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九年级化学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A.氮气B.五氧化二磷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故选A。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河水C.苏打水D.蒸馏水答案:D分析:根据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进行分析。
A、矿泉水中含有矿物质和水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河水中含有泥沙、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C、苏打水中含有碳酸钠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故选D。
3、实验室用 KMnO4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KMnO4制O2C.验证O2已集满D.硫在O2中燃烧答案:AA、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A正确;B、高锰酸钾是粉末状的,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故B不正确;C、氧气的验满,带火星的木条要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故C不正确;D、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则硫在O2中燃烧集气瓶底部要加入水,故D不正确。
故选A。
4、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答案:B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氮气、稀有气体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稀有气体。
故选B。
小提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单元测试题九年级化学第I卷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40分)1.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 潜水B. 急救C. 灭火D. 气焊2.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 叙述错误的是()A.氧气具有氧化性B、标准状况下,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A、C.氧气易溶于水 D.通常状况下,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3.许多人初到西藏会发生高原反应, 身体不适, 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的什么原因造成的()C、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D、氧气含量减少, 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含量增加E、氧气与氮气比例不变, 但一定体积空气中气体质量减少F、二氧化碳含量增大4.今有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 其中A为纯氯酸钾, 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 均完全反应, 得到的气体量与时AA B C D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 ①点燃酒灯, 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药品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连接好装置;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⑤②③①④⑦⑥B、③④⑤⑥⑦①②C.②③⑤①④⑦⑥D.②④③⑤①⑥⑦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B、医用生理盐水A、C.雪碧饮料 D.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B、7、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 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
下列有关说法中, 错误的是()C、生成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D、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E、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结构不同, 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8、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 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 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体在空气中加热铜片, 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10、实验室制取氧气时,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必须使用催化剂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11.下图所示装置是某同学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
初三第二单元化学方程式总结
初三第二单元化学方程式总结1.镁与氧气反应2Mg + O2 =点燃= 2MgO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铜与氧气反应2Cu + O2 =∆= 2CuO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现象:红色铜粉加热后变黑,冷却至室温后,密闭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减少了原体积的1/5。
3.磷与氧气的反应4P + 5O2 =点燃= 2P2O5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现象: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4.铁与氧气的反应3Fe + 2O2 =点燃= Fe3O4(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现象: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5.硫与氧气的反应S + O2 =点燃= SO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现象: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由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备注:在空气中燃烧为淡蓝色火焰。
6.木炭与氧气的反应氧气不足时,2C + O2 =点燃= 2CO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氧气充足时,C + O2 =点燃= CO2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7.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分解反应)注意1:试管口需放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注意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导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气泡时再开始收集,否则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
8.加热氯酸钾2KClO3 =MnO2&∆= 2KCl + 3O2↑ (分解反应)注意:若没有二氧化锰,可用少量高锰酸钾代替。
9.分解过氧化氢(双氧水)2H2O2 =MnO2= 2H2O + O2↑ (分解反应)注意:分液漏斗下端不要插到液面以下,若用长颈漏斗,其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漏斗逸出。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______________(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在空气中加热汞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汞为________色粉末)。
2、空气(一种重要的_______资源)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O2N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_______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__________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__________,可支持燃烧;N2约占____________,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_______溶于水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1/5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能用铁、铝代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否用碳、硫代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_______,_________破坏和_______等保护:加强_______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________能源,工厂的废气经________过后才能排放,积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臭氧层破坏(________、氮的氧化物等)温室效应(_______、CH4等)酸雨(_______、_______等)白色污染(________垃圾等)3.氧气(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溶于水,液氧和固氧都是________色的。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所以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答案为B。
