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和分析习题答案解析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习题答案【最新】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习题答案【最新】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习题答案课程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正确地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试验设计,并能利用统计知识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处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简介《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将学习到如何正确地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从而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的方法,以及掌握基本的试验(调查)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可以对食品科学研究中拟通过试验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并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可靠的结论,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时)主要内容:介绍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性质、地位及其重要性,介绍本门课程对今后学习及工作的影响;介绍食品科学试验的特点与要求。
学习要求:了解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熟悉食品科学实验的特点与要求。
自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数据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2.5学时)主要内容:统计常用术语概念;资料的分类及整理方法;常用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资料特征数的计算;异常数据的检出。
学习要求:理解统计常用术语的含义;理解不同类型资料的性质并掌握资料的整理方法;掌握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掌握资料特征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异常数据的检出方法。
自学:部分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部分异常数据的检出方法。
作业:课后习题。
第三章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2.5学时)主要内容:介绍有关随机变量的几种常用理论分布、平均数和均数差数的抽样分布及t分布。
学习要求:掌握常用理论分布的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正确进行有关随机变量的概率计算;掌握t分布规律及其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理解均数标准误和均数差数标准误的意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压轴题14 微型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解析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压轴题14微型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从近几件高考来看,对实验考查的比重有所重要,在选择题中的主要以表格形式呈现微型实验设计与评价题呈现。
虽然“微”,但“五脏俱全,以小考大”。
它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命题,通过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分析,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时,要分析实验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实验方案是否遵循化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要求,在实际操作时能否做到可控易行。
四个选项囊括的知识较多,思维容量大,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预计2023年仍将出现此类题,且试题隐含因果关系,迷惑性更大,涉及知识更多,综合性趋强,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基本原则原则阐述科学性原则设计实验的科学性是指设计实验的原理正确、程序合理、方法得当。
如鉴别BaSO 3和BaSO 4沉淀是否溶解于酸时,如果选用HNO 3等具有氧化性的酸就不符合科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设计实验时应尽量避免选择有毒、有害的药品;尽量避免设计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并且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可燃性气体的检验、蒸馏操作中在蒸馏的液体中放入沸石等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具备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所选用的化学药品、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等在中学实验室中能够进行1.(2023•浙江1月选考)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往FeCl 2溶液中加入Zn 片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Fe 2+的氧化能力比Zn 2+弱B往Fe2(SO4)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少量K2SO4固体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Fe3+与SCN-的反应不可逆C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浅绿色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3价铁D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持续煮沸溶液先变成红褐色再析出沉淀Fe3+先水解得Fe(OH)3再聚集成Fe(OH)3沉淀【答案】D【解析】A项,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Fe2++Zn=Fe+Zn2+,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强,A错误;B项,溶液变成血红色的原因,Fe3++3SCN-Fe(SCN)3,与SO42-和K+无关,B错误;C项,铁离子可能先与单质铁生成亚铁离子,则溶液呈绿色,C错误;D项,向废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Fe(OH)3胶体,继续加热则胶体因聚沉变为沉淀,D正确;故选D。
压轴题02 表格型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解析版)-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江苏专用)
压轴题02 表格型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是近几年江苏高考对于实验的重要考查形式,表格型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仍然是2023年江苏高考实验考查的必考重点难点。
实验设计分析与评价涉及实验操作、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判断与评价,所以要求考生了解题型的知识点及要领,对于常考的模型要求有充分的认知。
