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教案(含解析)沪科版(1)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课件
记录表:弹簧原长 l0=________ cm。
次数
内容
123456
拉力 F/N
弹簧总长/cm
弹簧伸长/cm
【数据处理】 1.以弹力 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 的伸长量 x 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 F 随弹簧伸长量 x 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 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3)AB 段明显偏离 OA,伸长量Δl 不再与弹力 F 成正比,是超出弹
簧的弹性限度造成的。 答案:(1)6.93 (2)A (3)弹簧受到的拉力超过了其弹性限度
2.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 m 的钩码探究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 F 与弹簧伸长量 x 的 F-x 图线,由此可求出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_________。
(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 与弹力 F 的关系图
线,图线的 AB 段明显偏离直线 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弹簧伸长后的总长度为 14.66 cm,则伸长量Δl=14.66
cm-7.73 cm=6.93 cm。(2)逐一增挂钩码,便于有规律地描点作图, 也可避免因随意增加钩码过多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而损坏弹簧。
(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 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 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 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实验专题(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一、实验数据的处理:几种常见情形下的数据处理方法常见情形 处理方法根据)(l x F -图像的斜率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值;若图像不过原点,根据l F -图像的横截距求出弹簧的原长.根据表中的数据,在x F -(或l F -)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结合图像的斜率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值;在l F -坐标系中,由图像的横截距求出弹簣的原长题中直接给出弹簧弹力F ,以及对应的弹簧伸长量x ∆或题中直接给出所吊钩码质量m ,以及对应的弹簧伸长量x ∆ 利用x k F ∆=或x k mg ∆=求解二、原理迁移的处理方法1.利用等效法来处理数据原始变量等效变量弹簧弹力变化量 弹簧圈数弹簧弹力变化量 质量变化量或钩码个数变化量弹簧伸长量 弹簧长度图像表达式 kx F =)(0l l k F -=(0l 为弹簧原长)相同点 弹簧的劲度系数就是图像的斜率不同点图像过原点,横坐标表示形变量,纵坐标表示弹力,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该状态下弹簧的弹性势能横坐标表示弹簧长度,纵坐标表示弹力,图像不过原点,且横截距表示弹簧原长2.弹簧串、并联时劲度系数的处理方法实验装置 实验参量实验结论两个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k 、2k ,两个弹簧的伸长量分别为1x 、2x ,总伸长量为x ,重物的重力为mg对于1k ,有mg x k =11,得到11k mgx =。
对于2k ,有mg x k =22,得到22k mgx =。
对于整体,mg kx =,21x x x +=,得2121k k k k k +=两个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1k 两个弹簧的伸长量均为x重物的重力为mg对于一根弹簧,有mg x k 211=,得到12k mg x =。
对于整体,有mg kx =,可得12k k =三、针对练习1、小张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
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量出弹簧原长为0 4.20m L =,再将弹簧按图甲的装置将弹簧竖直悬挂。
高考沪科版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在国际单位制中, 杨氏模量Y的单
位应该是( A. N C. N/m ) B. m D. Pa
(2)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 应 用如图2-3-6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 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的值.
首先利用测量工具a测得橡皮筋的长
度L=20.00 cm, 再利用测量工具b测
得橡皮筋未受拉力时的直径D=
(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 关系”的实验, 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 面上使其自然伸长, 用直尺测出弹簧 的原长L0, 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 挂 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 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 这样操
作, 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示中的
_______.
量为m1的钩码,
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 l1, 记录 m1 和 l1,
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图 2- 3- 2
3. 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 量出对应的
弹簧长度, 记录m2、m3、m4、m5和相
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 并得出各 次弹簧的伸长量x1、x2、x3、x4、x5.
钩码个数 0 1 2 3
长度 l0= l1= l2= l3=
伸长量x
弹力F
x1=l1-l0 x2=l2-l0 x3=l3-l0
F1= F2= F3=
⋮
⋮
⋮
⋮
数据处理
1. 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
为纵坐标, 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
用描点法作图. 连接各点, 得出弹力F 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 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 写出曲 线所代表的函数.
实验典例探究
注意事项与误差分析的 考查
例1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课件
(4)砝码盘的质量为 m0,砝码的质量为 m,当挂上砝码盘时有
m0g=k(Lx-L0),当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为 m 时,弹簧的长度为 Ln,
此时有 m0g+mg=k(Ln-L0),两式联立得 mg=k(Ln-Lx),即 k=
Lnm-gLx,由图像知图线的斜率为 k′=6102× ×1100- -32- -00 kg/m=0.50 kg/m,
代表符号
L3
L4
L5
L6
返回导航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由表可知 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
(3)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 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填“L0”或“Lx”)的差值.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 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 9.8 m/s2).
返回导航
AB 解析:本实验中应以所研究的一根弹簧为实验对象,在弹 性限度内通过增减钩码的数目,以改变弹簧的拉力,来探究弹力与 弹簧伸长的关系,所以选项 A、B 正确;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不 是弹簧的伸长量,故选项 C 错误.只能用同一个弹簧,才能得出拉 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故选项 D 错误.
