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新传承形式,使之能够适应当代人们的需求 和生活方式。
2
教育与研究
通过教育和研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自信 心。
3
保护与推广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工作,包括修复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使之得到 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京剧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戏曲表演形式享誉世界。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墨韵而闻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极拳
太极拳是一种结合了身体运动和思想修养的传统武术,被认为是一种身体和精神的调和与平 衡。
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 弘扬民族精神和自豪感 • 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 提升艺术与文化水平 • 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价值观 • 吸引国内外游客和促进旅游业发展
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传统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1
文化品牌建的品牌形象,提 升企业竞争力。
2
传统文化产品创新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3
传统文化文化交流
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文化交流等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瑰宝和骄傲,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智慧。本演示将 探讨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应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1. 介绍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其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方面出发,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诗词歌赋、书画艺术、礼仪道德、哲学思想等诸多领域。
这些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3. 传承与发展传承是保护与延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发展则是传承的内在要求。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4. 挑战与机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冲击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另新时代的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其融合创新。
5. 个人观点与理解我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其传承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
传承要着眼于当下,发展要面向未来,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不断丰富和拓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6. 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努力。
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当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结尾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正如这篇文章所述,传承与发展、挑战与机遇,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外国语学院 09级日语二班邹琴琴 0912030218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儒学的宗教性一、儒学的创立看宗教性中国古代的宗教具有巫术宗教的色彩,历来重视以巫术礼仪为基础的祭祀制度。
但古代的巫祝并没有发展为独立的祭司或教主阶层。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动荡,出现“礼乐崩坏”的混乱局面,掌握宗教祭祀知识的贵族和官员流落民间,出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
儒、道、法、墨诸家或对宗教权威持否定和批判态度,或在具体内容上成为传统宗教的异端。
儒家关心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人伦的问题,强调政治与伦理的教化。
但是,儒家也继承了古代的宗教传统,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改造和发展。
儒学正是通过孔子、孟子的创立,董仲舒的完善,直至宋明理学的发展核升华,最终使自己成为“儒教”,即具有礼教性和宗教性二重结构的包括生命论、家族论与政治论、宇宙论在内的博大精制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由于符合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道统”。
二、儒学宗教性思想的体现儒学始于孔子,但儒学的思想并不全都是孔子一人创造的。
在儒学作为一种完整理论体系出现以前,有一个母体活先导——原儒。
关于“儒”的起源和含义,在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儒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据考证,甲古文中已有“儒”字,整个字像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
这是因为古代的儒者在从事祭祖事神,治理丧事,为人相礼等宗教活动时都需经常斋戒沐浴。
所以《礼记·儒行》称“儒有澡身而浴德”。
澡身即沐浴,浴德即斋戒。
沐浴、斋戒是用来表示对上帝、鬼神之诚敬。
许慎在《说文》中解释:“儒,柔也,术士。
”所谓术士,亦即古代宗教之教士。
这些人专门为他人祭祖事神,办理丧事,担任司仪等。
可见,在历史上“儒”本与“士”和“史”类似,与“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巫事上帝,交通神鬼;而儒事祖先,交通人鬼。
后来,儒逐渐从巫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宗教职业。
到西周、春秋时期,儒由主要从事宗教活动的教士发展成为既从事宗教活动,又从事文化教育活动的儒士,这就为后来的儒学奠定了礼教性与宗教性之二重结构的基调。
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我见导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作为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我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该珍惜和继承的宝贵财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解。
一、尊师重道的传统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尊师重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价值观之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们应该尊重老师的教诲,虚心学习,并将这种传统的尊师重道精神传承下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造福社会。
二、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对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忠诚、孝道等美德,提倡和谐共处和家庭和睦。
这些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石,也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导。
三、诗词文学的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文学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流传千年,代代相传。
唐诗宋词的优美之处在于它们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情感,凝聚着作者的智慧和情感。
诗词文学的文化底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美的享受和灵感的源泉,同时也是人们心灵的寄托。
四、传统节日的文化独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丰富多样,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比如春节,它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代表着团聚和幸福。
清明节则在提醒我们要缅怀先人,珍惜生命。
这些节日的庆祝方式、习俗和传统音乐舞蹈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传承至今,仍然保持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
五、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如京剧、昆曲、书法、绘画等,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京剧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精湛的演技吸引着观众。
