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案例
举例说明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原理
举例说明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原理
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如主食中的淀粉;
•脂肪:能量储存和维持细胞结构,如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蛋白质:构成身体组织,如肉类、豆类和奶制品;
•维生素:调节身体功能,如水果中的维生素C;
•矿物质:维持骨骼和酸碱平衡,如牛奶中的钙;
•水:维持生理活动,如喝水补充体液。
2. 耐药性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生物化学标记:确定细菌是否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如青霉素;
•抗菌素靶标位点:通过结构与细菌结合,如青霉素与细菌细胞壁合成酶结合。
3. 酶在食物加工和消化中的应用
•面粉加工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类;
•酸奶中的乳酸菌:发酵乳中的乳糖生成乳酸,改变酸碱度;•消化道内的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肽段和氨基酸。
4. 遗传物质DNA与RNA的应用
•DNA指纹技术:刑侦、亲子鉴定等;
•基因工程:通过重组DNA修饰生物,如转基因作物;
•RNA干扰:通过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研究基因功能。
5. 药物的开发与药理学
•药物代谢:通过酶作用将药物代谢成无活性物质,减少副作用;•药物靶标:药物与蛋白质结合来治疗疾病,如抗癌药物与癌细胞特异性靶点结合。
结语
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到药物的开发,我们处处都能看到生物化学的影子。
通过了解生物化学原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健康。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生物化学》是一门探讨生命本质的前沿学科,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传递等方面,揭示组成人体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体内代谢变化的规律来认识疾病,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
该课程是生物、临床、预防、影像、麻醉、口腔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考研和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
学生通过研究从分子水平认识正常与疾病状态时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将该课程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为基础医学其他课程和临床医学的研究奠定基础,并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研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适合研究该课程的人群包括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和综合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如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影像医学、麻醉医学、口腔医学等,也可以作为硕士研究生和继续教育相关专业学生的辅助研究资料,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感兴趣的社会研究者也能进入研究。
教学目标方面,通过“融入案例教学,建立知识体系”、“介绍中国贡献,培养家国情怀”、“普及科学历史,塑造价值观念”等思政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糖无氧氧化概念、部位、过程、生理意义等的研究,引导学生对糖无氧氧化代谢的思考,深入进行肿瘤细胞代谢状态的分析,以及对日常生活运动中代谢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沟通表达能力,以及正直善良的价值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世界观等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为了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可以通过生化中国创新贡献模块和生化联系社会热点事件模块举例,对学生发布小组任务并进行课后线上讨论,活动间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创新精神、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令思政教育穿石于滴水,润物在无声,使学生提高与人沟通能力及综合竞争力。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了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糖的无氧氧化的相关概念和生理意义,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生物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沟通表达能力。
临床生物化学病例分析
临床生物化学病例分析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和生物分子的一门学科,而临床生物化学则是将生物化学原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病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分析,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X,男性,45岁,主要症状为乏力、体重下降、食欲不振。
经过详细询问和检查后,医生决定进行生化检查,以确定患者的具体病情。
###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红细胞计数略低,血红蛋白水平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
这些结果暗示患者可能存在轻度贫血。
### 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明显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也有轻度升高。
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水平正常。
这些结果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肝功能异常。
### 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正常。
尿酸水平稍高,提示可能存在高尿酸血症。
### 血糖及血脂检查血糖检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正常。
胰岛素水平略高。
血脂检查结果显示: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正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常。
### 结论与诊断综合以上检查结果,患者X可能存在慢性肝病引起的轻度贫血和肝功能异常。
此外,患者可能合并高尿酸血症,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生化指标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通过以上病例分析,我们了解到生化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患者内部的生理状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因此,生化检查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生化检查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生物化学教育中的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
