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数学教材分析 总复习7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借助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比较,会判断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2、过程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感恩、爱国、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月、小月的记忆。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年历卡、2月份月历卡、合作卡、小组探究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今天是个有意义的日子,因为同学们第一次在咱们录播室录课,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日子记住,现在是2018年4月x日xx时xx分xx秒(板书),黑板上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这里还藏着几个较大的时间单位,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吧。

瞧,他们都是谁?(年、月、日)2、大家可别小看这三个朋友,它们总是帮咱们记录着生活中一些快乐的、难忘的甚至是激动的事情,下面老师邀请大家坐上时光快车,一起去看看年月日是怎么来的吧3、你们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地球是这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你们想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多长时间吗?课件演示:依次演示地球自转一周,地球绕太阳一周,月亮绕地球一周,同步配音:地球自转一圈就是一天;月亮绕地球一圈就是一个月;地球绕太阳一圈就是一年。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年月日。

(板书:认识年月日)【设计意图】通过充满奥秘的宇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热情。

从科普知识的角度导入新课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时光快车看大家对年月日这么感兴趣,准备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这可是他记录时间的法宝,你知道是什么吗?1、出示谜语:一张宝宝真神奇,印的全部是数字。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与同学合作交流等。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整理和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课件或板书,以及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准备:本学期的数学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单位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学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整理和复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可以通过课件或板书展示,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

2. 教师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复习,积极思考,主动提问。

三、练习和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本学期数学知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距离、计算面积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总复习,帮助学生巩固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进入四年级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本次总复习的内容覆盖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如下主题: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2.分解十以内数的加减法3.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4.运用米、升、斤、元的简单计价5.用非标准单位测量长度、重量和容量6.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半点、刻钟和个别分钟的时间7.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8.能简单地进行数表上面的数字填空和排列三、教学重点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的进一步巩固;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4.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1.不带进位的数到1000内的加减法;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

五、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巩固性、自主性和探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学生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加深对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的理解。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练习建议和习题解答方法。

3.鼓励学生边做题边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4.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以便更好的相互补充和学习。

六、教学资源1.练习册;2.教科书;3.黑板和粉笔。

七、教学时间共计两节课。

八、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组织小组合作的行为,检查其协调性和学习效果。

2.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查看其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适时对其进行辅导。

3.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调整,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九、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并在每次课堂开始时检查作业情况。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

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回顾整理总复习(教案)一、前言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是儿童数学学习阶段中关键的一年。

本教案旨在对数学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二、数学知识点回顾1. 十以内的数的认识通过数块、数带或大小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快速认识0-100以内的数,并进行准确、迅速的比较。

教师可采用字典的方式,将十以内的数字呈现出来,让学生快速掌握。

2. 超大数的认识与读法超过十万的数,可以通过分节记数、逗点记数等方式进行认识和读法。

通过生活实例等案例,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和理解。

3. 算术运算三年级是加减法的学习阶段,主要精力放在加减法的基础理解和能力培养上。

3.1 加法基础加法、进位加法、加数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取消律等是加法的基础知识点。

提倡教师通过游戏、抽象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并掌握加法知识点。

3.2 减法基础减法、借位减法、减数交换律、减法结合律和取消律等是减法的基础知识点。

提倡教师通过游戏、抽象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准确记忆并掌握减法知识点。

4. 空间与几何空间与几何是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一环,建议教师通过实物、生活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

4.1 画图作图通过简单形状的绘制、图形分析、对称轴的确定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意识和几何意识。

4.2 方向与位置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课外图像等学生容易接触到位置与方向的基本知识点,如:左右、前后、上下等。

5. 分数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食物、水果、面包等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师应提倡学生将分数化为简介的分数。

6. 时间、长度和重量时间、长度和重量知识点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实用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绘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等方式进行教学,提倡学生始终记得“时间上的比较是比较分秒,长度上的比较是比较千米和米,质量上的比较是比较千克和克”。

三、总结通过此教案的梳理和总结,我们期望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内容,更好的引导学生快速、准确掌握数字及算术运算等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总体介绍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编写的。

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变换、位置与方向、除法、生活中的数、分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分析1.图形的变换:学习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规律,掌握图形对称的概念。

2.位置与方向:通过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了解东南西北等基本方向。

3.除法:掌握除法的意义,学习除法的计算方法,了解余数的概念。

4.生活中的数:认识万以内的数,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掌握近似数的概念。

5.分数:了解分数的概念,学习简单的分数计算。

6.空间与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学习其性质和特点。

7.统计与概率: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学习简单概率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建议1.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实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等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4.精讲多练:注重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多练,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四、习题与练习建议1.针对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加强实践应用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4.注意控制练习题的难度和题量,避免过度的学习负担。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九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基本概念;2.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强化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数学运算方法;2.理解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3.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点;4.掌握题型解题技巧。

