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砖教学设计
《铺地砖》教学设计
铺地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铺设地砖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了解铺砖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地砖的分类和特点;2.铺设地砖的准备工作;3.铺设地砖的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3.1 地砖的分类和特点首先,通过课堂讲解和板书,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地砖及其特点。
包括以下内容:•石材地砖:如大理石、花岗岩等;•陶瓷地砖:如瓷质地砖、釉面地砖等;•瓷砖的分类:抛光砖、釉面砖、抛釉砖等;•砖石的规格:尺寸、厚度等。
3.2 铺设地砖的准备工作接下来,学生将了解铺设地砖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清理地面:清除地面上的灰尘、油污等;2.测量和规划:根据房间的尺寸和地砖的规格,测量出每块地砖的合适位置;3.计算数量:根据房间的面积和地砖的规格,计算需要多少块地砖;4.配砖:将地砖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案进行排序和配对。
3.3 铺设地砖的步骤和技巧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学生将了解铺设地砖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以下是具体步骤:1.涂胶水:使用刮刀将胶水均匀涂在地面上,确保地面的平整;2.铺设地砖:根据规划好的图案和位置,将地砖一个个铺设在地面上;3.敲实地砖:用橡胶锤轻轻敲击地砖,确保地砖与地面紧密贴合;4.切割地砖:使用切割机或切割器具将需要调整尺寸的地砖切割成合适的形状;5.填缝:在地砖之间填充填缝剂,保护地砖并美化整体效果;6.清理:整理地面,清除多余的胶水和填缝剂。
在铺设地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技巧:•保持地砖之间的间隙均匀;•地砖的厚度应一致,以确保地面平整;•铺砖时要注意地砖的排列顺序,保证花纹和颜色的连贯性。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1.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包括地砖的摆放、敲实程度等;2.设计一些问题和练习,测试学生对地砖分类和技巧的理解程度;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和提问,促进学习的深入。
地砖铺贴施工技术培训
地砖铺贴施工技术培训
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施工人员提供地砖铺贴施工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技巧,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准备工作
1. 确保施工现场整洁干净,清除杂物和尘土。
2. 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和承重能力,必要时进行修复和加固。
3. 准备好所有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包括地砖、胶水、缝隙填充剂、工具等。
施工步骤
1. 清洁地面:使用清洁剂清洁地面,确保干净无尘。
2. 布局和标线: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地砖的布局方式,并使用粉笔线标出地砖的位置。
3. 涂胶水:使用齿刷或过刷将胶水均匀涂抹在地面上。
4. 铺贴地砖:从墙角或起铺点开始,依次将地砖按照标线均匀铺贴在地面上。
5. 压实地砖:使用橡皮锤轻轻敲击地砖,确保其与地面紧密贴合。
6. 填缝隙:等待地砖干燥后,使用缝隙填充剂填充地砖之间的缝隙,并清理多余的填充剂。
7. 清洁和保养: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地砖表面干净整洁。
定期进行地砖的保养和清洁。
安全注意事项
1. 施工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2. 使用化学品时,应注意防护措施和通风条件。
3. 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结论
通过本文档的培训,施工人员可以了解到地砖铺贴施工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并达到设计要求。
希望施工人员能够按照培训内容进行施工,取得良好的效果。
用多种正多边形铺设地面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情况:
验、合作、创
从准备的材料中任
造力]
取三种正多边形进
这是在前面
行组合,探讨有哪
的实践---认
些组合能铺满地面,
识的基础上,
铺满地面的关键是
再实践---再
什么,并用数学知
认识的过程,
识给予论证
是一个不断
探究的学习
过程,在这样
的活动中鼓
3.能否用数学知识验证你的结论?
