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晖-传统文化之我见

合集下载

从古典文化的土壤中汲取作文营养

从古典文化的土壤中汲取作文营养

从古典文化的土壤中汲取作文营养
孟建东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
【年(卷),期】2008(000)0Z1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四大古典名著更是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而今,有人从这些古典文化的土壤中汲取作文营养,驰骋想象,让那些古色古香的人物走出来,去演绎现代生活的精彩篇章——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孟建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4
【相关文献】
1.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指导学生作文 [J], 孙嘉璐
2.从古典中汲取当代营养 [J],
3.文言文教学中的记叙类作文写作营养汲取探讨 [J], 郭银涛
4.从整本阅读中汲取作文写作的营养 [J], 刘敏;
5.推陈出新,散文追求诗的意境——杨朔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艺术营养 [J], 初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儒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儒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儒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作者:石益芳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年第23期摘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传承儒家文化并将其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儒家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这种应用对学生素养和价值观的影响。

关键词:儒家文化小学语文价值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3.027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中华文明文化、提升小学生素养、培养学生传统价值观与道德观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选教法、树立“大语文”观、强化思辨与辨识能力、尊重师长等方法被提出,目的是将儒家文化内涵融入教学中。

这一研究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能够逐渐感知和理解儒家文化,对其道德观念、学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这也有助于将儒家文化内涵延伸到語文教育领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提供有效途径。

一、儒家文化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现实意义1.传承中华文明文化的需要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和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塑造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经典,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古人的智慧,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和自豪感。

小学阶段正是塑造学生道德观念的关键时期,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可以在语文教育中得到体现,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领会人物的道德品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德之人。

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儒家文化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智慧的培养,鼓励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逻辑思考和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教育报告会观后感传统文化永放光辉

传统文化教育报告会观后感传统文化永放光辉

传统文化教育报告会观后感传统文化永放光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有幸参加了一场传统文化教育报告会,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报告会上,主讲人向我们介绍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人们创造的智慧结晶,它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礼仪习俗和艺术精髓。

它是我们中国人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传统文化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广泛的人文性和独特的审美性,是我们审美发展的源泉。

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培养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感悟,提高我们的文化底蕴,塑造我们的思想品质,增强我们的国家凝聚力和认同感。

报告会上,主讲人还以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向我们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骄人成就。

她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如孔子的思想、曾国藩的德行、杜甫的诗歌等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典范,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崇高风范。

通过这些案例,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和深远意义。

这些文化巨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这让我为之自豪,也让我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报告会上还讨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主讲人指出,传统文化是现代社会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还能够传递正能量,塑造公民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行为。

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愈发凸显。

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变革的脉搏,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道德自觉,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贡献。

通过参加这次传统文化教育报告会,我不仅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对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师范高校文化育人实践路径作者:王有景来源:《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4年第06期文化育人的关键在于借力优秀“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气质,塑造学生美好的文化品格。

师范高校在落实文化育人实践中,更要将文化的师范性、人文性、实践性、创新性进行整合,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上、行为上、生活上得到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特色,要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丰盈师范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自觉、自强意识,提升师范高校学生的人格品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高校文化育人的融合价值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内涵的界定,表现为具有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维护中华民族属性的各类精神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总和。

(一)内涵解析从文化形式及内容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国历代伟大思想、精神、价值取向的提炼与融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兼容性、多样形态。

具体而言,一是“天人合一”思想。

从人与天的关系视角,道家倡导“天地与我并生”的观点,讲究人的行为要顺应天道自然,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从对人的尊重,再到对自然的尊重,突出人与自然双主体责任。

二是“以民为本”思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本思想的精华在于亲民、顺民,倡导“民为贵”的民本观念。

如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以及新中国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赋予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三是“自强不息”思想。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是优秀的品格,反映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具有百折不挠的自强精神。

同时从民族自强延伸到民族自尊、自信,构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顽强意志。

四是“和合”精神。

“和合”的本义为和谐、和平、和睦、和善。

立足现代,“和合”精神具有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以“和合”为中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和谐,人与社会要强调和谐,“和合”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精神。

