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春天》重难点突破

合集下载

《找春天》教案及说课

《找春天》教案及说课

《找春天》教案及说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找春天》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读、互读、集体读等方式,提高朗读水平,培养语感。

2.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生能够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找春天》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掌握一些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正确运用一些生字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板书课题:找春天b. 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对春天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b. 学生互读、集体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c.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学习生字词:a.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b.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c.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4.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5. 课后作业:a.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找春天》的主要内容。

b. 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运用生字词,具备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分享、家长反馈。

3. 评价内容:a.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b.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找春天》教案

《找春天》教案

《找春天》教案《找春天》教案2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找春天》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找春天》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

(3)通过读课文领略春天的美丽。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发现、想象”为主要阅读方法,通过朗读、背诵的方式感悟春天的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内心喜欢这篇文章,认识春天的美丽,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通过观察春天的景物,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在读中感悟、欣赏,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同学们,春天已经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边啦,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找春天,好吗?2.游戏“摘苹果” ,复习生字。

【设计意图】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学开始采用“摘苹果”的游戏形式带领着孩子们复习巩固上节课的识字,温故知新,孩子们玩得高兴,学得开心,记得牢。

二、走进文本,寻找春天。

(一)播放录像:《春天的景色》上一节课,我们都都心中的疑团说了出来,要揭开这些难题,方法很简单,请留心看录像,看后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把看到春的美景绘声绘色说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生动的视频欣赏诗一般美丽的春天。

各色的野花,五彩缤纷的世界,让孩子们从视觉上得到美的享受!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学生把内存的春意表达出来的欲望。

(二)细读读文,感受浓浓春意。

1.对呀!春天是如此烂漫,如此迷人,有这样几个小朋友也和我们一样喜爱春天。

他们正在找春天呢!课文把小朋友找春天情景描写得可活灵活现呢!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走进课文自由读读课文,看小朋友是怎样去找春天的呢?2.学习第一、二自然段①出示句子。

课文《找春天》教学教案

课文《找春天》教学教案

课文《找春天》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找春天》。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春天的美好。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春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展示等形式,培养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春天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创造性地描述春天的美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找春天》的课件或黑板报。

2. 准备与课文相关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准备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有关春天的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边读边思考,解决生字词和新词句。

3.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讨论展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分享组内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学生分享对春天的感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找春天》的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所学词语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教师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记录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

2. 课后作业: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找春天》教案

人教版《找春天》教案

人教版《找春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找春天》。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观察、描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找春天》。

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找春天》的课件或黑板报。

2. 准备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准备相关春天的实物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提问:你们发现春天有什么变化?(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春天变化。

(3)教师总结春天的特点,引出诗歌《找春天》。

2. 学习诗歌:(1)教师朗读诗歌《找春天》。

(2)学生跟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教师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 讨论诗歌:(1)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4. 观察春天:(1)学生分组观察春天的实物道具或图片、视频资料。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描述春天的特点和美好。

5. 创作诗歌:(1)学生模仿诗歌《找春天》的格式,创作自己的诗歌。

(2)学生互相交流、欣赏彼此的创作。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找春天》。

2.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身边的春天,记录下春天的美好瞬间。

3. 孩子自己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与家长分享。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力,引导他们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现机会。

《找春天》优秀教案设计与分析

《找春天》优秀教案设计与分析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找春天》优秀教案设计与分析适用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春天、花朵、小草、阳光”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天的美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热爱春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景。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b.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春天?春天有哪些特点?2. 学习课文a.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b.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c.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讨论与思考a.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4. 拓展活动a.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让春天更加美好。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 课后思考:你们身边还有哪些春天的美景?试着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观察、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通过拓展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充满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春天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

二年级语文《找春天》教案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找春天》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和模仿、背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心,增强其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祝福春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朗读。

2.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模仿并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春天的感受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找春天》这篇课文,让学生树立起对春天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春天的感受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教具:录音机、图片、幻灯片等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春天的音乐,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期待。

2.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花朵、绿叶等特点。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将课文《找春天》在课件上展示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标题和课文,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

2.教师提问:春天有哪些特点?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学生整理答案,写在黑板上。

