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历史复习测试: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真题演练【18】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答案)

高考历史真题演练【18】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答案)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1 科技成就1.(2019年江苏学业)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A .造纸术B .雕版印刷术C .活字印刷术D .指南针测向技术解析:考查材料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南宋”和“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中可以得出是活字印刷术。

答案:C2.(2019年福建学业)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推动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发明是( )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解析:指南针是航海发展尤其是新航路开辟的一项重要技术。

答案:B第18课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1.(2019年广东学业)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民间艺人创作 B.注重写实C.属于宫廷画 D.注重写意解析:结合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知识可知文人画注重借物抒情。

答案:D2.(2019年广东学业)主要以草书成就流芳后世的书法家是( )A.张旭 B.颜真卿C.欧阳询 D.苏轼解析:张旭是草书的代表。

另外三人以楷体闻名。

故选A。

答案:A考点3 文学成就(2019年浙江学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虽萎绝其亦何伤众芳之芜秽”。

这首古代著名诗歌( )A.反映了西周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B.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和浪漫风格C.透射出盛唐诗人气度的宏阔广大D.表达了宋代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这首古代诗歌是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屈原的《离骚》。

答案:B考点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1.(2019年广东学业)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对中国某一剧种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一剧种是( )A.京剧 B.元杂剧C.粤剧 D.昆曲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剧是在徽汉合流基础上形成的。

答案:A2.(2019年广东学业)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

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下面书籍内容与之相符的是( )A.《明儒学案》B.《聊斋志异》C.《三国演义》D.《儒林外史》2.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下面是代表汉字四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A. AB. BC. CD. D3.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①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田亩面积①运用算筹计算谷仓容积①用《伤寒杂病论》来治病①使用《授时历》来安排农时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4.“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

”这段文字的创作文体属于()A.楚辞B.唐诗C.宋词D.元曲5.斯特雷奇在比较希腊和中国诗歌差别时认为:“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的,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

”下列诗歌不能佐证该评价的是()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①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①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6.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①发展顺序: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①唐朝科举制度以诗赋取士,造就了诗歌的辉煌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作者被誉为“诗圣”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豪放派的代表作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①7.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研究医学,旨在“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唐代孙思邈也在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本序”中指出:“君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阶段训练 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3一轮复习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阶段训练 高三人教版历史必修3一轮复习

专题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下面为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文学诗文选本蔚成风气,白话小说大量出现·书法帖学兴起,碑帖印本广泛流通·绘画版画和年画成为新画种,民众喜闻乐见A.印刷技术发展B.城市经济繁荣C.科举制度完善D.市民文艺兴起2.我国古代一部著作有《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书末附有《活字印书法》,系统记录木活字印刷的新成就。

后人盛赞此书: “文章尔雅,绘画亦皆工致。

”此书作者是( )A.王祯B.沈括C.毕昇D.葛洪3.18世纪末,中国画师手绘了竹纸制造全套工艺流程工笔设色组画24幅(图示为抄毛头纸),由在北京的法国传教士寄往巴黎。

该组画在欧洲不断被人临摹,为欧洲提供了一种新的造纸思维方式,成为通向近代造纸机的必要阶梯。

这说明( )A.中国的造纸术开始传到欧洲B.中西方绘画艺术相互吸收借鉴C.闭关锁国政策并未得到严格执行D.中华文明促进了欧洲发展进步4.下表是中国春秋至元代理论、实验、技术在各朝代科技总积分中所占比重(%)。

据此表可知中国古代科技( )朝代理论实验技术春秋12 2 86西汉 6 9 85东汉10 14 76魏、西晋13 1 86南北朝15 123 72唐8 11 81北宋 4 6 90元8 12 80A.C.随着国家统一而发展进步D.理论指导着技术和实验5.下图是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中的壁画(摹本),该壁画详尽地展现了四象二十八星宿。

