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合集下载

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上市公司产生盈余管理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造成的,然而股权机构的不合理是其中的一大因素。

股权结构本质上是股东控制权力的一种制度方面的安排,它主要包括股东身份类型以及股权集中程度两部分,股东类型决定了股东行为取向,股权集中程度决定了其对公司控制权力的大小,也决定了股东干预会计行为的能力。

所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否合理对盈余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

研究不同股权机构下的盈余管理,对于我国进行盈余管理治理,选择适合的股权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2014年数据显示,我国乘用车市场庞大,并且增长迅猛。

但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比较低,并且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下降。

如何完善我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提升汽车行业整体水平和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变得十分紧迫。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先从股东结构和股权集中程度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理。

然后选取2005年到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表示盈余管理程度,探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同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首先在借鉴委托代理理论、有效市场假说、利益协同效应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股权激励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视角。

再界定相关概念,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

然后通过研究设计,确定研究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程度与盈余管理间存在正向显著影响。

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程度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高而增大。

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存在负向显著影响。

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程度随着第2到10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的增大而减小。

国有股与管理层持股比例的交互项对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正向显著影响。

最后结合文中的研究结果,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管理层股权激励、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论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论文摘要: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是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根本,但近年来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盈余管理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以及它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展开研究。

关键词:股权结构盈余管理一、前言1、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股本总额中各股东所占比例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包括:股权集中度、股东性质和股权制衡等,根据不同内容可以划分成不同股权结构。

2、盈余管理的解释众说纷纭,较权威的定义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威廉姆·R·斯可特)。

股权结构影响着公司的治理结构,影响着会计信息的披露和盈余质量,管理者也会对不同治理结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

二、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1、股权集中型结构。

股权集中结构下,大股东在公司中处于绝对的控股地位,公司的盈余管理的方法和模式有自身的一些特点:(1)大股东绝对控股企业时,大股东可以对董事会、监事会实施控制,同样也决定着管理层人员的任免和薪酬,大股东的意志直接影响公司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志,此时盈余管理的主体会有所变化,不仅是管理者行为,公司大股东同时存在盈余操控的动机。

(2)当公司存在一个处于绝对地位的大股东,大股东对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和监督,能够有效避免内部人控制问题,公司更可能出于公司整体价值的考虑而非个人利益进行盈余管理,此时的动机更倾向于稳定上市公司股价或避免停牌、被ST的命运等。

(3)股权集中要求管理层注重追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公司的管理者注重使用财务杠杆,或者采取盈余管理获得银行借款以调整资本结构,同时在经营的过程中注重避税。

2、股权分散型结构。

股权分散,要求各个股东所持股份相近并且均不能形成对企业的控制,进而形成公司股东间一定程度的股权制衡,然而单个股东的作用有限,从而缺少了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使得公司高层人员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营销与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成都大学 孙笑摘要:本文从影响盈余管理的内部因素出发,研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有效遏制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结构一、引言盈余管理行为是管理当局基于自身特定的利益,通过有意识的对公司盈利做出有利调整而对上市公司对外报告作出干预的行为。

盈余管理行为的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作用,这一行为不仅违背了会计信息的中立性和公允性,给企业、投资者、社会资源配置带来不利影响,还不利于证券市场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众多,从外部来看,影响因素包括会计规范制度、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等;从内部来看,影响因素包括股权激励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等。

本文从盈余管理动机出发,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二、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上市公司为例,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四方面,下面就这四个层面一一分析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第一,股权结构固有影响。

股东大会即为构成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

股东是公司的最大出资方,一般通过股东大会来行使自己的权利,股东大会有权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职工代表除外),有权对公司的重大经济事项进行决策。

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着“一股独大”现象,股权集中度相对较高,极易发生大股东通过较高的控股地位侵害小股东利益的现象,然而上市公司一旦出现股权过度分散化,则又会出现股东无法有效约束和监督管理层,出现大量内部控制人进行盈余操作,造成利益损失。

因此国家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占有很高的控股权,但其一般委托相应的行政机关、政府官员作为股东代表或董事会成员行使股东权利,出于仅仅享受剩余控制权但不享有剩余索取权的原因,其缺乏监督动力,导致国有企业大股东缺位,造成国有企业管理层控制问题,引发盈余管理行为,无法避免地造成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也损失了相关小股东的利益。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作者:王永洁来源:《商场现代化》2018年第17期摘要: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影响,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关系,上市公司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积极构建合理的公司股权结构,以降低盈余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报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任度。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盈余管理一、股权结构的现状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包括股权集中程度和股东身份类型。

从股权集中度的角度来看,按照公司中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将股权集中度划分为三种程度:高度集中、相对集中和高度分散。

从股东属性角度来看,股东属性是指不同身份和属性的投资者对公司的持股比例,它主要可以包括以下身份:国家持股、公司法人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管理层持股和自然人持股。