如:天气变暖、花朵盛开、小草变绿、鸟儿飞回来等。

第三步:朗读课文1.教师放录音,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使其读得语言流畅。

第四步:模仿课文1.教师让学生模仿课文,自行选择一幅春天的图片进行描述,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语进行表达。

2.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第五步:背诵课文1.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并准备背诵课文。

2.教师提问,学生依次背诵课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六步:讨论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春天的变化有哪些?春天的特点是什么?2.教师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喜欢的春天,增强对春天的感受和热爱。

第七步: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春天的诗歌和小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美好。

2.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幅关于春天的画,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人教版《找春天》教案

人教版《找春天》教案

人教版《找春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观察、思考、推理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认识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推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春天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面的环境,询问学生对春天的认识。

(2)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分享对春天的感受。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

(3)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春天,记录下春天的变化,下节课分享。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故事,下节课分享。

(2)和家长一起进行一次户外活动,感受春天的美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3. 分享评价:评价学生在分享春天的变化和户外活动体验时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课《找春天》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课《找春天》人教部编版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孩子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运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春天的景物,这也证明了我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然而,我也意识到,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还需加强课后辅导和巩固练习。
-观察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春天的变化,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教师可通过组织户外活动,提供观察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
-表达能力的提升: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春天的感受,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供表达框架和策略,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举例说明:
二、核心素养目标
《找春天》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与欣赏能力,通过观察春天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季节更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描述春天的景物,运用新学的词汇和句型,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加强思维发展,通过寻找春天的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积极思考和合理推理的能力;培养文化认同感,让学生在感受春天美景的同时,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春天的诗词和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这些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符合新教材对学科素养培养的要求。
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的方式,成功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踊跃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春天足迹,这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这也让我意识到,将生活实际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孩子们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孩子能迅速记住并正确运用,而有的孩子则稍显吃力。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游戏、卡片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熟练掌握生字词。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找春天活动重难点

教案找春天活动重难点

找春天活动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春天的自然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自然环境观察:花朵、草地、树木等。

2. 春天的季节特征学习: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3. 大自然保护意识教育。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春天的自然环境变化。

2. 让幼儿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并能用语言表达。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春天的自然环境,发现其中的变化。

2. 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表达春天的季节特征。

3. 如何教育幼儿保护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春天的自然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游戏法:通过春天的相关游戏,让幼儿体验春天的乐趣,加深对春天的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幼儿交流对春天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春天,培养他们的情感。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春天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观察春天的场所,如校园、公园等。

3. 准备相关的游戏教具和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自然环境,如花朵、草地、树木等,让他们发现春天的变化。

2. 让幼儿通过看视频、听讲解等方式,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3. 组织幼儿进行春天的相关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春天的乐趣。

4. 引导幼儿交流对春天的感受,让他们用语言表达春天的特征。

5. 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春天,培养他们的情感。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通过幼儿的语言表达,评价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幼儿参与游戏的情况,评价他们对春天的兴趣和参与度。

找春天教学教案参考

找春天教学教案参考

找春天教学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找春天》。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观察、思考、探究等方法,学会发现春天的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找春天》。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所描绘的春天的美。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找春天》的PPT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环境,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变化?(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变化,教师总结: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找春天》。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春天的美。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组内讨论,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学生跟读。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样的春天?(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美丽的季节。

5.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春天相关的主题(如: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天气等)。

(2)每组派代表分享本组的主题,并展示相关图片或实物。

(3)全班讨论,共同总结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找春天》,巩固生字词。

2. 实践作业:观察身边的春天,记录下春天的变化,下周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故事续编:请学生想象自己是课文中的小动物或植物,用自己的语言续编故事,描述自己在春天里的生活。

教案找春天活动重难点

教案找春天活动重难点

教案找春天活动重难点教案内容: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春天的自然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征,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

3. 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春天的图片、植物标本、画纸、彩笔等。

2. 活动场地:户外花园或公园。

三、活动过程:1. 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引导他们观察春天的自然环境,如花草树木、小动物等。

2.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向幼儿介绍春天的特征,引导他们说出春天的名称。

3.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观察和记录,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春天的景象。

4.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感受。

5. 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结果,强调春天的特征。

四、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春天的自然环境,了解春天的特征。

2. 活动难点: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春天的景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活动延伸: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春天的手工制作,如制作春天的花朵、小动物等。

2.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春天的故事讲述,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春天故事。