画中有一人牵牛形象和一跪坐女子形象,其身旁的星星属于牛宿和女宿,学者推测其分别象征着牛郎与织女。

该画像石( )A.体现了汉代石刻技术的高超B.凸显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C.证实了民间传说的真实性D.反映了汉代的天文学成就6.《刘消子鬼遗方》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医学专著,书中详细记载外伤、痈疽(毒疮)湿疹、疥廨的治疗技术,代表着南北朝时期外科医学的较高水平。

十年(2010-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 :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教育

十年(2010-2019)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总 :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教育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专题4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与教育考点一: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科技成就考点二: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考点三:文学成就考点四: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考点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考点六:教育事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2018年全国卷ⅠT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2.(2018年全国卷II T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答案】D3.(2018年江苏卷T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元曲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答案】A【解析】“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B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C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D项错误。

高中人教版本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高中人教版本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高中人教版本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 A . “司南”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 B .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 .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 . 活字印刷始于宋朝,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2.下图说明( )A . 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B . 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 . 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D . 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3.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着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

以下对联刻画的对象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是( )A .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B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C .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D .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4.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之相似的是( )A . AB . BC . CD . D5.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 .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 .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 .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 .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6.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

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自然流变),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改革)。

下列主要属于自然流变的是( ) A . 繁体字到简化字 B . 小篆到隶楷C . 大篆到小篆D . 秦始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7.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由繁到简的趋势,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米芾是北宋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据此,你判断他所擅长的字体是( )A . 楷书B . 行书C . 草书D . 隶书2.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封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

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B . 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C . 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用于军事D . 神话小说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3.下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

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A . 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 . “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 .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D . 工笔重彩,色彩绚丽4.我国的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以下关于四大发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①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①促进了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兴起 ①有助于世界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A. 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5.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漱玉古韵》节目中,李清照经典词作《如梦令》被重新编曲演绎:夜色中,一池湖水,水波旖旎,鲤鱼穿行其间。

荷花灯亮起,九曲桥相连,白鸟飞过,舞者衣袂飘飘。

这充分体现了《如梦令》的特点是()A.通俗B.豪放C.婉约D.怀古6.山东临沂是历史文化名城,下图是城内的“洗砚池”文化遗址。

传说,东晋时期的“书圣”幼年时刻苦练字后即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是人们名其曰“洗砚池”。

高考历史专题测试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专题测试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试卷第1页,总9页…○…………学校:___________…○…………高考历史专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项测试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4.0分,共160分)1.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

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

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2.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

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和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

这一记载A.表明此时火药已经被发明B.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C.反映火药开始用于军事D.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3.下图为宋代政府翻刻本的《九章算术》(章节部分),其中注有“魏刘徽(数学家)注,唐朝议大夫行太史令上轻车都尉臣李淳风等奉敕注释”等内容。

这表明A.算学成果受到唐宋政府的重视B.数学的发展促进了印刷术进步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数学进步D.古代数学日益重视推导与证明4.明初,刘基的《野田黄雀行》中说:“农夫力田望秋至,沐雨梳风尽劳瘁。

王租未了私债多,况复尔辈频经过。

”《畦桑词》中说“君不见古人树桑在墙下,五十衣帛无冻者。

今日路傍桑满畦,茅屋苦寒中夜啼”。

与此创作风格最为相似的是A.屈原B.李白C.杜甫D.苏轼5.李清照是宋代少有的女作家,靖康之难后,其诗词情感转为惆怅,并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佳句。

这表明宋代试卷第2页,总9页○…………装…………………订…………○…※请※※不※※要※※在※※装※※※线※※内※※答※※题※※○…………装…………………订…………○…A.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B.政治局势影响诗词创作 C.李清照词由婉约转向豪放D.程朱理学逐渐深入人心6.唐代的炼丹家作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等即已记录了火药的诞生。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0年重庆卷)15.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答案:C 从谢晋的生卒年月可以判断为明朝,《永乐大典》为朱棣时期编写,当时都成在今天北京,当时叫北平,B是元朝,D是清朝。

