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认证监管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
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是当前各国联合营造优质安全食品药品的重要工作,其实施也与政府机构、食品药品生产企业、销售店家及消费者共同协作有关。
为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法规制度完善。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立法,健全管理规范,明确监管职责,增强法律责任感,减少避责现象的出现,以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同时要不断更新监管标准,使其能够与技术发展相匹配,紧跟国际标准,保证食品药品的安全性。
二、监管设备齐全。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不断改善监管技术和设备,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严格控制进出口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确保市场上所销售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技术人员培训。
要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力,进行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水平,以及熟悉运用检测设备,掌握相关技术知识,有效控制食品药品安全问题。
四、强化执法力度。
认证机构管理手册
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负责认证机构的监督治理工作。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治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认证机构的设立和相关审批及其从业活动的监督治理工作。
信用即相信采纳,是指认证机构通过科学的手段、严谨的作风、规范的程序、专业的人员、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结果证明机构实施认证活动的能力,提高公信力,以取得社会信任和对认证结果的同意与采信。
公正公开、客观独立、老实信用是认证机构应当遵循和遵守的差不多原则,在认证活动中这三项原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公正公开是实现客观独立的前提,客观独立是建立老实信用的基础。
公开即透明或不加隐蔽,是指认证机构、认证活动和认证结果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以外都应该透明和公开。一是认证机构的组织结构、治理要求、业务范围等信息应该公开;二是实施认证的依据、规范、规则和相关要求应该公开;三是认证实施过程和结果应该公开。
客观即存在、真实、活动、联系和不依靠,是指认证机构依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认证评价要基于事实,反映和发觉被认证方的活动、相互联系及存在问题的真实性,不依靠于主观意识加以推断。
目前认证的领域在不断扩大,涉足的范围越来越广,保密性要求就越来越高,在开展特定领域认证业务时(如:涉及信息及安全的认证业务),对认证机构及认证人员提出保密性要求;认证机构自身为了规避因保密问题而带来的风险也要关于机构和人员从事相关认证活动应遵守的保密义务作出规定。
5
认证机构从事认证活动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客观独立、老实信用的原则,维护社会信用体系。
[释义]本条规定了认证机构从事认证活动应该遵循的原则。
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01.17•【文号】国发〔2018〕3号•【施行日期】2018.01.1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
近年来,我国质量认证制度不断完善,行业机构蓬勃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同时,还存在认证服务供给不足、认证评价活动亟需规范、社会认知与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
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现就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的总体部署,运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质量认证体系,促进行业发展和改革创新,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二)基本原则。
——统一管理,顶层设计。
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要求,强化对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复评价,维护质量认证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质量信号传导反馈机制,促进供需对接和结构优化。
认证机构管理办法
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认证活动,提高认证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认证机构,是指依法取得资质,对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独立进行合格评定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证明机构。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认证机构的资质审批及其从事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地方的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以下统称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所辖区域内认证机构从事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认证机构从事认证活动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客观独立、诚实信用的原则,维护社会信用体系。
第六条认证机构及其人员对其认证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资质审批第七条取得认证机构资质,应当经国家认监委批准。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认证活动。
第八条取得认证机构资质,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取得法人资格;(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施;(三)有符合认证认可要求的管理制度;(四)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300万元;(五)有10名以上相应领域的专职认证人员。
从事产品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还应当具备与从事相关产品认证活动相适应的检测、检查等技术能力。
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取得认证机构资质,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当符合《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认证机构资质审批程序:(一)认证机构资质的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国家认监委提出申请,提交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条件的相关证明文件,并对其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负责;(二)国家认监委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文件进行初审,并自收到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
某年市场监管局质量认证监督管理工作总结