返回导航
返回导航
解
析
:
(1)
弹
簧
的
劲
度
系
数
:
k
=
ΔF Δx
=
6-2 3.5-1.5
=
2N/cm
=
200N/m;
(2)由图示图象可知:mg=kx1, m=kgx1-2×100.5=0.1kg,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课件
12/9/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
关键能力
考点(kǎo
diǎn)一
考点(kǎo
diǎn)二
-20-
考点(kǎo
diǎn)三
答案: (2)8.65(8.63~8.67间都对)
(3)水平匀速运动
(4)0.45(0.44也对)
解析: (2)刻度尺的读数需要估读一位,故读数为8.65 cm;
(3)用弹簧拉着小木块水平匀速运动时,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Δ
Δ
Δ
Δ
=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 k=
=
(60-10)×10-3 ×9.8
(12-2)×10-2
N/m=4.9 N/m;
同理砝码盘质量
12/9/2021
( -
m=
0)
=
4.9×(27.35-25.35)×10-2
9.8
kg=0.01 kg=10 g。
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关键能力
弹簧弹力大小并不相等,二者差值为m0g。物体C下移的距离x为弹簧压缩
量的变化量,即F=m0g+k(x0-x)=m0g+kx0-kx,故F-x图线斜率的大小为弹簧的
劲度系数。
12/9/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关键能力
考点(kǎo
diǎn)一
考点(kǎo
diǎn)二
-18-
考点(kǎo
diǎn)三
度尺均应在竖直方向。
(2)弹簧静止时,才能读其长度;表中的数据L3与其他数据有效数字位数不
同,所以数据L3记录不规范,规范数据应读至厘米位的后两位,精确至mm,
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方案 实验2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
实验(二) [实验2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关系的图象如图S2-1所示,则:(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c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cm.(3)若弹簧的长度为2l 2-l 1时仍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此时弹簧的弹力为________.图S2-12.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 与弹簧长度l 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S2-2上标出.(g=9.8 m/s 2)图S2-2(1)作出m -l 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3.通过“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 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x 成正比,并且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不同.已知一根原长为L 0、劲度系数为k 1的长弹簧A ,现把它截成长为23L 0和13L 0的B 、C 两段,设B 段的劲度系数为k 2、C 段的劲度系数为k 3,关于k 1、k 2、k 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甲同学:既然是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所以k 1=k 2=k 3;乙同学: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越短劲度系数越大,所以k 1<k 2<k 3; 丙同学: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越长劲度系数越大,所以k 1>k 2>k 3.(1)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实验所需的器材除铁架台外,还有__________.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3)图S2-3是实验得到的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长度有怎样的关系?图S2-34.2012·广东卷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代表符号L0L x L1L2L3L4L5L6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图S2-4(3)图S2-4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 x”).(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实验(二)1.(1)l 1 (2)F 0l 2-l 1(3)2F 0[解析] (1)F =0时对应的弹簧长度即为弹簧的原长.(2)在F —l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的形变量为2l 2-l 1-l 1=2(l 2-l 1),故此时弹簧的弹力为2F 0.2.(1)如图所示 (2)0.26[解析] (1)根据所描的点画直线即可.(2)在直线上取相距较远的两点,横轴之差Δl 为弹簧长度的变化量,纵轴之差Δm 为砝码质量的变化量,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 =ΔF Δl =ΔmgΔl ≈0.26 N/m.3.(1)刻度尺、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或弹簧测力计) (2)实验步骤:a .将弹簧B 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L B .b .在弹簧B 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如n 个),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 1.c .由F =mg 计算弹簧的弹力;由x =L 1-L B 计算出弹簧的伸长量.由k =Fx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2.d .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步骤b 、c ,并求出弹簧B 的劲度系数k 2的平均值e .按实验步骤a 、b 、c 、d 求出弹簧C 的劲度系数k 3的平均值.f .比较k 1、k 2、k 3,得到结论.(3)从同一根弹簧上截下的几段,越短劲度系数越大 4.(1)竖直 (2)静止 L 3 0.1 cm (3)L x (4)4.9 10 [解析] (1)本实验是利用重力与弹力平衡获取若干数据,再利用图象处理数据得到劲度系数的.测量时,弹簧及刻度尺都要保持在竖直状态;(2)读数时,要等弹簧静止时才能读取;由记录的值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 cm ,但最小分度后还要估读一位,故记录L 3是不符合规范的;(3)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挂上砝码盘时弹簧长度L x 的差值才是由于添加砝码而伸长的长度;(4)砝码盘的质量为m 0,砝码的质量为m ,当挂上砝码盘时有:m 0g =k (L x -L 0),当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为m 时,弹簧的长度为L n ,此时有m 0g +mg =k (L n -L 0),两式联立得:mg =k (L n -L x ),即k =mgL n -L x ,由图象知图线的斜率为k ′=60×10-3-012×10-2-0kg/m =0.50 kg/m ,故劲度系数k =k ′g =4.9 N/m ,而m 0=k (L x -L 0)g =4.9×(27.35-25.35)×10-29.8kg =10 g.。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教案
【2019最新】精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教案[基本要求][数据处理]1.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2.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作出一条平滑的图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都在这条图线上,但要注意使图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3.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误差分析]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注意事项]1.安装实验装置:要保持刻度尺竖直并靠近弹簧.2.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3.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4.观察所描点的走向:不要画折线.5.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考向1 对实验操作的考查[典例1] (2015·福建卷)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为cm.(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乙的示数为14.66 cm,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为(14.66-7.73) cm=6.93 cm.(2)为了得到较多的数据点,应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弹簧的长度和钩码的总重力,即A正确.(3)不遵循胡克定律,说明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答案] (1)6.93 (2)A (3)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1)实验中不能挂过多的钩码,使弹簧超过弹性限度.(2)作图象时,不要连成“折线”,而应尽量让坐标点落在直线上或均匀分布在两侧.考向2 对数据处理和误差的考查[典例2] 某同学做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他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面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数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和.(2)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3)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 cm,d2=L5-L1=6.90 cm,d3=L6-L2=7.00 cm.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cm.(4)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 g砝码,弹簧平均伸长量ΔL.Δ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ΔL=.代入数据解得ΔL=cm.(5)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g取9.8 m/s2) [解析] (1)通过对6个值的分析可知记录有误的是L5、L6(估读位不正确).(2)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时,应正确读数并记录到毫米的下一位,由题图知L3=6.85 cm,L7=14.05 cm.(3)利用逐差法并结合已求差值可知第四个差值d4=L7-L3=14.05 cm-6.85 cm=7.20 cm.