三、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四则混合运算。

2. 解决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推理论证解决问题。

3. 知识点总结•分数运算规则;•百分数的意义;•数学运算规律;•知识点联系运用。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复习与导入(1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基本概念。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40分钟)•根据课本内容,逐一讲解本单元重点知识点。

•设置相关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3. 问题解决与拓展(20分钟)•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拓展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课堂总结与反馈(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重点知识点。

•学生提问与解答环节,帮助学生澄清疑惑。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2.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本次课程围绕数学第九单元进行了综合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美妙与实用。

未来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更多的互动与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为本次教案内容,敬请学生们认真学习,定期复习,不断进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文主题归纳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文主题归纳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文主题
归纳
- 《比较大小》:介绍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掌握了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 《兑换商品》:研究了用较小的货币单位进行兑换,如用角和分来兑换元。

- 《价格一分钱》:了解了一分钱的概念,并研究了不同金额之间的换算。

- 《数数》:通过数出不同物品的数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字的大小和顺序。

- 《零的作用》:认识了零的概念,并研究了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 《重秤称物》:通过称物品的重量来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数字大小的理解。

- 《分糖果》:通过将糖果分给不同的学生,研究了相等分配和不等分配的概念。

- 《长短角度》: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长短和角度的大小,并通过比较来认识它们的差异。

- 《进退位加减法》:研究了带进退位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 《寻找规律》:通过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中各课文的主题归纳。

小学数学_圆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圆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77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互相促进,完善知识体系,并初步形成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升学生复习、构建网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梳理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2、数学课本、文具盒老师准备:三张学生作业纸一号作业纸(是空白的) 二号作业纸三号作业纸(挑战不可能)多媒体辅助课件、圆形纸片,直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数学小魔术”。

请看,这是一个正方形,变、变、变(出示PPT)。

师:在刚才的过程中,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所变成的图形边长越来越短,边数越来越多)想一想,如果这样一直“变”下去,它会变成什么图形呢?(生:圆)师:对,正如大家所说,当所有的边都变成点的时候,就变成了“圆”(播放PPT)师:那圆和这些图形有什么区别呢:(手指PPT)(生:曲线图形)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难怪毕达哥拉斯非常感慨的说:“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播放PPT)。

师:今天我们就来对最美的图形——圆进行整理和复习(师贴板书圆的整理和复习)(播放PPT)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活动(一)回忆再现师:如何整理和复习呢?(手指板书)请拿出课前画好的半径为2cm的圆。

师:你是怎么画的?谁来说一说(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圆的过程,体验画圆的方法,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回忆本单元知识,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评价,重点突出提炼单元知识点的过程。

】师:看到自己画的这个圆,你能想到哪些有关圆的知识?谁想说一说?(通过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半径周长直径面积圆心活动(二)整理回忆,建构网络1、整理回忆师:通过小小的圆,就让我们回忆了圆这么多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说课标查阅《课标》和《教参》,我们很容易得到《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和本册教材的各单元目标:通读这些目标, 我寻找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的基本理念。

发现处处可见,看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三单元“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据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第四单元“认识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第八、九单元都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每个单元的目标无不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两个能力:即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读这些目标,我寻找着课程目标与本册目标的联系与差别,看到了目标的层次性。

从课程目标中的“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到本册的“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小数加减法”,可谓是层层递进。

同时我还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在“数与代数”这块:首先是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再到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最后是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通读这些目标,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被《课标》的“四个维度”的表述所困惑,其实四个维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合体.例如: “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是“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化, “情感与态度”体现在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体会到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保持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包含八个单元,分别是:加与减、乘法、图形与几何、除法、生活中的数、可能性、总复习等。

这些内容覆盖了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1.加与减:本单元主要教授学生大数目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乘法:本单元重点教授乘法口诀,并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同时学习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3.图形与几何: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并学习一些基础的几何知识。

4.除法:本单元让学生学习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掌握简单的除法计算。

5.生活中的数:本单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并进行大数的简单计算。

6.可能性:本单元教授学生初步的概率知识,让他们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7.总复习:本单元对全册内容进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计算能力、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等。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一些数学思维习惯,如观察、推理等。

具体到每一个知识点,教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建议与策略1.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游戏、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自主思考。