开展对认证机构的专项检查,规 范认证市场秩序。
03
组织开展质量认证培训,提高企 业质量管理水平。
04
工作效果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增强 产品质量意识。
规范认证市场秩序,提高认证 机构服务质量。
增强消费者对质量认证的信心 ,提高市场监管局的社会影响 力。
促进企业持续改进,提高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04
某年市场监管局质量认证监督管理 工作总结
汇报人: 2023-11-26
contents
目录
• 工作背景与目标 • 工作内容与方法 • 工作成果与效果 • 工作问题与挑战 • 工作经验与教训 •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01
工作背景与目标
工作背景
介绍市场监管局质量 认证监督管理工作的 历史和现状
简要介绍该工作的相 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 件
宣传教育
加强质量认证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 企业和消费者的质量意识。
合作交流
与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加强沟通合 作,共同推进质量认证工作。
工作方法
严格依法行政
信息公开透明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质量认证标准 的企业进行处罚,维护市场秩序。
及时公布产品质量检查结果和相关数据, 增强公众对质量认证工作的了解和信任。
科学监管
社会监督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产品质量检测 和数据分析,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质量认证监督工作,拓 宽信息来源和监督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 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
03
工作成果与效果
工作成果
01
完成对50家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和监督审查,确保其符合相 关标准和规定。
02
对30家获证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确保其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国内认证机构面临的认证风险及有效控制
国内认证机构面临的认证风险及有效控制GB/T 27021-2007/ISO/IEC 17021:2006《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后,在认证风险应对方面对国内认证机构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该文件5.3.1条款明确要求,认证机构应能证明已对认证活动引发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并对各个活动领域和运作领域的业务引发的责任作了充分的安排(如保险或储备金)。
由此可以推断,认证风险管理必将成为国内认证机构日常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充分识别并有效控制认证风险,建立持续改进的认证风险自我防范体系,已成为国内认证机构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为什么国内认证机构要关注认证风险1.认证成果来之不易我国管理体系认证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认证数量还是从业人员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尊重。
如何从认证大国走向认证强国,如何在认证理论上创新发展,是国内认证机构面临的共同任务。
国内认证机构不能忘记认证事业发展的艰辛,应该珍惜今天取得的成果,使我国认证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
2.国际融合的新要求随着国际认证认可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认证机构纷纷走向世界,与国外认证机构逐渐呈现交融的发展局面。
因此,国内认证机构应该学习或借鉴国外著名认证机构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提高品牌和服务水平,提高理论技术研究能力,培养高素质的认证人才队伍,增强综合服务能力,积极面对认证新形势。
3.行业发展规律要求对认证风险进行控制近几年来,国内认证市场进入寿命周期的成熟期,仅仅追求认证数量不符合认证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这种客观环境下,国内认证机构必须立足于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认证技术能力,做好日常认证管理服务,培养获证组织的忠诚度。
从服务成本理论讲,开发新客户的综合成本将高于维护老客户的综合成本。
从认证风险角度讲,开发新客户带来的风险也将高于维护老客户带来的风险。
因此,优质的证后服务将成为国内认证机构未来几年的管理重点。
GSP认证质量管理制度
GSP认证质量管理制度1. 什么是GSP认证GSP认证(Good Supply Practice),翻译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指在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制定并执行一整套的标准、程序、规程和控制措施,保证质量、安全和有效性,同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2. GSP认证的意义GSP认证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质量管理规范,也是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通过GSP认证,企业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规范运营,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还能够更好地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达到医疗市场监管的基本要求。
3. GSP认证质量管理制度的要点GSP认证质量管理制度是指建立在GSP认证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制定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
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是GSP认证的基础,也是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人员配置、质量管理人员及其培训、质量职责的明确等等。
企业应该按照GSP的要求,建立一套制度完整、职责明确的组织结构,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规范。
3.2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GSP认证的核心,也是药品生产与流通企业质量控制的必要环节,是药品质量安全控制和保障的前提条件。
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质量方针与目标、质量保证手段、质量标准体系、质量保证职责及管理、质量审核制度、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等方面。
3.3 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主要与药品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有关,主要是针对药品原材料、辅料、药品质量控制、药品标识、存储、检验、审批、出库等流程,建立一套能够有效监控和控制药品质量风险的控制体系。
3.4 质量改进体系质量改进体系主要是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保证不会再次发生。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改进体系,包括内部审核、改进措施开发和实施、有效性验证等等。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指导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认证认可综合规定【发布部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2.06.21【实施日期】2012.06.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的通知各认证机构:现将国家认监委制定的《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积极做好相关工作。
