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人教版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15篇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15篇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6.1.2节平面直角坐标系又称笛卡儿坐标。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图形与数量之间的桥梁,有了它我们便可以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也可以把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

本章内容从数的角度刻画了第五章有关平移的内容,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6.1.2节平面坐标系主要是介绍如何建立平面坐标系,如何确定点的坐标和由点的坐标寻找点的位置,以及平面坐标系中特殊部位点的坐标特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我把本内容分为2课时,这是第一课时,主要介绍如何建立坐标系和在给定的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知识能力:①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系;②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坐标。

数学思考:①通过寻找确定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②通过学习用坐标的位置,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通过运用确定点坐标,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①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确定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与探索精神;②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渗透理想和情感的教育。

3、重难点根据本章知识内容以及学生对坐标横纵坐标书写易出错误,确定本节重难点为:重点:认识平面坐标系难点: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一、教法分析针对学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知识水平,通过科学家发现点的坐标形成的经过启迪学生思维,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及尝试练习,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并用肯定和激励的言语鼓舞、激励学生。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小街中学王祖云七年级下册包括六章,约需61课时,具体内容如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3课时第六章:实数8课时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课时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课时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8课时教材分析(1)内容多,且章章都是重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包括: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六章,且章章都是重点,如:相交线和平行线这一章涉及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都是以后几何证明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今后学习函数图象的基础,是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实数这一章在原来的人教版教材中是安排在八年级时候才学习,而在2012年修订的新人教版中安排在七年级就学习,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有些知识现在还没有学习如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就要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实数这三章是数与代数部分的重点内容。

(2)课时不足,教材跳跃度大新教材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设计,对知识点的阐述是由浅入深、逐级递进,顺应了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但这样的编排使学生在某一阶段对某一内容的学习无法深入,学不透彻,不利于应用知识结构的构件,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弥补这些不足。

如何弥补?增加课时,有些内容让学生学透,如判断直线平行,书本只安排了3课时,如果按照教材要求,学生的说理书写各式各样,而且可以看出有些学生的思维明显混乱,若作要求吧,无疑增加了教学内容,而且还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增加了教学时间,而以往的这块内容安排了5课时,而且即便是5课时,我们往往都还要增加一两节来加以巩固。

这只是我提到的一个内容,还有其它,如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等都需要刚才说的增加教学时间。

(3)作业偏难,学生接受能力差新课程是以城市学校为样本,适用中等偏上的学生,稍微差点的学生则跟不上。

例如在讲平行线时,不提三线八角,而在直线平行的条件中,又讲到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

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

说课稿模板集合八篇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节第2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标志着数学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这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飞跃。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找到坐标,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2)过程与方法:经历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通过讲述笛卡儿创立坐标系的故事,激励学生敢于探索,勇攀科学高峰。

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1)在给定的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找到坐标,由坐标描出点的位置;(2)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是全章的重点,在学习函数的图象时都要用到,因而要对这部分知识反复的练习和应用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难点确定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及点的坐标特征。

二、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学案导学,展示激学”的教学模式,并辅助采用问题式、互动式结合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分析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1)激发兴趣引出课题我首先出示教室座位图,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会用有序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吗?”然后我念几组有序数对,请对应座位上同学站起来并喊“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上接七年级上册4章内容,全书包括6章,共61课时,供七年级下学期使用。

具体内容如下: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5课时)主要内容: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及大小关系(邻补角、对顶角);2.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及性质;3.平移及其基本性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课时)主要内容:1.有序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9课时)主要内容:1.三角形的边、高、中线和角分线,三角形的稳定性;2.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道理,三角形的外角及有关结论;3.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内角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主要内容:1.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通过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课时)主要内容:1.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2.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第十章实数(6课时)主要内容:1.算数平方根与平方根;2.立方根;3.实数。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七章和第九章,没有“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三章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后三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

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1.“空间与图形”领域关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七年级上册“图形认识初步”基础上,安排了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三角形的内容。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

人教版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人教版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人教版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这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接触过的数轴问题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是数轴的一种延伸与深化.下面店铺给你分享人教版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欢迎阅读。

