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生活品德社会试卷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05dff84a7302768f9939e2.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试卷本次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课程标准(共4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课程。
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综合交叉,。
4.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是,,。
5.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6.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现的,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与方法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7.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
A.感受 B.感情 C.感悟 D.感想8.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为指导。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 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C. 学生社会生活D. 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A.生活质量提高B.生活能力提升C.生活品质提升D.生活指示启发10.品德与生活课程分目标是四个维度,对比品德与社会课程分目标多的一个维度是()。
A.探究与操作 B.行为与习惯 C.感悟与理解 D.思维与行动1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主线为基础,以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三条主线是:()A.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学校B.儿童与国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健康C.儿童与健康、儿童与快乐、儿童与自然D.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12.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自身的(),也是社会的要求。
A.成长需要B.道德需求C.健康发展D.基本需要13.本课程学习是()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00082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0f.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总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B.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 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A. 生活性B. 活动性C. 实践性D. 知识性答案:D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A. 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B. 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C. 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D. 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家庭教育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原则?()A. 客观性B. 全面性C. 发展性D. 知识性答案:D5.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课堂表现评价B. 作品展示评价C. 试卷评价D. 知识竞赛评价答案:D(以下题目1-10为单选题,11-20为多选题)6. 以下哪个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情境教学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最为关键?()A. 导入B. 新课教学C. 巩固练习D. 课堂小结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A. 学生参与度B. 教学目标达成度C. 教师教学水平D. 学生成绩答案:D9.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以下哪个不是情境教学法的优点?()A.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D. 增加学生的知识负担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C.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D. 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答案:D1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
A. 课堂表现评价B. 作品展示评价C. 试卷评价D. 案例分析评价答案:ABC12.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情境教学法D. 课堂讨论法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C.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D.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答案:ABD14.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原则?()A. 客观性B. 全面性C. 发展性D. 科学性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A. 道德教育B. 法治教育C. 心理健康教育D. 安全教育答案:ABD16.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A. 学生参与度B. 教学目标达成度C. 教师教学水平D. 学生满意度答案:ABCD17.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情境教学法D. 课堂讨论法答案:ABCD18.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方式?()A. 课堂表现评价B. 作品展示评价C. 试卷评价D. 案例分析评价答案:ABCD19.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C.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D.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答案:ABCD20.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A. 道德教育B. 法治教育C. 心理健康教育D. 安全教育答案:AB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0af0be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8.png)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1.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面向二十一世纪旳教育”国际研讨会,刊登了题为《学会关怀:二十一世纪旳教育》旳汇报。
“学会关怀”旳详细规定包括:①关怀自己旳健康②关怀他人、关怀家庭、关怀朋友③关怀真理知识和学习④学会互相尊重、友好相处⑤学会理解他人⑥学会说服他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2.《诚信是金》中“砍倒樱桃树旳小男孩”故事给我们旳启示是:()。
A.言必信,行必果 B.诚实是一种勇敢旳行为,要勇于面对自己旳错误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诚实不需要理由3.曹雪芹写《红楼梦》经历了旳艰苦,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费了27年时间,徐霞客用27年写完《徐霞客游记》,司马迁写《史记》15载忍辱负重……这些事例阐明()。
A.成功来自于面对困难时旳坚持不懈 B.失败是成功旳阶梯C.胜败乃兵家常事 D.失败了不要灰心丧气4.20世纪末,激光照排彻底超越了老式旳印刷术。
中文激光照排技术旳发明,把中文印刷术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
它旳发明者是()。
A.王永明 B.比尔·盖次C.王选 D.裘伯君5.()是世界上最大、最深旳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旳五分之二。
A.大西洋 B.北冰洋C.印度洋 D.太平洋6.西班牙被称为旅游王国,在漫长旳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旳、丰富多彩旳西班牙文化。
其中有代表性旳是①塞万提斯旳《唐吉诃德》②米开朗琪罗旳《胜利女神》③毕加索旳绘画④达·芬奇旳《蒙娜丽莎》⑤斗牛()。
A.②④⑤ 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③⑤7.达尔文说:最有价值旳知识是有关措施旳知识。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
A.因材施教 B.为人师表C.创新与实践 D.教会学生学习8.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这句话体现旳重要是()对人成长旳影响。
A.养成教育 B.人道主义教育C.集体主义教育 D.情感教育9.理解不一样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旳风土人情是“多彩旳民族风情”主题中旳一种重要活动内容。
202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及答案(三套)
![202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及答案(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1f592a66b52acfc788ebc900.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一)一、填空(共10分)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4.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5.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二、判断题(共10分)1.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2.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不同,不能横向比较学生学习质量。
