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查
凉山州的民族教育问题及发展现状
凉山州的民族教育问题及发展现状学生:马玢学号:112015313990332专业:少民骨干班级:6班摘要本文主要简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区的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并简述这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三点针对性意见。
随着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如何提高该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教育,从而更好地提高该地区的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变得重要。
在该地区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教育资源稀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对于整治教育的发展问题没有得到更好的进展等,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重视双语教学,提高人民重视教育程度,政府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等。
一、凉山州民族教育的基本概况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6.01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
全州总人口435.6万人,有彝、汉、藏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213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48.9%。
其中彝族人口197.5万人,占总人口的45.%3,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2.%2,彝族聚居程度非常高,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解放前,由于受封建制度的压迫,这里的人民长期处于一种与外界隔离的状态,接受的现代教育几乎为零,只有少数富裕的奴隶主和所谓的黑彝家庭能够接受传统的毕摩教育,接受的汉文化也是少之又少。
而整个凉山州的民族教育是在1956年-1959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使得普通的老百姓能够接受基本的现代化教育。
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条件下跨时代移植初创起来的凉山民族教育,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幼稚性和外在性。
所谓脆弱性,主要指发展教育的当地经济支撑不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没有清醒的认识,缺乏送子女入学的迫切愿望;所谓幼稚性,主要指教育自身的各项基础建设起点较低,办学路子不切合地区特点、民族特点,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低,抗冲击能力弱;所谓外在性,主要指初创时期靠外因推动比重较大,内在动力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外援教师使用彝族学生完全不懂的汉语课本和汉语进行教学,靠彝族社区之外的经费支持,搬用内地的办法来办学,群众抱着响应号召或“出学差”的思想被动地送子女入学。
《对凉山州17个县的评价,凉山州的转起》
《对凉山州17个县的评价,凉山州的转起》第一篇:对凉山州17个县的评价,凉山州的转起对凉山州17个县的评价,凉山州的转起凉山州17个县一、盐源----富饶的贫困县。
盐源有三大宝。
泸沽湖、平川铁矿、苹果,这三样其中任何一项都是闻名天下的宝贝,可三样都落在盐源,居然是贫困县,有点开着奔驰领低保的味道。
但盐源的确这两年发展很快。
经济总量已在全州前列,相信取消这个贫困县的头衔也是迟早的事。
二、西昌----大脚穿小鞋。
西昌是凉山老大不容质疑,西昌不仅代表凉山甚至超越凉山。
西昌在国内外名声远大于凉山,一个卫星基地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就连超级大国美国也格外关注。
四校合并后本该叫凉山学院,就因为西昌名声太大,不得不叫西昌学院。
西昌也很压抑,西凉合并是否值得争论多年,以西昌的实力不说在四川就在全国设立地级市都是顺理成章。
不过这几年这种声音小了,因为西昌在掏空凉山发展中得到实惠。
各县的精英全跑到西昌,房子好卖,生意好做,学校爆满,医院人满为患,冬旅会又是剥削各县的钱建的。
西昌盛行实用主义,左右逢源。
要投资搞项目我是攀西经济区重要一极,要扶贫开发我是三州州府之一,两边通吃,安逸。
所以留在凉山做将头,远比出去单操做帅尾划算。
三、德昌----西昌的铁杆丘二。
西昌、德昌历史上有很深的渊源,原属一地,再加上地理位置接近,上千年来西昌一直管理着德昌,因此上上下下都信服于西昌。
你西昌有权有钱,想咋折腾就咋折腾,几乎不要考虑我的意思。
你在安宁河上整个攀钢钒钛基地也无所谓,你发你的财。
我水源污染了,家里不是有饮水机吗,过滤一下就行了。
实在不行捂着肚皮到西昌燧石回来还可以吃午饭,方便的很,谁让你是我大哥呢。
四、会理------冤死的二头。
会理实力在凉山稳居老二,可话语权不大,究其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和资源丰富闯的祸。
上有西昌虎打,下有攀枝花狼压,后面会东老第还要插上一刀。
就象国际上的韩国,虽然经济实力强大,但不过是周边中俄美日的角斗场,养肥了虎和狼自己就是没有好下场,隐退江湖又不行,只好装麻木。
凉山贫困地区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凉山贫困地区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作者:马金华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36期【摘要】我国想要实现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的目的,全面展开基础教育是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对于贫困地区教育的推行尤为重要。
凉山作为国家扶贫重点地区,是彝族聚集地,长久以来,因为农业用地少,基础条件差,使凉山地区贫困现象加剧,贫困人口数量极其惊人。
因此,只有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活动,引导凉山人民用科学的方式建设凉山,才能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
【关键词】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义务教育教育作为贯穿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的命脉,一直以来都占有很高的地位,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带领国民走向幸福的小康社会,我国必须通过针对性科学教育的方式,提高人文素质,促进各方面发展。
本文将针对凉山贫困地区的现状进行分析,为如何实现凉山义务教育的目标提出建议,以期解决贫困地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地区现状(一)对教育观念的错误认识由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致使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对应聘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大批毕业生难以上岗。
这种现象让偏远地区对中国教育有了认识误区,认为孩子即使接受了高等教育,同样难以就业,特别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延续,这一系列落后的观念,促使贫困地区接受教育人员数量越来越少,辍学现象日益严重。