(4)ΔL==6.90+6.90+7.00+7.20cm=1.75 cm.16(5)ΔF=k·ΔL,又ΔF=mg,所以k=== N/m=28 N/m.[答案](1)L5L6(2)6.85(6.84~6.86)14.05(14.04~14.06) (3)L7-L3 7.20(7.18~7.22) (4) 1.75 (5)28实验数据处理的三种方法(1)图象法:根据测量数据,在建好直角坐标系的坐标纸上描点,以弹簧的弹力F为纵轴,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轴,根据描点的情况,作出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2)列表法: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研究测量的数据,可发现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一常数.(3)函数法:根据实验数据,找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函数关系.考向3 实验创新与改进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命题创新的方向有:1.运用k=来处理数据.(1)将“弹力变化量”转化为“质量变化量”;(2)将“弹簧伸长量”转化为“弹簧长度变化量”.2.将弹簧平放在桌面上,消除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3.利用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得到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图象.4.将弹簧换为橡皮条.[典例3] (2017·湖南益阳调研)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是遵循胡克定律的.其实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其中k是一个比例系数,类似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表明k=,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1)物理公式能够反映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则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 )A.NB.mD.N/m2C.N/m(2)有一段横截面积是圆形的橡皮筋,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读数为mm.(3)通过实验测得该橡皮筋的一些数据,并作出了外力F与伸长量x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中图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F=kx可知k的单位为N/m,由k=,可得Y=,又知L的单位为m,S的单位为m2,则Y的单位为·=N/m2,故选D.(2)橡皮筋直径d=2.5 mm+0.01×4.3 mm=2.543 mm.(3)图象中图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橡皮筋受力超出其弹性限度,不再遵循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的规律.[答案] (1)D (2)2.541~2.545之间均可(3)见解析[典例4]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甲连接起来进行探究.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所示.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N/m(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由表中数据(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解析] (1)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精确位的下一位,由题图可知指针示数为16.00 cm,考虑到误差范围,15.95~16.05 cm 均算对.(2)由胡克定律F= kx,结合题表中数据可知弹簧Ⅰ的劲度系数k1= N/m=12.50 N/m,考虑到误差范围,12.20~12.80 N/m均算正确;对于计算弹簧Ⅱ的劲度系数,只需要测出弹簧Ⅱ的形变量,结合两个指针的读数,可知指针B的变化量减去指针A的变化量,就是弹簧Ⅱ的形变量,所以能求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答案] (1)16.00(15.95~16.05)(有效数字位数正确)(2)12.50(12.20~12.80均正确) 能。
备考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文档:第二章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板块一主干梳理·夯实基础实验原理与操作◆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2.学会用列表法和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器材铁架台、毫米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三角板、铅笔、重垂线、坐标纸。
◆实验原理1.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
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实验步骤1.仪器安装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 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测量与记录(1)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即弹簧的原长。
(2)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求出弹簧的伸长量x和所受的外力F(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
(3)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记录表:弹簧原长l0=________cm。
◆数据处理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钩码标值不准确和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造成系统误差。
2.偶然误差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适当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点的间距尽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线准确度更高一些。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2020年高考物理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讲义: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含答案
实验探究课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定量关系.2.学会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重垂线、铅笔.[实验步骤]1.将弹簧挂在支架上,测量弹簧的原长l0.2.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3.求出弹簧的伸长量x和所受的外力F(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4.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下列表格中.记录表:弹簧原长l0=cm.次数12345 6 内容拉力F/N弹簧总长/cm弹簧伸长量/cm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2.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误差分析]1.弹簧拉力大小的不稳定易造成误差,使弹簧的悬挂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悬挂钩码来充当对弹簧的拉力,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2.弹簧长度的测量是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测量时尽量精确地测量弹簧的长度.3.在F-x图象上描点、作图不准确带来误差.[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3.测量弹簧的原长时要让它自然下垂.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减小误差.4.测量有关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总长l及伸长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5.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值要适当,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6.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平滑的曲线.7.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实验改进]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来自弹簧的重力,所以改进实验的思路应该是尽可能减小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1.一个方案是将弹簧穿过一根水平光滑的杆,在水平方向做实验;另一个方案是选择劲度系数较小的轻弹簧,通过减小读数的相对误差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2.利用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将弹簧水平放置,且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推力)时,计算机上得到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分析图象得出结论.热点一实验原理与操作[典例1]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簧原长和形变量.(2)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3)取图象中(0.5,0)和(3.5,6)两个点,代入F=kx可得k=200 N/m,由于弹簧自身存在重力,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就有形变量.(4)根据完成实验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CBDAEFG.答案:(1)刻度尺(2)弹簧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3)200弹簧自身存在重力(4)CBDAEFG1.(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解析:(1)实验中应以所研究的一根弹簧为实验对象,在弹性限度内通过增减钩码的数目来改变对弹簧的拉力,以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且拉力与重力平衡,所以选A、B.(2)由于考虑到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x>0所以选C.答案:(1)AB(2)C热点二实验数据的处理[典例2](2014·全国卷Ⅱ)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 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 cm.