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6 开国大典》 赛课导学案_0
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导学案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导学案【小编寄语】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导学案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收集的优质的教学案例,目前,“学案导学”的模式已经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该模式能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跟语文小编一起来学习学习!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了解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导学过程:一、激趣定标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2、过渡:出示图片: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擎着:往上托;举。
瞻仰:恭敬地看。
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
排山倒海:排,推开。
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2、质疑解疑: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活动(二)1、练习分段:(1) 默读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2)学生讨论,明确: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2段:大典中毛主席宣告、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第3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2、进入情境: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小组合作,明确七个镜头: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三、小结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重点在哪个部分?四、达标测评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奔,音,笼,调,朝,塞3、填空:本文讲的是( )年( )月( )日,在( )举行了(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6 开国大典》 赛课教学设计_0
26《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大概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2.体会重点词句所包含的情感。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释题,初识大典。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讲了什么时候发生在哪儿的一件事?3、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今天,我们通过本篇课文了解当时的盛况。
4、出示课题,齐读5、解题:通过预习,大家知道“开”和“典”分别是什么意思?(“开”是建立、成立的意思;“典”是盛大、隆重的仪式)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意思:新中国成立举行的盛大的仪式。
二、检查预习,走进大典。
1、检查生字新词。
出示课件:“擎看红旗、电钮、瞻仰、聂荣臻、共产党”等。
2、书本中的插画前两排分别是谁?三、初读品悟,感受大典。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四个场面?2、默读第一段,完成练习。
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参加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商人、市民、各校师生、各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国来宾参加人数:30万人过渡:就让我们来到会场,看看会场的布置吧!四、精读品悟,走进大典。
1、齐读第二自然段,试着画一张开国大典的会场示意图。
2、齐读第三自然段,试着看照片复述出主席台的布置。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群众他们的心情怎样?从哪可以看出?群众的心情十分喜悦,激动,兴奋。
从“早上六点钟起,就有观众的队伍入场了”,“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五更天抹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6《开国大典》导学案设
dànshēnɡ ɡǔwǔ
()()
diànniǔzhānyǎnɡ
()()
wěiyuánzhènɡxié
()()
diǎnlǐqízhì
()()
3.形近字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用时:1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默读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请你试着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自己最喜欢或印象最深的部分,或者背诵一两句精彩语句。
2.学生主动质疑。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
5.写出《开国大典》一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几个场景。(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示重点句子的课件。
3.合作学习第四部分。
(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两股“红流”“光明”指什么?
1.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展开自主学习,重点理解、释疑。如: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1)为什么用“直奔”而不用“走向”。
(2)换上“走向”读一读,体会一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自由读第二、三部分。
(1)抓住描写群众表现的词语“一齐”体会当时的盛况。
(2)学生合作交流,汇报。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
―→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3)小组内研读重点句子,派代表全班汇报。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开国大典导学案
骑兵共产党排山倒海
B、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字是:
C、我来说说词语的意思:肃立、瞻仰、迎风招展、排山倒海。
D、现在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
2、你能根据提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课文按照()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宣布()、()、();接着讲()的盛况,最后讲()。
1、向学习对子提出自己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同伴的帮助。对子相互交流、检测独学部分1-2题,并运用双色笔相互批改,然后各自再修改、完善导学案。
2、交流3-5题的学习成果,建议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谈体会,轮流读书,对子相互补充、建议、正音或提出质疑。
3、提出对学后仍不能解决的疑问。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尝试解决,小组长梳理总结。组内交流对学成果,展示区板书小组群学成果及群学后仍旧不懂的问题。组长到“任务报到站”自主领取大展示的任务,然后进行合理分工,组内进行“预展”。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导学案
学校:班级: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课题
26《开国大典》
蹲点领导签字
备课组
长签字
本周行为
训练重点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我会认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语。
2、我能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
3、我能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过大典的?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并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4、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词句,从中体会伟人风采和人们当时的心情。
5、选择一个你最难忘的场面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作者是怎样描写开国大典的场面的?学习作者场面描写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26开国大典 导学案教案设计 (2)
《26、开国大典》导学案温馨寄语:走进伟人,领略伟人风采。