3. 家长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进行春天的户外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六、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春天的相关书籍、春天的视频资料、春天的图片、春天的实物标本、绘画材料等。

2. 活动场地:室内活动室、户外花园或公园。

七、活动过程:1.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阅读春天的相关书籍,了解春天的特征和变化。

2. 教师播放春天的视频资料,让幼儿更直观地观察春天的景象。

3. 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观察春天的自然环境,如花草树木、小动物等。

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春天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春天的景象。

5.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分享,让幼儿交流彼此的观察和感受。

八、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阅读和观察,了解春天的特征和变化。

2. 活动难点: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春天的景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春天》,体会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主动表达的能力。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词,并能读写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好。

3.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4.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读写运用。

(4)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小组讨论:你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反思1. 优点:(1)通过图片、音频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2)注重生字词的教学,让学生读写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不足:(1)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加强引导。

(2)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反馈不够及时,需要提高课堂互动性。

(3)对于部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和辅导。

三、教学建议1.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提高课堂互动性,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学习难度,给予更多关爱和辅导。

四、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春天的到来,大自然的变化,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

2. 生字词:暖和、盛开、音符、奔去、眼睛、留意、解冻、小鸟、牧羊、城市、桃花、柳枝。

3. 语法知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春天”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找春天》重难点突破

《找春天》重难点突破

《找春天》重难点突破一、课文内容解说《找春天》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描写了孩子们在春天来临时到田野去寻找春天,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感官找到了春天,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课题中的“找”字既点明了时间是早春时节,又是行文的线索。

课文共8个自然段。

第1至3自然段,以“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为线索,开启了寻找的浪漫之旅。

开篇连用两个感叹句,总起全文,突出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兴奋、喜悦的心情,奠定了全文欢快的基调。

接着,用一连串的动词描绘出孩子们急切地寻找春天的动感画面。

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把春天比作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第4至7自然段,围绕春天的小草、野花、嫩芽、小溪四种景物,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春天的美好。

四个问句独立成段,句式相同,用醇美的想象和充满情趣的儿童语言抒发了孩子们找到春天的喜悦之情。

第8自然段,通过两组排比句将情感推向了高潮。

“看”“听”“闻”“触”这几个动词写出“我们”是如何找到春天的,也说明春天是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的。

最后用省略号结尾,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与课题“找春天”相呼应,告诉大家春天已经来到,快快去寻找。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中小女孩弯腰探寻,呼朋引伴,小男孩兴高采烈,循声而来,这一呼一应之中,寻找的乐趣和发现的美好扑面而来,借助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寻找春天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目标这是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教学难点:1 .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2 .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四、教学内容安排本课共计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识字学词;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写“冲、姑、娘、寻”四个字。

教案找春天活动重难点

教案找春天活动重难点

找春天活动重难点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1. 准备春天的图片、实物或视频资料。

2. 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3. 准备户外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展示春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观察春天:组织学生户外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物变化,如花朵、树木、小动物等。

3. 描述春天: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春天的特点,鼓励学生用形容词和动词来表达。

4. 创造春天:学生分组进行手工活动,可以用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春天的作品。

5. 分享春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体验。

四、活动重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2. 难点: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春天的特点,并用手工材料创造春天的作品。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学生的作品,评价他们对春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喜欢程度和收获。

六、活动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学校参观学生的作品展览,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2. 春天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 春天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创作关于春天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七、注意事项:1. 确保户外活动场地的安全,避免学生发生意外伤害。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表达,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 在手工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确保学生的安全。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案找春天活动重难点

教案找春天活动重难点

找春天活动重难点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感受春天的特点,发现春天的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春天的图片或实物素材。

2. 白板或大纸一张,用于记录幼儿的观察结果。

3. 画笔、彩色纸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引入:向幼儿介绍春天的概念,引导幼儿思考春天的特点。

2. 观察春天:展示春天的图片或实物素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春天的特点。

3.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在白板或大纸上记录下来。

4. 创作春天:让幼儿利用绘画材料,创作一幅春天的画,展示他们对春天的理解和想象。

四、活动重点1. 帮助幼儿观察和发现春天的特点,如春天的花朵、草地、天气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语言描述春天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绘画展示自己对春天的理解。