励学生大胆
4.总结:
创新,同时亦
种地砖铺满地面,在每个顶点的周围,正方形,正三角形地砖的块数可以分
别是( )
A.2,2 B.2,3 C.1,2
D.2,16、如图①,②,③,
用一种大小相等的正多边形密铺成一个“环”,我们称之为环形密铺.但图
④,⑤不是我们所说的环形密铺.请你再写出一种可以进行环形密铺的正多
边形:_____________
(五)布置作业,检验真知 《同步练习册》P58-59
4
C.正三角形和正十二边形 D.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4.某中学新科技馆铺设地面,已有正三角形状的地砖,现打算购买另 通 过 练 习 加
一种不同形状的正多边形地砖,则该学校不应该购买的地砖形状是( ) 深理解记忆,
A.正方形 B.正六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十二边形
巩固新知。
5.某中学阅览室在装修过程中,准备用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两
形的情况:
边形,它们的内角和:
60º+90º+108º+120º=378º>360º
故四种以上正多边形不能拼地板。
(三)总结概括、巩固新知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人教2024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铺地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铺地砖是一种常见的装修工作,明确其作用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铺地砖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掌握基本的铺贴砖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与铺砖相关的问题。
教学资源:铺地砖的实物、图片、教学课件、黑板、彩色粉笔、砖头模型、学生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铺地砖”的话题,提问学生是否见过或参与过铺地砖的过程。
2.展示一些铺地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铺地砖的好处和作用。
二、探究(30分钟)1.讲解“铺地砖”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展示实物进行示范。
2.学生观看并讨论示范的过程,记下关键步骤。
3.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块砖头模型和一小块纸板,自行设计并实践铺贴砖。
4.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和实践过程,全班进行讨论和分享。
三、拓展(20分钟)1.学生练习册上完成与铺地砖相关的题目,如图形绘制、砖块计算等。
2.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可以应用到铺地砖的技能,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3.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具体场景,表演铺地砖的过程和解决方案。
四、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铺贴砖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2.学生分享铺贴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练习与巩固(20分钟)1.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2.教师提供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家里或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实施一小块地面的铺贴砖。
六、课堂小结与反思(10分钟)1.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指出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的地方。
2.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答一些复习性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这个教学设计通过引入铺地砖的话题,结合实物和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探究环节中的分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巩固练习和教师提问,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
地砖偏向力实验课教学设计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教学设计水流的轨迹。
记录结果:记录:《水珠从伞布上沿“经线”方向朝南流动》③擦干雨伞表面的水珠,将雨伞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时,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观察水珠流动轨迹是否和刚才相同?如不同,水珠朝什么方向偏离“经线”的?记录结果:记录:《轨迹不相同,水珠向右偏转》教师先介绍实验步骤然后让学生做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探究过程:①分析原因: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分析水流运动特征,找出原因所在。
②实验结论: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指导。
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存在地转偏向力,使得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观察问题,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下面通过地球仪做实验具体验证偏转规律。
实验二:1.实验材料:地球仪、胶水等。
2.实验步骤:①用一个地球仪使地轴垂直地面,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两滴胶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观察胶水的运动情况,并记录结果:记录:《胶水沿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痕迹》画图:②然后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某点滴一滴胶水,你就会发现胶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从北极上向下观察是怎样变化的?记录结果:记录:《发现胶水留下向右偏转的痕迹。
》画图:③同样将地球仪顺时针方向转动,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进行演示,从南极上向下看观察怎样变化?记录结果:记录:《可发现胶水痕迹向左偏转》画图:3.探究过程:①分析原因:让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分析原因。
②实验结论:小组合作总结实验结果。