人教版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1、教材分析:⑴知识结构:日常生活及其它学科需要一种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的方法.在数学上,可以类比数轴,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完成了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也把数与形统一了起来.⑵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能正确画出直角坐标系,并能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出点,由点求出坐标.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是学习全章的基础,在后面学习函数的图象以及一些具体函数的图象时都要应用这些知识.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反复而深入的练习、应用,渗透坐标的思想,进而形成数形结合的的数学思想.本节的难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间的一一对应.限于初中的学习范围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不理解有序实数对,或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一对应,有的只限于机械地记忆,这样会影响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教材上只给出了比较简单的描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处理解横、纵坐标的值不同,即实数对不同,则在直角平面上的点的位置也不同,反之,亦然.2、教学建议:数学是世界的一部分,同时又隐藏在世界中.这样,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因此,数学概念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1)概念的引入组织学生看本章引言中的气温图,说明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是实际需要的.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他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类似的例子.如电影院中的座位,到图书馆找书,学生的课程表等.从丰富的背景材料中,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性.(2)讲授概念:现实生活和其它学科向数学提出了问题,如何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这个问题呢?以前,我们学习过数轴.数轴上每一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这个实数叫做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利用数轴可以研究一些数量关系的问题.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的方法也可以与此类似,类比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并结合图形讲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3)练习,深入地理解概念:平面直角这节课的概念较多,又都是新的,开始的时候不适合太快,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一个思维的空间.如:x轴、y轴不在任何象限内,原点是x轴、y轴的交点等.然后,就可以多练习一些简单题,如给出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点,或反之,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位置,找出其坐标.通过小题的练习,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总之,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后,学生可以通过变式,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解题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环境,激励学生凭借自己的原有认知水平,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在相互讨论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这节课可以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节课由实际引入,类比数轴定义,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并通过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第二节课,可视第一节课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有探索性的题目.如求一已知点关于x轴、y轴、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由坐标确定点和由点求坐标的方法.理解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2、会用象限和坐标轴说明直角坐标系内点的位置,并会根据点的位置,确定点的横坐标、纵坐标的符号.3、掌握确定已知点关于坐标轴(或原点)的对称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的能力.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5、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深刻性.教学重点:1、掌握象限或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2、会求已知点关于坐标轴或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教学用具:直尺、计算机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讨论,探究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主动探索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并介绍了象限与坐标轴.初步体会到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今天我们需要开始新的探索,发现数学知识.下面看例1例1、指出下列各点所在象限或坐标轴;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解:描点画图后,可以从图中观察出,A点在第二象限;B点在第三象限;C点在第四象限;D点在第一象限;E点在x轴上;F点在y轴上.做完这道题后,你发现能直接从点的坐标判断出点所在象限或坐标轴吗?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后,可总结如下:象限与坐标轴的定义都是以图形的形式直观给出的.通过本例题,又总结出了相应的代数规律.渗透了数与形的结合.并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思维能力.练习: 习题13.1的第三题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标出下列各对点的位置,并发现其中的规律.(1)(3,5),(2,5)(2)(1,2),(1,-3)(3)(4,4),(6,6)(4)通过观察可以总结出: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其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为任意实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其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为任意实数.另外一、三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二、四象限内,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建议:如果学生在观察时有困难,可以适当增加题量,丰富观察的对象,逐步得出最后的结论.这些规律也是有其必然的,如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这两点在x轴的同侧,且到x轴的距离相等,由平面几何的知识,可推出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x轴.其它的性质也有其存在的道理.通过对规律的总结,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点的坐标不同,它在平面上的位置也不相同.即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例3、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⑴(2,1), (-2,1)⑵(-3,4), (-3,-4)⑶(5,-4), (-5,-4)你能发现上述各对点的位置有何特点吗?它们的坐标有何异同?你能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吗?并说明其中的道理吗?解:(从图中观察出的点的位置)特点两点坐标间关系(1)两点关于y轴对称横坐标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2)两点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为相反数(3)两点关于原点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这道题能引发我们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答案不固定,本教案只给出参考答案).我们可以这样说:对于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点,如果它们的横坐标相反,纵坐标相同,则它们关于y轴对称;如果它们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则它们关于x轴对称;如果题目的横、纵坐标都相反,则它们关于原点对称,反之亦然.以上的规律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已知点(-10,3).求这个点关于x轴、y轴,及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答:(-10,-3);(10,3);(10,-3).你想过这其中的道理吗?如两点关于y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定义,这两点的连线垂直于y 轴,且到y轴的距离相等.所以这两点的连线就平行于x轴,它们的纵坐标相同,对称点在y轴的两点.到y轴的距离相等.即这两点的横坐标相反.类似地,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其它两种情况的讨论.这个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理解,并不要求严格地证明.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复习了对称的概念,体验了数形的结合.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互动探索的精神.小结:本节我们讨论了三道例题,这三道题都是大家共同讨论,通过观察归纳总结探索出的规律,这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一种过程.而且每道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形结合的思想.而且也能逐步体会出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这一部分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希望大家能真正地理解并能熟练应用.作业:习题13.1B组的1-3.下载本文Doc格式文档查看更多与本文相关内容 >>微信QQ空间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下载本文】觉得不错,别忘记分享哦推荐内容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歇后语大全成语大全周公解梦经典语录繁体字转换器2015年工作总结2016年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数学教案-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文章:数学教案-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数学教案-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数学教案-方差众数与中位数方差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频率分布正弦和余弦人教版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反思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生从数过渡到形的基础,属于数学建模中的几何建模,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教学从寻宝游戏开始,学生们从所设置的练习入手,在平面中描述出寻宝路线,以题带出知识,如果宝藏在地图以外的位置怎么办,由图的多变换来设置问题串,进入本节的学习。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材分析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和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等内容。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点和坐标的对应关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和小组探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知识,然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位置,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有序实数对的应用,同时要采用多媒体等教学用具,生动形象地展现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1)知识点上①本章主要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本章是今后学习函数图象、函数与方程和不等式的基础,也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

②本章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平移等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⑵思想方法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而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更是从平移及实际应用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⑶能力上掌握点与有序整数对的关系,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为今后函数的学习打好基础。