五、活动难点1. 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春天的微小变化,如树叶的发芽、小鸟的归来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地用语言描述春天的特点。

3. 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想象,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六、活动延伸1. 户外观察: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让他们亲自观察周围的春天的变化,如花朵、树木、小动物等。

2.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关于春天的家庭作业,如拍摄春天的照片、画春天的画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春天的理解和观察力的发展。

2. 评估幼儿在创作春天的画时的表现,观察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八、教学资源1. 春天的图片或实物素材: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购买相关的春天的图片或实物素材,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春天的特点。

2. 白板或大纸:用于记录幼儿的观察结果和创作春天的画。

九、教学建议1. 在活动前,先带幼儿进行户外观察,让他们亲自体验春天的变化,增加对春天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找春天活动重难点

教案找春天活动重难点

找春天活动重难点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感受春天的特点,发现春天的变化。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春天的图片或实物素材。

2. 白板或大纸一张,用于记录幼儿的观察结果。

3. 画笔、彩纸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引出活动主题:春天来了,我们一起来找找春天的特点吧!2. 展示春天的图片或实物素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春天的特点。

3. 组织幼儿外出观察春天的变化,如花草树木、小动物等。

4. 幼儿将观察到的春天特点记录在白板或大纸上。

5. 引导幼儿用画笔、彩纸等材料创作一幅春天的画。

6.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作品,让大家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观察和感受春天的特点,发现春天的变化。

2.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用画笔、彩纸等材料创作一幅春天的画,并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家长带领幼儿在家附近找找春天的特点,拍照记录并分享到班级群。

2. 环境创设:将幼儿的画作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让大家一起欣赏春天的美好。

3. 教学活动:组织一次春天的主题诗歌朗诵会,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和表达春天的特点。

2. 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看是否能表现出春天的氛围和感受。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家园共育活动的实施情况。

七、活动反思:1. 反思活动过程是否符合预期目标,幼儿是否能通过活动感受到春天的特点。

2. 思考如何调整活动内容和方法,以便更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春天。

3. 考虑如何将春天的主题融入其他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多个方面得到发展。

八、活动拓展:1. 科学活动:让幼儿了解春天的气候变化,探究春天植物生长的原因。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去公园或郊外,实地感受春天的自然环境。

3. 艺术活动:让幼儿用废旧材料制作春天的手工艺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找春天》教案

《找春天》教案

《找春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春天来了”中的第一节“春天的变化”,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春天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理解课文大意。

2. 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生字词卡片、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c.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学会书写。

d. 分析课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3.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如何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描述自己身边的春天。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找春天》2. 春天的特点:a. 温暖b. 花开c. 绿树d. 鸟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找春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变化,并用照片或文字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找春天》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用普通话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理解春天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景色,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知道春天有哪些特点吗?(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解释字词的含义。

(3)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与课文内容相结合。

4. 拓展活动:(1)分组讨论:春天里,你们还发现了哪些变化?(2)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分享给大家。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身边的春天,写一段话描述春天的特点。

教学反思:1. 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2. 生字词的教学是否扎实,学生能否灵活运用?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深刻,能否联系实际情景?4.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创新点,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5. 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内容与方法(接上一节):1. 复习导入:(1)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春天》重难点突破一、课文内容解说《找春天》是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的散文,描写了孩子们在春天来临时到田野去寻找春天,并在不同地方用不同感官找到了春天,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课题中的“找”字既点明了时间是早春时节,又是行文的线索。

课文共8个自然段。

第1至3自然段,以“我们几个孩子”去寻找春天为线索,开启了寻找的浪漫之旅。

开篇连用两个感叹句,总起全文,突出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兴奋、喜悦的心情,奠定了全文欢快的基调。

接着,用一连串的动词描绘出孩子们急切地寻找春天的动感画面。

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把春天比作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第4至7自然段,围绕春天的小草、野花、嫩芽、小溪四种景物,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春天的美好。

四个问句独立成段,句式相同,用醇美的想象和充满情趣的儿童语言抒发了孩子们找到春天的喜悦之情。

第8自然段,通过两组排比句将情感推向了高潮。

“看”“听”“闻”“触”这几个动词写出“我们”是如何找到春天的,也说明春天是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的。