(教师指导)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进一步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③发散思维训练: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什么?(学生小组内讨论思考)总结: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手动转动地球仪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等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层层设疑,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铺地砖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
铺地砖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授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推敲。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铺地砖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铺地砖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范文1教学内容:16页例2估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样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形公道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样方法。
根据具体情形公道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形公道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进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93≈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1、引入新课(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进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知道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铺地砖》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铺地砖》一、教学目的1.让幼儿通过游戏感受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提高幼儿的分类、比较、推理和判断的能力;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数学游戏《铺地砖》。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游戏式教学法,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从观察、摆弄、尝试中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游戏1.教师把各种颜色、形状的瓷砖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观察。
2.问:这些瓷砖是什么? (答:瓷砖)3.问:瓷砖有什么特点? (答:各种颜色、各种形状)4.问:你喜欢哪种颜色的瓷砖?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为下一步游戏做铺垫)第二步:开始游戏1.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选择一个地方,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瓷砖把它铺满,瓷砖不能重叠,不能留空。
2.让幼儿自由组合瓷砖,铺满整个区域。
3.教师观察幼儿组合瓷砖的方式,逐个指出幼儿组合中的有趣之处。
4.让幼儿交流比较自己的组合与他人组合的不同之处。
第三步:总结游戏1.教师提问:你们用了哪些颜色和形状的瓷砖?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导幼儿回忆游戏过程中的细节)2.教师指导幼儿对不同颜色、形状的瓷砖进行分类。
3.教师提醒幼儿:瓷砖没有重叠,每一个瓷砖都铺满区域,这就要求我们要进行分类、比较、推理和判断。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这个游戏需要我们进行注意、观察、判断、分类,这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五、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记录幼儿组合瓷砖的方式,并给予评价。
2.老师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幼儿对游戏的看法和认识,并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优点和不足。
3.老师进行教学反思,针对今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寻找解决措施。
六、教学实验计划1.教学时间:60分钟。
2.教学地点:幼儿园。
3.教学设备:瓷砖、教具柜、课桌、椅子。
4.人员安排:一名老师、20名幼儿。
5.教学评估: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和老师进行个别访谈。
《铺地砖》教案
《铺地砖》教案《铺地砖》教案1设计意图在教室益智区一直有俄罗斯方块这个工作,孩子会根据操作卡进行拼摆,但兴趣不大,一天在区域活动中一个孩子拿个几个不同形状的在拼摆,让我有了想法,可以出示一个图形,让孩子利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多种拼摆的探索。
活动目标1、感知几何图形之间分解与组合的关系,探索图形组合方式的多样性。
2、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探索的结果。
3、积极参加数学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操作探索图形组合方法的多样性。
活动准备1、教具:地砖、地板、黑板若干块2、学具:人手8张操作板、记录纸、铅笔3、经验准备:有分工与记录的经验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观察“地砖的外形特征。
以故事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白兔开了一家装修公司,需要招聘铺地砖的工作人员呢!他说只有最会动脑筋的孩子才能成功,你们要不要试一试?1、出示图1——8块地砖,引导幼儿认识、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
师:这些就是用来铺地的地砖,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地砖形状、颜色、数量方向等特征。
)小结:他们的颜色、形状、方向、不同,二、运用已有经验尝试进行图形的匹配与转换(小猫家的地板)1、出示地板小猫家的地板,引导幼儿观察地板上的阴影部分,选择合适的地砖进行匹配。
师:这是小猫家需要我们铺地砖的地板,黑色的部分表示可以铺地砖的空位,仔细观察地板上空位的形状,找找看第几号地砖铺进去后,不多不少刚刚填满。
(请个别幼儿操作)谁愿意来试试。
