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鸿门宴》完整课件_附全文翻译
高一《鸿门宴》原文译文对照翻译
《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驻军于霸上,没能和项羽见面。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宰相,珍宝全都据为己有。
”项羽大怒说:“明天犒劳士兵们,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替我攻破沛公的军队!”正当这个时候,项羽有四十万士兵,驻扎在新丰鸿门;沛公有十万士兵,驻扎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范增劝说项羽说:“沛公居住在函谷关以东的时候,贪于财物,喜欢美女。
现在进入函谷关,在财物方面没有索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在妇女方面没有宠幸,这说明他的志向很不小。
我让人望他的云气,都呈现出龙虎的样子,呈现出五种色彩,这是天子的云气。
赶紧攻击他不要失去时机!”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
张良在这时候跟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项伯于是在夜里骑马到沛公的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张良,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开,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说:“不要跟着他一起死啊。
”张良说:“我替韩王送沛公,沛公现在有急事,独自逃跑离开他是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不仁义的,不能够不告诉他。
”张良于是进去,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沛公。
沛公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张良说:“谁替大王出的这条计策?”沛公说:“有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就可以占领秦国的全境称王了。
鸿门宴(带课文翻译)课件
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刘邦善于利用手下将领的才能,如韩信、张良等,为他出谋划策,打赢战争。
善于用人
在鸿门宴上,刘邦凭借机智应对,成功化解了危机。
机智过人
在战争中,刘邦常常忍气吞声,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
忍辱负重
骄傲自大
项羽过于自信,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导致在鸿门宴上错失良机。
勇猛善战
鸿门宴上,各个人物的行为和决策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既有自私、贪婪的一面,也有忠诚、仁义的一面。
在历史的进程中,许多事件的发生似乎是偶然的,但实际上却有着必然的内在逻辑和规律。鸿门宴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通过鸿门宴的故事,我们可以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必然性,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演变。
鸿门宴(带课文翻译)课件
鸿门宴的背景与故事简介鸿门宴的课文翻译与解读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鸿门宴中的语言艺术与文化内涵鸿门宴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鸿门宴的背景与故事简介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占据了关中地区,而刘邦则被封为汉王,占据了巴蜀和汉中地区。
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最终爆发了楚汉战争。
鸿门宴是楚汉战争中的重要事件之一,它决定了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关系,并影响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鸿门宴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传播,成为了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的题材。它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勇气和谋略,也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鸿门宴的课文翻译与解读
原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暮飨士而攻沛公。”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鸿门宴(逐字逐句翻译PPT课件
把
趁机
攻占
关中,公岂敢入(之)乎?今人有大功而(公) 击 之
,
现在别人
却
不义也。不如因 善 遇 之。”项王许诺。
趁机 好好 对待
地
.
25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 事
项伯于是连夜骑马赶到刘邦的军营中,暗地拜 见张良,把情况全部告诉了他。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把守函谷关,不要让项王等进来,您就可在秦
退军
来,连词,表目的
.
40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 说,
又,并列关系
却,转折关系
古今异义 小人的谗言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
动作名,后续者
窃为大王不
v, 认为
取(之)也!”
这种作法
第9段 项王未有 以应,曰:“坐。”樊哙从 良坐
。
挨着
.
41
小结
第6-9段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zhuī)
【译文】我力可拔山啊,豪气可盖世。
时运不济啊,我的乌骓马也不走了。 乌骓马不走了,我能怎么办啊? 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啊?
.