通过对股权结构分析,可以有效促进企业良好运营,更加有效的进行监管控制,实现既定利益目标。

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独特的社会发展历史,相比较于其他国家的股权结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即股权呈现高度集中的水平,呈现一股独大的特有状态。

大股东在公司中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可以影响和干预管理层的决策,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列报,实施盈余管理操作以便于获得更多的利益。

而在这种结构下,中小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就会变得高度分散,受到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他们获得的盈余信息变得更加不可靠和不可信,影响甚至误导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损害他们的利益。

同时相比较于大股东,他们的持股比例较低,在公司中没有极大的话语权,无法对大股东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也无法对公司的日常生产运营进行有效的监督,无法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切实利益。

但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繁荣,我国不断进行股权分置的改革,使得一股独大的现象有所缓解,各种身份的股东从各个方面影响公司运营,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变得日益多样和完整。

二、盈余管理1.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为了实现公司利益和自身利益,在企业会计准则范围内,使用一定的非正常手段(例如选用一定的会计政策)和进行一定的交易控制,将企业真实的盈余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加工和改变,以期误导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最终达到实现自身利益或谋求企业短期收益的目的。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股权结构是指公司股本构成、所有权和控制结构的组织形式。

在不同的股权结构下,公司管理层往往会采取一些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以达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本文将分析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就此展开讨论。

一、控股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1.1 控股股东潜在盈余管理动机在控股股东结构下,通常由控股股东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的大部分股权,控制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决策,他们对公司盈余管理具有显著影响。

控股股东在盈余管理中的潜在动机有多种,包括提高公司业绩以增加公司市值、影响公司的股价以实现自身的财务目标、调动员工积极性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等。

这些动机都可能导致控股股东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如盈余操纵、滞后披露不利信息等。

1.2 控股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实际影响控股股东往往能够通过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等管道影响公司的财务决策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从而实际上影响了盈余管理的行为。

尤其在事务关联交易、资本预算、股票期权激励等方面,控股股东的影响更加显著。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尤其应当重视控股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通过股权激励、内部控制制度等手段来抑制控股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差异2.1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上市公司往往面临更大的市场压力和监管压力,因此在盈余管理方面具有一些特殊的行为。

在业绩季度临近时,上市公司可能会采取一些手段来操纵盈余,以达到市场预期或者市场需求,从而影响其股价。

2.2 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相比之下,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相对简单,通常采取的手段包括滞后披露负面信息、暗箱操作等。

由于非上市公司不受市场监管的约束,因此在盈余管理方面的行为可能更加隐蔽和难以察觉。

三、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影响3.1 机构投资者的特点机构投资者通常具有较大的资金规模和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因此在股权市场上具有较大的话语权。

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投票权、表决权等手段,影响公司的管理层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从而影响盈余管理的行为。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的开题报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股权结构,尤其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股东出现了复杂的股权分配结构,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愈加突出。

近年来,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加,而股权结构被认为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从实证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以期为理顺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将以股权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盈余管理为研究方向,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研究将依据现有的相关理论和文献,构建相应变量,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其中,股权结构方面,将主要包括股东数量、股东持股比例、控股股东数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等指标。

盈余管理方面,将包括操纵盈余、收入管理、资本支出的资本化等。

本研究将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实证样本,运用Stata等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三、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分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预期将得出以下成果:
1. 通过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盈余管理数据的深入分析,结合现有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得出相应结论。

2. 发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作用,为探讨上市公司治理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证依据。

3. 揭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其决策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作者:李艳来源:《经营者》 2019年第12期李艳一、研究综述Healy(1985)在《奖金计划对会计决策的影响》中对管理层如何进行盈余管理作出了预测。

Beasly(1996)、Leuz(2002)等证明了当公司的控制权和收益权高度分离时,控股大股东常常通过盈余管理来隐瞒控制权的私人收益,盈余管理的程度与控制权的私人收益呈正相关关系。

La Porta(1999)等、Dechow (1996)、Claessens(1998)通过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盈余质量呈负相关关系,缺少非执行大股东的公司盈余管理较多,对中小股东的侵害程度深。

陆建桥(1999)以沪市亏损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在亏损年度之前的一年上市公司进行了盈余调增处理以推迟出现亏损的时间。

孙铮、王跃堂(1999)对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布进行分析,得出了上市公司在微利、严重亏损时确实存在操纵盈余的行为。

李东平(2001)研究了终极控制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得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大股东控制下的盈余管理的结论。

刘凤委、汪辉、孙铮(2005)发现,法人控股的上市公司比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存在更多的盈余管理。

公司控制权由国家转至法人后,在会计利润提高的同时,盈余管理程度也相应提升(陈晓,王棍,2005)。

二、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行为分析笔者认为影响企业会计行为和盈余管理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的股权结构。