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②.(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象.(3)图乙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N/m.解析:(1)①k=mgΔx=0.100×9.80(5.26-4.06)×10-2N/m=81.7 N/m;②1k=181.7m/N=0.012 2 m/N.(2)1k-n图象如图所示.(3)由作出的图象可知直线的斜率为5.72×10-4m/N,故直线方程满足1k=5.72×10-4nm/N,即k=1.75×103n N/m(在1.67×103n~1.83×103n之间均正确).由于60圈弹簧的原长为11.88 cm,则n圈弹簧的原长满足nl0=6011.88×10-2,代入数值,得k=3.47l0(在3.31l0~3.62l0之间均正确).答案:(1)①81.7②0.012 2(2)图见解析(3)1.75×103n(在1.67×103n~1.83×103n之间均正确)3.47l0(在3.31l0~3.62l0之间均正确)2.(2018·广东惠州博罗中学模拟)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方向(填“水平”或“竖直”).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③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的差值(填“L0或L x”).④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解析:(1)用铁架台,一定是竖直悬挂,所以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竖直方向;(2)由于弹簧自身有重力,悬挂后,当弹簧稳定后,记下弹簧的长度;(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是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据的最后一位是估读位,故数据L3记录不规范,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mm;(4)若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没有考虑砝码盘的重力的影响,所以横轴是弹簧长度与悬挂砝码盘时的长度L x的差.(5)根据胡克定律公式ΔF=kΔx,有k=ΔFΔx=60×10-3×9.8(39.30-27.35)×10-2N/kg≈4.9 N/kg;由表格得到,弹簧原长为:L0=25.35 cm;挂砝码盘时:L x=27.35 cm;根据胡克定律,砝码盘质量为:M=k(L x-L0)g=4.9×(27.35-25.35)×10-29.8kg=0.01 kg=10 g.答案:竖直稳定L3 1 mm L x 4.910热点三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1.将弹簧水平放置或穿过一根水平光滑的直杆,在水平方向做实验.消除了弹簧自重的影响.2.弹簧的弹力直接由力传感器测得.创新点一实验原理的创新——并联弹簧[典例3]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某同学先按图(a)对弹簧甲进行探究,然后把弹簧甲和弹簧乙并联起来按图(b)进行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将质量为m =50 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分别测得图(a)、图(b)中弹簧的长度L 1、L 2如表所示.钩码个数 1 2 3 4 L 1/cm 30.00 31.04 32.02 33.02 L 2/cm29.3329.6529.9730.30已知重力加速度g = 由表中数据 (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乙的劲度系数.解析:分析表中L 1的长度变化量与钩码数量的关系.钩码数量和弹簧常量的关系为钩码逐增加一个,弹簧长度伸长约1 cm ,所以弹簧劲度系数k 1=ΔF Δl =mg Δl =0.50 N0.01 m =50 N/m.分析图(b)中可得,每增加一个钩码,弹簧伸长约0.3 cm ,即k 1×0.003+k 2×0.003=mg ,根据弹簧甲的劲度系数可以求出弹簧乙的劲度系数. 答案:50 能创新点二 实验方法的创新[典例4]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量相应的弹簧的总长度.(1)某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实验数据描点在坐标系图乙中,请作出F -L 图线.(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 0= cm ,劲度系数k = N/m.(3)试根据该同学以上的实验情况,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缺点在于:.解析:(1)F-L图线如图所示(2)图象的横截距表示弹力为零时的弹簧的长度,此时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所以弹簧的原长L0=5 cm,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故有k=ΔFΔx=1.60.08N/m=20 N/m.(3)根据该同学以上的实验情况,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为:钩码个数01234 5弹力F/N弹簧长度L/(×10-2 m)(4)滑轮间存在的摩擦会造成实验误差.答案:(1)如图所示(2)520(3)见解析(4)可以避免弹簧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会造成实验误差创新点三实验器材的创新[典例5]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力传感器,然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当用手向下拉伸弹簧时,弹簧的弹力可从传感器读出.用刻度尺可以测量弹簧原长和伸长后的长度,从而确定伸长量.测量数据如表格所示:伸长量x/(×10-2 m) 2.00 4.00 6.008.0010.00弹力F/N 1.50 2.93 4.55 5.987.50(1)以x为横坐标,F为纵坐标,在图乙的坐标纸上描绘出能够正确反映弹力与伸长量关系的图线.(2)由图线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横轴表示伸长量x,纵轴表示弹力F,按照表格数据,描点画图,得到一条直线,图象斜率代表弹簧劲度系数.答案:(1)如图所示(2)75 N/m1.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在弹簧下端挂2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是l2.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m,当地重力加速度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答案:(1)2mgmg l2-l12.(1)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_ 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2)该同学更换弹簧,进行重复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弹簧弹力F与伸长量x的关系图线,由此可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解析:(1)由mm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可知图乙中的读数为:25.85 cm;本实验中需要是弹簧的形变量,故还应测量弹簧的原长.(2)有图象可知,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70.035=200 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弹簧有自重,使弹簧变长.答案:(1)25.85弹簧原长(2)200弹簧有自重3.(2018·四川高三理科综合)某同学为研究橡皮筋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做了如下实验:①如图1所示,将白纸固定在制图板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A系一小段轻绳(带绳结);将制图板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将质量为m=100 g的钩码挂在绳结上,静止时描下橡皮筋下端点的位置A0;用水平力拉A点,使A点在新的位置静止,描下此时橡皮筋端点的位置A1;逐步增大水平力,重复5次……③取下制图板,量出A1、A2……各点到O的距离l1、l2……量出各次橡皮筋与OA0之间的夹角α1、α2……④在坐标纸上做出1cos α-l的图象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当橡皮筋与OA0间的夹角为α时,橡皮筋所受的拉力大小为(用g、m、α表示).(2)取g=10 m/s2,由图2可得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N/m,橡皮筋的原长l0=m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1)对结点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可知mg=T cos α,解得T=mgcos α;(2)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则kl cos α=mg,解得1cos α=klmg,故斜率k′=kmg,由图象可知斜率k′=100,故k=mgk′=100 N/m;由图象可知,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即为弹簧的原长,为0.21 m.答案:(1)mgcos α(2)1.0×1020.214.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时,将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下端挂一个小盘,在小盘中增添砝码,改变弹簧的弹力,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弹簧末端指针的位置x,实验得到了弹簧指针位置x与小盘中砝码质量m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测量如图甲所示,指针指示的刻度值为cm.(刻度尺单位为:cm)(2)从图乙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另一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有下列做法,其中错误的是.A.刻度尺零刻度未与弹簧上端对齐B.实验中未考虑小盘的重力C.读取指针指示的刻度值时,选择弹簧指针上下运动最快的位置读取D.在利用x-m图线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时舍弃图中曲线部分数据.解析:(1)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0.1 cm,故读数为18.00 cm.(2)结合mg=kx,得x=gk m,由图可知k=0.08×100.42-0.15N/m≈3.0 N/m.(3)读数时开始时的零刻度应与弹簧上端对齐才能准确测量,故A错误;本实验中可采用图象进行处理,故小盘的重力可以不考虑,故B正确;在读指针的位置时,应让弹簧指针静止之后再读取,故C错误;当拉力超过弹性限度时,将变成曲线,不再符合胡克定律,故应舍去,故D正确.答案:(1)18.00(2)3.0(3)AC5. (2019·湘潭凤凰中学月考)某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原长l0的关系实验中,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轻质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上安装可移动的轻质指针P,实验时的主要步骤是:①将指针P移到刻度尺l01=5cm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200 g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②取下钩码,将指针P移到刻度尺l02=10cm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250 g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③取下钩码,将指针P移到刻度尺l03=15cm处,在弹簧挂钩上挂上50 g的钩码,静止时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并记录下来;④重复③步骤,在每次重复③时,都将指针P下移5cm,同时保持挂钩上挂的钩码质量不变.将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列表如下:次数弹簧原长l0/ cm弹簧长度l/ cm钩码质量m/g1 5.007.23200210.0015.56250315.0016.675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在实验步骤③中,弹簧的原长为15cm时,其劲度系数k=N/m.(2)同一根弹簧的原长越长,弹簧的劲度系数(填选项前的字母).A.不变B.越大C.越小解析:(1)挂50 g钩码时,弹簧的弹力为0.5 N,根据胡克定律得:k=FΔx=0.5(16.67-15.00)×10-2N/m≈30 N/m.(2)对第3、4、5次数据分析,弹簧弹力相等,同一根弹簧,原长越长,形变量越大,根据胡克定律F=kx知,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小,故选C.答案:(1)30(2)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实验专题2 第9讲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教学案
