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轻声、儿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我们在进行口语交流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不是一个一个孤立地发出每一个音节,而是根据语意的需要将一连串的音节连续发出,:,形成语流。
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使语音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四个方面。
音变是有一定规律的,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把这些规律运用于口语表达中,能使我们的语言更流畅、更自然、更谐调,发音更轻松。
1.1变调在语流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有些音节的基本调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变调”。
其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普通话中比较明显的变调有两种: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
1.1.1上声变调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未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1)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丢掉后半段“14”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变调调值描写为214 211。
例如:(上声+阴平)=211+55百般bǎibān 摆脱bǎituō保温bǎowēn省心shěngxīn 警钟jǐngzhōng 火车huǒchē(上声+阳平)=211+35祖国zǔguó旅行lǚxíng 导游dǎoyóu改革gǎigé朗读lǎngdú考察kǎochá(上声+去声)=211+51广大guǎndà讨论tǎolùn 挑战tiǎozhàn土地tǔdì感谢gǎnxiè稿件gǎojiàn上声在轻声前调值也变成半上声211。
例如:(上声+轻声)=211+0矮子ǎizi 斧子fǔzi 奶奶nǎinai姐姐jiějie 尾巴wěiba 老婆lǎopo耳朵ěrduo 马虎mǎhu 口袋kǒudɑi(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
汉字拼音音节变调规则(完美整理)
汉字拼音音节变调规则(完美整理)拼音是用于标注汉字发音的一种方法。
汉字拼音音节变调规则指的是拼音字母与音调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研究和使用汉语拼音时,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读音并准确地表达意思。
单音节的变调规则在拼音中,单音节就是只包含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的音节。
单音节的变调规则如下:- 如果拼音中没有标注音调,一般默认为声调平稳,即第一声调。
-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由于语言的需要,某些音节的读音会发生变化。
例如,从降调变为平调,从升调变为入声等。
多音节的变调规则多音节音节是由两个或更多音节组成的。
多音节的变调规则如下:- 在多音节中,每个音节都有自己的音调,且音调之间一般相对独立。
- 标注在第一个音节上的音调会影响整个多音节的音调走向。
如果第一个音节带有一个儿化音或鼻音韵母,其音调会变为轻声。
- 第一个音节后的音节的音调变化相对独立,不受前一个音节的影响。
儿化音的变调规则在汉语中,一些音节后面的儿化音会使原本应该有的声调发生变化。
儿化音的变调规则如下:- 当一个音节后面跟着儿化音时,其原有的声调会变为轻声,即不带音调。
- 儿化音指的是由儿音(例如"r")和后面的韵母组成的音。
例如,"er"、"ar"等。
总结了解汉字拼音音节变调规则对于准确地学习和使用汉语拼音非常重要。
单音节和多音节的变调规则、儿化音的变调规则都需要我们掌握并运用到实际中。
通过正确地掌握这些规则,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读音和表达汉字的发音。
4-3 普通话语音 (声调与语流音变)轻读,儿化音
应按语境规律进行变音: 前字的韵母或韵尾 法 a o e ê i ü u ao ou -n “啊”的发音 写
ya wa na
呀 哇 哪
-ng
-i(前) -i(后)er
nga
za ra
啊
啊 啊
前面音节末尾词素是a o e i üê ,读[ya]
快去找他啊! 多美的花啊! 你快说啊! 今天好热啊! 快点喝啊! 你可要拿定主意啊! 今天是星期一啊! 我来买些鱼啊! 快回去啊! 赶紧向他道谢啊! 好大的雪啊! 真是百折不回啊! 好奇怪啊!