各单位对开展认证机构社会责任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请及时与认监委联系和反馈。
联系人:认可监管部认可监管处联系电话:010-********传真:010-********附件:《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附件: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结构的需要,组织引导认证机构按照“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要求,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提升认证质量、保证认证的有效性,促进我国认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认监委就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责任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正确认识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一)履行社会责任是认证活动的本质要求。
认证是向社会提供产品、管理体系或服务满足标准和技术法规等特定要求的信用证明,其核心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
坚持规范运作、诚实守信是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也是认证事业存在和发展之基础。
(二)履行社会责任是认证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认证的公信力在于认证活动获得的社会认可和信任。
认证机构只有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才能提升认证在社会公众中的普遍认同感、信任度和满意程度,进而促进政府、消费者和社会采信认证结果。
(三)履行社会责任是认证机构的重要义务。
“诚信”和“责任”集中反映着认证的价值理念。
认证机构只有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管理,严守执业道德,规范运作,才能保证认证的有效性,维护认证市场的有序发展。
认证监管工作总结
认证监管工作总结1. 引言认证监管是指对认证机构和认证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工作,旨在确保认证的公正、可靠和有效性,并保护消费者和公众的权益。
本文将总结近期认证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绩。
2. 任务和职责认证监管的任务和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制定和完善认证监管政策和规章制度; - 监督和管理认证机构的登记注册和备案工作; - 审核和批准认证机构的认证方案和标准; - 监督和评估认证机构的运行和管理; - 处理认证机构和认证活动的投诉和纠纷; - 加强对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 加强国际间的认证监管交流与合作。
3. 主要工作内容近期认证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认证机构的登记注册和备案为了确保认证机构的合法运行和认证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加强了对认证机构的登记注册和备案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加强对认证机构的审核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认证机构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认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2 认证方案和标准的审批认证方案和标准是认证活动的核心内容,对认证的公正和可靠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加强了对认证方案和标准的审批工作,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保证认证活动的公正、可靠和有效性。
3.3 认证机构的运行和管理监督认证机构的运行和管理是保证认证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
我们加强了对认证机构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认证机构的管理问题,提高了认证机构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3.4 投诉和纠纷的处理在认证活动中,难免会发生投诉和纠纷。
我们加强了对投诉和纠纷的处理工作,依法公正地处理各类纠纷,维护了认证活动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5 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的培训和监督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认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加强了对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升了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认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 成绩总结通过我们的认真努力和不懈奋斗,近期的认证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成立了一支专业的认证监管团队,加强了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的能力; - 完善了认证监管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提高了监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 加强了对认证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了认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 加强了对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升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 积极开展国际间的认证监管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我国认证监管的国际影响力。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主要包括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严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和改进监管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1.加强监管体系建设(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修订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加强监管机构建设,配备专业的监管人员和设备,提高监管的执行力和技术水平。
(3)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管控体系,包括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农产品检测与监测体系等,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2.严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1)加强农产品质量抽检和监测工作,加大对重点农产品的检测频次和覆盖面。