(10年重庆卷)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答案: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10年重庆卷)13.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

”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C 阅读材料所说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10年安徽卷)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A B C D答案:C 解题的关键抓住题干的时间限定,六安双墩汉墓,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

(10年北京卷)40.(24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衰”。

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括该著作的成就。

(8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医圣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医学著作及其成就的理解。

答案: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伤寒杂病论》成为中西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测试

高考历史 第二轮总复习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测试

高考历史第二轮总复习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测试书画艺术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书法在产生之后,出现了各种风格迥异的书法字体,产生了大量的、不同风格为代表的书法家;追求抒情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是北宋之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本讲虽然在2011年的高考中不属重点考查内容,只有江苏卷3和安徽卷13以选择题的形式分别了考查科技和绘画。

但综合2009、2010和2011三年来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比较偏爱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如:2009年全国卷14、广东卷19、上海卷2、浙江卷12,2010年有北京卷14、福建卷13,考查的形式,主要是选择题。

因此,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2011·安徽卷13)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思路点拨】本题以苏轼的作品为突破口,考查学生阅读图文资料和中国画注意写意的风格特征。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对评价的阅读不难看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不追求形似,而是注重表达作者的个性和性情。

故选A。

元杂剧与京剧元杂剧与京剧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两座高峰,其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

将中国古代戏剧概况梳理清楚,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它们不同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简表:产生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成熟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高峰京剧的形成产生清乾隆年间到道光年间,徽、汉合流成熟同治和光绪年间,出现了同光十三绝发展由北京走向全国;又走向世界(江苏省扬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15)右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

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B.这部电影,可以作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京剧的特点。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1.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的是A.文人画B.山水画C.花鸟画D.油画【答案】A【解析】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在创作上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为一体,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其中写意画最能反映文人画的风貌。

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

【名师】文人画自魏晋开始占据中国书画主导地位,在表现形式上,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2.宋朝时士大夫追求风雅,热衷收藏。

下列物品中可能被其收藏或喜爱的是A.王冕的《墨梅图》B.顾恺之的《女史箴图》C.赵孟頫的《千字文》D.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答案】B【解析】试题根据题干“宋朝时士大夫追求风雅,热衷收藏。

”可以找到做题的突破口。

王冕的《墨梅图》、赵孟頫的《千字文》是在元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在清朝,这些都在宋朝之后,故排除ACD项;顾恺之为东晋画家,时间上符合宋朝以前,因此选B。

【考点】中国的古代艺术点评:本题主要是对学生知识记忆程度的考查,联系所给选项出现的时间即可行出结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中国书画的确是一对孪生姊妹,她们以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时,常常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这个故事,道出了中国书画的魅力所在——“传神”,就是注重、追求表现精神面貌。

“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式与传统特色。

注:阿堵:六朝口语,意为这、这个。

请回答:(1)以汉字的起源说明“书画同源”的依据。

(2)据材料回答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是什么?【答案】(1)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数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1.书法家欧阳中石说:“每个人的字都有差别,正像每个人的面孔不同一样。

其实,人的面孔有多大的区别呢?眼睛、鼻子、嘴……的部位已经非常固定,然而人的妍媸差别竟如天渊,有的实在难看,有的能够倾国倾城。

字的书写也正是如此。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书法作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风格之别B.书法作品优劣有别特点各异C.欣赏书法作品之前应先了解作者D.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正像每个人的面孔不同一样,字的书写也正是如此。

”说明书法作品优劣有别特点各异,故B项正确;其它选项没有正确反映材料主旨。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书法的欣赏。

2.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②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④京剧的形成和发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商品经济发展必然反映在文化领域,那就是市民文化的形成,表现为小说的出现和繁荣,宋朝风俗画的发展,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经济决定思想,明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民主启蒙思想家,如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因此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古代的绘画;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的戏曲·京剧。

3.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连缀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图,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A.甲骨文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B.金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C.隶书字形规范,是秦朝通行的官方文字D.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笔画平直稳重【答案】D【解析】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比较容易。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