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能实现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的转换建立起数形联系(应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有序数对,掌握平面直角系的概念2.掌握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熟练地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3.了解象限的概念,能根据象限内和坐标轴的特征,熟练地由点的坐标判断点在的象限。

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用坐标表示平移和说出坐标变换的平移。

■过程方法1.由生活事例引入,师生合作。

先从实际中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出发,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指出有序数对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稿)

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稿)

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赵莹。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其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数学七年级第六章第二节第1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阐述。

一、教学背景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的发展,它建立了平面内任意一点与一个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学习后面《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的引入,标志着数学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

本节教材还是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这一重要思想,所以教好本节课十分重要。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数轴的概念,有了一定的数形结合的意识,积累了由数轴坐标描出数轴上点及已知数轴上的点写出数轴上坐标的经验,同时经过前面《有序数对》的学习,对平面上的点由一个有序数对表示,有了一定的认识。

并且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主探索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所以学生学习本节课时已经具备了必要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3)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和坐标系中由点求坐标。

难点:平面内点坐标的表示及感受点坐标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设计新课改的精神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从三个方面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和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并能熟练地根据点求坐标。

2、能力目标:通过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通过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辨证思想。

通过知识的迁移和转化,激发学生探索新事物的热情。

初中数学_平面直角坐标系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平面直角坐标系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面直角坐标系1》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

2、认识并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教学难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由坐标描出点。

【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要研究的问题,以自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通过简单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两个基本问题:①已知点求坐标②已知坐标描点.【教学过程】小热身:从前往后依次为第1行、第2行、第3行…第6行,从门口向里依次为第1列、第2列、第3列…第6列。

请第4行同学起立。

请第4列同学起立。

由一个数据不能准确确定一位同学的位置。

请2位同学起立,说出自己的位置。

引出需要两个数据,也就是行数与列数。

一位同学就是行与列的交点。

把同学们看做平面内的点,这些点的坐标如何表示,导入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回顾数轴:(一)画数轴(二)数轴三要素(三)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找到数轴上的A、B两点说出它表示哪些数。

在数轴上方找一个点C问题1、这个点C 还能仅仅用这一条数轴上的数来表示吗?生:不能问题2、要想表示出点C的位置还需要添加什么?生:另外一条数轴。

(设计说明:由学生熟悉的数轴出发,给出数轴上点的坐标的定义,建立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的方法.而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根据数轴上的点的坐标定义的,因此本节从数轴引入,使学生顺利地实现由一维到二维的过渡。

)二、定义: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个要点:1、两条数轴;2、互相垂直;3、公共原点。