()3.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为辅。
()5.“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三、简答题(共20分)1.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2.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3.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4.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四、案例分析题(20分)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下面的漫画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青蛙老师在教学生们《怎样捕捉蚊蝇》2、请你谈谈对下列情况的处理对策。
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
学生会进行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第三类属于外来干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五、学科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共40分)1.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什么?(8分)2.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3.评析《长江三峡》教学实录片断。
(10分)师:课下,同学们已搜集了关于长江尤其是三峡的一些图文资料。
现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出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两至三份材料在全班交流。
(学生组内交流筛选,准备汇报)生: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大河。
2023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试卷品德与社会
![2023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试卷品德与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ec4ba7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1.png)
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试卷(品德与社会)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种最符合题意旳答案,请将对旳答案前面旳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框内。
每题1分,共3 0分)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小朋友旳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构成课程旳基本框架。
其中(C)是小朋友生活旳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B.快乐、积极地生活C.健康、安全地生活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旳一门以小朋友社会生活为基础,增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旳(B)。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3.品德与社会课旳评价功能重要是诊断与调整功能和(A)功能。
A.强化与教育 B.终止性评估C.比较与分等 D.提高与尊重4.品德与生活课程旳关键是(D)。
A.协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协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小朋友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小朋友热爱生活,学习做人5.小朋友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旳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旳现实和也许出发。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旳是(C)。
A.教育旳思想性和人文性B.教育旳实践性和有效性C.教育旳基础性和有效性D.教育旳综合性和人文性6.教学“神奇旳手”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做“手语”,目旳是让学生通过(B)旳活动来感受手旳神奇。
A.会做事旳手 B.会说话旳手C.会演出旳手 D.会认物旳手7.让学生明白:假如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乐乐旳衣服着火了,他不对旳旳处理措施是(C)。
A.脱下衣服 B.用冷水浇C.迎风跑出 D.就地翻滚8.品德与生活课程重视对小朋友安全行为旳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援旳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
A.110 B.122 C.119 D.120 9.理解不一样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旳民族风情”主题中旳一种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C)老式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C.傣族 D.蒙古族10.《我旳同学和老师》单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旳活动,重要是培养学生旳(B)。
2023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进城考试试题(精选)
![2023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进城考试试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298f9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0.png)
2023年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进城考试试题(精选)一、选择题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多少项?A. 5项B. 10项C. 15项D. 20项2. 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大学》所强调的道德原则是?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 性善论C. 仁义道德D. 忠恕孝弟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 建设和谐社会B.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 民族团结D.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小学生在家中做家务的一项重要原则是?A. 主动参与,共同分担家庭责任B. 尽量避免做家务,专心在研究上C. 由父母安排时间和任务D. 完全依赖家长的安排,不主动参与5. 下列哪个不属于小学生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A. 守时守信B. 尊敬师长C. 乐于助人D. 自私自利二、问答题1. 请简要阐述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答:小学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惯的重要环节,对于其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提高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作意识,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请列举三个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方法。
答:(1)健康饮食与适当运动:鼓励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惯,摄取平衡营养,并适当参与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
(2)合理安排研究与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分配研究与休息时间,提高研究效果。
(3)建立良好的研究与生活惯:养成按时作息、良好卫生惯、积极参与社交活动等惯,维持身心健康。
三、判断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的忠诚、友善、诚实等品质是构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素。
正确 / 错误2. 家长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应与学校共同合作,共同育人。
正确 / 错误3. 在小学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发展社交能力是重要目标之一。
正确 / 错误。
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试卷(附答案)
![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c76a8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9.png)
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试卷(附答案)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2011年秋季起,XXX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2.道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道德与法治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儿童期是道德的启蒙期,小学阶段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公信力,强化法治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6.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律、道德、公德。