第9讲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基础命题点课本原型实验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二、实验器材铁架台、毫米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三角板、铅笔、重垂线、坐标纸等。
三、实验原理1.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
沿着弹簧伸长的方向拉弹簧,当形变稳定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使它发生形变的拉力大小相等。
2.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所运用的正是弹簧的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这一原理。
3.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四、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1.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在水平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刻度为1 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
3.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记下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1。
4.用上面的方法,记下弹簧下端挂2个、3个、4个……钩码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L2、L3、L4……,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5.用x n=L n-L0计算出弹簧下端挂1个、2个、3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并根据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计算出所挂钩码的总重力,这个总重力就等于弹簧弹力的大小,将所得数据填入表格。
标。
7.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
所描的点不一定正好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8.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9.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五、误差分析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会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例1] (2019·北京高考模拟)甲、乙两名同学准备对实验室新买的弹簧进行实验研究,以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高三一轮实验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案)
第08讲 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学会用列表法、图象法等处理实验数据.2.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 【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2.学会用列表法和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
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重垂线、铅笔。
【实验过程】 一、实验步骤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 0,即原长。
2.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 1的钩码,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 1,记录m 1和l 1,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量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 2、m 3、m 4、m 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 2、l 3、l 4、l 5,并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 1、x 2、x 3、x 4、x 5。
钩码个数长度伸长量x钩码质量m弹力F0 l=1 l1=x1=l1-lm1=F1=2 l2=x2=l2-lm2=F2=3 l3=x3=l3-lm3=F3=⋮⋮⋮⋮⋮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
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
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误差分析】1.弹簧拉力大小的不稳定会造成误差。
因此,使弹簧的悬挂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悬挂钩码来充当对弹簧的拉力,待稳定后再读数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2.弹簧长度的测量,是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备考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含解析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板块一主干梳理·夯实基础实验原理与操作◆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2.学会用列表法和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器材铁架台.毫米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三角板.铅笔.重垂线.坐标纸。
◆实验原理1.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
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实验步骤1.仪器安装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 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测量与记录(1)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即弹簧的原长。
(2)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求出弹簧的伸长量x和所受的外力F(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
(3)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记录表:弹簧原长l0=________cm。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钩码标值不准确和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造成系统误差。
2.偶然误差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适当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点的间距尽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线准确度更高一些。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能演练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沪科版
2022 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能操练实验二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沪科版a和1 一个实验小组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一样的轻质弹簧b,获得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像如图2- 3- 9 所示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 a的原长比 b 的长B a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大C a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分析 :选 B图像的横轴截距表示弹簧的长度, A 错误 , 图像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B 正确 , C错误 ,图像可是原点 , D 错误2 2022 ·高考福建理综卷某实验小组研究橡皮筋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 , 将原长约200 mm的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个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 g, 每增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 当挂上 10只钩码后 , 再逐个把钩码取下, 每取下一只钩码 ,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依据丈量数据, 作出增挂钩码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与拉力 F 关系的图像如图2- 3- 10 所示从图像中能够得出图 2-3-10A 增挂钩码时与 F成正比,而减挂钩码时与 F 不可正比B 当所挂钩码数同样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C 