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转移的文献综述张炜兵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作者:曾虹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年第03期摘要:文章从国际与国内两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及承接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指出了两者在研究中的建树及不足,并对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产业转移;转移动因;转移模式产业转移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成为比较典型的经济现象之一。
许多学者立足不同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
一、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iyoshi.Kojima,1978)将产业转移归因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在其著作《外商直接投资》中,他通过分析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料,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该理论认为,投资国应依次将该国已经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有或正在形成比较优势产业的东道国中去。
通过产业转移,投资国一方面延长了获利期限,同时也因衰落产业的转出使其产业结构得以升级,受资国则在吸收资金、技术后生产函数得以改善,利于其增强比较优势及调整产业结构。
因此,某一产业从投资国转移到受资国,是两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共同需要。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r Lewis,1978)在其著作《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中从劳动力供给角度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动因。
面对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几乎为零,而工业的增长速度前所未有,致使欧洲的低工资劳动力极度缺乏的情况,他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低工资工人生产的制成品,从而使本国的非熟练劳动力得以脱身到生产率更高的经济部门工作,这样就导致六十年代工业国开始在比较穷的国家投资生产制成品。
因此,刘易斯认为国别间劳动力成本的差异性是促成20世纪60年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动因。
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Prebisch,1990)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方面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
在其著作《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中,他叙述了基于“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中心”——“外围”理论。
我国产业转移研究进展述评
研究背景
传统理论认为,产业转移一般源于经 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生产要素价格差 异、资源能源约束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 比较优势的变化。在现象层次,产业转 移往往表现为产业空间分布的重新布局, 尤其表现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到经 济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将部分产 业或部分职能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或地区。 当然也不乏相反的情形,即经济欠发达国 家或地区的企业到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 投资,比如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近些 年来也全面加大了对海外尤其是发达国 家的投资力度, 从而实现了产业的 “逆向” 转移,其涉足的领域除广受关注的采矿 业外, 还广泛涉及金融业、 批发和零售业、 制造业等多种行业。2013 年,我国对外 直 接 投 资 净 额 达 1078 亿 美 元(2007 年 这一数字仅为 26.5 亿美元),2015 年达 1456.7 亿美元,该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流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的直接 投资来源国,且我国对外投资首超吸引
我国产业转移的特征及趋势
总体而言,我国产业转移呈现出从东 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且趋势逐渐强化。 叶琪(2014)基于 2006-2011 年的数据
相关理论概述
经济学对产业转移问题的关注,至少
176 商业经济研究 (曾更名 《商业时代》) 2016 年 24 期
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已成为产业转移的主 要转出区,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入的 规模越来越大。贺曲夫、刘友金(2012) 研究 发 现,2000-2005 年 东 部 地区 半 数 以上产业比重是增长的,而中、西部地区 这些产业的比重在下降 ; 2005-2010 年间, 东部地区发生转移的数量和规模有不断加 强的趋势。另有研究还发现,不仅存在东 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也存在东部内部 的产业转移,刘红光、王云平(2014)研 究发现,低端产业正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 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高端产业仍集 中在东部地区;同时还发现东部地区内部 存在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孙久文、彭薇 (2012) 发 现,1997-2007 年 期 间, 东 部的规模优势产业已发生了转移,但是, 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如纺织业、造纸业等行 业并未发生大规模的转移。 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关于国内制造业 是否发生大规模的区域间产业转移,国内 学界存在一定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我 国制造业区域间转移具有阶段性特征。就 制造业增加值的占比而言,1994 年中东 部地区所占比重为 59.6%,到 2005 年上 升 到 70.6%。 制 造 业 重 心 在 1994-2005 年的十余年间向东部而不是向中西部转 移( 参 见 罗 云 毅、 周 汉 麒,2010)。 类 似 地, 孙 久 文、 彭 薇(2012) 的 研 究 发 现制造业空间分布向沿海区域集中。且至 少在 2004 年前,产业集聚效应发挥着促 进产业向东部集聚的作用(曲 、蔡 , 2013)。2004 年后,产业集聚效应有所 变化,表现为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 造业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趋势 (罗云毅、 周 汉 麒,2010; 曲 、蔡 ,2013)。 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制造业尚未在整 体上出现大规模区域间产业转移,虽然制 造业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了明显的梯 度转移,但仅表现为东部向中部转移;资 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业转移 主要集中在东部内部(张国胜、杨怡爽, 2014)。第三种观点认为制造业大规模区 域间产业转移已经发生(胡安俊、孙久文, 2014)。 农业的产业转移。国内关于农业产业 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粮食等大宗农产 品的产业转移方面,对蔬菜、水果等园艺 农业以及畜牧业的产业转移的研究相对较 少。程叶青、张平宇(2005)利用 19922001 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粮食生产 重心进一步由南方向北方转移,由东部向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摘要:关键词:关于产业转移,已越来越多引起各界的重视。