7.《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小学低年级(1-2年级)要求认知法律及标志。
8.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全过程、全要素开展法治教育。
9.要全面落实德育工作要求,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10.要大力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保证每所中小学要至少有3名受过专业培养或者经过专门培训,可以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
11.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游戏、研究、社交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12.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13.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行为规范,养成行为惯的重要阶段。
14.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身体、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5.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衔接,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16.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生活之中。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道德与法治】考前模拟卷一(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道德与法治】考前模拟卷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85ec0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6c.png)
教师招聘考试模考卷一(小学道德与法治)第一部分客观题单项选择题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学生()形成和学生()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①良好品德②法治素养③实践能力④辩证思维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以下属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理念的是()。
①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②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③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④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
A.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B.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C.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D.提高德育的实效性4.下列属于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是()。
①情感与态度②行为与习惯③知识与技能④过程与方法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绿色小卫士》属于以下哪一册的内容()。
A.适应新生活B.养成好习惯C.奠基公共意识D.追求创造性生活6.以下属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发与利用原则的是()。
A.教育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思想性原则D.实效性原则7.本课程的资源是()、开放的,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
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A.复杂的B.多样的C.实践的D.科学的8.部编小学教材《道德与法治》秉承总主编鲁洁教授的“生活德育”的理念,以()为中心,以儿童生活或成长中遇到的重要事件或问题为线索,为一线教师与学生提供课程学习的资源。
A.儿童思维B.儿童知识储备情况C.儿童生活D.儿童实践能力9.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A.主题B.教材C.目标D.基础10.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学习活动需要对教材情境进行重组。
A.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B.保证实现课程目标C.以形成良好品德为目标D.保证充分利用教材1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对教材进行细致研究,开发、补充、创编教学内容。
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试卷品德与社会
![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试卷品德与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30e1be2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d.png)
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试卷品德与社会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框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中C 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A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B .愉快、积极地生活C .健康、安全地生活D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B.. A .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活动型综合课程 D .生活课程 3.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功能主要是诊断与调节功能和A 功能.. A .强化与教育 B .终结性评定 C .比较与分等 D .提高与尊重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A .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 .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5.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是C.. A .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B .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C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D .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6.教学“神奇的手”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做“手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B 的活动来感受手的神奇..A .会做事的手B .会说话的手C .会表演的手D .会认物的手 7.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C.. A .脱下衣服 B .用冷水浇 C .迎风跑出 D .就地翻滚 8.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A .110B .122C .119D .120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C 传统节日..A .彝族B .布依族C .傣族D .蒙古族10.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B..A .动手能力B .爱老师的情感C .创造能力D .绘画能力 11.“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 C 是可回收的垃圾..A .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 .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 .报纸、矿泉水瓶D .烟头、建筑垃圾12.“我的阳光计划”讲述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意义是B.. A .学会负责 B .相信自己 C .诚实勇敢 D .学会欣赏13.“看地图找家乡” 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指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图例..地图上“ ”表示的是 ..A.河流 B.公路线C.航道线 D.铁路线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C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A.端午节 B.中秋节C.重阳节 D.清明节15.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诚实勇敢的榜样;让学生懂得C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A.说出自己的想法B.说的和做的一样C.勇于承认错误D.敢于说“不知道”16.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品德与生活社会设置了多个有关环境教育的单元..四年级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关注的是A.. A.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B.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C.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D.中国的环境问题17.