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第四次实验报告
北理工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毕业实习已经成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我选择了北京理工大学进行毕业实习。
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企业文化、行业动态,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研究与生产。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此次实习,我有幸加入该公司,为我国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实习内容及收获1. 实习内容(1)熟悉公司业务及企业文化在实习期间,我通过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对公司的业务范围、企业文化有了深入了解。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部门会议,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业务规划。
(2)参与项目研发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负责协助工程师进行项目研发。
具体工作包括: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
通过参与项目研发,我掌握了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与同事沟通交流在实习期间,我积极与同事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心得。
这使我受益匪浅,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实习收获(1)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习,我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同事、上级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3)职业素养的提升实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职场人,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实习总结1. 实习过程中的亮点(1)积极参与公司各项活动,展现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2)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积极进取,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
(3)与同事、上级保持良好沟通,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实习过程中的不足(1)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对部分技术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北理电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电磁场的基本测量方法。
3. 分析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4. 熟悉电磁场实验设备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电磁场是电场和磁场的总称,它们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本实验通过搭建电磁场实验平台,观察和分析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以及电磁场与电荷、电流的相互作用。
三、实验器材1. 电磁场实验平台2. 电磁场发生器3. 电磁场传感器4. 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测量仪器(如: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计等)7. 实验用线、连接器等四、实验内容1. 电磁场基本性质观察(1)搭建电磁场实验平台,观察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2)通过电磁场发生器产生电磁波,观察电磁波在空气、水、金属等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 电磁场测量(1)利用电磁场传感器测量电磁场强度。
(2)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已知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与传感器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3. 电磁场与电荷、电流的相互作用(1)观察电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如电场力、洛伦兹力等。
(2)观察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如安培力、法拉第电磁感应等。
4. 电磁场实验设备操作(1)学习电磁场实验平台各部分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掌握电磁场传感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步骤1. 搭建电磁场实验平台,连接好各部分仪器。
2. 观察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记录实验数据。
3. 利用电磁场传感器测量电磁场强度,与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强度进行对比。
4. 观察电磁场对电荷和电流的作用,记录实验数据。
5. 学习电磁场实验设备操作,熟悉各仪器使用方法。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水、金属等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2. 电磁场强度测量:通过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电磁场强度与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强度基本一致。
3. 电磁场与电荷、电流的相互作用:电磁场对电荷的作用表现为电场力,对电流的作用表现为安培力。
北理工aes实验报告