师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并解释坐标轴,原点,坐标平面等相关概念。

学生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师巡视指错。

三、由点写有序实数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平面内的点M如何表示?师展示画法并总结口诀。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材分析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材分析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一)本章知识结构图及课时分配建议(略,见教师教学用书)(二)内容安排:略(三)课程学习目标:略二.本章编写特点(一)注意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编写时注意突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轴联系.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二)突出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无论是在数学还是在其他领域,平面直角坐标系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用几何的方法研究代数问题,又可以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三)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章编写时,改变了原教科书从数学的角度引出坐标系的做法,而是将本章内容的编写仅仅围绕着确定物体的位置展开,从实际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出发引出坐标系,也就是从实际需要引出坐标系这个数学问题.(四)内容编写生动生动活泼本章编写时,注意结合本章内容的特点,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赋予有趣的实际背景,使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科书习题6.2的第1题三架飞机P、Q、R保持编队飞行,实际上是三角形平移的问题.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密切联系实际本章内容的编写仅仅围绕着确定物体的位置展开.教科书首先从建国50周年庆典中的背景图案、确定电影院中座位的位置以及确定教室中学生座位的位置等实际出发,引出有序数对,进而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对于某些重要的概念和方法,采用了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例如,对于平移变换,教课书首先在上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安排了一节平移,探讨得出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等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在本章又安排了一小节用坐标表示平移的内容,用坐标刻画了平移变换,从数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平移变换;对平移变换以后还要继续学习,例如在本册书第10章实数进一步安排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平移的内容,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只要求学生会在方格纸中建立直角坐标系,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以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教学要求.(三)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本章编写时,注意结合本章内容特点,利用一些探究思考归纳等栏目,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思考空间.例如,在第6.2.2小节中,教科书首先设置一个探究栏目,让学生探究将几个已知坐标的点上、下、左、右的平移后得到新的点.四.了解小学相关知识的教学例1.课标第一学段有关叙述: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相对位置;会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位;课标第二学段有关叙述: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例2.【课标第二学段例5 】假设大门在教室的正南方向50米处,图书馆在教室北偏东60°方向的100米处,试画出示意图.例3.【课标第二学段例7 】小青坐在教室的第3行第4列,用(4,3)表示,小明坐在教室的第1行第3列应当怎样表示?五.本章要点归纳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是建立在数轴基础上的,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水平的数轴向右为正叫做x 轴(横轴),铅直的数轴向上为正叫做y 轴(纵轴).x 轴和y 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 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2. 坐标平面由两条坐标轴和四个象限构成,如图1,可以看成坐标平面的六个区域;x 轴,y 轴,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3. 平面内的点的位置由它的坐标确定.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 ,过点P 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在x 轴、y 轴上对应的数a 、b 分别叫做点P 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 ,b )叫做点P 的坐标.(1)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即表示点的坐标的两个实数是有顺序的,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位置不能颠倒,如图2中P 点的坐标只能写成(a ,b ),而不能写成(b ,a );(2)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即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P 都有惟一的有序实数对(a ,b )与它对应;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a ,b )在坐标平面内都能找到惟一的点P 与它对应;(3)点P (a ,b )到x 轴的距离为|b |,到y 轴的距离为|a |.4. 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坐标轴上的点:①点P 的坐标为(a ,0)⇔点P 在x 轴上;②点P 的坐标为(0,b )⇔点P 在y 轴上;(2)各象限内的点:①点P (a,b )在第一象限⇔a 0,b 0>>;②点P (a ,b )在第二象限⇔a 0,b 0<>;③点P (a ,b )在第三象限⇔a 0,b 0<<;④点P (a ,b )在第四象限⇔a 0,b 0><;5. 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点之间的坐标关系;(1)关于坐标轴或原点对称的两点,根据对称的性质,如图4,有①点P (a ,b )关于x 轴对称点坐标为1P (a,b )-;②点P (a ,b )关于y 轴对称点坐标为2P (a,b )-;③点P (a ,b )关于原点对称点坐标为3P (a,b --).(2)连线平行于坐标轴的两点,连线平行于x 轴的两点的纵坐标相同,连线平行于y 轴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 0,b 0>>.(1)将点(x,y )向右(或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a,y )+(或(x a,y )-);(2)将点(x,y )向上(或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 b )((x,y b ))+-或.7. 图形平移与坐标变化(注:注意对比华东版教材相关内容)(1 )图形上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加a(a>0),则图形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减a(a>0),则图形沿水平方向向左平移a个单位,形状、大小不变.