生物化学教育中的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在生物化学教育中,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学生可以将生物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体案例,探讨生物化学教育中的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
案例一:酶的活性与温度关系在生物化学中,酶是一类催化生物反应的重要分子。
学生们通常会学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酶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关系,可以通过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选择与生活中相关的案例,比如在做菜时炖肉需要先将肉煮沸后再加入低温中炖。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当肉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肉质会更加鲜嫩。
这可以引出酶在温度变化下的活性变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高温下酶的活性会提高?酶在什么温度范围内活性最佳?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酶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二:遗传疾病的基因突变遗传疾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对于学生来说,了解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非常重要。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相关的遗传疾病,如地中海贫血。
通过对该疾病的案例分析,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地中海贫血是由于什么突变导致的?该突变对血红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影响?该疾病如何传递给后代?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将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联系起来,深入了解遗传疾病的基本概念和发生机制。
案例三:酶的抑制剂在药物开发和应用中,了解酶的抑制剂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酶的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制,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可以选择常见的药物抑制剂作为案例,比如阿司匹林作为凝血酶抑制剂的应用案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阿司匹林是如何抑制凝血酶的?酶的抑制剂有哪些分类和作用机制?这个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酶的抑制剂的相关概念,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化学应用实例1
应用实例请根据自己所学的生化知识,设计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或实验。
发现的生活中的问题:现今,很多洗衣粉中含有酶(带颜色的颗粒),称为加酶洗衣粉。
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如碱性蛋白酶制剂、碱性脂肪酶制剂、碱性纤维素酶试剂、碱性淀粉酶试剂等。
这些酶制剂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而且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并且这些酶制剂及其分解产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不会污染环境。
所以,加酶洗衣粉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加酶洗衣粉中的碱性蛋白酶制剂可以使奶渍、血渍等多种蛋白质污垢降解成易溶于水的小分子肽。
碱性脂肪酶制剂能将甘油三酯水解成容易被水冲洗掉的甘油二酯、甘油单酯和脂肪酸,从而达到清除衣物上脂质污垢的目的。
碱性纤维素酶本身不能去除衣物上的污垢,它的作用是使纤维的结构变得蓬松,从而使渗入到纤维深处的尘土和污垢能够与洗衣粉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
碱性纤维素酶还能去除棉纺织品表面的浮毛,使洗涤后的棉纺织品柔软蓬松,织纹清晰,色泽更加鲜艳,穿着更加舒适。
设计实验:碱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测定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活力评价加酶洗衣粉的清洁效果。
二、实验原理1、酶催化反应:酪蛋白在蛋白酶催化下水解成酪氨酸。
2、显色反应:福林试剂,在碱性情况下极不稳定。
可被酚类化合物还原,而呈蓝色反应。
由于蛋白质或水解产物中含有酚基的氨基酸(酪氨酸、色氨酸等)也呈这个反应,因此可以利用这个原理来测定蛋白酶活性的强弱。
3、朗伯-比尔定律:A=E·c·l4、福林—酚法测定蛋白酶活力:配制系列浓度的酪氨酸标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T、p H、t)与福林试剂显色后,测定光密度A值,绘制标准曲线.精称酶制剂,配成适当浓度的溶液。
以酪素为底物,在一定温度、p H下与上述酶液作用一定时间,用三氯醋酸终止反应,并使未水解的酪素沉淀,过滤,移取滤液,加入碳酸钠调节p H 为碱性,再加入福林试剂,显色后测定光密度,与标准曲线比较,计算出被测酶制剂的活力。
生物化学案例
生物化学案例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及其变化的学科,涉及到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化学在医学、生物工程、农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生物化学案例,探讨生物化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案例名称:代谢综合征与脂肪酸合成途径关系的研究简介: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腹部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
不同于常见的疾病,代谢综合征是一个综合病症,需要多种因素同时参与。
脂肪酸合成途径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本案例将通过对脂肪酸合成途径相关酶的研究,探讨其在代谢综合征发展中的角色。
背景:脂肪酸合成途径是人体内脂肪酸合成的主要途径。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酶的催化作用,其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醋酸酯化酶(ACAT)是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
之前的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脂肪酸合成途径活性增强,导致脂肪酸合成过多,进而引发代谢综合征相关症状。
实验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肪酸合成途径相关酶的研究,探讨其与代谢综合征发展之间的关系。
实验组选取了50名代谢综合征患者,对其皮下脂肪组织进行取样。
同时,选取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同的实验操作。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患者的ACC、FAS和ACAT等脂肪酸合成途径相关酶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这说明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的脂肪酸合成活性增强,导致脂肪酸合成过剩。