北理工aes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践学习,掌握AES对称加密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 编程语言:Python实验步骤1. 导入所需的库pythonfrom Crypto.Cipher import AES2. 定义AES加密算法的密钥和初始化向量pythonkey = b'0123456789abcdef' 密钥必须是16、24或者32个字符iv = b'1234567890abcdef' 初始化向量必须是16个字符3. 定义AES加密函数和AES解密函数pythondef encrypt(text):cipher = AES.new(key, AES.MODE_CBC, iv)加密后的数据长度必须是16的整数倍ciphertext = cipher.encrypt(text.ljust(16))return ciphertextdef decrypt(ciphertext):cipher = AES.new(key, AES.MODE_CBC, iv)plaintext = cipher.decrypt(ciphertext).rstrip()return plaintext4. 进行加密和解密测试pythontext = b'this is a test' 待加密的数据ciphertext = encrypt(text)print('加密后的数据:', ciphertext)plaintext = decrypt(ciphertext)print('解密后的数据:', plaintext)实验结果经过测试,加密后的数据为:b'\x93\x972\xe1)\xff\x1a]\x80\x95A\x0e&\xdf\r5'解密后的数据为:b'this is a test'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AES对称加密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北京理工大学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四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A/D和D/A转换课程名称: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地点:实验教师:实验类型:□原理验证■综合设计□自主创新学生姓名:学号/班级:组号:学院:同组搭档:专业:成绩:实验四 A/D和D/A转换一、实验目的1、了解A/D 转换的基本原理,掌握ADC0809 的使用方法。
2、了解D/A 转换的基本原理,掌握DAC0832 芯片的使用方法。
3、了解直流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一)A/D 转换部分1、接线:2、实验电路原理图下图通过实验台左下角电位器RW1 输出0~5V直流电压送入ADC0809 通道0(IN0),利用debug 的输出命令启动A/D转换器,输入命令读取转换结果,验证输入电压与转换后数字的关系。
启动IN0开始转换: Out 298H读取转换结果: In 298H3、用万用表测量CLOCK、ADD-C、ADD-B、ADD-A 在实验系统上如何联系的。
4、编程按中断方式采集IN0 输入的电压,在屏幕上显示出转换后的数据(用16 进制数)。
5、考虑如果采用IN7 输入的电压,启动开始转换和读取转换结果的地址应该是多少。
6、按查询方式采集IN0 输入的电压,软硬件如何实现。
编程方案1、ADC0809 的IN0 口地址为298H。
2、IN0 单极性输入电压与转换后数字的关系为:其中Ui 为输入电压,UREF 为参考电压,这里的参考电压为+5V电源。
3、一次A/D 转换的程序可以为MOV DX, PortOUT DX,AL ;启动转换;延时IN AL,DX ;读取转换结果放在AL 中(二) D/A 转换部分1、接线:CS /0832 接 Y2 /IO 地址用万用表测量 WR2 和XFER 在实验系统上如何联系的。
2、实验电路原理如图2,DAC0832 采用单缓冲方式,具有单双极性输出端(图中的Ua、Ub),利用debug 输出命令(Out 290 数据)输出数据给DAC0832,用万用表测量单极性输出端Ua 及双极性输出端Ub 的电压,验证数字与电压之间的线性关系。
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四--实验报告表
RAM把第一个操作数存放在哪个寄存器上,通过哪组总线传送给CPU
:
数据存储器 DBΒιβλιοθήκη CPU把取到的第一个操作数存放在哪里
GR
步骤5 加法计算
CPU把两个加数放入哪里进行加法运算
ALU 计算器
当两个加数相加结束后,CPU把相加结果存放在哪里
加数一所在的通用寄存器中
00000034
RAM中加数一的编码与内存地址
00000000000011000036
步骤2 取指令
CPU使用哪根总线将PC中的内存地址送至RAM
AB
RAM将CPU传来的指令地址存储在哪里
地址储存器
MAR中存放的是什么具体的二进制编码是什么
指令编码0001110100110110
#
MAR中二进制编码对应的内存地址是什么该内存地址中存放了什么数据该数据放在哪个寄存器中
000A 指令编码 指令寄存器
PC被访问后其中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PC中的指令地址自动加一
因为这一指令执行完要执行下一次指令
RAM将MDR中的数据通过哪条总线传送给力CPU
DB
CPU将RAM传来的指令存放在哪里
指令寄存器 IR
IR中存放的指令二进制编码是什么
0001 110100 110110
¥
步骤3 指令译码
IR中的操作码和两个操作数的内存地址分别是什么(请分别用用六位二进制数和四位十六进制表示)
0000010001
操作数1:110100 0034
操作数2:110110 0036
译码在哪里进行并通过哪组总线把该操作传递给RAM
CU控制器 CB
步骤4 取数据
CPU通过哪组总线传送地址RAM将这个地址存放在哪里
北京理工大学信号和系统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一信号的时域描述与运算一、实验目的①掌握信号的MATLAB表示及其可视化方法。
②掌握信号基本时域运算的MATLAB实现方法。
③利用MATLAB分析常用信号,加深对信号时域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1. 连续时间信号的MATLAB表示连续时间信号指的是在连续时间范围内有定义的信号,即除了若干个不连续点外,在任何时刻信号都有定义。
在MATLAB中连续时间信号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即向量表示法和符号对象表示法。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MATLAB并不能处理连续时间信号,在MATLAB中连续时间信号是用等时间间隔采样后的采样值来近似表示的,当采样间隔足够小时,这些采样值就可以很好地近似表示出连续时间信号,这种表示方法称为向量表示法。
表示一个连续时间信号需要使用两个向量,其中一个向量用于表示信号的时间范围,另一个向量表示连续时间信号在该时间范围内的采样值。
例如一个正弦信号可以表示如下:>> t=0:0.01:10;>> x=sin(t);利用plot(t,x)命令可以绘制上述信号的时域波形,如图1所示。
如果连续时间信号可以用表达式来描述,则还可以采用符号表达式來表示信号。
