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第19课课后知能检测
一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七单元课文同步(版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重点语句应用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重点语 句进行表达,提高自己的 语言运用能力。
拓展阅读材料推荐
相关主题阅读材料
优秀文学作品推荐
学生可以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 文章或书籍,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学生可以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类题材阅读材料
学生可以阅读与课文题材相似的其他 文章或书籍,以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 。
总结词
友爱互助,快乐成长。
详细描述
这篇课文通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展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友爱互助的关系。小公鸡关心小鸭子的生活,愿意 与它分享食物,而小鸭子则用其擅长游泳的能力帮助小公鸡过河。它们在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彼此关心、互 相帮助,体现了友爱和互助的重要性。
《树和喜鹊》
总结词
友情与陪伴,生命与环境。
文本内容概括与梳理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需要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包括主要人物、事件、情节等 。
梳理文章结构
学生需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包括 段落大意、主题句等,以便更好 地理解文章。
重点语句分析与应用
重点语句识别
学生需要识别出文章中的 重点语句,包括中心句、 过渡句、总结句等。
重点语句分析
学生需要对重点语句进行 分析,了解其含义、作用 和表达方式。
要点一
总结词
快乐源于内心,不在于外在环境。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这篇课文通过描述一个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找到快乐的故 事,告诉我们快乐不是取决于外在的环境,而是源于我们 内心的感受。无论是一个人玩、两个人玩、许多人玩,还 是什么游戏都不玩,只要我们内心感到满足和快乐,就能 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故事鼓励孩子们要拥有一颗平常心, 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是第七单元《荷叶圆圆》中的生字?()A. 荷B. 叶C. 圆D. 亮2. 《古诗二首》中,《池上》的作者是谁?()A. 白居易B. 杜甫C. 王之涣D. 王安石A. 绿油油B. 亮晶晶C. 香喷喷D. 软绵绵4. 《荷叶圆圆》一文中,下列哪个词语表示小水珠在荷叶上的动作?()A. 滚动B. 跳跃C. 摇摆D. 飞舞5. 下列哪个字是第七单元《要下雨了》中的生字?()A. 下B. 雨C. 了D. 天A. 蝴蝶B. 青蛙C. 小鸟D. 兔子7. 《荷叶圆圆》一文中,荷叶被比喻成什么?()A. 大伞B. 绿床C. 船D. 风筝8. 下列哪个字是第七单元《文具的家》中的生字?()A. 文B. 具C. 家D. 们A. 铅笔B. 橡皮C. 尺子D. 蜡笔10. 《古诗二首》中,《小池》的作者是谁?()A. 杨万里B. 赵师秀C. 范成大D. 陆游二、判断题:1. 《荷叶圆圆》一文中,荷叶是绿色的。
()2. 《要下雨了》一文中,燕子低飞是因为要下雨了。
()3. 《文具的家》一文中,铅笔、橡皮和尺子是好朋友。
()4. 《古诗二首》中的《池上》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5. 《荷叶圆圆》一文中,小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
()6. 《要下雨了》一文中,蚂蚁搬家是因为要下雨了。
()7. 《文具的家》一文中,主人公铅笔找不到家了。
()8. 《古诗二首》中的《小池》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9. 《荷叶圆圆》一文中,小蜻蜓在荷叶上休息。
()10. 《要下雨了》一文中,小鱼跳出水面是因为要下雨了。
()三、填空题:1. 《荷叶圆圆》一文中,小水珠把荷叶当作自己的__________。
2. 在《要下雨了》的故事里,__________告诉小兔子要下雨了。
3. 《文具的家》中,铅笔找到了自己的__________。
4. 《古诗二首》中的《池上》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小荷”指的是__________。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提升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19课皇帝的新装【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B.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等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B项没有语病。
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缺宾语,可在“道德”后加“建设”。
C项缺主语,删掉“经过”或“使”。
D项句式杂糅。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毒胶囊”中的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B.某医院院长被迫在死者追悼仪式上下跪的视频引发各方关注,医闹闹到如此地步,确实骇人听闻。
C.得知他们是来自杭州的小记者后,浙江的人大代表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炫耀:你们真能干!D.清明节前夕,“代理扫墓”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专家解读清明祭祀文化,直言“代理扫墓”滑稽可笑。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炫耀”的意思是夸耀,特意强调自己的某样优势,而本句要表达的意思是夸奖他人。
与语境不符。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附和(hè)愚蠢(chūn)钦差(qīn)陛下(bì)B.赏赐(cī)头衔(xián)爵士(jüé)花纹(wén)C.骇人(hài)炫耀(yào)妥当(tuǒ)呈报(cénɡ)D.系上(jì)勋章(xūn)更衣(ɡēnɡ)称职(chè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音的识记。
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同步课时作业 21-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1.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________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________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________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A.放弃探求缺乏B.抛弃探求缺欠C.抛弃探究缺乏D.放弃探究缺欠2.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跑鞋来说,舒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跑鞋制造商也是绞尽脑汁,重点考虑消费者双脚的感受。
B.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锲而不舍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C.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D.你也不看看实际情况,就轻而易举地下结论,这样做不好啊。