2.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木炭B. 铁丝C. 红磷D. 硫粉解析: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所以答案为C。
3. 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 氧气极易溶于水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解析:A.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这一描述正确;B. 氧气有三态变化,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正确;C.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是极易溶于水,所以该选项错误;D. 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正确。
答案为C。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 大试管、集气瓶B. 烧杯、玻璃棒C. 酒精灯、铁架台D. 导管、单孔塞解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到大试管(反应容器)、集气瓶(收集氧气)、酒精灯(加热)、铁架台(固定仪器)、导管和单孔塞(导气)。
而烧杯和玻璃棒在该实验中不需要,答案为B。
5.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硫 +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B. 石蜡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 水C.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D.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6.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解析: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它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包括加快和减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O2 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N2 、O2 、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如:CO2、KClO3、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2、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 =AB)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A +B)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2.空气的成分: N2:78%;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4.氮气的用途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笔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一、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2Hg+O22HgO、 2HgO2Hg+O2↑二、模拟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用红磷与空气反应,消耗瓶内氧气使气压减少,通过测定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得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因为生成的P2O5有腐蚀性,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黄色火焰,放热;②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倒吸进入集气瓶中,水位上升约占原来空气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4P+5O22P2O5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1.实验成功的关键:a红磷稍过量。
(目的:为了完全消耗瓶内氧气)b装置气密性要良好。
2.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有一部分水残留在导管中测量结果偏小。
3.待红磷熄灭、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A熄灭——红磷熄灭,说明氧气已消耗完;B冷却——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过早打开测量结果偏小。
4.在集气瓶底装水的目的:吸收有腐蚀性的白烟五氧化二磷,并加快集气瓶冷却。
5.不能用铁或铝代替红磷,铁、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此实验要求生成物是固体不能是气体。
木炭和硫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CO2、SO2气体,气体体积不变,气压不变,不能产生气压差;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因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6.此实验还可以证明氮气的哪些性质?a.难溶于水(物理性质)b.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7.实验完毕发现水位上升少于原来空气体积的1/5,其原因是:a、.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未消耗完;b、.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待红磷熄灭冷却过早打开弹簧夹;d、.玻璃导管预先未装满水,试验后其中残留了一定量的水。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讲义
优加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给物质加热注意事项:1.溶液体积 2.夹取试管的方式 3.外焰加热 4.试管口不要对准自己和他人5.加热后不能立即接触冷水4.玻璃仪器的洗涤洗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课前练习一、填空题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2)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3)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实验结束后发现放在桌子上的试管已经破裂,请你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写出四种):、、、.3、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变化.4、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中,有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保证安全,应做到“三不”:一是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二是不要,三是不要.5、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液体取,固体只需要.二、选择题6、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石蜡燃烧 B.钢铁生锈、鸡蛋变臭C.油库爆炸、汽油挥发 D.石墨导电、水结成冰7、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新课讲解一.空气 掌握情况:1.空气的组成(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实验:步骤 现象 原理 结论实验一 汞在密闭的的容器中加热12天银白色液汞变成红色粉末,容器中空气体积减少1/5. 汞 + 氧气 加热 氧化汞 4/5的体积即不供给呼吸,也不支持燃烧,认为是氮气。
实验二 加热红色物质 红色物质变成银白色,生成的气体可以使大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化汞 加强热 汞 + 氧气 减少的气体等于生成的气体,证明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1)实验原理:4P+5O 2 点燃 2P 2O 5红磷 + 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2)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3)实验步骤:①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教案5篇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教案5篇在教学中我们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化学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化学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雨的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观察获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
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热爱科学,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干燥的季节里大家都希望有一些雨水降临,那么除了正常的雨水之外,还有一种雨水被称作酸雨,大家了解它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关酸雨的视频,请看大屏幕。
教师:播放酸雨视频,酸雨视频展示酸雨对我们环境,动物生存,建筑物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酸雨知识。