(二)资源贫乏1、教育资源贫乏。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凉山彝族地区保留我国奴隶制度有很长的时间,一夜之间从奴隶制社会踏入社会主义社会,因而思想观念仍受传统影响太深,这种原始的社会制度、落后的经济方式,促使本地彝族地区素质人才供不应求,而凉山以外具有高水平的人员不愿意进入凉山,教师师资力量少之又少,近几年虽然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个人能力有所提高,但教育水平远远达不到基本素质教育文化标准。
2、物资资源贫乏。
由于奴隶制度的牵绊,凉山(特别是高寒山区)在经济方式上仍处于原始的务农状态,因为大多无法接收技术传播,所以他们很难利用科学的方法来加快劳动效率,导致人民劳动效率极低,经济基础极差,致使地区物质资源缺失现象严重。
苏嘎尔布 这位州长5个“从…到…”总结凉山巨变
全国两会上的同心“四川话”I四川统一战线苏华:多部门联动突破“卡脖子”领域顶尖技能人才不足难题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每年两会都要为加快培养顶尖技术技能人才呼吁,“在芯片、‘两 机’、高端数控机床制造等‘卡脖子’领域,我 们太缺乏顶尖技能人才了。
”为此,苏华建议:第一,实施“大国工匠培 养计划”专项。
在国家和省级层面,聚焦航空航 天、高端数控机床、海洋工程、国防军工等先进 制造关键领域以及国家紧缺领域,遴选部分高水 平职业院校,合理确定招生专业,创新招生考试 形式,选拔一批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 技术技能水平拔尖的学生。
第二,创新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政府统筹,推动产教 融合。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促进 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机衔接。
发挥行业作用,深化校企合作,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 职业教育。
积极开展中职、高职、职教本科一贯 制人才培养试点,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三,营造“大国工 匠”快速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大力支持中华技 能大奖获得者、国家技术能手、省级工匠和技能 大师、技术能手领办“技能大师工作室”。
(中国教育报)苏D戛尔布:这位州长5个“从…到…”总结凉山巨变3月5日,在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全体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州委副书记、州长苏嘎尔布连用五个“从…到…”,深情的总结了凉山 州一跃千年的巨变,引得了代表们的强烈共鸣。
苏嘎尔布表示,截止去年底,凉山州全州累计 减贫24.8万户,105.2万人,2072个贫困村全部出 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苏嘎尔布认为,“十四五”时期仍是凉山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纲要草案》专门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 单独一篇进行谋划,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作出了系统安排,为我们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指引。
新闻稿: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与集团董事长苏华等就加快发展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座谈
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与集团董事长苏华等就加快发展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座谈王阿呷、林强、谢宁、李云会、马廷贵等参加会见5月16日,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在西昌会见了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法人代表苏华。
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阿呷,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林强,州教育局局长谢宁、州投资促进局局长李云会,西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廷贵,四川现代教育集团董事张开连,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景亚新,学院常务副院长黄德成参加会见。
这是继4月27日视察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后,二十天内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第二次专题关怀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和凉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林书成向四川现代教育集团对凉山州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
林书成说,2009年以来,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深化与凉山州合作,先后建成西昌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会理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又于今年3月成功创建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民族地区孩子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实训环境,初步构建了符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实用技能型人才。
林书成说,当前,凉山州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划纲要,坚持将教育事业发展作为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培养符合推动凉山跨越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作,结合《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不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有力激发了教育发展新活力。
希望四川现代教育集团准确把握凉山教育改革发展新阶段的新特征,把牢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房地产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医疗卫生和特色农业发展等领域的学科建设,务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凉山追赶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创新学校建设模式,利用先进建筑技术,加快学校规划布局,不断提高校舍质量和实用水平。