3.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4.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五、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应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评价,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评价形式可以是笔试、口头测试、实际操作等。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师用书使用说明教师用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书,包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同时,教师用书中的一些建议和策略也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创新。

数学总复习高考教案七篇

数学总复习高考教案七篇

数学总复习高考教案七篇数学总复习高考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

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制定如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二教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

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能力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突破难点三学法: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四、练习第6题
学生能够独立解答。交流时,学生能够明白"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这一数量关系。
五、第7题,填一填
这是一道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由于题目中出现了四位数,因此学生可以用计算器算。算完后,学生说一说解答的思路。
六、补充练习-走进生活
一盒水彩笔的单价是26元,买5盒这样的水彩笔要多少元?买30盒、60盒、600盒、800盒呢?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灵活的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2.能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3=48×2=24×5=
120×3=48×20=24×25=
12000×3=48×200=24×75=
三、抓住思维的展开点,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拓展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有用,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
《积的变化规律》课标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运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中的立体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探究过程,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或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我班共有63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仍有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

在这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本册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数学好玩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内容:数与代数:第一单元“除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主要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

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7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篇一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一、教材分析:“元、角、分与小数”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

教材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元、角、分”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及其简单加减运算的初步知识。

选择“元、角、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学习小数,首先是由于学生对于小数认识的最直接经验来自价格;其次,结合购物情境学习小数,可以突出“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渗透了解决问题的要求。

另外,教材这样安排也为以后学习小数提供了一个直观、具体的模型。

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注意本单元小数的学习不要脱离这一背景。

本单元安排了“买文具”“货比三家”“买书”和“寄书”等具体情境,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及其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紧密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首先,读懂商品标价牌是购物必需的知识技能。

会用元、角、分说明用小数表示的商品价格,是理解小数意义的一个标志。

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并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

2.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货比三家”,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去解决“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的问题,并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各自不同的策略。

教师切忌包办代替,把某一种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禁锢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或质疑;对学生的各种策略的评价,要有助于他们提高对策略的选择与合理优化的自我意识。

小学数学_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认识小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91页至92页及相应习题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本节中主要内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从教材上来看,主要包括小数的读、写法,初步理解感知小数的意义等内容。

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方面来看,这是学生首次学习小数,在此之间,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

但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来看,学生对小数并非一无所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小数就是商品的价格,这与教材中所设计的情境是相符的。

同时,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读、写小数了,这样的学生大约应该占一半左右。

但大部分学生对小数意义知之甚少。

教材中利用测量时用不同单位这一情境,帮助学生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感知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学生经历汇报已经掌握的小数知识的过程,以及举生活中小数实例的过程,感知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我是徐老师,这是老师的手机号码,请大家一起读一遍。

以后咱们就是朋友了,有事可以给老师打电话。

下面徐老师要带大家去银座商城逛一逛,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课件出示商品及价格请学生读一读商品价格,然后把这些数进行分类师:相信很多同学的想法和他一样。

这些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整数,剩下的这些数与整数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生:多了一个小圆点(小数点)。

师: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师:以最后一个12.12为例,老师把他写在黑板上。

大家看,这个小圆点就做小数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基础在三年级数学下册中,数与代数基础仍是教学重点。

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初步了解四则运算的规律和性质。

教材通过直观图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分数与小数的初步本册教材开始引入分数和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形式及含义,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教材通过设置情境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和小数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三、年、月、日知识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四、视图与形状描述本册教材还安排了视图与形状描述的内容,通过观察、比较不同角度的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同时,学生将学习描述基本几何形状的特征和性质,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五、平移、旋转、对称在图形变换方面,教材介绍了平移、旋转和对称三种基本变换。

通过操作和实践,让学生感受图形变换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这部分内容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索和创新空间。

六、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教材将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面积计算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数据平均数与比较在数据统计与概率初步方面,本册教材将让学生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数据的大小和差异,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观念,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数据分析知识奠定基础。

八、知识面拓宽与教育除了上述基础知识外,教材还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进行德育教育。

通过设置拓展性题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更多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如数学史、数学文化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教学有关搭配的知识,教材上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要求学生用4个数字(含0)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教学稍复杂的排列问题;例2,通过两件上衣、三件下装的搭配,教学分步乘法计算原理;例3,通过求4支球队的比赛(每两个队赛一场即单循环)次数,教学组合问题。

