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原材料(煤炭及煤化工部分工业转型发展2016年度行动计划

合集下载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年~2030)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年~2030)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能源是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世界能源格局深度调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加速、国家间技术竞争日益激烈、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制约不断强化等挑战。

为积极应对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作出了推动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

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摆在能源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围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性能源技术创新和对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领域,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技术创新的工作重点、主攻方向以及重点创新行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能源科技的发展形势1)世界能源科技发展趋势:当前,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新的能源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正在并将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在北美率先取得突破,页岩气和致密油成为油气储量及产量新增长点,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作业水深记录不断取得突破;主要国家均开展了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发工作,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增压富氧燃烧等技术快速发展。

燃气轮机初温和效率进一步提高,H级机组已实现商业化,以氢为燃料的燃气轮机正在快速发展;三代核电技术逐渐成为新建机组主流技术,四代核电技术、小型模块式反应堆、先进核燃料及循环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风电技术发展将深海、高空风能开发提上日程,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不断提高,光热发电技术开始规模化示,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多元化发展;电网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不断深化,电气设备新材料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储能技术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煤炭行业碳中和与碳达峰转型发展之路

煤炭行业碳中和与碳达峰转型发展之路

煤炭行业碳中和与碳达峰转型发展之路煤炭革命战略构想,为探寻符合中国特色的煤炭行业转型发展路径提供支撑。

期间,需实现煤炭3.0向4.0、5.0的转型升级,由自动化、向智能化、无人化迈进,由超低排放向近零排放、零排放迈进。

而本研究也发现2020~2030年煤炭消费变幅并不大,但2030~2050年却是煤炭行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期。

为此,将煤炭行业发展路线划分为起步期、攻关期、巩固期3个阶段。

1、起步期:2020-2030年(1)能耗达峰:即便未来煤炭消费比重将逐步回落,但需求总量短期内难有较大降幅。

推动碳减排尽快达峰,就要将煤炭利用过程中节能降耗置于首位,在开采各环节采用高能效开采技术和设备,开展余热、余压、节水、节材等综合利用节能项目,持续优化煤炭利用效率。

煤炭兼具能源与资源双重属性,作为资源可用于煤制油、煤制气等化工品进行能源转化,也能解决部分高碳排放问题[30]。

散煤燃烧的排污量是火电排放的五倍以上,应着力推进煤炭集中利用、源头控制散煤消费与燃烧,科学规划“煤改气”、“煤改电”。

其外,要以减量规划倒逼煤炭行业改革升级,推动能源污染与煤炭燃烧碳排放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等创新发展新模式。

(2)集聚协同:随着碳减排压力增大,煤炭产品质量要求必将水涨船高,市场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亟待推动煤炭产业链形成新标准,应持续向下游延伸以增加产业链附加值。

因此,应构建以煤炭产业为源头,煤电、煤化工等下游产业链集聚融合、相互连接的产业体系;推进清洁高效热电联产技术、特殊煤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等高效清洁发电技术;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减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碳协同减排。

(3)增加碳汇: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减排措施(如植树造林)是增加生态碳汇的重要措施,矿区生态修复则是煤炭行业达成碳中和愿景的有效途径。

此前矿区生态修复多关注立地修复,且修复比率不足四分之一。

我国煤矿主战场位于气候干旱、生态脆弱的中西部,该区生态修复不仅成本高,且修复收效甚微[38]。

煤炭行业转型建议

煤炭行业转型建议

煤炭行业转型建议煤炭行业在全球能源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需求的多样化,煤炭行业必须积极进行转型。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提出煤炭行业转型的建议。

一、开展清洁能源研究与开发煤炭行业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力度,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在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的应用。

例如,开展煤炭气化技术研究,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燃料气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二、提升煤炭采掘和生产技术煤炭产业应注重技术创新,提升煤炭采掘和生产的效率和环保性。

引入现代采矿技术,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降低事故风险。

加大煤矿瓦斯抽采和利用力度,减少瓦斯爆炸危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增加对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三、发展煤炭利用新技术煤炭的利用不仅仅局限于能源生产,还可以进一步发展煤化工、煤基材料等领域。

研发新型煤制品,利用煤炭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降低煤炭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开展煤基石墨烯的研究,将其应用于电池等领域,提高电池性能和循环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发展煤炭煤化工技术,利用煤炭生产化肥、塑料等产品,拓展煤炭的应用领域。

