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10-2012检查表模板
CL10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化学检测领域
附件1(CNAS-CL10:2006) 任务编号: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5技术要求
填表说明:
1、“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表示。
Y表示时应尽量在“评审说明”中填写符合的证据;Y´、N、N/A表示时必须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2、“对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名称”栏,质量手册应填写至章节,程序文件可填写文件名或文件编号,必要时到章节。
《气体检测报警仪专项检查表》
6.1.4检(探)测器的安装与接线技术要求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并应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
检查组长: 检查组成员
3
3.0.5根据装置占地的面积、设备及建构筑物的布置、释放源的理化性质和现场空气流动特点,应在装置区域内布置现场报警器。现场报警器可选用音响器和/或旋光报警灯。
4
3.0.6 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必须取得国家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和消防认证。
3.0.7 国家法规有要求的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必须取得国家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型有毒气体检(探)测器还应经国家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检验单位的防爆性能认证。
9
检测器的安装要求
6.1 检(探)测器的安装
6.1.1 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检测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
6.1.2. 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2m。
8
报警值设定要求
5.3.3 报警设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25%LEL;
2.可燃气体的二级报警(高高限)设定值小于或等于50%LEL;
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00% MAC/PC-STEL,当试验用标准气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200% MAC/PC-STEL以下。当现有检(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0~30% IDLH;有毒气体的报警(高高限)设定值不得超过10% IDLH值。
CL10-2012《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如果检测方法中规定了器皿的清洗方法或注意事项,实验室是否遵守或予以关注?
有作业文件“实验室常用器皿的洗涤和干燥规程”
本质量管理处检测方法中没有对器皿的明确要求。
从事痕量分析的实验室是否配备一套专用的器皿,以避免可能的交叉污染;将用于痕量金属分析的器皿浸泡于酸液中以去除痕量金属?
当检测标准发生变更涉及到检测方法原理、仪器设施、操作方法时,是否通过技术验证重新证明正确运用新标准的能力?
质量手册5.4.3.2.4
当检测标准发生变更涉及到检测方法原理、仪器设施、操作方法时,质量管理处需重新证明正确运用新标准的能力。
5.4.5
方法确认
a) 任何对标准方法的偏离,是否进行实验室确认,即使所采用的替代技术可能具有更好的分析性能?
实验室是否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评价记录和授权记录应予以保存?
TSGLZL/CX17-2014《人员培训管理程序》4.3
5.3设施和环境条件
5.3.1
a)从事痕量分析的实验室是否确认检测设施和环境不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本质量管理处不涉及痕量分析
实验室是否保持良好的内务管理,最大程度减少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分析物的水平是否在方法的适用范围内?
质量手册5.4.3.5.7
分析物的水平也应在方法的适用范围内。
如无合适的基体有证标准物质,是否进行回收率研究或与标准参考方法进行比对?
质量手册5.4.3.5.7
如无合适的基体有证标准物质,应进行回收率研究或与标准参考方法进行比对。
注:参考CNAS-CL10:20125.4.5c)注
操作复杂分析仪器如色谱、光谱、质谱等仪器或相关设备的人员是否接受过涉及仪器原理、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实验室安全工作检查表
全 实验室使用 严禁口尝、直接鼻嗅、手触等方法鉴别化学药品或危
险物质,转移有毒或腐蚀性液体时必须用移液管吸取
使用易燃易爆、剧毒化学品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远离热源、火源
严禁向下水道、厕所、垃圾桶内倾倒有毒有害液体