从知识体系上看,本单元的知识不仅是组合数学的初步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更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已经初步学习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本单元的学习与以往相比就更加系统全面,难度稍有提升,不仅数据加大了,而且问题情况也更加复杂:例1,与二年级相比,不仅元素(排列的数字)要多1个,而且增加的是0这个特殊的元素;例2的数据也由原来的两件上衣与两件下装变成两件上衣与三件下装;例3与二年级相比,素材不同,而且多了一个元素。

另外,在二年级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初步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和方法,而本单元则给出了更简洁、更抽象的表达方式,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寻找复杂事物排列数或组合数的过程,掌握简单搭配的方法,发展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能用比较简洁、抽象的方式时行表达,体会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

3.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编排特点1.广泛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易于学生的理解和体会。

排列与组合是组合数学的基础,而且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例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码和体育比赛中场次的设定等,都需要用到排列组合知识。

所以,本单元的教材主要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学习的数学学习提供活泼的材料与环境。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5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

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

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2页例4及例4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三十的第5~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

教具准备皮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与思考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3平方米=()平方分米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教学例4。

(把例题进行改编,让学生直接测量课桌的长、宽,计算出面积,再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复习与提高本册教材开篇设置了复习与提高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二年级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此部分主要复习加减法、长度单位及简单的图形认识等内容,通过练习和测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提升学习自信。

二、乘除法计算乘除法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及实际应用。

教材注重从具体情境出发,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乘除法运算,帮助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逐步掌握其计算方法。

三、括号先算本单元介绍了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明确在有括号的算式中,应首先计算括号里的内容,再计算括号外的运算。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树叶的面积树叶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一个创新内容,它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测量和比较树叶的面积,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操作能力。

这一单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五、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是认识面积的基础。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平方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直观感受,为后续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六、面积计算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形和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面积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七、教学进度建议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们建议教师按照以下进度进行教学:前两周复习与提高,接下来四周学习乘除法计算,然后一周学习括号先算,接着两周学习树叶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最后两周学习面积计算。

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可以安排一次小测验,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实施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小数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等内容,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能较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较准确地判断旋转、平移、轴对称的现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参与知识的整理和复习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二)单元内容分析期末整理与复习是引导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

教科书引导学生在全面回忆的基础上对全册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概括为:乘法和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旋转、平移和轴对称,小数的初步认识和统计等5个知识板块,并且以习题和提示语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整理与复习。

这样编排不仅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而且有利于教师把整理与复习进行有机的结合。

教科书把乘、除法编在一起进行复习,有利于沟通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结构。

教科书关于乘、除法的算理与算法的复习,均以对话框的形式提示学生,在此基础上复习混合运算以及运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科书突出对面积、面积单位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复习。

先以填空的形式呈现复习内容,让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回忆整理面积的含义、面积134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接着给出了占地为长方形的蔬菜大棚的情境,复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并注意把面积与周长进行对比,这样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是图形变换中的基本内容。

本册主要涉及生活中的旋转、平移、轴对称现象和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科书给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在复习中去判断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现象,并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复习一位小数的认、读、写,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所以教科书通过一个饲养场的情境图,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完成小数的认、读、写的复习,接着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进行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复习。

统计的复习,一是让学生再次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能用简单的统计图、统计表来呈现整理后的结果;二是根据统计图或表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科书以统计21名同学的出生月份为素材,让学生复习整理数据的方法,并用统计表呈现结果,再根据填写的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并交流、解决,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科书在最后还安排了练习二十一,其中第1~8题配合乘、除法的复习,第9~12题配合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复习,第13~16题配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复习,第17~18题配合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的复习,第19题配合统计的复习。

第20题是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题中丰富的数学信息,自己去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本单元的复习重点。

[单元教学难点]沟通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整理与复习的一些方法。

为了突破难点,教科书在单元的首页就编排了整理与复习的情境,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展现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让学生有效地沟通各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初步学会一些整理与复习的方法。

1.加强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的指导。

全册的知识点比较多,让学生整理知识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让学生按教科书所提供的顺序进行回顾整理。

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教135师可一边引导一边示范,借助划分知识板块的形式,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按知识体系整理知识的方法,但要求不宜太高。

2.为学生自己整理与复习保证充足的时间。

整理与复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不能草草而过。

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地整理知识,回顾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在交流汇报中,要不断完善、提高自己,体会参与复习活动的乐趣,感受复习知识的重要作用。

3.灵活运用综合练习题,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要做到既系统全面,又突出重点。

对于教科书中提供的练习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既可以打乱顺序,也可以适当调整、分解、改动或补充。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查漏补缺。

无论是回顾整理知识,还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要重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并进行个别帮助。

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查漏补缺,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136对于总复习,建议用6课时完成教学。