四、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煤炭行业在转型过程中应强化环境保护,减少对水资源的占用和污染。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提高煤炭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加大对矸石的综合利用力度,通过矸石回填、堆石种植等方式,减少矸石带来的环境影响,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五、积极推动煤炭行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煤炭转型不仅是国内问题,也是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议题。

煤炭行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煤炭企业合作,在清洁煤技术、煤化工等领域开展合作项目,共同开拓新的市场和发展机遇。

六、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引导煤炭行业转型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指南的通知【模板】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指南的通知【模板】

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指南的
通知》的通知
各县(市)区经委(经信委、经促局)、开发区经发局:
现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规函〔2016〕433号)转发给你们,请组织企业申报。

此次申报的项目,经工信部审核符合条件的,将给予总投资20%-50%的补助。

因为时间特别紧,省里正式文件尚未下发,省经信委将工信部文件电子版先行转发,此次申报必须在10月31日前将相关材料报送我委,我委11月1日前报送省经信委,省经信委11月3日前报送工信部。

“附件:1.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汇总表”中,一共18个大类,其中符合“九、儿童用品有效供给能力提升”和“十、儿童食品药品供给保障能力提升”两个大类的项目直接报送装订成册纸质材料到市经信委消费品工业处:江洋,电话/传真:********,合肥政务区东流路100号市政务办公楼B座1420室。

其它16个大类的项目,请联系市经信委其他相关处室报送。

详见以下四个附件。

附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规函〔2016〕433号)
附件:1.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汇总表
附件:2.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汇总表
附件:3.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项目实施方案(模板)
2016年10月27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公布日期】2016.04.07
•【文号】发改能源[2016]513号
•【施行日期】2016.04.0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能源科技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印发《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的通知
发改能源[2016]5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各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实施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能源技术创新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2016年4月7日。

37. 煤炭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37. 煤炭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37. 煤炭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37、煤炭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煤炭,作为传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煤炭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过去,煤炭以其丰富的储量和相对较低的成本,成为了许多国家能源供应的支柱。

它广泛应用于发电、工业生产以及供暖等领域。

但煤炭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在未来,煤炭能源的发展方向将朝着清洁化、高效化和多元化转变。

清洁化是煤炭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

通过先进的煤炭清洁技术,如煤炭洗选、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等,可以大大减少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煤炭洗选能够去除煤炭中的杂质和有害成分,提高煤炭的质量和燃烧效率,同时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

煤炭气化技术则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再进一步合成液体燃料或化工产品,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

煤炭液化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如柴油和汽油,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清洁的燃烧特性。

高效化也是煤炭能源未来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存在着能源浪费的问题,通过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设备,如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煤炭的发电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

同时,发展煤炭多联产技术,将煤炭的利用与化工、材料等产业相结合,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价值最大化。

多元化则意味着煤炭能源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应用领域。

例如,在煤化工领域,煤炭可以作为原料生产出各种化学品和新材料,如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

这些产品不仅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还可以减少对石油等传统化工原料的依赖。

此外,煤炭在未来还有可能应用于新能源领域,如煤炭与可再生能源的混合利用,通过将煤炭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实现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可持续。

为了实现煤炭能源的这些未来发展方向,技术创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报告

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报告

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运行报告2016年,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大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超额完成了去产能任务,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局面得到改善,煤炭价格理性回归,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但煤炭需求基本面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煤炭经济平稳运行尚缺乏坚实基础。

一、2016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一)煤炭消费。

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全国煤炭消费在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同比继续下降1.3%,其中电力行业耗煤同比增长0.3%,钢铁行业耗煤下降1.4%,建材行业耗煤下降0.6%,化工行业耗煤增长4.2%。

(二)煤炭产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33.6亿吨,同比下降9.4%。

(三)煤炭进出口。

根据国家海关数据,2016年全国进口煤炭2.6亿吨,同比增长25.2%;出口878万吨,增长64.5%;净进口2.5亿吨,同比增加4800万吨,增长24.2%。

(四)煤炭发运。

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全国铁路发运煤炭19.0亿吨,同比下降4.7%。

2016年主要港口发运煤炭6.4亿吨,同比基本持平。

(五)煤炭库存。

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全社会存煤在连续四年增加后出现下降。

年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9300万吨,比年初减少3499万吨,下降27.3%。