组织学生认真观看并思考问题酸雨危害有哪些,酸雨的主要成分有什么?学生活动:回答危害方面并说出酸雨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教师展示:大家请再看看大屏幕上展示的图片,酸雨对空气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白过的食物,大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一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学生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SO2的物理性质研究教师多媒体呈现并讲授:二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_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首先生成二氧化硫。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的化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物质的纯度和杂质的分离、溶液和溶解、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第一部分:物质的纯度和杂质的分离1.纯物质:由同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杂质:混合在纯物质中的其他物质。
3.纯度:纯物质所占的比例。
4.分离纯物质的方法:a.过滤:用滤纸或过滤器将固体颗粒与液体分离。
b.蒸馏: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将液体分离。
c.结晶:通过溶解物质,然后通过降温或加热使其重新结晶得到纯净固体。
d.浓缩:通过加热液体使其部分蒸发,去除一部分溶质。
e.热分解:通过加热将化合物分解,得到纯净物质。
第二部分:溶液和溶解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2.溶质:能够在溶解过程中被溶剂包围的物质。
3.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4.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达到最大溶解度时所得到的溶液。
5.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未达到最大溶解度时所得到的溶液。
6.过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超过其最大溶解度时所得到的溶液。
7.溶解度: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通常用质量浓度表示。
8.影响溶解度的因素:a.温度: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常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压力:对固体和液体溶质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气体溶质影响较大。
c.成分:不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
第三部分: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来的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的过程。
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
3.反应物:参与反应且在反应过程中减少或消失的物质。
4.生成物:参与反应且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物质。
5.反应类型:a.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新物质。
b.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新物质。
c.单一置换反应:一个元素取代了另一个元素。
d.双置换反应:两个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相互交换。
e.还原反应:反应物中的一部分物质失去氧元素或获得氢元素。
f.氧化反应:反应物中的一部分物质失去氢或获得氧元素。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一、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的定义:-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不能通过化学手段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
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 元素周期表分为7个周期和18个族(或组)。
3. 化合物的定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 化合物具有与组成它的元素不同的性质。
4. 化合物的命名:-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规则进行命名。
- 包括基本的命名规则和前缀、后缀的使用。
二、原子的结构1. 原子的基本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环绕核的电子云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带负电,存在于核外的电子云中。
2. 原子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 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类型。
- 质子数加中子数等于原子的质量数。
3. 电子排布:- 电子按照能量级和轨道排布在原子核外。
- 电子排布遵循奥布定律和泡利不相容原理。
4. 离子的形成:- 原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带电的离子。
- 阳离子是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阴离子是获得电子的原子,带负电。
三、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类型和比例。
- 化学式可以用来计算化合物的分子式和分子量。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
- 需要平衡化学方程式,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
3. 化学反应的类型:- 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四、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物理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物质的化学性质:- 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3. 物质的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以及酸、碱、盐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e、改进的实验(shíyàn)装置: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二、空气(kōngqì)各成分的用途
1、氧气(yǎngqì)的用途(:1)供给(gōngjǐ)呼 (2)支持燃烧 2、氮气的性质和用吸途
点燃
4P + 5O2 == 2P2O5 ① 实验前要__检__查_装__置__气__密__性____; ②将集气瓶液面以上容积分成5等分; ③在燃烧匙内放入__过__量___红磷;
④夹紧止水夹,点燃红磷迅速伸入 集气瓶中,立即塞进橡胶塞; ⑤待___装__置__冷__却_到__室__温__时_____打开止 水夹。
注意:
①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1.污染物的类型
②空气污染指数级别越高,
污染越大
烟尘 : (yānchén)
有害气体(qìtǐ):二 二氧氧化化硫氮((SNOO2)2)一臭氧氧化(碳O(3)CO)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酸雨
臭氧空洞
CO2含量增加
温室效应
第六页,共二十四页。
四、氧气(yǎngqì)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
※实验(shíyàn)注意事项: a、不能选用(xuǎnyòng铁)铁在:空气(kōngqì)中不能燃烧
不能选用镁: 镁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反应,
导致结果偏大
选用碳、硫: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气体 b、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
吸收热量、吸收有毒的P2O5 c、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短进长出
第十四页,共二十四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化合物?A. 氧气B. 水C. 铁锈D. 空气2.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哪种物质来检验二氧化碳?A. 紫色石蕊试液B. 澄清石灰水C. 稀盐酸D. 碘酒3. 下列哪种变化是化学变化?A. 湿衣晾干B. 灯泡发光C. 木柴燃烧D. 冰融化4.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有机物?A. 碳酸钙B. 甲烷C. 氯化钠D. 硫酸5. 在下列气体中,哪种气体具有助燃性?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氧化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2.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3.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4.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5.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水是由___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___。
3.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
4.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_________来检验二氧化碳。
5.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2. 举例说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4. 举例说明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5. 简述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化合物由A、B两种元素组成,其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B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2.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物的质量比为5:7,已知反应物的质量为10g,求物的质量。