苏华对州委、州政府给予四川现代教育集团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1.11•【字号】凉府办发〔2022〕46号•【施行日期】2022.1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凉府办发〔2022〕46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有关部门:经州政府同意,现将《凉山州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11月11日凉山州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19〕20号)等法律和规定,集中力量解决我州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和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的未成年人返校后矫治教育问题,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坚持有教无类,坚持法治思维,分类设立建设专门学校、普职融合学校,推动普职融合教育与普通九年义务教育相结合、专门教育与治安管理处罚和刑事处罚等配套衔接,不断完善专门教育、普职融合教育的管理制度、教学制度,构建既有别于普通学校教育又有别于司法监所的不良行为矫治专门教育体系。
二、工作任务(一)规范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州、县(市)政府按规定程序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
州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全州专门学校新建、改扩建和专门教育改革发展,制定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要问题;县(市)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本地区专门教育具体工作,推进实施本地区符合专门学校收教学生的入学评估和离校评估,协调推进落实本地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专门学校建设等相关工作。
根据专门学校的办学要求,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教育、政法、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司法行政、卫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相关负责人、专门学校校长、相关法律和心理专家、律师、公益人士等组成,办公室设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
名校崛起大凉山——凉山州职业教育发展的学校视点
惠政策 ; 建 完善职业教育攻坚经费保障机制 ; 创造条件 ,
增 强 中等 职业 教育 吸 引 力
育教学 , 教育科研方i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
学 校 每 年 在 进 一 步 做 好 为“ 农 ” 务 作 的 同 时 , 服 加
在冕宁 , 面对 省 、 州 年 职教 攻 坚 行 动 为冕 : 业 教 育 职
争建成 1 所国家级 、所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和 1 所达 5 3 到 中等职业 教育设置标 准的学校 , 建成 5 个实 习实训基地 和 1 个以 E省级示范专业 ; 0 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2 万 0
人 , 村 实 用 技 术 培 训 6 万人 , 就业 培 训 l 万 人 , 业 培 农 0 再 O 创
二 十六 年来 , 校一直坚持 “ 内功 、 学 练 树形象 、 求发展 、
兴职教 、 重点 、 名校” 创 争 的办 学思想 ,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 把德 育工作放在首位 , 即学校, 以德治校 , 把提高 中青年 教师综合素质作为我校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的突破 口, 把培 养具 有一专多能 的应 用型 、 复合型人才作 为发展学校职业
校长 、 冕宁职教带头人侯 绍祥就是在探索中 , 始终着力于推 动着学校与地区职教 的发展 。学校的发展对地 区职教的发
展 有 有 利 的 影 响 , 区 职 教 的 发 展 亦 能 推 动 学 校 的发 展 。 地
二者相得益彰 , 在探索中 , 向同一个 目标努力。 国家发展职业教育“ 十一五” 规划 的落实和省 、 、 州 县职 业教育j年攻坚 工作 的开展 , 宁职业技 术学校与冕宁 的 冕
教 育 的 培 养 日标 : 学 校 最 初 在 经 费 极 其 难 的 情 况 下 , 了适 应 专 业 变 为 化 要 求 , 养 双 师 教 师 , 送 培 教 师 3 多 人 ; 提 高 教 师 培 共 0 为 学 历 达 标 , 校 积 极 鼓 励 教 师 参 加 自考 、 授 、 产 、 专科 学 函 脱 双
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革路径
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革路径作者:刘进刘洪益罗蓝燕许媛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24期摘要成渝地區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实施需要职业教育发挥重要支持作用。
四川是西部职教大省,但调查显示,西部职教自身办学方向定位偏差、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失衡、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作用相对“疲软”等系列问题影响和制约四川及西部职业教育发展。
需要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吸引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调整优化结构布局;统筹管理,突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作用,促进新时代职业教育优质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域;调查研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24-0056-04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进普职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等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川渝及西部职业教育在战略进程中的作用地位更加突出,但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由于受地域观念、经济条件、政府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职业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基于四川省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开展深入调查,寻找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而讨论改革的路径,将为四川及西部省域职业教育优质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研设计与调研概况调研组采取多种调查研究方法,深入调查取样。
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和问卷星网络调查方式,针对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四个层面开展调研,按照突出市、县(区)层次,兼顾区域及经济差异的原则,在四川省21个地市州183个县区中选择18个地市州、37县12区、12所高职院校、17所中职学校、23个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975份。