主备:审核:使用:班别:姓名: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学习流程预习一:1、朗读课文多遍,给课文标出自然段,给两类生字标出拼音和写出组词(写在生字旁边),正确拼读生字词。
(蓝笔)2、联系上下文,结合工具书,至少写出五个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用蓝笔在词的旁边写出词义)3、识记下面词语(用《家庭听写本》听写),理解画横线词语的意思。
典礼副主席委员协商外宾毛泽东奏国歌诞生电钮飘拂骑马嗓门共产党庄严宣告欢呼肃立瞻仰擎着汇集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四面八方4、课文是按照进行的顺序叙述的。
先讲大会()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的主体部分;接着讲()的盛况,最后讲()。
5、根据上面的填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6、认真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事件群众反应(重点字词)表达感情大典前大典中(主体部分:典礼)大典中(阅兵式)典后(群众游行)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会读、会写、会理解本课生字新词,能用2、3句话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我能读通、读懂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一、独学:1、朗读课文和拼读生字词、词语解释。
2、自学查检预习题第4、5小题。
二、对子学习:1、对子互读词语一遍和说出横线的词语的解释。
(会读、和理解的词语打“√”)典礼副主席委员协商外宾毛泽东奏国歌诞生电钮()()()()()()()()()飘拂骑马嗓门共产党庄严宣告欢呼肃立()()()()()()()()瞻仰擎着汇集迎风招展排山倒海四面八方()()()()()()2、对子互相听写词语(挑自己认为难写的五个)。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6 开国大典》 优质课教案_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上26课《开国大典》教学设计教材解读:《开国大典》是义务教育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二课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近毛泽东”为人文主题,以“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以引导学生通过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体会毛泽东的领袖风采和凡人情怀为教学重点。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按照盛典进行的顺序,通过对盛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运用对应反复,点面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应阅读目标,同时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和本单元训练的重点,并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情,我安排了两课时的教学时间,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认读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同时感受群众的的喜悦和场面的欢庆。
2.通过抓时间词及过渡句,了解课文的四个场面,理清课文的脉络。
3.聚焦5-10自然段大典盛况,通过抓描写主席和群众的语句,了解典礼仪式的过程,在品读,比较、补充资料中领悟对应反复,点面结合场面描写方法,感受大典的隆重,人们激动的心情和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感情。
4.通过创设情境,迁移运用对应反复、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学习场面描写”是单元语言训练目标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我把在阅读中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一、关注“大典”,整体感知1.导入:这隆重、盛大的典礼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这是象征着一个国家诞生的典礼,这是意味着一个国家的人民将要拥有新生活的庆典。
带着这样的理解来读读课题。
(齐读课题)2.初读要求: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用括号标出表示时间的词句,划出文中的过渡句,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3.分组学习词语,感受热闹欢庆的场面。
26开国大典导学案
26课《开国大典》导学案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查)1.看拼音,写词语,或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diǎn lǐ xié shānɡ( ) ( )zhān yǎnɡ dàn shēnɡ( ) ( )Diàn niǔ擎()着红旗( ) 聂()荣臻()2.选字填空。
拂佛飘()仿()纽扭()扣电()暴爆()动()发防妨()碍()守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一)整体感知:问题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呢?请你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好吗?1.我要仔细地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课文按_____顺序来写,先讲大典______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________的主体部分,再讲_______的盛况,最后讲____________。
2.我要快速默读课文,和同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___年___月___日在___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_______、_______的心情。
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______的领袖风采。
(二)精读感悟:问题2:再读课文,仔细揣摩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1.文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开国大典的众多场面,请同学们选择你最难忘的一个场面读一读并想象当时的情景。
2.我要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完成下面表格:概括事件、找关键词,品重点句,读一读有关的这段话,想想当时的场面,体会感情,领悟方法。
时间事件群众反应(重点词)表达感情典礼前典(阅礼兵时式)典礼后3.“大典”的气氛真热烈呀,我要通过读表现出来,并试着背诵第7自然段。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____着红旗,有的_____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26开国大典》优质课导学案_3
《走近毛泽东》整合阅读教案【单元概要】《七律•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另外还有回顾•拓展日积月累:《卜算子•咏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是一位杰出的的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领袖!本节课的设计,我力图通过“单元整合.群文朗读”策略将学生已经获得的孤立感受整合起来,使他们领悟毛泽东形象:《开国大典》着重展示了毛泽东作为伟人领袖的风采;《青山处处埋忠骨》展示了毛泽东作为凡人父亲博大的胸怀。
同时,在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更要通过他们的其他阅读中获得的资料来丰富毛泽东的形象。
【学习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组课文《开国大典》和《青山处处埋忠骨》。
【学习目标】1、通过导读,明确单元主题,围绕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要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课下搜集关于“毛泽东”的影视作品﹑歌曲和图片资料及相关文章品读。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难点: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学习流程】一:单元导读,导入新课1、出示单元导读,让学生明确单元主题(板书: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2、单元学习要求:三点:(体验感情领悟写法查阅资料)在书上圈圈划划3、在讲到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时,和学生一起回忆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有: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今天这节课咱们还要学习一种描写方法。
二、学习课文《开国大典》1、快速自由朗读全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2、合作学习从哪些地方感悟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3、交流出示:(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五语上26《开国大典》第2课时【学案】