重点发电企业存煤6546万吨,比年初减少812万吨,下降11.0%。

(六)煤炭价格。

根据协会数据,2016年煤炭价格大幅波动,逐步合理回归。

全国煤炭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15.8点回升到11月中旬的162.4点,之后到年末回落至160.0点。

(七)煤炭投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38亿元,同比下降24.2%,比2013年高点下降了42.3%。

其中民间投资1864亿元,同比下降18.3%,比2013年下降37.1%。

(八)行业效益。

2016年煤炭行业去产能简析

2016年煤炭行业去产能简析

2016年煤炭行业去产能简析一、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去产能已是必然 (3)1、煤炭行业产能:57亿吨 (3)2、煤炭行业需求情况:后续将稳定在30亿吨 (4)3、煤炭行业调整有相当长的阵痛期 (4)二、煤炭行业去产能任重道远 (5)1、去产能的重点在国企及集团层面 (5)2、煤炭企业并购重组难度很大 (6)3、中央财政需加大支持力度,地方配套能力严重不足 (6)4、企业有关闭矿的意愿,但需考虑员工和成本 (7)5、1998年煤炭去产能经验 (7)6、煤炭行业去产能是一个长期过程 (7)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去产能已是必然。

根据煤炭行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5 年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为57 亿吨,根据调研企业的反馈产能大致在50 亿吨,数据出入部分主要是对于违建矿掌握程度不同。

煤炭行业的需求随着钢铁、建材等去产能的推进将稳步下行至30 亿吨左右,相对于目前50 多亿吨的产能,产能过剩现象依然较为严重,去产能已经成为必然的过程,不过未来消化产能将有相当长时间的阵痛期。

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国家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去提振需求,行业需要一个去产能的过程。

煤炭行业去产能任重道远。

山西省2011 年进行过一轮煤炭企业的整合,除了个别地区例如吕梁民营矿占比较高外,其他地方均是国有煤矿主导,山西省煤炭行业去产能的重点是国有企业以及上市公司集团层面。

目前煤炭行业去产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推进,一方面是资金跟进慢,电力基金刚开始征收,中央资金仍未到位,更重要的一方面地方政府没有配套能力,山西省119 个财政县有103 个发不了工资,财政压力重。

企业层面虽然有关闭厂矿的意愿,目前的核心制约在于成本及人员安排,目前企业员工安排需要考虑几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员工意愿;二是下岗分流补贴没有明确的说法。

煤炭行业去产能将更多依靠市场化方法。

去产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未来可能的手段,一个是提高环保标准,高硫煤、露天煤等不让生产,其他不达条件的矿井也要关闭;二是提高准入机制,比如说产能规模在100 万吨以下的不让生产;三是中央层面加大支持力度,扩大安置基金规模,让企业主动去产能。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

多年来,我省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已成为我省支柱产业之一。

但整体上仍存在部分产品同质化低端化、产业布局不合理、安全环保问题突出、自主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7号)精神,促进江苏化工行业转型发展、迈向中高端,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石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树立创新绿色安全发展导向,全面实施区域协调江海联动发展,全面落实“减化”要求,全面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着力调存量、控增量、减总量,调结构、优布局、促规范,抓创新、提门槛、强监管,切实增强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一)沿江地区。

重点实施压减、转移、改造、提升计划。

从区域、资源、环境、运输、市场等方面综合考虑,有序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和沿江两岸化工企业向有环境容量的沿海地区转移。

重点延伸拓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排放少的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和功能性化学品、生物及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新型化工节能环保产业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特色品牌优势。

不得新建和扩建以大宗进口油气资源为原料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基础有机无机化工、煤化工项目。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5个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5个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5个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许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7.10•【字号】许政〔2016〕50号•【施行日期】2016.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许昌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5个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许政〔2016〕5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现将许昌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5个专项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7月10日许昌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专项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为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我市过剩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根据《许昌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与工作目标(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去产能促转型为目标,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省、市有关要求,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压减全市煤炭、水泥产能,促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我市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生产能力,压减过剩产能,使行业规模基本合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水平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到2018年底,将煤炭产能控制在1000万吨左右,水泥产能控制在1400万吨左右。

二、重点任务(一)严格控制新增产能1.严格控制煤炭、水泥新增产能项目。

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遏制产能盲目扩张,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加强产能过剩行业项目管理。