2008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提出的口号就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部崛起”。
着充分说明了产业转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正因为此,学术界十分重视产业转移研究,并出了不少研究成果。
现本文予以走在那综述,旨在推动研究的深入。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定义苏华、杨三冠在其撰文《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载《价格月刊》2008年滴1期)。
认为:所谓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因素发生变化后,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和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
按照涉及的地域范围,产业转移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区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之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冯启文在其撰文《金融危机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J].(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认为: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
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
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解决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途径。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李晓青等归纳为4种: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美国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由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而工业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引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而发达国家所需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
结合推荐的10篇文献,谈谈对产业转移的理解与认识
结合推荐的10篇文献,谈谈对产业转移的理解与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加工贸易,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核心、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我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样的背景下,自东向西的产业转移政策成为了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抓手。
其中制造业无疑成为了该政策实施的重点领域。
政策制定希望在促进区域平衡的同时,最终缓解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制造业成本优势凸显带来的双重挤压。
而政策实践过程中结果并未如预期,有必要对该政策进行分析评估,以使“十四五”期间区域发展更加均衡、产业发展更有竞争力。
产业转移理论和现状“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而引入国内的,并进入政策研究制定者视野。
“七五”“八五”计划中“实行沿海地区优先开放战略,以部分地区的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有关表述,也推动这一理论的“中国化”。
201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要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跨省合作园区等为平台,支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合作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鼓励生态收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下游与流域上游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加强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的环境监督,防止跨区域污染转移。
可以这样认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来源于对于国际产业转移历史和经验的概括,是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
其基本理论基础是弗农(Vernon)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等的雁阵理论。
弗农(1966)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新产品、走向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三个阶段,不同周期的企业对生产成本敏感度不同。
当产品进入标准化生产阶段后,往往会产生生产环节的区位变化或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文献综述
产业转移文献综述作者:李娟吴南李祥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7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逐渐成为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
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来看,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等几个方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理论进行回顾。
关键词: 产业转移动因模式产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187-02一、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相关理论综述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现有理论主要基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宏观角度即在国家的产业层次上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
微观角度即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的空间扩张或者转移的原因。
目前,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有关理论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宏观角度,相应的有成本上升论、产品生命周期论、边际产业转移论等。
微观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典型的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石奇的集成经济论。
(一)国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1.成本上升论。
阿瑟·刘易斯(W. Arthur Lewis)最早对产业转移动因问题进行探讨。
他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现象并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并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产品生命周期论。
弗农(R. Vernon)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现象,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时期,他认为,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的特性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
