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赵小琴)(幼儿版)
幼儿找规律教案
幼儿找规律教案
1. 目标:通过幼儿找规律的游戏,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具准备:
- 彩色积木(至少10块)
- 彩色棒球(至少10个)
- 彩色印有图案的卡片(至少10张)
3. 活动步骤:
a. 游戏1:积木排序
- 将彩色积木不规则地放在桌上。
- 让幼儿观察这些积木的颜色和形状,并找到其中的规律。
例如,颜色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
- 引导幼儿依据自己找到的规律,将积木重新排列。
b. 游戏2:棒球排序
- 给幼儿分发彩色棒球。
- 让幼儿观察棒球上印有的图案,并找到其中的规律。
例如,相同图案的棒球放在一起,或者按图案的颜色进行排序。
- 引导幼儿依据自己找到的规律,对棒球进行重新排序。
c. 游戏3:卡片排序
- 给幼儿分发彩色卡片,每张卡片印有一个图案。
- 让幼儿观察卡片上的图案,并找到其中的规律。
例如,
相同类型的图案放在一起,或者按图案的颜色进行排序。
- 引导幼儿依据自己找到的规律,对卡片进行重新排序。
4. 拓展活动:
- 让幼儿自己出示一些彩色玩具或可视化教具,让其他幼儿找到其中的规律,并给出合理的排序方案。
- 战胜挑战:给幼儿一些较难的彩色教具,让他们尝试找到更复杂的规律并重新排序。
5. 结束语:通过这些游戏,我们学会了观察和发现事物中的规律。
同学们都做得非常棒!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组织周围的世界。
下次再玩这个游戏时,我们会做得更好的!。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找规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找规律》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生活中简单的规律。
2.能够用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1.物品准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小汽车、小动物玩具等。
2.环境准备:将教室布置成有趣的游戏场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颜色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卡片颜色,引发幼儿对颜色规律的思考。
2.教师出示一张形状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卡片形状,引发幼儿对形状规律的思考。
二、基本环节1.游戏一:找颜色规律(1)教师出示一组颜色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颜色规律。
(2)教师与幼儿一起用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3)教师将颜色卡片打乱,引导幼儿重新排列,巩固颜色规律。
2.游戏二:找形状规律(1)教师出示一组形状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形状规律。
(2)教师与幼儿一起用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3)教师将形状卡片打乱,引导幼儿重新排列,巩固形状规律。
3.游戏三:找物品规律(1)教师出示一组小汽车和小动物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物品规律。
(2)教师与幼儿一起用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3)教师将物品打乱,引导幼儿重新排列,巩固物品规律。
4.游戏四:生活中的规律(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规律,如衣服的条纹、桌布的花纹等。
(2)教师与幼儿一起用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规律。
2.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反思】优点:1.活动设计新颖有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不足:1.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环节时间过长,导致其他环节时间紧张。
2.教师在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有时会让幼儿产生困惑。
3.活动结束后,教师未能及时对幼儿进行评价,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改进措施:1.优化活动时间安排,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充足。
幼儿园大班教案《找规律》
幼儿园大班教案《找规律》幼儿园大班教案《找规律》(精选6篇)幼儿园大班教案《找规律》篇1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让幼儿发现重复物体的排序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2、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并能清楚地说出发现的规律,培养幼儿多样性思维。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并学会欣赏规律。
二、活动准备:小兔、小猫、小鸡、胖猪的图片、各种颜色的图形卡、一座房子、幼儿操作卡、音乐。
三、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发现规律。
以小兔搬新家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气球、彩旗、水果排列的规律师:小兔的新家打扮的非常漂亮,它买来了许多气球、旗子和水果,调皮的小兔把它们摆放的很漂亮。
①以1面红色,1面黄色重复排列的组图(彩旗)。
②以2个蓝色,2个绿色重复排列的组图(气球)小结:它们两样东西摆放的不一样,数量和颜色也不一样,像这样两个以上物体依次不断重复排列有规律的,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找规律。
③小兔请小朋友们吃水果水果的摆放让小朋友们发现有什么规律,从颜色、数量去发现小结:这水果的排列和前面两组的也不一样,颜色和数量的规律都不一样。
2、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
小兔邀请三个朋友来家作客,他们各走一条路来小兔家,让幼儿观察三条路的不同点,并说出每条路面上石块的排列规律。
小猫的路:红、黄、红、黄、红、黄小鸡的路:胖猫的路:123123123老师小结:哦,原来它们的路铺的石块不一样,有颜色的规律,有图形的规律,有数字的规律。
3、请幼儿来帮忙。
铺路师:大灰狼听说小动物要去小兔家,就把路给破坏了,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把原来的路铺好吧!老师小结:小朋友非常棒,动物们高兴的去小兔的新家。
4、幼儿操作师:小兔来考考大四班的小朋友,看你们懂得了这些规律没有,动动脑筋,看谁最聪明哦。
四、活动结束创造规律,表演规律,寻找生活中身边的规律--小兔要求小朋友按1个男生,1个女生的规律排队,和它一起跳着兔子舞去外面玩,找找幼儿园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找规律》(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
《找规律》(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找规律》单元。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出物体排列的规律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找出物体排列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推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精神。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实物展示。
2.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有规律的图片,如:红绿灯、斑马线、楼梯等,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2. 探究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3. 实践教师出示一些有规律的图片,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
4. 小结5. 作业设计请学生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并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作品。
6. 课后反思板书设计:1. 导入:生活中的规律2. 探究:找出规律3. 实践:运用规律4. 小结:我们学到了什么?作业设计:1. 创作有规律的图案2. 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的作品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出物体排列的规律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精神。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学前班数学《找规律》教案