3年内各县(市、区)、各部门不得再备案、核准煤炭、水泥新增产能项目,土地、环保等部门和机构不得办理煤炭、水泥行业土地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申报指南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申报指南

附件5“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等,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启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专项2016年度项目,并发布本指南。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全面实施节能战略为目标,进一步解决和突破制约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领域的工艺、系统、装备、材料、平台的自主研发能力,取得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工业应用示范。

本专项重点围绕煤炭高效发电、煤炭清洁转化、燃煤污染控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工业余能回收利用、工业流程及装备节能、数据中心及公共机构节能7个创新链(技术方向)部署23个重点研究任务。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6——1—2020)。

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原则,2016年首批在7个技术方向启动16个项目。

每个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

各申报单位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申报,申报内容须涵盖该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

鼓励各申报单位自筹资金配套。

对于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1. 煤炭高效发电1.1 新型超临界CO2、CO2/水蒸汽复合工质循环发电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类)研究内容:研究煤粉在超临界环境下化学能释放、能量传递及转换机理,揭示燃烧室内压力、温度及成分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超临界CO2及CO2/水蒸汽混合工质的热力学性质、流动特性、传热特性及膨胀做功规律;开展适用于超临界CO2及CO2/水蒸汽复合工质的汽轮机通流结构对热耗的影响研究;开展新型发电系统集成优化、运行特性与控制方法的技术基础研究。

走新型可持续的煤炭工业转型发展之路

走新型可持续的煤炭工业转型发展之路
亡l l七K r K - 七 』 Vl A A 七J Ⅵ I -
芷 业 管 理
走新型 可持续 的煤 炭工业转型发展 之路
文/ 郭银 泉
大 型煤 炭 企 业 特 别 是 煤 炭 百 强 企 业作 为 优 化煤 炭 工 业 结 构 的
兼并 重组 .为煤 炭行 业 的发展 创 造 了 良好 的 内外 部 发 展 环 境 煤 炭企 业 数 量 从 8 9 0
蒙古建 成保 障首都 、服务 华 北 、 面 向全 国的清 洁能 源输 出基地 : 建成
全 国 重要 的现 代煤 化 工 生 产 示 范 基地 全 区确定 当前和今 后一个 时
2 6 c H l N A C O A L l N D u s T R Y
相 信. 中 国大 型煤 炭 企业 一定 能 够 6 . 5 8亿 吨 . 同 比减少 8 0 2万 吨
顺 应 时代 的潮 流 .抓 住 发 展 的 机
遇. 不 断 开 拓 进取 . 迎来 更 加 美好
的 明 天
但是 . 内蒙 古 自治 区煤 炭 品种 直 燃 量 .以清 洁 能 源代 替 煤 炭 直 必然 为 内蒙古 自治 区煤 炭 工业 单一、 低 热质煤 炭在 自治 区 中东 部 燃 . 占很 大 比重 , 运 输距 离 长 、 铁 路 运 转 型和 煤 化工 产 业 发展 提 供 一 个
信息 化融 合发展 . 全 面提高 综合 实
力 和竞争 能力 .提供 了难得 机遇
售 超百亿 元 的企业 共 1 1家 2 0 1 3 增至 5 2亿 吨标准 煤 : 尤 其是 . 针 对
年 1至 量 要求 . 国 家正 着 力解决 空气 污染 问题 . 减 少煤 炭
尽 管如 此 . 全 区煤 炭行业 应该 认识 到 , 煤 炭市场 波动 、 走低 , 并不

2016年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分析报告

2016年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分析报告

2016年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分析报告2016年3月目录一、需求端:三重因素共同决定煤炭需求持续走低 (4)1、三因素决定煤炭需求 (4)2、GDP增速放缓、能效提高、清洁能源发展都将抑制煤炭需求 (6)(1)GDP增速将趋势性放缓 (6)(2)未来能效的提高和结构性调整将极大降低单位GDP能耗 (6)(3)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趋势性降低 (7)3、预计到2020年煤炭需求增速降至约-1.6% (8)二、供给端:实际产能或超预期,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 (9)1、能源局公示合法合规产能:32.5亿吨/年 (9)2、汾渭能源数据统计:2015年末56.47亿吨/年 (10)3、需求决定产量,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 (12)4、进口冲击持续减弱 (13)三、供给侧改革:减产能不等于减产量,实际供给减少或有限 (14)1、供给侧改革目标:两个5亿吨 (14)3、高成本地区产能将首先被淘汰 (17)4、产能到产量的传导:实际产量减少或有限 (18)四、整体判断:供给侧改革利好有限,产能过剩抑制煤价反弹 (20)1、供给侧改革利好有限 (20)2、供过于求将是常态,煤价或维持低位 (20)需求端:三因素导致煤炭需求持续走低。