《开国大典》导学案(第二课时)【课堂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在段尾画“∥”)试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写在课文的空白处)三、品读课文第一部分,交流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说明了什么?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讨论交流。
1.“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从“庄严”和“雄伟”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了什么?从“一齐”“欢腾”你体会到了什么?2.“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个句子?五、自由读第三部分,“阅兵式”部分,讨论交流。
1.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在典礼进行中,有几处写了掌声?从这三次不同的写法中你体会到什么?答案:二、第一段(第1至第4自然段)写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先概括交代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然后分别描述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第二段(第5至第10自然段)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件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第二件是庄严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第三件是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是开国大典的重要部分.第三段(第11至13自然段)写了阅兵式的盛况.写了三层意思:1.阅兵式开始的情况.2.各兵种通过天安门受检阅.3.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的激动情景. 第四段(第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第五段(最后一个自然段)写散会的情况.三、总数达三十万人说明了人们激动、兴奋之情。
四、1.体会到了场面的庄重说明了人们的欢呼声之大体会到了人们的激动、自豪之情。
2.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背负三座大山,没有独立、自由。
现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中国人民在推翻了反动统治后,翻身作主人,站立起来了。
最新版五年级上语文 26开国大典(导学案)
26.开国大典法?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3.引导学生学习第三部分。
(2)说说“红流”和“光明”指的各是什么?“探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毛主席对人民群众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体回顾,感悟写法。
(用时:10分钟)1.引导浏览课文。
2.组织交流: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正面描写?哪些地方运用了侧面描写?画出相关语句。
1.浏览全文。
2.画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语句,交流感受。
7.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写了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___________的主体部分,再讲_______的盛况,最后讲_______。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这堂课中,我结合预设的学习目标,注重渗透学法的指导,如: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还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及时进行评价。
《开国大典》教学片段◆进入课文情境,找准“视角”切入点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课文,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最难忘的镜头呢?生1:我最喜欢升国旗这个场面,因为这是我们中国升起的第一面国旗,它使我们看到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不再受帝国主义的欺负了。
师:嗯,看来你的喜悦心情也溢于言表。
生2:令我最难忘的是阅兵式,我们的军队是那么威风凛凛、纪律严明、坚强壮大,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
生3:我最喜欢的也是升国旗这个场面,我的心情十分激动,这可是我国第一面国旗升上天空啊!这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当我看见五星红旗升上天空的时候,我暗暗地想:我一定要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师:嗯,你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孩子。
生4:看到开国大典的盛况我不禁想到了自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百多年中,中国人民受到的压迫和屈辱,现在人们翻身做了主人,假如我是摄影记者,我会把欢呼的人群拍摄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26《开国大典》(第2课时)导学案
任务四感情朗读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
五、达标检测:
1、语文练习册完成第二、第三题。
2、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学习流程教源自学【导入】【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2、默读场面二,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3、组内探究能体现人民群众激动自豪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重点句子: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4、讨论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预展
四、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任务一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
任务二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任务三朗读体现人民群众激动自豪心情的句子,谈体会。
《开国大典》导学案
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编号:26
本周习惯: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质疑
课题:开国大典课型:精读课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要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
2、我要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难点)
3、我要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26开国大典 导学案教案设计 (1)
《开国大典》课堂导学设计课题 26 . 开国大典执教人执教时间地点年级五年级三维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作者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了解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兴奋、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了解《国旗法》的相关知识,学习场面描写。
导学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导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预习案。
学法创设情景法、谈话法,总结归纳法。
导学时数1课时导学过程活动意图活动一激情导入 1.看视频、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地方的活动?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个场面的气氛。
2.对,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是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
大家知道我们的国庆节在哪一天吗?大家又知道新中国的第一次阅兵式在哪一天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去体验开国大典这一天的升旗仪式、阅兵式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3.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读课题——开国大典——“典”是一个生字,怎么理解呢?“大典”又是什么样的典礼呢?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者的激情。
2.理解题目的意思。
(5分钟)活动二初步感知课文 1.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群之中。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围绕大典描写了哪几个盛大隆重的场面?说一说你最难忘的是哪个场面。