相应地,在不同生产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转移。
3.移入需求论。
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考察产业转移。
文献综述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江苏为例产业转移内涵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1】。
但事实上,人们对产业转移的内涵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表述,产业转移的概念还可作更广义的理解。
国外研究国外研究方面,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劳动分工与区域比较优势理论为研究产业转移奠定了基础。
刘易斯较早就注意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现象, 但没有提出比较完整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在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弗农的“产品循环说”【2】和赤松的“雁形形态产业发展说”【3】。
弗农提出的“产品循环说”是讨论国际贸易对于发达工业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
他认为发达国家特定产业的演化过程经过四个过程:第一,国内新产品问世、市场扩大直至饱和;第二,产品将出口国外,开拓国外市场;第三,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便会有资本和技术的出口,这是资本与技术和输入国的廉价劳动力及其它资源相结合的过程;第四,国外生产能力的形成,又会使这种产品以更低的价格打回本国市场,这就使先发工业国不得不放弃该产品的生产而去开发新产品。
这四个过程的连续化进行就形成了所谓的“产品循环”,即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进口—开发新产品。
而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Flying Geese Paradigm)是指通过国外引进—国内生产—产品出口的循环使后起国实现产业结构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学说。
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1932年根据日本棉纺工业的发展史实而提出来的理论。
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oal Prebish,1949)【4】提出了“中心—外围论”,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对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张黎黎;马文斌【摘要】国外对产业转移现象的研究比较早,理论研究较为丰富,值得学习借鉴的也比较多,本文首先从产业视角、企业视角以及国家视角这三方面对国外比较重要的几个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综述.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具体的产业转移现象进行的,本文从产业转移动因、模式、效应以及应对产业转移的策略选择这四个方面对国内研究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江淮论坛》【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7页(P23-29)【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综述【作者】张黎黎;马文斌【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47;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9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
产业转移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地区)、承接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移可以分为一国内部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1]。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大分工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转移和一国内部的区域产业转移都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广泛,为了便于对产业转移的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分别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在对产业长期发展趋势的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产业转移问题,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产业视角、企业视角或者国家视角进行的,他们利用产业长期发展的历史分析手法或者是结合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理论、国际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国际经营学中的跨国公司理论为分析工具,越来越深刻地揭示了产业转移现象及其发生的内在规律。
(1)雁行模式理论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32)的雁行模式理论认为,次发达国家某一行业的生产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进口阶段、进口替代(国内生产)阶段和出口阶段。
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升级:一个文献综述
中 , 同企业之 间将 会 由于相应 知识技能 的扩散 而产 生关联效 不 应 。 grt n ( 9 0 认为 , Haesad 17 ) r 根植于产业集群 中的知识技能所产 生 的创新 优势是相对 有限和不可替代 的 , 产业集 群中的各行为 主体 的相 互学习是平稳 的“ 扩展扩 散” 导致纵 向或横 向的产业 , 扩散效应 不显著。 因此 , 品创新 的关 联效应将影 响着产 业集 产 群 的发 展 ,进而 推 动 着产 业 升 级 的顺 利 实现 。G r ah和 es c b Sh te(9 9 主要 探究 了产业外部 与内部溢 出效益条 件下 cmu l 1 9 ) zr 的产 品创新 的地理 分布 以及对 产业 区位选 择 的影响 。他 们认 为 ,产品创新 的关 联效应使得企业之 间具有递减 的联 系成本 , 成为 了影 响企业 区位选择 的重要 因素 , 而推动了不同地 区的 进 产业升级 和变迁 。魏守华 (0 2 认 为 , 品技术 创新和扩散是 20 ) 产
金支持 , 有利 于加快利 用高新 技术改造 一批传 统产业 , 利于 有 发展壮大一批新兴产业 , 最终实 现产业 的聚集 化发展。H- 钱纳 里和 A・ 斯特劳特 (9 6 创 立了“ 16 ) 两缺 口” 型 , 模 他们认 为 , 当发 展 中国家 实现其 经济发展 目标所 需资源 的数量 与国 内最 大供 给之 间存在缺 口时 , 引进外 资是弥补缺 口的必要 条件 。引进外 资会弥补发展 中国家 的“ 外汇 缺 口” 储蓄缺 口”从 而可 以提 与“ , 高国 内经济水平 ,并 可以引进发展 中国家无 法生产的资本 品 , 进而促使经济增长 率的提高 ,消费结构 的高级化和多样化 , 最 终带动产 业结构发 生变化 。Bo t m, K nn D. RLpe l r M.oa , 和 .isy mso (0 0 从 F I 2 0 ) D 与产 业结 构调整 的关 系来分 析 , 们在 《 D 在 他 FI 日本经济调整 中的作用》 一文 中以数据模型验证 了 日本对外直 接投资不仅有 助于 日本企业维持在海 外的市场份额 , 而且有助 于 日本 的经济结 构特别 是产 业结 构的调 整 和升级 。R se V osl . A v cl 20 ) di u (o0 对韩 国的实证研究 表明 , 外直接投 资实际上 n a 对 是将低端 的生产环节转移到海外 , 从而提高 了国 内生产活动 的 技 术 密 集 程 度 。 Ma nS ei Maj o c和 A de r i j vti taR j a l, i e n r aT t k j n (O O 对斯洛 文尼亚的实证研究也表 明 : 2O ) 对外直 接投 资可 以促 进传 统产业 的结 构调整 , 其是在发 展 的早期 , 尤 对外 直接投资 不仅是企 业特定优势积 累的结果 , 而且 是从 后发劣势 出发 向国 外学 习和借鉴, 而促 进本 国产业结构 的优化 。R brELpe 进 oe, .i y s (0 2 指 出 , 国企业通 过转移 国内部分传 统产业到投资对象 20 ) 母 国, 促使部分生产要素转移到新兴产业 。因此 , 国企 业会 趋向 母 于在国 内生产资金密集 型或高端技术型 的产 品 , 资对 象 国 而投 生产 低端技术型或劳 动密集 型的产品 , 这样不仅能提 高本 国产 品的竞争力 ,而且能通 过技 术外溢加速原有 比较 优势的转变 , 以达到产业结 构调整 和升级 的 目标 。Sl ar sH le G r a aBri , ogr og v o 和 Ei So ( 05 通过对爱尔 兰的实证研究 也发现 , 国公 司 r rb 2 0 ) c 跨 对 于中间投入物 的需求 , 很大一部分会 从投资对象 国的国内市 场上获得 , 而导致 投资对象 国的本 土企业发展和产业结 构调 从