一连串
一丝不苟 一笔一画
不好、不顾、不够、不屈、不能、 不及、不想、不日、不拘、不适、 笑不笑 说不说 动不动 不平等
干不了
不卑不亢
不太好
不喜欢
不卖钱
不折不扣
不可一世
不慌不忙
爱不释手
不以为然
清晨起来跑一跑,跳一跳,伸伸胳膊 扭扭腰。跳不动,跳不了,你就站那儿 瞧一瞧。明天你就试一试,早晨空气好 不好。
语 流 音 变
虽然汉语的每一个字都有固定的读法,但是
人们在说话或朗诵时发出的一连串音节,由于音
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的相互影响 会发生变化,这就产生了音变现象。此外,语流 音变还往往与稿件内容的感情色彩有联系。 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变调、轻声、儿化、语
气词、“啊”的变化和词的轻重格式以及“一、
如:十一,一一得一
“一”的变调 在去声字前念阳平:
如: 一半,一共,一定, 一度,一概,一旦,
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
如: 一天,一年,一点; 一般,一群,一起; 一生,一时,一早;
当“一”作为序数表示第一时不变调: “一楼/第一楼” “一连/第一连” 表示全部/全体时读去声(51): “一楼(全楼)” “一连(全连)” “ 一连几天”
(精品)普通话技巧—轻声、儿化、变调
儿化 阴平
高高儿 gāogāor
gāogāor
慢慢儿 mànmànr mànmānr
好好儿 hǎohǎor
hǎohāor
快快儿 kuàikuàir kuàikuāir
不儿化 原调 红红 hónghóng 矮矮 ǎiǎi
粗粗 cūcū
2.ABB 阴平 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管原来是
什么调值,都念成阴平55。例如:
盖 (动词) 盖儿(名词) 堆 (动词) 一堆儿(量词)
(4)表示某些附加意义 A表细小、轻微 细丝儿 门缝儿 针尖儿 眼儿
碴儿 针鼻儿 心眼儿 核儿
办事儿
B表亲切或喜爱 小孩儿 金鱼儿 小狗儿 大婶儿 苹果脸儿 鲜花儿 小马儿 说说话儿 来玩儿
C表轻蔑和鄙视 小偷儿 芝麻官儿 瘪三儿 光棍儿 光杆儿 红眼儿病 冒牌儿 找茬儿 邪门儿
洗脸/水 选举/法 草稿/纸 两把/锁 展览/馆
4.多个上声相连时,先按结构分组,再按2、3条规律 变调。如:
我 卖 // 五 百 / 匹 // 好/母 马。
35 214 35 35 214 21 35 214
5.上后非上前半上 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的前面,上声的调
值由214变为21。在由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变调 情况也相同。例如:
主意 等等 讲讲 想起(214+轻 35+轻) 嫂子 姐姐 毯子 你的(214+轻 21+轻)
3.三个上声连读时,应根据词语内部结构的不 同进行变读。
单双格的读作半上、阳平和全上,调值变为 21+35 +214。如:
小/老虎 好/领导 很/勇敢
马/厂长 武/馆长
双单格的读作阳平、阳平和全上,调值变为 35 +35 +214。如:
普通话语流音变与训练要求
声调音变训练
• 2.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变 为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1。
• 例如: • (1)在阴平前:北京 统一 首都 奖杯 普通 • (2)在阳平前:海洋 祖国 讲台 主持 改革 • (3)在去声前:晚饭 感谢 广大 美术 土地 • (4)在轻声前:尾巴 里头 脑袋 伙计 老婆
• (3)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次轻音): 开不开 了不起 说不准 差不多 去不去 肯不肯 请不来 好不好
轻声
• 二、轻声的发音训练
• (一)轻声的概念及性质:普通话的每一个音节都有 它自己独立的声调,可是在语流中,许多词或句子 中的音节发生了音变,整个音节弱化,失去了原有 的声调而读成了一个又短又轻的调子,这种现象就 叫轻声。一般地说,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的 条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轻声。
•
洗脸水 水彩笔 打靶场 勇敢者
• 词语结构是“单音节+双音节”时,开头音节处在被 强调的逻辑重音时,读作“半上”,调值变为211, 当中音节则按两字组变调规律变为35.
• 例如:党小组 冷处理 纸老虎 小拇指
•
很勇敢 小老虎 老保守 耍笔杆
• 三个以上的上声字相连也是如此。
• 例如:买把雨伞 我很了解你
普通话语流音变
• 6.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 • 例:进来 出去 跑上来 走下去
声调音变训练
• 一、声调音变训练 我们的语言常是音节与音节相连的。在语
流中,音节连续发音时,由于邻近音节声调的 相互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 而与单字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就叫做“变调”。
例如“组”“长”连着念,听起来像是“族长”, 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影响引起的。 普通话里最常见的变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普通话变调的五种情况
普通话变调的五种情况普通话变调的五种情况普通话共有四种声调:音高分为五级,1,是最低值,5,是最高值。
每种声调都有固定的调值。
那么:一声阴平高平调,调值55;二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三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4;四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
——(注意哦,普通话调值部分是很难的。
大学的播音主持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们面对这些内容都是要费很多很多时间的,但是都还不一定真正搞得明白,读得准。