凉山彝族教育现状及大学生辅学支教的可行性-教育文档
凉山彝族教育现状及大学生辅学支教的可行性凉山州素有“彝族文化之乡”的美称,有着其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族自治州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教育方面,形成了“稳抓”基础教育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局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民俗寄宿制的完善,实施“两免一补”的助学政策,促进“两基”教育的发展。
[1] 但是发展与困难同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口基数大且彝族同胞众多,受历史发展及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凉山彝族地区教育仍存在“三低、一少、一高”师资力量薄弱等现象。
对凉山教育现状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对于大学生而言,支援大凉山彝族地区教育是我们参与社会公益、奉献家乡的良好途径和方法,对培养彝族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提高师范生教学专业技能;优化凉山彝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及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一凉山彝族自治州特殊环境对教育现状的影响(一)自然环境险要正如李白《蜀道难》中所描绘的蜀中山川之“奇、艰、险”。
凉山地区属横断山脉西南部分支,山川交横、交通闭塞、村落散居。
虽然全州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一村一校”,但部分偏远地区住在山上的彝族同胞,到村小上学就得花上一两个小时。
他们没有校车,更没有营养午餐,学校的教育设施也是极其简单,没有互联网、没有多媒体,一块简易木板,一间空旷的屋子就成了一方教育天地。
学生和老师在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学习和生活非常困难,遇到下雨、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情况必然影响孩子的学习进度。
以至于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安全却又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上条件好的学校,干脆就让孩子辍学。
而从教的很多老师迫于教学条件的艰苦往往干不了几年就离开了。
据统计,州内彝族聚居区小学生年流失率平均达到 25%,初中达 11%(数据由州教委提供)。
且 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彝族和其他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相比 6岁及 6 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各项指标均列倒数第二,[2] 截止 2004 年,全州有小学在校生 505691 人,少数民族在校小学生有 252396 人;普通初中在校生 122915 人,少数民族在校初中生有31591 人。
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前景
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前景发布时间:2022-09-05T00:55:08.591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5月9期作者:杨刚[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党和国家已经先后召开了四次关于职业教育的工作会议,在会议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杨刚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671400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党和国家已经先后召开了四次关于职业教育的工作会议,在会议中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本文通过阐述职业教育的现状,同时又指出了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详细分析,结合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得出了职业教育具体发展策略,最后对职业教育的前景进行展望,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能够为职业教育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职教育;发展现状;前景、三区三州引言:职业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技能型人才缺口的增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文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为了适应国家经济改革的发展需求,应调整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所以要对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研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1]。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以“三区三州”为例(一)学校的办学条件已经有效改善随着国家、省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的持续推进,不断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三区三州”职业学校的学校设施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
比如西藏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在2019年搬迁到新校区,新校区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了370多亩,学院的建筑面积已经达到9.2万平方米,基建的总共的投资金额已经达到了4.3亿元,基本满足了国家对职业学院的办学要求。
除此之外,在青海省黄南州、果洛州、云南省的怒江州、新疆喀什地区均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提供大量财政支持[2]。
(二)对口支援推动职业教育质量发展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从职业学院的基础设施、职教体系、专业建设和助学项目等方面助力“三区三州”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一
2 .中西文化 的相互渗 透给传统 的德 育模式带来 巨大 冲击 。
教育面临 的最重的任务是德育 , 一方面社会需要 的是 “ 富有创新
、
Hale Waihona Puke 加强 和改 进德 育工作
的激情、 诚实守信 、 团队精神” 的人 , 要求教育突 出“ 以人为本 ” 的
理念 , 张扬个性 ; 另一方 面现在的德育是“ 成人 化 的标准 、 知识化 的形式、 课堂化 的模式 ”难 以触及青少年 的心灵 , 以适 应社 会 , 难
机遇和广 阔的发展 空间。职 业学校肩 负着培养 社会 主义现化建