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判断与评价等角度对实验进行分析,注重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涉及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探究实验、沉淀溶解平衡等选择性必修一《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知识的考查、糖类水解等常见有机物性质实验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知识的考查,因此建立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注意对实验条件及细节的把握。
1.(2023·江苏南通·统考二模)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详解】A .酸性227K Cr O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乙醇,若溶液褪色说明227K Cr O 被还原为无色离子,则乙醇表现还原性,否则则无还原性,故A 正确;B .焰色试验只能确定金属元素是否存在,不能确定具体物质,故B 错误;C .所用硝酸银溶液过量,滴入的碘化钾直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I 沉淀,不能说明是AgCl 转化为AgI ,因此不能验证K sp 大小,故C 错误;D .锌比铁活泼,形成原电池时Zn 作负极,Fe 作正极,铁钉不被腐蚀,故D 错误; 故选:A 。
2.(2023·江苏·统考一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详解】A .向溶有2SO 的2BaCl 溶液中通入气体氨气,三者反应也会出现亚硫酸钡白色沉淀,A 错误;B .向0.11mol L -⋅ 3FeCl 溶液中滴加KI -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碘离子和铁离子生成碘单质,氧化性氧化性:32Fe I +>,B 正确;C .向3NaHCO 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2NaAlO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2A1O -结合了碳酸氢根离子中的氢离子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则2A1O -比23CO -更容易结合H +,C 正确;D .将溴乙烷、乙醇和烧碱的混合物加热,产生的气体经水洗后,再通入酸性4KMnO 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含有碳碳双键的乙烯,则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D 正确; 故选A 。
试验设计习题及答案,DO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设计与分析复习题】员海燕版一、名词解释(15分)1.重复:一个条件值的每一个实现。
或因素某水平值的多次实现。
2.因素:试验中要考虑的可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条件。
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3.水平:因素所处的不同状态或数值。
4.处理:试验中各个因素的每一水平所形成的组合 5.响应:试验的结果称为响应;响应函数:试验指标与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模型ε+=),,(1n x x f y 表示,其中),,(1n x x f y =是因素的值n x x ,,1 的函数,称为响应函数。
678912.试验设计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1明确试验目的2选择试验的指标,因素,水平 3设计试验方案 4实施试验5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
3.试验设计的相关分析有哪几种?一是相关系数,即用数理统计中的两个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来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是等级相关,是把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的具体体现用等级次序排序,再测定标志等级和标志等级相关程度的一种方法。
有斯皮尔曼等级差相关系数和肯德尔一致相关系数) 4.为什么要进行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可检验有关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是否显著,从而可确定要进行试验的因素;另外,方差分析的观点认为,只需对显著因素选水平就行了,不显著的因素原则上可在试验范围内取任一水平,或由其它指标确定。
5.均匀设计表与正交表,拉丁方设计的关系6.产品的三次设计是什么?产品的三次设计是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
三、(15分)1.写出所有3阶拉丁方格,并指出其中的标准拉丁方格和正交拉丁方格123再将这六个的第一行不动,分别交换第二,三行又得到六个,共12个。
用的试验3.说明均匀设计表)6(6*6U是如何构造的?略五、分析题(30分)1由张护士和实习生刘某记录的七个病人的收缩压数据如下:病人:1234567张护士:105,149,133,160,141,120,152 刘某:110,140,138,150,130,147,158 计算斯皮尔曼等级差相关系数。
实验设计方法课后习题答案46章
▪ 习题不能用正交表78(2)L ,因为会产生混杂。
需选用正交表1516(2)L 。
表头设计如下:▪ 说明:也可有其他不同的表头设计(试验方案)。
▪ 习题 由于1AB C D A B A C B C f f f f f f f ⨯⨯⨯=======, 7f =总,故可选用正交表78(2)L ,且不会产生混杂。
表头设计如下:根据直观分析结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XB AXC C B BXC A D A 与B 的二元表,,,,,,,,,,,,,,,,,,,,,,,,,,,,,,,,,,,,,,,,,,,A 与C 的二元表,▪根据A与B的二元表,A1 B2的效果最好;▪根据A与C的二元表,A1 C2的效果最好;▪从直观分析结果可以得到,D1效果最好;▪故最优生产条件为:A1 B2 C2 D1▪(3)方差分析由于没有误差列,故不能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
但是,我们选择离差平方和最小的因素D所在的列作为误差列,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结果如下:因素的主次顺序与直观分析的一样,从显著性来看,只有AXB显著,其他的因素或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习题其中A ×B 的离差平方和349.85222.29632.148A B SS SS SS ⨯=+=+=A ×B 的自由度,,,,,,344A B f f f ⨯=+=32.14841.973 5.14024.446A B F ⨯==<故A ×B 不显著。
B ×C 的离差平方和81134.7417.6342.371B C SS SS SS ⨯=+=+=B ×C 的自由度,,,,,,8114B C f f f ⨯=+=42.3714 2.601 5.14024.446B CF ⨯==<故B ×C 不显著。
▪ 因素的主次顺序(根据极差大小或F 值大小) A D F BXC AXB B E C ▪ 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可以根据直观分析结果选择每个因素的最优水平,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A1,D1,F1,E0,B0,C0,,.,,,,,,,,,,也可以计算各因素的水平效应 根据水平效应来确定,具体如下: 对于因素A ,,,,115221319ˆ9.148927927A K T a=-=-= 224251319ˆ 1.630927927A K T a =-=-=-333721319ˆ7.519927927A K T a =-=-=-故A 的第1水平的效应最大。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八章例题及课后习题答案doc资料
0
428
0 1.162084
492
0 1.162084
512
0
0
509
0
0
Signific ance F
7.93E-05