例如对于上述正弦信号,可以用符号对象表示如下:>> x=sin(t);>> ezplot(X);利用ezplot(x)命令可以绘制上述信号的时域波形常用的信号产生函数2.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运算-1-0.8-0.6-0.4-0.200.20.40.60.81Time(seconds)图1 利用向量表示连续时间信号-1-0.50.51t图 2 利用符号对象表示连续时间信号sin(t)对连续时间信号的运算包括两信号相加、相乘、微分、积分,以及位移、反转、尺度变换(尺度伸缩)等。
1)相加和相乘信号相加和相乘指两信号对应时刻的值相加和相乘,对于两个采用向量表示的可以直接使用算术运算的运算符“+”和“*”来计算,此时要求表示两信号的向量时间范围和采样间隔相同。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第四次(分支和循环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汇编第四次(分支和循环程序设计实验)报告汇编第四次(分支和循环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要求和目的1.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结构;2.熟悉汇编语言分支程序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3.掌握利用汇编语言实现单分支、双分支、多分支的程序设计方法;4.了解汇编语言循环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5.熟悉汇编语言循环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6.掌握利用汇编语言的循环指令完成循环程序设计方法。
二、软硬件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系统 windows;2、软件环境:装有MASM、DEBUG、LINK、等应用程序。
三、实验涉及的主要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根据一些条件来选择一条分支执行。
汇编语言的条件判断主要是通过状态寄存器中的状态位、无符号数相减或有符号相减产生的结果来进行。
1.无条件转移指令JMP无条件转移指令JMP是使程序无条件转移至目标处,又分为段内转移、段间转移。
2.条件转移指令JXX条件转移指令可分为三大类:1).简单条件转移指令。
根据单个标志位的状态判断转移条件。
下表表示条件转移指令标志位的状态:2).无符号数条件转移指令。
假设在条件转移指令前使用比较指令,比较两个无符号数A,B,指令进行的的操作是A-B,其转移指令如下:3)带符号数条件转移指令。
在汇编程序设计中,要熟练使用循环指令和跳转指令等来实现循环,理解循环体结构中的初始化部分、循环体、结束部分,并且要结合前面分支结构相关的知识点,加深对循环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循环结构的组成及其设计方法的知识要点有:1、循环程序的基本结构通常由3部分组成1) 初始化部分建立循环初始值,为循环做准备,如设置地址指针,(BX/SI/DI/BP),初始化循环控制变量或计数器(CX),数据寄存器(AX/DX)初值等.2) 循环体循环体是循环程序的主体,是程序中重复执行的程序段.它是由循环工作部分、修改部分、和循环控制部分。
①循环工作部分:完成程序功能的主要程序段,用于解决程序的实际任务;②修改部分:对循环参数进行修改,并为下一次循环做准备;③循环控制部分:判断循环结束条件是否满足。
北京理工大学随机信号分析实验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随机信号分析实验报告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随机信号分析实验实验一随机序列的产生及数字特征估计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随机数的产生方法。
2、实现随机序列的数字特征估计。
二、实验原理1、随机数的产生随机数指的是各种不同分布随机变量的抽样序列(样本值序列)。
进行随机信号仿真分析时,需要模拟产生各种分布的随机数。
在计算机仿真时,通常利用数学方法产生随机数,这种随机数称为伪随机数。
伪随机数是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产生的,这个公式称为随机数发生器。
伪随机数本质上不是随机的,而且存在周期性,但是如果计算公式选择适当,所产生的数据看似随机的,与真正的随机数具有相近的统计特性,可以作为随机数使用。
(0,1)均匀分布随机数是最最基本、最简单的随机数。
(0,1)均匀分布指的是在[0,1]区间上的均匀分布,即 U(0,1)。
实际应用中有许多现成的随机数发生器可以用于产生(0,1)均匀分布随机数,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线性同余法,公式如下:)(m od ,110N ky y y n n -=Ny x n n /=序列{}nx 为产生的(0,1)均匀分布随机数。
下面给出了上式的3组常用参数: 1、10N 10,k 7==,周期7510≈⨯;2、(IBM 随机数发生器)3116N 2,k 23,==+周期8510≈⨯;3、(ran0)315N 21,k 7,=-=周期9210≈⨯;由均匀分布随机数,可以利用反函数构造出任意分布的随机数。
定理 1.1 若随机变量 X 具有连续分布函数F X (x),而R 为(0,1)均匀分布随机变量,则有)(1R F X x -=由这一定理可知,分布函数为F X (x)的随机数可以由(0,1)均匀分布随机数按上式进行变换得到。
2、MATLAB 中产生随机序列的函数(1)(0,1)均匀分布的随机序列函数:rand用法:x = rand(m,n)功能:产生m×n 的均匀分布随机数矩阵。
北理工微波实验报告
北理工微波实验报告1. 引言微波技术是当今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微波在通信、雷达、卫星导航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微波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微波实验的基本原理。
2. 实验目的- 了解微波实验仪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掌握微波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 学习微波实验中的重要参数的测量方法3. 实验装置和仪器本实验使用的实验装置和仪器主要包括:- 微波信号源- 微波导管- 微波频率计- 微波功率计- 微波衰减器- 波导短路器和电阻负载4. 实验步骤4.1 测量微波信号源频率稳定度使用微波频率计测量微波信号源输出频率,并记录。
4.2 测量不同功率时微波信号源输出频率固定微波信号源的频率,调整微波功率计上的衰减器,测量不同功率下的微波信号源输出频率。
4.3 测量不同频率时微波信号源输出功率固定微波功率,调节微波信号源频率,使用微波功率计测量不同频率下微波信号源的输出功率。
4.4 测量微波信号源的调制深度将调制信号接入微波信号源的调制输入端口,调整调制信号的幅度,并观察微波信号源的输出功率变化。
通过测量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小输出功率的差值,计算调制深度。