2015年我国GDP增速降至6.9%,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6%,煤炭占能源消费量比重同比下降超2%。

我们相对乐观地假设2016-2020年我国GDP同比增速维持7%,单位GDP能耗每年下降6%,至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至56.5%,那么至2020年,预计我国的年均煤炭需求增速将降至-1.59%左右。

供给端:实际产能或超预期,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

从能源局公示信息看,全国25个产煤省及地区合法合规产能合计约32.5亿吨,相较2015年煤炭产量36.85亿吨来说有4.35亿吨的违规治理空间。

根据汾渭能源《中国煤矿数据库》统计,截至2015年底,中国煤矿总产能达到56.47亿吨。

据此计算,2015年我国煤炭产能利用率仅为约65%。

最新最全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及产能置换相关政策梳理

最新最全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及产能置换相关政策梳理

• 1、无论是否纳入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凡申请享受中央财政 奖补资金支持的,均按照关闭退出煤矿产能的30%计算,经企业 申请不享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支持的,按关闭退出煤矿产能的 100%计算。(发改运行[2017]1448号)
• 2、已登记公告产能、未纳入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实施方案的合法 生产煤矿,可根据资源条件、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因素,优化 开拓开采布局,采用减少采区(场)、采煤工作面数量等方式实 质性减少产能,产能实质性减少后重新核定煤矿生产能力。产能 核定由煤矿生产能力核定部门按权限审查确认,核定结果按规定 履行产能登记公告、公示程序。生产煤矿核减的产能,按80%的 比例折减后,可用于产能置换。将核减产能用于产能置换的煤矿 不得以任何形式重新提高生产能力。产能置换方案中涉及生产煤 矿核减产能指标的,应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将使用核减产能的 煤矿的详细情况报生产能力核定负责部门、煤矿建设项目主管部 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抄送中国煤炭工业 协会和第三方征信机构。(发改能源[2016]1897号)
• 4、鼓励煤矿实施减量重组,减量重组煤矿不得享受中央财政奖 补资金支持,减量重组后核减的产能可作为减量置换的产能指标 使用。(发改电[2017]279号、发改运行[2017]1448号) • 5、原则上不再通过核减自身建设规模方式承担化解过剩产能任 务。(发改电[2017]279号) • 6、对13类落后小煤矿,做到应去尽去,不享受中央财政奖补资 金支持,可作为置换产能指标。(发改运行[2017]1319号)
• 5、支持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和长期停建煤矿退出或核减产 能,对其中退出煤矿产能规模高于发改运行【2017】691号文件 所明确淘汰落后产能规模的、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煤矿核减 产能的,相应产能置换指标折算比例可提高为200%(发改办能源 【2018】151号) • 6、属于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矿申请核增产能的,现有合法生 产煤矿通过改扩建、技术改造增加优质产能超过120万吨以上的, 所需产能置换指标折算比例可提高为200%。(发改办能源【2018】 151号) • 7、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增加优质产能的煤矿,以 及井下采用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进行采掘作业的煤 矿申请核增产能的,所需产能置换指标折算比例可提高为200%。 (发改办能源【2018】151号)

2016年国发7号文件讲解

2016年国发7号文件讲解

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

煤炭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多,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大幅下降,供给能力持续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安全生产隐患加大,对经济发展、职工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任务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推动煤炭企业实现脱困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于推动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分类处置,将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相结合,实现煤炭行业扭亏脱困升级和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市场倒逼与政府支持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用法治化和市场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

企业承担化解过剩产能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负责制定落实方案并组织实施,中央给予资金奖补和政策支持。

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相结合。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切实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探索保留产能与退出产能适度挂钩。

通过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企业优化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在重点产煤省份和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率先突破,为整体推进探索有益经验。

以做好职工安置为重点,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做好转岗分流工作,落实好各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处理好企业资产债务。

煤炭传统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煤炭传统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煤炭传统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煤炭是一种传统能源,是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较大的能源之一。