(2 )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加a(a>0),则图形沿铅直方向上平移,纵坐标分别减a(a>0),则图形沿铅直方向下平移a个单位,形状、大小不变.六.中考试题举例例1. (2005年韶关)在图5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1)(2,0)、(4,0)、(6,2)、(6,6)、(5,8)、(4,6)、(2,6)、(1,8)、(0,6)、(0,2)、(2,0);(2)(l,3)、(2,2)、(4,2)、(5,3);(3)(1,4)、(2,4)、(2,5)、(1,5)、(1,4)(4)(4,4)、(5,4)、(5,5)、(4,5)、(4,4)(5)(3,3).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正确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出点的位置,再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解:如图5,像猫脸(注:有趣,但学生作点正确,不一定看出“猫脸”)例2. (2006年辽宁)某市有A、B、C、D四个大型超市,分别位于一条东西走向的平安大路两侧,如图6所示,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四个超市相应的坐标.分析: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再写出各点的坐标.解:平安大道所在的直线所在的直线为x轴,过D点垂直于平安大道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A(10,4)、B(6,-4)、C(-2,2.5)、D(0,-3)例3. 如图,图7 ②至图7 ④中的图形均由图7①中的图形变换而得:(1)请写出图7 ①中点A、B、M、N的坐标;(2)请写出图7 ②至图7④中与点A、B、M、N对应的点A'、B'、M'、N'的坐标;(3)与图7 ①对比,你能说出图7 ②至图7 ④中的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吗?分析:正确的写出图7 ①中A、B、M、N各点的坐标以及图7 ②至图7 ④中A'、B'、M'、N'的坐标是探索图形变化后点的变化的关键.解:(1)7 ①中A、B、M、N各点坐标依次为:(2,4)、(4,0)、(1,2)、(3,2);(2)图7 ②中A'、B'、M'、N'各点依次为:(5,4)、(7,0)、(4,2)、(6,2).图7 ③中A'、B'、M'、N'各点依次为:(2,-4)、(4,0)、(1,-2)、(3,-2).图7 ④中A '、B '、M '、N '各点的依次为:(4,8)、(8,0)、(2,4)、(6,4);(3)图7 ①到图7 ②向右平移3个单位,横坐标加3,纵坐标不变;图7 ①到图7 ③沿x 轴对折,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图7 ①到图 7 ④是以0为位似中心作出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2:1,纵、横坐标都变为其2倍.例4. (2005年南通通州暨2006年济源)如图8,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 ∆变换成11OA B ∆,第二次将11OA B ∆变换成22OA B ∆,第三次将22OA B ∆变换成33OA B ∆…已知:A (1,3)、1A (2,3)、2A (4,3)、3A (8,3);B (2,0)、1B (4,0)、2B (8,0)、3B (16,0)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按照变换规律,第五次变换后得到的三角形5A 的坐标是_____,5B 的坐标是_______.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图形变换与坐标变化的规律,沿x 轴向右平移后,纵坐标都没有改变,横坐标改变.因此,A 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012=,依次变为是1232242822===⋯、、、、,B 的纵坐标是0,横坐标是122=,依次变为是234n 142821622+===⋯、、、、.解:5516232,2264+===,55A (32,3)B (64,0)∴,例5. (2006年成都)如图9,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间连线为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 ∆是格点三角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 的坐标为(-1,-1).(1)把ABC ∆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111A B C ∆,画出111A B C ∆的图形并写出点1B 的坐标;(2)、(3)略分析:图形向左平移,图形上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减8其形状、大小不变.解:B 的坐标为(1,1--),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1B (9,1)--七.典型错误分析例1.对有序实数对理解不透,认为(2,3)和(3,2)表示同一个点 例2.已知点A (2,1)的关于x 轴对称点是B ,求点B 的坐标.误解:因作图错误,得出关于y 轴对称点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x -2,x )在第二象限,求x 的取值范围.误解:因对象限符号记忆错误,得不等式x 20x 0-<⎧⎨<⎩八.教学设计片断举例 例1 九.课件介绍 例1。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
6.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纵轴 y 5 4 3 2 1 1 2 3 4 5 x 横轴
-4 -3 -2 -1 -10 -2 -3 -4
一. 教材分析 1.说教材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下 册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节第二小节的内容。这节 课是在学习了数轴和有序数对后安排的一次概念性教学,也 是初中生与坐标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 立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这一 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 应关系;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 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 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和借助平面直 角坐标系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一个基础,它在整个初 中数学教材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情境①:这是我校全体学生做课间操的情境,你 能说出某个学生的位置吗?你是怎样确定的呢? 这样既复习了有序数对,又承上启下,为学习平 面直角坐标系作铺垫。
四 教 学 过 程
情境②:展示有两条交叉道路,如何描述商店的位 置?此时,让学生大胆猜想,进一步又提出问题“直 线上的点对应一个数,我们借用一条数轴来确定它的 位置,那么平面上的点,对应着一对数,我们如何来 四 确定它的位置呢?”采用类比的数学方法,加以引导 分析,使学生意识到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需要借助两 教 条互相垂直的数轴,从而引进平面直角坐标系。
五 教 学 评 价
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 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教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参与 学 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 评 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 评价,以激励性的语言促进他们合作,培养 价 他们的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_《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面直角坐标系》学情分析只有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建立初步的抽象思维去思考问题,对数字与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是本课学习数与形结合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良好基础。