3.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②麻烦的是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A.①②⑤③④B.③②④①⑤C.⑤③②①④D.③②⑤①④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每处不超过15字。
在我们的心理习惯当中,与创新意识最有抵触的是什么呢?是“无争议陷阱”。
中国民众长期以来愿意接受一种“无争议”的成果,一有“争议”,①____________。
这一点,正好与创新意识水火不容。
大家知道任何创新,必然是对既有成果的挑战,必然是对过往信条的否定,必然是对公众公认秩序的撼动,也必然是对原定规则的触犯。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9课七颗钻石人_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练习1、给加横线字注音。
旱灾()干涸()水罐()绊倒()唾沫()舔净()答案:zāi hé guàn bàn tuò tiǎn解析:分析:灾:读“zāi”,指水、火、荒旱等所酿成的祸害,如涝灾、洪灾。
涸读“hé”,指水干了,如涸辙、干涸。
罐读“guàn”,盛东西或汲水用的瓦器,亦泛指各种圆筒形的盛物器皿,如瓦罐、铁罐。
绊读“bàn”,指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如绊倒、羁绊。
唾读“tuò”,作名词,意为口水。
口中的一种液体,黏液。
作动词,意为用吐唾沫进行公然凌辱或表示反感或轻蔑,如辱骂。
舔读“tiǎn”,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如舔食、舔干净。
点评:本题考查先生对字音的记忆和辨别能力。
2、解释词语①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瞬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清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遇到出乎不测的丧事而特别高兴。
②一眨眼,描述工夫之短。
③清而透明。
解析:分析:①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不测的丧事而特别高兴,如:小明看到多日不见的好朋友,不禁喜出望外。
②瞬间是一眨眼,描述工夫之短的意思,如:小偷在忽然出现的警察面前,瞬间目瞪口呆。
③清澈的意思是清而透明,如:山间小溪曲折曲折,非常清澈。
点评:本题考查先生对词语的理解、记忆能力。
3、填空。
《七颗钻石》是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_____的______(文体)。
他还有响誉世界的长篇小说作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童话;《和平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妮娜》解析:分析:列夫•托尔斯泰,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19课《雾在哪里》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19课《雾在哪里》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将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èn w ù iáng d ì甚顽雾梁躲至二、拼一拼,写一写。
sàn bù wú lùn hǎi àn 早晨,我来到海边()。
好大的雾啊,()是()fáng wū yí qiè还是(),都看不见了。
雾把()都藏了起来。
三、查字典,填一填。
四、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霎时..,四周变暗了。
()①极短时间②极长时间2.他是个淘气..的孩子。
()①顽皮②生闲气,惹生气3.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①十分忧愁②闲适自得五、照样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例:他是个淘气的孩子。
1. 是。
例: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2. 把。
六、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1.文中“我”指的是,“我”把藏了起来。
2.找到“雾”说的话,用“”画出来。
3.想象一下,雾还有可能飞到哪里,把什么藏起来。
仿照文段写一写。
有一天,雾飞到。
“我要把藏起来。
”于是,他把藏了起来。
无论是、,还是,都看不见了。
参考答案一、sh án w l uǒ zh二、散步无论海岸房屋一切三、山五àn 海岸尸六 wū房屋身六 duǒ躲闪四、1.① 2.① 3.②五、1.妈妈是一名教师。
2.我把作业写完了。
六、1.雾大海2.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3.森林里森林森林树木花草小鸟。
课件1: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2011·杭州高二检测)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党和政府把发展以“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 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 是为了( ) 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
2.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 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 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 有( ) ①“文革”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 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③④
2007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钱学森的评语: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他是知识的宝藏, 是科学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两弹元勋”——邓稼先 “死而无憾”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一号”
意义:继苏美法日后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
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材料二: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 卫星,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 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 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本课探究: 探究一:新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 探究二:取得这些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这些成就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一面》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19课《一面》课后习题含答案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一锤定音(在划线字的正确读音后画“√”)。
摩挲(suōshuō)踌躇(zhùchú)抚摩(mómō)憎恶(zēnɡzènɡ)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恳()窖()择()灰()恳()窑()译()恢()四、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用手轻轻摩擦。