混合废液标明主要成份,张贴废液收集标签
处理化学废试剂时应清楚处理废液的名称和危险性,
实验室危废 物处理
气瓶须配备齐全防装胶圈、安全阀等附件
气瓶须直立放置,进行可靠固定
气瓶不得暴晒、靠近热源和接触电气设备,放置地点
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
可燃、助燃气瓶不得同时放置一处,确需同处一室的
必须采取防护隔离措施
使用气瓶前,要检查减压阀、流量表、软管等是否有
泄漏、磨损、接头松动等现象
移动、开启或关闭氧气瓶阀时,手、手套、工作服和
危险化学品贮存应设专柜分类隔离贮存, 做好防挥发、
防泄露、防火等安全措施,并做好标识
强酸类:应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处,与碱类、金
属粉末、卤素等分开存放
强碱类:应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处,注意防潮和
实验室储存
雨淋,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 有毒有害品:应放于应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处,
远离火源、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原则上用多少领多
备注
¾Þ¿î»á¼Æʦµç»°¿Í·þ˹¿Â´ï¿÷ÎÒ°®ÎâÎÒ°¬ºè°²»Õɱ¿ç¶Èhiuwiu¿î²î¾àÉî²»¿É²âºÜ±ÕÈû¿ìËٺõÎŶ»á¹þ¿´¾²°²Ë¿ϵ»ù°µºìÉ«µÄ¿Þº°¿´À¬»øÊ¥µ®¿ìÀÖ¾²°²ËÂÀͶ¯¾ÖÀÊֿ׬¿¨Ë¹»ù¶àÀ»á¼ÆʦµÏÅ·½ñÍí¬¿¨Ë¹½¨µµÁ¢¿¨¼¯Ë®ÀÈ´ò¿¨»ú°¢Àɽ¿Ú¬¿¨Ë¹½¨µµÁ¢¿¨¼ÍÂÉʦµÄæ¼ÀÊÇ¿ª¾ß¿´¾Õ»¨²è¿Õ¼äÄÚÐÐÕþ´¦£¬½ñÄ꣬¼°²ÄÁÏ¿î½²µÀÀí´Ë¿ÌÊǽð´ó·ù¶ÈºÍÀ˿ͽ£Ðĵĸ¶¿îÁ¢µÂÅ·ÎÒ¼ÓÀ˹¿Â´ïÁ¢¿¨°¸Àý¿µÏÀ¿ËÄãÏÖÔÚ£¬ncjnkjsahdijwaÎÒ°®ÎÒ¶®ÎÒÆæżµÎµÎ¿â·¿ºó¿Ü˹¶¡»á·ñÎÒ°¡ÎÞŶһ°¡ÎÒÎÒ¼ûŶ°´¾øÊÀ¶ÀÁ¢½¡¿µ¾ÍºÃ˵µ½¸¶¿îi
2016年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CL10-概要.
5.6.1
总则
a)实验室是否按检测方法的要求建立校准曲线?
所用标样是否覆盖被测样品的浓度范围?
最低浓度的标样是否在接近检测方法报告限的水平,并建立和执行线性校准曲线相关系数的准则?
对非线性校准函数,是否有更多的校准标样?
如适用,是否使用插入法技术(bracketing technique)?
“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Y表示“符合”,Y`表示存在观察项或需说明的问题,N表示“不符合”,N/A表示“不适用”。当用Y´、N、N/A表示时必须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5技术要求
条款
核查内容
评审结果
评审说明
5.2人员
5.2.1
实验室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是否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10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4.5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4.5.1
实验室已获认可的项目是否存在没有技术能力而分包的检测项目?
4.6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6.1
试剂和标准物质的储存
试剂和标准物质在制备、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是否关注其特定要求,包括其毒性、对热、空气和光的稳定性、与其他化学试剂的反应、储存环境等?
4.6.2
试剂和标准物质的验收
5.4.5
方法确认
a)任何对标准方法的偏离,是否进行实验室确认,即使所采用的替代技术可能具有更好的分析性能?
注:参考CNAS-CL10:2012 5.4.5 a)注
b)实验室是否通过试验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适用的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等特性来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
实验室是否能解释和说明检出限和报告限的获得?
操作复杂分析仪器如色谱、光谱、质谱等仪器或相关设备的人员是否接受过涉及仪器原理、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实验室认可内审检查表(C化学实验室NASCL10)剖析.pdf
5.2 人员
5.2.1
实验室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是否具有化学或 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 10 年以 查检测人员档案。
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实验室授权签字人是否具有化学及相关专业
本科以上学历, 并具有 3 年以上相关技术工作
经历,如果没有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 历,是否具有至少 10 年的化学检测工作经
存环境等?