3. 某溶液中含有5%的氯化钠,现有100g该溶液,求其中的氯化钠的质量。
4. 某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中C、H、O的质量比为3:1:4,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用考虑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B .红磷火焰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C .依据实验现象推测,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D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P+O 2点燃P 2O 5答案:CA .实验前,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造成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B .红磷熄灭后,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以防止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使倒流的水的体积减少,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 .足量的红磷燃烧耗尽了装置内的氧气,实验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由此现象可推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D .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 2点燃2P 2O 5,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
小提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B .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C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D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DA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氮气78%,说法错误;B 、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C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烟尘等,说法错误;D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单元总结提升 3.根据如图2-T-6所示的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单元总结提升
(1)用 A 装置制取氧气所需药品的名称是高锰酸钾。 (2)写出用 B 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3)C 中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甲(填“甲”或“乙”)。
单元总结提升 (1)小明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__将__导_管__一_端__插_入__水_中_,__用_手__捂_住__广_口__瓶_外__壁_,__观_察__水_中__的_导__管_口__是_否__有_气__泡___ __冒__出_,__若_有__气_泡__冒_出__,_则__说_明__装_置_气__密_性__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其原因是__改__进_后__的_装__置_无__须_打__开_瓶__塞_点__燃_红__磷_,__避_免__瓶_内__空_气__外逸而造成 __实_验__误_差___。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___14_%____。
气 量 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的 测 结果出现偏,
>15: 未夹紧弹簧夹,操作慢,空气逸散
定 差的原因
1 <5:
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空气是一种宝 氮气:做保护气;制造硝酸、氮肥等
贵的自然资源 稀有气体:作保护气;作各种用途的电光源等
单元总结提升
空 污染和 污染物:有害气体和烟尘
单元总结提升
例2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答案:BA. 装置②是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正确;B.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a进入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从b排出,错误;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装置④是洗气装置,导气管是长进短出,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正确;D.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集气瓶正放,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正确。
故选B。
2、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A.氮气B.氧气C.甲烷D.一氧化碳答案:AA、氮气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且无毒,可作保护气,故A正确;B、氧气性质活泼,具有氧化性,所以不能用于食品包装填充气,故B错误;C、甲烷是易燃物,容易发生事故,故C错误;D、一氧化碳易燃易爆且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氦气可制作霓虹灯B.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腐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D.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答案:C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利用氦气可制作霓虹灯,不符合题意;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来防腐,不符合题意;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符合题意;D、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化学表达式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化学表达式九年级上册的化学课本中,化学表达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通过化学表达式,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在本文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化学表达式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掌握这一内容。
一、化学表达式的概念和意义1.化学表达式的概念化学表达式是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学物质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关系的方法。
化学表达式可以分为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式两种形式,其中分子式用来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化学方程式则用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平衡关系。
2.化学表达式的意义化学表达式的编写和解读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化学表达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数量关系,进而推导出实验数据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化学表达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指导实验的设计和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保证反应的正确进行和产物的高纯度。
二、化学表达式的编写和解读1.分子式的编写和解读对于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分子式的编写非常直观,只需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价进行交换即可;而对于有些化合物,必须根据离子的电荷平衡原则进行编写。
硫化钠的分子式为Na2S,其中的数字2表示钠离子和硫离子的比例关系。
2.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解读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平衡关系由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
在编写化学方程式时,需要遵循物质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解读化学方程式时,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化学反应的类型、生成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三、化学表达式的拓展应用化学表达式不仅仅是用来编写和解读化学反应过程的工具,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
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化学表达式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原料物质的比例,实现理想产物的高效合成。