“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巧妙地揭示了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法是B..A.坚持就是胜利B.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C.相信自己;迎难而上D.决不回头18.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中国的“气象名城”就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重庆又称A..A.“火炉” B.“北极村”C.“日光城” D.“雾都”19.“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B 不属于东北三宝..A .人参B .灵芝C .鹿茸D .貂皮 20.“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收集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资料;其中有“诗仙”之称的是C..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维21.“1”和“0”的启示从一个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理解D 的重要性..A .财富B .智慧C .友谊D .健康22.“网瘾”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陶宏开教授根据自己的成功个案;总结出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三大诀窍“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你认为这是C 的方式..A .树大自然直B .响鼓需重锤C .润物细无声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3.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是炎黄子孙”设置了“话说四大发明”的活动;下列B 项不属于四大发明.. A .造纸术 B .地动仪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24.“做聪明的消费者”中设计了识别“三无”产品的内容;“三无”产品是指①无质量检查合格证②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③无发票④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其中正确的三项是D..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5.在大自然发怒了单元中;教材以地震、洪灾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互救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地震时求生避险正确的一项是B..A .拥向出口逃生B .躲到桌子、床铺等支撑物旁边C .乘坐电梯逃生D .从窗口往楼下跳26.培养学生的爱心可以让他们记住一些温馨的节日;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A..A.母亲节 B.父亲节C.护士节 D.教师节27.掌握学习方法是快乐学习的一把金钥匙;在“记忆快车”活动中用“一个人靠着木休息”的方法记住“休”字;采用的是C记忆方法..A.及时复习法 B.感官总动员C.理解+联想 D.谐音法2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是保证儿童健康、安全生活的有效办法; 是表示 ..A.小心中毒 B.小心危险C.禁止通行 D.当心触电29.“祖国真大”中的第一个活动主题“地图上面找中国”设置了一个学习认识地球模型的活动;是为了 B.. A.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B.了解我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C.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D.了解我国的名山大川30.以资源和环境为主题的纪念日有很多;其中6月5日是C..A.世界湿地日 B.世界无烟日C.世界环境日 D.世界海洋日二、判断说明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结合具体事例简要说明理由..10分31.有幻想、做白日梦是创造的开始;幻想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基础;幻想并不是空想..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2.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请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①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 4分②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6分33.案例分析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活动案例:老师:“今天;我们来吃一次特别的午餐;大家都假装自己的手臂不能弯曲..你需要确定如何不必弯曲手臂就可以进食怎么办呢”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①这个活动表达的是一个什么价值主题2分②在儿童的生活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价值或品质的发展很重要..至少列举4种品质..8分四、分析说明20分34.材料:在校园里;郭小天常会听到他的班主任王老师对他说:“你怎么又打人了;我看你是改不掉这坏毛病了;跟小流氓没什么两样……”“以后上课时手不准乱动;再乱动就把你的手剁掉”“这次考试又是你拖了我们班的后腿;真丢人”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分析王老师的行为..10分②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一个教师;你认为应该怎样爱班上所有的孩子;请举例说明..10分五、教学活动设计20分35.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提示: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共有三个二级活动主题;分别是:“让我走近你”;“美丽的生命”;“我能做什么”..其中“让我走近你”又由“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植物”两个三级活动主题组成..教学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等..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考试卷品德与社会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框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中C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C.健康、安全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B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3.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功能主要是诊断与调节功能和A功能.. A.强化与教育 B.终结性评定C.比较与分等 D.提高与尊重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5.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是C..A.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B.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C.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D.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6.教学“神奇的手”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做“手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B的活动来感受手的神奇.. A.会做事的手 B.会说话的手 C.会表演的手 D.会认物的手7.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C..A.脱下衣服 B.用冷水浇 C.迎风跑出 D.就地翻滚8.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B..A.110 B.122 C.119 D.120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C传统节日..A.彝族 B.布依族 C.傣族 D.蒙古族10.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B..A.动手能力 B.爱老师的情感 C.创造能力D.绘画能力11.“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 C 是可回收的垃圾..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废弃电池 C.报纸、矿泉水瓶D.烟头、建筑垃圾12.“我的阳光计划”讲述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意义是B.. A.学会负责 B.相信自己 C.诚实勇敢 D.学会欣赏13.“看地图找家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指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图例..地图上“”表示的是 .. A.河流 B.公路线 C.航道线 D.铁路线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C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15.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诚实勇敢的榜样;让学生懂得C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A.说出自己的想法 B.说的和做的一样C.勇于承认错误 D.敢于说“不知道”16.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品德与生活社会设置了多个有关环境教育的单元..四年级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关注的是A..A.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 B.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C.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 D.