1 / 14
审核人
年 月内审检查记录表( CNAS_CL10 ) 记录编号 :
CNAS-CL1 0: 2012
审核内容
审核方法
不不 符
符适 合
合用
说明
4.6.2
试剂和标准物质的验收 采购的试剂和标准物质是否检查标签、 证书或 其他证明文件的信息?
查外部支持服务及供应品 的管理程序、标准物质的管 理程序。抽查试剂标准物质 及标物的验收记录。
查实验室是否制定了相关 的文件,以防止污染。
和隔离程序并形成文件?
4 / 14
审核人
年 月内审检查记录表( CNAS_CL10 ) 记录编号 :
CNAS-CL1 0: 2012
审核内容
审核方法
不不 符
符适 合
合用
说明
如果检测方法中规定了器皿的清洗方法或注 意事项,实验室是否遵守或予以关注?
现场抽查相关检测员是否 能够知晓该方法。
灭火器等,并定期检查其功能的有效性?
实验室是否有安全处理、 处置有毒有害物质和 查处理程序,以及处理者的
废弃物的措施及程序?
资质。
实验室是否保存相关处理、处置记录?
查处理、处置相关记录。
总则
对于化学检测, 有必要防止实验室器皿对检测 样品或标准溶液的污染。 必要时,实验室是否 对用于不同检测的器皿使用不同的清洗、 储存
危险化学品重点专业检查表 (涉氯气专业、涉氢气、涉光气、涉氨气、石油炼化、加油站专业,含标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点专业检查表
(含标准依据)
目录
1涉氯气专业检查表 (3)
2涉氢气专业检查表 (7)
3涉光气专业检查表 (13)
4涉氨气(液氨)专业检查表 (16)
5石油炼化专业检查表 (18)
6加油站专业检查表 (32)
1涉氯气专业检查表
(适用于氯气生产、使用、储存、充装等企业)
2涉氢气专业检查表
(用于氢气生产、使用、储存、充装等企业)
3涉光气专业检查表
(用于光气生产、使用、储存等企业)
4涉氨气(液氨)专业检查表
(适用于氨生产、使用、储存、充装等企业)
5石油炼化专业检查表
(适用于石油炼化生产、储存等企业)
9
6加油站专业检查表(适用于全省各类加油站)。
易燃易爆设施及场所-氢气使用、储存-安全检查表
6
设备及管道
氢气管道应避免穿过地沟、下水道及铁路汽车道路等,应穿过时应设套管。氢气管道不得穿过生活间、办公室、配电室、仪表室、楼梯间和其他不使用氢气的房间,不宜穿过吊顶、技术(夹)层,应穿过吊顶、技术(夹)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氢气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氢气管道穿越处孔洞应用阻燃材料封堵。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2008第4.4.12条
9
储存
氢气储存容器应设置如下安全设施:
1.应设有安全泄压装置,如安全阀等。
2.氢气储存容器顶部最高点宜设氢气排放管。
3.应设压力监测仪表。
4.应设惰性气体吹扫置换接口。惰性气体和氢气管线连接部位宜设计成两截一放阀或安装“8字”盲环板。
5.氢气储存容器底部最低点宜设排污口。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2008第4.4.4条
5
设备及管道
氢气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设,其支架应为非燃烧体。架空管道不应与电缆、导电线路、高温管线敷设在同一支架上。氢气管道与氧气管道、其他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管道共架敷设时,氢气管道应与上述管道之间宜用公用工程管道隔开,或保持不小于250mm的净距。分层敷设时,氢气管道应位于上方。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2008第4.4.2条
3
设备及管道
对氢气设备、管道和阀门等连接点进行漏气检查时,应使用中性肥皂水或携带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禁止使用明火进行漏气检查。携带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应定期校验。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2008第4.4.3条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设备及管道
化学实验室应急喷淋和洗眼设备维护检查记录表
维护检查记录(是否正常、存在问题与整改情况)
检查人签字
注:此记录表完成后,作为安全档案留存,请勿遗失。
化学实验室应急喷淋和洗眼设备维护检查记录表
实验室位置
大楼室
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门
管理员
维护检查内容
应急喷淋和洗眼设备无其他障碍物;指示标志完好;外观完好,无破损、无锈蚀;阀门开关有效、总阀处于常开状态;洗眼喷头保护罩盖完好;洗眼喷头滤网无堵塞;出水正常(水流正常稳定,水柱8-10cm为宜),清澈无锈等。(每月进行一次检查)
易燃易爆设施及场所-腐蚀品仓库-安全检查表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第5.2.3条
6
存放要求
堆垛间距应保持在:
主通道≥180cm;支通道≥80cm;墙距≥30cm;柱距≥10cm;垛距≥10cm;顶距≥50cm。
