始新一轮的风化和侵蚀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题】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岩石,要求的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的内容,岩石圈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或者地壳内部物质可理解为岩石。

要说明岩石圈或者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首先要了解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其次要联系各种地质作用来了解每一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但不深入讲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

第三,理解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与相应的地质作用。

第四,从“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

根据课标,在落实“运用示意图说明”的要求时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则需要学生理解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涌浸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为岩浆等。

要表现出循环的意识。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这一部分的内容从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角度叙述了地球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本章节中的重点知识,同时和第一章地球的圈层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从圈层的角度来分析地球自然环境的组成物质的运动转化过程。

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地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打好基础。

我所教的高一学生基础一般,对于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的系统掌握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对于课外的一些地理现象关注的比较少,但是由于房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可以提供学生一些直观的材料,比如说沉积岩、变质岩等,可以给学生一些实地资料的补充,学生对于岩浆活动比较感兴趣,但是对于地质作用了解较少,虽然经过前一节的学习,但是学生对于将地质作用应用到岩石间的转化过程上还是会存在一定难度。

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组成及其物质循环

发生区域 边界类型 运动方向 形成地貌
举例
板块张裂区
板块碰撞区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生长边界 ←|→
裂谷、海洋、大洋中脊(海 岭)
消亡边界 →|←
高大山脉
消亡边界 →|←
海岸山脉、海沟、岛 弧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 安第斯山脉、太平洋
中脊等
斯山脉
西部岛弧、海沟
探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在地下巨大压力下,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
分地号码表类,冷却凝能固原量形物来成质源。
表现形地式质作用
相互生关成系物质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
渐①成为砾石、沙岩子浆和泥土,这些碎屑物冷被却风凝、固流作用水等搬运后沉岩积浆下岩 来,
外力作用
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 风化、侵蚀、搬运、沉 岩重浆力岩能、沉积岩和已生成积、固积沉岩
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 用。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各类岩石
的变质岩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沉积岩
岩浆岩 岩浆
变质岩
(2009·江苏高考)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 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 回答(1)~(2)题。
3、判断图中岩层的形成顺 序
(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 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 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 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 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
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 的地层。 (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 一般地,我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上,新的在下,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 在上。 (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 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洲土高原 海浪堆积 沙滩
冷却、凝固
(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判断:1、沉积岩、变质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A)
2、沉积岩、岩浆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B )
3、只有变质岩可以重熔再生为岩浆。( B )
只有岩浆可以形成岩浆岩; 三大类岩石均可以重熔再生为岩浆。
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风化作用
侵 蚀 作 用 流 侵 水 蚀 侵 溶蚀 蚀
Q1:读出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名称? Q2:岩浆发源于哪里?
【知识链接】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岩石类型 岩浆岩 沉积岩
(具层理、含化石)
形成原因
典型代表
变质岩
(1)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岩石类型 岩浆岩 沉积岩 形成原因
冷却、凝固 典型代表 花岗岩、玄武 岩
外力作用(风 砂岩、砾岩、 (具层理、含化石) 化、侵蚀、搬 页岩、石灰岩 运、堆积、固 结成岩) 变质作用 大理岩 变质岩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风化物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千沟万壑的 黄土高原 ;以及 峡谷 、 瀑布 。 形成溶洞等。典型地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喀斯特地 貌)
风力侵蚀 风蚀沟谷 ,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海浪侵蚀 海蚀陡崖
冰川侵蚀 冰斗、角峰
堆 积 作 用 冰川堆积 沉积物颗粒大小不等,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流水堆积 山前形成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
沉积岩: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层理、化石
以及石灰岩
变质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大理岩
——石灰岩高温变质形成
(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问题探究】 1、岩浆侵入或喷出会形成什么岩石? 2、形成沉积岩的可能是什么岩石? 3、形成变质岩的可能是什么岩石? 4、哪些岩石可以重新形成岩浆?
外力作用 固结成岩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1、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形成原因(3分) 2、地中海气候的冬季气候特点,形成原因?(2分) 3、冷锋过境时的天气(4分) 4、冷锋、暖锋降水的位置?(2分) 5、北半球的气旋、南半球的反气旋气流运动图(2分) 6、温室气体的排放使气温升高的原因?(1分) 7、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2分)
【知识链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