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ELISA定量测定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及其意义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研究概述趋化因子是目前成员最多的细胞因子家族,在人和小鼠中大概有50个内源性趋化因子。
这些因子大约结合20多个跨膜受体。
趋化因子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免疫细胞的迁移模式,对细胞运动至关重要。
趋化因子系统在初始T细胞产生,决定细胞的分化(如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影响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调节免疫细胞迁移和定位,已达到体内平衡。
趋化因子在急性炎症和淋巴系统中对免疫反应的产生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趋化因子在炎性疾病及癌症中的作用使其成为新的药物靶点。
趋化因子可以控制骨髓、血液及外周组织中的免疫细胞运输。
CXCL12由CAR细胞产生,可以使发育中的中性粒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保留在骨髓中。
DC前体、肥大细胞前体和发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通过未知机制保留在骨髓中。
在没有CXCR4信号传导或CXCR2信号传导的情况下,嗜中性粒细胞离开骨髓并进入血液。
B细胞通过CB2信号进入骨髓,并通过S1P1信号传导进入血液。
B细胞可以使用CCR7、CXCR4和CXCR5信号进入淋巴结构。
单核细胞响应CCR2信号进入血液以及CXCR4信号传导减少。
单核细胞分化为促炎症(CCR2+)和抗炎(CX3CR1+)单核细胞。
抗炎单核细胞可以通过CX3CL1进入外周组织。
DC前体通过未知机制进入血液,并可以通过CCL20离开外周组织。
在人类中,CXCL14也可能在抗炎单核细胞和DC前体迁移到外周组织中起作用。
肥大细胞前体通过未知机制离开骨髓,并在CXCR2介导的信号后迁移至肠道。
CCR3信号通过CCL11和CCL24(人和小鼠)以及CCL26(人)后,嗜酸性粒细胞进入血液并离开外周组织。
趋化因子精细控制免疫细胞前体的发育及分化,发生在原发性淋巴器官-骨髓和胸腺。
在胸腺中,T细胞祖细胞产生的CCL21、CCL25和CXCL12与CCR7、CCR9和CXCR4相互作用决定胸腺中T细胞的发育。
在骨髓中,免疫细胞的稳态保留和发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CXCL12/CXCR4相互作用。
ELISA的原理与应用解读
ELISA的原理与应用解读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学实验技术。
它使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被测物相结合,并通过测量酶催化产生的颜色变化或荧光强度来定量检测目标物。
ELISA是一种灵敏、专一、经济且相对简单的实验方法,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
ELISA的原理是建立在免疫学原理的基础上。
ELISA通常通过将样品(如血清、细胞上清等)与涂有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微孔板高度特异性地结合。
然后,通过给予酶标记的二抗或底物特异结合于该反应体系,并产生可定量测量的信号。
常见的ELISA有直接ELISA、间接ELISA、竞争ELISA和间接捕获ELISA。
直接ELISA是通过将标记有酶的一抗直接与靶抗原相结合来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对目标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检测限制。
间接ELISA则使用非标记的靶抗原与目标抗体相结合,然后再使用标记有酶的二抗与目标抗体结合。
该方法对目标抗体更加敏感,并可以用于定量抗体的浓度。
竞争ELISA利用标记抗原和未标记抗原竞争与抗体结合,从而定量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间接捕获ELISA使用两个特异性抗体来捕获目标抗原,并通过标记有酶的第三抗体来定量检测。
这种方法对于检测低浓度的目标抗原非常敏感。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ELISA被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并用于疾病诊断、疫苗开发、药物筛选和基因工程等领域。
例如,通过ELISA可以检测感染的病原体、肿瘤标志物、免疫球蛋白等。
ELISA还可以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特定蛋白质的浓度,如血清蛋白、细胞因子、激素等。
在临床诊断中,ELISA是常用的实验技术之一、利用ELISA可以检测并诊断多种疾病,如艾滋病、疟疾和癌症等。
这些检测通常基于特定抗体与疾病相关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艾滋病的诊断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是否存在HIV抗体来进行。
此外,ELISA还被广泛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监测和生物技术产业中。
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对病毒感染所致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病毒感染引起的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原发支气管哮喘患儿各68例,对这两组患儿展开血清eotaxin和sicam-1浓度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喘息组和哮喘组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eotaxin和sicam-1浓度较恢复期高(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 2 方法1. 2. 1 研究方法将抽取的68例喘息患儿按照喘息发作次数分成两组, 1年内喘息发作次数在3次或以上者定义为喘息a组(29例), 1年内喘息发作次数仅为1次者定义为喘息b组(39例)。
对以上统计研究对象展开血清eotaxin和sicam-1浓度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