另外,我“一声阴平高平调”等类似的缀述,你千万不要看成是赘述哦。
明白其中的道理不?不明白的,你慢慢会明白的。
它要是换了马甲,你也要一眼讲得出名字来,才对的。
)在词语和句子中,音节与音节相连发音时,有些音节的调值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变调。
普通话的变调主要分为五种情况:一、上声,即三声变调;二、“一”“不”变调;三、轻声变调;四、儿化音变调;五、“啊”等助词变调。
一、我们现在就来说第一种,上声,即三声变调的问题:普通话上声音节在①单念或处于②句尾以及在③句中停顿并没后音节影响,即可读原调。
在其它情况下,一般要作变调处理,具体分为:1.上声+非上声 半上+非上声(1)、上声+阴平(211+55)首都、火车、礼花、雨衣、省心、警花、捕捞、老师、主编、把关、饼干、补充、打针、产生、取消、法规、反思、感激。
(2)、上声+阳平(211+35)古人、祖国、补偿、乞求、可能、厂房、起床、品尝、旅行、举行、火柴、海洋、典型、导游、表达、狠毒、打球、改革、抢夺、简洁。
(3)、上声+去声(211+51)本质、法律、北部、百货、小麦、讲话、美术、狡辩、稿件、保证、保护、宝贝、女士、尽量、理发、美丽、法院、跑步、野兔、鼓励。
(4)、上声+轻声。
奶奶、嫂嫂、马虎、打扮、本钱、耳朵、底下、里面、主子、影子、本事、姐姐、讲究、点心、暖和、骨头、伙计、买卖。
2.上声+上声—>阳平+上声(35—>214)保险、保养、党委、尽管、老板、本领、引导、古老、终身敏感、鼓舞、永远、语法、口语、岛屿、保姆、远景、北海、首长、母语、小姐。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我们在进行口语交流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不是一个一个孤立地发出每一个音节,而是根据语意的需要将一连串的音节连续发出,:,形成语流。
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使语音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四个方面。
音变是有一定规律的,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把这些规律运用于口语表达中,能使我们的语言更流畅、更自然、更谐调,发音更轻松。
1.1 变调在语流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有些音节的基本调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变调”。
其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普通话中比较明显的变调有两种: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
1.1.1上声变调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只有在单念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调,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未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1)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丢掉后半段“14”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变调调值描写为214?211。
例如:(上声+阴平)=211+55百般bǎibān 摆脱bǎituō保温bǎowēn省心shěngxīn 火ng ōngzhǐj警钟 chē车huǒ=211+35(上声+阳平)u oyóǎgu祖国zǔó旅行lǚxíng 导游d ochéig 朗读lǎngdú考察kǎá改革gǎ(上声+去声)=211+51tiǎozhàn tǎolùn 讨论挑战nd广大guǎà稿件gǎojiàn感谢土地tǔdì gǎnxiè211上声在轻声前调值也变成半上声。
例如:(上声轻声)=211+0+ nǎinai奶奶fǔzi 矮子ǎizi斧子lǎopo老婆 wěiba尾巴 jiějie姐姐.耳朵ěrduo 马虎mǎhu 口袋kǒudɑi(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
普通话的轻声、儿化、变调和轻重
【朗读训练材料】普通话的轻声、儿化和变调一、轻声轻声是指在普通话的词和句子中,有些音节因受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从而变成了一种软而轻的调子。
例如:爸爸(bà·ba)、点心(diǎn·xin)等,这类词中第二个音节的声调在实际读音中变得轻软模糊,便属于轻声。
轻声的读法,一般来说是在阴平、阳平、去声后面读的调子比前一个音节要低,其调值可大致描述为短促的低降调;上声后面的轻声比前面的音节要高一些,其调值大致可描述为短促的半高平调。
1、大部分念轻声的音节与其语法意义及词汇相关,比如语气词“啊、吧、呢、吗”等,名词、代词后缀“子、儿、头、的、们”等,方位词“上、下、里、头、边、面”等,动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等,助词“的、地、得、着、了、过”等。
(1)音或重叠式的名词,末尾的音节大多念轻声。
如:妈妈爸爸婆婆公公奶奶姥姥婶婶叔叔姑姑姐姐哥哥弟弟妹妹娃娃星星舅舅(2)以“子、头”为后缀的名词,“子”一般念作轻声,“头”绝大部分也念作轻声。
如:儿子老子庙子桌子凳子椅子盆子盘子瘦子铲子炉子鼻子小子裤子鬼子孙子兔子燕子胡子桃子李子曲子屋子鞋子袜子样子院子胖子领子码头盼头馒头舌头赚头兆头浪头想头芋头念头木头风头来头甜头姘头石头搞头眉头指头(3)以“们”为后缀的表复数的人称代语或指人的名词性词语中,“们”念作轻声。
如:来宾们女士们祖先们朋友们人们你们我们他们咱们记者们先生们后生们同辈们孩子们警察们官员们商人们工人们农民们(4)以“上、下、里”等为后缀,仅表方位意义的词语或词素,其后缀一般念轻声。
如:路上面上顶上早上晚上炕上台上座上墙上座上表面上课堂上树上脚下楼下车下底下地下屋里心里夜里厂里家里背地里(5)以“头、面、边”为后缀构成的合成方位词,其后缀一般念作轻声。