然而,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煤炭传统能源产业发展正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煤炭传统能源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煤炭传统能源产业的现状分析1.1 煤炭产能过剩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近年来煤炭行业的过度投资,使得我国煤炭产能严重过剩。

据统计,当前我国煤炭年产能已经超过了40亿吨,而煤炭的产能利用率却相对较低。

1.2 环境污染严重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煤炭行业因此成为环保部门的重点整治对象。

1.3 能源结构调整的压力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正在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煤炭传统能源产业因此面临转型的巨大压力。

二、煤炭传统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2.1 多元化发展面对煤炭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煤炭传统能源产业需要进行多元化发展。

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升煤炭的附加值,推动煤炭进行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和煤制气、煤制油产品;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开发煤矿旁热发电、余热利用和尾矿综合利用等项目,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率。

2.2 清洁煤技术的应用清洁煤技术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燃烧、脱硫、除尘等技术手段,减少煤炭的环境污染。

清洁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在清洁煤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加大投入和推广应用。

2.3 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除了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煤炭传统能源产业还可以通过开发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煤炭煤气化技术、煤炭液化技术、煤炭煤化工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石油产品和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4 外延式发展煤炭传统能源产业也可以通过外延式发展来增加附加值。

安徽省情知识竞赛题

安徽省情知识竞赛题

知识竞赛题库(安徽省情)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题)1、“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A、发展B、科学发展C、加速崛起D、全面转型2、“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是()A、转型发展B、开放发展C、创新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3、“十二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A、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B、走在中部崛起前列C、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D、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

A、战略性新兴产业B、加快新型城镇化C、经济增长D、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5、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转变。

A、生态文明建设B、环境友好C、全面协调D、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加快建设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目标。

A、翻两番B、翻一番C、翻三番D、翻三番7、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工程。

A、五个一B、861C、5352D、千百十8、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

A、产业集群B、产业带C、产业基地D、产业链9、按照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A、适度超前B、综合协调C、立体网络D、以人文本10、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

A、滨湖大城市B、全国性特大城市C、区域性特大城市D、现代化大都市11、将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

煤炭工业政策

煤炭工业政策

煤炭工业政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煤炭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它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煤炭的开采和利用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二氧化碳排放、水污染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进行煤炭工业管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采取了限制产能和控制煤炭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

过去,煤炭产能过剩严重,导致煤炭价格下跌,许多煤矿亏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施了限制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通过关闭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矿,提高整体行业的生产效率。

政府对煤炭行业保持了一定的市场管制,防止不合理竞争和价格战的发生。

我国推动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煤炭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政府加大对煤炭行业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低能耗、低污染的方向发展。

我国还通过法律法规对煤炭行业进行规范管理。

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煤矿的安全生产,保护矿工的权益,防止矿难事故的发生。

政府还规定了煤炭企业的环保要求,要求企业合法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对于不符合相关法规的企业,政府将严肃追究责任,实行惩罚制度。

我国还积极推动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资源正在逐渐减少,政府鼓励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方向发展。

通过发展煤层气、煤电联产等新技术和新业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煤炭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篇示例:中国煤炭工业是我国能源行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煤炭工业政策也在不断修订和调整,力求实现煤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煤炭工业政策的背景、政策重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原材料(煤炭及煤化工部分工业转型发展2016年度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以延链补链、降本增效、兼并重组为主攻方向推动能源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面临的形势。

受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煤炭价格持续下滑和省外低价煤冲击等因素影响,我省煤炭行业生产经营持续困难,亏损严重,矿区安全和稳定压力巨大。

2015年,我省完成煤炭产量1.28亿吨,同比下降5.5%;完成煤炭销量1.33亿吨,同比下降6.1%。

省骨干煤炭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69.09亿元,同比下降11.48%,其中商品煤销售收入427.41亿元,同比下降26.81%,累计亏损118.28亿元,同比增亏91.87亿元,其中煤炭板块亏损84.3亿元,同比增亏78.6亿元。

我省煤化工产业受国际原油价格低迷,主要煤化工产品产能过剩、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同时还面临资金、技术、环境等多方压力,产业陷入困境,急需转型升级。

(二)指导思想。

煤炭工业以稳定煤炭产量、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能布局、提高全员工效为中心,着力减员降本提效。