4.5 测量微波信号源的谐波水平将微波信号源的输出信号接入频谱分析仪,测量不同谐波的振幅,并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微波信号源的谐波水平。
5. 数据处理与分析5.1 微波信号源的频率稳定度根据频率计测量结果计算微波信号源的频率稳定度,并与厂家提供的规格进行比较。
5.2 微波信号源的调制深度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微波信号源的调制深度,并与厂家提供的规格进行比较。
5.3 微波信号源的谐波水平根据频谱分析仪测量结果分析微波信号源的谐波水平,并与厂家提供的规格进行比较。
6.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微波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微波实验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掌握了微波信号源频率稳定度、功率调制深度和谐波水平的测量方法,并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了解了微波信号源的性能。
实验结果与厂家提供的规格相符,说明我们的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4LTI系统地频域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实验4 LTI 系统的频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LTI 系统频率响应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2、学习和掌握LTI 系统频率特性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1、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系统的频率响应定义为系统单位冲激响应h(t)的傅里叶变换,即H (ω)=∫ℎ(τ)e −jωt +∞−∞dτ若LTI 连续时间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为h(t),输入信号为x(t),根据系统的时域分析可知系统的零状态响应为y (t )=x (t )∗ℎ(t)对上式等式两边分别求傅里叶变换,根据时域卷积定理得以得到Y (ω)=X (ω)H(ω)因此,系统的频率响应还可以由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和输入的傅里叶变换之比得到H (ω)=Y(ω)/X(ω)H (ω)反映了LTI 连续时间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特性,是系统内在固有的特性,与外部激励无关。
H(ω)又可以表示为H (ω)=|H (ω)|e jθ(ω)其中|H (ω)|称为系统的幅度响应,θ(ω)称为系统的相位响应。
当虚指数信号e −jωt 作用于LTI 系统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t)仍为同频率的虚指数信号,即y(t)=e −jωt H (ω)由此还可以推导出正弦信号作用在系统上的响应入表8-2所示。
对于由下述微分方程描述的LTI 连续时间系统∑a n N n=0y (n)(t)=∑b m M m=0x(m)(t) 其频率响应H(j ω)可以表示为式(8-34)所示的j ω的有理多项式。
H (ω)=Y (ω)X (ω)=b M (jω)M +b M−1(jω)M−1+⋯+b 1(jω)+b 0a N (jω)N +a N−1(jω)N−1+⋯+a 1(jω)+a 0MATLAB 的信号处理工具箱提供了专门的函数freqs ,用来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该函数有下列几种调用格式:[h,w]=freqs(b,a)计算默认频率范围内200个频率点上的频率响应的取样值,这200个频率点记录在w 中。
北理工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控制理论基础实验实验1 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利用MATLAB 建立控制系统模型的方法。
2. 掌握系统的各种模型表述及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
3. 学习和掌握系统模型连接的等效变换。
二、实验原理1. 系统模型的 MATLAB描述系统的模型描述了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以及内部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表征一个系统的模型有很多种,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模型、状态空间模型等。
这里主要介绍系统传递函数(TF)模型、零极点增益(ZPK)模型和状态空间(SS)模型的MATLAB 描述方法。
1)传递函数(TF)模型传递函数是描述线性定常系统输入-输出关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数学模型,其表达式一般为在MATLAB 中,直接使用分子分母多项式的行向量表示系统,即num = [bm, bm-1, … b1, b]den = [an, an-1, … a1, a0]调用tf 函数可以建立传递函数TF 对象模型,调用格式如下:Gtf = tf(num,den) Tfdata函数可以从TF 对象模型中提取分子分母多项式,调用格式如下:[num,den] = tfdata(Gtf) 返回cell 类型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系数[num,den] = tfdata(Gtf,'v') 返回向量形式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系数2)零极点增益(ZPK)模型传递函数因式分解后可以写成式中,称为传递函数的零点,⋯称为传递函的极点,k 为传递系数(系统增益)。
在MATLAB 中,直接用[z,p,k]矢量组表示系统,其中z,p,k 分别表示系统的零极点及其增益,即:z=[];p=[];k=[k];调用zpk 函数可以创建ZPK 对象模型,调用格式如下:同样,MATLAB 提供了zpkdata 命令用来提取系统的零极点及其增益,调用格式如下:返回cell 类型的零极点及增益返回向量形式的零极点及增益函数pzmap 可用于求取系统的零极点或绘制系统得零极点图,调用格式如下:在复平面内绘出系统模型的零极点图。
北理工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线性代数实验——矩阵运算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实验目的:1. 理解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掌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3. 利用数学软件进行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北理工计算机实验室实验器材:1. 计算机2. MATLAB软件3. 纸和笔实验内容:一、矩阵的基本运算1. 矩阵加法:给定两个矩阵A和B,它们的行数和列数必须相同。