()2.热情周到或情谊深厚。
()3.刚刚显露的事物发展的趋势或迹象。
() 4.做错事或说错话,后悔不应该这样。
() 5.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五、择优录取(辨析破折号用法,填序号)。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话未说完C.表示插说内容D.表示话题转换1.我向里面望了望——阴天,暗得很。
()2.哦!您,您就是——()3.一个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4.这天气真坏透了——他怎么还没有来?()六、字斟句酌。
1.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
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1)前两句属于__________描写,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赫然”是__________的意思。
(3)从“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两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
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我总是昂着头。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1)“虐待”意思是__________。
(2)“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年”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这几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1)给这段话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三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试-19七颗钻石-人教版
19 七颗钻石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读拼音写词语。
一位旅人走得很cōnɡ忙,忘记带足够的水,jìnɡ然lèi倒在路边。
他āi伤地叹了一口气,rěn不住tiǎn了一下干裂的嘴唇,yàn下一口tuò mo。
这时,一位好心人给他水喝,他的眼里yǒnɡ出激动的泪花。
二、比一比,再组词。
渴()竭()哀()享()舔()添()三、选字填空。
递第传()()一()给勇涌()现泪如泉() ()敢四、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1.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2.过了一会儿,阮恒又开始呜咽.( )。
3.秋天到了,树上结出了累.( )累硕果。
4.由于长年累.( )月的辛劳,妈妈的头发白了许多。
5.小姑娘累.( )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6.那七颗钻.( )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7.蕾蕾是个善于钻.()研的好孩子。
句子模块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罐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罐子里装满了水。
罐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1.阳光洒满大地。
( )阳光洒满大地。
2.音乐吸引着观众。
()音乐吸引着()观众。
读写模块七、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回答问题。
1.照样子,写词语。
哀哀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匆匆忙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清澈又新鲜__________ __________2.读课文,你会发现文中这只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
4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课堂笔记
主题:4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小麦》课堂笔记1. 概述本文将针对4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小麦》进行课堂笔记的整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巩固知识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课文内容概述《小麦》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小麦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描绘了小麦在不同季节的景象和成长变化,以及人们对小麦的呵护和关怀。
3. 课文要点总结3.1 播种期小麦在春天播种,从土地里顽强地挤出娇嫩的小芽,开始了生长的征程。
3.2 夏季生长期夏季,小麦一天天长高,又是绿油油的,又是秀气,远远望去,犹如一块金黄色的大地毯。
3.3 秋季成熟期秋天到来了,小麦已经长大,娇嫩的小芽变成了一片金黄,随着秋风摇摆,金黄的麦穗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3.4 人们的伺候人们用各种工具收割小麦,将它们堆成麦垛,小麦感到自己非常幸福。
4. 课文思想内涵《小麦》通过描写小麦生长的全过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劳动者的敬重。
也启发我们珍惜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珍惜每一颗小麦。
5. 课文学习收获5.1 了解了小麦的生长特点,增加了对农业生产的认识。
5.2 感悟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劳动者的敬重。
5.3 增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6. 课后作业建议6.1 复述小麦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
6.2 思考如果你是小麦,你会怎样感受人们对自己的呵护和关怀。
6.3 写一篇关于小麦的作文,表达对小麦和农民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7. 总结通过学习《小麦》,我们不仅丰富了知识,还培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珍惜一切的态度。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课后作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8. 启发《小麦》这篇课文不仅仅是对小麦生长过程的描述,更重要的是通过小麦的故事,启发我们珍惜大自然的恩赐,珍惜农民的辛勤劳动。
小麦在成长的过程中,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也展现了对人类的依赖。
我们从小麦身上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看到了勤劳智慧的农民对大自然的理解和对土地的呵护。
第19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
政治上
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
经济上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
科技上
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促进了科技的进一 步发展;加强了中外科技交流。
精神上
振奋了民族精神。
1.新中国成立、社 会主义制度确立、 改革开放 2.党和政府制订了 科技发展规划 3.科技工作者的开 拓精神与无私奉献 4.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推动