中国的环境问题17.“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巧妙地揭示了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法是B..A.坚持就是胜利 B.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C.相信自己;迎难而上 D.决不回头18.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中国的“气象名城”就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重庆又称A.. A.“火炉” B.“北极村”C.“日光城” D.“雾都”19.“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B不属于东北三宝..A.人参 B.灵芝C.鹿茸 D.貂皮20.“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收集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资料;其中有“诗仙”之称的是C.. A.杜甫 B.白居易C.李白 D.王维21.“1”和“0”的启示从一个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理解D的重要性..A.财富 B.智慧C.友谊 D.健康22.“网瘾”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陶宏开教授根据自己的成功个案;总结出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三大诀窍“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你认为这是C的方式.. A.树大自然直 B.响鼓需重锤C.润物细无声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3.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是炎黄子孙”设置了“话说四大发明”的活动;下列B项不属于四大发明..A.造纸术 B.地动仪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24.“做聪明的消费者”中设计了识别“三无”产品的内容;“三无”产品是指①无质量检查合格证②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③无发票④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其中正确的三项是D..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5.在大自然发怒了单元中;教材以地震、洪灾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互救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地震时求生避险正确的一项是B..A.拥向出口逃生 B.躲到桌子、床铺等支撑物旁边C.乘坐电梯逃生 D.从窗口往楼下跳26.培养学生的爱心可以让他们记住一些温馨的节日;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A..A.母亲节 B.父亲节C.护士节 D.教师节27.掌握学习方法是快乐学习的一把金钥匙;在“记忆快车”活动中用“一个人靠着木休息”的方法记住“休”字;采用的是C记忆方法..A.及时复习法 B.感官总动员C.理解+联想 D.谐音法2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是保证儿童健康、安全生活的有效办法; 是表示 ..A.小心中毒 B.小心危险C.禁止通行 D.当心触电29.“祖国真大”中的第一个活动主题“地图上面找中国”设置了一个学习认识地球模型的活动;是为了 B..A.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 B.了解我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C.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 D.了解我国的名山大川30.以资源和环境为主题的纪念日有很多;其中6月5日是C.. A.世界湿地日 B.世界无烟日C.世界环境日 D.世界海洋日二、判断说明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结合具体事例简要说明理由..10分31.有幻想、做白日梦是创造的开始;幻想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基础;幻想并不是空想..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2.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请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①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 4分②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6分33.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活动案例:老师:“今天;我们来吃一次特别的午餐;大家都假装自己的手臂不能弯曲..你需要确定如何不必弯曲手臂就可以进食怎么办呢”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①这个活动表达的是一个什么价值主题 2分②在儿童的生活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价值或品质的发展很重要..至少列举4种品质..8分四、分析说明20分34.材料:在校园里;郭小天常会听到他的班主任王老师对他说:“你怎么又打人了;我看你是改不掉这坏毛病了;跟小流氓没什么两样……”“以后上课时手不准乱动;再乱动就把你的手剁掉”“这次考试又是你拖了我们班的后腿;真丢人”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①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分析王老师的行为..10分②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一个教师;你认为应该怎样爱班上所有的孩子;请举例说明..10分五、教学活动设计20分35.试着运用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可爱的动物”的教学设计..提示: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共有三个二级活动主题;分别是:“让我走近你”;“美丽的生命”;“我能做什么”..其中“让我走近你”又由“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植物”两个三级活动主题组成..教学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等..。
202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部分答案(四套)
![202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部分答案(四套)](https://img.taocdn.com/s3/m/0ccaeca158f5f61fb7366683.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框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C.健康、安全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3.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功能主要是诊断与调节功能和()功能。
A.强化与教育 B.终结性评定C.比较与分等 D.提高与尊重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5.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是()。
A.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B.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C.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D.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6.教学“神奇的手”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做“手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的活动来感受手的神奇。
A.会做事的手 B.会说话的手C.会表演的手 D.会认物的手7.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脱下衣服 B.用冷水浇C.迎风跑出 D.就地翻滚8.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A.110 B.122C.119 D.120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C.傣族 D.蒙古族10.《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
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进城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进城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2acf9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8.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进城考试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儿童的()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等特征。
3.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
4. 儿童的()是课程的基础。
5. ()是课程的核心。
6.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
7.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又高于生活。
8.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包括()、()、()等。
9. ()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10. 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和()的学习环境。
11. 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12. 课程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
13.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锐地捕捉有()的活动素材。