2、验证操作结果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地板铺好了吗?是不是不多不少刚刚填满呢?小结:要观察地板空位与地砖的形状、方向是否匹配,这样我们才能又快又准确地将地板不多不少刚好铺满。
三、感知不同的图形可以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或大图形分割成其它的小图形)1、出示小狗家的地板,引导幼儿观察。
师:看看小狗家的地板的空位有什么不一样?需要放入哪些地砖,能让这些空位不多不少刚好铺满。
2、幼儿操作、分享、验证。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三年级《铺地砖》教学设计
《铺地砖》教学设计洪岭小学郑景华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例8的内容。
例8教学应用长、正方形面积计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标准(2011)中,将“应用意识”作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同时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师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例8专门安排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遵循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在“分析与解答”环节,更突出了“拟定方案”的过程。
这是以往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地方。
教材用学生发言的形式呈现“我先,,再,,”。
体现出在解决问题时,应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计划表达清楚,在有理有据的解决问题。
教材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以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是正确灵活的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但有部分学生仍然容易混淆面积与周长公式,在解决问题容易出现审题不细致,单位不统一直接计算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 1. 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
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 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拼图吗?那我们先来进行一个拼图比赛。
这一边的同学为红队,这一边的同学为蓝队。
老师为每一队准备了一个长12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
比赛规则是,请你用手中的小正方形铺在长方形上,最先铺满的队获胜。
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2、学生动手拼图。
3师:老师现在宣布:蓝队获胜。
蓝队的同学,你们的动作真快!红队的同学,你们为什么这么慢?生:蓝队的正方形大些。
块数少些。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7.8 铺地面】
第8课时铺地面◆教学内容:教材77~78页铺地面◆教学提示:1、引导学生结合铺地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引导学生用边长为50厘米、40厘米、25厘米的正方形瓷砖分别可以怎样铺?在指导用40厘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面的算法时,使学生了解沿长边进行摆,每排可摆10块,但宽是3米,摆7排后,还剩20厘米,也要按一排算,要用80块。
结合实际推算的基础上,在提出“用总面积除以每种瓷砖一块的面积”的方法。
2、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阅历。
用边长为40厘米的瓷砖铺地面,不同的方法和计算的结果不一样,应当按哪个结果算,让学生重点进行讨论,丰富学生的实践活动阅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能综合运用数学学问和阅历,解决选择瓷砖并计算需要的砖数等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与同伴合作,运用所学学问研究、解决生活中铺地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克服解决问题中的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铺地砖的问题。
难点:选择合适的瓷砖解决铺地砖的问题。
◆教学预备教具预备:课件学具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家的客厅地面是铺的木地板还是瓷砖?(生回答)铺木地板或瓷砖是在地面的面积上铺还是周长上铺?(面积)师:老师这有一块儿长方形木板,和一些大小相等的正方形纸板,把木板当成地面,纸板当成瓷砖,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瓷砖的铺法?(学生演示)师:×××同学演示的真好,今日我们大家探究的问题就是铺地面(板书)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演示,让学生了解铺地砖的方法,进一步巩固铺地砖跟地面的面积和瓷砖的面积有关,既揭示主题又为探究新知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1、讨论铺地面问题①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通过情境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信息:三种可选瓷砖以及每块瓷砖的边长、价格;亮亮卧房的长和宽。
②提出问题:假如你的卧房地面要铺瓷砖,在选择瓷砖时,你会考虑哪些问题?全班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见解。
《铺地砖》教学设计
《铺地砖》教学设计《铺地砖》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使学生能灵活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合理地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合作、探索和实践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3、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首先欣赏样板房,然后说一说你家的客厅是怎样布置的?从而揭题进入解决问题的情景中。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问题1:小明家要搬新家了,他爸爸想在客厅里铺上地砖,具体该做些什么呢?爸爸把这个任务教给了小明。
你认为小明该做些什么呢?需要购买80×80的地砖多少块?[学生小组合作,模拟铺设,交流反馈,教师评析,小结方法]问题2:小明家的餐厅也是长方形的,长420厘米,宽400厘米,用40×40的地砖来铺,你认为需要购买这样的地砖多少块?[教师启发:在一边或几边不能刚好铺完而有剩余的情况下该怎样计算它的块数或行数?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索解决的方法]问题3:小明的爸爸想在客厅地面四周铺上宽是20厘米的大理石条,你认为可以选择哪种地砖来铺?需要购买多少块?[学生:小组合作、模拟操作、探索解决的方法并交流反馈;教师适当评析并小结]问题4:根据平面图,请各小组选择一个房间,设计一个铺地砖的方案。