当所挂钩码数同样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D 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 致使橡皮筋高出弹性限度分析 : 选 D 从图像看 , 图线呈非线性关系 , 说明所挂钩码已使橡皮筋的形变高出弹性限度应选项D 正确3 如图2- 3- 11 甲所示变化的作使劲拉力或压力时,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在电脑上获得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像如图乙则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图 2-3-11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簧长度的伸长量与对应的弹力增添量成正比C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D 该弹簧遇到反向压力时, 劲度系数不变分析 : = , 即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不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 A错误由F=可知,B说法正确 ; 由=错误 ! =错误 ! N/m = 200 N/m, C 正确 ;F-图线的斜率对应弹簧的劲度系数 ,而> 0 和< 0 时的斜率同样 ,故 D正确4 利用如图 2-3- 12甲所示装置做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为 30 g实验中 , 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 个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下端, 稳定后挨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表中弹力一直未超出弹性限度, 取g=2 10 m/记录数据组123456钩码总质量 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 cm图 2-3-121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弹簧弹力大小 F 跟弹簧总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线2由图线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N/m 保存两位有效数字分析 :1 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以下图2 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F-关系图线的斜率故=错误 ! ≈27 N/m答案 :看法析5 2022 ·徐州模拟如图2- 3- 13a 所示 ,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研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长度的关系实验图 2-3-131为达成实验 , 还需要的实验器械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需要丈量记录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 b 是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伸长长度的F-图线 , 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分析 : 1 还需要刻度尺 ;2需要丈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悬挂钩码个数以及与弹力外力对应的弹簧长度;3依据胡克定律 F=,在 F-图像中,=错误! ,解得=200 N/m;图像可是原点,原由是实验中没有考虑或忽视了弹簧的自重或在弹簧没有处于竖直悬挂状态时丈量它的原长答案 : 看法析62022 ·扬州调研图 2-3-14为了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某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一样的弹簧进行测试,依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2- 3-14 所示图像1 从图像上看 ,该同学没能完整依据实验要求做,进而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________N/m 和 ________N/m;若要制作一个精准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应选弹簧________3 从上述数据和图线中剖析,请对这个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建议建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 : 1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超出弹簧的弹性范围,则此规律不建立,因此所给的图像上端成为曲线,是由于形变量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2 甲、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甲=错误 ! =错误 ! N/m = N/m乙=错误 ! =错误 ! N/m = 200 N/m要制作一个精准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采用必定的外力作用时,弹簧的形变量大的那个,应选甲弹簧3 建议 :实验中钩码不可以挂太多,控制在弹性限度内答案 : 1形变量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2 200甲3 看法析7某小组在做“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时测出数据以下表所示弹簧长度 cm砝码重力N0甲、乙、丙同学分别作出如图2- 3- 15 所示的三个图像图 2-3-151试求三位同学所作图像的函数关系式, 并说明三个函数关系式的合用条件及差别;2三个函数关系式中的比率系数各有什么物理意义, 其单位是什么分析 : 1 甲同学所作图像的函数关系式为F=100,在为 [0, m] 内合用 ;乙同学所作图像的函数关系式为F=100-,在为 [ m, m]内合用 ;丙同学所作图像的函数关系式为=错误!F,在 F为[0, N]内合用三位同学所作图像的函数关系式的差别在于选择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不一样, 甲和丙同学获得的函数为正比率函数 , 应用比较简易 ; 乙同学获得的函数为一次函数,使用不简易甲同学的函数关系式为胡克定律2甲、乙同学的函数关系式中比率系数表示:弹簧伸长 1 m 所需拉力的大小 ,单位是 N/m; 丙同学函数关系式的比率系数表示: 1 N的力作用在弹簧上, 弹簧能伸长的长度, 单位是 m/N答案 : 看法析图 2-3-168 创新研究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2- 3- 16 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供给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索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1 有一个同学经过以上实验丈量后把 6 组数据描点在以下坐标图中,请作出F-L图线图 2-3-172由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弹簧的原长为L0=________cm, 3 试依据以上该同学的实验状况,劲度系数= ________N/m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用填写其实验测得的详细数据4 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搁置与弹簧悬挂搁置对比较长处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弊端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如图2 在弹性限度内,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10 253以下表次数123456弹力/NF弹簧的长度L/×10-2m4 防止弹簧自己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弹簧与桌面及绳索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实验的偏差。
2019年度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学案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实验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2.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3.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仪器(如图1所示).图1(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1.数据处理(1)列表法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2)图象法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3)函数法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满足F=kx的关系.2.注意事项(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3.误差分析(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实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1.列表分析法:分析列表中弹簧拉力F与对应弹簧的形变量Δx的关系,可以先考虑F和Δx的乘积,再考虑F和Δx的比值,也可以考虑F和(Δx)2的关系或F和Δx的关系等,结论:FΔx为常数.2.图象分析法:作出F-Δx图象,如图2所示.此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即F和Δx成正比关系.图2作图的规则:(1)要在坐标轴上标明轴名、单位,恰当地选取纵轴、横轴的标度,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确定坐标起点,使所作出的图象几乎占满整个坐标图纸.若弹簧原长较长,则横坐标起点可以不从零开始选择.(2)作图线时,尽可能使直线通过较多坐标描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对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若有个别点偏离太远,则是因偶然误差太大所致,应舍去).(3)要注意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的意义,注意分析图象的斜率、截距的意义.例1 (2015·福建理综·19(1))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图3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为________cm;图3(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93 (2)A (3)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解析(1)由题图乙知,读数为14.66 cm,所以弹簧伸长量为(14.66-7.73) cm=6.93 cm;(2)若随意增减钩码,会使作图不方便,有可能会超出弹簧形变范围,所以应逐一增挂钩码,选项A正确.(3)由题图丙知AB段伸长量与弹力不成线性关系,是因为钩码重力超过弹簧弹力范围.变式1 某学生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4中作出F-x图线.