Lower Upper 下限 上限
95%
95% 95.0% 95.0%
465.4405 471.5595 465.4405 471.5595
5.242078 12.93644 5.242078 12.93644
0.002795085 2.593838854 0.122018
例8-2
回归方程: 由该回归方程 中偏回归系数 绝对值的大 小,可以得到 各因素和交互 作用的主次顺 序为:
y=0.50475+0.00 975z1+0.03375z 2+0.00475z1z20.00575z3+0.00 725z1z3
0 0 -41.73590203
y=468.5+9.09z1 -26.56z2+z3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
1.10193312 425.1619191 1.84E-10
1.385649972 6.55956341 0.002794
1.385649972 -19.17042163 4.36E-05
SS 0.0091125
0.001626 0.0108635
MS
F
0.0091125 33.62546
0.000271
试验号
z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z2 1 1 1 1 -1 -1 -1 -1 0 0 0
z3 1 1 -1 -1 1 1 -1 -1 0 0 0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第三四五章例题及课后习题答案
试验号 x1 1 2 3 4 5 6 7
总和 平均
x2 1 1.4 1.8 2.2 2.6 3 3.4 15.4 2.2
L11
4.48L22252源自L337L12
16.8
L23
10.5
L31
1.4
L1y
0.2404
L2y
0.564
L3y
0.5245
检验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
(1)F检验
SSt
SSr
标准误差 0.001341014 0.006113002
t Stat
P-value
-210.877979 2.86E-16
88.77758147 2.89E-13
例4-8 xi yi
i
xi
1
2
3
4
5
6
7
8
9
SUM
yi 1 3 4 5 6 7 8 9 10 53
1 2
x1 2 7 8 10 11 12 10 9 8 77
L22
800
L33
8
P1
0.315761009
P2
0.412918242
P3
0.850125793
t1
7.505553499
t2
9.814954576
t3
20.20725942
例4-7
p/atm M/(mol/min)
2.01 0.763
1.78 0.715
1.75 0.71
1.73 0.695
x
y
t Stat
P-value
3.941801374 0.016934
7.505553499 0.001686
实验设计和分析习题答案解析
实验设计和分析习题答案解析《实验设计与分析》习题与解答P41 习题⼀1.设⽤三种⽅法测定某溶液浓度时,得到三组数据,其平均值如下:1x (1.540.01)mol /L =± 2x (1.70.2)/mol L =± 3x (1.5370.005)mol /L =±试求它们的加权平均值。
解:①计算权重:211100000.01w == 212250.2w == 213400000.005w == 1:2:310000:25:40000400:1:1600w w w ==②计算平均值1.54400 1.71 1.5371600 1.538 1.5/40011600x mol L ?+?+?==≈++5.今欲测量⼤约8kPa (表压)的空⽓压⼒,试验仪表⽤①1.5级,量程0.2MPa 的弹簧管式压⼒表;②标尺分度为1mm 的U 形管⽔银柱压差计;③标尺分度为1mm 的U 形管⽔柱压差计。
求最⼤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①max 0.21000 1.5%3x kPa ?=??=R E =3100%37.5%8R E =?=②33max 1109.8113.610133.4160.133x Pa kPa -?===0.133100% 1.66%8R E == ③33max1109.81109.810.00981x Pa kPa -?=== 0.00981100%0.12%8R E ==6.在⽤发酵法⽣产赖氨酸的过程中,对产酸率(%)作6次测定。
样本测定值为:3.48, 3.37, 3.47, 3.38, 3.40, 3.43,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标准差s 、总体标准差σ、样本⽅差s 2、总体⽅差σ2、算术平均误差Δ和极差R 。
解:①算术平均值: 3.48 3.37 3.47 3.38 3.40 3.433.426x +++++==②⼏何平均值: 3.42G x ==③调和平均值:63.421111113.48 3.37 3.47 3.38 3.40 3.43H ==+++++④标准差:0.0463s =⑤总体标准差:0.0422σ=⑥样本⽅差:()()()()()()2222222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0212 61s-+-+-+-+-+-==-⑦总体⽅差:()()()()()()2222222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01766σ-+-+-+-+-+-==⑧算术平均误差: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3836-+-+-+-+-+-?==⑨极差:R=3.48-3.37=0.117.A 与B 两⼈⽤同⼀分析⽅法测定⾦属钠中的铁,测得铁含量(µg/g )分别为:分析⼈员A :8.0,8.0,10.0,10.0,6.0,6.0,4.0,6.0,6.0,8.0 分析⼈员B :7.5,7.5,4.5,4.0,5.5,8.0,7.5,7.5,5.5,8.0 试问A 与B 两⼈测定铁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α=0.05)解:①算术平均值:8.08.010.010.0 6.0 6.0 4.0 6.0 6.08.07.210A x +++++++++==7.57.5 4.5 4.0 5.58.07.57.5 5.58.0 6.5510B x +++++++++==②⽅差22222222222(8.07.2)(8.07.2)(10.07.2)(10.07.2)(6.07.2)(6.07.2)(4.07.2)(6.07.2)(6.07.2)(8.07.2) 3.7101A s -+-+-+-+-+-+-+-+-+-==-22222222222(7.5 6.55)(7.5 6.55)(4.5 6.55)(4.0 6.55)(5.5 6.55)(8.0 6.55)(7.5 6.55)(7.5 6.55)(5.57.2)(8.0 6.55) 2.3101B s -+-+-+-+-+-+-+-+-+-==-③统计量3.71.62.3F == ④临界值0.975(9,9)0.248F = 0.025(9,9) 4.03F =⑤检验∵0.9750.025(9,9)(9,9)F F F <<∴A 与B 两⼈测定铁的精密度是⽆显著性差异8. ⽤新旧两种⼯艺冶炼某种⾦属材料,分别从两种冶炼⼯艺⽣产的产品中抽样,测定产品中的杂质含量(%),结果如下:旧⼯艺:2.69,2.28,2.57,2.30,2.23,2.42,2.61,2.64,2.72,3.02,2.45,2.95,2.51 新⼯艺:2.26,2.25,2.06,2.35,2.43,2.19,2.06,2.32,2.34试问新冶炼⼯艺是否⽐旧⼯艺⽣产更稳定,并检验两种⼯艺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α=0.05)解:(1)①算术平均值: 2.69 2.28 2.57 2.30 2.23 2.42 2.61 2.64 2.72 3.02 2.45 2.95 2.512.5713x ++++++++++++==旧2.26 2.25 2.06 2.35 2.43 2.19 2.06 2.32 2.342.259x ++++++++==新②⽅差22222222222222(2.69-2.57)(2.28-2.57)(2.57-2.57)(2.30-2.57)(2.23-2.57)(2.42-2.57)(2.61-2.57)(2.64-2.57)(2.72-2.57)(3.02-2.57)(2.45-2.57) (2.95-2.57)(2.51-2.57)13-10.0586s++++++++++++==旧2222222222(2.26 2.25)(2.25 2.25)(2.06 2.25)(2.35 2.25)(2.43 2.25)(2.19 2.25)(2.06 2.25)(2.32 2.25)(2.34 2.25)0.016491s -+-+-+-+-+-+-+-+-==-新③F 统计量0.05863.570.0164F ==④F 临界值0.05(12,8) 3.28F =⑤F 检验∵0.05F>(12,8)F∴新冶炼⼯艺⽐旧⼯艺⽣产更稳定(2)①t 统计量t x x -==②⾃由度22222222220.05860.0164139df -2-2=200.05860.01641391319111s s n n s s n n n n + ?+ ?==++++++新旧旧新新旧新旧旧新③t 临界值0.025t (20) 2.086=④t 检验∵0.025t >t (20)∴两种⼯艺之间存在系统误差9. ⽤新旧两种⽅法测得某种液体的黏度(mPa ·s ),如下:新⽅法:0.73,0.91,0.84,0.77,0.98,0.81,0.79,0.87,0.85 旧⽅法:0.76,0.92,0.86,0.74,0.96,0.83,0.79,0.80,0.75其中旧⽅法⽆系统误差,试在显著性⽔平α=0.05时,检验新⽅法是否可⾏。