(二)融合价值“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潘玫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潘玫老师)

潘玫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潘玫老师)

潘玫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潘玫老师)今天给各位分享潘玫传统文化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传统文化潘玫老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的视频有哪些,求目录?2、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的论坛课程表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的视频有哪些,求目录?为什么要观看这部纪录片陈大惠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陈大惠为什么爱上杀人犯新闻报道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胡斌小皇帝长大以后华文斌红包医生的忏悔张秀敏愧对先祖的问题新闻报道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新闻报道化肥农业和激素的世界新闻报道我们全家活下来了单红波全家借钱享受后患无穷王雪莲母鸡打鸣的故事杨芳情人害人夜总会纵欲之后国际红色通缉令人间最可爱的人女人必看的一堂课刘芳九零后的坏女孩牛文荣不懂胎教的女超人徐洁明星吸毒新闻报道三岁的吸烟儿童新闻报道大无赖变大善人康金胜走下刑场的忏悔康金利我怎样做亿万富翁的太太谷爱林富和贵是怎样来的陈大惠偷税的恶果韩淑文亲人为何残杀麻将之祸单亲妈妈的忏悔潘玫陈静瑜世界企业家们必看的一堂课我不在上访了董事长学做儿子胡小林一个癌症患者的反省张华一个女大学生的反省刘莹乞丐老人的忏悔黄爷爷我不敢再恨父母了傅冲结石是怎样得的葛建立美金陷阱张兰祥天理不容的媳妇张宏侠情人堕胎黄毒丁嘉丽离婚不能解决的问题孟凡宏夫妇感谢糖尿病感恩弟子规赵邦亨海豚鲸肉和鱼翅新闻报道此生必听的一堂音乐课靳雅佳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影响陈大惠三精成一毒专伤不洁女卖身求荣者地下妈妈的故事血腥的商品忏悔到底有什么好处陈大惠这些都是最主要的,建议您去传统文化官网找祝您六时吉祥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的论坛课程表(1)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陈大惠)(2)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兰州胡斌)(3)傲慢、傲慢、傲慢、(鞍山科技大学宋明英)(4)传统文化让我死里逃生(抚顺康金利康金胜)(5)90后的坏女孩(河北廊坊牛文荣)(6)我是怎么做亿万富翁的太太(北京女企业家谷爱琳)(7)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伤害(中央电视台陈大惠)(8)来自医生的反省(抚顺张敏大夫)(9)我们全家活下来了(鸡西单红波全家)(10)癌症是怎么好的(北京癌症晚期患者张华)(11)弟子规改变了禽兽不如的人(沈阳魏涛)(12)情人害人(唐山企业家于航夫妇)(13)吃亏是福(唐山企业家于航夫妇)(14)醉生梦死浪子归(唐山企业家王双利)(15)不能再卖有毒菜(抚顺农民徐清元)(16)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灾难人生(著名电影演员丁嘉丽)(17)我是怎么成为亿万富翁的(北京张选总裁)(18)《弟子规》在党员干部中的作用(山西大同开发区地税局局长张瑞)(19)两个女子两种教育两种人生(中央电视台潘玫大连企业家陈静瑜)(20)德音雅乐(音乐教师靳雅佳)(21)傲慢心毁了我传统文化救了我(著名影视演员姬玉)(22)来自学校的反省(老师齐英姿)(23)股市里的凶财(大连企业家陈靖宇)(24)感谢糖尿病感恩《弟子规》(广东企业家赵邦亨)(25)传统文化拯救了我的家族(著名影视演员傅冲)(26)嗔恨心毒害了我全家(北京企业家李红群)(27)电视对人心的影响(山东卫视导演吕明晰)(28)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29)为什么要学《弟子规》(中央党校教授任登弟)(30)符合女子天性的教育--顺(高级记者张庞然)(31)一个脑瘫孩子的感言(鸡西杏花中学李璇华)(32)传统文化与百年老字号(天津果仁张总经理陈总)(33)我不再加苏丹红了(铁力企业家洪永华)(34)制作虚假广告的悲剧(传统文化义工徐强)(35)一个女企业家的反省(西双版纳傣族相罕交)(36)行业精英罗渝泷的坎坷人生(发愿终生公益弘扬传统文化罗渝泷)潘玫传统文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文库内容,更多关于传统文化潘玫老师、潘玫传统文化的信息可以到百度文库进行搜索。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热(5篇)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热(5篇)