如:前头后头外头下头上头后头里头前面后面里面外面侧面外边左边西边北边前边右边南边里边后边东边(6)语气助词“吗、呢、吧、啦”,动态助词“着、了、过”,结构助词“的、地、得”等,均念作轻声。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我们在进行口语交流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不是一个一个孤立地发出每一个音节,而是根据语意的需要将一连串的音节连续发出,:,形成语流。
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使语音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四个方面。
音变是有一定规律的,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把这些规律运用于口语表达中,能使我们的语言更流畅、更自然、更谐调,发音更轻松。
1.1 变调在语流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有些音节的基本调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变调”。
其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普通话中比较明显的变调有两种: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
1.1.1上声变调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未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1)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丢掉后半段“14”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变调调值描写为214 211。
例如:(上声+阴平)=211+55百般bǎibān 摆脱bǎituō保温bǎowēn省心shěngxīn 警钟jǐngzhōng 火车huǒchē(上声+阳平)=211+35祖国zǔguó旅行lǚxíng导游dǎoyóu改革gǎigé朗读lǎngdú考察kǎochá(上声+去声)=211+51广大guǎndà讨论tǎolùn挑战tiǎozhàn土地tǔdì感谢gǎnxiè稿件gǎojiàn上声在轻声前调值也变成半上声211。
例如:(上声+轻声)=211+0矮子ǎizi斧子fǔzi奶奶nǎinai姐姐jiějie尾巴wěiba老婆lǎopo耳朵ěrdu o 马虎mǎhu口袋kǒu dɑi(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
普通话语流音变08
声调音变训练
(二)“一”、“不”的变调 1.“一”的原声调是阳平55。除了上声字 之外,“一”的变调可以说是最多的。除单 念、序数词或在词语句子末尾时念本调,其 他情况都要发生声调变化。“一”的读法有 四种: (1)、读原声调阴平(55): 万一 唯一 “八一” 安全第一 始终如一 一九九一 数一数二
普通话语流音变
ie→ier 台阶儿 táijiēr 花鞋儿huāxiér üe→üer 新月儿 xīnyuèr 丑角儿chǒujúer u→ur 露珠儿 lùzhūr 糨糊儿jiànghúr ao→aor 花招儿 huāzhāor 草帽儿cǎomàor ou→our 起头儿 qǐtóur 纽扣儿nǐukòr iao→iaor 纸条儿 zhǐtiáor 小鸟儿xiǎoniǎor iou→iour 加油儿 jiāyóur 气球儿qì qiúr
普通话语流音变
(三)儿化韵母的发音 一些方言没有“儿化韵”,在练习“儿化韵” 的发音时,容易简单地在韵母音节后面加上 一个“儿”字音。如把“面条儿”读成“面 条”+“儿”,这是不对的。“儿化韵”里的 “儿”不是一个单独的音节,而是在一个音 节的末尾音上附加的卷舌动作,是那个音节 因儿化而发生音变。其规律如下:
普通话语流音变
四、“啊”的音变训练 普通话中的“啊”,是一个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 音。当作为叹词用在句首时,仍念“a”的声音,它 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声调,这是跟说话 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的。例如: 啊(á),你说什么? 啊(ǎ),原来是这么回 事! 啊(à),你来啦! 但是,当“啊”作为语气助词处在句子末尾时, 由于受前面那个音节末尾因素的影响,读音常发生 变化,出现音变现象。语气词“啊”的音变的音变 规律是: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我们在进行口语交流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不是一个一个孤立地发出每一个音节,而是根据语意的需要将一连串的音节连续发出,:,形成语流。
在这个过程中,相邻的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声调与声调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相互影响,使语音产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四个方面。
音变是有一定规律的,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把这些规律运用于口语表达中,能使我们的语言更流畅、更自然、更谐调,发音更轻松。
变调在语流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有些音节的基本调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叫“变调”。
其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普通话中比较明显的变调有两种: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