矩阵加法是将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加。
2. 矩阵减法:与矩阵加法类似,矩阵减法是将对应位置的元素相减。
3. 矩阵乘法:给定两个矩阵A和B,如果A的列数等于B的行数,则A与B可以进行乘法运算。
矩阵乘法的结果是一个新矩阵,其元素是A的行与B的列对应元素的乘积之和。
4. 转置矩阵:给定一个矩阵A,其转置矩阵A'的行数等于A的列数,列数等于A 的行数。
转置矩阵的元素是A中对应位置的元素。
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1. 高斯消元法:通过行变换将线性方程组转化为上三角矩阵,然后逐步求解未知数。
2. 克莱姆法则:当线性方程组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不为零时,可以求出每个未知数的唯一解。
3. MATLAB求解:利用MATLAB中的函数求解线性方程组。
实验步骤:1. 创建矩阵:在MATLAB中创建两个矩阵A和B,并观察它们的性质。
2. 矩阵运算:进行矩阵加法、减法、乘法和转置运算,并观察结果。
3. 线性方程组求解:利用高斯消元法、克莱姆法则和MATLAB函数求解线性方程组。
实验结果与分析:1. 矩阵运算: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矩阵的基本运算规则,并成功进行了矩阵加法、减法、乘法和转置运算。
2. 线性方程组求解:利用高斯消元法、克莱姆法则和MATLAB函数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了正确的解。
3. MATLAB求解:通过MATLAB函数求解线性方程组,我们发现MATLAB具有强大的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求解功能,能够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深入了解了矩阵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掌握了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北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北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加深对模拟电子电路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模拟电路的搭建、测试与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验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基础,涉及对连续信号的处理。
本次实验主要围绕基本放大电路、滤波器、振荡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实验设备与材料:1. 面包板2. 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3. 信号发生器4. 万用表5. 示波器6. 模拟电路实验箱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电路图,并列出所需元件清单。
2. 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注意元件的连接顺序和方向。
3. 使用信号发生器提供测试信号,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
4. 调整电路参数,记录不同参数下电路的性能。
5.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关键节点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理论分析与实际测量的一致性。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搭建了基本放大电路,并测试了不同增益设置下的放大效果。
通过调整电阻和电容的值,实现了低通、高通和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此外,还搭建了简单的振荡器电路,观察到了稳定的振荡波形。
实验分析:通过对电路的搭建和测试,我们发现电路的实际性能与理论设计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可能是由于元件参数的不准确、电路搭建中的连接问题或信号源的干扰等因素造成的。
通过调整和优化,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模拟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还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提高电路性能的关键。
实验心得: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动手实践,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使用仪器设备时,应遵循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安全。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台,关闭电源,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北京理工大学 控制理论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理论基础实验1.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2.控制系统的暂态特性分析3.根轨迹分析4.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一、实验目的实验一1.掌握利用MATLAB建立控制系统模型的方法。
2.掌握系统的各种模型表述及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
3.学习和掌握系统模型连接的等效变化。
实验二1.学习和掌握利用MATLAB进行系统时域响应求解和仿真的方法。
2.考察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研究二阶系统参数对系统暂态特性的影响。
实验三1.学习和掌握利用MATLAB绘制根轨迹图的方法2.学习和掌握利用系统根轨迹图分析系统的性能。
实验四1.学习和掌握利用MATLAB绘制系统Nyquist图和Bode图的方法。