第1课时复习乘法和除法第1~6题,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8题;第2课时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7,8题,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3~16题;第3课时复习旋转、平移和轴对称第9~11题,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7,18题;第4课时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第12题,完成练习二十一第9~12题;第5课时复习统计第13题,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9题;第6课时复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0题。

★本单元主题图呈现的是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回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一些数学方法,为后面整理与复习给出必要的提示。

(1)回顾全册内容时,可让学生去翻一翻书,以便于学生尽快回忆,再现所学过的知识。

(2)可以让学生尝试把所学的知识分类,学会整理知识的一些方法。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

★第1题是乘、除法的口算。

口算时要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是怎样口算乘、除法的。

★第2题判断各题的积或商是几位数。

要求学生在不计算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并要求说出理由,而不是瞎猜。

例如,416÷8,因为416的最高位4比8小,所以要用416的前两位数去除以8,由此确定商一定是两位数。

★第3题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复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重点交流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137★第4题属于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学生完成后,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第5题是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复习时,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然后独立解答,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第6题是看图,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要让学生先看图,理解图中所提供的条件,再尝试提出问题。

学生提的问题可能需用乘法解决,也可能需用除法解决,都要给予鼓励。

交流时,除了让学生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外,还可以说一说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尝试解决。

★第7题复习面积、面积单位、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进率,再重点交流换算的思考过程,体会换算的方法,并回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来的。

★第8题,学生完成后,要追问学生,大棚占地多少是求大棚的什么?沿大棚走一圈有多少米,又是求大棚的什么?再次加深对面积、周长的理解。

138★第9题由学生独立判断后交流。

其中开防盗门和吊扇的转动是旋转,电梯门的开启和水桶的运动是平移。

★第10题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适当提示,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其他对称现象,如蜜蜂、雪花、彩虹、枫叶等,从而进一步体会对称的价值,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11题是直接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可以先让学生去判断,然后再交流。

★第12题是通过一个饲养场的情境出现一些小数,让学生在读小数的同时,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达到整理与复习小数的目的。

(1)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图,找出图中的数,读给大家听,并让其他学生判断读得是否正确。

(2)可以选两种饲料的价格比较大小,也可以选昨天卖的鸡蛋是多少千克来比较大小。

(3)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一些数据提出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一定是相同类的数量才能相加,防止把鸡蛋的质量数与饲料的价格数相加减的情况发生。

139★第13题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后再填写统计表。

通过本题的复习,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原始数据要经过分类整理,才能清楚地反映出各种数据的分布情况。

最后还要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发现问题,并进行交流,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

(1)复习时可提醒学生用适当的方法整理数据,如画“√”或画“正”字等。

还要提醒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数据,注意在计数时,做到不重不漏。

(2)填完统计表后,要让学生对统计表中的数据做简单的分析,交流所发现的问题。

例如,4月和10月出生的人数一样多,都是4人;这21名同学中没有在6月、11月出生的等。

练习二十一安排了20道练习题。

★第1,2题属于纯计算的题目,可配合乘、除法的复习进行练习,目的在于巩固乘、除法的口算、笔算的计算方法。

(1)对于口算,不但要求口算结果正确,还应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一般要求1分至少口算8道题。

(2)对于竖式计算,不但要求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还要注意竖式书写格式的规范、整洁。

140★第3题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说一说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并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改过来,再展示交流。

★第4题是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本题创设了用汽车运大米的情境,并用对话框的形式呈现信息。

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第5题是连续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先要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列式解答。

本题可分步解答,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但要让学生说一说每步求的是什么,并鼓励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第6题是综合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1)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相互订正。

(2)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是用乘、除法解决的,也可以是用加、减法解决的。

★第7题找规律填数,依次观察这一列数中的每一个数或相邻两数间有什么特征,再让学生尝试填数。

如果个别学生有困难,教师应给予指导。

第(1)小题的规律是:后项是前项的2倍,所以依次应填64,128,256。

第(2)小题的规律是:这一列数的相邻两项的差正好是一个从1开始的自然数数列,即1与2的差是1;2与4的差是2;4与7的差是3;7与11的差是4。

按此规律,括号里的两项依次应填16,22。

141★第8题,列式解答为:12×12÷9=16(行)。

★第9题是配合复习小数的认、读、写的练习。

可以让一位学生直接去读题目中的数据,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判断其读得是否正确。

★第10题是通过创设举重比赛的情境,来复习比较一位小数大小的方法。

比赛结果是:冠军是小马,亚军是小熊,季军是小猪。

★第11题是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