学前班数学《找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观察数字规律,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表达出来。
2.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数字的位数,并能够将不同位数的数字进行比较。
3.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找规律的概念•单个数字的组成和比较•一些简单的数列和计算题教学流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来引入这个话题,比如说玩“猜数字”游戏。
例如老师或家长可以大声念出一个数字,孩子们需要通过几次猜数的机会来猜出这个数字。
此时,老师可以在孩子们猜中数字之后,问他们这个数字的规律是什么。
初步引导孩子们认识数字规律的重要性。
2. 学生自主观察数字规律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字游戏来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数字规律,例如“街灯亮了几盏”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需要观察不同时间段街灯的亮灭规律,看看每个时间段街灯亮了几盏。
3. 认识数字的位数不同位数的数字应该如何比较?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让孩子们认识不同位数的数字。
比如说,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在黑板上或者纸上写下自己的生日,按照年月日这三个位数来比较谁的生日最大或者最小。
4. 找规律运算找规律不仅仅是数数,其实找规律是数学的基础,通过运算加深对数字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通过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的计算题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例如:•用两个数的加法,填出下列空格。
–3 + _ = 7–5 + _ = 10–8 + _ = 11•填出下列空格,在相邻两数之间,值是多少呢?–2, 4, _, 8, 10–15, _, 12, 11, 9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数字规律,掌握简单的加减运算能力,方法灵活多样,在增强数学思维方面很有益处。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总结对于学前班的孩子来说,学习数学需要通过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习中充满趣味。
通过本次教学,不仅仅仅是让孩子们学会了一些数学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找规律》精品课件
幼儿园小班《找规律》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规律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感知规律的存在,学会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2. 规律的创造与应用:引导幼儿运用已掌握的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规律的概念,能够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2. 培养幼儿运用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操作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规律的概念,学会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操作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挂图、卡片、操作材料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PPT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规律,让其他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挂图和卡片,讲解规律的概念,让幼儿理解规律的含义。
(2)结合实际操作,引导幼儿找出事物的规律性,并进行验证。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操作材料,让幼儿独立完成找规律的任务。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操作错误。
4. 小结与分享(5分钟)(1)让幼儿说说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规律,并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规律》2. 板书内容:(1)规律的概念(2)找出事物的规律性(3)运用规律进行创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教室里的事物规律,并记录下来。
(2)运用规律,设计一幅有趣的图案。
2. 答案:(1)教室里的规律:桌椅的排列、墙上的挂钟等。
(2)有趣的图案:如红、黄、蓝、红、黄、蓝的彩条图案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规律的理解程度。
(2)针对幼儿的操作错误,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法。
幼小衔接《找规律》教案
幼小衔接《找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和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规律: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发现图片、数字、图形等事物之间的规律。
2. 寻找规律:让幼儿在游戏中寻找和总结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创造规律:让幼儿尝试自己创造规律,并分享给大家,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图片:准备一些有规律的图片,如颜色、形状、数字等。
2. 教学材料:准备一些教具,如积木、拼图、数字卡片等。
3. 教学环境:创设一个安全、舒适、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探索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游戏,让幼儿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
2. 认识规律:展示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3. 寻找规律:开展找规律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4. 创造规律:让幼儿尝试自己创造规律,并分享给大家,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环节: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幼儿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听取幼儿的分享和表达,了解幼儿的思考过程和创造力。
3. 通过与幼儿的互动和交流,了解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游戏化教学: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规律。
2.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发现规律。
3. 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合作、讨论,共同寻找和创造规律。
4.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激发幼儿的思考欲望,帮助他们逐步发现和总结规律。
5. 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支持。
幼小衔接《找规律》课件
幼小衔接《找规律》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小衔接教材《数学乐园》中的“找规律”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规律,能够找出简单的图形、数字、颜色等排列规律;学会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够发现和描述简单的排列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描述规律。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形卡片、数字卡片、颜色卡片。
2. 学具:练习册、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有规律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规律解决问题。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展示答案,并对答案进行讲解。