解密15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解析版)
解密15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1.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正确选用实验装置;③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④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⑤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1)【答案】【解析】A项,SO2和H2S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杂质H2S时,SO2也会被吸收,故A项不能实现除杂目的;B项,氯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饱和食盐水在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同时,也会抑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故B项能实现除杂目的;C项,氮气中混有少量氧气,在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氧气可以与之发生反应:2Cu+O22CuO,而铜与氮气无法反应,因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除去杂质氧气,故C项能实现除杂目的;D项,NO2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2NO2+2NaOH= NaNO3+NaNO2+H2O,NO与NaOH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尽管NO可以与NO2一同跟NaOH发生反应:NO+NO2+2NaOH= 2NaNO2+H2O,但由于杂质的含量一般较少,所以也不会对NO的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故D项能实现除杂的目的;故选A。
2.【2020•浙江1月选考】Ⅱ.某兴趣小组为探究H2S和Cl2O的性质,将两种气体同时通入水中,实验装置如图:请回答:(1) 三颈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溶液呈强酸性,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 若通入水中的Cl2O已过量,设计实验方案检验________。
【答案】Ⅱ.(1)2H2S+Cl2O=2S↓+2HCl+H2O(2)用玻璃棒蘸取清液,点到KI−淀粉试纸上,如果变蓝(或变蓝后再褪色),说明Cl2O过量【解析】Ⅱ.(1)由三颈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溶液呈强酸性可知,H2S和Cl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氯化氢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Cl2O=2S↓+2HCl+H2O;(2) Cl2O具有强氧化性,若通入水中的Cl2O已过量,过量的Cl2O能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单质碘,单质碘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则检验Cl2O 已过量的实验方案为用玻璃棒蘸取清液,点到KI−淀粉试纸上,如果变蓝(或变蓝后再褪色),说明Cl2O过量。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第一次作业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1.设用三种方法测定某溶液时,得到三组数据,其平均值如下:x1̅̅̅=(1.54±0.01)mol/Lx2̅̅̅=(1.7±0.2)mol/Lx3̅̅̅=(1.537±0.005)mol/L试求它们的加权平均值。
解:根据数据的绝对误差计算权重:w1=10.012,w2=10.22,w3=10.0052因为w1:w2:w3=400:1:1600所以w̅=1.54×400+1.7×1+1.537×1600400+1+1600=1.5376812.试解释为什么不宜用量程较大的仪表来测量数值较小的物理量。
答:因为用量程较大的仪表来测量数值较小的物理量时,所产生的相对误差较大。
如3.测得某种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25.3±0.2)g/L,试求其相对误差。
解:E w=∆ww =0.225.3=0.79%4.在测定菠萝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试中,测得每100g菠萝中含有18.2mg维生素C,已知测量的相对误差为0.1%,试求每100g菠萝中含有维生素C的质量范围。
解:E w=∆ww=0.1%,所以∆m=m×E w=18.2×0.1%=0.0182ww所以m的范围为18.1818mg<m<18.2182ww或依据公式w w=w×(1±|w w|)=18.2×(1±0.1%)mg5.今欲测量大约8kPa(表压)的空气压力,试验仪表用1)1.5级,量程0.2MPa 的弹簧管式压力表;2)标尺分度为1mm的U型管水银柱压差计;3)标尺分度为1mm的U形管水柱压差计。
求最大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1)压力表的精度为1.5级,量程为0.2MPa,则|∆w|www=0.2×1.5%=0.003www=3wwww w=∆w w×100%=38×100%=3.75×10−1=37.5%2)1mm汞柱代表的大气压为0.133KPa,所以|∆w|www=0.133wwww w=∆w w×100%=0.1338×100%=1.6625×10−2=1.6625%3)1mm水柱代表的大气压:ρgh,其中g=9.80665m/s2,通常取g=9.8m/s2则|∆w|www=9.8×10−3wwww w=∆w w×100%=9.8×10−38×100%=1.225×10−36.在用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过程中,对产酸率(%)作6次评定。
中考化学1轮复习专题22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解析版)
专题22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知识网络】多种仪器连接方式的设计气体制备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的设计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设计物质性质探究实验的设计明确目的原理选择仪器药品思路方法设计装置步骤记录现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评价理论上是否可行评价操作是否简便实验评价评价是否安全可靠评价原料是否经济评价是否给环境造成污染【考点梳理】考点一、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基本要求:(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过程必须科学、严谨、合理。
(2)安全性:实验操作要尽量防止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
若无法避免有毒物质,则应采取安全措施,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体伤害。
(3)可行性: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真正切实可行,所选药品、仪器、装置经济可靠。
(4)简约性:实验设计应简单易行。
装置简单,实验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
2.实验方案设计的几种思路:(1)对比实验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设计的一种基本思路,有利于实验现象观察对比,有利于推理论证结论。