国内学者相关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股权结构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进而对盈余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股权结构的实质是股东控制权力的一种制度安排,股东的属性决定了股东行为的取向,股权集中程度又决定了股东对公司控制力的强弱,决定了股东干预会计行为能力的大小,从而决定了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能力强弱。

股权集中使大股东有动机去参与公司治理、监督管理层,大股东对公司有实际控制权,就会有强烈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但当股权比较过高后,拥有的控制权超过了股份所赋予的权力时,会通过内部控制交易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GU inqa g ,W AN Ho gl g AN Ja — in G n — n i
(.D pr n o cnm c , rd a col b ntueo cnmc , h ee a eat t f oo is Gau t Sh o; .Istt f oo i C i s me E e i E s n
规 模 与盈 余 管 理 呈 倒 U型 关 系 。
关键 词 : 盈余 管理 ; 公司治理 ; 股权激励
Th mp c fI c n i e S o k Op i n a d Co p r t v r a c n Ea n n s M a a e n s e mp n e e I a to n e t t c t n r o a e Go e n n e o r i g n g me ti Lit d Co a is v o n
《 州财经学 院学报} 0 2年 第 1 贵 21 期 总第 16期 5
文章编号 : 0 63 f 02 O — 0 8 0 ; 1 3— 6 6 2 1 ) 1 0 6 — 8 中图分类号:2 3 文献标识码 : 0 F7 ; A
上 市 公 司股 权 激 励 与 治理 结 构 对 盈余 管 理 行 为 的 影 响 分 析
e r i g n g me t I i o n h tw t n e t e so k o t n,e e ui e ciey e e cs an n s ma a e n o a n sma a e n . t s fu d t a i i c ni tc pi n h v o x c t s a t l x r ie e r ig n g me t t v v p ru ih r mu e ai n h od n ft elr e t h rh l e ,r tr n n ta s t a d a s tl b l y rt r o i v l u s e h g e n r t .T eh li g o ag s s a e od r eu n o e s es n se ・ a i t ai a e p s iey o h i i o t r ltd t a i g ma a e n , i h c l fb a d o ie tr h ws a p i e d w eai n h p wi t ea e e r n n g me t wh l t e s ae o o r fd rc o ss o n u sd o n U rl t s i t i o n e o h .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东会 派出 自己的代 表 或者是本 人 直接担 任董事 长 或
总经理 ,使 经 营者 的利 益 与 股东 的利益 趋 向一 致 , 减缓 了第一类代 理 问题 。相 比之 下 ,第 二类代 理 问
题在创业板 上市 公 司更加 突出 ,企业 管 理层 和控股
过其股权 比例 的控 制 ,往往会 通过 内部交 易侵 害小
小 呈 u型关 系 ,管 理层持股 比例 与盈余 管理 程度 呈 负相关关 系。朱 红军 和汪辉 ( 2 0 0 4 ) 以宏 智科 技 的
股权之争 为例 ,研究 发现 股权制 衡结 构并 不 能提 高 我 国民营上市公 司的治 理效 率 ,也 并不 比 “ 一 股独
●群 言 堂
( 二 )盈余 管理的度量和 回归模 型 采用修正 的 J o n e s 模 型对 盈 余 管理 程 度进 行 度
●群 言 堂
2 0 1 3 年 第9 期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浙 江农林 大学 林 洁 朱渊明 钟 卓琼 李 娜 陶宝山
摘要 :以 2 0 1 0 -2 0 1 1年创业板上 市公 司为研 究样本 ,采 用修 正的 J o n e s 模型度量盈余 管理 ,考察创 业板上 市公 司股 权结 构与盈余 管理 的关 系。结果发现 ,创业板上 市公 司股权 集中度 与盈余 管理呈 负相 关,股权 制衡度 与盈余管理之 间呈
具体操作如下 :
大 ”更有效率 。赵 景文 和于增彪 ( 2 0 0 5 )研究 结果 表 明股权制衡 公 司的经 营业绩 差于 同行 业 、总资产
正相 关 。表 明 合 理 的 股 权 结 构 能 有 效 抑 帝 J 创 业 板 上 市公 司 的 盈余 管理 ,提 高会 计信 息 质 量 。 关键 词 :创 业 板 盈 余 管理 股 权 集 中度 股权制衡度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与影响程度不同,股权结构对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了差异性影响。

同时,盈余管理已经成为评估上市公司业绩和治理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在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了解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揭示不同股东类型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为改进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究股权结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1)不同股东类型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不同股东类型(包括国有股东、国内非国有股东和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及股东数量、股权集中度等方面的比较,探究不同股东类型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

(2)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通过构建公司治理指标体系(包括董事会结构、监事会结构、高管激励制度、股权激励制度等),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4.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前人对股权结构和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框架。

(2)实证分析法:通过收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盈余管理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不同股东类型和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5. 研究意义本研究从股权结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于改进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研究不同股东类型的持股比例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有助于加强股权保护,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近年来,股权结构一直是流行研究主题之一。