3
存放要求
腐蚀性商品应按不同类别、性质、危险程度、灭火方法等分区分类储存,性质和消防施救方法相抵的商品不应同库储存。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第4.3.2条
4
存放要求
应在库区设置洗眼器等应急处理设施。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第4.3.3条
5
存放要求
腐蚀品仓库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依据
符合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检查人
检查日期
1
存放要求
储存发烟硝酸、溴素、高氯酸的库房应干燥通风,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第4.1.2条
2
存放要求
溴氢酸、碘氢酸应避光储存,溴素应专库储存。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第4.1.3条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5-2013第5.2.4条
附录表2012新表-CL体系质量验收记录实用资料
附录表2012新表-CL体系质量验收记录实用资料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附录B CL体系质量验收记录
表B.0.1 CL网架板预制部分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B.0.2 CL网架板(预制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B.0.3 CL墙板现浇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B.0.4 CL保温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B.0.1 CL网架板预制部分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B.0.2 CL网架板(预制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B.0.3 CL墙板现浇混凝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表B.0.4 CL保温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阀门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门窗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NO:JN-3-1
GB50411-2007 JN0003□□
屋面节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NO:JN-4-1
JN0004□□
GB50411-2007 JN0001□□
GB50411-2007 JN0001□□。
2012年消防器材检查(灭火器)表
2012年消防器材检查表 种类 检查项目 压力在绿色范围以上 管子有无破损 安全插销有无掉落 是否仍在有效期内 检查保养人 备注:检查合格请打钩(√),若有不合格请打叉(× )并进行维修 1月 灭火器 2月 3月 4月 5月 位置 检查结果 6月 7月 8类 检查项目 压力在绿色范围以上 管子有无破损 安全插销有无掉落 是否仍在有效期内 检查保养人 备注:检查合格请打钩(√),若有不合格请打叉(× )并进行维修 1月 灭火器 2月 3月 4月 5月 位置 检查结果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消防设施检查记录
L氯气缓冲罐
HLY-05
L氨制冷机
HLY-06
L1立式冷凝器
HLY-07
L2立式冷凝器
HLY-08
L储氨罐
HLY-09
L分离器
HLY-10
蒸汽安全阀
HLY-11
氯气安全阀
HLY-12
蒸汽压力表
HLY-13
氯气压力表
HLY-14
1#氨气压力表
HLY-15
2#氨气压力表
HLY-16
3#氨气压力表
L1#消防栓
HLX-13
L2#消防栓
HLX-14
L3#消防栓
HLX-15
L4#消防栓
HLX-16
L供水泵阀
HLX-17
L消防带水枪
HLX-18
L1#压力表
HLX-19
L2#压力表
压力容器检查表
检查人:
设备
编号
设备名称
检杳项目
设备问Hale Waihona Puke 处理项日期HLY-01
蒸汽锅炉
HLY-02
氯气缓冲罐
HLY-03
L蒸汽锅炉
消防设施检查记录
检查人:
设备
编号
设备名称
检查项目
设备问题处理项
日期
HLX-1
1#消防泵
HLX-2
2#消防泵
HLX-3
供水泵
HLX-4
1#压力表
HLX-5
2#压力表
HLX-6
1#出水口阀
HLX-7
2#消防栓
HLX-8
3#消防栓
HLX-9
消防带、水枪
HLX-10
L1#消防泵
HLX-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是否尽可能与样品基体一致?
分析物的水平是否在方法的适用范围内?
如无合适的基体有证标准物质,是否进行回收率研究或与标准参考方法进行比对?