14.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中。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A. 综合课程B. 活动课程C. 学科课程D. 以上都是2. 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生活”,其核心是()A. 学会学习B. 学会交往C. 学会做人D. 学会做事3.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适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A. 讲授法B. 讨论法C. 体验法D. 题海战术4.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不包括()A. 学校资源B. 家庭资源C. 社会资源D. 题海资源5. 评价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表现,应()A. 仅关注结果B. 仅关注过程C. 过程与结果并重D. 以上都不对6. 课程要关注学生的()A. 学习成绩B. 生活经验C. 家庭背景D. 兴趣爱好7.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A. 情感态度价值观B. 知识与技能C. 过程与方法D. 应试能力8. 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 教学方法B. 教学目标C. 教学内容D. 教学手段9. 以下哪项不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A. 游戏B. 学习C. 考试D. 劳动10. 课程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A. 学习观B. 人生观C. 考试观D. 作业观三、判断题(每题1 分,共10 分)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2020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五套)
![2020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五套)](https://img.taocdn.com/s3/m/16309303f46527d3250ce056.png)
2020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一、填空(共10分)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4.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5.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二、判断题(共10分)1.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2.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不同,不能横向比较学生学习质量。
()3.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为辅。
()5.“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三、简答题(共20分)1.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2.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3.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4.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四、案例分析题(20分)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下面的漫画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青蛙老师在教学生们《怎样捕捉蚊蝇》2、请你谈谈对下列情况的处理对策。
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
学生会进行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第三类属于外来干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五、学科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共40分)1.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什么?(8分)2.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3.评析《长江三峡》教学实录片断。
(10分)师:课下,同学们已搜集了关于长江尤其是三峡的一些图文资料。
现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出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两至三份材料在全班交流。
(学生组内交流筛选,准备汇报)生: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大河。
2020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三套)
![2020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ecdffaa3c850ad02df80416d.png)
2020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框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C.健康、安全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3.教学“神奇的手”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做“手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的活动来感受手的神奇。
A.会做事的手 B.会说话的手C.会表演的手 D.会认物的手4.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脱下衣服 B.用冷水浇C.迎风跑出 D.就地翻滚5.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A.110 B.122C.119 D.1206.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C.傣族 D.蒙古族7.《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
A.动手能力 B.爱老师的情感C.创造能力 D.绘画能力8.“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 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矿泉水瓶 D.烟头建筑垃圾9.“我的阳光计划”讲述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意义是()。
A.学会负责 B.相信自己C.诚实勇敢 D.学会欣赏10.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020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五套)
![2020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五套)](https://img.taocdn.com/s3/m/16309303f46527d3250ce056.png)
2020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一)一、填空(共10分)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4.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5.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二、判断题(共10分)1.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2.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不同,不能横向比较学生学习质量。
()3.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为辅。
()5.“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三、简答题(共20分)1.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2.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3.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4.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四、案例分析题(20分)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下面的漫画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青蛙老师在教学生们《怎样捕捉蚊蝇》2、请你谈谈对下列情况的处理对策。
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
学生会进行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第三类属于外来干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五、学科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共40分)1.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什么?(8分)2.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3.评析《长江三峡》教学实录片断。
(10分)师:课下,同学们已搜集了关于长江尤其是三峡的一些图文资料。
现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出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两至三份材料在全班交流。
(学生组内交流筛选,准备汇报)生: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大河。
202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及答案(三套)
![202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及答案(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1f592a66b52acfc788ebc900.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招聘考试(一)一、填空(共10分)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4.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