最后用省略号结尾,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与课题“找春天”相呼应,告诉大家春天已经来到,快快去寻找。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中小女孩弯腰探寻,呼朋引伴,小男孩兴高采烈,循声而来,这一呼一应之中,寻找的乐趣和发现的美好扑面而来,借助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寻找春天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目标这是本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脱、袄”等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字,会写“春天、寻找”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3.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教学难点:1.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

2.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四、教学内容安排本课共计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识字学词;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写“冲、姑、娘、寻”四个字。

第二课时:字词巩固;学习课文第4至8自然段;拓展运用,仿说句式;写“吐、柳、桃、荡、杏”五个字。

五、教学过程简述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激发寻春之愿。

初读课文,多元识字,初识春之讯息。

融情于读,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开启寻春之旅。

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游戏激趣。

朗读想象,积累语言,学习课文4至7自然段。

朗读想象,拓展画面,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拓展运用,仿说句式。

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实践延伸,升华情感。

六、重难点的突破1.识字教学本课生字较多,识字量大,需要遵循学生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首先,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认读生字新词。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拼音自主认读;其后,教师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读中顺势而导,读准字音。

提示学生“遮”是翘舌音。

“嫩”字的读音是难点,提示学生“嫩”字声母是鼻音,韵母是前鼻音,强调读准确。

“触”的读音易错,学生容易与“zh ù”“cù”混淆,要注意区分。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本课的14个会认字进行分类整合呈现,多元识字。

通过动作演示、看图猜字、字形演变等方式,加深对生字新词的识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同时也适当了解汉字发展的进程.(1)动作演示识字第一组由生字“脱、寻、探、解、触”组成的词语都是动词,可通过动作演示识记。

教师可引导学生做“脱”下外衣的动作,也可以让学生用手指轻轻地触一触自己的脸颊,感受“触”的动作的轻、快。

(2)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经验识字第二组由生字“袄、姑、嫩、符、杜、鹃”组成的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经验帮助识记。

学生对棉袄、姑娘是熟悉的,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讲解,强调衣字旁的字与衣服有关,女字旁的字与女性有关即可。

识记“嫩芽”一词,可出示多种植物嫩芽的图片,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识记“音符”则可以让学生联系音乐课本中所见,出示各种音符图片,直观地感受“符”是一种标记、记号,“音符”就是记录不同长短音的符号。

识记“杜鹃”,可以出示杜鹃鸟的图片,并作简单介绍,加深“杜鹃是一种鸟类”的印象。

(3)猜字读词,积累叠词教师可以做遮遮掩掩的动作让学生猜字读词,了解“遮”的意思就是“掩”,“遮遮掩掩”是一对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AABB式的词语。

从而引出课文中另外两个词“躲躲藏藏”“叮叮咚咚”。

这三个新词都是叠词,在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把叠词集合在一起认读、识记,丰富语言的积累。

(4)字理识字通过演示“羞”字的演变,能帮助学生识记。

甲骨文,像一个人手持羊头的样子。

后来,字形逐渐演变。

它的原意是指谦恭进献烤羊,后来引申为恭敬的、惭愧的。

2.写字教学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字均为合体字,教师可以集中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落实“三看”: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键笔画的穿插避让。

看结构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9个字的结构。

其中,“冲、姑、娘、吐、柳、桃”6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寻、荡、杏”3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

看比例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摆放位置的比例。

“冲、姑、娘、吐、柳、桃”6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而本课上下结构的3个字比例各不相同,“寻”是上窄下宽,“杏”是上宽下窄,可以对比书写。

“荡”是上扁下宽,注意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看关键笔画的穿插避让“寻、柳、荡”这三个字,需要教师在指导书写时提醒学生关注关键的笔画。

教师要加强示范,重点指导写好笔画的穿插避让,把字写端正。

“寻”字下面“寸”的“一横”要写长,托住上面部分。

“柳”字左窄右宽,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与避让。

提醒学生“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

“卯”的第三笔是“撇”,写的时候要穿插到木字旁“点”的下方。

指导书写“荡”字,要注意上下结构,草字头扁扁的,“横”要写得长一点,盖住下面部分。

第七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折折折钩”。

学生写字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继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融情于读,指导语气和重音在《找春天》一课的教学中,“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是需要突破的难点。