进一步的统计学分析显示,脂肪酸合成途径相关酶的表达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腹部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呈正相关。
这证实了脂肪酸合成途径在代谢综合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脂肪酸合成途径相关酶的研究,揭示了其与代谢综合征发展之间的关系。
脂肪酸合成途径活性增强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未来的精准医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初中生物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生物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引言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学科的交叉领域,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和物质转化。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化学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培养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以初中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为主题,介绍一种适用于初中生物化学教学的案例。
案例背景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3.培养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4.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内容:1.生物大分子的组成与结构;2.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3.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4.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
教学设计教学活动1:生物大分子的组成与结构活动目标: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并能够解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活动步骤:1.介绍生物大分子的概念和种类,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提取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3.观察实验结果,让学生观察生物大分子的形态和性质;4.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如淀粉作为能量储存物质、蛋白质作为细胞的构建材料。
教学活动2: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活动目标: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以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活动步骤:1.介绍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例如酶是生物催化剂,可以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2.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酶对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作用;3.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引导他们理解酶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其他重要作用,如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酶在细胞呼吸中的作用等。
教学活动3: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活动目标: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理解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过程,并能够解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活动步骤:1.介绍生物体内的能量转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2.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键步骤;3.让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生物体内能量转化过程的原理和意义,如光合作用对氧气和葡萄糖的产生,细胞呼吸对能量的释放。
十个生物化学发展事例
十个生物化学发展事例一、镰状细胞贫血症答:突变类型为点突变:DNA链上的-CTT-变成-CAT-;RNA链上-GAA-变成-GUA-血红蛋白β亚基的第6位氨基酸是谷氨酸,而.......血红蛋白中谷氨酸变成缬氨酸(酸被中性替代),仅此之差,原是水溶性血红蛋白,就聚集成丝,相互黏着,导致红细胞变成镰刀状而极易破碎,产生贫血。
二、克-雅病案例分析:男性42岁,进行性痴呆,间歇性肌痉挛。
体格检查:反应迟钝,言语少,理解力差,计算能力下降,腱反射亢进,水平眼震,闭目难立。
入院观察:脑萎缩,用药后痉挛减轻但是痴呆症状无好转,且语言障碍加剧,一个月后出现昏迷,半个月后死亡。
尸检:脑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空泡、淀粉样斑块,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丢失,免疫组化染色检查PrPSc阳性。
分析结果:克-雅病答:克-雅病是蛋白质构象变化引起的疾病,造成治病的病毒为朊病毒,它是一类只有蛋白质无核酸的病体,正常PrPc富含a-螺旋在未知蛋白的作用下变成β-折叠的PrPsc,对蛋白酶不敏感,水溶性低热稳定性增高,形成淀粉样沉淀(此病在死后才能确诊)三、有机酸试剂对酶的不可逆抑制案例分析患者:女性,45岁,已婚,汉族,农民。
自服“敌百虫”(有机磷农药)约100mL。
表现:头晕、恶心、呕吐。
神志不清、刺激反应差。
体格检查:体温37.1度,脉搏85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15/65mmHg,,神智模糊,急性病容,光敏,唇无发绀,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双肺湿性罗音,腹平软。
治疗方法:催吐洗胃,硫酸镁导泻,阿托品和解磷定静注。
答:有机酸试剂对羟基酶的不可逆抑制(抑制剂与必需集团以共价键相结合)。
敌百虫能特异地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ser-OH相结合(共价)有机酸试剂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胆碱的含量增高,神经过度兴奋。
解决方法:解磷定可以解除有机磷对羟基酶的抑制。
四、白化病案例分析:患儿,男性,13岁,皮肤呈弥漫性乳白色,毛发纤细,呈银白色,瞳孔为淡红色,伴有眼震,畏光,视力减弱,视野异常和斜视。
举例说明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原理(一)
举例说明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原理(一)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食物的味道和颜色•生物化学原理: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会与味蕾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味道。
同时,食物中的色素也会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影响食物的颜色。
•应用示例:–糖分解产生的焦糖味道,如糖和面粉烘烤时产生的香气。