[学生:小组选择,设计方案,交流反馈;教师适当评析]三、回顾小结,交流体会⑴提问: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⑵总结谈话:感谢同学们为老师设计了这么丰富的铺地砖方案,老师在装修时一定考虑同学们的建议。
同时祝愿大家能更灵活地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让数学真正为生活服务。
《铺地砖》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水平。
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解决问题——铺地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解决问题——铺地砖》教学设计解决问题——铺地砖”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72页例8“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巩固复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 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动手操作,深刻体验铺地砖的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理解铺地砖这一类的解决问题。
2) 通过研究方法的迁移内化,学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体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优势。
2) 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研究的兴趣与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惯。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铺地砖”的两种解题策略与方法。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理解掌握解题思路与方法,并能迁移内化,拓展应用。
教具准备:课件、长方形卡纸、正方形贴纸。
课前游戏:小猫钓鱼。
课件动画播放:是哪只小猫钓到了鱼?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和多媒体动画,形象地说明,解决数学问题既可以从问题的正面“顺向”去思考,也可以从问题的反面“逆向”去思考。
有时从“逆向”去思考还可能更为简洁。
因此,启发是: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过程:一、思维导图,复铺垫。
1.数学思维导图:复“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面积和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填空题1) 小柯南家的客厅长6m,宽4m,面积24平方分米。
2) 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6平方分米。
3) 9米=900分米。
4) 6平方米=600平方分米。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小柯南家新房平面图。
师:XXX家装修新房子时,想要给各室铺地砖。
同学们能当小小设计师,帮忙XXX解决铺地砖的问题吗?揭示课题:解决问题——铺地砖。
《铺地砖》说课、设计、反思
数学活动《铺地砖》说课稿一、设计意图数学活动的内容具有生活性,这是指数学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些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能够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生活中存有着很多神秘而美好的事物,对称就是其中的一种。
孩子们每天生活在具有各种各样对称的环境中,但孩子们不能有意识地主动观察生活中对称地事物,更别说欣赏对称美了。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主动地、有目的地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及对称美呢?为此我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说教材这个活动设计通过帮小昆虫找翅膀,激发幼儿主动去观察、发现、感知对称的图案,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存有着对称的事物。
此设计是一个整合了语言、科学、艺术、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水平的综合活动。
由此活动还能够引申出很多探索活动,以开阔幼儿视野,激发幼儿主动观察事物的积极性,提升幼儿自我分析水平和审美水平,培养幼儿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环境的美好情感。
三、说目标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要求和“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理解规律”原则,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了以下目标: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鼓励幼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理解和表现对称。
2、初步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培养幼儿的观察水平和审美意识。
3、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物体对称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说准备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热情,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使活动表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我实行了准备:课件五、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为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本活动中采用、故事讲述法、观察法、游戏法、操作法、验证法等教学方法;提问方式也将采用个别提问、小组提问和集体提问等多种提问方式。
《铺地砖》教学设计
《铺地砖》的教学设计
西街口中心学校王艳红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小块方砖铺满某个平面。
教学难点:
计算铺满某个平面需要多少块方砖,多少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小明家买了一套新房。
近期,家里要装修了。
妈妈让小明设计自己的卧室怎样铺地砖。
今天就请同学们来帮小明出出主意,和小明一起来研究一下铺地砖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算卧室面积
1、买地砖之前要了解哪些相关知识?
2、小明卧室地面的长和宽分别是4m和3m,你们能帮他算算他的卧室有多大吗?