煤化工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规模化发展、基地化布局、园区化集聚、循环化利用原则,推动煤焦化工、尼龙化工、煤制甲醇、煤盐化工转型升级,加快“退城进园”步伐,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延伸产业链,向化工品高端化、精细化、差异化、终端化发展。

(三)工作目标。

2016年,全省原煤产量1.22亿吨,主要煤化工产品甲醇360万吨、尼龙66盐30万吨、尼龙6切片10万吨。

二、煤炭脱困重点工作(一)突出重点工程,实现安全生产。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管理、装备、培训并重”原则,全面实施煤炭行业“126”工程,即围绕“1”个目标(安全生产),突出“2”个重点(灾害防治和生产管理),落实“6”项任务(监管体系、人员素质、安全装备、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应急救援),提高矿井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和煤矿抗灾能力,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依靠科技进步,确保安全投入,加强“三基”(基层、基础、基本功)工作,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稳定煤炭产量,优化产业布局。

一是严控新建煤矿项目审批。

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建设不符合国家要求的矿井、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及煤矿生产能力核增项目,确因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新增产能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二是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以开采劣质煤为主的矿井不再进行扩能改造;三是核减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严重、水文地质极复杂的矿井生产能力500万吨,控制产煤增量;五是有序退出环境敏感区、资源枯竭、灾害严重、煤质差、长期亏损的煤矿。

(三)加大推进力度,分类处置兼并重组小煤矿。

一是对安全生产有保障、恢复生产有效益、资源禀赋条件好的煤矿,可在安全生产验收合格并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及以上标准后恢复生产;二是对停产整顿(含技术改造、通风排水)矿井,明确整改时间,限期达到安全生产标准,逾期不达标的,依法实施关闭。

三是对涉法涉诉煤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妥善处置涉法涉诉问题,保证兼并重组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推动人员转岗分流。

一是优化内部组织结构,科学调整、整合生产经营单位,精简管理机构和人员,引导管理人员充实生产经营一线,或转岗到其他企业管理岗位就业。

二是结合稳产控产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计划,制定实施减员分流方案,稳妥开展减员增效。

三是鼓励支持辅助生产、后勤服务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四是建立转岗就业培训机构,加强转岗及创业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积极开发用人渠道,提供用人信息,为转岗就业人员牵线搭桥,实现职工就业岗位的平稳转移。

重点支持平煤神马集团与中兴集团的中兴平顶山项目,安排平煤神马集团富余职工。

推动郑煤集团与郑州市开展合作,实现人员平稳转移。

(五)积极开拓市场,扩大煤炭销量。

加强市场营销,拓展销售市场;加强煤质管理,提高原煤洗选加工比重,增强煤质竞争力。

提高省内电煤市场占有率,促进煤电合作共赢。

积极开拓省外电煤市场和省内非电煤工业用户,加强与大用户的战略合作。

加强同业之间的沟通、协调,争取省内同业煤炭销售策略的联动协作,抱团取暖,避免恶性竞争、导致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

(六)加强内部管控,着力降本增效。

一是压缩各项投资,减少各类投资性活动,重点建设煤矿续建项目、技改项目和配套选煤厂项目,加强项目建设控制管理。

二是整合岗位,合并机构,降薪降资,减人提效。

三是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全方位开展成本对标活动,严格费用支出预算管理,进一步降低成本目标和费用指标。

四是增强资金管控能力,加强资金统一管理,大幅压缩内部贷款,严控应收账款规模,加大货款回收和清欠力度,加快资金流转,切实维护资金链安全,防范经营风险。

三、煤化工产业转型重点工作(一)延伸煤化工产业链。

发挥我省煤化工产业优势,推动现有初级产品向下游产品、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化工材料方向延伸,形成6大煤基化工产业链。

一是延伸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重点拉长“炼焦副产品—尼龙66盐—工程塑料、帘子布、改性新材料、气囊丝等”产业链。

二是延伸煤基聚酯产业链,重点拉长“煤制乙二醇—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煤制甲醇—1,4—丁二醇—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四氢呋喃—氨纶”产业链。

三是延伸煤制烯烃产业链,重点拉长“煤制甲醇—烯烃—精细化学品”产业链。

四是延伸煤基清洁燃料产业链,重点拉长“煤制甲醇—醋酸—乙醇—燃料”和“煤制甲醇—二甲醚—燃料”产业链。

五是延伸煤盐一体化产业链,重点拉长“煤—电—氯碱—耗氯精细产品一体化”产业链。

六是加快传统化肥行业技术改造,做强“煤—合成气—合成氨—尿素—复合肥”产业链条,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着力向高端化、精细化、差异化、终端化延伸发展。