(2)加大对农药、兽药、化肥等农产品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管力度,严查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情况。
(3)加强对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严禁使用非法添加剂和劣质原料。
(4)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农产品质量造假行为。
(5)加大对农产品市场销售的监管力度,查处违法销售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1)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认证体系的建设。
(2)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与国际接轨,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的监管,提高认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公信力。
4.加大监管力度(1)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的培训与指导,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加强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严格审核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资质和农产品的注册登记情况。
(3)加大对农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质量问题严重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惩戒和限制。
5.改进监管方式(1)加强与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电商等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合作,共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推广使用电子监管码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产品质量追溯和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3)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加强HACCP体系认证监管
加强HACCP体系认证监管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出口食品安全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受关注和最为敏感的问题。
由于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HACCP体系认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时曝光,近年来,国家认监委依据“问题导向”的监管原则,加强和改进对HACCP体系认证的监管工作。
开创了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管与出口备案监管联动和在备案中采信第三方HACCP体系认证结果的监管新格局。
作为地方认证监管执法人员,连续多年组织开展辖区内食品农产品认证监管和备案检查工作,结合辖区出口食品备案企业HACCP体系认证实施情况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如何提高HAACP体系认证监管工作的有效性,积极推进采信第三方认证结果进行了思考,以下是自己对以上问题的初浅的认识。
参评企业缺专家指导认证机构专业能力不足在出口备案评审和认证监管检查中了解到,获证企业中绝大多数由认证咨询人员提供咨询服务。
被检查的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体系的策划缺乏食品加工行业专家的指导,HACCP小组成员对HACCP原理和GB/T27341-2016标准不熟悉,欠缺相关食品卫生安全专业知识。
在体系策划和建立过程中,对相关法律法规识别和收集不够,特别是对出口国或地区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够了解,危害分析和控制措施针对性不强。
具体存在的问题有:产品描述不规范,关键信息缺失;危害识别不充分;关键控制点的识别不全,关键限值的设定不具有直观和可操作性,监控记录的设置不能反映监控措施的实施情况,显著性危害与控制措施对应关系不明显;关键控制措施有效性的证据不充分。
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HACCP体系未得到持续有效实施,改进意识不强。
具体表现在GMP和SSOP 运行记录不全,运行效果达不到规定要求,应急预案和产品召回计划未进行演练和修订;HACCP计划的确认、验证和更新流于形式,食品防护计划的评价确认和更新不及时;CCP 点无标识或未标识关键限值或操作限值、监控频次;部分企业CCP点监控设备损坏或不再使用,监控记录照旧填写,HACCP计划未实施。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12.31•【文号】国认法[2009]52号•【施行日期】2009.12.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加强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认法[2009]52号)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贯彻落实全国质检系统认证执法监管试点工作会议精神,现将《关于加强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各地在实施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反馈国家认监委政策与法律事务部。
附件:关于加强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附件:关于加强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2008年至2009年,国家认监委在10个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和6个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了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各试点单位认真部署、积极实践、勇于创新,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并探索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
为在全系统进一步推广和加强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加强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积极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借鉴认证执法监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致力于探索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认证执法监管体系。
(二)工作原则。
坚持围绕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提高认证执法监管效能、创新服务理念;坚持围绕履行质量宏观管理职能的工作重心,强化认证执法监管的体制与机制建设,提升认证执法监管和服务的能力;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认证执法监管体系的建设工作;坚持强基础、重实效的工作方法,从实际出发,从基层入手,构建适应本地区发展的认证执法监管体系。
认证机构管理办法(2020修订)
认证机构管理办法(2017年11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93号公布,根据2020年10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1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认证活动,提高认证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认证机构,是指依法取得资质,对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独立进行合格评定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证明机构。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主管认证机构的资质审批及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所辖区域内认证机构从事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认证机构从事认证活动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客观独立、诚实信用的原则,维护社会信用体系。