七年级学生积极性高,乐于思考且好表现,活跃的课堂气氛对于新课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设计本章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示,充分调动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好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教法:1、演练结合法;2、提问法;学法:1、小组合作探究法;2、动手操作法这种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劳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效果分析自主检测部分的题目,五个题目,五个类型。

出现错误较多的是第四题和第五题,第四题是有的学生忽略多解,由距离转化为实际“数”的时候,应该有两种考虑,从而横纵坐标衍生出一共四种情况;第五题作为解答题,学生有的步骤不规范,还有的师典型错误,就是知道AB∥ x轴,所以其纵坐标相等,但是要同时保证横坐标不相等,这是学生忽略的地方。

中考链接的题目,德州这部分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列举的是其他省市的中考题,这三个题目出现错误的很少,主要是第三题的方法,用本节课所拓宽的知识,用左右平移与坐标的关系解决更为简单。

中考预备所设置的这个阅读理解题,是为了以后初三学习中的抛物线中的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做的铺垫,需要记住其中的中点公式。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看似简单,却忽略了应该说明AB∥ x 轴,否则即使说明DE∥ x轴,,也无法说明EF∥ AB,所以学会审题是关键!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全面促进宁要改革的微词,不要僵化的危机。

恰逢本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五三制”教学改革,我对于传统的复习课如何转为新型的展示课和检测课,如何提高单元复习课的有效性,做了初步的探索。

传统的复习课多以老师对本章知识进行汇总罗列,然后做题巩固,整个过程学生的参与的太少,主动性太差,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会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年级数学: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简介(教学方案)

七年级数学: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简介(教学方案)