如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
(2)控制变量实验设计:一个问题常常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为了研究每一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常常采取控制变量法逐个检验,每一个现象只说明一个问题,换一个条件再检验。
综合各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作出综合性的判断。
如课本上燃烧条件实验设计和铁的生锈条件设计都是控制变量实验设计。
(3)综合实验设计: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多方面的问题,如设计一个组合实验探究某一混合气体的成分、某一气体的性质和组成等。
3.实验设计题的类型:(1)单项实验设计题:设计实验求证某一单项问题,或求证某一规律。
设计的特点是围绕某一问题设计一个指向很单一的实验,而且实验通常一步到位。
如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如下图所示)。
(2)综合实验设计题:设计实验求证多个问题,其特点是多步操作、装置复杂、现象多样。
常见的有对某气体从制取到组成、成分含量、性质、尾气处理等多项目标进行实验检验和求证。
临床实验设计测试题库及答案
临床实验设计测试题库及答案在临床医学领域,实验设计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帮助医生们对疾病进行研究和治疗方案的设计。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个临床实验设计测试题库,并附上答案,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题目一】以下哪种实验设计测试方法可以用于评估一种新药物的疗效?A. 交叉实验设计测试B.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测试C. 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测试D. 平行设计试验设计测试【答案】B.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测试【解析】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疗效评估方法。
该方法通过随机分配病人到接受新药物的治疗组或接受传统治疗的对照组,以比较两组之间疗效的差异。
这种设计测试方法可以减少因其他因素干扰而带来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题目二】下列哪种研究设计测试方法适合用于确定疾病发病的风险因素?A.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测试B.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测试C. 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测试D. 横断面研究设计测试【答案】C. 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测试【解析】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测试是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测试方法,可以用于确定疾病发病的风险因素。
该方法通过选择一组无病者,根据其暴露情况,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记录其是否发生疾病,并分析发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种设计测试方法可以观察到因果关系,可靠性高。
【题目三】以下哪种实验设计测试方法适用于研究罕见疾病的治疗效果?A. 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测试B. 横断面研究设计测试C. 细胞实验设计测试D. 单盲对照试验设计测试【答案】A. 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测试【解析】由于罕见疾病患者数量较少,进行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测试可能困难重重。
因此,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测试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
该方法通过选择一组接受新治疗方法的患者(治疗组),将结果与另一组接受传统治疗的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
虽然这种设计测试方法无法消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但对于罕见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估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题目四】在药物临床试验中,双盲对照试验设计测试是指什么?A. 参与者和研究者都不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情况B. 参与者和研究者只有一个不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情况C. 参与者和研究者都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情况D. 参与者和研究者只有一个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情况【答案】A. 参与者和研究者都不知道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分组情况【解析】双盲对照试验设计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测试方法。
试验设计与建模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试验设计与分析 第二章 习题1 在金属加工车间中有几种炉用来加热金属样品。
假设所有的炉都在同一温度上运行,尽管推测这一假设不一定为真。
随机选取三只炉并测量其加热温度,收集到的数据如下: 炉 温度1 491.50 498.30 498.10 493.50 493.602 488.50 484.65 479.90 477.353490.10 484.80 488.25 463.00 471.85 478.65(a )、炉间的温度有显著性差异吗? (b )、估计这一模型的方差分量。
解、经计算,得到如下方差分析表:(a )、由表知,炉间的温度有显著性差异。
若取05.0=α,检验P-值=0.005<05.0=α,故因拒绝原假设,有95%的把握认为炉间的温度有显著性差异。
(b )方差分量的估计结果已经展示在表中:SS A =594.530,SS E =413.812,SS T =1008.342;2 纺织厂有很多织布机,设每台织布机每分钟织出同样多的布,为了研究这一假设,随机选取5台织布机并测定它们在不同时间的产量,得出下述数据: 织布机 产量(lb/min) 1 14 14.1 14.2 14 14.1 2 13.9 13.8 13.9 14 143 14.1 14.2 14.1 14 13.9 4 13.6 13.8 14 13.9 13.75 13.813.613.913.814(a )说明为什么这是一种随机效应实验。
这些织布机的产量相等吗?(b )估计织布机间的变异性。
(c )估计实验的误差方差。
(d )给)222σσσττ+(找一个95%的置信区间。
解、(a )因为5台织布机是随机选取的,所以是一种随机效应实验; 经计算,得如下方差分析表:①原假设:H0:织布机不影响产量;H1:织布机影响产量; ②构造统计量:77.5==EMS MS F 处理; ③选定显著性水平:05.0=α;④决策:对于05.0=α,P-值为0.003<05.0=α,故拒绝原假设H0,接受备择假设H1,有95%的把握认为织布机影响产量。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77: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析版)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突破解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有相关性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实验设计与评价,涉及有机成分检验、性质探究,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