1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译文】
大风刮起来了,
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
时
怎么 . 交情
20
(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
交往
使v用法,使…活,救活
故 幸 来 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原文+对照译文+注释(文白对译)
《鴻門宴》文白對譯+注釋【說明】1、“紅色幼圓”字體の為需重點掌握の詞語。
2、“藍色仿宋”字體,並且帶下劃線の為次重點掌握の詞語。
3、“綠色楷體”字體の,是帶有語法現象の句子。
4、已注上拼音の字,要注意讀音。
5、課本上已有詞語解釋の,不再列出。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軍:名詞作動詞,駐紮。
使人:派人。
沛公(劉邦)の軍隊駐紮在霸上,沒有能跟項羽相見。
劉邦の左司馬曹無傷就派人去告訴項羽說:“沛公欲王(wàng)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王:名詞作動詞,稱王。
使:讓。
為:擔任,做。
有:占有。
“欲王關中”,省略句,省略了介詞“於”,應為“欲王於關中”。
“劉邦想在關中稱王,讓子嬰做(他の)國相,珍珠寶器全都歸為自己所有。
”項羽大怒曰:“旦日饗(xiǎng )士卒,為(wèi)擊破沛公軍!”旦日:明天。
為:介詞,替,給。
“為擊破沛公軍”,省略句,省略了介詞賓語“我(指代項羽)”,應為“為我擊破沛公軍”。
項羽(聽了)非常生氣地說:“明天用酒肉犒勞士兵,要(讓他們)替我打敗劉邦の軍隊。
”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
是:這。
在這時,項羽の軍隊有四十萬人,駐紮在新豐縣鴻門;劉邦の軍隊有十萬人,駐紮在霸上。
範增說(shuì)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
說:勸告。
範增勸告項羽說:“劉邦在山東時,貪圖財物,喜愛美女。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
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急擊勿失!”氣:預示吉凶之氣。
漢代方士多有望氣之術,認為望某方雲氣即可測知吉凶。
“采”同“彩”,彩色の意思。
擊:攻打。
我叫人去觀望過他那裏の雲氣,都是龍虎形狀,成為五彩の顏色,這是天子の雲氣啊。
(你)趕快攻打(他),不要失掉時機!”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
善:形容詞用作動詞,“友善,交好”。
楚國の左尹項伯這個人,是項羽の叔父,平時和留候張良交好。
《鸿门宴》原文 对照译文 注释(文白对译)
《鸿门宴》文白对译+注释【说明】1、“红色幼圆”字体的为需重点掌握的词语。
2、“蓝色仿宋”字体,并且带下划线的为次重点掌握的词语。
3、“绿色楷体”字体的,是带有语法现象的句子。
4、已注上拼音的字,要注意读音。
5、课本上已有词语解释的,不再列出。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使人:派人。
于:对、给于项羽言曰:【状语后置】沛公(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给项羽说:“沛公欲王(wàng)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使:让。
为wéi作为、担任,做。
有:占有。
“欲王关中”,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欲王于关中”。
珍宝尽有之:被动句,之,句末语气助词“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做(他的)国相,珍珠宝器全都被他自己占有。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 )士卒,为(wèi)击破沛公军!”旦日:明天。
为:介词,替,给。
“为击破沛公军”,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宾语“我(指代项羽)”,应为“为之击破沛公军”。
击:攻击。
破:打败、攻克项羽(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让他们)替我攻击并打败刘邦的军队。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当: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当场、当今)是:这。
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
范增说(shuì)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说:劝告。
山东:崤山以东于:介词引进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
翻译:在、到、从、对于等。
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崤山以东时,对于财物(很)贪图,喜爱美女。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今:现在所:所+动词=名词此:这其:他的小:小的方面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没有被取拿,妇女一个也没有被亲近宠爱,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
《鸿门宴》课文翻译和分析PPT课件
《鸿门宴》介绍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 个暗藏杀机的宴会。这个宴会是刘项 两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潜滋暗长 到公开明朗的生动表现,是漫长的 “楚汉相争”的序幕。这个宴会上, 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以及刘项迥异的性格特点,也预示了 斗争双方的必然结局。
23
• 前209年 7月陈涉起义,9月项羽、刘邦起事。 • 前208年 6月立楚怀王为共主,12月陈涉死。 • 前207年 8月秦二世为赵高所弑,子婴为王。 • 前206年 10月子婴降刘邦,12月会与鸿门。 • 前203年 9月刘邦、项羽讲和,划鸿沟为界,
12
《史记》全书130篇,包 8书 括 12本纪 、 30世家 、 70列传 、 10表 、 、 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 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
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3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统一天下转道 故乡沛县时作。
5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 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时的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 后国防的忧心。
6