2.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1949年10月1日,30万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满怀激动、兴奋的心情参加了开国大典,瞻仰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观看阅兵式,会后群众举行了群众小组交流学习检查预习案,理清文章脉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26开国大典 导学案教案设计 (1)
1、看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写词语。
diǎn lǐxiéshāng zhān yǎng
( ) ( ) ( )
qízhìxúxúshàng shēng
()()()
【带问探究合作交流】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通过读课题,我知道“开”和“典”分别是、的意思,“开国大典”的意思是
2我要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课文是按的顺序叙述开国典礼的。以此为依据,课文可以分为部分。主要写了、、、这几个场面。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叙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并写出各段大意。
【知识盘点交流收获】
【读说写议达标检测】
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写一篇解说词。
反思:
导案
科目
语文
课题
26.开国大典
课型
问题发现课
班级
五年级( )班
组名
姓名
主备人
刘小丽
审核人
使用时间
上课人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擎、钮、瞻、聂、党”5个生字,会写“典、瞻、拂、嗓、党”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难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结构化预习导向】
读课文,画出文中你不认识的生字查工具书注音,给课后生字表中的字注音,画出它在文中的词语读一读,并识记。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查工具书理解,找出重点句子,并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说说课文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建国大典导学案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建国大典》导学案教学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建国大典》导学案教学案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第九册)班级课题26建国大典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组别利用人利用日期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一、熟悉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聚集、庄重、宣告、欢呼”等词语。
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3、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学习重难点:从课文的学习中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造者毛泽东的巨人风度,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兴奋自豪的思想情感。
知识连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它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1949年9月举行了第一次全部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订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起纲领》和其他法律制度,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咱们祖国的生日。
从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翻身解放,当家作了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因此把每一年的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
54个是依照那时的统计数字),28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好经历了28年的历程)。
导学进程:一、预习导学(课外)一、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利用各类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二、自主、合作、探讨(课内)一、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的?要紧讲了一件什么事?二、交流识记生字的不同方式。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26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_0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这是教学的难点。
二是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这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天安门广场的图片)知道这是哪儿吗?生:天安门2、1949年10月1 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典礼,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
3、齐读课题4、注意“典”是本课的生字(课件出示“典”在田字格中)谁能说一说写这个字时需要注意什么?5、请大家看老师写这个字,同时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边写边说)书写时要注意上宽下窄横拉长。
6、给“典”字口头组词。
7、理解“大典”的意思(盛大的、隆重的典礼)。
9、“开国大典”的意思就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盛大的、隆重的典礼)。
二、检查预习: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谁来读一读这些生词?(课件出示:协商、诞生、擎着、瞻仰、飘拂、直奔)2、指名读第一行,注意“擎”的后鼻音。
3、指名读第二行,注意“奔”是多音字。
4、结合释义给多音字“奔”选择恰当的读音。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采用理解字义的方式来选择正确的读音)5、齐读生词。
6、理解生词“擎着”、“瞻仰”。
(1)通过动作理解“擎着”的意思。
(2)什么是“瞻仰”?(生答:看)是的,但这可不是一般的看,课文中讲的是瞻仰什么?(生:五星红旗)那我们应该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看?(生:激动)不止是激动,我们还要怀着无比恭敬的心情去看五星红旗,这就叫瞻仰(生:五星红旗)还有哪些事物是让我们怀着恭敬之心去看的?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生: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又是哪儿?(课件出示毛泽东故居)(生:毛泽东故居)所以我们可以说瞻仰(五星红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故居)(设计意图:联系课文和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一步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的毛泽东伟人的风采,体会中国人民对主席的喜爱和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第五自然段的学习,掌握“抓住主要人物及群众反应来表
现当时氛围”场景描写的方法。
重难点:
1. 掌握“抓住主要人物及群众反应来表现当时氛围”场景描写的方法。
2. 体会中国人民对主席的喜爱和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开国大典》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
了解。
课文按照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四个隆重的场面。
谁来
说说是哪些场面?(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感受
“典礼盛况”。
(PPT出示“典礼盛况”)
3.在盛况中有一个人非常重要,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人们的
心。
这个人就是.......(生回答:毛泽东教师板书)
二、学文。
PPT、默读课文5---10段,画出描写毛主席及群众反应的句子,并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
S:我找到的是“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
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
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
T、也就是课文的第5自然段.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S、这段话让我感受到当时热烈的气氛和人们对主席的爱戴。
T、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S、我从“排山倒海”一词。
(解决“排山倒海”一词)
T、“排山倒海”是什么意思?