科技成就
成就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生物技术 计算机技术
时间
1964年
1964年 1970年 2003年 1965年 1973年 20世纪末
1983年
作用
科技成就
成就
时间
作用
两弹一星
原子弹 中近程导弹
1964年
打破垄断、提高地位、 扩大影响、加强能力
1964年
同上
“东方红1号”
载人航天
神舟五号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2005年10月12日, 中国“神舟六号”升空, 17日顺利返回。
(教学设计)-部编新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棉花姑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反思
《部编新版一级下册语文19课《棉花姑娘》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反思》这是一篇一级下册语文教案,把读、演、评融为一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学习效果更好。
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唤起了学习的情感,既发展了语言,学会了倾听、评价、欣赏,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19 棉花姑娘课时测评方案一、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____&;ɡ____ē____&;____&;娘颗瓢别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棉花(&; &;) 燕子(&; &;)碧绿(&; &;)治病(&; &;)三、看拼音,写词语。
īēɡ&; &; &; ɡ&;īɡɡēɡ&;ɡɡ&;&;四、我来扩词。
星( ) ( ) ( )七( ) ( ) ( )五、填上合适的词语。
碧绿碧绿的____________碧绿碧绿的____________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_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_六、选一选。
(填序号)①燕子②啄木鸟③七星瓢虫④青蛙1.________捉空中的害虫。
2.________捉田里的害虫。
3.________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
七、课内阅读。
啄木鸟飞来了。
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啄木鸟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1.这段写的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对话。
2.啄木鸟为什么不帮助棉花姑娘捉害虫呢?()A.因为啄木鸟太忙了。
B.因为啄木鸟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
3.棉花姑娘和啄木鸟说话都很有礼貌,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来呢?棉花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啄木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二、&; &; &; &;三、医生特别奇怪星星生病干活四、星星星光星辰七个七人七五、西瓜麦苗衣服花儿六、1。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基因畅想》同步练习 语文版
【同步达纲练习】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你知道下列词语的含义吗?(1)前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有余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第六段的内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全文通俗易懂,你还能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
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
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
在实验室种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
实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
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出现。
这类作物所有的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
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19课《牧场之国》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牛圈.()毛毡.()畜.牧()牛犊.()模.样()哞.哞叫()二、读拼音,写词语。
yuǎn tiào() zūn yán()jùn mǎ()fēi chí() bǎn dènɡ() y āo he()línɡ dɑnɡ() huī fù() sh ēnɡ chù()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姿态等端正庄重。
()2.安静清闲。
()3.形容面积很大,空旷,看不到边。
()4.用尽目力向远处看。
()5.形容动物肥壮结实。
()四、读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能猜到牛群仿佛正在思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色的晩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1)这句话描写了牧场的傍晚十分____(A.寂静 B.喧闹),表现了景物的____(A.静态美 B.动态美)。
(2)写远处的汽笛声的作用是____。
A.以动衬静B.以静衬动五、作者一共四次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四次分别写了什么?请连一连。
第一次羊群、猪群、鸡群自由的生活第二次牧场宁静的夜晚第三次绿色低地上牛群活动的场面第四次碧绿的低地,飞驰的骏马六、作者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有误的是哪一项?()A.这句话成为全文描写的一条线索,使文章层次清楚。
B.既向读者介绍了荷兰独特的美景,又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C.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荷兰除了牧场之外,别无其他,风景也不过如此。
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①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9课 大雁归来 课时练含答案(1)
《大雁归来》一、积累与运用1.选择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A.雾霭(ǎi)纠正(jiū)缄默(xián)迁徙(xǐ)B.赌注(dǔ)撤回(chè)沼泽(zhǎo)符合(fǔ)C.黑鹂(lí)预料(yù)蹼鹬(yù)弥漫(mí)D.喧闹(xuān)稀疏(shū)频繁(bīn)偶尔(ěr)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融化暄嚷忧郁B.邀请凋零雉鸡C.想象枯燥稀疏D.鸭蹼窥探赌注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估量....的。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B.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无疑不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榜样。