2.学习和掌握利用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1)传递函数模型(TF)gtf=tf(num,den)2)零极点增益模型(ZPK)Gzpk=zpk(z,p,k)3)状态空间模型(SS)Gss=ss(a,b,c,d)4)三种模型之间的转换TF→ZPK:z pk(sys)TF→SS:ss(sys)ZPK→TF:t f(sys)ZPK→SS:s s(sys)SS→TF:tf(sys)SS→ZPK:z pk(sys)5)绘制系统零极点图Pzmap(gzpk);Grid on;6)系统模型的串联G(s)=G1(s)*G2(s)7)系统模型的并联G(s)=G1(s)+G2(s)8)系统模型的反馈连接T=feedback(G,H)T=feedback(G,H,sign)9)绘制阶跃响应step(sys)step(sys,T)10)线性时不变系统仿真工具ltiview11)绘制系统根轨迹图rlocus(sys)rlocus(sys,k)[r,k]=rlocus(sys)12)计算鼠标选择点处根轨迹增益值和闭环极点值[k,poles]=rlocfind(sys)13)在连续系统根轨迹或零极点图上绘制出栅格线sgrid(‘new’)sgrid(z,Wn)14)绘制系统的Nyquist图nyquist(SYS)nyquist(sys,w)15)绘制系统的Bode图bode(sys)bode(sys,w)16)从频率响应数据中计算幅度裕度,相位裕度及对应角频率margin(sys)[mag,phase]=bode(sys,w)三、实验结果实验一1)零极点图2)零极点图3)总串联函数Transfer function:10 s^6 + 170 s^5 + 1065 s^4 + 3150 s^3 + 4580 s^2 + 2980 s + 525---------------------------------------------------------------------------------------------------------------------- s^9 + 24 s^8 + 226 s^7 + 1084 s^6 + 2905 s^5 + 4516 s^4 + 4044 s^3 + 1936 s^2 + 384 s 4)闭环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2.25 s^2 + 7.5 s + 6-------------------------------------------------------0.25 s^4 + 1.25 s^3 + 2 s^2 + 5.5 s + 65)闭环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20 s^3 + 160 s^2 + 400 s + 320-------------------------------------------------------------------------s^6 + 10 s^5 + 35 s^4 + 44 s^3 + 82 s^2 + 116 s - 48%1num=[2 18 40]; den=[1 5 8 6]; gtf=tf(num,den) gzpk=zpk(gtf) gss=ss(gtf) pzmap(gzpk);grid on%2a=[0 1 0 00 0 1 00 0 0 1-1 -2 -3 -4];b=[0 0 0 0]’;c=[10 2 0 0];d=0;gss=ss(a,b,c,d); gtf=tf(gss); gzpk=zpk(gss); pzmap(gzpk)grid on%3g1a=[2 6 5]; g1b=[1 4 5 2];g2a=[1 4 1];g2b=[1 9 8 0];g3z=[-3 -7];g3p=[-1 -4 -6];g3k=5;g1tf=tf(g1a,g1b);g2tf=tf(g2a,g2b);g3zpk=zpk(g3z,g3p,g3k);g3tf=tf(g3zpk);g=g1tf*g2tf*g3tf%4g1=tf([1],[1 1]);g2=tf(1,[0.5 1]);g3=g2;g4=tf(3,[1 0]);g=feedback((g1+g2)*g4,g3)%5g1=tf(10,[1 1]);g2=tf(2,[1 1 0]);g3=tf([1 3],[1 2]);g4=tf([5 0],[1 6 8]);g=feedback(g1*(feedback(g2, g3,1)),g4)实验二12(1)t d=0.272 t r=0.371 t p=0.787 t s=1.19ϭ=9%(2)(3)(4)ξ变大,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均越来越长,超调量开始时减小,然后保持不变。
北理工信号实验报告
北理工信号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北理工信号实验的探索与学习,加深对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解。
具体目标如下:- 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掌握数字信号的模拟与数字转换方法;- 学会使用MATLAB进行信号处理实验。
2. 实验原理信号处理是对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等操作,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数字信号由一系列的采样值组成,这些采样值是模拟信号在离散时间点上的近似值。
数字信号的采样率和量化位数是决定信号质量的重要因素。
实验中采集的信号是通过模拟方式产生的,通过模拟-数字转换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然后使用MATLAB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采样、量化、编码和解码等操作。
3.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进行了如下几个实验操作和内容:- 使用函数`sin`生成一个频率为1000Hz,振幅为2的正弦信号;- 将生成的信号进行采样操作,并绘制采样后的信号图像;- 对采样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并绘制频谱图像;- 对频谱进行低通滤波,并绘制滤波后的频谱图像;- 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并绘制解码后的信号图像;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分析:首先,我们生成了频率为1000Hz,振幅为2的正弦信号,并进行了采样操作。
通过绘制采样后的信号图像,可以看到信号的周期性,但呈现离散的特点。
然后,我们对采样信号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得到了频谱图像。
通过观察频谱图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信号的频率信息。
在频谱图像中,频率为1000Hz的正弦信号对应的频率分量明显。
接下来,我们对频谱进行低通滤波,滤除高频分量。
通过绘制滤波后的频谱图像,可以观察到高频分量被滤除了,只保留了低频分量。
最后,我们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并绘制解码后的信号图像。
通过观察解码后的信号图像,我们可以看到滤波后的信号与原始信号比较接近。
解码过程可以还原数字信号为模拟信号,使得信号能够以连续的形式传输和显示。
北理工电磁场实验报告