1.1.1上声变调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未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1)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丢掉后半段“14”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变调调值描写为214✍211。
例如:(上声+阴平)=211+55百般bǎibān 摆脱bǎituō保温bǎowēn省心shěngxīn 警钟jǐngzhōng 火车huǒchē(上声+阳平)=211+35祖国zǔguó旅行lǚxíng导游dǎoyóu改革gǎigé朗读lǎngdú考察kǎochá(上声+去声)=211+51广大guǎndà讨论tǎolùn挑战tiǎozhàn土地tǔdì感谢gǎnxiè稿件gǎojiàn上声在轻声前调值也变成半上声211。
例如:(上声+轻声)=211+0矮子ǎizi斧子fǔzi奶奶nǎinai姐姐jiějie尾巴wěiba老婆lǎopo耳朵ěrduo马虎mǎhu口袋kǒu dɑi(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
轻声的汉语拼音复习课程
汉语拼音(轻声、儿化、变调)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
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
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
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如兄弟xiōng di(指弟弟)——兄弟xiōng dì(指哥哥和弟弟)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如:对头duì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duì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
如:神气、商量、丈夫。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⑴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
如:行啊、好吧、去吗。
⑵助词“的、地、得、了、过、们”读轻声。
如:大的、写了、买得起。
⑶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
如:桌子、罐头、老头儿。
⑷方位词读轻声,如:天上、家里。
⑸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
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⑹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哥哥、娃娃、猩猩。
⑺趋向动词读轻声。
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熟记声调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及标调歌:“见到a不放过,没有Aa找o、e,i、u相遇标在后,一个韵母最好说”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儿化现象是北方话的特点之一,主要是由词尾“儿”变化而来。
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在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er)失去了独立性,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为一个音节,前面的音节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
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就叫“儿化韵”。
儿化音节虽然用两个汉字表示,但并不是两个音节,读的时候仍要念成音节,拼写的时候在原来的韵母的后面加上一个“r ”,如“花儿”写成huār。
普通话的音变:轻声儿化变调
下列重叠式形容词的叠音后缀单字调都不是阴平, 变调后必须变成阴平,调值是55,用汉语拼音拼写时, 要标变调后的阴平调55。
白晃晃 白蒙蒙 黄澄澄 慢腾腾 热晃晃 软绵绵 湿漉漉 笑吟吟
沉甸甸 黑蒙蒙 金煌煌 毛茸茸 懒洋洋 乌油油 水淋淋 血淋淋
骨碌碌 红彤彤 乱腾腾 明晃晃 亮堂堂 羞答答 雾茫茫 绿茸茸
3.“一”夹在动词中间,读轻声;“不”夹在动词中 间、形容词中间或动词补语中间时,读轻声。如: 走一走 遛一遛 买不买 来不来 输不起 上不来
注:也有一些教材把夹在动词补语中的“不”的读音
(三)去声变调
两个去声音节相连,前面的去声变调为“半去” 调值,不降到底,并且,有时会影响到后面的去声起 点比第一个去声略低。
汗淋淋 黑油油 闹嚷嚷 蓝盈盈 热辣辣 清凌凌 直瞪瞪 绿莹莹
黑洞洞 黑黝黝 乱蓬蓬 文绉绉 热腾腾 湿淋淋 碧油油 绿油油
下列ABB式形容词的后缀一般不变调,用汉语拼 音拼写要标原调。
白茫茫 白皑皑 赤裸裸 赤条条 红艳艳 灰沉沉 金灿灿 空洞洞 金闪闪 空荡荡 平展展 暖洋洋 明闪闪 乐陶陶 气昂昂 喜洋洋 香馥馥 圆滚滚 阴沉沉 黑沉沉
引起“轻声衰颓”的原因是许多方面的,概 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1.轻声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 有些轻声的存在是完全没必要的。如“支撑、周到、 底细、残疾” 等。 2.地域方言的影响。 如:广东、上海“普通话”。 3.性别的影响。 据调查,女性在两可轻声词的选读过程中更倾向于 读非轻声。 4.文化程度的提高。 “轻读的类推作用对文化程度的人的影响不如对文 化程度低的人影响大,文化程度越高原来的轻声词不轻 读或两读的比例越高”。
3.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即AABB式,第二个音节
普通话音变(轻声、儿化)