由于不同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经营决策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也成为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热门话题之一。

本文将从股东控制权、资本结构和信誉程度三个方面探讨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首先,股权结构的不同会对公司持有人控制权的分配产生影响。

控制权是决定公司决策过程中权力分配的关键因素。

在控制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公司管理者更容易滥用权力进行盈余管理。

研究表明,当控制权被少数股东所掌控时,他们往往可以通过获取经济利益等方式来推动公司进行收益管理和压缩成本来增加他们的财富。

但当持股集中程度较低,公司内部的权力分配也会更加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管理层更容易被监督和制约,股东们无法操纵公司盈余数据。

因此,控制权的分配直接影响着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

其次,资本结构对盈余管理也有较大的影响。

资本结构包括公司内部的债务和股本。

研究表明,债务越高,公司在盈利表现不好时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

由于负债是需要偿还的且有期限的,因此公司管理层会更倾向于进行短期盈余管理以应对财务压力。

此外,高负债率也会导致公司面临更高的财务风险,从而使得公司在盈利表现较差时更加紧迫地进行盈余管理,以维持资本结构的稳定。

相反,当公司内部的股本比例较高时,公司管理层更倾向于进行长期战略规划,而不是将精力放在短期盈余管理上。

最后,信誉程度也对盈余管理产生着影响。

随着公司的声誉越来越重要,公司管理层就会更加注意到公司的话语权和信用度的形象。

公司如果出现盈余管理问题,会导致公司声誉的受损,从而进一步影响股东和投资者的信心。

因此,当公司管理层意识到信誉的重要性时,他们就会更倾向于规范盈余管理,以维护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综上所述,公司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

对于控制权分配、资本结构和信誉程度等因素,公司管理层的决策会直接影响盈余管理的程度。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认真考虑并分析公司的股权结构,以便更好地评估公司的盈余管理情况,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所造成的,而其中股权结构不合理是一大因素。

股权结构实质是股东控制权力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主要包括股东身份类型和股权集中度两部分,股东的类型决定了股东行为的取向,股权集中程度又决定了他对公司控制权力的大小,也就决定了股东干预会计行为的能力。

因此,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合理性对盈余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

研究不同股权结构下的盈余管理,对我国进行盈余管理治理,选择适合的股权结构,规范发展资本市场都有着巨大的意义。

本文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内在动机就是为了融资、保牌和避免税收,而能得以发生则是包括股权结构不合理等外部条件,本文从股东类型和股权集中程度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是“一股独大”,公司的股权高度地集中在单个的国有股身上并且不能流通,这种独特的股权结构特征既可能由于国有股东没有真正人格化到具体的自然人身上,没有具体的股东承担公司的责任和风险,因而容易造成股东缺位,形成“内部人控制”,引起盈余管理发生;还可能由于国有股东的行为带有行政倾向,当他拥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内部约束机制失效时,也容易进行盈余管理以满足政绩需要。

本文因此采用应计利润模型就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就股权集中度而言,股权制衡上市公司相对股权不制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更小,合适的股权集中度能避免“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的超强控制;就股东类型来说,机构法人股东对治理盈余管理现象有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股权制衡,机构法人股能对第一大股东行为形成约束力量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机构法人股对应明确的自然投资者,有充分的积极性参与公司的经营和监督。

最后,针对盈余管理,本文就股权结构方面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的建议和对策。

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来自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理层 持 股 情 况方 面 , 分析 了上 市公 司股 本 结构 对 盈余 管理 的影 响 。 果发 现 : 市公 司 国有 股 一 股独 大现 象较 结 上 为 明显 ; 互 关联 的前 十 大股 东更 有 可能 勾 结起 来控 制公 司操 纵利 润 。 相 关 键 词 : 本 结 构 盈 余 管理 持 股 比例 股
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uh a等(o O发现美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的反向关系 , B sm r 2 0 ) 认为盈余管理
程度越高,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权结构越集中, 并且外部股东持股比例越低。 oylu g o ̄ /u g w n2 0 ) K ouJn Sog on K o(0 2研究了韩国的股权结构与盈 P 余管理的关系, 指出在大股东就是经理人的特殊股权结构下 , 盈余信 息的真实性随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强 , 表明在这样一种股权结构
刘新琳 刘建梅 : 上市公 司股本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上市公 司股本结构对 盈余管理 的影响
— —
来 自沪深 两市上市公 司的经验数据 刘新琳 刘建梅
(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四J l l成都 6 1 3 ) 1 10 摘要 : 司治理 结构对盈余管理 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研 究的热点。 公 对于两者之 间的 关系, 学者是仁者见 仁、 智者见智 , 而公司治理 中股本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文从股权集 中情况、 股票流通情况以及管
益出发来披露会计f 息。 盖 因此, 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 盈余管理程度也越高。 当第2 1 蚓祷 股比例较高、 — 具有一定的表决权时其就会对公司 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定的制约作用。 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指标为赫尔芬德系数( )它等于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的平方和。 H, 若十 大股东之问相互关联 , 他们就比较容易勾结起来组成利益集团, 从而, 盈余管理程变越高。 因此, 提出如下假设: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股权结构可能会导致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采取不同的策略。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为了满足特定的目标或者需求而对盈余进行人为调整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会对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对于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股权结构可能会对盈余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意愿的影响、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手段的影响以及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效果的影响。