5.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二、判断题(共10分)1.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
()2.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不同,不能横向比较学生学习质量。
()3.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为辅。
()5.“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三、简答题(共20分)1.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2.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3.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4.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四、案例分析题(20分)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下面的漫画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青蛙老师在教学生们《怎样捕捉蚊蝇》2、请你谈谈对下列情况的处理对策。
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
学生会进行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第三类属于外来干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五、学科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共40分)1.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什么?(8分)2.品德与生活(或品德与社会)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3.评析《长江三峡》教学实录片断。
(10分)师:课下,同学们已搜集了关于长江尤其是三峡的一些图文资料。
现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选出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两至三份材料在全班交流。
(学生组内交流筛选,准备汇报)生: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大河。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练习题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3fece66bd97f192379e931.png)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这里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摇篮。
这里指的是( )。
A.法国B.希腊C.英国D.罗马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摇篮。
所以答案选B。
2.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A.大洋洲、印度洋B.北美洲、大西洋C.亚洲、太平洋D.非洲、太平洋2.【答案】C。
解析: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跨着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约占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三顾茅庐故事中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
A.曹操B.诸葛亮C.孙权D.刘备3.【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middot;蜀志middot;诸葛亮传middot;出师表》。
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所以答案选B。
4.楔形文字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的创造者是( )。
A.古埃及人B.古罗马人C.古印度D.苏美尔人4.【答案】D。
解析:古埃及人创造的是象形文字,与题不符,古印度人和古罗马人可直接排除,苏美尔人创造的是楔形文字,故选D。
5.数学符号中的0起源于( )。
A.古埃及B.古希腊C.古罗马D.古印度5.【答案】D。
解析:在古印度数学中,发现0的最早记录是公元876年,欧洲许多数学家都同意这一观点。
公元6世纪,印度人就开始用middot;,后来变成了一个圆圈。
到了9世纪就固定成了今天的0。
所以,本题选D。
6.世界水日是每年的( )。
A.3月22日B.4月22日C.5月22日D.6月22日6.【答案】A。
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的47/193号决议设立了世界水日,在每年的3月22日。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小学品德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小学品德教师招聘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59e0f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92.png)
小学品德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小学品德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小学品德教师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关键角色之一。
为了选拔合适的教师人选,许多地方会举行小学品德教师招聘考试。
这些考试试题旨在评估考生的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可能出现在小学品德教师招聘考试中的试题。
第一部分:教育理念1. 请谈谈你对小学品德教育的理解和看法。
2. 在你看来,品德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平衡二者?3. 你认为小学品德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质和能力?第二部分:教学方法与策略1. 请列举一些你常用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如果你发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端正,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引导他改正?3. 请描述一次你成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的经历。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 请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某班级有一名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打断他人发言,不尊重他人意见,且对老师的指示态度不端正。
请分析这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2. 请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一名学生在班级中被同学孤立,经常受到欺凌。
请分析这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部分:专业知识1. 请列举一些小学品德教育的常见课程内容。
2. 请谈谈你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理解,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品德教育。
3. 请谈谈你对家庭与学校合作共育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这些试题涵盖了小学品德教师所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专业知识等方面。
通过回答这些试题,考生能够展示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
同时,这些试题也能够帮助招聘单位更好地了解考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从而选出最适合的教师人选。
小学品德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引领者。
通过招聘考试,能够选拔出具备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品德教育。
希望本文提供的试题能够为小学品德教师招聘考试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1.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发表了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
“学会关心”的具体要求包括:①关心自己的健康②关心他人、关心家庭、关心朋友③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④学会相互尊重、友好相处⑤学会理解别人⑥学会说服别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诚信是金》中“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言必信,行必果B.诚实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诚实不需要理由3.曹雪芹写《红楼梦》经历了10年的艰辛,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费了27年时间,徐霞客用27年写完《徐霞客游记》,司马迁写《史记》15载忍辱负重……这些事例说明()。
A.成功来自于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B.失败是成功的阶梯C.胜败乃兵家常事D.失败了不要灰心丧气4.20世纪末,激光照排彻底超越了传统的印刷术。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把中文印刷术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
它的发明者是()。