注:参考CNAS-CL10:2012 5.4.5 c)注
d)当设备、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或不满足制造商的要求时,实验室是否对检测方法特性重新进行确认?
5.5设备
5.5.1
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的实验室关键检测设备是否是自有设备?
5.5.2
实验室配制的所有试剂(包括纯水)是否加贴标签,并根据适用情况标识成份、浓度、溶剂(除水外)、制备日期和有效期等必要信息?
5.6测量溯源性
5.6. 1
总则
a)实验室是否按检测方法的要求建立校准曲线?
所用标样是否覆盖被测样品的浓度范围?
适用时,检查项目是否包括:标识、样品体积或数量、外观等?
当发现样品与检测方法要求有任何偏离时是否告知客户,并征询其意见?
如果发现该偏离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是否通知客户?
b)检测样品是否按可行方式妥善储存?
实验室是否规定不同类型样品,特别是易变质、易燃易爆样品的储存条件?
如果样品储存的环境条件很关键,是否予以监控和记录,以证实满足需要?
4.5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4.5.1
实验室已获认可的项目是否存在没有技术能力而分包的检测项目?
填表说明:1.“自查结果说明”栏应逐个条款进行描述。
“自查结果说明”栏应逐个条款进行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核查表只在CNAS-CL10适用时填写。
对互不相容的检测,实验室是否使用不同的器皿。应关注清洗剂中可能存在的分析物?
5.4.2
方法的选择
a)实验室是否关注检测方法中提供的限制说明、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选择的检测方法是否确保在限量点附近给出可靠的结果?。
b)实验室是否对首次采用的检测方法进行技术能力的验证,如检出限、回收率、正确度和精密度等?
备注
5.2人员
5.2.1
实验室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是否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学历,或者具有10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实验室授权签字人是否具有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3年以上相关技术工作经历,如果没有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是否具有至少10年的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关键检测人员是否掌握化学分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并能就所负责的检测项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注:参考CNAS-CL10:2012 5.10 b)注
c)当解释检测结果需要或客户有要求时,或检测方法要求时,实验室是否报告质量控制结果?
e)实验室是否建立计划,尽可能参加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以验证其能力?
其频次是否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匹配?
注:参考CNAS-CL10:2012 5.9 e)注
5.10结果报告
a)当检出结果低于检出限,是否在检测报告中提供检出限的数值?
b)如果报告的结果是用数字表示的数值,是否按照标准方法的规定进行表述,当方法没有相关规定时,依照有效数值修约的规定表述?
对那些延长储存时间可能会影响待测(或待分析)物的样品,是否规定最长保留时间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
注:参考CNAS-CL10:2012 5.8 b)注
c)如果需要将样品分开用于检测不同的特性,此时二次抽样样品是否代表原始样品,样品标识是否始终保留?
用于二次抽样的容器是否确保不对样品造成污染?
必要时,实验室是否制定从实验室样品中抽取测试样的程序,以确保该测试样具有样品代表性?
5.2.2
实验室是否制定人员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是否包括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
操作复杂分析仪器如色谱、光谱、质谱等仪器或相关设备的人员是否接受过涉及仪器原理、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5.2.3
是否只有经过技术能力评价确认满足要求的人员才能授权其独立从事检测活动?
a)实验室是否建立和实施充分的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以确保并证明检测过程受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计划是否包括空白分析、重复检测、比对、加标和控制样品的分析?
计划中是否还包括内部质量控制频率、规定限值和超出规定限值时采取的措施?
质量控制计划是否覆盖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所有检测技术和方法?
5.6.3.4
实验室是否制定程序,规定标准溶液和其他内部标准物质的制备、标定、验证、有效期限、注意事项或危害、制备人、标识等要求,并保存详细记录?
标准溶液的配制是否有逐级稀释记录?
注:参考CNAS-CL10:2012 5.6.3.4注
5.8测试和校准物品的处置
a)实验室接收样品时是否检查和记录样品的状态和外观?
实验室是否观察和分析控制图显示的异常趋势,必要时采取处理措施?