产业转移综述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2011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
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
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型产业转移,但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在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
实际上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谢丽霜,2005),区域协调发展仍是中国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国际上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学者通过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提出了雁形学说(Kaname Akamatsu,1937)、产品生命周期(Raymond Vernon,1966)以及边际产业扩张(小岛清,1978)等产业转移经典理论,从宏观上解释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模式。
Dunning(1988)则从产业转移的微观层面入手提出了OLI范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复杂化,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从产业转移的模式、动因研究向产业转移效应(Maria Savona et al.,2004;Kirkegaard,2007)、全球生产网络(Dieter Ernst et al.,1997)、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Dieter Ernst et al.,2002)等方面转变,研究方法也从定性分析向统计计量、相关分析等定量方法转变。
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强调产业梯度特别是产业技术梯度(谭介辉,1998)、推拉力(魏后凯,2003)、竞争优势(陈刚,2001)、集成经济(石奇,2004)以及国家政策和社会文化(李小建,2004)等要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作用,并提出了横向一体化与纵向一体化、梯度转移(夏禹龙等,1982)与反梯度转移(郭凡生,1986)、网络型产业转移(赵张耀等,2005)等转移模式。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作者:张赛赛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04期摘要: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
产业转移作为国际及区际之间分工与协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国外研究以及国内研究两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产业转移;研究;综述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发生条件变化,产业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的一种经济行为。
它既包括国际产业转移,也包括区际产业转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转移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国外研究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多是国际产业转移,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
宏观层面:赤松要(1932)的雁行模式基于后发达国家视角,指出了产业发展的路径:雁型模式依次出现在消费资料生产等低附加值产业、附加值较高的生产资料产业以及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中。
劳尔.普雷维什(1950)中心(发达国家)-外围(欠发达国家)论将国际经济体系划分为中心与外围两大类并指出产业转移的动因:中心与外围存在着不对等关系。
刘易斯(1954)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解释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路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弗农(1966)从工业发达国家的角度出发,指出了产业发展的路径包含着四个阶段: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小岛清(1978)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基于比较优势,指出对外直接投资的的产业,在投资国处于比较劣势地位,而在东道国处于比较优势地位,这使两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微观层面:海默(1960)的垄断优势理论以跨国公司为切入点,指出垄断优势,包括技术优势以及规模经济优势,是发达地区对外投资的动因。
类似的,巴克利和卡森(1969)的内部化理论将跨国公司交易的动因归咎于市场失灵,并指出跨国公司进行内部化,主要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韦伯的区位理论指出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运输成本、劳动成本以及集聚成本,很好的解释了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作者:刘静杨丹丹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18期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理论对比分析,指出对我国产业转移研究和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一、国外产业转移研究赤松要的“雁行发展模式” 、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论”、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论、英国经济地理学家罗斯特朗和史密斯提出的企业盈利空间界限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坎特韦尔和托伦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等都从不同侧面研究了国际产业转移中的问题。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总结:国外产业转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体系相对完善,研究方法与手段模型化十分普遍,理论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同步,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多样化、微观化,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一般规律的总结。
雁行形态理论将一产业的进口、生产和出口的雁行发展定式化并予以引申,即“生产的效率化”、“生产的多样化、高度化”和“生产的国际传导”;该理论对“东亚奇迹”产业了积极影响,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了一般的路径,但是其持续运行需要严格的前提条件和约束条件。
“中心—外围”理论认为外围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劳动密集型等低附加值产品代替出口初级产品,其结果只能转换贸易条件恶化的内容;该理论部分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但对于产业转移的积极效应认识不足。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认为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出现了劳动力稀缺而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劳的现象;但该理论仅仅从劳动力成本角度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跨国转移现象,并未从更多角度探讨转移的动因。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技术层面分析了产品和产业的周期发展进程,解释了产业在不同区域间的转移;但该理论只重视企业最终产品的生命周期,没有认识到标准化阶段前可能出现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 调研报告