第六条认证机构及其人员对其认证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资质审批第七条取得认证机构资质,应当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认证活动。
第八条取得认证机构资质,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取得法人资格;(二)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设施;(三)有符合认证认可要求的管理制度;(四)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300万元;(五)有10名以上相应领域的专职认证人员。
从事产品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还应当具备与从事相关产品认证活动相适应的检测、检查等技术能力。
第九条认证机构资质审批程序:(一)认证机构资质的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条件的相关证明文件,并对其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负责。
(二)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文件进行初审,并自收到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
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技术认证的证书有效期管理
技术认证的证书有效期管理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技术认证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技术认证证书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能力和实力的象征。
然而,技术认证证书的有效期管理却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有效期管理不当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影响证书的有效性和企业的声誉。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技术认证证书的有效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针对技术认证证书的有效期管理,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
企业应该对技术认证证书的有效期设定明确的规定,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也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有效期,并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估制度。
其次,在技术认证证书的有效期管理中,需要注重对持证人的培训和再认证。
当技术认证证书即将到期时,企业应及时通知持证人进行培训和再认证,确保其技能和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更新和提升。
这样既能确保技术认证证书的持续有效性,也有利于提升持证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另外,在技术认证证书的有效期管理中,应该加强对证书真实性和有效性的监管。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证书管理系统,确保技术认证证书的真实有效。
加强对证书的审核和跟踪,及时发现假证等问题,保证技术认证证书的权威和可信度。
此外,在技术认证证书的有效期管理中,应该注重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变革,某些技术认证证书可能会逐渐失去其市场需求和影响力。
企业应及时调整技术认证证书的有效期,确保其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相适应,提高证书的实用性和竞争力。
还有,技术认证证书的有效期管理中,应该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分析。
企业需要关注国家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对技术认证证书的影响,不断改进和优化证书有效期管理措施,确保其与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技术认证证书的有效期管理中,不仅要注重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的更新,还要重视持证人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行。
关于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监管的研究
关于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监管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监管的重要性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在认证认可行业监管现状分析中发现,目前行业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存在一定的监管缺失。
检验检测行业监管需求分析表明,当前监管需求迫切,需要加强对行业的监管措施。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加强监管措施建议,包括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管制度等。
监管措施实施难点需要充分考虑,同时还需要对监管效果进行评估。
由此可见,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监管是十分重要的,未来应该在提高监管力度、加强合作机制等方面持续努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行业的监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行业、研究、现状、需求、措施、建议、难点、效果评估、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是保障商品质量和市场秩序的重要环节,其监管工作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质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际贸易的不断融合,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的规模和重要性不断扩大。
当前国内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存在着监管不到位、标准不一、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得产品质量监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各国纷纷加大力度,加强监管规范,提高监管水平,以确保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中国作为全球商品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的监管水平,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
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监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监管对于推动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监管可以有效提升行业的专业水平和认可度,保障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规范监管能够有效防范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区县管理体系认证监管方案(2篇)