1. 2. 2 检测方法喘息组患儿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静脉血,哮喘组患儿采集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静脉血,经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血清eotaxin、 sicam-1浓度测定方法为双抗体夹心abc-elisa 法定量检测,所用仪器与试剂分别为我院现有的酶标仪和人eotaxin /ccl11 定量酶联免疫试剂盒、人sicam -1 /scd54 定量酶联免疫试剂盒。
1. 3 统计学方法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血清eotaxin、 sicam-1浓度测定结果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进行表示,分别展开t检验和χ2检验,在p0.05)。
详见表1。
3 讨论eotaxin属于一种eos选择性化学性趋化剂,对一些其他类型的白细胞的作用相对较弱,然而却可以利用eotaxin受体的介导在支气管以及肺泡上皮上产生。
研究表明, eotaxin可利用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过程对呼吸爆发以及肌动蛋白聚合、化学趋化等产生激发作用。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由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 纤维细胞等)和免疫细胞产生; 小分子蛋白,分子量约8~80kD; 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调节、炎症反应、造 血功能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广泛生物学活性; 参与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干扰素(interferon,IFN)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趋化因子(chemokine):趋化性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Inducing stimulus
Cytokine gene
Cytokineproducing cell
Cytokine Receptor
Overview of the induction and function of Cytokine
signal
Gene activation
Biological effects
趋化因子的结构与功能
一、 趋化因子概述 二、 趋化因子受体 三、 趋化因子的结构特点 四、 趋化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五、 某些应用
趋
化
因
趋化因子的发现
子
趋化因子的共性
概
述
趋化因子的分类
趋化因子的发现
起始期(80s中) 未形成概念 成熟期(80s后) 完整概念/分类 高潮期(90s中) 发现CCR5
+44 (0)28 9097 2206
Fig. 1. Model for the potenti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IL-33.The dual effects of IL-33 activity are depicted. The precursor form of IL-33 is processed in the cytoplasm, possibly by the activity of a multiprotein caspase-1–containing complex known as an inflammasome. Once released from the cell, IL-33 binds its receptor complex at the cell surface. This complex, which contains ST2 and (by analogy to other IL-1 receptor family members) an as-yet-unidentified accessory receptor recruits the TIR domain–containing adaptor MyD88 to its intracellular domain through a homotypic TIR-TIR interaction. Subsequent recruitment of the serinethreonine kinases IRAK1 and IRAK4 and downstream activation of the E3 ligase TRAF6 are thought to drive NF-κB and MAPK activ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production of the Th2-specific cytokines IL-4, IL-5, and IL13. Unprocessed IL-33 accumulates in the nucleus, where it acts as a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NEMO, NF-κB essential modifier. SIGGR, single immunoglobulin IL-1R-related molecule.
趋化因子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小分子蛋白质,主要功能是指导细胞定向迁移,特别是针对免疫细胞的迁移。
趋化作用是这种指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即细胞通过感应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浓度梯度,沿着浓度逐渐升高的方向进行迁移。
趋化因子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这些受体通常位于免疫细胞如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膜上。
当趋化因子在炎症或感染部位释放后,周围的免疫细胞会被吸引至该区域,从而达到招募免疫细胞对抗病原体或修复受损组织的目的。
趋化因子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免疫反应,还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免疫监视:调控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结或其它免疫器官。
-发育:在胚胎发育阶段引导细胞迁移,例如神经元迁移和血管生成。
-炎症反应:诱发白细胞募集到炎症部位,参与炎症过程。
-癌症:在肿瘤微环境中调节肿瘤细胞的迁移和浸润,以及免疫细胞的定位。