(二)全力打造煤基尼龙化工基地。

按照“持续巩固优势产品地位、加快提升高端产品比重、适时开发尼龙6产品”的总体战略,坚持走高端化、差异化路线。

围绕品质提升,加快提升气囊丝、细旦丝、高品质己二酸等高端产品比重,实现高品质66盐批量生产,推动尼龙系列产品整体提档升级。

加快建设叶县尼龙化工产业园,积极推进帘子布公司整体搬迁,以己内酰胺项目建设为契机,发展尼龙6及下游产业,形成与尼龙66产业相互支撑的大尼龙产业格局,打造百万吨级尼龙化工基地。

在开发工程塑料改性及赛尔纤维的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迅速形成产业规模。

深化与国际行业巨头的战略合作,稳定大客户销量,着力开发新兴国家市场,增强市场定价权和竞争力。

(三)大力推动濮阳精细化工、鹤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1.以濮阳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三化链接”示范基地为基础,围绕做大做强精细化工,加大集群引进力度,探索构建“1+X”集群发展模式,吸引数量众多、生产不同种类精细化工产品的中小型加工商抱团转移、集群发展,加快推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后加工、甲醇制丙烯、甲醇制芳烃等项目建设,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濮阳精细化工基地。

2.依托鹤壁现有煤炭资源和煤化工产业基础,加快完善煤电产业链、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链、煤基新能源产业链、煤制烯烃产业链、煤制乙二醇及其下游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链等“5+1”产业链,扩大高终端产品规模。

加快推进鹤壁世通绿能石化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350万吨/年重油煤焦油综合利用项目、鹤壁盈德工业气体岛及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鹤壁清洁能源与新材料生产示范基地。

(四)加快煤化工“退城进园”步伐。

积极实施“退城进园”项目,推动煤化工产业集聚,实现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

重点支持平煤神马集团天宏焦化有限公司110万吨/年焦化搬迁改造项目、开封东大化工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飞行化工20万吨己内酰胺转产项目,氯碱股份20万吨烧碱及20万吨PVC异地搬迁项目,晋开延化6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及其配套装置建设项目、兴发昊利达肥业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退城入园清洁生产项目。

(五)淘汰和退出落后煤化工产能。

加快企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河南能源化工集团逐步退出盐化工、氯碱化工领域,对长期停产、技术落后、产品竞争力小的企业进行转让或拍卖,重点处置商丘龙宇化工有限公司脂肪醇装置等。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技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省政府国资委、金融办等省直部门以及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三门峡、商丘、济源等省辖市政府要加强工作协调,统筹全省煤炭及煤化工发展的整体规划布局,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重点解决资源、土地、供电、资金等问题,特别是煤化工企业厂区周围居民搬迁、环保审批手续等。

(二)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煤炭采掘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有关事项的通知》(财税〔2015〕117号)要求,扩大煤炭行业增值税抵扣范围,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相关政策。

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的通知》(安监总科技〔2015〕63号)要求,购置的新装备可一次性摊入成本。

调整煤炭资源配置政策,按照我省调整重要矿产资源整合与配置政策的规定,1200米以深的资源暂不出让。

改进煤炭资源价款征收方式,取消预配置资源价款年度征收计划,不再预收探矿权价款。

支持已预配置的煤炭资源抓紧办理矿业权证,对企业已缴纳的预付价款(含已预收1200米以深部分),允许在集团内部统一调配办理矿业权。

从2016年起三年暂缓提取和缴存煤炭企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修订《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调整保证金缴存使用办法,完善管理措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环境治理保证金缴存标准,结合治理需要,建立三年修订标准的工作机制。

已缴存的保证金由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财政部门指定一个银行账户集中存取,允许集团公司在区域内统筹使用,原分散在省内各地的保证金账户一律销户,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国土资源、环保部门对保证金专户进行监控。

2016—2018年,免收省骨干煤炭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支持企业发展。

(三)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2016—2018年,每年安排2亿元资金,对省骨干煤炭企业非煤产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转型升级项目给予专项补助,具体办法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

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基金优先用于支持省骨干煤炭企业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抢占高端产业发展先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