区县管理体系认证监管方案1. 引言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区县管理体系认证监管方案,以确保区县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和监管。
区县管理体系认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提高区县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区县发展。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方案对于确保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 认证监管体系建设为确保区县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进行,需要建立完善的认证监管体系。
监管机构应当按照以下步骤来建设认证监管体系:2.1 制定监管规范监管机构应制定相应的认证监管规范,明确认证的目标、范围和标准,并明确认证所需的文件和资料。
同时,还应制定监督检查的流程和标准,以确保监督检查的公正、客观和严谨。
2.2 设立监管机构监管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认证监管机构负责区县管理体系认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该机构应拥有合适的人员和技术条件,能够对认证过程进行全面监管。
2.3 建立监管数据库监管机构应建立认证监管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认证相关的数据和文件。
该数据库应具备安全、可靠和便捷的特点,便于监管机构进行信息查询和数据分析。
2.4 开展监督检查监管机构应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对已认证的区县进行抽查和核查。
检查内容包括认证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程度等。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情况,监管机构应采取相应的整改和处罚措施。
3. 监督机制建设为建立有效的认证监管机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机制:3.1 建立举报机制监管机构应建立认证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对认证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举报。
认证机构应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经核实属实的举报进行处理和追责。
3.2 加强监督执法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区县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的监督执法工作,对认证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认证机构,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确保认证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3.3 建立追责机制对于存在认证作假、违规行为的区县,监管机构应建立追责机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此举可强化区县对认证过程的重视,增强认证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18.09.25•【文号】国市监认证〔2018〕173号•【施行日期】2018.09.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认证认可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市监认证〔2018〕17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目前,认证检测活动蓬勃开展,在服务制造业、生态环境、战略新兴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全国认证机构共计470家,有效认证证书175万张,涉及获证组织58万余家;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6327家,年均出具检验检测报告3.76亿份。
但是,目前在一些认证检测领域还存在程序不规范、有效性不高、企业获得感不强、“认证检测乱象”等问题。
为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和《“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关于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活动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现将进一步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工作相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和完善认证检测市场监管的重要意义认证检测工作是质量认证体系的主要载体,是国际通行、社会通用的证明各类市场主体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的市场化评价工具。
加强和完善对认证检测市场的监管,是发挥质量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本质属性和作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大市场监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对于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破除认证检测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实现行业优胜劣汰的重要意义,要把认证检测市场监管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综合监管作用,常抓不懈,进一步落实好“放管服”改革要求,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竞争环境、消费环境。
如何提高认证监管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认证监管的有效性
李若广;仇爱国
【期刊名称】《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认证监管的目标是促进认证合法、稳健运行,维护认证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这一目标决定了认证监管部门的职责定位应当是依法监管、维护形象、促进发展。
认证监管部门要正确履行职责,实现监管目标,必须在先进的监管理念指导下,按照依法监管、科学监管、适度监管的原则,对认证活动实施监管。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李若广;仇爱国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济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如何提高产品认证的有效性
2.如何提高党建认证工作有效性
3.如何提高计量认证评审的有效性
4.如何提高质量体系认证后的运行有效性
5.如何提高认证实施活动的有效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要点的通知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2.02.21•【字号】鄂市监办认检〔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市场监管局:现将《2022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2022年2月21日2022年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要点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