( 数学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简介(教学方案)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简介(教学方案)课程教材研究所左怀玲伟大的法国数学家笛卡儿(descartes 1596-1650)创立了直角坐标系.他用平面上的一点到两条固定直线的距离来确定这个点的位置,用坐标来描述空间上的点.他进而又创立了解析几何学,把相互对立着的“数”与“形”统一了起来,他的这一天才创见,更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从而开拓了变量数学的广阔领域.正如恩格斯所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辨证法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了.”平面直角坐标系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提前安排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本套教科书体系安排上的一个特点.原教科书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只有2课时,放在初中三年级“函数”一章,作为学习函数的基础知识来安排的.这套教科书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单独设章,8个课时,放在7年级下学期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尽早接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种数学工具,尽早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本章教学时间约需7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6.1 平面直角坐标系3课时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3课时数学活动小结 1课时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一)本章知识结构(二)内容安排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和点与坐标(均为整数)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等内容.教科书首先从实际中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如确定电影院中座位的位置以及确定教室中学生座位的位置等)出发,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指出利用有序数对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由此联想到是否可以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的问题,结合数轴上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如横轴、纵轴、原点、坐标、象限,建立点与坐标(整数)的对应关系等.对于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本章主要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确定地理位置和表示平移变换中的应用.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体现了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章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设置一个观察栏目,让学生观察地图上是怎样利用坐标表示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的,从中得到启发,来学习建立坐标系,确定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的方法.接下去教科书设置了一个探究栏目,要求学生画出一幅地图,标出学校和三位同学家的位置.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就要考虑如何建立坐标系的问题,首先是确定原点和坐标轴的正方向,教科书选用了以学校为原点,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并确定一定的比例尺,根据三位同学家的位置情况,在坐标系中标出了这些地点的位置,并归纳给出绘制平面示意图的一般过程.用坐标表示平移,从数的角度刻画了第五章平移的内容,本章主要研究点(或图形)的平移(上、下、左、右平移)引起的点(或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以及点(或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引起的点(或图形)的平移.教科书首先设置一个探究栏目,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已知点向右(或向左)平移某个单位长度得到一个新点,这个点的坐标与平移前的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同样如果将这个点分别向上(或向下)平移某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点,这个点与平移前点的坐标又有什么关系,通过分析平移前后点的坐标的变化,发现坐标的变化规律,比如将一个点向右平移某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加上这个单位长度;对于图形的平移引起的图形顶点坐标的变化,教课书是在练习中给出的,让学生自己完成.从这个练习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本套教材对于练习有一种新的考虑,就是练习不全是对正文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有些练习是正文的一部分,是正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接下去教科书讨论了一个三角形顶点坐标的某种有规律变化,引起的三角形的平移.比如,将三角形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某个正数,纵坐标不变,得到三个新的点,连接这三个点,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这个新三角形与原来的三角形在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等,通过探究发现这两个三角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实际上是对三角形进行了平移,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归纳给出有关的规律.(三)课程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2.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坐标为整数)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坐标为整数);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用坐标表示平移变换.通过研究平移与坐标的关系,使学生看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与形之间的桥梁,感受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的相互转换;5.结合实例,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二、本章编写特点(一)注意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数轴为基础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互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构成的,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根据数轴上点的坐标定义的,平面内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类似于数轴上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等.本章编写时注意突出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轴的联系.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教科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数轴出发,给出点在数轴上的坐标的定义,建立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教科书类比着数轴,探讨了在平面内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这样通过加强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顺利地实现由一维到二维的过渡.(二)突出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无论是在数学还是在其他领域,平面直角坐标系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数学科学中,由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使得我们可以用几何的方法研究代数问题,又可以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这种桥梁作用,本套教科书给予了充分重视.本章中,编写了利用坐标的方法研究平移的内容,从数的角度刻画平移变换,这就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看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加强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体现了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用经纬度表示地球上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用极坐标表示区域内地点的位置,以及用平面直角坐标表示区域内地点的位置等,实际上都是利用了有序数对与点的对应关系,是坐标与点一一对应思想的表现.教科书突出了这种对应关系,利用这种对应关系研究了如何建立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坐标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三)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章编写时,改变了原教科书从数学的角度引出坐标系的做法,而是将本章内容的编写仅仅围绕着确定物体的位置展开,从实际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出发引出坐标系,也就是从实际需要引出坐标系这个数学问题,然后展开对坐标系的研究,认识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和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最后再利用坐标系解决生活中确定地理位置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了一个由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四)内容编写生动生动活泼本章编写时,注意结合本章内容的特点,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赋予有趣的实际背景,使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科书习题6.2的第1题“三架飞机p、q、r保持编队飞行,分别写出它们的坐标.30秒后,飞机p飞到p位置,飞机q、r飞到了什么位置?分别写出这三架飞机新位置的坐标”,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三角形平移的问题,再比如,让学生画出本学校的平面示意图,用坐标表示动画制作过程中小鸭子的位置变化,用坐标表示某地古树名木的位置等,从数学上讲这些都是关于点与坐标对应关系的问题,本章编写时注意给这些数学问题加上一个有趣的背景,增加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密切联系实际本章内容的编写仅仅围绕着确定物体的位置展开.教科书首先从建国50周年庆典中的背景图案、确定电影院中座位的位置以及确定教室中学生座位的位置等实际出发,引出有序数对,进而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通过对坐标系的研究,认识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和建立坐标系的方法,然后再利用坐标系解决生活中确定地理位置的问题(如确定同学家的位置等),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样的一种处理,不是从数学角度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而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实际的需要出发学习直角坐标系.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周围熟悉的素材学习本章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二)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对于某些重要的概念和方法,本套教科书采用了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例如,对于平移变换,教课书首先在上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安排了一节“平移”,探讨得出“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等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在本章又安排了一小节“用坐标表示平移”的内容,用坐标刻画了平移变换,从数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平移变换;对平移变换以后还要继续学习,例如在本册书第10章“实数”进一步安排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平移的内容,在八年级下册“四边形”一章中,将对“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这条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进行论证,为后续学习利用平移变换探索几何性质以及综合运用几种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进行图案设计等打下基础.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只要求学生会在方格纸中建立直角坐标系,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其中点的坐标都是整数,这实际研究了点与有序整数对的对应关系,在第10章“实数”将把点的坐标扩展到实数范围,并建立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为后续学习函数的图象、函数与方程和不等式的关系等问题打下基础.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内容安排的这个特点,准确把握本章对于平移变换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要求,以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教学要求.(三)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本章编写时,注意结合本章内容特点,利用一些“探究”“思考”“归纳”等栏目,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思考空间.例如,在第6.2.2小节中,教科书首先设置一个“探究”栏目,让学生探究将几个已知坐标的点上、下、左、右的平移后得到新的点,各对应点之间的坐标有怎样的变化规律,接下去就设置一个“归纳”栏目,栏目中留有空白,让学生写出平移过程中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这实际上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对于这个规律的获得,教科书仅用了两个栏目,很少的篇幅,这样实际上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探索空间,因此教学中,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使学生充分活动起来,通过探究发现并总结规律.对于这些规律,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在坐标系中,结合图形的变换理解这些结论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平面直角坐标系(3)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所给图形的特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2、能根据一些特殊点的坐标复原坐标系;3、经历建立坐标系描述图形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角度的探索,灵活选取简便易懂的方法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多种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能写出各点的坐标。