4. 小组活动(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图形卡片。
(2)小组成员共同找出卡片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找规律2. 内容:(1)认识规律:图形、数字、颜色等排列规律。
(2)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图形卡片中找出规律,并描述出来。
A. 数字规律:1、3、5、7、(),找出下一个数字。
B. 颜色规律:红、黄、蓝、绿、(),找出下一个颜色。
2. 答案:(1)图形规律:每个图形的边数依次增加。
(2)数字规律:9颜色规律:红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现和描述规律,但在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存在一定难度。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找规律》教案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找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画图,归纳规律,找出简单的数字规律。
2.学会运用不同的算法和策略,推理解决问题。
3.培养积极思维,锻炼观察和集中注意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学生课桌椅、黑板、彩色粉笔。
2.学生的听、说、读、写、算学习资料。
3.数学具体操作教学用品:小球、积木、水晶球等。
三、教学内容1. 大班教学目标:了解变化规律,创造自己的问题。
1.小组活动:制作数字卡片。
将数字 1-10 的卡片制成图案或图案组合。
制作时,放交给学生自己创新,运用他们对数的认识和图案、图案组合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游戏:数数游戏。
教师出示由 3 个数字组成的或以数字 3 开头的数,要求学生用任何方法来数出它的值(个位数、十位数或百位数)。
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一些问题:每一次数数之后,下一个数是什么?数的规律是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找寻规律的思路。
2. 小班教学目标:了解数量、形状、空间、时间等属性,发现事物的相同和不同点,归纳总结出变化规律。
1.数字序列游戏。
出示一组数字序列或图形序列,让学生根据序列规律来推理下一个或几个数字或图形,学生可以分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推理能力更强、更准确。
2.数字画游戏。
由老师出示一个简单的数字或者图形,然后由学生们依据这个数字或者图形来制作属于自己的画。
通过这个任务,让学生们了解数字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锻炼他们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四、教学总结本次教学中,让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游戏和活动,加深他们对数字和图形的理解,让他们在游戏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指导学生能够较快、准确地识别数字和图形,并且通过游戏找到了数字和图形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同时这也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找规律》【活动目标】:1. 让幼儿初步感知和理解简单的排列规律,如颜色、形状或大小的变化规律。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1. 准备一系列按规律排列的卡片或实物(如颜色交替的串珠、大小渐变的积木等)。
2. 制作若干组有规律变化的图案卡片,留出空白让幼儿填入缺失的部分。
3. 情境故事道具,如小动物排队、花朵开放顺序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约5分钟)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规律的故事,如“小兔子种胡萝卜”的故事,引出规律的概念。
二、认知与探索环节(约15分钟)1. 展示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物品,引导幼儿发现并描述规律(比如:“红蓝红蓝”或者“大中小大中小”)。
2. 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利用提供的实物或卡片,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寻找并表述规律。
三、实践操作环节(约20分钟)1. 设计填充规律的游戏,给幼儿展示一些有规律中断的图案卡片,让他们根据已知规律填写缺失部分。
2. 开展“接龙”游戏,如颜色交替拍手游戏、音乐律动中的动作模仿游戏等,体验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互动分享环节(约5分钟)1. 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规律填充作品,并解释所发现和遵循的规律是什么。
2. 教师总结归纳活动内容,强调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规律现象,表扬幼儿在活动中展现出的良好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延伸】:1.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更多有关规律的内容,如教室布置时可以设计有规律的装饰线条或图形。
2. 家庭作业可以设计为寻找家庭环境中或自然界的规律现象,鼓励家长陪伴孩子共同探索。
幼儿园数学《找规律》课件
教师可以根据课件内容,设计出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购物、制作手 工等。通过这些情境,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找规律的知识,提高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游戏化教学
总结词
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 识。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根据课件内容,设计出有趣的数学游戏,如闯关、 寻宝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习和掌握找规律的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1. 导入
通过故事或游戏的方式引出规律的 概念,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
介绍规律的概念,展示数字、图形和 声音的规律例子,引导孩子们观察和 思考。
3. 实践操作
设计动手活动或游戏,让孩子们自 己寻找规律,例如提供一组数字或 图形,让他们按照规律排列。
4. 总结与评价
总结规律的概念和应用,对孩子们 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 继续探索和学习。
04
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
情境导入
通过故事或游戏的方式,吸引幼 儿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找规 律》的主题。
复习导入
复习已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新课 做准备。
展开阶段
观察图片
展示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幼儿 观察并发现规律。
操作探索
提供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探 索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 维能力。
小组讨论
鼓励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 发现,互相学习。
课件中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如 拖拽、拼图等,让幼儿在游戏中 学习和掌握知识。
80%
生动有趣
课件采用了可爱的卡通形象和生 动的音效,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 习氛围,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02
教学内容
认识规律
了解规律的基本概念
幼儿园小班数学《找规律》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找规律》教案
标题:幼儿园小班数学《找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孩子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初步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概念。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规律性事物,如季节变化、时间顺序等。
2. 通过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孩子们发现并描述出其中的规律。