C.事实证明,当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是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一代。
D.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语言凝练含蓄,内容博大精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下册 第19课 七颗钻石 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同步测试一、读拼音写词语。
(共1题;共20分)1.(20分)读拼音写词语。
一位旅人走得很cōnɡ忙,忘记带足够的水,jìnɡ然lèi倒在路边。
他āi伤地叹了一口气,rěn不住tiǎn了一下干裂的嘴唇,yàn下一口tuòmo。
这时,一位好心人给他水喝,他的眼里yǒnɡ出激动的泪花。
二、比一比,再组词。
(共1题;共12分)2.(12分)比一比,再组词。
渴哀舔竭享添三、选字填空。
(共2题;共12分)3.(6分)选字填空。
递第传一给4.(6分)选字填空。
勇涌现泪如泉敢四、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共3题;共14分)5.(4分)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过了一会儿,阮恒又开始呜咽。
6.(6分)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秋天到了,树上结出了累累硕果。
由于长年累月的辛劳,妈妈的头发白了许多。
小姑娘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7.(4分)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蕾蕾是个善于钻研的好孩子。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共2题;共10分)8.(5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
改成“把”字句9.(5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水罐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缩句六、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共2题;共6分)10.(2分)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罐子里装满了水。
罐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阳光洒满大地。
阳光洒满大地。
11.(4分)把句子写具体。
音乐吸引着观众。
音乐吸引着观众。
七、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回答问题。
(共6题;共48分)12.(12分)照样子,写词语。
哀哀地匆匆忙忙清澈又新鲜13.(8分)根据课文《七颗钻石》内容填空。
读课文,你会发现文中这只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
首先,在小姑娘把水施舍给小狗后,木头做的水罐变成了;接着,在母亲把水罐递给小姑娘那一瞬间,水罐变成了;当小姑娘再次把水罐递给过路讨水人时,水罐里跳出了,并从里面涌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邓小平说:“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阐明了中国发展“两弹一星”的重要影响是()A.促进了经济发展B.实现了科技创新C.加强了国防力量D.提高了国际地位【解析】“没有原子弹、氢弹……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等信息,说明“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
【答案】 D2.中国的一项科技成果问世后,国际媒体评论说:“今天的试验是对赫鲁晓夫的继承人的一次及时的提醒,即提醒他们对中国已决心通过它自己的力量在一切领域获得发展。
”对此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硬了,气顺了。
”这一科技成果应该是()A.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天D.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解析】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这一年苏联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上台。
A项出现在“一五”期间,B项发生在1965年,但与题意不符,C项发生在1970年,故排除A、B、C三项,答案为D项。
【答案】 D3.“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组委会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指的是() 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D.原子能、原子弹【解析】钱学森对中国原子弹、导弹的发展做出了突出成就。
【答案】 B4.(2014·苏州高二检测)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升空后,德国专家维克称,中国人在践行自己的格言,“你们能做的,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也一样能做”。
下列科技成就符合上述观点的是()①籼型杂交水稻②“两弹一星”技术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④载人航天工程A.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依据材料中“你们能做的,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也一样能做”可知,这里说的科技成就应是外国领先,中国奋起直追取得的,②④都不是中国首创,符合题意,①③都是中国首先取得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答案】 C5.(2014·福州高二检测)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汇报》报道:“中国正在奋起直追。
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A.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神舟五号”进入太空【解析】“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中国人进入太空”符合这一材料信息的是B、D两项,“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中国的崛起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故只能选D项。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文革”时期。
【答案】 D6.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
”这项科技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C.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解析】解题时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东方红’威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该是指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故应选C项。
【答案】 C7.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
在我国航天活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有()①“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②“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与回收③航天飞机研制成功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解析】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