普通话音变(轻声、儿化)一、变调: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2、“一”、“不”的变调二、轻声:1、什么是轻声?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ì ( [名]哥哥和弟弟)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能干n énggà ([形]有才能,会办事)能干n é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言语y ányǔ ([名]指所说的话)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运气y ùnqì (词组。
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运气y ùqi ([名]幸运)3、轻声的规律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是吗他呢看啊走吧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③、名词的后缀“子、头”:桌子椅子木头石头④、方位词: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⑥、表示趋向的动词: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三、儿化1、儿化和儿化韵: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
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
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
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2、儿化的作用: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汉字变调规律表
汉字变调规律表
汉字变调规律表主要是指汉字在语音变化中的声调变化规律。
汉语中的声调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语音现象,涉及到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语境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汉字变调规律:
1. 上声变调:上声(第三声)在特定的语境中会变成去声(第四声)或阴平(第一声)。
例如,“好”字在“好累”中读作去声,“好大”中读作阴平。
2. 去声变调:去声(第四声)在某些情况下会变成上声(第三声)。
例如,“不”字在“不好”中读作上声。
3. 阳平变调:阳平(第二声)在某些词汇中会因为连读或语境影响而变成上声或去声。
例如,“太阳”中的“阳”字读作上声。
4. 阴平变调:阴平(第一声)在连读或特定语境中可能会变成去声。
例如,“我们”中的“们”字读作去声。
5. 儿化音变调:儿化音通常会使得前面的音节变成阴平。
例如,“花儿”中的“花”字读作阴平。
6. 轻声变调:轻声(无重音)在连读中可能会影响到前一个音节的声调。
例如,“你们”中的“们”字轻声,使得“你”字读作阴平。
7. 语境变调:某些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声调。
例如,“了”字在“了解”中读作去声,在“了不起”中读作上声。
需要注意的是,汉字的变调规律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会受到句子的语境、说话者的语气、方言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准确掌握汉字的变调规律,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实际语音变化进
行学习和实践。
汉语拼音的轻声 儿化和变调
汉语拼音的轻声、儿化和变调一、轻声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
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
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
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如兄弟xiōng di(指弟弟)——兄弟xiōng dì(指哥哥和弟弟)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如:对头duì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duì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
如:神气、商量、丈夫。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⑴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
如:行啊、好吧、去吗。
⑵助词“的、地、得、了、过、们”读轻声。
如:大的、写了、买得起。
⑶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
如:桌子、罐头、老头儿。
⑷方位词读轻声,如:天上、家里。
⑸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
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⑹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哥哥、娃娃、猩猩。
⑺趋向动词读轻声。
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熟记声调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及标调歌:“见到a不放过,没有Aa找o、e,i、u相遇标在后,一个韵母最好说”二、儿化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儿化现象是北方话的特点之一,主要是由词尾“儿”变化而来。