趋化因子受体CCR研究概述
趋化因子受体CCR研究概述趋化因子要发挥生物学作用,必须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行。
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Recepto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7个富含疏水氨基酸的α螺旋穿膜区结构,主要表达于骨髓来源的各白细胞亚群,同时也表达于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类型的细胞。
趋化因子受体根据其结合的配体不同也分为4个亚家族:CCR、CXCR、XCR和CX3CR。
其中CCR亚族已克隆11种(CCR1-CCR11),CXCR亚族6种(CXCR1-CXCR6),另俩个亚族分别各有1种:XCR1和CX3CR1。
本文主要论述CCR的研究进展。
CCR1对多种人类CC趋化因子有反应,包括钙动员、腺苷酸环化酶抑制、细胞外酸化和趋化性增加。
CCR1已经从多个种属获得克隆,如恒河猴、兔、小鼠和大鼠,并且这些序列之间存在高度的序列同源性,人和恒河猴的相似性为87%。
人CCR1序列的大部分显著特征是保守的,其存在的变化主要限于N末端和细胞外环,可能参与配体结合的区域。
人和小鼠CCR1蛋白以高亲和力结合人和小鼠CCL3和CCL5。
通过靶向基因破坏研究和通过有效的CCR1拮抗剂的研究,提供了对CCR1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的了解。
CCR2的cDNA可以编码两个蛋白质CCR2A和CCR2B。
CCR2B是主要表达形式,并且在慢性炎症中起作用,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多发性硬化疾病。
CCR2的mRNA可以在单核细胞、血源性树突状细胞、天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中检测到,但不能在嗜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中检测到。
抗体研究显示CCR2B在单核细胞、活化记忆T细胞、B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表达。
CCR2通过与配体结合,产生许多生物学信号,包括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细胞内钙动员和细胞趋化性的增加。
CCR2已从许多物种克隆,包括小鼠、大鼠和恒河猴。
序列高度同源并且显示与人CCR2的78-95%氨基酸一致。
小鼠CCR2特异性结合了具有高亲和力的与MCP-1和MCP-3。
ABC—ELISA定量测定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及其意义
( 哈尔滨 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检验科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0 ) 501
摘要 : 建立 A C L A定量测定红细胞趋化 因子受体( C R 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 法 目的 B —E I S EK ) 分 离一定数量红细胞与 几一 结合 , 8 离心后取上清液用 A C us B —E A法检测 I 一 含量 , L 8 通过公式计 算红 细胞趋化 因子 受体 结合 活性 ; 对该 法检 测 几 一8的灵敏度 、 密度 、 精 准确度进 行 了探讨 , 并对 3 例 正常人 ,5 l 2 例 恶性 肿 瘤患者 和 3 3例银 屑病 患者 的 E K C R进行 了测 定 。结果 该 法检 测 几 一8的灵敏 度 为 l . g m ̄ 5 6r/ I , 。 精 密度批 内平 均 C .9 ; 间平 均 C .9 准确度 平均 回收 率为 9 %。3 例 正 常人 E K V46 % 批 V97 %, 7 l C R为 (29 5 .6 ±1 .5 % ;5例 恶性 肿 瘤 E K 04 ) 2 C R为 (6 0 4 .7±1.3 %;3例 银 屑 病人 E K 33) 3 C R为 (6 8 4 .7±1 .8 %。 经统 02) 计, 恶性肿瘤患者和银屑病 患者 E K C R均比正常人 E K C R要低( < .5 。结论 该法是一种简便 的定量 P 00 ) 测定 E K C R的新方法, 对研 究红细胞免疫、 趋化 因子及其受体在疾病防治和发病机制 中的作用有一定价值 。 关键 词 : 红细胞 趋化 因子 受体 ; 霉 亲和素 生物 素 一E A 白介 素 一8红 细胞免 疫 链 us ; ; 学科 分类 代码 :30 16 2 .10 中图分 类号 :R4 46 文献标识 码 :A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趋化因子是一类对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它们在生物体内控制着细胞的运动和定向迁移。
趋化因子通过结合与其相互作用的受体,激活下游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引导细胞朝特定方向移动。
趋化因子和受体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内细胞运动的机制、生物发育、免疫系统的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趋化因子主要可以分为几类,包括细胞外基质趋化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补体活化产物等。
细胞外基质趋化因子主要包括纤维连接蛋白、胶原蛋白、血小板聚集素等,它们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互作用,引导细胞移动向特定的方向。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则包括趋化细胞催化蛋白、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它们通过作用于特定细胞表面受体,调控细胞的迁移和定向移动。
补体活化产物是机体内免疫炎症反应过程中的趋化因子,在感染和组织损伤的情况下,补体系统会被激活产生许多趋化因子,引导免疫细胞聚集并参与免疫炎症反应。
酪氨酸激酶受体是另一类重要的趋化因子受体,它们是由单个或多个酪氨酸激酶蛋白亚基组成的受体。
酪氨酸激酶受体对于趋化因子的信号转导主要通过磷酸化和激酶级联反应来实现。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一个亚家族,它们的功能类似于酪氨酸激酶受体,但信号转导途径有所不同。
除了上述两个受体家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趋化因子受体。
例如,趋化因子蛋白激酶受体(PAR)可以通过激酶级联反应调控细胞的运动和定向迁移。