产业转移调研报告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产业转移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且敏感的话题。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生产和经营活动从原先的地区转移到其他地区的行为,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以及适应市场变化等因素所驱动。
一、产业转移现状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一方面,一些发达地区的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推动城市升级改造、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等。
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在寻求更低成本和更好发展机会的地方进行转移,比如一些东南亚国家或者其他新兴的产业园区。
二、产业转移的原因1. 成本压力:一些企业由于工资水平上升、环保要求加强等因素,导致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因此选择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
2.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扩大,使得一些企业需要更好的地理位置和供应链布局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3. 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企业进行转移,比如土地补贴、税收优惠等。
三、产业转移的影响1. 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改善社会福利。
同时,也能为转移地区带来技术、经验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提升。
2. 生态环境压力:大量的产业转移可能会导致一些转移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管措施。
3. 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导致了工人的流动性增加,一方面使得劳动力市场更加灵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如家庭分离、劳动权益保障等。
四、应对产业转移的策略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转移政策,如鼓励技术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以引导产业转移方向和节奏。
2. 加大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为转移地区提供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以提高地区产业发展的素质和竞争力。
3. 强化环境保护和监管:加强对产业转移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监管工作,确保转移后的地区可持续发展。
4. 建立合理的产业协同网络:促进企业之间和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构建良好的产业协同网络,提高整体效益。
国内产业转移文献综述
一、学习型企业创建的作用 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这样描 述学习型组织:“在这里,人们不断扩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他们所 真正期望的结果;在这里,人们可以培养新的扩张性的思维方式; 在这里,人们可以释放出他们郁结已久的激情;在这里,人们可以 不断学会与任何人在一起学习。”彼得·F·德鲁克在《知识管理》中 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得和传递知识的组织, 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从这段 话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学习型企业,它不仅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 要,也要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还要面临实践的需要和认识的需要 以及人类的需要。
(一)学习型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习本来就是一个长期而持久性的要求,但在知识经济时代, 在社会快速发展与变迁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社会和经济的 迅猛发展,为企业的进步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问题、新 要求、新形势不断更新理念,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本领,拓宽新 思路,挖掘新产品,创造新效益。 (二)学习型企业构建是企业创新的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现代企业的灵魂,是民族发 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企业发展的助推力,持续创新是检验一个企业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标准。现代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学习力和创新力 的较量。因此,现代企业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善于学习新理论,挖
场拓展型、资本输出型、产业关联型、人才联合型。汪斌(2001)则认为 产业转移模式可分为垂直顺梯度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型转移模 式等。陈建军( 2002)认为国内企业的产业转移主要采取对外投资等 方式。毛蕴诗、汪建成( 2002) 认为从业务活动方面,企业扩张路径以 横向一体化和相关多元化为主,从空间维度方面,企业扩张路径以 国内为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李志能(2004)指出服务业的转移是 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陈刚、刘姗姗(2006)把产业转移根据其途经分 为: 区际直接投资、收购兼并、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EM 等。袁俊 (2006)指出目前全世界都在实行全球研发战略。
我国产业转移与区域碳排放演变研究文献综述
2016年8月刊第23期当代经济我国产业转移与区域碳排放演变研究文献综述管昊(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1620)摘要:产业转移已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产业转移过程中伴随着区域碳排放的演变。
在探索产业转移的同时,对区域碳排放变化的研究能为政府部门设定合理的产业布局、推出环保高效的产业政策提供清晰明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碳排放演变;文献综述一、引言在产业集聚效应背景下,产业转移已然成为政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巴西、印度和日本等国家纷纷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产业转移。
近些年,我国政府部门也积极引导企业内迁。
随着产业转移政策的出台,部分产业根据自身特点及发展需要,将会扩张性转移或衰退性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企业尤其第二产业企业的迁入迁出,将引起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格局的变化。
而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格局演变影响着区域自然环境。
研究产业转移及其所引起的区域碳格局的变化,能较好地展现区域碳排放演变历程,为地区设定合理的产业布局、应对产业转移所引起的区域碳排放变化提供较为有效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情况1、中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产业转移是一个具有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历时与共时兼容的经济现象。