北理工电磁场实验报告北理工第四次实验报告、实验四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学号姓名班级: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报告表4-1 一条指令执行过程记录表12篇二:电磁场实验报告CENTRAL SOUTH UNIVERSITY题目利用Matlab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姓名刘畅学号0917110121 班级电气试验1101班任课老师李志勇实验日期2013年11月10日一、实验目的:1、熟悉单个点电荷及一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2、学会使用Matlab进行数值计算,并绘出相应的图形;二、实验原理:根据库伦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它们之间的力F满足:F?kQ1Q2?R2R(式1)由电场强度E的定义可知:E?kQ?RR2 (式2)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E的势函数为U?kQR(式3)而EU(式4) 在Matlab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U,电场强度E后,可以用Matlab自带的库函数绘出相应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三、实验内容:1.根据库伦定律,利用Matlab强大的绘图功能画出单个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包括电力线和等势面。
实验代码:r0=0.12; %取射线半径th=linspace(0,2*pi,13); %电力线的角度[x,y]=pol2cart(th,r0); %将极坐标转化为直角坐标x=[x;0.1*x]; %插入X的起始坐标y=[y;0.1*y]; %插入Y的起始坐标plot(x,y,'b') %用蓝色画出所有电力线grid on %加网格Hold on %保持图像plot(0,0,'o','MarkerSize',12) %画电荷xlabel('x','fontsize',16) %用16号字体标出X 轴ylabel('y','fontsize',16) %用16号字体标出Y轴k=9e9; %设定K值q=1e-9; %设定电荷电量r1=0.1; %设定最大等势线的半径u0=k*q/r1; %算出最小的电势u=linspace(1,3,7)*u0; %求出各条等势线的电势大小x=linspace(-r0,r0,100); %将X坐标分成100等份[X,Y]=meshgrid(x); %在直角坐标中形成网格坐标r=sqrt(X.+Y.); %各个网格点到电荷点的距离U=k*q./r; %各点的电势contour(X,Y,U,u); 画出点电荷的点失眠title('单个正点电荷的电场线与等电势','fontsize',20); %显示标题截图:2.根据库伦定律,利用Matlab强大的绘图功能画出一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包括电力线的分布和等势面。
北理工自控实验报告四
实验4 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利用MATLAB 绘制系统Nyquist 图和Bode 图的方法。
2. 学习和掌握利用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能。
二、实验原理系统的频率特性是一种图解方法,分析运用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分析闭环系统的性能,如系统的稳态性能、暂态性能常用的频率特性曲线有Nyquist 图和Bode 图。
在MATLAB 中,提供了绘制Nyquist 图和Bode 图的专门函数。
1. Nyquist 图nyquist 函数可以用于计算或绘制连续时间LTI 系统的Nyquist 频率曲线,其使用方法如下:nyquist(sys) 绘制系统的Nyquist 曲线。
nyquist(sys,w) 利用给定的频率向量w 来绘制系统的Nyquist 曲线。
[re,im]=nyquist(sys,w) 返回Nyquist 曲线的实部re 和虚部im ,不绘图。
2. Bode 图bode 函数可以用于计算或绘制连续时间LTI 系统的Bode 图,其方法如下: bode(sys) 绘制系统的Bode 图。
bode(sys,w)利用给定的频率向量w 来绘制系统的Bode 图。
[mag,phase]=bode(sys,w)返回Bode 图数据的幅度mag 和相位phase ,不绘图。
3. 幅度和相位裕度计算margin 函数可以用于从频率响应数据中计算出幅度裕度、相位裕度及其对应的角频率,其使用方法如下: margin(sys)margin(mag,phase,w)[Gm,Pm,Wcg,Wcp] = margin(sys)[Gm,Pm,Wcg,Wcp] = margin(mag,phase,w)其中不带输出参数时,可绘制出标有幅度裕度和相位裕度值的Bode 图,带输出参数时,返回幅度裕度Gm 、相位裕度Pm 及其对应的角频率Wcg 和Wcp 。
三、实验内容1.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21000(s)(s 3s 2)(s 5)G =+++绘制系统的Nyquist 图,并讨论其稳定性。
北理工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地点:实验教师:实验类型:□原理验证□综合设计□自主创新学生姓名:学号/班级:组号:学院:同组搭档:专业:成绩:实验1 利用DFT分析信号频谱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DFT原理的理解。
2.应用DFT分析信号频谱。
3.深刻理解利用DFT分析信号频谱的原理,分析现实过程现象及解决办法。
二、实验原理1、DFT和DTFT的关系有限长序列()x n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jX eω在频率区间(02)ωπ≤≤的N个等分点{(0),(1),(),(1)}x x x k x N-……上的N个取样值可以由下式表示:212()|()()01(21)N j knj NkkX e x n e X k k Nπωωπ--====≤≤--∑由上式可知,序列()x n的N点DFT()X k,实际上就是()x n序列的DTFT在N个等间隔频率点{(0),(1),(),(1)}X X X k X N-……上样本()X k。
2、利用DFT求DTFT方法1:由()X k恢复出()jX eω的方法如图2.1所示:图 2.1.由 N点DFT恢复频谱DTFT的流程由图2.1所示流程图可知:1()()()(22) j j n kn j nNn n kX e x n e X k W eNωωω∞∞∞---=-∞=-∞=⎡⎤==-⎢⎥⎣⎦∑∑∑由式2-2可以得到12()()()(23)Njkkx e X kNωπφω==--∑其中()xφ为内插函数12sin()2()(24)sin()2N j N e N ωωφωω--=•-方法2:然而在实际MATLAB 计算中,上诉插值公式不见得是最好的方法。
由于DFT 是DTFT的取样值,其相邻的两个频率样本点的间距为2Nπ,所以如果我们增加数据的长度N ,使得得到的DFT 谱线就更加精细,其包络就越接近DTFT 的结果,这样可以利用DFT 来近似计算DTFT 。
北理工数据结构实验报告4