高二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试题1.如果你是唐朝的贵族子弟,那么你可能会:A.接触到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B.偷偷阅读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小说C.在街上购买到赵孟頫精美的书画作品D.在勾栏瓦肆种观看到杂技和说书等表演【答案】A【解析】首次排除B,这两本书是明清作品,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画家,勾栏是宋元时期百戏杂剧的演出场所,都可以从时间上排除,答案为A。

【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是否可以享受到以下文明成果: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③带朋友去看杂剧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A.全可以享受B.②③可以享受C.②④可以享受D.全部无法享受【答案】D【解析】①不对,楷书形成于魏晋时期;②不对,祖冲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③不对,杂剧是在元代形成;④《黄帝内经》成书是在汉代。

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全部无法享受。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文化。

点评:本题实际属于组合型选择题,采用筛选法。

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

通过肯定或否定某个选项进行排除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3.元朝时期杂剧流行,杂剧的创造和演出兴盛,城市里“瓦肆”“勾栏”纷纷出现,到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晚清则产生四大谴责小说,这反映出A.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B.民间思想的广泛传播C.文化政策影响文化现象D.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元杂剧的兴盛、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繁荣,都是适应市民阶层精神文化需要的产物,因此题干现象表明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故D项正确;AB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元杂剧4.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测评( 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0小题 , 每题 3 分 , 共 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史实结论A 东汉改良造纸术纸成为东汉最主要的书写资料B 火药于 14 世纪初 , 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 加快了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进度《齐民要术》传遍国外, 成为研究古物种C《齐民要术》推进世界农业发展变化的经典D 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明朝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分析火药传入欧洲, 推进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 使欧洲封建城堡一触即溃, 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趋衰败, 故 B 项正确。

答案 B2.据叶德辉《书林清话》 , 五代后唐时 , 在宰相冯道主持下 , 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 , 至真宗景德二年 , 书版剧增至十万。

别的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批刻书。

宋朝书坊遍布全国各地, 所售书本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测()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代替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获取了宽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分析资料表示, 唐宋期间的书本大多是雕版印刷, 这反应出雕版印刷术获取了宽泛应用。

答案 C3.中国古代从事天象观察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 有的人甚至担当高官并拥有特别的政治地位。

对于广大公众 , 天文学是一门被严苛严禁的学识, 严禁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本。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 统治者信仰“君权神授”保护统治B. 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察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久落伍分析汉代董仲舒提出了系统的“君权神授”理论, 以为皇帝是天的儿子, 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民的,人民应当绝对听从他们, 重申君权的天然合理性和神圣不行入侵性, 为此又提出“天人感觉”学说,这样一来 , 天文学就和“君权神授”挂上了钩, 故 A 项正确 ; 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题干要旨没关,故 B 项错误 ; 观察天象和打破对君权迷信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 故 C项错误 ; 中国古代天文学在世界上的成就是当先的, 故 D项错误。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

第37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湖南岳阳调研)唐朝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

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

这说明()A.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B.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象C.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理D.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解析由材料中的“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市上售买”“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可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间印刷日历的发达,不是买卖日历,故B项错误;“影响了行政管理”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C项错误;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出现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2.(广东汕头调研)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

这表明了当时()A.劳动力过剩B.轻视科技发明C.雇佣制广泛存在D.文化需求低迷解析材料“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最常用的仍然是耗费人力的雕版印刷术”说明当时不缺乏劳动力,印刷技术的革新没有得到推广,材料“元代发明了转轮排字,资本投入是增加了,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后来转轮也慢慢消失了”表明当时的技术革新没有得到应用是因为不需要节省劳动力,故A项正确;轻视科技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雇佣制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标志,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文化需求低迷与材料的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3.(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

《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时提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

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

”这说明()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测试题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测试题

1.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民社会的形成B.民间教育的发达C.宋代理学的兴起D.频繁的对外交流2.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3.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B.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C.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D.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A.历史文献关于扁鹊的记载真实可信B.名医扁鹊是大众理想化人物的化身C.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评价D.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必须保持一致5.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