三、教学难点:根据一些特殊点的坐标复原坐标系;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五、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平台、PowerPoint课件、实物投影仪、几何画板,圆规,三角尺为(4, 4),除此之外不知道其他信息, 你能找到神秘的“宝藏”吗?同学们想知道怎么解决吗?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同学们一定能迅速找到藏宝地点,揭开宝藏的神秘面纱。

学生聆听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例2 如图,矩形ABCD的长和宽分别为6, 4,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B AC三、学以致用:例3 对于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例3对于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1、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

2、老师在学生展示后用几何画板展示多种建立直角坐标系。

3、让学生回顾学生展示的和老师在几何画板上展示的方法,与学生交流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说说道理。

与学生一起总结建立直角坐标系时应遵循哪些原则?1、教师在学生做题时巡视,看哪位同学的做法较简单,指两名学生板演,并让学生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材分析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一)本章知识结构图及课时分配建议(略,见教师教学用书)(二)内容安排:略(三)课程学习目标:略二.本章编写特点(一)注意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编写时注意突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轴联系.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二)突出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无论是在数学还是在其他领域,平面直角坐标系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用几何的方法研究代数问题,又可以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三)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章编写时,改变了原教科书从数学的角度引出坐标系的做法,而是将本章内容的编写仅仅围绕着确定物体的位置展开,从实际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出发引出坐标系,也就是从实际需要引出坐标系这个数学问题.(四)内容编写生动生动活泼本章编写时,注意结合本章内容的特点,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赋予有趣的实际背景,使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科书习题6.2的第1题三架飞机P、Q、R保持编队飞行,实际上是三角形平移的问题.三.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密切联系实际本章内容的编写仅仅围绕着确定物体的位置展开.教科书首先从建国50周年庆典中的背景图案、确定电影院中座位的位置以及确定教室中学生座位的位置等实际出发,引出有序数对,进而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对于某些重要的概念和方法,采用了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例如,对于平移变换,教课书首先在上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安排了一节平移,探讨得出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等平移变换的基本性质;在本章又安排了一小节用坐标表示平移的内容,用坐标刻画了平移变换,从数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平移变换;对平移变换以后还要继续学习,例如在本册书第10章实数进一步安排了在实数范围内研究平移的内容,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只要求学生会在方格纸中建立直角坐标系,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以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教学要求.(三)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本章编写时,注意结合本章内容特点,利用一些探究思考归纳等栏目,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思考空间.例如,在第6.2.2小节中,教科书首先设置一个探究栏目,让学生探究将几个已知坐标的点上、下、左、右的平移后得到新的点.四.了解小学相关知识的教学例1.课标第一学段有关叙述: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相对位置;会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位;课标第二学段有关叙述: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例2.【课标第二学段例5 】假设大门在教室的正南方向50米处,图书馆在教室北偏东60°方向的100米处,试画出示意图.例3.【课标第二学段例7 】小青坐在教室的第3行第4列,用(4,3)表示,小明坐在教室的第1行第3列应当怎样表示?五.本章要点归纳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是建立在数轴基础上的,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水平的数轴向右为正叫做x 轴(横轴),铅直的数轴向上为正叫做y 轴(纵轴).x 轴和y 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 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2. 坐标平面由两条坐标轴和四个象限构成,如图1,可以看成坐标平面的六个区域;x 轴,y 轴,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3. 平面内的点的位置由它的坐标确定.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 ,过点P 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垂足在x 轴、y 轴上对应的数a 、b 分别叫做点P 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 ,b )叫做点P 的坐标.(1)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即表示点的坐标的两个实数是有顺序的,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位置不能颠倒,如图2中P 点的坐标只能写成(a ,b ),而不能写成(b ,a );(2)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即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P 都有惟一的有序实数对(a ,b )与它对应;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a ,b )在坐标平面内都能找到惟一的点P 与它对应;(3)点P (a ,b )到x 轴的距离为|b |,到y 轴的距离为|a |.4. 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坐标轴上的点:①点P 的坐标为(a ,0)⇔点P 在x 轴上;②点P 的坐标为(0,b )⇔点P 在y 轴上;(2)各象限内的点:①点P (a,b )在第一象限⇔a 0,b 0>>;②点P (a ,b )在第二象限⇔a 0,b 0<>;③点P (a ,b )在第三象限⇔a 0,b 0<<;④点P (a ,b )在第四象限⇔a 0,b 0><;5. 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点之间的坐标关系;(1)关于坐标轴或原点对称的两点,根据对称的性质,如图4,有①点P (a ,b )关于x 轴对称点坐标为1P (a,b )-;②点P (a ,b )关于y 轴对称点坐标为2P (a,b )-;③点P (a ,b )关于原点对称点坐标为3P (a,b --).(2)连线平行于坐标轴的两点,连线平行于x 轴的两点的纵坐标相同,连线平行于y 轴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 0,b 0>>.(1)将点(x,y )向右(或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a,y )+(或(x a,y )-);(2)将点(x,y )向上(或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 b )((x,y b ))+-或.7. 图形平移与坐标变化(注:注意对比华东版教材相关内容)(1 )图形上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加a(a>0),则图形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减a(a>0),则图形沿水平方向向左平移a个单位,形状、大小不变.(2 )图形上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加a(a>0),则图形沿铅直方向上平移,纵坐标分别减a(a>0),则图形沿铅直方向下平移a个单位,形状、大小不变.六.中考试题举例例1. (20XX年韶关)在图5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1)(2,0)、(4,0)、(6,2)、(6,6)、(5,8)、(4,6)、(2,6)、(1,8)、(0,6)、(0,2)、(2,0);(2)(l,3)、(2,2)、(4,2)、(5,3);(3)(1,4)、(2,4)、(2,5)、(1,5)、(1,4)(4)(4,4)、(5,4)、(5,5)、(4,5)、(4,4)(5)(3,3).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正确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出点的位置,再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解:如图5,像猫脸(注:有趣,但学生作点正确,不一定看出“猫脸”)例2. (20XX年辽宁)某市有A、B、C、D四个大型超市,分别位于一条东西走向的平安大路两侧,如图6所示,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四个超市相应的坐标.分析: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再写出各点的坐标.解:平安大道所在的直线所在的直线为x轴,过D点垂直于平安大道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A(10,4)、B(6,-4)、C(-2,2.5)、D(0,-3)例3. 如图,图7 ②至图7 ④中的图形均由图7①中的图形变换而得:(1)请写出图7 ①中点A、B、M、N的坐标;(2)请写出图7 ②至图7④中与点A、B、M、N对应的点A'、B'、M'、N'的坐标;(3)与图7 ①对比,你能说出图7 ②至图7 ④中的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吗?分析:正确的写出图7 ①中A、B、M、N各点的坐标以及图7 ②至图7 ④中A'、B'、M'、N'的坐标是探索图形变化后点的变化的关键.解:(1)7 ①中A、B、M、N各点坐标依次为:(2,4)、(4,0)、(1,2)、(3,2);(2)图7 ②中A'、B'、M'、N'各点依次为:(5,4)、(7,0)、(4,2)、(6,2).图7 ③中A'、B'、M'、N'各点依次为:(2,-4)、(4,0)、(1,-2)、(3,-2).图7 ④中A '、B '、M '、N '各点的依次为:(4,8)、(8,0)、(2,4)、(6,4);(3)图7 ①到图7 ②向右平移3个单位,横坐标加3,纵坐标不变;图7 ①到图7 ③沿x 轴对折,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图7 ①到图 7 ④是以0为位似中心作出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2:1,纵、横坐标都变为其2倍.例4. (20XX 年南通通州暨20XX 年济源)如图8,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 ∆变换成11OA B ∆,第二次将11OA B ∆变换成22OA B ∆,第三次将22OA B ∆变换成33OA B ∆…已知:A (1,3)、1A (2,3)、2A (4,3)、3A (8,3);B (2,0)、1B (4,0)、2B (8,0)、3B (16,0)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按照变换规律,第五次变换后得到的三角形5A 的坐标是_____,5B 的坐标是_______.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图形变换与坐标变化的规律,沿x 轴向右平移后,纵坐标都没有改变,横坐标改变.因此,A 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012=,依次变为是123n 2242822===⋯、、、、,B 的纵坐标是0,横坐标是122=,依次变为是234n 142821622+===⋯、、、、.解:5516232,2264+===Q ,55A (32,3)B (64,0)∴,例5. (20XX 年成都)如图9,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间连线为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 ∆是格点三角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 的坐标为(-1,-1).(1)把ABC ∆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111A B C ∆,画出111A B C ∆的图形并写出点1B 的坐标;(2)、(3)略分析:图形向左平移,图形上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减8其形状、大小不变.解:B 的坐标为(1,1--),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1B (9,1)--七.典型错误分析例1.对有序实数对理解不透,认为(2,3)和(3,2)表示同一个点 例2.已知点A (2,1)的关于x 轴对称点是B ,求点B 的坐标.误解:因作图错误,得出关于y 轴对称点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x -2,x )在第二象限,求x 的取值范围.误解:因对象限符号记忆错误,得不等式x 20x 0-<⎧⎨<⎩八.教学设计片断举例 例1 九.课件介绍 例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