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意愿的影响。

在股权结构上,如果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或者控股股东较多,则公司管理层可能面临更大的控制压力,这时公司管理层为了满足大股东的需求,可能会选择更激进的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其目标。

管理层可能面临着压力去保持高盈余,以维持股价稳定或者获得更高的管理层报酬。

相反,如果公司的股权分散,没有明显的大股东或控股股东,则公司管理层可能会对盈余管理的意愿较低,因为他们可能会更加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利益。

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效果的影响。

不同的股权结构可能会导致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采取不同的策略,这些策略可能对公司的盈余、股价、财务稳健性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过度的盈余管理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财务报表不真实,从而影响到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决策;而适当的盈余管理可能会使公司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收益,但可能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不同的股权结构可能会对盈余管理的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股权结构可能会导致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采取不同的策略,并对公司的盈余、股价以及长期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投资者和相关利益相关方在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评估时,需要深入了解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以便更加全面地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

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和审计,以维护市场稳定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

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

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尤其是盈余信息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财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愈来愈重视会计信息的透明和公正。

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复杂化,使得盈余管理对于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彰显,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盈余管理会影响企业对外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得到控制;而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源就是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就是股权结构;因此,我认为,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国内外学者对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是围绕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管理层持股比例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等各方面展开,但有关股权性质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的文献较少。

本文为弥补这一缺陷,将我国上市公司区分为国有控股样本与非国有控股样本,对比研究两种类型的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有无差异,希望从新的视角丰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有所帮助。

本文采用的是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相互说明、相互印证。

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分别阐述了盈余管理基础理论和股权结构基础理论,并总结了不同股权结构类型下盈余管理模式的特点。

盈余管理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盈余管理的涵义、影响、分类以及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理论根源层面上有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制度层面上有企业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会计监管的不健全,企业主观动机层面上有契约动机、政治动机、推卸责任动机和资本市场动机。

股权结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股权结构的涵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特点。

我们通常认为有股权集中型和股权分散型两种典型的股权结构类型。

股权集中型结构下,控股股东对公司有绝对的控制权,盈余管理的真正主体是企业管理层背后的绝对控股大股东,实施盈余管理的目的往往是提高企业的整体价值而非管理层的个人利益。

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影响的分析

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影响的分析

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影响的分析摘要:盈余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有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之分,因为内部治理机制是基础,外部治理机制只有通过内部治理机制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本文主要分析内部治理机制中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盈余质量;股权结构;控股股东股权结构是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布状况和匹配形式,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从实际运作上讲,股权结构就是股东所持公司股份的比例匹配状况,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股权集中度(股东持股比例),二是指股权性质。

根据股权集中度的不同,股权结构又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相对制衡的股权结构。

不同类型的股权结构对会计盈余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股权结构中,管理者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人”,存在着管理机会主义动机,其持股比例对盈余质量有重要影响;控股股东的利益与其他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决定了它有着独立的行为特征,对会计盈余质量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外部大股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上市公司中小股东的代言人,对大股东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也会对会计盈余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经营管理层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分析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管理者并不总是为股东利益着想,作为一个经济人,他们有时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往往会损害股东的利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

会计盈余信息在解决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虽然所有者不亲自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但企业的经营业绩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他们需要定期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管理者也有义务定期向股东提供财务报告以解除自己的受托责任。

在这一过程当中,管理者利用了自己身为“内部人”的优势,掌握了比股东更多的信息,在向股东报告经营业绩的时候,他们往往进行一定的盈余管理活动,甚至操纵盈余信息,以达到最大化自己利益的目的。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分析根据决策有用观,会计是为了向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而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

因此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对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在面对上市配股、亏损以及其他各方的压力,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很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给外界传递虚假盈余信息来牟取私利。

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盈余管理问题,这不仅对依靠盈余信息做出决策的利益相关者产生不利影响,还会阻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甚至还会导致资本市场的停滞。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很多学者认为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很有可能会导致盈余管理行为。

众所周知,股权结构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

所以,如果想要保障财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以及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得到可靠的盈余信息,也就是要避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因此就必须要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也就是要尽可能地优化股权结构。

因此研究不同股权结构下的盈余管理,对我国进行盈余管理治理、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管理者在不违背相关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或控制对外报告的财务报告,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的一种会计行为。