下图为直接、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

由此可知()A.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B.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C.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D.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6.下图是元代画家倪瓒的《柯竹石亭图》,画面宁静柔和,干笔冷漠超然,内敛自持。

作者自题诗云:“读书衡茅下,秋深黄叶多。

原上见远山,被褐起行歌。

……遐哉栖遁身,身外岂有它。

人主行乐甚,世事将如何!”下列表述与该画作相符的是()A.描绘景物明快、栩栩如生B.表达了画家浪漫主义情怀C.表达了画家对人生、现实的感悟D.构图完整,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7.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届高考历史复习测试: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B.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2.下图中,首创“割圆术”的是数学家是( )
A.刘徽 B. 郭守敬 C.沈括
D.祖冲之
3.下列天文观测仪器是由下列哪个科学家制成的()
A.郭守敬B.石申
C.张衡D.僧一行
4.下列育种属于无性杂交的是()
①骡子的产生②瓜果的嫁接③树木的嫁接④农作物选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5.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 )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四洲志》
6.下列关于《诗经》三个部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颂是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B.雅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C.风是民间的歌谣 D.雅和颂从多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7.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写成的富丽堂皇的汉赋杰作是( )
A.《子虚赋》 B.《二京赋》C.《上林赋》 D.《刺史疾邪赋》
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属于唐朝的( )
A.边塞诗 B.山水诗C.讽喻诗 D.怀古诗
9.宋词繁荣的原因有( )
①商业繁荣②市民数量的增加③长短句的参差便于抒发感情④诗的衰落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科举制始于唐朝,但到了明清时期,却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清前期的一部小说就对此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它是( )
A.《红楼梦》 B.《醒世恒言》C.《儒林外史》 D.《聊斋志异》
11.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放松
12.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

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13.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 )
A.汉
B.唐
C.宋
D.清
14.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生②净③旦④丑 B.①净②生③旦④丑
C.①旦②生③丑④净 D.①净②丑③旦④生
15.结合右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
A.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
成为汉字
B. 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
C.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
D.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16.下列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汉字形体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B. 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C. 商代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
D.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17.2007年12月16日,泰山荣膺我国首座“中国书法名山”称号,泰山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右图“五岳独尊”石刻所示的书法为
()
A.楷书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18.“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
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19.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这幅名画指的是( )
A.《夫妇宴饮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20.在2006年6月的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成为重点推介的文化产品。

下图年画内容主要反映了( )
A.文人意趣功夫 B.民间风情 C.宫廷生活 D.渔猎活动
二、非选择题(21题13分,22题16分,23题11分,40分)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回答:
(1)材料说明司南至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

(4分)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分)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分)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3分)
22.(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

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材料二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材料三 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D
楷书
C
隶书
B
金文
A
印刷体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A、B、C、D分别指的是哪几种字体?(2分)
(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请列举出四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6分)
(3)据材料二,分析出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

(3分)
(4)据材料三,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象征了什么?据你推测它属于什么画种?(5分)
23.(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弄城,示中国富强。

(敕郑
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王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大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明史·郑和传》材料二 [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以国事,尽诚于神明乎!
——《天把之神灵庄记》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3分)
(2)从材料看,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2分)
(3)根据材料,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

(3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3分)
参考答案
1—5 BAACC 6—10 DCBCC 11—15 CBDCC 16—20 DABDB
21.(1)战国。

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

(4)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22.(1)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行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首先,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材料;其次,这一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最后,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的产生和创新提供了条件。

王羲之、张旭、颜真卿、柳公权、苏轼、启功等。

(3)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篆刻艺术。

(4)象征:繁荣与收获;欢乐;奥林匹克圣火;绿色奥运;春天的喜悦。

画种:民间风俗画。

23.(1)弘扬国威;发展与海外各国友好关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国力强大;造船等手工业发达。

(3)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

(4)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