其中,“注意语气”已多次训练过,“注意重音”是本课对学生的新要求。

建议老师们根据文中句式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

可以分为三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第一类是文中的感叹句、反复句式。

文本开篇是联袂而来的两个感叹句,好像情难自抑的脱口欢呼。

可以采用代入角色体验读的方法指导朗读。

你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怎么读能表达小朋友的心情呢?第一个“春天来了”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第二个“春天来了”是告诉所有人,那就要更大声地告诉大家呢!指导学生读出喜悦、兴奋之情。

文末,孩子们再次欢呼着:“春天来了!”至此,春天已浓墨重彩地登场,孩子们岂止找到的是春天,还有那一颗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欢快踊跃的童心。

文尽而意无穷,水到渠成,读出那份惊喜之情。

课文第3自然段,我们可以采用想象画面,动作体验的方法指导朗读。

春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挂联句中两个叠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做动作体会“害羞”,想象“害羞的小姑娘”的画面。

句子读得轻而缓。

春天好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她的踪迹呢?抓住并列反复的“找哇,找哇”指导朗读,重音落到“找”上,语气词“哇”要读得气息深长,读出所蕴含的耐心与期待之情。

第二类是文中的排比句。

课文第8自然段通过两组排比句将情感推向了高潮。

我们可以采用想象补白,情境引读的方法指导朗读。

到处都是春天的信息,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她?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找到“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并通过重读这几个词表达出找到了春天的欣喜。

春天还会在哪里呢?通过情境描述,紧扣“荡”“摇”“叫”“笑”这些动词,拓展春天的画面,感情引读,体会春天的活泼。

第三类是文中的拟人句、比喻句。

课文第4至7自然段构段相似,由4个疑问句组成。

教学中重点指导读好第一句。

首先引导学生读懂句子,将“小草”与“眉毛”联系起来,知道小朋友找到了春天,小草就像是春天的眉毛。

接着,让学生尝试练读,试试怎样读更好,通过朗读体现是否读懂句意,从而进行重音的朗读指导。

根据这一组句式的特点,4句话的重音分别落在“眉毛”“眼睛”“音符”“琴声”上。

读好重音要根据语境有所变化,突出重音的方法有重读(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轻读、拖长、快中显慢等。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用温柔绵长的声音把“眉毛”轻读、轻吐出来,表现出小草青青浅浅、稀稀疏疏的样子,给人以美好、亲切的感受。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早春的野花十分稀少,很难发现。

为了表达发现之后的喜悦之情,可以把“眼”的读音拖长,“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用“音符”形容嫩芽,说明嫩芽初发,比较小。

读这个词时,“符”的读音可拉长,尾音上扬。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读“琴声”时,“声”的读音拉长,尾音上扬,表现小溪的欢快。

4.朗读想象,拓展画面,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课文第4至7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品读词句并能说出文中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建议分为三个环节逐层推进。

环节一,自读自悟,提取文字信息,找出景物让学生自由读课文4至7自然段,思考: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用上提示:孩子们找到了(什么),它就像是春天的(什么)。

引导学生准确地提取出文本中的相关信息。

环节二,品读词句,想象早春画面,生发情感学生交流说感受,教师相机出示四个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四句话的相同句式:什么景物+怎么样,那是春天的什么吧?接下来,教师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读懂句子,想象画面,知道文中的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从而激发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1)品读描写小草的句子。

抓住“探”体会,先让学生做动作理解本意,再换词,和“长”比较哪个用得好?引导想象,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说探出头来的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呢?可将草芽图片与眉毛对照,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短而细小。

(2)品读描写野花的句子。

抓住“一朵两朵”体会早开的野花已迫不及待开放,想象着野花像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世界了。

(3)品读描写嫩芽的句子。

嫩芽像什么?想象树木吐出点点嫩芽的画面,抓住“吐”字想象树木长芽时的动态,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树木慢慢吐出芽的过程,通过反复朗读句子加深体会。

再将“嫩芽”图与“音符”图重合,通过直观画面再次体会嫩芽像音符,小而多。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眼前就有画面感,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就能读得更好了。

(4)品读描写小溪的句子。

视频出示“解冻的小溪”,引导学生体会随着温度的上升,冰冻的小溪开始解冻融化了。

紧扣“叮叮咚咚”,体会小溪从解冻到奔流时的欢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