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情况。
在研究产业转移方面,部分国外专家学者从产业转移的影响要素出发,如弗农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认为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会不一样,而重视程度的不同会引起该产品在生产要素丰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转移。
阿瑟·刘易斯通过对劳动力的研究,认为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方面的差别。
小岛清从边际产业转移角度研究并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地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与承接方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一次进行,通过产业的时空转移来回避产业劣势。
关满博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研究产业转移,认为日本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东亚国际劳动分工是东亚区域未来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
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综述编者按:为配合各地贯彻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精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研究人员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论述,进行了研究梳理。
现摘要刊发,供参考。
产业转移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工业革命以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过预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也有重要论述,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产业转移相关问题,形成了许多有代表性的理论。
这些理论和论述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产业转移的根源、性质、路径、作用和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产业转移的预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时代还未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但也陆续形成宗主国对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因此,他们以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产业转移现象。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输出和国际分工的理论。
包括三个层面:一是通过资本属性分析得出资本转移动因;二是分析了跨国公司将成为国际分工的主体;三是通过对国际分工的分析,概括了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在世界生产体系中的地位,隐含着产业转移的方向,即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本国落后生产能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公司,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商品资本、借贷资本、产业资本的全球化)。
马克思说:现在,一切国外投资都已采取股份形式,“成立国际卡特尔,例如英国和德国在铁的生产方面成立的卡特尔,使得英、德两国的铁产量飞速增长”。
可见,马克思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主体:跨国公司的早期形式——卡特尔的性质与作用。
后来他又指出,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另外一种是作为投资为目的的输出。
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指出:(1)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基础;(2)当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分工,商品价值也由一国范围扩展到世界范围,形成国际价值;(3)国际分工是国际交换的基础,也是国际价值的基础。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一个不断变化的格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产业转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选择。
例如,许多企业已经将生产转移到中国和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产业转移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低的成本,更为优越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
然而,产业转移还可能对原始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生影响,包括就业和收入的减少,资源再分配等。
在此背景下,研究变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分析几个案例,并解释产业转移对各相关方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1.案例一:中国制造业转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制造业一直在不断发展。
然而,在最近几年中,由于低成本的生产成本,一些企业选择将其制造业产能转移出中国。
这些转移通常被称为"中国制造"的转移。
这种转移显著地影响了中国的制造业。
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过去十年中,约有828万个就业岗位被移出了中国。
这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尽管中国出现了这种情况,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
此时,中国可以专注于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业,这些质量更高、利润更高的行业将有望在2025年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支柱。
而这就是产业转移对一个地区所带来影响的另一个面向。
2.案例二:美国汽车制造业的转移另一个有关产业转移的案例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转移。
一些汽车制造商选择将其生产设施转移出美国,将其迁移至墨西哥或亚洲等其他地区。
这种转移影响了美国的汽车制造业。
根据一项经济学研究,20年来,美国汽车制造业分别减少了180万个就业岗位。
产品中心转移和更便宜的生产设施显然影响了美国经济。
然而,也有其他利益相关方受益。
由于其他国家成为汽车制造业的新中心,当地政府和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和经济收益。
3.案例三:德国机器人制造的外包尽管过去几十年来已经出现了产业转移,但最近的趋势之一是"工人消失"。
新的制造业革命将生产设施与自动化相结合,大幅减少了人力资源的需求。
因此,一些国家已经将其机器人制造业外包到外部市场。
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综述 (1)
瑞拉工厂的 模块 ( P an el) 数据 库研 究发 现, 国际 产 实质也是对地域间或国际间产业与产品的周期性发展
业转移对国内企业的生产率实际上又负面影响, 这些 进程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作了系统的描
回归结果与对具体 国家的 案例研 究一 致, 例如 印度、 述和理论上的总结。弗农的理论只重视企业最终产品
吸收方技术差距最 小的产业 亦即边 际产业 依次 进行, 通过产业的空间移动, 以回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 际产业。而图梅和泰勒根据截面数据, 进行了区域间 产业移动的实证研究, 认为决定两个区域之间产业移 动的主要因素为原有区域和目标区域的规模、区域间 的距离、各区域的相对经济优势 [ 9]。
(二 ) 要素禀赋 阿瑟 ∃ 刘易 斯 ( W A rthur L ew is) 最早 从发 展经 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二战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将某些劳动