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 的历史使命 。把“ 育工作放在 首位 , 面 德 全 推进 素质教 育 , 坚持 育人 为本 , 突出以诚信 、 业为重 点的职 业 敬 道德教育” 是职业技 术学校 重要任务 。 , 关键词 : 业学校 ; 育工作 ; 职 德 职业道德教 育
关系 中, 容易诱 发 自由主义 、 拜金主义 、 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 。 同
时, 伴随着改革 开放 , 国外 的腐朽思想 和文化也会乘机 而入 , 这 对 尚处 在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 观初 步形 成期 的青年学 生来讲 , 影响重大。如何增强青年学生分辨是非 的能力 、防腐 拒变的能
力, 避免社会 生活 中出现 的积极与消极 、 美好与丑恶 、 明与愚 文 昧、 传统 与现化 、 先进与落后等矛盾冲突对青年学 生产生 的不利 影响 ,教育引导学生继承 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 、吸收人类文明成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党和政府历来都
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党和 国家领导人对青少 年 的培养教育
四 川省 凉 山 州劳动职 业技 术 学校 , 四川 凉 山 6 5 0 100
马边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出路
马边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出路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小凉山区,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
在这样的地区,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民族素质、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马边民族职业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马边民族职业教育的现状1、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马边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教育投入有限。
职业教育学校的硬件设施较为简陋,实训基地、教学设备等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同时,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且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2、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马边民族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未能充分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一些传统专业如农业、畜牧业等,虽然与当地的农业经济有一定关联,但在现代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缺乏创新性和竞争力。
而对于新兴产业和市场急需的专业,如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等,开设较少或教学质量不高。
3、学生就业困难由于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导致就业竞争力不足。
同时,当地的就业机会有限,企业规模较小,对职业技能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许多学生毕业后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就业稳定性差。
4、民族文化传承不足马边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在职业教育中,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重视不够。
未能将民族文化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职业技能人才。
5、社会认知度低在马边地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不如普通教育有前途。
这种观念导致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招生困难。
二、马边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出路1、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马边民族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实训基地,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
同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专业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优化专业设置职业教育学校应深入调研当地的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
简述凉山州区域概况
0327王兰凉山州,全名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少数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占地面积万km²,其下辖17县市,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截至2011年有户籍人口万,常住人口万,其中彝族人口占50%。
因气候、地形、民族特色等因素,凉山州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伴随着各景区的扩建、修缮、服务设施的完善,以及雅西高速的通车运行,凉山州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讲不再是个谜团。
关于这个地区的概况,这里将简单的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对其发展现状(以2012年数据为例)和未来趋势阐述我对该区域的认识。
一、凉山州目前区域概况:(一)凉山州自然概况:1.自然环境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抵大渡河,东临四川盆地,西连横断山脉。
处在100°15′E~103°53′E和26°03′N~29°27′N之间。
成昆铁路和川云国道纵贯全境,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通道。
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有海拔最高为5958米的木里县恰朗多吉峰,最低的雷波县大岩洞金沙江谷底305米,相对高差为5653米。
因地势地貌的原因,境内每年夏季是泥石流、山洪、冰雹等自然灾害高发期,凉山州境内多地还是地震多发区,安宁河谷断裂带几乎纵贯南北。
凉山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份地区四季不分明,但干湿季明显,冬暖夏凉,干季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4℃~17℃,日照时数2000~2400小时,日照幅射总量达120~150千卡/平方厘米*年。
年降雨量1000~1100毫米;无霜期230~306天。
独特的光热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被有关专家誉为“天然的塑料大棚”。