–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结构可导致苦味、酸味等不同的食物口感。
–蔬菜中的叶绿素在烹饪过程中发生反应,使蔬菜变色。
2. 药物的作用机制•生物化学原理:药物通过与生物体内的分子相互作用,影响生物系统的功能。
•应用示例:–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生物化学过程,如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的酶,达到杀菌的作用。
–镇痛药通过影响神经细胞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减轻疼痛感觉。
3. 遗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生物化学原理:遗传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些突变会导致生物化学反应异常。
•应用示例:–通过检测DNA序列中的突变,可以确定某些遗传疾病的诊断。
例如,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代谢病。
–针对特定遗传疾病,可以设计药物或基因治疗,修复或替代异常的生物化学反应。
4. 环境保护与污染处理•生物化学原理:生物体通过代谢产物分解和再利用,从而参与环境的生物化学循环。
•应用示例:–污水处理中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菌剂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分解有害物质,促进土壤修复。
5. 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生物化学原理:蛋白质是食物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在食品加工中起到多种功能。
•应用示例:–蛋白质的凝固作用用于制作豆腐、奶酪等食品。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在面包、酒等食品发酵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6. 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生物化学原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利用生物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质。
•应用示例:–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通过提供光线和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生物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案例(一)
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案例(一)引言概述:《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同时,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内容,既能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针对《生物化学》课程的思政案例,来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正文:第一大点:加强思想教育1. 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追求美好的信念。
2. 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进取心,培养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3. 鼓励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人的多样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4.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二大点:强化专业素养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深入浅出地讲解生物化学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案例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开展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5. 组织参观科研机构和企业,让学生了解生物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第三大点:培养社会责任感1. 通过课程内容的设置,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与生物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并进行讨论和思考。
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
3.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第四大点:提高综合素质1.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和科学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2.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综合评价能力。
3. 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锻炼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
4. 开展一些综合性的实验和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的科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医学领域中,生物化学的原理和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了解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案例一:糖尿病的生物化学机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的异常升高。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缺陷密切相关。
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
当我们进食后,血糖水平升高,这会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或者将其用于能量代谢。
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即胰岛素抵抗。
这使得血糖无法被有效地摄取和利用,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途径也会发生紊乱。
例如,在正常情况下,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
但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的缺乏或抵抗,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受到抑制,导致能量产生不足。
同时,过多的葡萄糖会通过其他途径代谢,如多元醇途径和糖基化终末产物途径,产生一系列有害的代谢产物,进一步损伤细胞和组织。
为了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检测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也是基于生物化学原理来发挥作用的。
胰岛素直接补充了体内缺乏的胰岛素,而二甲双胍则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肝脏葡萄糖生成等途径来降低血糖。
案例二:镰状细胞贫血的分子机制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其主要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异常。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负责运输氧气。