高中语文-《鸿门宴》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鸿门宴》原文及翻译原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復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高中《鸿门宴》完整课件_附全文翻译
鸿门宴教学目标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难及点教学设想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
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录音带。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一、作者与《史记》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司马谈之子。
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
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
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
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子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
它记述了中国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纪传体的历史学和历史传记文学,为中国民族文化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形成严谨完整的体系,完成了新型历史著作体制──“纪传体”的创造,从而达到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的目的。
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
《鸿门宴》原文+对照译文+注释(文白对译)
《鸿门宴》原文+对照译文+注释(文白对译)
《鸿门宴》原文:
秦将王离带队攻打楚国。
刘邦派遣虞姬前往劝说王离停战,王离拒绝。
刘邦想出一个计策来对付王离。
他派人前去邀请项羽参加酒宴,并诱使虞姬偷偷带着刘邦的印玺前去寻找项羽。
当天晚上,项羽得知有人前来邀请他参加酒宴,便带着一支兵马前往。
到了鸿门,他看到了虞姬手中的印玺,心生疑惑。
刘邦解释说,他派虞姬过来劝说王离停战,并把印玺送给项羽作为信物。
项羽疑惑地说:“既然你派人劝说王离停战,为何要将印玺送给我?”刘邦答道:“因为我看不出王离信任我,只有让他害怕丧权辱国,他才会自愿停战。
”项羽决定与刘邦合作,一同对付王离,于是二人商议出一个计策。
计策开始施行,刘邦暗中告诉项羽,他会在宴会上敬酒给王离,项羽则会首先借敬酒之名刺杀王离。
当晚,酒宴开始,刘邦果然顺利敬酒给了王离。
项羽见时机成熟,立刻拔剑刺杀了王离。
楚军大乱,刘邦趁机抓住机会进攻,最终打败了楚国。
注释:
1. 鸿门: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
宴会地点。
2. 印玺:君王的印信,官方信物。
3. 丧权辱国:指丧失国家权利,遭受国家尊严的侮辱。
4. 借敬酒之名刺杀:在敬酒的名义下实施暗杀行动。
鸿门宴(带课文翻译)ppt
• 刘邦攻下咸阳后,屯兵霸上,遣将把守函 谷关,不纳诸侯,欲称关中王。项羽听说后非 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鸿门宴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举行的,它 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这次宴会隐含杀 机,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鸿门宴” 一词今天也成了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的代名词。
郑板桥评论:
• “《史记》百三十篇 中以《项羽本纪》 为最,而《项羽本 纪》中又以巨鹿之 战、鸿门之宴、垓 下之围为最。”
十万,在霸上。范增 说 项羽曰: “沛公居山东
劝告
古今异义,函
谷关以东地区
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 财物无所取,妇
喜爱美女
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
宠幸
形作名,小的方面
是
虎, 成五采,
通“彩”, 五彩颜色
此天子气也。 急 击 勿 失!”
判断句
重点句子翻译:
①旦日飨士卒,为(吾)击破沛公军 译:明天犒劳士兵们,替我打败沛公的军队。
通“拒”,把 通“纳”,接纳 守
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
称王,名作动
抵挡
项王乎?”沛公默然, 曰:“固不如 也。 且为之
本来
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
请允许我
背叛
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
时
交情
(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
来,连词,表目的
披 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 指,
揭开帷幕
向上,名作状
目眦尽 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
眼眶像全部要裂开
握着 跪直身子 宾语前置
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高中语文文言文《鸿门宴》原文和译文
《鸿门宴》原文和译文原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復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高一语文《鸿门宴》课文及翻译
高一语文《鸿门宴》课文及翻译《鸿门宴》原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课文翻译和分析PPT课件
生命,活着,对他而言,不是幸福,而是痛苦。
.
9
但他,最终还是活了下去,坚强地活了
下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
毛,用之所趋异也。”
他之所以选择苟活,因为他心中有了一
.
38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 毋内诸侯,秦地
见识短浅的小子 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
秦国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 称王,名词作动词
估计 足够用来抵挡王:
项王乎?”沛公默然, 曰:“固不如 也。 且为 之
沉默(一会儿)本来 (人家) 将
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 王
.
1
gāi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zhuī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兵困垓下时作。
.