中国目前还没有航天飞机,排除选项③。
【答案】 C8.某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从一张报纸上看到,我国一次科技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东方红一号”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
请推断这张报纸最早可能发行于()A.1970年B.1973年C.1980年D.1990年【解析】“东方红一号”在1970年发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
故有关报道最早可能出现在1973年。
【答案】 B9.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袁隆平)”。
这句话说明()A.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D.个人英雄主义【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邓小平对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决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是靠科技。
【答案】 A10.右图所示科技成就表明()“银河—Ⅱ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A.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B.中国已成功研制了第一台计算机C.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居于世界前列D.中国已接入国际互联网【解析】“银河-Ⅱ号”巨型计算机是高性能先进计算机,因此,其标志着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居于世界前列。
【答案】 C11.1965年,某报刊发表评论:“它的实现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开避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这是指()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B.人类基因的研究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南优2号杂交水稻【解析】“据1965年”“人工合成蛋白质”等信息可知,这项成就是指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答案】 C12.(2014·福州高二检测)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里,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列我国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解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在当时居世界之首。
【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2014·潍坊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材料二开国元勋毛泽东说,“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
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江泽民《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序言(1994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中国取得哪些“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技成果。
(2)材料三中毛泽东的愿望是哪一年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核技术有了什么新发展?(3)根据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有何新特点。
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解析】本题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为主题,考查材料解析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即可。
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小问,注意“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关键信息,联系和平利用核能,回答第二小问。
第(3)问要依据“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等信息,回答第一小问。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答出任一战略决策即可。
【答案】(1)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九章算术》《石氏星表》《授时历》,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
(2)1964年。
发展:和平利用核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3)特点:高新技术发展迅速,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
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或可持续发展战略。
14.(2014·扬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材料三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55年的3 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达到3.1万项。
——《中国现代史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各个阶段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2)综合材料二、三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结合教材知识和图表中不同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
第(2)问中第一小问,结合第(1)问和材料二中的“科技人员”及材料三中的“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可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决定经济的发展,但又离不开经济为其提供的物质保障,科技的发展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等组织答案。
【答案】(1)①建国之初,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以及党中央制定的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努力。
②“左”倾错误和三年经济困难。
③党的纠“左”措施使得形势好转。
④“文革”时,科技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
⑤“文革”结束,批判“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①发展条件:国家重视,科学决策,科研队伍,经费投入,教育水平等。
(任答四点即可)②关系:科技的发展决定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它的发展又依靠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的发展;科技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