凉山河流众多,均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45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1条。
有邛海、马湖、泸沽湖等23个内陆淡水湖泊。
简析四川凉山州彝族现代教育现状
简析四川凉山州彝族现代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姓名佘燕娇专业行政管理学号0812735 )摘要:教育是一个关乎国家发展的大问题。
对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来说,教育是摆脱贫困,获得全方位发展的根本途径。
凉山彝区的现代教育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然而,与其他民族或地区横向比较,其教育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关键词:一彝族现代教育;问题现状;对策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彝族人口167万,占总人口的42.41%,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彝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字和语言的民族,历史上的彝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彝族教育历史悠久,起源于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历史上彝族人民没有创办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这不等于彝族没有古代教育。
从久远的古代教育到近代的家支教育,彝族人民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力属于自己的灿烂的文。
然而,很奇怪的是,拥有如此丰富文化的彝族人民大多数现在却处于愚昧贫困之中,彝族的现代教育十分滞后,问题重重。
一、彝族现代教育几个突出问题及原因:(一)、求学困难,流失率高,文化水平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各民族现代教育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彝族地区的现代教育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然而,在看到这些成就时,我们也不可忽视如今彝区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学生求学困难,流失率高;整体水平低;横向比较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
据统计,目前,州内彝族聚居区中小学生的流失率已达近几年的高峰,而且流失范围还在扩大,小学生年流失率平均达到25%,初中达11%(数据由州教委提供)【1】。
且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彝族和其他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相比6岁及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各项指标均列倒数第二。
由此,无法忽视一个严峻的事实,与其他民族相比,彝族现代教育发展缓慢总体受教育程度低。
西昌综合分析报告
西昌综合分析报告1. 引言西昌市位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本文将对西昌市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交通状况、教育和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西昌市的发展状况和潜力。
2. 经济状况分析西昌市的经济主要以农业、旅游和能源开发为支柱。
农业方面,西昌市拥有丰富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还有水果和蔬菜种植业。
旅游业方面,西昌市以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如四姑娘山、稻城亚丁等景点。
能源方面,西昌市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开发基地。
在经济发展方面,西昌市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GDP稳步增长,财政收入逐年提高。
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为西昌市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西昌市的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农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而其他产业相对较弱。
这就需要西昌市在经济发展中进行调整和优化,进一步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3. 人口结构分析西昌市的人口总量近年来呈稳步增长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西昌市的常住人口为50万左右,其中农村人口约占70%。
另外,西昌市还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附近。
在人口结构方面,西昌市的年龄结构相对较为年轻,青壮年人口占比较高。
这也为西昌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劳动力支持。
然而,随着老龄化问题的逐渐显现,西昌市也面临着养老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挑战。
因此,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的保障,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
4. 交通状况分析交通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西昌市的交通状况相对良好,主要交通方式包括公路、铁路和航空。
公路方面,西昌市拥有发达的公路网络,连接了周边的城市和乡镇。
主要的国道和省道穿过了西昌市,便利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
铁路方面,西昌市有西昌至成都的铁路线,提供了便捷的铁路交通。
四川西部凉山地区影响大学生职业适应的职业环境及对策
舞、 娱乐、 体育、 业余活动 、 缘关系 、 亲 建筑风格 、 城乡社会组织 、 禁忌等等 。 凉 山是 全 国最 大 的彝 族 聚 居 区 , 州 4 24万 人 口 中 , 族 占 4 .% 全 0. 彝 3 5 。在 民 族地 区工作就要熟悉 民族文 化, 遵从 民族风 俗习惯 , 山彝族 传统价值主 凉 要 表现 在 四个 方 面 :
( 经 济 发 展 状 况 一)
他们看来 , 是天 ( 人 自然 ) 生 , 人 天 之 德 , 也 随 天 而 行 。如 他 们 认 所 生 人 为, 人和动物一样都起源 于雪, 他们把人们 赖 以生存 的 自然事 物奉为神灵 而加 以盲 目崇拜 , 且谆谆告诫人们不要激 怒 自然神灵 。 3 诚 实守 信 、 名 轻 利 . 重 凉 山彝族把诚实 当做一条重要的处事原则。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 诚 实处亲戚 ”“ 、诚实处家族 ”且对任何人都诚实 。守信更是凉 山彝人 的道德 , 传 统 。把 言而 无 信 视 为 丑 恶 行 为 。
4 等 级 强 烈 、 富 即 安 . 小
等级观念渗透于凉 山彝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在阶级关系上 , 存 在着上尊 下卑 的等级观念; 在婚姻关系上, 有着严格的等级 内婚观念; 在宗 教祭祀 中, 有体现等级制 的祭祀礼仪; 日常生活中 , 在 无处不见带有等级特
色 的礼 仪 礼节 。 凉 山 彝族 传 统 社 会 的生 产 形 态 是 以个 体 家 庭 为 主 的 农 牧 小 生 产 , 山 凉