盈余管理包括改变财务报告误导某些持股者对公司潜在经济效益的判断或影响合同的签订,这些合同恰恰是根据那些披露的财务报告的数据编写的。

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有三个内在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以及其他动机。

盈余管理产生的理论根源是有效市场假说、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

股权结构是指不同性质的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以及性质。

股权结构分为两个部分:股权属性和股权集中度。

股权属性也就是股东的类型,这决定了股东的行为取向,根据经济学“理性人”假设,股东会采取对自己利益最大的经济行为。

股权集中度决定了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的大小,也就决定了股东干预公司盈余管理能力的大小。

首先,对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

对我国的特殊股权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提出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以及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的不同看法。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余控 制 权 , 没 有 剩 余索 取 权 , 乏 足够 的动 力 去有 效 监 督 和 但 缺
层(4 + 咫 /H+ 尸 4 的估计可得 , 1 H) / △ 4 尸E/¨
( ) 究 变量 及 模 型 设 定 三研
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即为方程 中的随机误差项 。
研究模型 中的被解释变量为可操性 应计利润D 解释 4,
D  ̄ l O,  ̄8 TD + L + L 【 一 +,CO / H+ 4: + p +2 AF , 层 压 4 1 paF , 4 E V T _ . )
四、实证分析结果 1 所选样本描述性分析 。 、 在选取样本的基础上 , 笔者对
盈 余管理 及模 型变量进 行描述性分析 。第一 , 盈余管理 的描 述性分析 。 1 表 描述 了样本公司 20 年 度的总应计利润 、 06 非
维普资讯
上市公 司股权结构 与盈余管理关 系研究
张 涛 温海琴
摘 要:本 文..0 6 9 . 2 0 年沪深股市被 出示非标准审计意 见的公 司中, 选 出5 挑 5家涉及盈余管理 的公 司作 为本次研 究的样
本 , 上 市 公 司的 股权 结构 与盈 余 管理 的 相 关 关 系进 行 了实证 研 究 。 究结 果 表 明 : 市 公 司 的股 权 越 集 中 , 司的盈 余 管理 对 研 上 公
而逐步发展起来 。从 国内现有 的文献来看 , 盈余管理研 究主 要集中于 盈余管理动机和手 段的论述 。 本文从盈余管理与公
司股权结构的关系入手 , 引入 了新的控制变量 ,如资产负债 率 、 准化 的经营现金流量 的变化 以及 公司的资产规模 , 标 通 过多元 回归分 析探讨 了上市 公司股权结构与 盈余管理的关

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持股时对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持股时对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研究
中国机构投资者不断发展和 中国股市的“ 全流通 改
收稿 日期 :O 1 9 9 修 复 日期 :O 1 2 3 2 1 一O 一o ; 2 1 —1 —1
二 、 论探 讨 与研 究假 设 理
治理结构 中的不 同股东类型 , 会对盈余管理产
作者简介 : 高
群, , 男 陕西汉 中人 , 博士生 , 研究方 向: 业管理 ; 企
第2 7卷第 3期
V 。 7 No 3 L2 .
统 计 与 信 息 论 坛
S ai i LI fr t nF rm tt t s8 nomai o u sc o
2 1 年 3月 02
Ma ., 01 r 2 2
【 统计 应 用研 究】
中国上市公 司机构持股时对大 股东控制与 盈余 管理关 系的影响研究
比例 的控制 , 往往会通过内部交易侵害小股 东的利
益 [ 。Har 也 指 出 大 股 东 可 能 会 利 用 投 票 权 以 8 ] ri s 牺 牲小股 东利 益 为代价 来改 善 自己的境况 , 时 , 此 存 在 绝对大 股东公 司 的会 计行 为并 没有 代表 全部 股东 对 会计信 息 的要求 ; 反 , 股东 往往 会利 用对 会计 相 大
例低 时 , 可 以加剧 内部 人控制 对盈余 的操 纵[ 。 则 2 ]
票” 的方式得到保 护。只要存 在控股股东和小股东 之间的利益冲突 , 就会发生侵犯小股东财富的现象 , 而这类问题在新兴市场 中更 为严重 , 因为那里更缺 乏保护小股东 的治理机制 , 如分散的所有权结构、 独 立的董事会、 活跃 的外部接管市场以及高质量的信 息披露等。
国外 的证 券 市 场 的经 验 证 明 , 机构 投 资 者是 在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报告财务业绩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和处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通过调整收入、费用、资产和负债等项目,以达到控制和管理企业的盈余,从而影响投资者对企业业绩的判断。

在不同的股权结构下,盈余管理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对于不同股权结构的上市公司来说,其股东结构直接影响着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和效果。

一般来说,存在大股东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相对较少,因为大股东通常更关注长期利益和企业价值的稳定增长,不愿意通过短期盈余管理行为来牺牲公司的长期发展。

而对于少数股东控制的公司,由于控股股东的掌控能力,更容易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以满足个人利益或操纵股票价格。