注:参考CNAS-CL10:2012 5.9 c)注
d)对于非常规检测项目,实验室是否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措施,必要时进行全面的分析系统验证,包括使用标准物质或已知被分析物浓度的控制样品,然后进行样品或加标样品重复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注:参考CNAS-CL10:2012 5.4.5 a)注
b)实验室是否通过试验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适用的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等特来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
实验室是否能解释和说明检出限和报告限的获得?
报告限是否设定在一定置信度下可获得定量结果的水平?
注:参考CNAS-CL10:2012 5.4.5 b)注
实验室是否有与检测范围相适应并便于使用的安全防护装备及设施,如个人防护装备、烟雾报警器、毒气报警器、洗眼及紧急喷淋装置、灭火器等,并定期检查其功能的有效性?
5.3.5
实验室是否有安全处理、处置有毒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的措施及程序?
实验室是否保存相关处理、处置记录?
5.4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
5.4.1
最低浓度的标样是否在接近检测方法报告限的水平,并建立和执行线性校准曲线相关系数的准则?
对非线性校准函数,是否有更多的校准标样?
如适用,是否使用插入法技术(bracketing technique)?
注:参考CNAS-CL10:2012 5.6.1 a)注
b)是否定期使用中间点的校准标样检查校准曲线,建立定期检查结果可否接受的判定标准,且该判定标准与测量不确定度相当?
注:参考CNAS-CL10:2012 5.6.1 b)注
5.6.3.3
标准物质在使用期间是否按计划进行期间核查?
核查是否根据检测工作的实际,从标准物质的性状是否有异常变化、储存环境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着手?
如果在期间核查中发现标准物质已经发生分解、产生异构体、浓度降低等特性变化,是否立即停止使用,并追溯对之前检测结果的影响,执行4.9条款“不符合检测和校准工作的控制”
实验室是否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评价记录和授权记录应予以保存?
5.3设施和环境条件
5.3.1
a)从事痕量分析的实验室是否确认检测设施和环境不对检测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实验室是否保持良好的内务管理,最大程度减少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注:参考CNAS-CL10:2012 5.3.1注
b)实验室是否制定并实施有关实验室安全和保证人员健康的程序?
是否选择适当的设备用于二级抽样、包装、提取等,以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注:参考CNAS-CL10:2012 5.8 c)注
d)是否对进入样品储存区的人员进行控制?
样品的保管人是否被授权并能履行其工作职责?
注:参考CNAS-CL10:2012 5.8 d)注
e)实验室是否保存过期样品的处理和处置记录?
5.9检测和校准结果的质量保证
附表7(CNAS-CL10:2012)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核查表
4管理要求
条款
核查内容
对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名称、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备注
4.1组织
4.1.5h)
实验室技术管理者中是否至少包括一名在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化学检测范围内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成员,并具有化学专业或与所从事检测专业范围密切相关(以下简称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和五年以上化学检测的工作经历?
总则
对于化学检测,有必要防止实验室器皿对检测样品或标准溶液的污染。必要时,实验室是否对用于不同检测的器皿使用不同的清洗、储存和隔离程序并形成文件?
如果检测方法中规定了器皿的清洗方法或注意事项,实验室是否遵守或予以关注?
从事痕量分析的实验室是否配备一套专用的器皿,以避免可能的交叉污染;将用于痕量金属分析的器皿浸泡于酸液中以去除痕量金属?
必要和可行时,是否通过适当的检测手段,以确保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
对于痕量分析,是否关注试剂空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实验室应确保实验用水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是否定期检查水净化系统的性能以确认制备的水满足检测要求,并保存此类检查的记录?
5技术要求
条款
核查内容
对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名称、编号及章节/条款号
自查结果说明
如果在验证过程中发现标准方法中未能详述但影响检测结果的环节,是否将详细操作步骤编制成作业指导书,作为标准方法的补充?
当检测标准发生变更涉及到检测方法原理、仪器设施、操作方法时,是否通过技术验证重新证明正确运用新标准的能力?
5.4.5
方法确认
a)任何对标准方法的偏离,是否进行实验室确认,即使所采用的替代技术可能具有更好的分析性能?
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