在工业生产中,化学表达式也可以指导工艺流程的优化和产品的纯度提高,保证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品质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装在某容器中的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是10L,则该容器的容积为()A.10L B.15L C.12.5L D.18L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防腐的保护气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空气质量日报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和“空气的组成”等内容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A.二氧化锰B.氯酸钾C.空气D.五氧化二磷4.桌子上有一个空烧杯,烧杯内()A.是氮气B.是氧气C.是空气D.没有物质5.“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B.“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C.“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D.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6.如图所示,等体积的A、B两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以看到()A.B瓶中有水流入 B.A瓶中有水流入C.A、B瓶中均有水流入D.A、B瓶均无水流入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8.铁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人们发现铁丝在空气中受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而铁粉却在空气中燃烧,因此铁粉可用于制造烟花,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A.铁的表面积B.氧气的浓度C.燃烧区的温度D.铁丝的粗细9.利用下列原理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能耗少、无污染的是()A.2KClO32KCl+3 O2↑B.2KMnO4K2MnO4+MnO2+O2↑C.2H2O22H2O+O2D.2HgO2Hg+O2↑10.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11.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MnO2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12.如图所示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 C.D.13.某同学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和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14.某同学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充分加热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氯酸钾的质量、氯化钾的质量、二氧化锰的质量与温度(t)关系的图中正确的是()A.B.C.D.15.某课外小组取“红色”水(自来水中滴加红墨水),加入适量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污水变纯净水”的趣味实验.纳米二氧化钛是一种新型材料,在可见光下能促使有色物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据此推测,纳米二氧化钛在污水处理中可作()A.催化剂 B.絮凝剂C.吸附剂D.净化剂16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17.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100mL )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0%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方法是:在100mL 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 ,打开活塞a 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 ,然后打开活塞b 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则通入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大约是 ( )A .25mL 和75mLB .40mL 和60mLC .50mL 和50mLD .60mL 和40mL18.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充分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下图能正确反映高锰酸钾和氧气质量变化的是( )A. B. C. D.19.关于催化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B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物理性质可能发生了变化20.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B .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C .第三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D .第四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21.实验室用100g20%的双氧水与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为使反应慢点进行而又不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则下列操作可以达到目的是( )A .逐滴加入较稀的双氧水B .加水稀释C .减少双氧水的用量D .升高温度22.某同学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制氧气,误将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加入,则其比只单独加热氯酸钾制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加快,得到氧气量增多B .反应速率加快,得到氧气量不变C .反应速率不变,得到氧气量不变D .反应速率不变,得到氧气量增多23.如右下图所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纵坐标表示的是( )A.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B.氯酸钾的质量变化C.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D.氧气的质量变化(第23题图)25.实验室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如图中的点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A.a点表示高锰酸钾的质量B.b点表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质量C.c点表示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D.d点表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了26.在如图收集气体装置中,可以用于收集氧气的是()A.①和⑤B.①和④ C.①和③D.②和③A B C D28.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29.在化学探究活动中,应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以下对实验的观察描述不正确的是()A.暗红色的红磷点燃后,观察到集气瓶内充满白烟,燃烧结束后,白烟逐渐消失B.淡黄色的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观察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银白色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瓶底出现白色固体D.黑色木炭粉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看到石灰水变浑浊30.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二.填空题(共10小题)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澄清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这说明空气中有少量的;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有;将一只老鼠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瓶内,过一段时间,老鼠才会死亡,说明空气中有.2.今年我国多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雾霾天气,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这是2016年元旦前后曲阜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近一个月我们这里空气质量能达到优良的天气很少,治理污染,刻不容缓,下列治理雾霾措施切实可行的是.①鼓励开私家车出行②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③减少燃煤发电,增大太阳能发电④禁止使用化石燃料⑤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⑥推广乙醇汽油⑦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⑧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3.某同学用图14所示装置研究铁丝燃烧实验.(1)依次打开K2和K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接通电源,预热铁丝(事先已打磨好),并未立刻观察到铁丝燃烧,可能的原因是.(3)铁丝剧烈燃烧后,立刻关闭K1.当燃烧停止一段时间后,C中水流入B,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4.将铁粉在空气中洒向火盆,也有火星四射的现象产生.由此可知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结论是不够准确的.假设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和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铁粉在空气中却可以燃烧的事实中,你能得出的一个结论是.5.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某兴趣小组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究.(1)小组同学猜想与铁丝的成份有关,常见的铁合金有生铁和钢.高碳钢是指含有单质碳相对较多的钢。