3. 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设计简单的规律性图案或序列。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讲一个小故事,故事中包含一些规律性的元素,如“每天早上太阳都会升起”,“星期从周一到周日循环”等,引发孩子们对规律的兴趣和好奇。
2. 探索环节:教师展示一些有规律的实物或者图片,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例如,红蓝红蓝的颜色序列,圆形正方形圆形正方形的形状序列等。
3. 实践环节: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设计一个有规律的序列或者图案,可以是颜色、形状、大小等。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其中的规律。
4. 总结环节: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规律”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四、教学建议:
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孩子们的互动,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对于孩子们的设计作品,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引导孩子们寻找和发现规律,将课堂上的学习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以上就是关于幼儿园小班数学《找规律》教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游戏《找规律》教案分享与反思
幼儿园数学游戏《找规律》教案分享与反思教案分享:幼儿园数学游戏《找规律》一、教案设计背景本次教学设计主题为《找规律》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数学学科要求来确定的,通过游戏形式的授课,达到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找规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认识规律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学会在一组数字或图形中找出规律,并通过规律找出下一个数字或图形。
3.能够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引导幼儿从一组数字或图形中找出规律,并通过规律找出下一个数字或图形。
四、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1.通过情境演示、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找规律游戏的过程。
2.进行集体活动,由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参与找规律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3.进行小组PK活动,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最快找出规律并给出正确答案。
五、教学步骤1.导入:以情境演示的方式引入,比如教师拿出一组数字或图形,询问幼儿是否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给出一定提示。
2.展示:教师展示出几个数字或图形,要求幼儿根据已有的数字或图形找出规律,并给出下一个数字或图形。
3.操练: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一起找规律。
4.巩固: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提问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进行小组PK活动,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最快找出规律并给出正确答案。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六、教具准备1.数字或图形的卡片。
2.奖品(比如图章、贴纸等)。
七、教学供材料1.找规律游戏卡片,用于展示和操练。
2.小组PK活动的竞争规则和奖品设置。
反思:通过本次教案的设计,幼儿在数学学科中通过游戏的形式学会了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并通过寻找规律这一学习方式,培养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PK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幼小衔接《找规律》教案
幼小衔接《找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规律: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性,如形状、颜色、数量等。
2. 寻找规律: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寻找和归纳事物之间的规律性。
3. 应用规律:让幼儿能够将找到的规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性。
2. 操作法: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寻找和归纳事物之间的规律性。
3.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幼儿思考和发现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一些有关规律的图片、卡片等教具。
2. 环境: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地观察和操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初步认识规律。
2. 操作: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寻找和归纳事物之间的规律性。
3. 分享:让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4. 总结:教师总结幼儿找到的规律,并引导幼儿思考规律的应用。
5.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规律的练习题,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完成。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 通过幼儿在分享环节的表述,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 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可以组织一些有关规律的实践活动,如制作规律性的图案、编写规律性的故事等。
2. 可以引导幼儿将找到的规律应用到生活中,如整理物品、规划时间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而不是只注重答案的正确与否。
2. 要尊重每个幼儿的学习节奏和方式,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和思考。
3. 教师在引导幼儿时,要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和提示,激发幼儿的思考。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并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2.能够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推导出下一个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观察并发现图形中的规律。
2.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推导出下一个图形。
教学准备:1.幼儿园找规律活动卡片。
2.幼儿园找规律练习册。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找规律相关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例如:播放一个简单的连连看游戏视频,让幼儿观察游戏规则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一个带有一些图形的卡片,并请幼儿观察。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注意观察这些图形,你们看出来了什么规律吗?”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尝试找出规律。
3.引导发现规律: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形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尝试总结规律。
4.操纵实物:教师出示一组以规律排列的图形,然后逐个移去一部分图形,并请幼儿找出移去的图形是什么并给出理由。
5.运用找规律方法:教师出示另一组图形,让幼儿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然后教师给出一个缺失的图形,请幼儿根据规律推导出缺失图形,并给出理由。
6.巩固练习:教师提供一本找规律的练习册,让幼儿根据图形找出规律并填充缺失图形。