昆曲则以其婉转动听的音乐和精妙的表演艺术被誉为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瑰宝。
书法和绘画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笔墨风韵和寓意丰富的艺术语言征服了无数人的心灵。
结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不仅彰显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我们民族自豪感的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10篇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10篇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1) 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点,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
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
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
洋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而已。
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
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
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
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2)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学的唐诗宋词、四大名着;我们用的文房四宝;我们吃的中药、喝的茶:还有我们穿的服装、用的瓷器等等。
高中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之我见
高中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之我见高中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之我见「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拥有无穷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美如山河,拥有高尚的精神品质。
悠悠漫漫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风骨犹存,源远流长,独树一帜,而又熠熠生辉,深深念念中华悠久历史古迹,风韵犹存,博大精深,而又清新自然。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化气质,还可以开阔我们的人生境界,启悟生命的智慧。
学习诵读名家经典,领悟传统道德的魅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是仁爱精神的象征,“色思温,貌思恭,居处恭,执事敬”那是礼法的遵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是和的终极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是内圣外王的思想,“上善若水”那是道的境界。
接触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了解道家,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感悟佛教,利己利人功德圆满。
古圣先贤以己之思明我之智哉,明心见性,睿智笃行。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洞察体悟人生,开阔心胸。
也许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但是人心却在逐渐的泯灭,高贵的道德修养又有几人能拥有。
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
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悟方能感知,感知方能做到。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学习感悟与行动。
人的处世之法其实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也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救市之道更深藏其中。
五千年的历史传承至今,风雨无阻,彩虹依旧。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_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_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2006年12月05日15:10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
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谈到“在一个理性生物中,一种对任意选顶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选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产生,就是文化。
” 黑格尔“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
”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
《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它是历史的见证和积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以下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承传家族血脉、培养子女为社会做贡献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孝道和忍让。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对我们进行行为规范和道德引导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修身养性。
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和以德治国。
儒家思想强调了孝道、仁爱、忠诚等美德,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中国古代的士人们注重修身养性,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和心灵的升华。
他们注重读书学习、修炼品德和礼仪,以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文化素养。
这种修养的传统仍然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和谐与平衡。
中国人崇尚阴阳五行的观念,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中国哲学中,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
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确切的体现,可以看到生活中许多节日和仪式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和谐的追求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社会各个层面的关系上,推崇着和睦相处、互助互爱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了勤劳勇敢的精神。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劳动和奋斗的传统故事,如《岳飞传》、《孟子》等,都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求进步、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国文化中崇尚勤劳和勇敢,认为劳动可以改变命运,勇敢可以克服困难。
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精神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了高度肯定和推崇。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道德经济和公平正义。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诚信、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价值观。
传统文化经典之我见
回顾历史,我们曾对传统文化采取的是只破不立、全盘否定的态度,这导致了我们在文化传承上的断裂,也间接地导致了现在不少国人信仰的缺失和社会道德的滑坡。
这是个极其深刻的教训,值得国人反思。
历史不应该是一块擦泪的手帕,更不应该是一块遮羞布。
历史上存在过的,你否定也罢,肯定也罢,它都实实在在地浸润过这块大地。
作为后来者,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辩证地看待历史,采取扬弃的态度继承优良、摈弃糟粕,也就是批判地继承、弘扬。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似乎现在还争议不断。
譬如读《三字经》《弟子规》等,有人认为是毒害,有人认为是圣经。
愚以为这两种极端态度都是错误的。
我们既不要把它们看成是万能的圣书,也不要过分夸大它们的负面作用。
《三字经》《弟子规》所代表的文化经典,虽带有一些封建色彩,但大部分是关于为人处世方面的,只要我们能以清醒的头脑吸收其精华,不乏是一种可以保持人道德的
回顾历史,我们曾对传统文化采取的是只破不立、全盘否定的态度,这导致了我们在文化传承上的断裂,也间接地导致了现在不少国人信仰的缺失和社会道德的滑坡。
这是个极其深刻的教训,值得国人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一)小宥