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在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er)失去了独立性,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为一个音节,前面的音节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
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就叫“儿化韵”。
儿化音节虽然用两个汉字表示,但并不是两个音节,读的时候仍要念成音节,拼写的时候在原来的韵母的后面加上一个“r”,如“花儿”写成huār。
2024年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题一汉语拼音(四)轻声、变音与儿化韵
儿化的作用有: 1.区别词性,如:盖(动词)—盖儿(名词)。 2.区别词义,如:头(脑袋)—头儿(领头的,首领)。 3.表示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如:宝贝儿、鲜花儿。 4.表示细、小、轻、微的状态,如:小船儿、一会儿。
考点二 变 音 [知识精讲]
语气词“啊”的变音:
前一个字的韵母或韵尾 ɑ、o、e、i、ü u、ɑo、ou -n -nɡ
“啊”的发音和不同写法 ɑ→iɑ(yɑ)呀 ɑ→uɑ(wɑ)哇 ɑ→nɑ哪 ɑ→nɡɑ啊
[典例精析] 2给下列语气词“啊”选择正确的读音。
(1) 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啊!(yɑ wɑ nɑ nɡɑ) (2) 你怎能对孩子不闻不问啊?(yɑ wɑ nɑ nɡɑ) (3) 他这个人真好啊!(yɑ wɑ nɑ nɡɑ) (4) 暴风雨前的湖面很平静啊!(yɑ wɑ nɑ nɡɑ)
A. 他是一个中美混.血.儿.,兼具中国人特有的凤眼及西洋人高挺的鼻梁。 B. 昨天明明把电视遥控器放桌上的,怎么不见了,我很纳.闷.儿.。 C. 旧时的那些名.角.儿.、大.腕.儿.在戏园子散场后总会来一碗扣碗酪。 D. 树林在每日此时特有的水汽笼罩下打.盹.儿.。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是否了解儿化韵的作用,能否正确使用儿化韵表
情达意。完成此类题目,可先试着将每处视为儿化韵读一读,看词义是否
改变以及词性、感情色彩上都有怎样的变化。B、C、D三项加上的“儿”
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单独构成一个音节,而是和前面的音节连在一起,使
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带上卷舌动作;A项加上“儿”后词义发生了改变。
普通话的轻声、儿化、变调和轻重
【朗读训练材料】普通话的轻声、儿化和变调一、轻声轻声是指在普通话的词和句子中,有些音节因受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从而变成了一种软而轻的调子。
例如:爸爸(bà·ba)、点心(diǎn·xin)等,这类词中第二个音节的声调在实际读音中变得轻软模糊,便属于轻声。
轻声的读法,一般来说是在阴平、阳平、去声后面读的调子比前一个音节要低,其调值可大致描述为短促的低降调;上声后面的轻声比前面的音节要高一些,其调值大致可描述为短促的半高平调。
1、大部分念轻声的音节与其语法意义及词汇相关,比如语气词“啊、吧、呢、吗”等,名词、代词后缀“子、儿、头、的、们”等,方位词“上、下、里、头、边、面”等,动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等,助词“的、地、得、着、了、过”等。
(1)音或重叠式的名词,末尾的音节大多念轻声。
如:妈妈爸爸婆婆公公奶奶姥姥婶婶叔叔姑姑姐姐哥哥弟弟妹妹娃娃星星舅舅(2)以“子、头”为后缀的名词,“子”一般念作轻声,“头”绝大部分也念作轻声。
如:儿子老子庙子桌子凳子椅子盆子盘子瘦子铲子炉子鼻子小子裤子鬼子孙子兔子燕子胡子桃子李子曲子屋子鞋子袜子样子院子胖子领子码头盼头馒头舌头赚头兆头浪头想头芋头念头木头风头来头甜头姘头石头搞头眉头指头(3)以“们”为后缀的表复数的人称代语或指人的名词性词语中,“们”念作轻声。
如:来宾们女士们祖先们朋友们人们你们我们他们咱们记者们先生们后生们同辈们孩子们警察们官员们商人们工人们农民们(4)以“上、下、里”等为后缀,仅表方位意义的词语或词素,其后缀一般念轻声。
如:路上面上顶上早上晚上炕上台上座上墙上座上表面上课堂上树上脚下楼下车下底下地下屋里心里夜里厂里家里背地里(5)以“头、面、边”为后缀构成的合成方位词,其后缀一般念作轻声。
如:前头后头外头下头上头后头里头前面后面里面外面侧面外边左边西边北边前边右边南边里边后边东边(6)语气助词“吗、呢、吧、啦”,动态助词“着、了、过”,结构助词“的、地、得”等,均念作轻声。
现代汉语变调规则
现代汉语变调规则
一、上声变调
上声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唯一的降升调,调值为214。
当上声字单独念时,是降升调214。
但当两个上声字连在一起时,第一个字会变成阳平调35,即变调为35214。
例如:“好米”(214-214)变调为“好美”(35-214)。
二、轻声变调
轻声是一种失去原有声调,读得既轻又短的调子。
例如:“哥哥”(g ēgē)变调为“哥哥”(gēgēgē)。
三、儿化变调
儿化是普通话中的一个音变现象,常在词语末尾加上“儿”,如“小鱼儿”、“小狗儿”等。
儿化的声调是依附于词尾“儿”上的,所以读的时候,“儿”不读为独立的音节,而使前面一个字的韵调扬起后鼻音韵尾,形成一个新的音节和调值。
例如:“小鱼儿”(21-55-214)变调为“小鱼儿”(21-35-214)。
四、“一”、“不”变调
“一”字在词尾时读中降调214,例如:“一同去”(21-21-4);在去声前读阳平35,例如:“一天”(35-21)。
“不”字在去声前读阳平35,例如:“不是”(35-21);在非去声前读中降调214,例如:“不要”(21-214)。
五、“啊”的变调
“啊”字在句末时,由于语气和音节的不同,读音会发生改变。
一般
有五种读法:
1. 啊(a),用在句末表示赞叹或肯定,例如:“太好了啊!”
2. 啊(á),表示疑问或反问,例如:“你真的要去吗?”
3. 啊(ǎ),表示惊讶或不理解,例如:“你怎么会想到这个啊?”
4. 啊(à),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和强调,例如:“就是这样啊!”