方面的差别。 H elpman 从国际贸易角度强 调产业 国际 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关税、运输成本、投资壁垒的有较 大的相 关性 [ 11] 。 G lickm an and W oodward 在 对 美国 的 外国直接投资定位 的模式和 决定因 素的研 究中 发现, 美国的外国 制造 业主 要服 务于 区域市 场 [ 12] 。威廉 姆 逊 ( w illiam son ) 认为产 业早 期的 扩张 是 企图 对供 应 和市场的控制 [ 13] 。
三、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 德尔蒙特和陆赞 伯格 根据 意大 利 1951 ~ 1981 年 的数据对意大利企业从其他地区向意大利南部的移动 对当地企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意大利南部
12 4
新的企业形成, 只与新的企业进入有正相关性, 且区
雁行模式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般
我国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朱宜林
【期刊名称】《生产力研究》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本文对产业转移的理论渊源以及近期学术界关于我国各地区的产业定位、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方法、目标模式、影响效果、动力机制和阻碍因素的观点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产业转移的理论渊源、推动因素和阻碍原因,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总页数】4页(P228-230,199)
【作者】朱宜林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9
【相关文献】
1.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J], 章文光;赵扬帆
2.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综述 [J], 程峰;殷国辉
3.基于产业转移实现机制的中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转移问题探讨 [J], 陈萍
4.我国沿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J], 孙浩进;赵文涛
5.我国沿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J], 孙浩进;赵文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产业转移为动力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
以产业转移为动力促进生产力布局优化孙久文【摘要】从有效配置空间资源的角度出发,"十二五"期间我国生产力布局优化的重要方向是通过促进产业转移,实现生产力布局的优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条件逐步改善,【期刊名称】《经济视野》【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1页(P26-26)【关键词】产业转移;布局优化;重要方向;生产力布局;中西部地区;东中西部;有效配置;制造业;促进生产力;东部地区【作者】孙久文【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从有效配置空间资源的角度出发,“十二五”期间我国生产力布局优化的重要方向是通过促进产业转移,实现生产力布局的优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条件逐步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也在提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步下降。
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产业转移的新趋势,由低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向高技术密集的制造业提升,由制造业的低端环节向上游的研发环节和下游的营销等服务业环节延展。
在我国这样经济发展差距比较大的国家,产业的区域转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这样的规律。
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不仅有利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使东部地区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换,推动中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加速中西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要顺利实现生产力在东中西部之间的转移,需要遵循优化生产力布局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原则、生产力布局尽可能接近原料产地、能源产地和消费市场原则、保护环境优先原则和有利于巩固国防原则。
主要途径有:建立促进产业转移的差异化产业政策。
目前,我国产业政策的东西部区域差别不大,产业布局缺乏差异化的制约和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产业转移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综述入手,归纳了区域外产业转移、国内外产业转移、各种角度下的产业转移等综述,总结了目前产业转移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产业转移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产业区域转移,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模式,
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对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成为经久不衰的课题。
一、我国区域的产业转移研究
李刚对深圳产业转移做了研究,他认为差异化能力知识强度,内部化能力投资风险,要素成本优势产业配套能力是影响企业产业转移的最重要因素,利用:叙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信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论证了深圳目前出现的产业转移现象(李刚,2007)
安增军,许剑把福建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式归纳为表退型产业转移模式、扩张型产业转移模式、膨胀型产业转移模式,“飞地工业”产业转移模式。
虽然产业转移取得一些成就,但是还是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好,提出建议:1。
增强闺东南产业转移外推力2.增强欠发达地区的承接力(安增军,许剑,2008)周石生,认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西部地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有利于调整西部产业结构。
(三)有利于提高西部产业技术含量。
但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1.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类型与方式单一。
2.西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同类产业的过度聚集,造成了消费品价格的暴涨。
3.工业结构比例失衡。
并建议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应该建设好基础设施,引进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共同迎接挑战。
(周石生,2008)
吴亮,认为。
产业转移是指随着资源要素,禀赋、技术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变化,生产要素以企业活动的方式,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经济过程。
通过对江苏甘肃两地产业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发展方向,为企业转移提供了一个新得方向。
(吴亮,2009)
熊曦分析了围绕区域分工进行产业转移的现实意义,并就区域分工水平的界定与产业转移模式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区域分工视角下产业转移的途径与策略,就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如何承接产业转移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论述。