A项,乙酸乙酯在碱作用下水解,也会消耗碱,错误;B 项,苯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与溴水不发生取代反应,错误;C 项,植物油中含碳碳不饱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错误;D项,葡萄糖中含有醇羟基等,能还原高锰酸钾,正确。
2.CuI是有机合成的一种催化剂,受热易氧化。
实验室可通过向CuSO与NaI的混合溶4液中通入SO2制备CuI(2CuSO4+2NaI+SO2+2H2O2CuI↓+2H2SO4+Na2SO4)。
下列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SO2B.制备CuI并制备少量含SO2的溶液C.将CuI与母液分离并用装置制得的含SO2的溶液洗涤沉淀D.加热干燥湿的CuI固体【答案】D【解析】A.Cu与浓硫酸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SO2,图中固液加热装置可制备,A正确;B.硫酸铜与Na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I、SO2,可用该装置制备CuI并制备少量含SO2的溶液,B正确;C.分离沉淀与溶液,可选该装置进行过滤,C正确;D.加热干燥湿的CuI固体,由于CuI易被氧化,因此不能用该装置加热,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植物油中的烃基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可导致溴水褪色,褪色原因不是萃取,A错误;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而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B错误;C.因碳酸的酸性比盐酸弱,则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C错误;D.晶体逐渐变白色,说明晶体失去结晶水,浓硫酸表现吸水性,D正确,答案选D。
点睛: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浓硫酸的特性理解。
浓H2SO4的性质可归纳为“五性”:即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酸性、强氧化性。
实验设计与分析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20分)分) 1.准确度和精确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同一处理观察值彼此的接近程度同一处理观察值彼此的接近程度同一处理的观察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 2.重复和区组:重复和区组: 试验中同一处理的试验单元数试验中同一处理的试验单元数 将试验空间按照变异大小分成若干个相对均匀的局部,每个局部就叫一个区组个局部就叫一个区组 3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对能够明确区分自变数和因变数的两变数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 对不能够明确区分自变数和因变数的两变数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 4.总体和样本:总体和样本: 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组成的集合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组成的集合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若干个个体做成的总体 5.试验单元和试验空间:试验单元和试验空间: 试验中能够实施不同处理的最小试验单元 所有试验单元构成的空间所有试验单元构成的空间 二、填空:(20分)分) 1.资料常见的特征数有:(3空)算术平均数空)算术平均数 方差方差 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2.划分数量性状因子的水平时,常用的方法:划分数量性状因子的水平时,常用的方法: 等差法等差法 等比法等比法 随机法(3空)空) 3.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3空)可加性正态性空)可加性正态性 同质性同质性4.要使试验方案具有严密的可比性,必须(2空)遵循“单一差异”原则空)遵循“单一差异”原则 设置对照设置对照5.减小难控误差的原则是(3空)设置重复空)设置重复 随机排列随机排列 局部控制局部控制6.在顺序排列法中,为了避免同一处理排列在同一列的可能,不同重复内各处理的排列方式常采用(2空)逆向式逆向式 阶梯式阶梯式7.正确的取样技术主要包括:()确定合适的样本容量()确定合适的样本容量 采用正确的取样方法采用正确的取样方法8.在直线相关分析中,用(相关系数)表示相关的性质,用(决定系数)表示相关的程度。
三、选择:(20分)分)1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所引起的增加或者减少的作用,称作(C )主要效应主要效应 B 、交互效应C 、试验效应D 、简单效应、简单效应2.统计推断的目的是用(A )A 、样本推总体B 、总体推样本C 、样本推样本D 、总体推总体、总体推总体 3.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是(B )4.样本平均数分布的的方差分布等于(A )5.t 检验法最多可检验(C )个平均数间的差异显著性。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22•开封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区分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B.区分硝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研磨
C.除去CO2中的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除去NaNO3溶液中的NaCl:加过量AgNO3溶液
2.(2022•江都区一模)如表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出现气泡该固体可能是碳酸盐
B向土豆片上滴加碘酒,出现变蓝现象土豆片中含有淀粉
C称取5g 蔗糖,完全溶解在100mL水中配制的蔗糖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 D将铝片和硬铝相互刻画,铝片上出现划痕硬铝的硬度大于铝A.A B.B C.C D.D 3.(2022•兰考县一模)下列实验方案及所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A B C D
证明铁生锈需要水证明质量守恒定律证明分子不停运动证明氢氧化钠溶
液能与二氧化碳
反应
A.A B.B C.C D.D 4.(2022•邕宁区一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第1 页共48 页。
分析实验答案
实验8-6课后习题答案
实验8-6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1.KMnO4溶液的配制过程中能否用定量滤纸过滤,为什么?
答:不能,应为滤纸具有还原性,会与KMnO4反应。
2.标定KMnO4溶液时,为什么开始滴入的KMnO4紫色褪去得很慢,后来却会消失得越来越快,直至滴定终点出现稳定的紫红色?
答:Mn2+是滴定反应的催化剂。刚开始第定时,溶液中没有Mn2+或Mn2+量很少,所以反应速率慢,紫色褪去缓慢;随着滴定进行,Mn2+的量越来越多,因此反应越来越快,紫色消失的也越快。
2.试拟出一简单步骤,用吸光光度法测定水祥中的全铁(总铁)和亚铁的含量。
答:(1)标准曲线绘制。
(2)水祥中的全铁(总铁)和亚铁吸光度的测定
(a)水祥中全铁(总铁)吸光度测定:取适量样品放入容量瓶中,依次加入1 mL盐酸羟胺溶液,2 mL邻二氮菲(Phen),5 mLNaAc溶液,每加一种试剂均要摇匀,然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放置10min后,用1 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0.0 mL铁标准溶液)为参比溶液,在选择的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答:不好。因为NH3的挥发性以及空气中的CO2会使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降低,另外,吸收大量的CO2会使滴定终点拖尾,所以不好。
3.在测定水的硬度时,为何要将Fe3+,Al3+去除?