核受体趋化因子,如核内受体CXCR4,可以激活转录因子并介导细胞迁移。
趋化因子和受体的研究对于理解细胞的运动机制、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特定趋化因子和受体,可以揭示细胞运动和定向迁移的分子机制,并且为治疗炎症和癌症等疾病提供新的靶点。
因此,深入了解趋化因子和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趋化因子功能汇总
趋化因子是一类细胞因子,主要参与免疫细胞的定向移动、分化和激活。
它们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趋化因子主要通过与特异的膜受体结合,进而调节白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的移动,进而影响机体免疫、炎症反应、组织修复等多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趋化因子及其功能:
1. CCL2/MCP-1:趋化因子CCL2(也称为MCP-1)是一种主要的诱导剂,可吸引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到炎症区域。
它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
2. CCL5/Rantes:CCL5是一种趋化因子,能够吸引NK细胞、CD4+和CD8+T细胞到炎症部位,从而激活这些细胞。
3. CXCL8/IL-8:CXCL8(也称为IL-8)是免疫系统的一种关键趋化因子,可以吸引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到炎症部位。
它通过引起免疫反应并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和分化来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4. CXCL12/SDF-1:CXCL12(也称为SDF-1)是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趋化因子,可吸引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到受损或即将受损的组织。
5. CCL3/MIP-1α:CCL3(MIP-1α)是一种趋化因子,能够吸引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到炎症部位,从而在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
此外,趋化因子还参与许多其他生理过程,如伤口愈合、胚胎发育、神经发生等。
它们在许多疾病中也有重要作用,如自身免疫病、感染、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趋化因子的功能非常广泛,且可能会因不同的疾病或生理状态而有所变化。
如果您
需要了解特定疾病或生理过程中的趋化因子功能,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abc elisa原理
abc elisa原理ABC ELISA原理ABC ELISA(Avidin-Biotin Complex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该方法利用亲合性较高的生物素与亲合性较高的亲和素(例如抗体)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检测。
ABC ELISA的原理是基于酶标记的间接免疫法。
在实验中,首先将待测样品加入到酶标板孔中,使目标抗原或抗体与酶标抗体结合。
然后,通过一系列洗涤步骤去除未结合的物质,以减少背景信号的干扰。
接下来,加入生物素标记的二抗(biotinylated secondary antibody)。
生物素与亲和素(例如亲和素化酶标抗体)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这样,目标分子就被生物素标记,便于后续的检测。
随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亲和素化酶标抗体)。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能够与生物素结合,在酶标抗体的作用下,HRP会与基质反应产生显色产物。
加入底物溶液,通过底物与HRP的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根据颜色的强度可以判断样品中目标抗原或抗体的含量或活性。
ABC ELISA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较低的背景信号,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病毒或细菌感染的诊断以及药物研发等。
然而,ABC ELISA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该方法需要多个步骤和试剂,操作较为繁琐,需要一定的实验技术。
其次,由于标记物的加入,可能会影响目标分子的结构和活性,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
此外,该方法对样品的处理和存储条件要求较高,以避免样品中其他物质的干扰。
ABC ELISA是一种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通过亲合素的结合和酶标记的作用,实现对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
免疫组化abc法名词解释
免疫组化abc法名词解释
免疫组化ABC法是一种用于检测蛋白质在组织切片中表达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病理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
ABC法的全称是Avidin-Biotin Complex法,它利用了生物素和亲和素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对蛋白质的检测。
在ABC法中,首先需要利用一种特异性的抗体来与待检测的蛋白质结合。
这个抗体通常被称为一抗,它可以识别并结合到特定的蛋白质上。
接下来,将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加入样本中,这些二抗能够与一抗结合。
然后,将含有酶的生物素-链霉素复合物(ABC)加入样本中,这个复合物可以结合到二抗上。
最后,加入染色底物,这样就可以通过显色反应来观察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ABC法的优点包括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免疫组化实验中。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ABC法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非特异性结合和背景信号的问题,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控制和数据分析。