不同的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行为和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方面,不同股权结构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盈余管理行为。

在大股东掌控的公司中,一般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利润操纵行为,因此盈余管理的方式更偏向于合法和正当的手段。

企业可能会通过定期公告实施的业务调整、会计政策变更等方式来调整盈余,以符合长期利益的要求。

而在少数股东控制的公司中,由于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掌控能力和自身利益的驱动,可能会采用更多的非法和违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如虚报收入、调节费用、变相融资等。

不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大股东掌控的公司中,盈余管理行为偏向合法和正当手段,对公司整体业绩和价值的影响较小;而在少数股东控制的公司中,盈余管理行为偏向非法和违规手段,对公司整体业绩和价值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不同股权结构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以河北省为例荫河北农业大学裴杰郭丽华【摘要】学者晋遍认为公司治 理出现漏洞是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而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 核心,本文以河北省上市公司股 权结构数据为样本,从股权集中 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流动性以 及股权构成四个方面对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股权高度集中 有利于抑制盈余管理;流通股比 例与股权流动性对盈余管理的 影响不是很显著;管理当局持股 比例增加会降低盈余管理行为 的发生,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与盈余管理不相关,说明不同股 权构成比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不同的。

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 河北省辖区内上市公司的更好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流动性股权构成—尧弓I言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上市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决定着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盈余信息缺乏真实性、有效性,影响了投资者投资决策的质量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公司治理是否有效决定着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存在,在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是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文主要以河北省5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二、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综述Donnelly 和 Lynch(2002)基于股权结构将公司分为了三类,管理者股权主导型、外部大股东主导型以及股权分散型,研究证明高度分散的公司外部股权,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盈余管理。

Ramsay和Blair(1993)在其研究中指出,股权集中度的增加可以提高大股东监督管理者的激励,这种行为是大股东对自身利益的主观追求,客观上可以减少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王生年(2009)以2001-200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操控性应计利润呈正相关关系,即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同方向变化,同时股权制衡不能制约大股东的盈余操控行为。

史源(2012)在以上市的87家机械行业2009-2011数据为基础进行的研究中表明,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公司前五大股东具有相同的利益取向。

杨金科(2010)研究表明,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呈U型关系。

当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一定数量时,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会转变,即负相关与正相关关系相互转化。

程书强(2006)认为机构投资者可以对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抑制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维护投资者利益。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股权结构可以从不同方面对公司的盈余管理产生影响。

因此要合理安排公司股权结构,加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设,抑制盈余管理。

三、河北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现状(一)股权结构现状1.股权集中度。

股权集中度主要是指股东对公司股份的持有数量以及对公司的控制程度。

本文主要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来描述股权集中度。

股权分置改革前,国有股比例占主要地位,拥有绝对控制权,股权高度集中。

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有所改善。

然而河北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仍然呈现了符合国情的特点:国有股比例过高,股权过于集中等。

从河北省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可以发现河北省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比较高。

详见表1。

表1股权集中度描述性统计样本数量所占比例样本均值第一大股东持股大于50%?613.33%35%大于30c %3066.67%2.股权制衡。

股权制衡是在股权安排中,通过各个股东之 间相互牵制与监督,使任何一个股东都不能单独控制企业。

股权制衡被认为是协调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机制, 通常用Z 指数(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或 者是第一大股东与第二至第n 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的比值) 来衡量,数值越大股权制衡越有效。

通过河北省上市公司Z 指数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Z 指数样本均值为8.38;Z 指数大于5的公司占总样本的37.78%,Z 指数大于2的公司 占总样本的71.11%,说明河北省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较低, 股东之间牵制能力较差,具体如表2。

表2股权制衡度描述性统计样本数量所占比例样本均值Z 指数大于51737.78%8.38大于23271.11%(二)盈余管理现状1.盈余管理动机。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

上市公司纷纷进行盈余管理 的动机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监管动机以及政 治成本动机等。

河北省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无非也 是为了获得上市资格或者为了保住稀有的“壳资源”不被强 制退市或者为了获得投资。

2.盈余管理手段。

盈余管理是一项会计行为,但是盈余管 理手段不仅仅局限于会计手段,还可以利用非会计手段。

主 要包括:充分利用会计准则允许的变通、选择合适的会计政 策、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改变交易时间、关联方交易、利用资 产减值的计提等。

如:企业可以通过提前确认收人或递延确 认费用来增加企业利润,或通过相反的方法降低利润;企业 还可以通过关联购销、以不公平的价格进行买卖的方式进行 价格转移来进行盈余管理。

四、研究设计(一)基本假设1.股权集中度。

公司股权集中度越高说明公司“一股独 大”的现象越明显,公司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一旦公 司的发展不符合大股东的利益需求,公司大股东就会迫使公 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粉饰财务数据,以达到大股东的利益需求。