(2)有些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如图1)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如图2)相似,于是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a.将粗细不同的纯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对比不同.b.将纯铁丝、细钢丝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燃烧,对比不同.c.将纯铁丝、细钢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对比不同.(3)小组同学取了几种不同材质的铁丝进行了在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通过对表中结果分析,于是可以初步得到结论: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与铁丝中的有关.请写出与铁丝燃烧火星四射有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①;②.因此,“取几根细铁丝,拧成一束”的实验效果好的原因是.6.如图右上图所示的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但李阳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于是李阳准备对此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1)李阳认为可能是自己收集的氧气不纯,此时你认为他应该如何改进实验方案.(2)同学小华想帮助李阳搞清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用来做燃烧实验的铁丝往往是生铁,生铁中含有少量的碳元素,镁条中不含碳元素,会不会是这个原因造成现象的差异呢?如果你能从炼铁厂收集到纯铁丝、含碳量很低的钢丝,在实验室里能找到木炭,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是上述原因造成现象差异的.(1)设计实验:(3)分析原因:碳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了CO2气体,气体将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金属熔化物推了出去,从而产生了火星四射现象.7.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药品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H2O2溶液、MnO2①③KMnO4②(2)选用F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填序号).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3)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发生了如下反应:4HCl(浓)+MnO2MnCl2+Cl2↑+2H2O,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选填“反应物”、“催化剂”、“生成物”)8.资料显示: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氧化铁对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有无催化作用,他们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如下实验:将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一大一小的试管中,向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铁且均匀混合,充分加热至没有气体放出,加热过程中,同时测定两支试管放出氧气的时间和氧气的体积.实验结束后,将所测数据绘制成乙图所示的曲线,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了氧化铁,发现其质量没有改变.(1)实验中采用甲图所示的“套管式”加热装置的目的是;(填写字母编号)A.增加大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量B.对比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C.使大试管内的氯酸钾先分解(2)分析乙图曲线,能够得到的正确结论有.(填写字母编号)A.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所需的温度比较低B.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较快C.大小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相同D.大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比较多.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生成1L氧气所需的时间(s)124 79 50 54 75 93 106 153 240 )据如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时,反应速率最快;(2)通过分析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越多越好.(填“是”或“不是”)(3)二氧化锰用量过多冲淡了氯酸钾粉末,相当于减少反应物的,所以反应速率受到影响;(4)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用剩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放有生锈铁钉的废液缸中,发现产生了大量的气泡,经检验此气体为氧气.根据学过的知识初步判断,是生锈铁钉中的某种物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那么究竟是哪种物质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分享和体验探究实验的快乐.【猜想与假设】甲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加快了H2O2的溶液分解.乙同学:铁钉里的加快了H2O2的溶液分解.【讨论交流】丙同学认为“方案一”只能说明Fe2O3加快了H2O2溶液的分解,并不能说Fe2O3就一定是催化剂.你是否支持丙同学的观点?,如果要证明氧化铁是催化剂,就要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这个实验的设计原理是.【反思与评价】除了催化剂能改变H2O2溶液的分解速率外,请你写出一种能改变H2O2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你的设计方案是.2016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1-10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2.C;3.C;4.D;5.B;6.A;7.B;8.D;9.C;10.B;11.A;12.C;13.BD;14.B;15.B;二、填空题(本小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6.2H;C2H5OH;Fe3+;SO3;17.AB;8;D;78.96;18.88g;不饱和;44;A=B>C>D;19.ACD;金属;A;上;肥皂水;加热煮沸;无机盐;复合;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20.分子构成不同;洗洁精是乳化油污,汽油是溶解油污;在溶液中都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2Na2O2+2CO2=2Na2CO3+O2;21.CO;灭火;金刚石;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CO2+Ca (OH)2=CaCO3↓+H2O;放热;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22.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点燃尾气中剩余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23.锥形瓶;BC;2KMnO4K2MnO4+MnO2+O2↑;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看是否熄灭;24.②;氧气的浓度;玻璃棒;Cu+2AgNO3═Cu(NO3)2+2Ag;25.<;2NaOH+H2SO4═Na2SO4+2H2O;可以;不可以;稀硫酸、硫酸钠都会电离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都会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五、计算(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6.CuO;32%;初三化学试题2017年1月9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1.C;2.B;3.C;4.C;5.D;6.B;7.C;8.A;9.C;10.C;11.C;12.A;13.B;14.C;15.A;16.A;17.A;18.B;19.C;20.D;21.C;22.A;23.B;24.C;25.C;26.A;27.A;28.D;29.C;30.C;初三化学试题2017年1月9日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0小题)1.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2.③⑤⑥⑧;32H2O22H2O+O2↑;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或氧气浓度不够;铁丝燃烧消耗了瓶中的氧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逸出,冷却后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4.3Fe+2O2Fe3O4;可燃物的表面积对能否燃烧有很大影响,表面积越大越容易燃烧;5.生铁;钢;b;含碳量;3Fe+O2Fe3O4;C+O2CO2;保持铁丝持续燃烧所需的温度;6.改用纯净的氧气进行实验;四氧化三铁;7.B;D或F;A;①②③;反应物;8.B;ABC;9.;不是;质量分数;MnO2与KClO3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10.铁;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复燃;铁;不成立;支持;设计实验验证Fe2O3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H2O2生成O2的快慢与H2O2的质量分数有关.质量分数可能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同温下取2份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不同的H2O2溶液,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同种催化剂,测量收集一试管气体所需的时间.结果质量分数大的过氧化氢溶液生成的氧气快,先收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