一
热爱家支 , 竭力维护家支团结 , 名誉和利益, 是贯穿于凉 山彝族传统社 会 的基 本 通 则 。 在家支 内部各成 员之 间 , 村寨 内部户 与户之 间, 紧紧 团结起 , 一家有 事, 一人有难 , 户户去帮助 , 个个去救济, 绝不袖手 旁观 。 2 .崇拜神灵, 遵从 自然 , 凉 山彝族先 民人人都是虔诚的宗教信 仰者。主要表现为 自然崇拜、 灵 物 崇拜 、 魂崇拜和祖先 崇拜 , 山彝族传 统文化也主要集 中在宗教典籍 鬼 凉
凉山彝区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一、现状综述凉山彝区的职业教育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凉山州内职业学校的本地就读、四川省“9+3”免费教育计划的省内异地就读以及广东省佛山市对口帮助计划下的“2+1”省外异地就读。
凉山州现有16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中专学校5所,技工学校2所,职业高中11所,在校生规模3000人以上的学校5所。
2016年,凉山州高中阶段教育的普职比为6.7:3.3,中职学校师生比为1:25。
[1]2012—2017年,凉山州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有所下降,但教育层次明显提高。
中专和技校的规模大幅缩减,在校人数减少了40%;职业高中规模扩大,在校人数从1.62万人上升到2.07万人,涨幅27.8%。
[2]2014年起,四川省教育厅开始在大小凉山彝区(凉山州10县、乐山市3县区)实施“9+3”免费教育计划。
该计划对每个到内地中职学校的彝区学生每年补助7330元,包含免除学费(2000元)、生活补助(3000元)、杂费补助(1500元)、冬装补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
截至2017年,32所内地中职学校已累计招收彝区学生近20000人,年均招生4300人。
2017年首届“9+3”计划彝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8%。
[3]“9+3”计划弥补了民族地区职教的短板,基本实现了应读尽读。
参与“9+3”计划的学生doi:10.16104/j.issn.1673-1883.2019.03.021凉山彝区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张维莎(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1731)摘要:大力发展凉山州职业教育,对增强彝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发展职业教育是凉山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
凉山州职业教育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专业设置不合理、校企合作不足、办学经费短缺、毕业生对口就业困难等。
提出了四点对策和建议:(1)基于职业分类细化专业方向细化;(2)结合区域优势,打造民族特色人文专业;(3)以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4)学时安排上要考虑企业需求。
简析四川凉山州彝族现代教育现状
简析四川凉山州彝族现代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姓名佘燕娇专业行政管理学号0812735 )摘要:教育是一个关乎国家发展的大问题。
对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来说,教育是摆脱贫困,获得全方位发展的根本途径。
凉山彝区的现代教育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然而,与其他民族或地区横向比较,其教育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关键词:一彝族现代教育;问题现状;对策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以彝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彝族人口167万,占总人口的42.41%,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彝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字和语言的民族,历史上的彝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彝族教育历史悠久,起源于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历史上彝族人民没有创办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这不等于彝族没有古代教育。
从久远的古代教育到近代的家支教育,彝族人民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力属于自己的灿烂的文。
然而,很奇怪的是,拥有如此丰富文化的彝族人民大多数现在却处于愚昧贫困之中,彝族的现代教育十分滞后,问题重重。
一、彝族现代教育几个突出问题及原因:(一)、求学困难,流失率高,文化水平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各民族现代教育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彝族地区的现代教育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然而,在看到这些成就时,我们也不可忽视如今彝区现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学生求学困难,流失率高;整体水平低;横向比较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
据统计,目前,州内彝族聚居区中小学生的流失率已达近几年的高峰,而且流失范围还在扩大,小学生年流失率平均达到25%,初中达11%(数据由州教委提供)【1】。
且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彝族和其他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相比6岁及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各项指标均列倒数第二。
由此,无法忽视一个严峻的事实,与其他民族相比,彝族现代教育发展缓慢总体受教育程度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山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查
作者:王婕林秋平
来源:《商情》2011年第43期
【摘要】凉山州地处偏远地区,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其地势上的劣势,以及思想上的保守使得其教育发展进入滞留状态。
近年来各教育行政部门把职业发展与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就此,我组深入凉山地区,走访了解了该地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凉山;职业教育;新型人才;就业导向
近年来凉山州职业学校注重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实践性教学占了很大的比重,实践性教学注重思想教育,把学生的实验地办成推广新技术的示范地,促进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乡土科技人员,摸索出了一条符合地方实际,富有特色的办学道路。