正常的血红蛋白由四条多肽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条链都结合着一个血红素分子。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案例与教学示范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案例与教学示范在物化生专业的教学中,实验案例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实验案例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示范则是为了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
一、实验案例:观察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案例。
实验目的: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能量转化的原理。
实验材料:1. 鲜嫩的绿叶植物样品2. 试剂:水、酒精、盐酸实验步骤:1. 将一片嫩绿的植物叶片放置于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水,确保叶片完全浸没在水中。
3. 将试管置于光照条件下,观察叶片变化。
4. 加入少量的酒精,并加热试管,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5. 加入少量的盐酸,观察叶片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和结果:1. 在光照条件下,叶片会逐渐变绿,并产生氧气气泡。
2. 加入酒精后,叶片的颜色会褪去,这是因为酒精作为溶剂破坏了叶绿素的结构。
3. 加入盐酸后,叶片会进一步褪色,这是因为盐酸破坏了细胞壁的结构。
通过这个实验案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以及植物对光照和营养的需求。
二、教学示范:酶的活性测定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对于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酶的活性测定方法,我们进行了以下示范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某种酶的活性,并观察不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1. 酶样品2. 底物溶液3. 缓冲液4. 试剂:NaOH实验步骤:1. 准备多个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和缓冲液。
2. 在恒温条件下,加入酶样品并加热。
3. 在一定时间后,加入NaOH溶液停止酶的反应。
4. 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计算酶的活性。
5. 改变实验条件,如温度或底物浓度,再次测定酶的活性,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条件下酶的活性,进而观察到以下现象:1. 酶活性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底物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后,酶活性会逐渐饱和。
生物化学案例(一)2024
生物化学案例(一)
引言概述: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和化学过程的学科,它对于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物体的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案例介绍一些生物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正文:
一、酶的功能与调节
1. 酶的定义与分类
2. 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3. 酶的调节方式:激活剂和抑制剂
4. 举例说明重要的酶及其调节机制
5. 酶与疾病的关联
二、代谢途径的调节与协调
1. 代谢途径的概念与分类
2. 学习代谢途径的调节例子
3. 代谢途径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4. 代谢途径的异常与疾病
5. 新药开发中的代谢途径利用
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与分类
2.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 结构生物学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4. 蛋白质突变与疾病的关联
5. 蛋白质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四、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 核酸的组成与分类
2. DNA的结构与复制
3. RNA的结构与功能
4. RNA合成与调控的关系
5. 基因工程中的核酸技术
五、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
1. 细胞信号传导的基本原理
2. 激素的作用机制与信号转导通路
3. 细胞周期调控的重要分子
4. 细胞凋亡与生长抑制信号通路
5. 细胞信号传导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和化学过程的学科,通过对酶的功能与调节、代谢途径的调节与协调、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细胞信号传导与调控等方面的探索,我们能够更深入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揭示其背后的化学机制,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
案例:咖啡因的病理生理作用
病理生理作用:
1、细胞活性: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它可以作用于细胞的突
触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增加了乙酰胆碱的释放,激活神经元,从而
提高神经信号传导和中枢神经兴奋性;
2、非主要激动:咖啡因能够激活非主要内脏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和胰岛素),从而产生刺激性功能。
3、血液循环作用:咖啡因可促进心肌的收缩,加快心跳,增加心输出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脑血流量。
4、氧化应激效应:咖啡因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脂质过氧化,抑制
自由基电子对组织的危害,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5、护理肝脏:咖啡因能促进肝微管脂质的排泄,抑制脂肪类肝病病变,从而护理肝脏。
生物化学专业详解与应用实例
生物化学专业详解与应用实例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一、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到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以及细胞内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这些分子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功能研究和代谢途径研究等。
二、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1. 分离纯化:生物化学的研究首先需要从生物体中分离出所需的生物大分子。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细胞破碎、离心、层析和电泳等技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生物大分子样品。
2. 结构分析:生物化学的研究需要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
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技术,这些方法可以揭示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和化学成分。