答:因为Fe3+,Al3+会使指示剂E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封闭,看不到滴定终点,因此滴定前用三乙醇胺将Fe3+,Al3+掩蔽掉。
实验设计方法课后习题答案4-6章
▪ 习题4.1不能用正交表78(2)L ,因为会产生混杂。
需选用正交表1516(2)L 。
表头设计如下:▪ 说明:也可有其他不同的表头设计(试验方案)。
▪ 习题4.2 由于1AB C D A B A C B C f f f f f f f ⨯⨯⨯=======, 7f =总,故可选用正交表78(2)L ,且不会产生混杂。
表头设计如下:根据直观分析结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XB AXC C B BXC A D A 与B 的二元表,,,,,,,,,,,,,,,,,,,,,,,,,,,,,,,,,,,,,,,,,,,A 与C 的二元表,▪根据A与B的二元表,A1 B2的效果最好;▪根据A与C的二元表,A1 C2的效果最好;▪从直观分析结果可以得到,D1效果最好;▪故最优生产条件为:A1 B2 C2 D1▪(3)方差分析由于没有误差列,故不能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
但是,我们选择离差平方和最小的因素D所在的列作为误差列,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结果如下:因素的主次顺序与直观分析的一样,从显著性来看,只有AXB显著,其他的因素或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习题4.3其中A ×B 的离差平方和349.85222.29632.148A B SS SS SS ⨯=+=+=A ×B 的自由度,,,,,,344A B f f f ⨯=+=32.14841.973 5.14024.446A B F ⨯==<故A ×B 不显著。
B ×C 的离差平方和81134.7417.6342.371B C SS SS SS ⨯=+=+=B ×C 的自由度,,,,,,8114B C f f f ⨯=+=42.3714 2.601 5.14024.446B CF ⨯==<故B ×C 不显著。
▪ 因素的主次顺序(根据极差大小或F 值大小) A D F BXC AXB B E C ▪ 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可以根据直观分析结果选择每个因素的最优水平,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A1,D1,F1,E0,B0,C0,,.,,,,,,,,,,也可以计算各因素的水平效应 根据水平效应来确定,具体如下: 对于因素A ,,,,115221319ˆ9.148927927A K T a=-=-= 224251319ˆ 1.630927927A K T a =-=-=-333721319ˆ7.519927927A K T a =-=-=-故A 的第1水平的效应最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 . . . 《实验设计与分析》习题与解答P41 习题一1.设用三种方法测定某溶液浓度时,得到三组数据,其平均值如下:1x (1.540.01)mol /L =± 2x (1.70.2)/mol L =± 3x (1.5370.005)mol /L =±试求它们的加权平均值。
解:①计算权重:211100000.01w == 212250.2w ==213400000.005w == 1:2:310000:25:40000400:1:1600w w w ==②计算平均值1.54400 1.71 1.5371600 1.538 1.5/40011600x mol L ⨯+⨯+⨯==≈++5.今欲测量大约8kPa (表压)的空气压力,试验仪表用①1.5级,量程0.2MPa 的弹簧管式压力表;②标尺分度为1mm 的U 形管水银柱压差计;③标尺分度为1mm 的U 形管水柱压差计。
求最大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①max 0.21000 1.5%3x kPa ∆=⨯⨯=R E =3100%37.5%8R E =⨯=②33max 1109.8113.610133.4160.133x Pa kPa -∆=⨯⨯⨯⨯==0.133100% 1.66%8R E =⨯= ③33max1109.81109.810.00981x Pa kPa -∆=⨯⨯⨯== 0.00981100%0.12%8R E =⨯=6.在用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过程中,对产酸率(%)作6次测定。
样本测定值为:3.48, 3.37, 3.47, 3.38, 3.40, 3.43,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标准差s 、总体标准差σ、样本方差s 2、总体方差σ2、算术平均误差Δ和极差R 。
解:①算术平均值: 3.48 3.37 3.47 3.38 3.40 3.433.426x +++++==②几何平均值: 3.42G x ==S. . . . . ③调和平均值:63.421111113.48 3.37 3.47 3.38 3.40 3.43H ==+++++④标准差:0.0463s ==⑤总体标准差:0.0422σ=⑥样本方差:()()()()()()2222222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021261s-+-+-+-+-+-==-⑦总体方差:()()()()()()2222222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01766σ-+-+-+-+-+-==⑧算术平均误差:3.48 3.42 3.37 3.42 3.47 3.42 3.38 3.42 3.40 3.42 3.43 3.420.03836-+-+-+-+-+-∆==⑨极差:R=3.48-3.37=0.117.A 与B 两人用同一分析方法测定金属钠中的铁,测得铁含量(μg/g )分别为: 分析人员A :8.0,8.0,10.0,10.0,6.0,6.0,4.0,6.0,6.0,8.0 分析人员B :7.5,7.5,4.5,4.0,5.5,8.0,7.5,7.5,5.5,8.0 试问A 与B 两人测定铁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α=0.05) 解:①算术平均值:8.08.010.010.0 6.0 6.0 4.0 6.0 6.08.07.210A x +++++++++==7.57.5 4.5 4.0 5.58.07.57.5 5.58.0 6.5510B x +++++++++==②方差22222222222(8.07.2)(8.07.2)(10.07.2)(10.07.2)(6.07.2)(6.07.2)(4.07.2)(6.07.2)(6.07.2)(8.07.2) 3.7101As -+-+-+-+-+-+-+-+-+-==-22222222222(7.5 6.55)(7.5 6.55)(4.5 6.55)(4.0 6.55)(5.5 6.55)(8.0 6.55)(7.5 6.55)(7.5 6.55)(5.57.2)(8.0 6.55) 2.3101B s -+-+-+-+-+-+-+-+-+-==-③统计量3.71.62.3F == ④临界值0.975(9,9)0.248F = 0.025(9,9) 4.03F =⑤检验∵0.9750.025(9,9)(9,9)F F F <<∴A 与B 两人测定铁的精密度是无显著性差异S. . . . .8. 