5. 啊(ā),用在句末表示应答或同意,例如:“好的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拼音(轻声、儿化、变调)
轻声是四声之外的一种特别声调。
在词语或句子里,有的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就是轻声。
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
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就不能独立存在。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如兄弟xiōng di(指弟弟)——兄弟xiōng dì(指哥哥和弟弟)
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如:对头duì tou (仇敌、对手,名词)——对头duì tóu(正确、合适,形容词)
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
如:神气、商量、丈夫。
一个词语是否读轻声,大体上有如下规律可循:
⑴语气词“吧、吗、呢、啊”等读轻声。
如:行啊、好吧、去吗。
⑵助词“的、地、得、了、过、们”读轻声。
如:大的、写了、买得起。
⑶名词后缀“子、儿、头”等读轻声。
如:桌子、罐头、老头儿。
⑷方位词读轻声,如:天上、家里。
⑸重叠式动词的末一个音节读轻声。
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⑹叠字名词读轻声,如:哥哥、娃娃、猩猩。
⑺趋向动词读轻声。
如:过来、过去、干起来。
熟记声调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及标调歌:“见到a不放过,没有Aa找o、e,i、u相遇标在后,一个韵母最好说”
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儿化现象是北方话的特点之一,主要是由词尾
“儿”变化而来。
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在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er)失去了独立性,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为一个音节,前面的音节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
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就叫“儿化韵”。
儿化音节虽然用两个汉字表示,但并不是两个音节,读的时候仍要念成音节,拼写的时候在原来的韵母的后面加上一个“r ”,如“花儿”写成huār。
韵母儿化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儿化了,但原韵母不变,如:“号码儿”(hàomǎr)中的“码”,虽然儿化了,但韵母还是a;另一种是儿化后,原韵母发生了变化,如:“树根儿”(shùgēnr)中的“根”(gěn),儿化后,它的韵尾n丢失,实际读成了shùgēr。
由于儿化,有的韵母发生了变化,这样,有些音节本来是不同音的,却变成同音的了。
如“针”和“枝”是两个不同音的字,儿化之后,成了“针儿”和“枝儿”,变成读音相同的了。
普通话的韵母除了e、er不能儿化外(ueng一般也不儿化),其他韵母都可以儿化。
儿化的主要作用是:
表示温和、喜爱的感情色彩。
例如:女孩儿、红花儿。
形容细小、轻微的状态和性质。
例如:一点儿、小米儿。
确定词性。
兼作动词、名词或兼作形容词、名词的词,儿化后确定为名词词性。
例如:盖--盖儿、尖--尖儿。
区别词义。
例如:儿(脑袋)--头儿(带头的、领导人)、白面(面粉)--白面儿(白色的粉末或指毒品海洛因)
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音节和音节连续读出,声调相互影响,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不能保持原来的调值,这种现象叫变调,变调是一种自然音
变现象,对语言的表达没有影响。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上声的变调有两种情况: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面变成半上,即只读上声的前一半,后一半消失。
如:首先、祖国、广大、耳朵。
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得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如:手表、古典、美好、理想。
“一”、“不”变调
“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阴平声。
“一”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
如:
一道、一次、一定、一致、一律、一晃、一动、一并、一刻、一路……
“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
如:
在阴平前:一般、一端、一经、一边……
在阳平前:一时、一群、一条、一团……
在上声前:一举、一早、一手、一体……
“一”夹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轻读。
如:
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学一学……
“不”在单念或在句末时念原调去声。
“不”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
如:
不会、不但、不论、不必、不变、不是、不信、不料、不愧、不错……
“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补语之间轻读。
如:
好不好、行不行、看不清、打不开……
“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a;用于句尾时,作为助词,由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
变化的规律如下: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q、o、e、e、i、ü时,读音变为ya,汉字写作“啊”或“呀”。
例如:
是他啊!要注意节约啊!
真多啊!要好好学习啊!
多新的车啊!好大的雨啊!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含ao、iao)时,读音变为wa,汉字写作“啊”或“哇”。
例如:
在哪儿住啊?真好玩啊!大家跳啊!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时,读音变为na,汉字写作“啊”或“哪”。
例如:怎么办啊?加油干啊!要小心啊!
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g时,读音变为nga,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
大家唱啊!认真听啊!往上冲啊!
前面一个音节韵母是舌尖后元音-i时,读ra,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
这是一件大事啊!快吃啊!
前面一个音节的韵母是舌尖前元音-i时,读[za],汉字仍写作“啊”。
例如:去过几次啊!他才十四啊!
盖(动词)——盖儿(名词)
个(量词)——个儿(名词)
(2)区别词义
信(信件)——信儿(消息)
末(最后)——末儿(细碎的或呈粉状的东西)
(3)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
小曲儿、来玩儿、大婶儿、慢慢儿走
(4)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
小鱼儿、门缝儿、一会儿、办事儿
附:带儿化韵的双音节词语
号码儿山坡儿饭盒儿水珠儿一下儿鲜花儿手稿儿知了儿小米儿戏词儿一块儿饭馆儿瓜瓤儿手印儿花瓶儿冰棍儿豆角儿纳闷儿围脖
儿玩儿命中间儿封口儿小牛儿有趣儿果汁儿树根儿冰棍儿板凳
儿花裙儿拔尖儿老头儿蝈蝈儿墨水儿照片儿起名儿小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