众所周知,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鬼节。
在这个节日里,生者写符包,烧纸钱,放鞭炮,以缅怀先人。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中国人都开始遗忘这个节日。
就拿写符包来说吧,当下的年轻人,有几个会写呢?大多数人家都是由老一辈的人来写。
说句不吉利的话,当老一辈的离我们而去,那我们该拿它怎么办,不过了?不可能。
这就需要我们青年人来传承,如果你真的有心,不要一小时,就能学会怎么写。
关键在于你肯不肯花这一小时的时间去学。
据我了解,没有几个人愿意。
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又要失去一个节日,不,是一类文化。
老祖宗历经千辛,留给我们一笔灿烂的文化遗产,而我们,非但没好好继承,还将其遗忘在田野,这是一件多么辛酸的事。
由于青年人的不重视,我国有多少文化遗产正在遗失。
前几年朝鲜跟我们争端午节的所有权,去年日本跟我们争钓鱼岛等等,从这一系列的事端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国家对本土文化的重视,而这都是从我们对自己文化的漠视中体现出的。
华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灿烂的文化遗产令其它国家歆羡不已。
然而,华夏文明也是世界上文化遗产遗失最严重的国家。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不得不敲响警钟,认真地将本土文化继承下去,这是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最好礼物。
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故国,亦是华夏人的尊严。
我们都不希望子孙因为我们的漠视,而去争文化遗产权,这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耻辱。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简短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简短
传统文化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体验。
首先,我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
从传统的节日习俗、民间艺术到古代经典著作,都透露出一种文化的积淀和智慧的传承。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也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其次,传统文化也给我带来了一种审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
传统文化中的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有着独特的美感和内涵,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种纯粹和宁静的美好。
同时,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也给我提供了一种指导和启示,让我更加明白人的尊严和责任,给予我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最后,传统文化也告诉我要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瑰宝,但在今天的多元文化交融中,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相互融合和共生。
我认为,传统文化不仅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也需要与时俱进,拥抱变化,并接纳其他文化的精华,才能保持其生机和活力。
总之,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给予我们认识自己、审美享受和人生指引的力量。
我会继续学习传统文化,通过实践和传承,以期能将其传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跨足数千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智慧的珍宝。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它代表了我们的传统道德观、精神信仰、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最闪耀的地方在于它所蕴含的道德观。
中国古代的贤达们,从孔子到墨子,都对道德规范有着极高的重视和不断探究。
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口碑特别好,给人一种感觉是非常崇高、正直的。
比如《大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教育思想和“和为贵”、“忠诚正直”等价值观念,代表了我们的传统道德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影响,让我们更加热爱人民,尊重传统文化。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还有着非常深厚的宗教信仰。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些不同的民族,信仰信仰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信仰是儒、道、佛三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为核心,强调个人修养的力量,提倡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道教强调个人内在的修养和自然界的和谐与均衡,佛教讲究“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因缘而生,讲求心灵的清净、舍取和悟透的境界。
这些宗教信仰大大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使我们更加注重人文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还在艺术领域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从唐卡画、书法、诗歌等传统艺术形式,到茶道、音乐、剧场等传统文化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创作方面有着优美的表现,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内涵。
比如中国的诗词、曲艺和戏剧,以反映民生历史为主题,表现人伦情感和美好愿望,突出艺术审美的内涵,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铸造出的丰富文化积淀与智慧之光。
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赋、古曲、戏剧、茶、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既然是传统文化,就必须体现传统两个字,所谓传统就是指中华民族一向所贯成的处世智慧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其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教导人的生活和思想。
当然,传统文化不仅仅这些,它的内涵和深度是其他任何一种文明所无法比拟的。
简单的说,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五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这其中小到为人处世,大到治国安邦。
作为中华子弟,生于中华大地,我们的祖先将中华文化的血脉注入我们的身体深处,中华文化已经注定是我们灵魂内不可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喜欢、学习外族优秀文化,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华子弟的身份,热爱、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部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因为喜欢外族文化,而忘记自己是中华子弟的身份,厌恶中华文化,就是不道德的,不但为我们中华民族所不齿,也是为世界上其他民族所蔑视的。
一个人,必须热爱本民族文化,以本民族优秀文化为荣,是世界上所有民族都公认的基本人格准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
当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一样,中华文化中也有占大多数的精华与占少数的糟粕。
但是,不能因为存在少数的糟粕就全盘否定。
现在,中华文化在当代一部分中国人中失落,是不争的事实。
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应该担负起传承、发扬其优秀部分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和智慧。
本文从历史传承、核心价值观、现代社会意义、传播与发展、保护与传承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道、礼仪、忠诚、诚信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其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在个人层面,我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魅力,我们应该珍惜并传承好这份宝贵遗产。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传承、核心价值观、现代社会意义、传播与发展、保护与传承、启示、思考、总结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凝聚着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智慧和创造力。
作为中国人,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自豪感。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道德理念,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尊重,同时也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宝贵的启示和指引。