A.王永明B.比尔·盖次C.王选D.裘伯君5.()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A.大西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太平洋6.西班牙被称为旅游王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西班牙文化。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①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②米开朗琪罗的《胜利女神》③毕加索的绘画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⑤斗牛()。
A.②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⑤7.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
A.因材施教B.为人师表C.创新与实践D.教会学生学习8.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这句话表现的主要是()对人成长的影响。
A.养成教育B.人道主义教育C.集体主义教育D.情感教育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
“火把节”是()传统节日。
A.彝族B.布依族C.蒙古族D.傣族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
词作者是()。
A.聂耳B.田汉C.冼星海D.乔羽11.如果将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作为教学《放飞和平鸽》的导入,那么,围绕主题的问题设计比较合适的是①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②歌曲的主题是什么?③歌曲的风格是什么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⑤听此歌时,你有何感受?⑥你愿意生活在歌里所描绘的世界中吗?为什么?()。
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12.“祝你平安”设计了模拟打电话的活动,拨打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应准确、及时,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报警程序是①拨通电话122 ②说明受伤程度③说明确切地址④说明肇事车情况()。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13.环境保护是贯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个重要主题。
是()标志。
A.回收标志B.中国环境标志C.绿色食品标志D.中国节水标志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就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清明节15.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的“气象名城”有好几个。
其中“日光城”是指()。
A.重庆B.乌鲁木齐C.南京D.拉萨16.民谚“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五月船”指的是()举行龙舟赛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清明节17.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他说:“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
”他所表达的意义是()。
A.相信自己B.认真负责C.珍惜时间D.谦虚谨慎18.生活中的问题与压力往往会给人带来负面情绪,如果不懂得适当宣泄和自我调节,将对健康不利。
下列()是有效调节情绪的方法。
①合理宣泄②乐观对待③自我暗示④理性升华⑤换角度思考A.①②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⑤19.“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永不干涸”。
这句话表达的主题意义是:要成功演绎自己的社会角色,就要()。
A.学会独立生活B.学会团结合作C.学会独立思考D.学会包容宽厚20.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国际消费者联盟确定每年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A.12月4日B.4月22日C.3月15日D.5月31日21.《在一根细绳面前》是“公共生活讲道德”单元的一个主题材料,讲的是老一辈革命家任弼时不搞特殊化,自觉()的故事。
A.遵守公共秩序B.爱护公共设施C.注意公共安全D.保护公共环境22.“让墙三尺又何妨”是一个通俗易懂的美德故事。
说明邻里之间应该()才能和睦相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相互谦让C.热心帮助D.互相关心23.“大自然发怒了”主题中,教材以地震、洪灾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自救的方法,从而增强生存能力。
被掩埋在废墟中,不正确的求生避险方法是()。
A.敲击旁物B.保护头部C.大声呼救D.轻移重压物24.主题“听听它们的呼唤”中,教材用“蛙满塘,谷满仓”提示学生:青蛙多了,害虫少了,庄稼丰收了。
浅显地渗透了()知识。
A.植物学B.动物学C.生物学D.生态学25.开展“退卡还林”活动,有利于保护森林,让学生了解森林是“地球的肺”,它有()等作用。
①防风固沙②涵养水分③调节气候④净化空气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6.从“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到“卢沟桥事变”日寇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其中发生在()的“南京大屠杀”至少有30万中国同胞被杀害。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
A.1937年12月13日B.1931年9月18日C.1937年7月7日D.1945年8也15日27.《只有一个地球》单元“我们不要被红牌罚下”主题文字中有这样的描述:连续三天,我们看到了地球妈妈亮给我们的三张黄牌!也许有一天,她会亮出红牌!这三天指的是3月21日、3月22日、3月23日,它们分别是()。
A.世界森林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B.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人口日C.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D.世界水日世界人口日世界气象日28.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友好关系,促进合作。
国际上,有许许多多的组织在为人类的和平而努力。
()是属于为和平服务的组织。
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②联合国安理会③国际红十字会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⑤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29.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成就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如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就是()人创造的。
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巴比伦30.《学会合作》单元“背风站着的麻雀”中,老麻雀的话:“世界上的树很多很多,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我们麻雀也是一样,何必强求别人跟你一样呢?他只是背风站着,有什么不好啊!”表现的主题意义是()。
A.合作需要求同存异B.合作需要配合默契C.合作需要团结一致D.合作需要齐心协力二、判断说明(判断下列观点正确与否,并结合具体事例简要说明理由。
10分)31.创造并非高不可攀,它不是大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
创造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平凡的生活中到处蕴藏着创造的机遇。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2、《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请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①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哪些?(4分)②结合教学,试就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举例说明。
(6分)33.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案例: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天,看到一群小孩用弹弓打树上的小鸟,有感而发,做了一首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又有一天,白居易到池塘边喂鱼,并欣赏鱼儿,正好遇上一群小孩在那里垂钓。
他又做了一首诗:“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①这个案例表达的是一个什么价值主题?(2分)②有人说:我们对待万物应该是“爱它不一定要拥有它,养它就不应该抛弃它。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8分)四、分析说明(15分)34.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诚实的经典故事,其中“狼来了”的故事告诉学生不诚实的行为会导致不幸。
课堂上,有的学生提出:有时,人们撒了谎而并没有受到惩罚。
你认为怎样解释这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五、教学活动设计(25分)35.试着运用《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理念,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文明遗产知多少”的教学设计。
提示:《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第四单元《人类文明的足迹》共有四个二级活动主题,分别是:“灿烂的古代文明”;“伟大的科学成就”;“绚丽的文学艺术”;“文明遗产知多少”。
其中“文明遗产知多少”主题下的两段提示文字分别为:“人类的文明就像蜿蜒前行的灿烂长河。
沿着前人的足迹,我们可以寻找文明遗产,可以饱览历史长河中那绚丽的风光。
”“把我们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资料卡片,与前面制作的一些卡片合成一个小题库。
有了小题库,就可以开展‘文明遗产知多少’的擂台赛了。
如果有兴趣,把小卡片装订起来,这样,我们就又多了一个集体创作的小手册了。
”教学设计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以及活动过程等。
《文明遗产知多少》教学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