3. 功能研究:生物化学的研究还需要探究生物大分子的功能。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酶活性测定、配体结合实验和功能鉴定等技术,以揭示生物大分子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4. 代谢途径研究:生物化学的研究还涉及到生物大分子在代谢途径中的作用。
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物质的代谢途径,可以了解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降解和转运等过程。
三、生物化学的应用实例1. 药物研发:生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药物与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可以设计出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的药物。
例如,通过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并设计出相应的药物分子。
2. 遗传工程:生物化学在遗传工程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可以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并将其导入到其他生物体中。
这一技术在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生物化学大实验
生物化学大实验一、装柱及标准样品的分子筛层析:把柱子固定在夹子上,打开下面的盖,用取液器匀速加入介质。
保证介质均匀沉淀,且要缓慢加入,防止产生气泡。
待介质完全沉降打开柱的上盖,剪一与柱内径大小一致的圆形滤纸片放入柱中,沉淀于介质表面。
液体接近界面时加入3ml超纯水,同时在层析杯中加入100ml超纯水,连接泵洗柱15min,同时配制平衡液200mL(20mmol Tris-HCl,pH 8.0; 20mmol NaCl)。
待液体接近界面时,在柱中加入3ml平衡液(其余平衡液加到层析杯中),调节流速,控制滴速为3ml/10min(一分钟约6-7滴)。
平衡柱过中午。
实验材料:牛血清蛋白、糜蛋白酶二者比例为2:1 溶于20mmol Tris-HCl,pH 8.0; 20mmol NaCl(教师统一配制)。
缓慢向柱中加入样品(4ml)打开层析柱上下端,使样品靠重力流出。
当样品接近界面时在柱中加入3ml 上样缓冲液(即平衡液),连接泵,调T=100 A(0.5A)=0 ,开启记录仪,同时配制100ml 0.1M Nacl。
待两个峰都出来后,把层析杯中的液体换为0.1M Nacl洗柱20min,再用超纯水洗柱30min,封柱,关机。
实验二BAP的诱导表达1.在5ml培养基中加入Amp2.5μl(母液为100mg/ml)和10μl菌液。
在摇床上37℃ 130转过夜预培养。
2.取2.5ml菌液加入50ml含有Amp (25μl)的LB培养基中(1:20扩培)。
37℃恒温摇床,180-200rpm培养40-60min左右。
测OD600,使其值达到0.5-0.7。
3.加入终浓度为1mM的IPTG(500μl)进行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
于室温诱导4-5小时。
4.取出后进行细胞超声破碎,留1ml破碎前菌液处理后进行western及PAGE,其余放入冰箱于4度保存。
实验三BAP的亲和层析纯化一、破碎细菌A.盐酸胍破碎1.100ml诱导后的菌液分别放于大离心管中,配平,5000rpm离心15min。
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案例(二)2024
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案例(二)引言概述:《生物化学》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领域中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本文将以一个思政案例为例,探讨如何在《生物化学》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大点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1. 介绍我国在生物领域的科技成就与贡献2. 分析生物化学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引导学生对祖国科技发展的自豪感和责任感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5. 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与创新意识大点二:传承科学精神1.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科学和科学方法论2. 解读生物化学在科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3.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科学探索的能力4. 培养学生对科学道德的认识与遵守5. 帮助学生树立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大点三:践行生命伦理1. 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化学对人类生命的影响与意义2. 讨论生物化学在人类生活和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树立敬重生命的伦理观4. 探讨生物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伦理思考与选择5. 培养学生对于科技发展中的生命伦理问题的责任与担当大点四:弘扬社会责任1.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化学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 分析生物工程领域中的社会责任与义务3.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4. 培养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大点五:培养科学精神与思想品质的结合1. 分析生物化学专业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作用2.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与行为习惯3. 培养学生品行端正、学风优良的思想品质4.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总结《生物化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总结:通过《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物化学案例txt(一)
生物化学案例txt(一)引言: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其反应过程的学科,它在生物学和化学两个领域之间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
本文将介绍五个生物化学案例,以展示生物化学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概述:生物化学案例是通过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来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实例。
本文将从食物链、代谢调控、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和生物能源这五个大点展开讨论,每个大点包含若干小点,以具体案例为依据进行阐述。