我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会议、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促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
一、树牢服务意识,促进认证检验检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1.提高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审批效率。
在全面推行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资质认定技术评审方式,完善告知承诺程序流程,增强网上办理服务水平,探索电子证书应用,提升机构办证体验。
2.推进检验检测认证集聚发展。
坚持检验检测认证集约化发展方向,继续加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湖北)武汉园区建设,积极推进襄阳、宜昌等地建设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促进各地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检验检测认证影响力。
支持各地围绕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发展布局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
3.积极引导质检中心建设发展。
按照总局关于国家质检中心重点建设领域布局,结合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主管部门、技术机构、大专院校及相关行业龙头企业等各方积极性,积极谋划我省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建设方向,做好存量优化与增量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监 管实践活 认 证监 管的 目标是促 进认证 合法 、 稳 求相比, 与和国际接轨的要求相比, 与认证 监管理念是一种监 公正性、 权威 监管工作的实际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 动的指南。国家认监委在认真总结过去认 性和有效性。这一目标决定 了认证监管部 距 。因此 , 必须 加快立 法步伐 , 以法律 、 法 证监管经验 教训 的基础上 ,借鉴国际先进
初步构建 ,为认证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 的途径和方法 。
定了良好 的法律基础 ,但与认证发展的要
— — —
取纠正措施,另一方面可加强对认证服务
督促 和提醒 , 使其更加自觉地 要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 科学、 先进的 机构 的约束、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 0 0睥
第 1 期 2
维普资讯
义务关系的各种法律 形式。我国认证认可
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主要分以下三个层
级 : 认证认 可法律 、 一是 行政 法规 ; 二是认
科 学 监 管
要实行科学的监管方式。认证制度建 立和实施环节有效性可从认证源头上保证
科学监 管是 指认证监管部 门运 用科学 认证的有效性 ,但对认证活动和认证结果
依规活动 , 实珊稳 健发展。
监 监管结果的合法性 必须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 , 在监管制 前 ,我国以若干 部法律 中有 关认证认可活 证监管行为 、 管过 程、 和规范性 , 以权代法 、 情代 法、 不能 以 越权 度上有 所创新 , 有所突破 。 要根 据监管理念 动 的规 定为 核心 , 《 以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认 更不能执 法犯 法、 徇私枉 法。 的要求和监管工作 的需要 ,摒弃不合 时宜 证认可条例 》 为基础、 以行政监管规章为 执 法 ,
的原则 , 对认证活动 实施监管 。
监管法律体 系。
制, 打牢一个基础 , 建设一支 队伍 。这一
依 法 监 管
其次, 要树立良好的法制意识。 要实现 理念的创新 , 了认证监管 的发展方 向, 体现 依法监管,必须保证所有的监管工作都在 体现了我国认证 的客观实际 ,体现了监 管
依 法监 管是 指 认证 监管 部 门依 照 法 法律的框架内实施,认证监管人员所有的 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使认证监 管工作有了 律 、法规对认证 活动 实施监 管的行为和过 监 管活动都要依法进行。依法监管要求认 明确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是指导监管工作 程 , 目的是为了监督认证活动各方依法 、 证监管者必须知法懂法 ,学会运用法律法 有 效开展的科学理念 ,是监管实践的行为 其
辅助的法律法规框架已初步构建。
其三, 要建立严格的执法程序。 程序决 的监管制 度 , 步建立评 级 、 逐 预警 、 分类监 定结果, 严格、 规范的执法程序是依法监管 管、内控评价等制度,为监管工作提供保 认证认 可法规 ,泛指规范与调整人们
证。
在认证认可活动中产 生的社会关系和权利 的重要保证 。
规指导监管工作,用法律法规约束监管行 准则 , 加以贯彻 和落 实。 必须 为; 依法监管要求监管者必须做到行为规 要建立科学 的监管制度。在新的监管 首先, 要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 法律法 自觉守法、 正人正己、 公正廉洁, 依法实 形势下 , 依靠传统的监管模式 已不能适应 规是监管者的武 器 ,是依法监管的基础和 范、 施许可、 依法开展检查、 依法行使处罚、 保 监管工作 的需要 ,这 就要 求认证监 管部 门 依据 ,也是实施 依法监 管的必要条件。目
证认可部门规章;三是认证认可行政规范 的监管理念、 监管制度、 监管方式、 监管手 进行监督同样是保证认证有效性的重要手 这种监督 , 一方面可发现认证服务机构 段对认证活动 实施监 管 ,用最 小的监管成 段。 性文件。
以上认证认可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的 本获取最佳的监管效果,以实现监管目标 实施环节中存在 的问题 ,有助于其 及时采
质 量 观点
CHI A QU I Y UP R S ON N AL T S E Vl l
保证认证实施活动的规范性,从而保证认 市质量技监部门已成立专门的认证监管机 构 “ 客观独立、 公开公正、 诚实信用 的形 证结果的有效性。这种监督应当与认证服 构 , ( 质量技监部门也应成立专门的 象 , 地 市) 维护需求认证组织的信心 , 方面要 另一 务机构行业自律 、 认可监管、 同行评议、 政 认证监管机构 , 简化监管层次和环节。 科学 通过推进改革 , 千方 百计地引导认证服务 府行政监管、 市场监督等几个方面结合 , 建 配置和利用现有的监管资源 , 实现机构资 机构提高管理水平 , 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加 立起完善的监督体系,确保认证服务机构 源、 人力资源的流程化、 专业化配置, 最大 快发展步伐 。 的工作质量。 限度地发挥市、县两极质量技监部门已经 其次 ,要正确处理加强监管与认证创 要运用科学的监管方法。面对纷繁复 建立的区域监管网络的资源效率。认证监 新的关系。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认证服 杂、 千头万绪的监管工作, 认证监管部门必 管的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 ,在政策上要 务机构要实现发展, 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就 须改变过去平均使用监管资源, 眉毛 、 紧紧围绕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 必须不断创新, “ 而创新必然会伴随着风险, 胡子 一把抓的工作方法 , 努力探索认证 中心任务,充分发挥认证在经济发展中提 风险则会给认证服务机构带来收益回报。
结合 提出的国家认 门的职责定位应当是依法监管 、 维护形象、 规、 规章为经 , 以准入、 运营、 退出为纬, 逐 做法 , 中国认证 的实际 , 促进发展 。 认证监管部门要正确履行职责 , 步构建涵盖市场 准入 、 认证业务 活动 、 非现 监委 2 0 0 6年工作思路 ,即围绕 “ 规范工 实现监管目标 ,必须在先进的监 管理念 指 场监管、 现场检查、 行政处罚、 市场退出在 作 , 提高认证有效性 这一重点 做好 “ 完 导下 , 按照依 法监 管 、 科学监 管 、 适度监管 内的体系完善、 结构合理、 层次清晰的审慎 善一个体系 , 出一 条主线 ,强化 一种机 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