虽然凉山州在近年来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职业教育仍然是凉山州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思想保守、缺乏投资、竞争力不强、机制死板等矛盾和问题。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把发展职业教育与发展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政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择业观,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凉山地区职业教育初见成效。
据调查,截至2010年凉山州职业教育在校生共计2.99万人。
由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扶持,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在校生已达到7.5万人,预计到2015年,全州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将会达到8.5万人,在2020年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将会达到12.5万人。
预计到2015年,凉山州中等职业学校招生30000人左右,校均规模4000人左右,凉山州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达1:1左右;在办好现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该州将会重点建设3所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重点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6所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重点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6个学生技能实习实训基地,改建和新建一批职业学校,狠抓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中小学普遍开设初等职业技术教育课,切实搞好寄宿制学校小农场建设,为学生学有一技之长服务。
在发展目标的同时,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也将会调整规划。
凉山州目前有普通中专、中师、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共21所,在校生21161人,校均规模已不适应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教育部对学校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目前为止西昌市政府已完成对西昌市第一职业中学、西昌市第二职业中学资源整合工作,两校合并后办学规模达10000人左右。
全州把提高质量放在首位,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要求,扩大校际合作、城乡合作、区域合作领域。
围绕凉山州支柱、特色、优势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以企业需求和市场就业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到2020年预计将会重点建设14个县级职业中学或职教中心,建成3所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重点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5所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级重点标准的中等职业学校,10个省级重点专业。
强化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建设。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积极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切实提升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质量。
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促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
建立全州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制度。
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方便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切实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积极推进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设。
积极创造条件办好昭觉青年创业中心。
各县市充分利用民兵训练基地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
充分发挥骨干职业学校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以骨干职业学校为龙头、带动其他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参加的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式发展模式。
在加强凉山州农村职业教育方面,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围绕培养新型农民、新型民工、面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强县级职业学校和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现就地培训、就地转移、异地转移相结合、多渠道促进农民致富,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州政府大力提倡有条件的地方,农村中职学校学生第一学年在农村学校学理论、第二学年在城市学校进行实习实训、第三学年到城市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的“三段式”办学模式。
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面向“两后”(初、高中毕业后)毕业生、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在岗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支持有条件的乡镇中学开办职业教育特色班。
进一步办好涉农专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州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通升学制度。
实施职业学校“双证书”制度,按照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推进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沟通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以就业为导向,引导职业学校根据市场设专业,根据岗位设课程。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加大劳动预备制培训力度,逐步实施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培训。
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单位和待遇,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创造更加良好社会环境。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