图4(2)根据F-x图线可以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3)估测弹簧弹力为5 N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 J.答案(1)如图所示(2)50 (3)0.25命题点二创新实验——器材与方法的创新本实验一般是在教材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设计新情景进行考查,因此,要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注重迁移创新能力的培养,善于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处理新问题.弹力的获得:弹簧竖直悬挂,重物的重力作为弹簧的拉力,存在弹簧自重的影响→弹簧水平使用,重物的重力作为弹簧的拉力,消除了弹簧自重的影响由坐标纸作图得F-x图象→由传感器和计算机输入数据直接得例2 (2014·新课标全国Ⅱ·23)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 0、P 1、P 2、P 3、P 4、P 5、P 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 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 0;挂有质量为0.100 kg 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 .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 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 m/s 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 cm.图5(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2)以n 为横坐标,1k 为纵坐标,在图6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 图象.图6(3)图6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 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圈数n 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 =________ N/m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自由长度l 0(单位为m)的关系表达式为k =________ N/m.答案 (1)81.7 0.012 2 (2)见解析图 (3)1.75×103n (在1.67×103n ~1.83×103n之间均可)3.47l 0(在3.31l 0~3.62l 0之间均可)解析 (1)根据胡克定律有mg =k (x -x 0),解得k =mg x -x 0=0.100×9.805.26-4.06×10-2 N/m ≈81.7 N/m ,1k≈0.012 2 m/N.(2)1k-n 图象如图所示(3)根据图象可知,k 与n 的关系表达式为k =1.75×103n N/m ,k 与l 0的关系表达式为k =3.47l 0.变式2 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7甲所示,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其伸长量通过刻度尺测得,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列于下表中:图7(1)以x 为横坐标,F 为纵坐标,在图乙的坐标纸上描绘出能正确反映这一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图线.(2)由图线求得这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见解析图 (2)75.0 N/m 解析 (1)描点作图,如图所示.(2)根据图象,该直线为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即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k =ΔFΔx =75.0 N/m.命题点三 拓展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例3 (2016·全国卷Ⅱ·22)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图8(1)实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 ①把纸带向左拉直 ②松手释放物块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2)图9中M 和L 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由M 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 ”或“L ”)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图9答案 (1)④①③② (2)1.29 M解析 (1)根据该实验操作过程,正确步骤应为④①③②.(2)物块脱离弹簧时速度最大,v =Δx Δt =2.58×10-20.02 m/s =1.29 m/s ;由动能定理ΔE k =12mv 2,据纸带中打点的疏密知M 纸带获得的最大速度较大,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较大.变式3 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10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图10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 p 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 k 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为求得E k ,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D.弹簧的压缩量ΔxE.弹簧原长l 0(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 k ,得E k =______________.(3)图11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 -Δx 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 不变.m 增加,s -Δx 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 不变,h 增加,s -Δx 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 k 的表达式可知,E p 与Δx 的__________次方成正比.图11答案 (1)ABC (2)mgs 24h(3)减小 增大 二解析 (1)小球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设桌面到地面的高度为h ,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s ,则有h =12gt 2,s =v 0t ,解得v 0=st =sg2h所以E k =12mv 02=mgs24h.由此可知需要测量的量有m 、s 、h ,故选A 、B 、C.(2)由(1)的解析知E k =mgs 24h.(3)在Δx 相同的情形下,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由E p =12mv 02可知:①在m 增加时,速度v 0减小,因而h 不变时s 减小,故图线的斜率减小.②m 不变时,v 0不变,h 增加时,时间变长,s 变大,故图线的斜率增大. 由s -Δx 图象可知,s 正比于Δx ,即s =k Δx . 则E p =12mv 02=mgs 24h =mgk 24h Δx 2=k ′Δx 2所以E p 与Δx 的二次方成正比.变式4 (2016·四川理综·8Ⅰ)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 点;在O 点右侧的B 、C 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B 、C 两点间距离s ,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 ,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 到C 所用的时间t ,用米尺测量A 、O 之间的距离x .图12(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__. (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__. A.弹簧原长 B.当地重力加速度 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3)增大A 、O 之间的距离x ,计时器显示时间t 将_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答案 (1)v =s t(2)C (3)B解析 (1)滑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v =s t.(2)根据功能关系可得,E p =12mv 2,则还需要测量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选项C 正确.(3)增大A 、O 之间的距离x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滑块离开弹簧后的速度增大,从B 到C 的时间t 将减小,选项B 正确.。
高考物理复习教案:实验2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2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2010年高考福建卷第19题).(2)(6分)某实验小组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实验时,将原长约200mm的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g),每增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10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每取下一只钩码,也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
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增挂钩码(填和减挂钩码时的橡皮筋伸长量l与拉力F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从图像中可以得出_______。
选项前的字母)A.增挂钩码时l与F成正比,而减挂钩码时l与F不成正比B.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C.当所挂钩码数相同时,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D.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答案:D【解析】(2)本题属于中等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弄清问什么两条图像会错开。
实验中由于增挂钩码时所挂钩码数过多,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弹簧无法及时恢复原长,两条图像才会出现差异。
2.(2010年高考浙江卷第21.Ⅰ题)(10分)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友(每个钩友的质量均为m=0.jkg,取g=10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加(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友个数)。