正文:一、食物链1. 食物链的概念和原理2. 生物体内食物链的传递和转化3. 生物化学在食物链研究中的应用:以海洋食物链为例4. 生物体内食物链的重要性和生态学意义5. 生物化学在食物链研究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二、代谢调控1. 代谢调控的概念和机制2. 代谢调控与疾病的关联3. 生物化学在代谢调控中的应用:以葡萄糖代谢为例4. 代谢调控的生理学意义和医学应用前景5. 生物化学在代谢调控研究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三、基因工程1. 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原理2. 基因工程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基因编辑技术为例3. 基因工程的伦理和社会问题4. 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转基因作物为例5. 生物化学在基因工程研究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四、药物研发1. 药物研发的概念和过程2. 生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以靶向药物为例3. 药物研发的挑战和难点4. 生物化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优势和前景5. 生物化学在个体化药物研发中的作用和前景五、生物能源1. 生物能源的概念和种类2. 生物能源生产的原理和方法3. 生物化学在生物能源生产中的应用:以生物柴油为例4. 生物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影响5. 生物化学在生物能源研究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总结:生物化学案例展示了生物化学在食物链、代谢调控、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和生物能源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并为生物学和化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试举一个生化反应相关的实例
试举一个生化反应相关的实例
生化反应相关的两个实例:
1、糖(醇)类发酵试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的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
指示剂溴甲酚紫,黄色、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将由紫变黄。
产气可由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2、甲基红试验(试验)
甲基红试验,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
有些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降低到以下。
有些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升至大约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克-雅病是蛋白质构象变化引起的疾病,造成治病的病毒为朊病毒,它是一类只有蛋白质无核酸的病体,正常PrPc富含a-螺旋在未知蛋白的作用下变成β-折叠的PrPsc,对蛋白酶不敏感,水溶性低热稳定性增高,形成淀粉样沉淀(此病在死后才能确诊)
三、有机酸试剂对酶的不可逆抑制
案例分析患者:女性,45岁,已婚,汉族,农民。自服“敌百虫”(有机磷农药)约100mL。表现:头晕、恶心、呕吐。神志不清、刺激反应差。体格检查:体温37.1度,脉搏85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15/65mmHg,,神智模糊,急性病容,光敏,唇无发绀,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双肺湿性罗音,腹平软。治疗方法:催吐洗胃,硫酸镁导泻,阿托品和解磷定静注。
十一、自毁容貌综合症—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答:所需关键酶: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由于SEUE缺陷而缺乏的患者,是一种遗传代谢病。患儿发作性的用牙齿咬伤自己的指尖和口唇,或将自己的脚插入车轮的辐条之间,患儿知觉正常,一边疼痛一边悲叫,一边继续自残行为。HGPRT缺陷使次黄嘌呤,鸟嘌呤转化受阻,在体内堆积特别是在神经系统中的堆积,进而发病,
答:糖尿病:Ⅰ。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BC破坏严重,多见青少年,不伴随肥胖10%
Ⅱ、胰岛素分泌正常,主要是受体缺陷导致靶C对受体抵抗造成。
G不能产生大量ATP,因善饥而多食故体征肥胖90%
十七、案例分析:患者,男性45岁,因腹痛,腹胀。发热4天就诊。体检:体温39℃,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780umol/L,未结合胆红素5.1umol/L,粪便呈灰白色,尿液颜色深黄,粪胆素原和尿胆素原均阴性,血常规检查除白细胞升高外,其余均正常。初步诊断:胆总管阻塞
答:1、组织黄染,组红素是金黄色物质,含量过高,可扩散入T器官黄染。
2、黄疸根据病因分为三种1)溶血性:血常规未出现红C异常,故排除。2)肝C性 :未结合胆红素可以在肝内进行生物转化为结合胆红素。肝C功能正常故排除。3)胆总管阻塞性:胆汁排泄障碍肝红素反流入血液中。黄染:另外肝红素从尿排出,故尿多呈黄色,胆汁不能进入肠道,不能生成胆素原,所以粪便呈灰白色。
十二、案例分析:患者,男性,两年来因全身关节疼痛伴低热反复就诊,均被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经抗风湿和激素治疗后,疼痛现象稍有好转。两个月前,因疼痛加重,经抗风湿治疗不明显前来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7.5℃,关节肿胀压痛,局部皮肤有脱屑和瘙痒现象,双侧耳廓触及绿豆大的结石数个,尿酸570umol/L。
答:一氧化碳是呼吸链的抑制剂,抑制复合体Ⅳ的活性,使P减少,造成昏迷。神志不清。
七、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答:1、解耦联蛋白酶的的作用机制,破坏ATP 合酶的质子回流,使势能转变成热能。
2、新生儿体内含有棕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中含有大量的解耦连蛋白可以维持新生儿体温,本病是缺乏棕色脂肪组织,不能维持体温造成皮下脂肪凝固。
5、 在最适温度上下酶的活性怎么变化?温度低时,酶促反映减慢,温度从较低逐渐升高时,反应速度也逐渐增加,当温度升到一定值时,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速度此温度称作酶的最适温度,但酶是蛋白质,随温度升高发生变性,所以继续升高温度,反而是酶促反应速率降低,一般温度升至70-80℃时酶的活性完全丧失。
6、 双缩尿法原理:含肽键的物质可与碱性的硫酸铜形成蓝紫色复合物,此即双缩尿反应利用此反应可测定血清蛋白的含量。
1、 PAGE法分离血清蛋白原理:样品的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电荷效应。
2、 聚丙烯凝胶电泳制胶时为什么再分离胶上加水:隔离空气防止氧化去除气泡。
3、 PAGE法时溴酚蓝和蔗糖的作用:溴酚蓝示踪剂,蔗糖增加比重。
4、 醋酸纤维电泳结果分析5条带前后顺序:从正极依次是清蛋白。a 1、a2 B r-球蛋白。
答:霍乱:该菌进入C内,激活型的G-a亚基被ADP-糖基化激活,改变G蛋白的功能,使环腺甘酸活化并大量堆积,改变小肠上皮C膜水通道蛋白构象,磷酸化激活水通道蛋白,水分从血液渗入肠道,产生的液体量增加10-15倍。导致腹泻。严重的脱水导致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十六、案例:患者,男性,40岁,因视力下降,全身无力,易疲倦而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6.5℃,身高185cm,体重108.5kg,超重35%,空腹血糖16.8mmol/L,三脂酰甘油11.5mmol/L,眼底检查提示视网膜病变,胰岛素水平正常。诊断: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问题1.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如何?2.患者为为何会超重?
答: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为酪氨酸,苯丙氨酸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等,并从尿中排出的一种遗传代谢病。堆积的苯丙酮酸和苯丙酮酸抑制5-色胺的生成产生神经毒性,智力低下。
六、案例分析:患者:女性,53岁,因神志不清入院。患者1小时前被发现,疑煤气中毒。体格检查:体温37度,脉搏94次/分,呼吸22次/分。辅助检查: 1.碳氧血红蛋白测定:HbCO>50% 2.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都处于较低水平3.脑电波显示广泛异常改变。问:煤气中毒的生化机制是什么?