(二)分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
(三)汇报交流方法
1、学生汇报交流
2、得出结论
3、算一算
小明爸爸、妈妈的房间面积约为18平方米,用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钱?你能帮小明算算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三、巩固新知,练习反馈。
四、全课总结。
铺地砖教学设计
生:我家客厅铺的地砖的面积大是黄色的,卫生 间铺的地砖的面积小是白色的,4块才有客厅的一块大。
师:看来同学们对地砖有一定的理解,铺地砖是 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个数学问题,那么在小明 的卧室里铺满地砖,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
生:地面的面积和一块砖的面积。地面的面积是 4×3=12r a2,一块砖的面积是30×30=900c m2和40 x
稳塑婴
I/倦铺i地砖罗教学设计/ /
/
/
///源自j一///
◇个旧市卡房镇风筝山小学 李连生
教字目赫 ①学习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 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相关知识的 理解。 ②进 一步增 强估算 意识, 提高估 算能力 。 教具准聋实物 投影仪。 教学薯虑解决问题 基本技能的形成。 教学边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 导入 师: 同学们, 我们学 数学的目 的是什 么? 生:在生活中运用,如买东西时要会算合多少 钱,卖东西时也要会算合多少 钱。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谁知道地砖是用来做什 么的 。 生:铺在地面上。 师:你回答得真棒,学会了数学,就可以帮助我 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过 的知识来帮助小明计算在他的卧室里如何铺地砖, 好吗 ? ( 板书课题 :铺地砖) 二、合作探究解决 问题 ( 出示卧室面积和地砖的规格技每种规格的单价) 1.获取信息 师: 根据这 幅情境 图,你 能获得 哪些信 息? ( 引导学生找出情境图中所提供的信息,重点引 导理解地转的规格) 生:30e r a ×30cm表示的是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 方砖。 生:40er a ×40em表示的是边长为40er a 的正方形 方砖。 师:除以上两种规格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 有哪些规格的地砖?
块砖的面积X需要的块数=地面的面积”得: ( 40×40) X x- - - 400X 300或( O.4×0.4) X x=4×3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魔力地砖》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魔力地砖》教案标题:魔力地砖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中的图形特征和性质。
2. 训练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创造力。
学科目标:数学教学重点: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
2. 让学生能够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 启发学生发现规律。
2. 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地砖,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形状特征。
2. 提问:地砖的形状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二、探究活动(15分钟)1. 分小组让学生自由组合地砖,看看能否拼出一个整齐的图案。
引导学生发现拼出的图案是一个矩形。
2. 引导学生分析:是什么特性使地砖能拼出一个整齐的图案?(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长度相等)3.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只有一条地砖,能否拼出一个整齐的图案?4. 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尝试,并找出规律。
三、扩展应用(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地砖。
2.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们尝试用这些地砖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并找出规律。
3. 引导学生讨论:哪些形状的地砖可以拼成一个整齐的图案?四、归纳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归纳并总结:哪些地砖的形状使它们能够拼出一个整齐的图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 引导学生归纳出地砖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长度相等。
五、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形状已知但缺少一些地砖的图形,让学生根据已知的地砖形状来拼出完整的图形。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积极合作拼图并找出答案。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地砖,然后用这些地砖设计并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2.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从中找出一些有趣的地砖形状。
七、评价反馈(5分钟)1. 整理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辅助材料:1. 地砖(各种形状的卡片或实物)2. 形状已知但缺少一些地砖的图形卡片3. 学生自制的地砖作品展示板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有趣的铺砖艺术教案中班
有趣的铺砖艺术教案中班铺砖艺术是一种创意十足的手工艺术,通过将不同颜色、形状的瓷砖组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和设计。
在教育领域中,铺砖艺术也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份有趣的铺砖艺术教案,适合中班幼儿园的孩子们。
教案名称:用瓷砖创作动物图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瓷砖的材质和特点;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 让幼儿通过铺砖艺术创作,认识各种动物。
教学准备:1. 各种颜色、形状的瓷砖;2. 胶水和工具;3. 动物图片或图鉴。
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瓷砖的特点老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各种颜色、形状的瓷砖,并让他们触摸和感受瓷砖的材质和特点。
可以让孩子们比较不同瓷砖的颜色、质地和形状,让他们了解瓷砖的多样性。
第二步:观察动物图片老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图鉴,让他们认识不同的动物。
可以让孩子们描述动物的特征、颜色和形状,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
第三步:铺砖创作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选择相应颜色的瓷砖,然后用胶水将瓷砖粘贴在画板上,组合成动物的图案。
可以在过程中给予孩子们一些指导和建议,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动物形象。
第四步:展示作品完成铺砖创作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创作的过程和心得。
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在活动结束时,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总结铺砖创作的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可以鼓励孩子们表达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评价,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创作。
通过这样一次铺砖艺术创作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瓷砖的特点和动物的形象,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样的教案不仅能够丰富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内容,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动手创作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希望这份有趣的铺砖艺术教案能够为中班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地砖打胶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地砖打胶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 学生能够掌握地砖打胶的工具使用方法。