总的来说,免疫组化ABC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它通过利
用生物素和亲和素的结合特性,能够有效地检测组织切片中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对于研究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abcam elisa标曲范围 -回复
abcam elisa标曲范围-回复Abcam 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实验中标曲范围是指标准曲线所涵盖的浓度范围。
标准曲线是一个用来计算未知样本浓度的基准,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品。
在ELISA实验中,标准曲线用来建立样品与免疫反应所产生的信号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未知样品的信号,我们可以插值得到其相应的浓度。
为了准确测定未知样本的浓度,标准曲线的制备非常重要。
在构建标准曲线时,需要选择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并分别对它们进行测试,从而获得浓度与光学密度之间的关系。
这些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应该能够涵盖我们感兴趣的浓度范围。
通常,标准曲线的横坐标表示标准品的浓度,纵坐标表示相应的光学密度。
在选择标准品浓度范围时,以下几个因素需要考虑:1. 检测范围:标准品的浓度范围应该能够涵盖我们感兴趣的未知样本浓度范围。
如果我们已经有一些预测的样本浓度,那么我们可以选择标准品浓度范围能够覆盖这些预测浓度的范围。
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实验结果能够准确地判断未知样本的浓度。
2. 线性范围:标准品的浓度范围应该选择在ELISA实验线性范围内。
线性范围是指在这个范围内,标准品的浓度与光学密度呈线性关系。
如果标准品浓度超出了线性范围,那么我们无法准确地插值计算未知样本的浓度。
3. 稀释系数:在实验中,我们通常需要给标准品进行一系列的稀释以获得不同浓度的标准品。
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标准曲线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因此,选择标准品浓度范围时还需要考虑到稀释系数,使得我们能够轻松地进行稀释操作。
总结起来,构建一个标准曲线需要考虑标准品浓度范围能够涵盖感兴趣的未知样本浓度范围,同时在ELISA实验的线性范围内。
此外,还需要选取合适的稀释系数来获得连续和平滑的标准曲线。
根据不同的ELISA 实验设计,标准曲线的范围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每次实验前都需要重新确定标准曲线的范围。
趋化因子免疫学名词解释
趋化因子免疫学名词解释
趋化因子(chemokines)是免疫学中的名词,它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小细胞因子或信号蛋白。
由于它们具有诱导附近反应细胞定向趋化的能力,因而命名为趋化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通过与G蛋白偶联跨膜受体(称为趋化因子受体,选择性地表达在靶细胞表面)相互作用来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趋化因子受体是一类介导趋化因子行使功能的七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通常表达于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等细胞膜上。
分子由约330个氨基酸组成。
趋化因子及趋化因子受体在介导细胞迁移、增殖和抵御病原体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与免疫环境中炎症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ABC—ELISA方法检测细胞表面IgG Fc段受体
ABC—ELISA方法检测细胞表面IgG Fc段受体
缪晓辉;吴清璇
【期刊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1990(006)005
【总页数】3页(P312-314)
【作者】缪晓辉;吴清璇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1
【相关文献】
1.重组人γ—干扰素对肝癌患者IgG Fc段受体... [J], 缪晓辉;李石
2.TNF-α受体-IgG1 Fc段融合蛋白对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 [J], 王世婷;矫强;徐芒华;徐旨梅;郭竹英
3.炭疽毒素受体与人IgG1的Fc段融合蛋白ATR-Fc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J], 高丽华;胡显文;陈薇;徐俊杰;赵剑;陈惠鹏
4.用改良ABC—ELISA方法检测人体液中凝集素受体的研究 [J], 朱建思;董琳
5.牛IgG2 Fc受体在COS-7细胞表面的稳定表达 [J], 李青梅;郭军庆;张改平;杨艳艳;王选年;张华;乔松林;王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BC-ELISA定量测定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及其意义
ABC-ELISA定量测定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及其意义[ 06-07-03 09:31:00 ] 编辑:studa20作者:张乐之,卢晓丹,龚燕芳,郭峰【摘要】目的建立ABC-ELISA定量测定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ECKR)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分离一定数量红细胞与IL-8结合,离心后取上清液用ABC-ELISA法检测IL-8含量,通过公式计算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活性;对该法检测IL-8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进行了探讨,并对31例正常人,25例恶性肿瘤患者和33例银屑病患者的ECKR进行了测定。