《数据结构与算法统计》实验报告——实验四学院: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熟悉VC 环境,学会使用C 语言利用顺序表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上机、编程调试,加强对线性表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3、锻炼动手编程,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从键盘输入10个数,编程实现分别用插入排序、交换排序、选择排序算法进行排序,输出排序后的序列。
三、程序设计1、概要设计为了实现排序的功能,需要将输入的数字放入线性表中,进行进一步的排序操作。
(1)抽象数据类型:ADT SqList{数据对象:D={|,1,2,,,0}i i a a ElemSet i n n ∈=≥数据关系:R1=11{,|,,1,2,,}i i i i a a a a D i n --<>∈= 基本操作:Input(Sqlist & L)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线性表L 。
output(SqList L)初始条件:线性表L 已存在。
操作结果:按顺序在屏幕上输出L 的数据元素。
BiInsertionsort (Sqlist L)初始条件:线性表L 已存在。
操作结果:对L 的数据元素进行折半插入排序。
QuickSort (Sqlist L)初始条件:线性表L 已存在。
操作结果:对L 的数据元素进行交换排序。
SelectSort(SqList &L)初始条件:线性表L 已存在。
操作结果:对L 的数据元素进行选择排序。
}ADT SqList⑵ 宏定义#define KeyType int#define MAXSIZE 10#define ok 1#define error 0⑶主程序流程由主程序首先调用Input(L)函数创建顺序表,先调用BiInsertionsort (L)函数进行折半插入排序,调用output(L)函数显示排序结果。
再调用QuickSort (L)函数进行交换排序,调用output (L)函数显示排序结果。
北理工霍尔效应实验报告
北理工霍尔效应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霍尔效应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并学习霍尔效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2. 掌握演示霍尔效应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3. 通过实验验证霍尔效应的存在,并测量霍尔电压和磁场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霍尔效应演示实验装置:包括霍尔元件、电源、万用表等;2. 磁场发生器:产生稳定的磁场。
三、实验原理霍尔效应是指当导电材料中有电流流过时,垂直于电流方向存在一磁场时,在导电材料中会产生横向电势差,即霍尔电势。
它的大小与电流、外加磁场以及导体材料的性质有关。
实验中,通过在导电材料中施加电流,再通过在导体上加上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可以产生横向电势差。
测量这个电势差,即可得到霍尔电压的数值,从而研究霍尔效应。
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装置接线正确,并将霍尔元件放置在装置的指定位置;2. 打开电源,调节电流大小和方向;3. 打开磁场发生器,灵活调节磁场大小和方向;4. 用万用表测量霍尔电压,记录实验数据;5. 改变电流和磁场的大小和方向,重复步骤4,记录多组数据,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贴图,并绘制霍尔电压与磁场的关系图;2. 根据数据关系图,利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霍尔电压与磁场的线性关系;3. 计算霍尔系数RH,并进行讨论和分析,与理论值进行比较;4. 分析实验误差,并给出相应的造成误差的原因。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根据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的结果,绘制了霍尔电压与磁场的关系图,图中显示电压与磁场呈线性关系;2. 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霍尔系数RH的数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了霍尔效应的存在;3. 实验误差主要来自于实验仪器的精度问题以及人为操作时的误差;4. 实验结果与预期一致,验证了霍尔效应的存在,并且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七、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霍尔效应的存在,并测量了霍尔电压与磁场的线性关系。
实验得到的霍尔系数RH与理论值较为接近,从而证明了霍尔效应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B
CPU将RAM传来的指令存放在哪里?
指令寄存器IR
IR中存放的指令二进制编码是什么?
0001 110100 110110
步骤3指令译码
IR中的操作码和两个操作数的内存地址分别是什么?(请分别用用六位二进制数和四位十六进制表示)
0001
操作数1: 110100 0x0034
GR
步骤5加法计算
CPU把两个加数放入哪里进行加法运算?
ALU计算器
当两个加数相加结束后,CPU把相加结果存放在哪里?
加数一所在的通用寄存器中
00011101 00110110
RAM中加数一的编码与内存地址
0000000001100011 0x0034
RAM中加数二的编码与内存地址
0000001111100111 0x0036
步骤2取指令
CPU使用哪根总线将PC中的内存地址送至RAM?
AB
RAM将CPU传来的指令地址存储在哪里?
地址储存器
RMA中存放的是什么?具体的二进制编码是什么?
指令编码00011101 00110110
RMA中二进制编码对应的内存地址是什么?该内存地址中存放了什么数据?该数据放在哪个寄存器中?
0x000A指令编码指令寄存器
PC被访问后其中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PC中的指令地址自动加一因为这一பைடு நூலகம்令执行完要执行下一次指令
、实验四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
学号**********姓名赵杨春班级:********实验时间:2015年11月27日
实验报告表4-1一条指令执行过程记录表
步骤1用户指定两个加数
加数1,加数2
99 999
PC中存储的指令地址
00000000 00001011
RAM中对应指令地址中的指令编码
操作数2: 110110 0x0036
译码在哪里进行?并通过哪组总线把该操作传递给RAM?
CU控制器CB
步骤4取数据
CPU通过哪组总线传送地址?RAM将这个地址存放在哪里?
AB地址储存器
RAM把第一个操作数存放在哪个寄存器上,通过哪组总线传送给CPU?
数据寄存器DB
CPU把取到的第一个操作数存放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