- 学生能够熟悉不同类型地砖打胶的适用情况。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地砖打胶工具,完成地砖打胶工作。
-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打胶材料和方法。
- 学生能够对打胶后的地砖进行验收,确保质量。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建筑装饰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砖打胶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2. 地砖打胶的工具和材料3. 地砖打胶的操作步骤4. 地砖打胶的质量控制5. 地砖打胶的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不同地砖打胶前后的效果对比,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地砖打胶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进行地砖打胶?(二)理论讲解1. 讲解地砖打胶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2. 介绍地砖打胶的工具和材料,如打胶枪、胶枪头、胶枪架、打胶板、胶水等。
3. 讲解不同类型地砖打胶的适用情况,如卫生间、厨房、客厅等。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由一名教师指导。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打胶工具,包括打胶枪、胶枪头、胶枪架等。
3. 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地砖打胶,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四)质量控制1. 讲解地砖打胶的质量控制要点,如打胶的厚度、均匀度、边缘处理等。
2. 学生对打胶后的地砖进行验收,确保质量。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心得和体会。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地砖打胶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砖打胶原理和操作步骤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践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
3.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4. 学生对安全注意事项的重视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地砖打胶工具和材料3. 实践操作场地4.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六、教学时间1. 理论讲解:1课时2. 实践操作:2课时3. 总结与反思:0.5课时通过本教学设计方案,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地砖打胶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建筑装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各教具,准备实物及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运用现实物体引入新知。
谈话:我们已学过求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出示地砖一块)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①出示情境:同学们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铺上了许多鲜艳的泡沫地板,你们看,每块地板都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②出示数学信息:“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③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每块正方形地板的周长?④讨论交流:60+60+60+60=240(厘米)(60+60)×2=240(厘米)60×4=240(厘米)⑤回答问题:每块地板的周长是240厘米。
⑥小结: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有时间的话,可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1、先测量,再计算各图形的周长。
(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必要条件,再准确测量,正确计算。
)2、淘气将两块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图),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60cm60cm 60cm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60×2+60)=360(cm)60×3×2=360(cm)60×4×2―60×2=360(cm)60×6=360(cm)3、用16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能摆出几种?写出它们的长和宽。
(以小棒根数为单位)(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图形都摆出来)长有几根小棒宽有几根小棒提问:这些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一样长)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摆成的)4、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图形是朋友)老师依次出示(a)、(b)、(c)号图形,学生从(1)~(7)号图形中找到和老师出示的图形周长相等的图形,用手势表示图形的编号。
二、课堂总结,课后延伸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2、教科书51页实践活动:先估计,再测量黑板面、数学书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围学习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长。
3、课后分组测量并计算学校一个篮球场的周长。
(可以使用目测、步测、工具测量等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的含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指名生回答)对,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上节课,我们又学习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那谁来说说计算长方形周长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呢?(长加宽的和乘2)。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和周长有关的知识。
(板书)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想一想:请同学们数学课本的48页,仔细观察情境中,想一想淘气和笑笑在说些什么?噢,原来是笑笑家要装修新房子,准备用图中的地砖来铺客厅的地面。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地砖一般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块地砖,你们看,是不是正方形呢?2、画一画:在黑板上画正方形,同学们,你们知道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吗?(板书: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什么呢?(板书:边长)淘气想知道这块地砖的周长是多少?同学们,那求地砖的周长实际上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
(板书:正方形)。
于是,笑笑用尺子量出了“每条边的长是60厘米”。
想一想:“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从这个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地砖面是正方形,边长是60厘米……)3、算一算:知道了正方形的边长后,你们能不能帮淘气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呢?先想一想,再地练习本上写出来。