结果该法检测IL-8的灵敏度为15.6pg/ml。
精密度批内平均CV 4.69%;批间平均CV9.79%,准确度平均回收率为97%。
31例正常人ECKR为(52.96±10.45)%;25例恶性肿瘤ECKR为(46.07±13.33)%;33例银屑病人ECKR为(46.87±10.28)%。
经统计,恶性肿瘤患者和银屑病患者ECKR均比正常人ECKR 要低(P<0.05)。
结论该法是一种简便的定量测定ECKR的新方法,对研究红细胞免疫、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疾病防治和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链霉亲和素生物素-ELISA;白介素-8;红细胞免疫【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quantitative ABC-ELISA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human erythrocyte chemokine receptor.Methods Isolated erythrocytes bound to IL-8. After centrifuge IL-8 levels were measured with ABC-ELISA in the supernatant. Activity of erythrocyte chemokine receptor were calculated by formula.Results The minimum detectable limit was15.6pg/ml. Precision: The mean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were 4.69% for inter-assay and 9.79% for intra-assay, respectively. Accuracy:The mean recovery rate was 97%. In 31 normal adults, the ECKR binding activity (±s%) was 52.96±10.45. In 25 tumors, 33 psoriasises,it was 46.07±13.33, 46.87±10.28 respectively. The ECKR binding activity of the tumors and the psoriasis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compares with normal control group by statistics.Conclusion A quantitative ABC-ELISA for erythrocyte chemokine receptor is a simple and new method. The detection of the ECKR binding activity has a value to study RBC immune, chemokine and its receptor in preventing, treating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Key words】 erythrocyte chemokine receptor;ABC-ELISA;interleukin-8;erythrocyte immune1982年郭峰[1]在国内首先建立了测定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方法,并证明红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主要是通过CR1实现的。
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房婕;顾军;郭峰;花美仙;张乐之【期刊名称】《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05(15)1【摘要】目的研究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ECKR)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RBCs)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和特异性FITC标记的鼠抗人ECKR抗体检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RBCs表ECKR蛋白的表达水平。
应用RT-PCR方法和ECKR特异性引物检测银屑病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红系细胞内ECKRmRNA的表达;并将结果与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RBCs膜ECKR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人,进行期患者较静止期患者显著降低,且银屑病患者RBCs膜ECKR的阳性率与其PASI评分呈负相关。
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红系细胞内ECKR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而进行期患者ECKRmRNA的表达又高于静止期患者。
结论ECKR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其表达水平与银屑病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
【总页数】5页(P26-30)【关键词】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银屑病;红细胞【作者】房婕;顾军;郭峰;花美仙;张乐之【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皮肤科;长海医院输血科血液免疫研究室;长海医院实验诊断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R392【相关文献】1.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 [J], 房婕;韩德平;顾军;郭峰;花美仙2.红细胞补体第一受体在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中的表达动态观察[J], 刘晓燕;陈琰;陈婧;肖珑;童晶晶;关崇丹;严立龙;3.红细胞补体第一受体在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中的表达动态观察[J], 刘晓燕;陈琰;陈婧;肖珑;童晶晶;关崇丹;严立龙4.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 [J], 房婕;顾军;郭峰;花美仙;张军;刘莉5.银屑病患者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获得性免疫的相关性研究 [J], 刘辉;顾军;张乐之;郭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查占山;钱宝华;郭峰