然后逐个拿下钩友,同样记录绳下端面的坐标X减,绳下端面坐标的值X i=(X加+X减)/2的数据如下表:学科(1)同一橡皮绳的X加X减(大于或小于);(2)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3)选择一级数据用作图法得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N/m);(4)为了更好的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小于(2)乙(3)由所给数据的该变量如下表所示由图可得k乙=57-70(N/m)或对于甲同学的数据,因为只有前几个数据可认为在弹性范围内,由图中切线的斜率得,k甲=25-34(N/m)(4)尽可能使伸长量在弹性范围内,同时有足够大的伸长量,以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
高考物理必考实验精细精讲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学案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目录课前预习·基础落实课堂互动·考点突破课前预习·基础落实【实验目的】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2.学会用列表法和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原理】1.如图实Ⅱ-1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
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重垂线、铅笔。
【实验过程】一、实验步骤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2.如图实Ⅱ-2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量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并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1、x2、x3、x4、x5。
二、数据处理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
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
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误差分析】1.弹簧拉力大小的不稳定会造成误差。
因此,使弹簧的悬挂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悬挂钩码来充当对弹簧的拉力,待稳定后再读数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2.弹簧长度的测量,是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所以,测量时尽量精确地测量弹簧的长度。
【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注意事项
1.安装实验装置:要保持刻度尺竖直并靠近弹簧。
2.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3.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4.观察所描点的走向:不要画折线。
5.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热点一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数据处理
【例1】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
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
数据如下表:代表符号L0L x L1L2L3L4L5L6
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
(3)图1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的差值(填“L 0”或“L x ”)。
图1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g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 2
)
解析 (1)为保证弹簧的形变只由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引起,所以弹簧轴线和刻度尺均应在竖直方向。
(2)弹簧静止时,记录原长L 0;表中的数据L 3与其他数据有效数字位数不同,所以数据L 3不规范,标准数据应读至厘米位的后两位,最后一位应为估计值,精确至mm 位,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 。
(3)由题图知所挂砝码质量为0时,x 为0, 所以x =L 1-L x 。
(4)由胡克定律F =k Δx 知,mg =k (L -L x ),即mg =kx ,所以图线斜率即为劲度系数 k =Δmg Δx =60-10×10-3
×9.812-2×10-2
Nm =4.9 Nm 。
同理砝码盘质量
m =k L x -L 0g =4.9×27.35-25.35×10-29.8
kg
=0.01 kg =10 g 。
答案 (1)竖直 (2)静止 L 3 1 mm (3)L x (4)4.9 10
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1.图像法:根据测量数据,在建好直角坐标系的坐标纸上描点,以弹簧的弹力F 为纵轴,弹簧的伸长量x 为横轴,根据描点的情况,作出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2.列表法: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研究测量的数据,可发现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弹
力与弹簧伸长量的比值是一常数。
3.函数法:根据实验数据,找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函数关系。
【变式训练】
1.(2014·浙江卷,2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2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图2 图3
钩码数
1 2 3 4 L A cm 15.71 19.71 23.66 27.76 L B cm
29.96
35.76
41.51
47.36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 、B 的示数L A 和L B 如表。
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
由表中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解析 (1)刻度尺最小分度为0.1 cm ,读数时需估读到0.01 cm 。
(2)表中对L A 的测量有四组数据,应采用逐差法计算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Ⅰ增加的长度L 0。
L 0=L A 3+L A 4-L A 1-L A 24
=0.04 m
故k 1=
mg
L 0
=12.5 Nm 通过计算L B -L A 可得出A 、B 两指针间的长度,进而计算出增加一个钩码时弹簧Ⅱ增加的长度,从而计算出其劲度系数。
答案 (1)15.95~16.05 (2)12.2~12.8 能 热点二 拓展创新实验 探究高考创新命题视角
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
视角1 可能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将弹簧水平放置或穿过一根水平光滑的直杆,在水平方向做实验。
视角2 对实验器材的改进
图4
利用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将弹簧水平放置,且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推力)时,电脑上得到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分析图像得出结论。
【例2】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5甲所示,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其伸长量通过刻度尺测得,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列于表中。
伸长量x(10-2 m) 2.00 4.00 6.008.0010.00 弹力FN 1.50 2.93 4.55 5.987.50
长量间的关系图线;
(2)由图线求得这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5
解析(1)根据所给的数据描点连线,如答图所示。
(2)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在F-x 图像中,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即k=75.0 Nm。
答案(1)如图所示
(2)75.0 Nm (74.0~76.0 Nm 均正确) 【变式训练】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23)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 0、P 1、P 2、P 3、P 4、P 5、P 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 0指向0刻度。
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 0; 挂有质量为0.100 kg 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 。
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 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 ms 2
)。
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 cm 。
图6
P 1 P 2 P 3 P 4 P 5 P 6 x 0(cm) 2.04 4.06 6.06 8.05 10.03 12.01 x (cm) 2.64 5.26 7.81 10.30 12.93 15.41 n 10 20 30 40 50 60 k (Nm)
163 ① 56.0 43.6 33.8 28.8 1
k
(mN)
0.006 1
②
0.017 9
0.022 9
0.029 6
0.034 7
(2)以n 为横坐标,1k 为纵坐标,在图7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
k
-n 图像。
图7
(3)图7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
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 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与其圈数n 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 =________Nm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与其自由长度l 0(单位为m)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 =________Nm 。
解析 (1)由胡克定律有k =
mg x -x 0=0.100×9.805.26-4.06×10-2 Nm =81.7 Nm ,故有1
k
=0.012 2 mN 。
(2)作图过程略,图见答案。
(3)因1
k
-n 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图可得图线的斜率约为5.71×10-4
mN ,故有1
k =5.71×10-4
×n ,即k =
1.75×10
3
n
(Nm),由表中n 与x 0数据
可知弹簧的圈数n 与原长l 0的关系为n =500l 0,故k =1.75×103
500l 0=3.50
l 0(Nm)。
答案 (1)①81.7 ②0.012 2 (2)1
k
-n 图像如图所示。
(3)1.75×103
n (在1.67×103
n ~1.83×103
n 之间均可) 3.50l 0(在3.31l 0~3.62l 0
之间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