假设1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2.股权制衡度。

当第二大股东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可以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相抗衡时,会减少公司的盈余 管理行为,主要原因在于第二大至第五大股东为了维护自身 利益,会相互联合一起抗衡第一大股东,他们的联合有效减 少了第一大股东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王泽霞等在研究中 发现,除第一大股东外的其他控股股东有更强的意愿和能力 参与公司经营与管理,从而与第一大股东或者内部人相抗 衡。

随着几个相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差距的缩小,会显著减少盈余管理的程度,从而有效制约盈 余管理行为。

假设2:Z 指数与盈余管理呈正向变动关系。

3.股权流动性。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倾向于国家股持股,导致流动股比例小且分散于中小股东。

由于持股比例小及同股 同权原则,流动股股东在表决中没有话语权,致使流通股股 东有“搭便车”现象,他们只对影响股价的信息感兴趣,除此 之外并不关心。

流通股这种无为而治的表现造成公司治理机 制薄弱,极易形成内部人控制,增加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假设3院股权流动性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向变动关系。

4.股权构成。

通常情况下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当局即公司董事会、股东以及管理者等为了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增 加股东财富等而采取的行为,因此公司管理当局为盈余管理 负责。

公司管理当局持股比例越高,其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实 现自身目标的可能性越大。

本文中管理当局持股比例采用董 事长、经理人、独立董事以及公司监事等持股比例之和来表,示。

机构投资者从广义上讲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 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 构。

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增加中小股东与大股东博弈的能力,能够保护中小股东的 利益不被大股东侵害,防止大股东利用手中的控制权对中小 股东进行利益掠夺。

因此,可以推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 增加可以抑制大股东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能够有效地 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

假设4院管理当局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假设5院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

5.控制变量的选取。

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根据实际情况与已有学者的研究引人调整后基本每股收 益与调整后资产规模。

公司会计盈余主要是通过每股收益来 表现,因此当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调节收益的情况时就会通过 调整后基本每股收益来表现;公司资产规模越大进行盈余管理的条件越充足,因此认为这两个指标对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有一定的影响。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河北省辖区内5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其中深市32家,沪市18 家,数据来源于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以及巨潮资讯网。

河北 省辖区内上市公司行业分类及比例如图1所示。

图1河北省辖区内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与比例(三)变量定义与模型建立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的度量。

本文采用应计利润分离 法,从总利润中将可操控的应计利润与非可操控的外在因素 决定的正常性应计利润分离;将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大小作 为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

解释变量:根据上述假设定义5个解释变量。

控制变量:定义调整后基本每股收益与调整后资产规模 两个控制变量。

根据修正的Jones模型:公式 hNDA/A t—F a!(l/A t—O+a:[(AREV t-A RE O/A t—^% (PPE t/A t-,)其中:NDA t为估计期非操控性应计利润;A t-i为t-1期期 末总资产数值;AREV t为t期与t-1期主营业务收人差;AREC t为t期与t-1期应收账款差;PPE t为t期期末固定资产 净值;a Ka2、a3为行业特征参数,可以通过公式2得到。

公式 2:TA/A t_i=a1(1/A t_i)+a2(AREV/A t_i)+a3(PPE/A t_i)+S t其中:TA t是第t期的总应计利润;S t为随机扰动项;其他 变量与公式1相同。

表3变量定义变量类型变量定义变量名称变量解释与计算被解释变量操控性应计利润EM计算出的DA/A M值解释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第一大股东持股数/公司总股数股权制衡度X z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Z指数)股权流动性X3流通股股东持股数/公司总股数股权构成X4董事长与经理人持股比例之和X5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控制变量调整后基本每股收益X6基本每股收益*100调整后资产规模X7总资产用以10为底的对数表示建立模型:公式 3:EMi=茁。

+茁1X1+茁2X2+茁3X3+茁4X4+茁5X5+茁6^6+茁7X7+Ui 五、实证结果分析(一)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算与分析。

首先根据公式TA=NI-CFO(总应计利润=净利润-经营现金流量净值)计算 出总应计利润,利用上述公式1计算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再 利用DA=TA-NDA(操控性应计利润=总应计利润-非操控性 应计利润)计算出操控性应计利润。

根据修正的Jones模型进行回归可得:表4琼斯模型回归结果2B标准误差试用版■(常量).042.124.338.7371/A t_1 1.236E8 6.157E7.327 2.007.051A R E V t/A t_1.055.281.031.195.846P PE t/A t-1-.202.315-.092-.642.524因变量:TA/A t—1由上表可知:TA/A t-1=0.042+1.236E8(1/A t_1)+0.055(ARECt-ARECt)/A t_1-0.202 (PPEt/A t-1)利用公式1可得:NDA/A t_1= 1.236E8 (1/At-1)+0.055 (ARECt-ARECt)/At-1-0.202 (PPEt/A t_1)再利用公式DA=TA-NDA计算河北省辖区内上市公司 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