【期刊名称】《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05(11)3
【摘要】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是一个G蛋白非偶联的杂性趋化因子受体,可作为趋化因子“清除槽”或诱骗受体,吸附肿瘤局部过多的血管生成性趋化因子,使肿瘤血管生成减少,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
肿瘤患者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活性有明显下降,使肿瘤局部免疫状态低下,利于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
【总页数】3页(P228-230)
【关键词】红细胞;受体,趋化凶子;肿瘤;免疫
【作者】查占山;钱宝华;郭峰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62
【相关文献】
1.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及抗肿瘤治疗的展望 [J], 吴凤;涂亚庭;陈思远
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轴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J], 郭卫春;李军;熊敏;余化龙;曾云;唐冰
3.红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理 [J], 郭峰
4.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及钟声蛋白样受体在卡介苗灌注膀胱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表达 [J], 李杜渐;杨宇如;李响;徐耀庭;卢一平;魏强
5.红细胞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在抗原激活淋巴细胞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J], 宋耘;查占山;钱宝华;马秀珍;郭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趋化因子生物活性的测定
趋化因子生物活性的测定趋化因子生物活性的测定1.基本原理:趋化因子的趋化作用没有种属特异性,趋化因子的靶细胞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
(以IL-8为例)IL-8是典型的CXC家族趋化因子,对嗜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
由于它的趋化作用没有种属特异性,因此,可以用豚鼠嗜中性粒细胞代替人嗜中性粒细胞对其进行活性检测。
趋化因子诱导的细胞移动方式有两类:化学增活现象,指增强细胞的随机运动,琼脂糖小滴化学动力实验是检测这种活性的比较简易,快速,重复性好的方法。
趋化性,指诱导细胞向趋化因子化学浓度高的方向移动。
琼脂糖中的趋化实验和微孔小室中的趋化实验则是常用的测定细胞因子趋化活性的方法。
微孔小室中的趋化实验:微孔小室中的趋化实验是根据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等)能够趋化性主动迁移,穿过一定孔径的滤膜而设计的。
滤膜将小室分隔成上下两部分。
靶细胞在上面,趋化因子在下面,趋化因子通过滤膜形成梯度,细胞则沿着梯度穿过膜孔,黏附在膜的下面,染色并计数滤膜下表面的细胞数即可测出趋化因子的趋化能力。
趋化材料和趋化时间的选择:趋化滤膜的材料和孔径需根据靶细胞的大小选择;中性粒细胞用3μm孔径的PVPF聚碳酸膜( Polycarbonate membranes), 趋化时间为30分钟;单核细胞用8μm孔径的PVPF聚碳酸膜,趋化时间为90分钟;粘附力弱的淋巴细胞则用下表面复以明胶或纤粘素的5μm或8μmPVPF聚碳酸膜,以免淋巴细胞穿过膜后落入下室,趋化时间为180分钟。
趋化因子浓度的确定:由于趋化因子的特异活性非常高,某些趋化因子在较高浓度时促进细胞趋化的作用反而降低,所以待测样品常需连续稀释(5倍或10倍系列稀释)以获得最适剂量的趋化结果。
每次实验都需设好对照,因为不同来源或不同活力靶细胞的趋化能力差异很大。
趋化因子活性的表达方式有三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用趋化指数表示,趋化指数(chemotactic index,CI)是指细胞迁移到待测样品液的数目和迁移到对照液的数目的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试剂盒 ( 法 国 VFKOMDRH 公 司 产 品 ) ; 微晶 %&’(! 纤维素 (上海赵屯药厂产品) ; 纤维素 (浙江 湖 州 食 品 化工 $ ! 联合公司产品) ; 淋巴细胞分离液 (上海试剂二厂产品) ; 酶标 仪 (芬兰 &KLIUIJH6I 公司制造) 。 来自本院健康体检 者 和 门 诊 或 住 院 患 者。 ) 1 ) 1 0 实验对象: 正常对照组 /) 例, 男 0) 例, 女 )+ 例, 平均年龄 // 岁; 银屑病 患者 // 例, 男 00 例, 女 )) 例, 平均年龄 8/ 岁; 恶性肿瘤患者 男 )/ 例, 女 )0 例, 平均年龄 *+ 岁。 0* 例, ) 1 0 方法 取 玻 璃 滴 管, 装 入 少 许 脱 脂 棉, ) 1 0 1 ) 红细胞分 离 柱 制 备: 再加入用生理盐水 配 成 的 !$ 纤 维 素 5 微 晶 纤 维 素 ( ) Y ), Z5 , 柱高约 ) 1 + O6, 最后加入生理盐水, 如 生 理 盐 水 能 滤 过, Z) 分离柱即可使用。 〔* 〕 何云燕, 夏云 > a*/ 水平对端粒酶逆转录酶逆转录酶 表 达的调节作用 〔 [〕 (8) :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0++2, 0. /8* \ /8; > 〔2〕 卫建平, 张 波, 吴 丽 然, 等 > 乳 腺 肿 瘤 BG%-G 蛋 白 表 达与激素受 体 的 相 关 研 究 〔 [〕 (9) : > 中 国 肿 瘤 临 床, 0++8 , /) *09 \ */0 > 〔 ;〕 #BKbTKPKTJF !, VHMKRHU ‘ !, ?DMM %,#’ %4 1 aTD4RDIJFO KRN 3KJBDMD4FO IF4RFQFOKROH DQ ECKRJFJKJFPH 3TDJHFR Hc3THIIFDR 3TDQFJFR4 FR 〔 [〕 (.) : BC6KR 4MFD6KI 1 #MFR #KROHT -HI, 0++) , ; 0 /.; \ 0 /9* 1