指名三名同学上黑板分别板演三种不同的计算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通常会出现三种算法:(1)60 + 60 + 60 + 60 = 240(厘米)(2)60×4 = 240(厘米)(3)(60 + 60)×2 = 240(厘米)4、议一议: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并配合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地板书。
对每种方法都给予肯定。
对探索出最简方法的学生给予特别鼓励。
⑴这是用所有边的长度相加的方法。
⑵这是运用了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点,只有一步计算,很简便。
⑶这是模仿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比第一种简便。
三、拓展练习,巩固应用。
1、刚才我们一起总结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不知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
请听好:(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2厘米)(2)、一块正方形手绢,它的边长是10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40厘米)2、通过刚才的练习,老师发现你们都很聪明,不仅熟练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而且计算技能与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顺利通关吗?a.第48页做一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正方形的周长,然后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b、第48页讨论: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最简便的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边长×4。
c、实践应用:第48页练一练1、2、49页4题、50页7题。
引导学生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异同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计算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⑴(28+15)×2 = 86(米)篮球场是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我们用长加宽的和乘2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⑵32×4 = 128(米)实验园地是正方形,求篱笆长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用边长乘4的方法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⑶补充对比练习: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长方形长宽周长9dm 5dm23cm 17cm正方形边长8m边长35mm四、课堂总结:恭喜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努力游戏全关,成功到达胜利的彼岸,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正方形的周长,大家掌握得非常好。
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服务我们的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善于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地砖的周长⑴60 + 60 + 60 + 60 = 240(厘米)⑵60×4 = 240(厘米)⑶(60 + 60)×2 = 24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教学反思:⑴教材结合求“地砖的周长”这一情境引入,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因为有了学习长方形周长计算的经验,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时,教师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探究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学会学习。
⑵这节课我感觉上得很轻松,我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感悟周长,对周长的计算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学生易于理解,学得也容易。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单元编写意图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分别安排在“什么是周长”“游园”“花边有多长”“地砖的周长”4个情境活动之中。
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教材先结合“什么是周长”这一具体情境,通过观察与操作(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认识周长;然后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最后安排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首先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最后应当让学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如观察、估计、测量、比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还要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应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
3.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应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测量。
可以由学生主动选择测量工具和方式,并交流测量结果和体会。
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对一个量的估计十分重要,所以在课本中安排了估计黑板面、课本封面、鞋底周长的活动,进行这样的活动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否愿意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是否能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估测方法。
什么是周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
教材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首先通过“观察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及观察有趣的图形一周的长度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到什么是周长,然后又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具体事物(课桌面和数学书封面)边线的操作活动,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类似的活动在生活中可以找到许多,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选用,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后通过一个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的工具和方法,并在小组交流中说一说测量的过程。
如在测量树叶周长时,应鼓励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绳子等),可以一人单独测量,也可以小组合作测量,只要能测得结果,都应得到肯定。
这一教学内容的完成可以通过下面的教学活动来实现。
(1)通过观察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及有趣的图形一周的长度,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到什么是周长。
(2)描一描,说一说。
任意选择一片树叶,在纸上用彩笔沿着树叶的边线一笔描出它的轮廓来,然后告诉学生沿着树叶的边线描了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然后再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图形,沿着图形的边一笔描出这个图形的周长,使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3)找一找,摸一摸。
从身边找一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
(4)量一量。
先让学生估计老师或学生自己的腰围是多少厘米,然后用工具实际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