(熊曦, 2010)
梁云、刘银国在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归纳了产业转移形成的三种产业承接模式:东亚模式、珠三角模式和苏州模式,总结了中部地区目前的产业承接模式后,提出了中部地区承接需要建立资源承接类,产业链承接类,加强生态建设等主张(梁云、刘银国,2010)
左伟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的南宁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时注重承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科技型产业优先、发挥优势与平台建设并重,但南宁高新区承接产业的规模不强,产业基础配套功能不完善,国际产业转移发展不均衡。
他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东部地区产业应向西部地区转移,而对南宁高新区应该注意:(一)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增强承接产业发展的町持续性(二)产业集群发展与优化环境并重,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左伟,2011)
宋佳,刘文雅把东西部产业转移模式称之为产业转移的产业链纵向延长模式,使得东西部共享产业转移的成果,共同发展。
并建议政府的相应政策:(一)鲁理评估(二)明确责任(三)法律保证(四)自身能力培养(宋佳,刘文雅,2011)
二、国际、区际的产业转移研究
陈秀莲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可以划分为国际性国际产业转移与区域性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产业整体迁移式模式、商品和资本输出型模式、产业关联型模式和人才联合型模式进行了探讨(陈秀,2006)梁云、刘银国、闻帅从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综述入手,一方面从产业转移的原因、效应和模式方面对产业转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考察。
另一方面从建立模型。
引入空问因素,用产业扩散来描述产业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现象。
来论证国际间产业转移的现象(梁云、刘银国、闻帅,2010)
何悦桐着重研究图们江区域产业转移模式。
得出区域内各国利用本国优势资源,将广泛开展贸易与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加速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
但从图江面临区域转移的障碍阻力:朝鲜的核问题和日本的问题。
并对图江的发展提出对策:1、推进珲泰的通道建设2、建设出口加工中心和物流集散地。
(何悦桐,2010)
魏晓洁,石碧华认为比较优势、产品生命周期、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是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相同动因,我国的其他产业转移动因是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市场、政府政策引导,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1.国际产业转移研究之不足2.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研究之不足3.城乡产业转移研究之不足。
(魏晓洁,石碧华、2011)
三产业转移模式
赵张耀、汪斌对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与传统的国家产业转移模式进行了各种模型的对比。
得出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打破了国与国之间依靠最终产品的贸易而实现了传统国际分工格局。
实现了本国公司与跨国公司对接等方式,尽快建立一国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微观基础之中。
(赵张耀、汪斌,2005)肖美香认为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转入模式是宏观上的领头雁型和微观上的推移路径型。
根据目前与周边地区存在明显的经济梯度差异.存在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现象,选择适合的产业转移模式可推进基地建设的发展。
对山东半岛目前存在的制造业问题进行分析,并逐一提出相应的政策。
(肖美香,2007)黄英婉依据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规模的大小,得出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可选择直接投资模式、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和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而整体迁移模式、合作研发模式比较适合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转移。
(黄英婉,2008)赵建瑜、王文平从产业知识特征的角度讨论了不同产业转移模式及知识转移模式的问题,依据隐性知识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生产系统与知识系统的可分离程度把产业分为制造业、硬服务业和软服务业。
讨论了产业转移模式的差异,并分析三个产业在转移过程中知识转移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赵建瑜、王文平,2008)
徐志耀认为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形成了“产业一产品一价值链环节”三位一体产业转移模式,三种模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在一定的区域条件与特定的战略目标下面却有优劣之别,落后区域应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战略目标来选择产业转移模式。
(徐志耀,2009)
四小结
本文针对学术界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从国际、区际,我国区域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阐述了不同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对各种企业的产业转移具有指导性意义,但是本文只限于过去所发生的模式,对未来出现新型的产业转移模式研究缺少,这将是研究的新方向。
也是产业转移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刚:《产业区域转移行为模式的实证研究——以深圳产业转移为例》,东南大学,2007
(2)安增生、许剑:《福建省区域间产业转移模式研究》,发展研究,2008(10)(3)周石生:《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8(10)(4)吴亮:《甘肃省和江苏省产业转移探析》,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4)
(5)熊曦:《区域分工视角下的产业转移模式与途径》,金色年华(下),2010(8) (6)梁云,刘银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讨》,现代商业,2010(33)(7)左伟:《后金融危机时代南宁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改革与战略,2011,27(3)
(8)宋佳、刘文雅:《区域协调思路下的东西部产业转移模式探究》,北方经济,2011(7)
(9)陈秀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25)
(10)梁云,刘银国,闻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商场现代化,2010(32)(11)何悦桐:《图们江区域产业转移模式探析》,财经界(学术),2010(24)(12)魏晓洁,石碧华:《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11(2)
(13)赵张耀、汪斌:《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10)
(14)肖美香:《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产业转移模式选择》,商场现代化,2007(23)
(15)黄英婉:《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模式选择》,商场现代化,2008(33)(16)赵建瑜,王文平:《基于知识特征的不同产业转移模式及其知识转移模式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29(1)
(17)徐志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区域产业转移模式研究》,200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