2
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 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 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 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 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 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 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 呀?”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
大风歌
高二语文必修五鸿门宴翻译
高二语文必修五鸿门宴翻译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zōu生说shuì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袁朗见到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打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够先入关破秦,得而今将军于此。
今者存有小人之言,而令将军与臣存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领沛公与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教学目标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难及点教学设想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
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录音带。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一、作者与《史记》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司马谈之子。
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
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
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
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子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
它记述了中国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纪传体的历史学和历史传记文学,为中国民族文化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形成严谨完整的体系,完成了新型历史著作体制──“纪传体”的创造,从而达到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的目的。
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
本纪——《史记》的十二本纪写从黄帝到汉武帝历朝、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政治事件(其中《秦本纪》)、《项羽本纪》稍有不同)。
司马迁是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的,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用以统率整个历史的论述。
世家——除《孔子世家》和《陈涉世家》外,所记叙的是春秋战国以来各主要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
其用意与“本纪”有相近之处。
列传——大多数列传记叙的人物非常广泛,其中有贵族、官吏、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物。
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的大事记,也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书——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它们分别叙述礼仪(《礼书》)、音乐(《乐书》)、军事(《律书》)、历法(《历书》)、星象(《天官书》)、宗教(《封禅书》)、水利(《河渠书》)、经济(《平准书》)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
它们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相似之处。
二、比较阅读,试分析两首所反映的不同情怀和壮志。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
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
“逝”,奔驰。
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
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
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
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三、时代背景课文选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一篇著名作品。
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以他精彩的笔墨,倾注了很大的热情,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失败英雄”项羽的生动形象,使其成为我国历代相传的一个典型人物。
而《鸿门宴》则又是《项羽本纪》中极为精采的一节。
“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即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
这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当时刘弱项强,在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冒险到项营,骗取项羽的信任,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
终于脱险逃归营地。
作者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描写了刘邦如何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而项羽则由优势转为劣势,成为以后“刘胜项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
这场斗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
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
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
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
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
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
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
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
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
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
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
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四、段落大意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
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
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
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
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五、语法知识(一)通假字、异体字1. 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 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3. 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 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 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 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7. 桮─杯:8. 杓─勺: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9. 坐─座:置之坐上。
(二)古今异义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北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 寿古:敬酒。
今:长寿。
6.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解释疑难实虚词,存疑质疑。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文言语法基础知识学习一、解释字词并串讲翻译文章(一)一词多义1.谢①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③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①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②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3.故①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②固此:故听之。
③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且①将:且为之奈何?②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幸①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②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6.之①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代词,这:为之奈何?③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④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⑤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①距离:相去四十里。
②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①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②比,介词:长于臣。
③在,介词:复得见将军于此。
9.因①就此:不如因善遇之。
②就、于是:项王即日固留沛公与饮。
③趁势、趁机:固击沛公于坐,杀之。
10.为①任,做:使子婴为相。
②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④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⑤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⑥句末语气词:何辞为?(二)词类活用1.名词用如动词①沛公军霸上。
(驻军,动词)②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③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
(为王、称王,动词)④不可不语。
(告诉,动词)。
⑤吾得兄事之。
(做事、侍奉,动词)⑥籍吏民。
(登记,动词)⑦范增数目项王。
(使眼色,动词)⑧刑人如恐不胜。
(施加肉刑,动词)⑨道芷阳间。
(取道,动词)2.形容词用如动词:素善留侯张良。
(友善、交好,动词)3.意动、使动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活,救了他的命)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意即带领)④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使之止,制止,使动)4。
名词作状语①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用对侍兄长的礼节)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用翅膀)(三)句式1.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大王来何操?(何操─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3.判断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省略句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毋从(“之”)俱死也。
奉厄酒为(“之”)寿。
旦日(“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加彘肩(“于其”)上。
(四)成语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二、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了文章的背景和内容,学习了有关的语法知识。
三、布置作业:笔译全文。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鸿门宴》的人物性格和艺术特点。
一、人物性格:典型性格,各有个性。
1.项羽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骄矜自负,听到“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伯斡旋泄露军机,项羽麻痹不问,项伯说项羽“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又在“义”字上思虑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