用新旧两种工艺冶炼某种金属材料,分别从两种冶炼工艺生产的产品中抽样,测定产品中的杂质含量(%),结果如下:旧工艺:2.69,2.28,2.57,2.30,2.23,2.42,2.61,2.64,2.72,3.02,2.45,2.95,2.51新工艺:2.26,2.25,2.06,2.35,2.43,2.19,2.06,2.32,2.34试问新冶炼工艺是否比旧工艺生产更稳定,并检验两种工艺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α=0.05) 解:(1)①算术平均值:2.69 2.28 2.57 2.30 2.23 2.42 2.61 2.64 2.723.02 2.45 2.95 2.512.5713x ++++++++++++==旧2.26 2.25 2.06 2.35 2.43 2.19 2.06 2.32 2.342.259x ++++++++==新②方差22222222222222(2.69-2.57)(2.28-2.57)(2.57-2.57)(2.30-2.57)(2.23-2.57)(2.42-2.57)(2.61-2.57)(2.64-2.57)(2.72-2.57)(3.02-2.57)(2.45-2.57)(2.95-2.57)(2.51-2.57)13-10.0586s++++++++++++==旧2222222222(2.26 2.25)(2.25 2.25)(2.06 2.25)(2.35 2.25)(2.43 2.25)(2.19 2.25)(2.06 2.25)(2.32 2.25)(2.34 2.25)0.016491s -+-+-+-+-+-+-+-+-==-新③F 统计量0.05863.570.0164F ==④F 临界值0.05(12,8) 3.28F =⑤F 检验 ∵0.05F>(12,8)F∴新冶炼工艺比旧工艺生产更稳定 (2)①t 统计量t x x -==②自由度22222222220.05860.0164139df -2-2=200.05860.01641391319111s s n n s s n n n n ⎛⎫⎛⎫+ ⎪+ ⎪⎝⎭⎝⎭==⎛⎫⎛⎫⎛⎫⎛⎫ ⎪ ⎪ ⎪ ⎪⎝⎭⎝⎭+⎝⎭⎝⎭+++++新旧旧新新旧新旧旧新 ③t 临界值0.025t (20) 2.086=④t 检验 ∵0.025t >t (20)S. . . . . ∴两种工艺之间存在系统误差9. 用新旧两种方法测得某种液体的黏度(mPa ·s ),如下:新方法:0.73,0.91,0.84,0.77,0.98,0.81,0.79,0.87,0.85 旧方法:0.76,0.92,0.86,0.74,0.96,0.83,0.79,0.80,0.75其中旧方法无系统误差,试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检验新方法是否可行。
解:t 检验法(成对数据的比较)①t 统计量d i 分别为-0.03,-0.01,-0.02,0.03,0.02,-0.02,0.00,0.07,0.1010.03(0.01)(0.02)0.030.02(0.02)0.000.070.10d 0.01569nii dn=-+-+-+++-+++===∑若两种方法之间无系统误差,则可设d 0=0.00s 0.044dt d d ② t 临界值0.025t (8) 2.306=③ t 检验 ∵0.025t <t (8) ∴新方法是可行的秩和检验法①数据排序R 1=1+5+6.5+9+11+12+14+15+18=91.5 ③秩临界值 T 1=66 T 2=105 ④秩检验 ∵T 1<R 1<T 2∴新方法是可行的S. . . . . 10.对同一铜合金,有10个分析人员分别进行分析,测得其中铜含量(%)的数据为:62.20,69.49,70.30,70.65,70.82,71.03,71.22,71.33,71.38(%)。
问这些数据中哪个(些)数据应被舍去,试检验?(α=0.05) 解:拉依达检验法(1)①平均值62.2069.4970.3070.6570.8271.0371.2271.2571.3371.3869.96710x +++++++++==∵最大值的偏差71.3869.9671.413-= 最小值的偏差62.2069.9677.767-= 7.767>1.413 ∴首先检验62.20 ②样本标准差2.79s ③检验62.2069.9677.767p d =-=∴2p d s > ∴62.20应该被去除(2)①平均值'69.4970.3070.6570.8271.0371.2271.2571.3371.3870.839x ++++++++==∵最大值的偏差71.3870.830.55-= 最小值的偏差69.4970.83 1.34-= 0.55<1.34 ∴首先检验69.49②样本标准差0.615s2s=1.23 ③检验'69.4970.83 1.34p d =-=∴'2p d s > ∴69.49应该被去除 (3)①平均值''70.3070.6570.8271.0371.2271.2571.3371.3870.9988x +++++++==∵最大值的偏差71.3870.9980.382-= 最小值的偏差70.3070.830.8-= 0.8>0.382 ∴首先检验70.30S. . . . .②样本标准差''0.38s2s ’’=0.76 ③检验''70.3070.9980.698p d =-= ∴''2p d s <∴70.30不应该被去除∴只有62.20和69.49应该被去除格拉布斯检验法(1)①平均值62.2069.4970.3070.6570.8271.0371.2271.2571.3371.3869.96710x +++++++++==∵最大值的偏差71.3869.9671.413-= 最小值的偏差62.2069.9677.767-= 7.767>1.413 ∴首先检验62.20 ②样本标准差2.79s (0.05,10) 2.176G =④检验∵(0.05,10) 2.176 2.79 6.07G s =⨯=62.2069.9677.767p d =-=∴(0.05,10)p d G s > ∴62.20应该被去除 (2) ①平均值'69.4970.3070.6570.8271.0371.2271.2571.3371.3870.839x ++++++++==∵最大值的偏差71.3870.830.55-= 最小值的偏差69.4970.83 1.34-= 0.55<1.34 ∴首先检验69.49S. . . . .②样本标准差0.615s③临界值(0.05,9) 2.110G =④检验∵'(0.05,9) 2.1100.615 1.2871G s =⨯='69.4970.83 1.34p d =-=∴'(0.05,10)p d G s > ∴69.49应该被去除 (3)①平均值''70.3070.6570.8271.0371.2271.2571.3371.3870.9988x +++++++==∵最大值的偏差71.3870.9980.382-= 最小值的偏差70.3070.830.8-= 0.8>0.382 ∴首先检验70.30②样本标准差''0.38s③临界值(0.05,8) 2.032G =④检验∵''(0.05,9) 2.0320.380.77G s =⨯=''70.3070.9980.698p d =-=∴''''(0.05,9)p d G s <∴70.30不应该被去除∴只有62.20和69.49应该被去除11.将下列数据保留四位有效数字:3.1459,136653,2.33050,2.7500,2.77447 解:依次为3.146,1.367×105,2.330,2.750,2.77412.在容量分析中,计算组分含量的公式为W=Vc ,其中V 是滴定时消耗滴定液的体积,c 是滴定液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