临床初步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答:家族型高胆固醇血症。本病属于原发性,遗传缺陷,如载脂蛋白,酶和受体缺陷(继发性,糖尿病,肾病,甲状腺功能降低)。
十、案例分析:患者:女性,47岁,农民。因发作性昏迷半年,今发病7小时后入院。体检及病史:患者来自吸血虫病疫区,3年前因脾脏肿大行脾切除;每次发病前均有进食高蛋白食物。肝功能检查:血氨150umol/L,GPT含量高。 结论:此患者每次发病都有比较明确的诱因,蛋白质摄取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NH3进入脑组织,出现大脑功能受损。诊断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并发肝性脑病。
二、克-雅病
案例分析:男性42岁,进行性痴呆,间歇性肌痉挛。
体格检查:反应迟钝,言语少,理解力差,计算能力下降,腱反射亢进,水平眼震,闭目难立。入院观察:脑萎缩,用药后痉挛减轻但是痴呆症状无好转,且语言障碍加剧,一个月后出现昏迷,半个月后死亡。尸检:脑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空泡、淀粉样斑块,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丢失,免疫组化染色检查PrPSc阳性。分析结果:克-雅病
答:通风—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由于进食高嘌呤竞争性结合黄嘌呤氧化酶,从而抑制尿酸合成。
十三、案例分析:患儿,女性,1岁。出生后20天右下脸出现片状红斑,4个月时颜面出现多数浮肿性红斑,起水疱,破溃,结痂。眼流泪,分泌物增多。5个月时,面部肩部及前臂出现多处黑褐色斑点。10天前病情加重。此患儿1岁零六个月才会走路,智力发育差,只能说简单的字。诊断:着色性干皮病(XP)结论:患儿经常被父母抱出去晒太阳以防佝偻病。属于紫外线诱发DNA链形成嘧啶二聚体。实验室检查:DNA分析证明其父母为XPA杂合子(AR)。患儿XPA基因突变导致其机体DNA修复系统缺陷,不能切除嘧啶二聚体,其皮肤对日光敏感,已发生色素沉着,萎缩,甚至癌变。分子机制:XPA基因的第五外显子存在异常,613位C突变为T,使211位的氨基酸由精氨酸突变为终止密码,导致XPA蛋白在C端缺失了63个氨基酸。
诊断:咽白喉
答:白喉素抑制C蛋白生物合成,可使延长因子—2ADP糖基化共价修饰生成延长因子—2腺苷二磷酸核糖衍生物,使延长因子—2失活。引起上皮细胞坏死,纤维蛋白渗出及白C浸润所致。
十五、案例分析:患者,女性,一周前外出旅游归来,突然持续腹泻而就诊。主诉:发热、呕吐、腹痛、腹泻频繁,心慌,全身无力。体格检查:体温39℃,血压9.31/6.65KPa,心率快,脉搏弱,病人粪便样检查,弯曲弧菌格兰阴性染色,有明显脱水症状。初步诊断:霍乱。问题讨论:1.为什么血压下降?2.用生化知识解释这种病症。
答:蚕豆病是由于G6PO(G-6-P脱HE)缺乏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因缺乏此酶,磷酸戊糖途径受阻,还原性辅酶2生成量减少,无法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性,进食新鲜蚕豆使体内过氧化物处于高水平,使红C膜被氧化破坏发生红C溶血,故未见红C
九、案例分析:患者:女性,23岁,心前区疼痛两年,加重2个月,入院。现病史:患者两年前活动时心前区疼痛,呈钝痛,每次持续1-2分钟,休息后可缓解,平均每周发作1次。此后,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发病频数上升,天冷或夜间发病显著。家族史:患者父母血脂代谢异常。体格检查:基本正常,四肢小关节,可见多处结节性黄色瘤。辅助检查及临床诊断:总胆固醇、LDL量值较高,TG正常。超声心动图:动脉管壁增厚,官腔狭窄,心肌增厚。冠状动脉造影:右冠状动脉多处狭窄,左冠状动脉圈闭塞
一、镰状细胞贫血症
答:突变类型为点突变:DNA链上的-CTT-变成-CAT-; RNA链上-GAA-变成-GUA-
血红蛋白β亚基的第6位氨基酸是谷氨酸,而.......血红蛋白中谷氨酸变成缬氨酸(酸被中性替代),仅此之差,原是水溶性血红蛋白,就聚集成丝,相互黏着,导致红细胞变成镰刀状而极易破碎,产生贫血。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104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04/84mmHg.嗜睡,声音稍嘶哑,右侧鼻腔有较多血性浆液性分泌物,通气不畅,唇干,张口呼吸,涎液带血。软腭,悬雍垂,咽后壁高度充血,水肿,并有假膜附着,颈部淋巴结肿大,周围软组织高度水肿,触痛明显。肺可闻干性锣音。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可见白细胞和颗粒管型。咽部分泌物NASA染色找到白喉杆菌样的细菌,豚鼠毒力实验阳性。取痰培养出白喉杆菌样细菌。
八、案例分析、;患儿,男性,2岁,因面色苍白伴血尿2天入院。2天前患儿食新鲜蚕豆后,次日出现发烧、恶心、呕吐,排浓茶尿症状,其母曾有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8°C,脉搏148次每分,血压正常,呼吸急促,神情萎靡,皮肤及巩膜黄染,肝肿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结合胆红素的值 偏低,未结合胆红素值高,肾功能正常,尿镜下未见 红细胞。问:发病机制?
答:有机酸试剂对羟基酶的不可逆抑制(抑制剂与必需集团以共价键相结合)。敌百虫能特异地与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ser-OH相结合(共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