7.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并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
8.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找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的规律,并和幼儿一起进行探索。
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设计更复杂的找规律游戏,增加幼儿的挑战性和兴趣。
2.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造自己的图形规律,并与同伴分享和交流。
评价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初步理解找规律的方法,并能够在给定的图形中找出规律并推导下一个图形。
同时,幼儿通过观察和总结,培养了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增加难度和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找规律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学习按物品的规律进行排序,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规律的概念,并初步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
3. 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掌握按物品的规律进行排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规律的概念,并初步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小兔子和它的花园的故事,小兔子有一个花园,花园里的花朵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排列规律,从而引出找规律的学习。
2. 基本环节: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或图片,例如不同颜色的珠子、不同形状的积木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
然后教师示范按物品的规律进行排序,让幼儿理解规律的的概念和方法。
接下来,教师让幼儿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按物品的规律进行排序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规律的的意义。
3. 拓展环节:教师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巩固幼儿对找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小指挥家”的游戏,或者让幼儿在画有不同规律排列的图片上标注相应的规律等。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理解日历的排列规律等。
4. 结束环节:教师通过总结和评价等方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总结。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延伸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和探索比如可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与找规律相关的物品并尝试进行排序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教学、游戏教学和互动教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以直观演示、操作练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和说一说等动作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互动游戏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从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共五则)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共五则)第一篇: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找规律》及教学反思《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找规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优秀数学公开课教案《找规律》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ppt 编织绳小鱼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二.发现规律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
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横线上应该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三.幼儿操作1.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
2.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串小鱼。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伸: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行串连。
教学反思“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新增的一个内容,它蕴涵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是今后学习生活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我在执教这节课时,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力求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思想,设计以下环节的教学。
在教学的开始,我先带领学生玩“动作接龙”的游戏,从而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接着,我让学生欣赏六一儿童节小朋友布置教室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队伍的规律,先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后面一个应是什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找出规律,从而揭示规律的含义。
第三,智力闯关,运用规律。
在经历了几组规律排列的练习,让学生在思考、叙述的过程中运用了一定的规律,不知不觉中地再一次体验了规律的含义。
最新幼儿园找规律教案
最新幼儿园找规律教案幼儿园找规律教案篇一1、各种排列规律的卡片。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
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
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3、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组:按颜色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第二组:按几何图形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第三组:按图案排列。
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律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1、通过活动,学习按其中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幼儿园找规律教案篇二活动过程:一、吸引幼儿兴趣,引出课题1、教师:小朋友们。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图形王国去玩玩,(出示挂图)图形王国里有许多的小秘密,老师知道我们大(3)班的小朋友最聪明,一定都能闯过关,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那我们出发吧!2、来到图形王国的大门前,教师:我们先打开王国的门,看见了什么呀?(三层阶梯)教师:每一层都有一个小秘密,要小朋友发现秘密后才能通过,那我们先来走第一层。
出示第一层:(1)你看见了什么?(是呀,有这么多的图形宝宝,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欢迎我们小朋友呢?)(2)请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读读,这排图像宝宝是怎样排列的?你发现什么小秘密了吗?(3)教师小结揭示:原来这些图形宝宝排的时候还有一定的规律呢,它每次都是三个一组,三个一组按这样的顺序不断的重复下去,那我们就说: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