在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相信,只有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深刻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继承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2. 正文2.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自古至今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华夏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是一个历经沧桑,不断吸收外来文化,逐渐形成独特风格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这些文化传统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共同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传统文化之我见作文
传统文化之我见作文传统文化之我见作文引导语:我国有着许许多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要怎样写一篇有关传统文化之我见的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传统文化之我见作文一现在不少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淡漠了。
传统节日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情感追求。
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都有着凭吊屈原的主题。
人们怀念屈原实际是在传递着爱国精神的火炬。
中秋节吃月饼、除夕夜吃饺子,这都反映了我们民族重团圆、重亲情、重和谐的情感追求。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深入的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另外我们应该调查了解家乡特有的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并初步了解家乡婚嫁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
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就是那梦中的伊人,她美丽着,微笑着,深思着……回到源头,走进古典,仿佛进入了豁然开朗的桃花源。
我们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传统文化让我们快乐,传统文化让我们高尚,传统文化让我们有了内涵。
儒家的厚德载物、刚正不阿、诚信仁爱、尊师重道,道家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佛学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自然清静,这些都值得学生去学习、和进行创造性转化。
长期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的学生会变得情趣高雅、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气质优雅。
总之,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让我们在灵魂深处夯实传统文化殿堂之基,净化我们的心灵,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传统文化之我见作文二中国!一个伟大的国度,拥有浩瀚的疆土,几千年以来,孕育了多少才识过人的军事家,才华横溢的诗人,目光长远的君王,天马行空的艺术家,他们,在自己祖国的领土上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例如:“万里长城”,“兵马俑”,“莫高窟”,《离骚》,《史记》……而创造这些奇迹所需要的精神,便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熔铸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它,有的在宏伟壮观的建筑上传递,有的在包含情感的字里行间中流溢,还有的在苍劲如龙的笔墨里婉转……这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在飘荡的历史长河中仍然是保留了下来,这,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独一无二的财富!如今,在我的脑海里,却清晰地记得在小时候参加的一次游行,在那次的游行中,有一种叫做“飘色”的绝妙艺术无不吸引着我的眼球,那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中国的.文化,第一次体会到了它的博大精深,也是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浓厚气息,每每回忆起这次的经历,心中总不由得涌起一种炎黄子孙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统文化之我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
我对于每一方面的认识都是皮毛,说的不是太精妙,只是浅浅的谈一下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几点看法,与老师共勉。
首先,就是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
在第二节课的时候,老师就谈谈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我认为,第一:文化继承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继承呢?因为他们对于我们有作用有价值。
什么价值呢?有引起回忆、引起思考的价值,对于我国的时代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国人的文化涵养增强有较大的作用等等。
但是,这有存在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文化会有这样的作用呢?我们常说的“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是否还适用?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当我们“去其糟粕”的时候总是站在当代人的位置上思考的,试想每一个时代文化需求又怎么会完全一样的呢,如果我们每一个时代都去掉一点,那最后留给我们后代的还剩下什么呢?我们如果让他们只能拿着照片或者书籍资料来回忆我们曾经辉煌的传统文化,那是多么的可悲。
不久前,就有一个报道说“用尿液煮鸡蛋列入文遗产”。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说明曾经被人们忘却的习惯也会有一定的价值。
所以,我们要学会善待我们身边的物件。
当我们身边的老建筑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文化遗产中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加。
当我们身边的传统文艺逐渐缺少继承人的时候,文化遗产中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当我们身边的老习惯慢慢被遗忘的时候,文化遗产中的内容逐年增加。
为什么我们都是在快要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为什么在他们快要消失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珍贵?因此,为了让我们国家的文化更加的丰富,我们要学会善待我们身边的一切。
其次,是传统文化的传播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并以此来提升国际影响力、把之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复兴”。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值得人们深思.文化恶搞、崇尚外国节日以及还有一些学者为了出名和参看率肆意的而已批评古之贤人等等这类的问题,给传统文化的发展设置了较大的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之我见
从前看古代的电视剧,并不觉得古代人与现代人有很大差别。
可是,当我们穿上汉服,耳边响起汉代乐曲,学习着汉代的礼仪时才深深地体会到古人的儒雅与谦和,慢慢感受到古代社会慢节奏的生活所带给人们内心的安静与平和。
参与本次的文明祭祀示范活动,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当我刚刚看到准备的汉服时,觉得它很繁琐,不如现代的衣服便利。
可是当我穿上它时,我又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在没有拉链,纽扣这类东西的情况下,还能做出这么漂亮典雅的衣裙。
而汉乐轻柔又优美,我仿佛可以看见弹琴的汉朝美人,一定是柔情似水又端庄大方。
听的时间长了,甚至觉得心里都很安静。
而当我学习到汉朝礼仪时,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则使我更加欣赏古人的品行。
古人的祭祀方式庄严又神圣,古人祭祀分为敬天,祈祷九霄降福,天佑华夏,龙腾四海,风调雨顺。
敬地,祈祷龙脉永长,厚土生德,五谷满仓,六畜丰肥。
敬人,先人安息,福荫后辈,人丁兴旺,家和万代。
分为三方面祭祀,可见古人对于祭祀活动的注重,以及祭祀时的庄严。
不是在马路上焚烧纸钱,而是以敬馨香的方式表达对于天地的感激和逝者的哀悼,让人觉得这种方式要比现代的方式有意义的多。
古人在与人见面时会行礼问候,而现在的人见了面有时甚至连招呼也不打。
古人重孝道,云百善孝为先,而如今很
多人与父母顶撞,父母年老拒绝赡养父母。
诸如此类,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礼仪方面,现在的不如古人,所以我们也应该学会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的儒雅与礼貌,学会在浮躁的世界里静下心来,沉住气。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人讲究礼仪,并将其传承下来,作为新新一代的我们更应该学着做一个讲礼貌的人,弘扬我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修身,养性,争做祖国新一代的栋梁。
沈阳市第四中学
1615冯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