S、把山推开,把海翻到,形容气势特别大。
T、那文中是指其实特别大的什么?
S、掌声
T、老师想问下大家,你们觉得这样的掌声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们没有回答,摇头,教师自己开始鼓掌、然后请学生们一起来鼓掌)
T、是这样的吗?
S、不是的,应该是很多人一起鼓掌。
就像地动山摇那样的鼓
掌。
S、文中说是30万人一起鼓掌。
T、我听出来了,你们的意思是说人多了一起鼓掌就能有“排山倒海”之势是吗?其他同学觉得呢?有不同意见么?(学生都同意)
PPT:出示历史图片。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人们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是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带领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次的斗争才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最敬爱的人。
T、看着、听着这些,如果当时你在现场,你就要见到你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时,你会怎样的鼓掌。
(学生大声的鼓掌,有的孩子拍的手都红红的,还在使劲的鼓掌)
T、你为什么要这样鼓掌?
S、我们太激动了,心中的激动已经无以言表了。
T、那此时,你觉得“排山倒海”的掌声来自哪里?
S、不仅人多,而且人们的心特别激动。
T、是的,还有吗?哪个词也可以看出这种感受?
S、“一齐”
(解决体会“一齐”一词)
T、什么是“一齐”?
S、就是他们同时、没有商量
T、换个词说
S、不约而同
T、他们没有人指挥却能同时做一个动作,是什么牵引着他们呢?
S、热爱领袖的心
T、是啊,正是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啊!孩子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把这样的感受表达出来吧。
S、齐读第五段
(学习写作方法)
T、你们的朗读让老师眼前画面重现,对主席的崇敬、热爱已充满心田,作者仅仅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有这样的感受,是怎么做到的?
S、作者是抓住了毛主席和群众的反应写出来的。
T、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是的,我们的作者正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描写和群众反应的描写向我们传达了人们的感情。
这就是场面描写的一种方法。
文中还有这样的描写吗?S、请大家跟我看第10自然段“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
T、是的人们对主席的敬仰、爱戴跃然纸上。
文中还有哪个地
方提到了毛主席及人们的反应呢?
S、六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和七自然段。
(学习第6、7段感受人们对新中国成立的兴奋)
T、说说自己的感受
S、让我感受到当时人们特别的兴奋、激动
T、从哪个词读出来的?
S、一齐
T、又是“一齐”。
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S、这三十万人非常激动,行动都一样的,又唱又跳、特别的兴奋激动。
T、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这一定能读好。
谁来读?(个别读)
T、“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S、中国很大、传到了所有的地方。
T、没错,这声音传得多远呀,传到各个角落。
谁再读,通过朗读把声音传远一点。
(全部读)
T、听到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
PPT、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听出不同了吗?
S、老师少读了一句
T、它重复了我换短点不可以吗?
S、不可以,这样就读不出来那样雄伟的感受了。
T、这是反复的写法,这样写能写出这气势。
我们一起来读出这种气势。
T、“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S、指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S、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
再读读这宣告。
S、他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他的朗读里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
(PPT出示历史图片: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
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
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句宣告?)
T、让我们来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
(出示开国大典的视屏)T、人们的欢悦人们的兴奋让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底吧,一起
背诵第七段。
S、齐背第七段
(写话练习)
T、是呀,这雄伟的声音,让亿万中国人沸腾,让举国上下欢悦,孩子们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可能传到什么地方?人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写一写人们欢悦的场面吧,可以像作者一样通过描写人物反应来表达场面情感、气氛。
(学生写片段并交流)
(小结)
T、真是一个个热闹的场面,每个场面都那样的激情澎湃,庄严的阅兵式,盛大的群众游行又将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再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