〔0〕 范瑞芳, 柴 福 录, 卫 立 辛, 等 > 乳腺肿瘤端粒酶活性 及 BG%-G6-?! 检 测 的 临 床 意 义 〔 [〕 > 西 北 国 防 医 学 杂 志, (8) : 0++8 , 0* 0*8 \ 0*2 > 〔/ 〕 X] (, (DR4 ^ ], ,F6 _ [,#’ %4 1 ’R PFPD KRN FR PFJTD KRKMUIHI DQ ‘UO QDT NFQQHTHRJFKM 3TD6DJHT KOJFPFJFHI DQ JBH BC6KR 〔 [〕 1 "FDOBH6 JHMD6HTKIH( BG%-G)4HRH FR RDT6KM KRN JC6DT OHMMI (0) : "FD3BU -HI #D66CR, )999 , 02/ /2) \ /2* 1 〔8〕 陈桃香, 熊永炎, 刘琳 > 端粒酶逆转 录 酶 及 其 调 控 因 子在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组 织 中 的 表 达 及 意 义 〔 [〕 > 癌 症, 0++8 , 0/ (/) : 0;/ \ 0;; >
6;<%-#*% : !;=(*%&’( GD HIJKLMFIB JBH NHJHOJFPH 6HJBDN DQ ECKRJFJFPH %#,- SFJB !"# $ %&’(! KRN NFIOCII FJI OMFRFOKM IF4RFQFOKROH 1 >(%/+?< GBHTH SHTH /) OKIHI DQ RDT6KM KNCMJ,0* OKIHI DQ 6KMF4RKRJ JC6DT KRN // OKIHI DQ 3IDTFKIFI 3KJFHRJ SBD SHTH NHJHOJHN ’& $ . SFJB !"# $ %&’(! 6HJBDN FR JBH %#,- KOJFPFJU KRN NFIOCIIHN JBH IHRIFJFPFJU,KOOCTKOU DQ JBH 6HJBDN 1 2(<"@%< GBH IHRIFJFPFJU DQ ’& $ . NHJHOJFDR SKI )* 1 2 34 5 6& 1 GBH KOOCTKOU SKI #78 1 29 : FR 4TDC3 KRN #79 1 ;9 : LHJSHHR 4TDC3I 1 GBH THODPHTU TKJH SKI 9; : 1 GBH %#,- SKI *0 1 92 < )+ 1 8* : FR RDT6KM KNCMJ,82 1 +; < )/ 1 // : FR 6KMF4RKRJ JC6DT 4TDC3 KRN 82 1 ;. < )+ 1 0. : FR 3IDTFKIFI 4TDC3 JBKJ JBHU SHTH MDSHT JBKR JBKJ DQ RDT6KM 4TDC3( ! = + 1 +*) 1 0+$*@"<&+$ GBFI 6HJBDN 6F4BJ LH K RHS 6HJBDN JD IJCNU JBH -"# F66CRFJU,%#, KRN %#,- FR PKMCH DQ 3THPHRJFDR KRN FJI 6HOBKRFI6 1 4(. 5+-?<: %#,-;!"# $ %&’(!;’& $ . ;-"# F66CRFJU
黑 龙 江 医 学 7DM 1 /) , ?D 1 2 [CR 1 0++; 8 + * ]%’ &X?@ [’!?@ ‘%V’#!& [X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2(*(3%+-( ,042)5&%/ 670 $ ,89:6
(!?@ ABCD $ EF ( "#$%&’(#)’ *+ ,%- ,./# 01&2’ 341)15%4 6#715%4 3*44#8# *+ 9%&-1) 6#715%4 :)1;#&21’< ,9%&-1) )*+++) ,3/1)% )
〔 )〕 郭峰 在国内首先建立了测定红细胞免疫黏附 )9.0 年, 功能的方法, 并证明红细胞的免疫黏附功 能 主 要 是 通 过 #-) 实现的。该法简便易行, 沿 用 至 今。 0+ 年 来, 红细胞免疫研 究逐渐深入, 已发现 红 细 胞 表 达 多 种 天 然 免 疫 受 体 和 物 质, 如 #-) 、 #-/ 、 #V88 ,#V*. 、 #V*9 、 V!W、 (XV 酶 和 趋 化 因 子 受 体 ( #,- ) 等, 其中每个红细胞上的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 0〕 ( %#,-) 表达的数 量 比 #-) 要 多 , 但 对 %#,- 的 作 用 却 知 之甚少。因此, 我们建 立 了 !"# $ %&’(! 定 量 测 定 %#,- 方 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 ) 材料与方法 ) 1 ) 材料 人重组白介素 $ . ( ’& $ .) 纯品 ) 1 ) 1 ) 主要实验试剂和仪器: (北京医科 大 学 分 子 免 疫 室 产 品 ) ; 人链霉亲和素生物素 $
第 /) 卷 0++; 年第 2 期
!"# $ %&’(! 定量测定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及其意义
桑卓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检验科, 黑龙江 哈尔滨 )*+++))
摘要: 目的 建立 !"# $ %&’(! 定量测定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 %#,-) 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离心后取上清液用 !"# $ %&’(! 法 检测 ’& $ . 含 量, 通过 公式计 算红 分离一定数量红细胞与 ’& $ . 结合, 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活性; 对该法检测 ’& $ . 的灵敏度、 精密度、 准确度进行了探讨, 并对 /) 例正常人, 0* 例恶性肿瘤患者和 // 例银屑病患者的 %#,- 进行了测定。结果 该法检测 ’& $ . 的灵敏度为 )* 1 2 34 5 6&。 精密度批内平均 #7 8 1 29 : ; 批间平均 #7 9 1 ;9 : , 准确度平均回收 率为 9; : 。 /) 例正常 人 %#,- 为 ( *0 1 92 ( 82 1 +; < )/ 1 // ) ( 82 1 .; < )+ 1 0. ) < )+ 1 8*) :; 0* 例 恶 性 肿 瘤 %#,- 为 :; // 例 银 屑 病 人 %#,- 为 : 。经统 计, 恶性肿瘤患者和银屑病患者 %#,- 均比正常人 %#,- 要低 ( ! = + 1 +* ) 。结论 该法 是一种 简便 的定量 测定 %#,- 的新方法, 对研究红细胞免疫、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疾病防治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 链霉亲和素生物素 $ %&’(!; 白介素 $ . ; 红细胞免疫 中图分类号: -882 文献标识码: ! 学科分类代码: /0+ > ))2+ 文章编号: )++8 $ *;;* (0++;) +2 $ +8+*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