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热(5篇)第一篇: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热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热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大众常常会面对一些迷茫和困惑,很多情况下,在现实中又找不到答案。

当经济或者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之后,精神需求就迅速地膨胀。

特别是当一些精神困惑得不到答案、一些现实困难得不到解决的时候。

当于丹的《论语》讲座以大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将她的“《论语》心得”传达出来的时候,许多人才蓦然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原来还蕴藏着如此的智慧和精神力量,从中甚至能够直接发现自己挣脱现实困境的途径与方法。

“于丹现象”的背后,是国人从内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求。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们在追求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之后,开始转向追求高水平的精神享受,这种精神上的追求,自然而然地转向古代。

一种东西没有土壤不会发芽,当社会呼唤这样的人物时,易中天和于丹也就应运而生。

“人民的需要、现代化的传媒、易中天于丹这样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渴求,反映着当前国人精神家园的空虚。

“百余年来,当我们批判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时,把那些优秀的思想也一起批判了。

从而造成了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和道德伦理上的缺失。

一度,我们曾想用西方思想来填充,但在道德伦理层面,因为中西方的差别,这种努力没有成功。

道德伦理的真空,在现代社会的表现,就是物质追求完全代替精神追求。

”过去的一百年,我国的文化思想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就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因此,现代化的内涵,主要是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其主要目标就是追赶西方的物质文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分析西方世界繁华背后的根本缺陷,促使我们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这变化的核心,就是我们不再简单地把现代化与西方的物质文明划等号,而是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包括富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悠久传统的精神文明和我们现在正在创造着的政治文明。

传统文化对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培养与引领

传统文化对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培养与引领
传统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智慧 ,对学生心态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与 意义。
传统文化在学生心态培养中的作用
塑造人生观与价值观
传统文化强调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 人生态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与价值观。
陶冶性情与品格
提升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传统文化中的心理调适方法有助于学 生提升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以 更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
03
提高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了解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提
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学生心态培养的积极元素, 如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为学生 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
加强跨文化交流
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 态培养方式,拓宽视野,增强跨文化适应能力。
豁达开朗
道家思想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豁达 ,教育学生开阔心胸,包容万象 ,以乐观的心态应对人生的起伏

佛家思想中的心灵净化与超脱
因果报应
佛家思想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报应,教导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 会带来相应的结果,从而懂得珍惜当下、积极行善。
心灵净化
通过修行、禅定等方式净化心灵,帮助学生摆脱内心的烦恼和执着 ,培养清净、安详的内心世界。
超脱生死
佛家思想追求超脱生死的境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的短暂和无 常,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03
传统文化在学生心态培养中的实践
经典诵读,启迪心灵
1 2
经典诵读的意义
通过诵读经典,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 化,感受其中的智慧和美感,从而启迪心灵,培 养气质。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小学德育教学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小学德育教学

-064-2019年第47期(总第195期)德育研究DEYUYANJIU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小学德育教学潘友平(浙江省兰溪市教育局,浙江兰溪 321100)摘 要:小学是学生面向世界的第一课堂,小学教学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教育。

小学生在德育教学中得到的启发和建立的道德观念将影响其一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小学;德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7-0064-02引 言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着先者智慧的结晶。

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德育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就不会间断,中华文化就将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小学生是国家奋进的新鲜血液,塑造其道德观念和优秀品质是德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小学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中的知识,而应将祖国文化中的“大好江河”展现在小学生面前,让小学生为自己、为祖国规划一幅蓝图。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育人仁义的儒家文化,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深刻警醒,亦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等优秀传统节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浓缩,是我们抵挡外来文化侵蚀的有力保障。

一个丢了精神文化的国家,将被外来文化同化。

目前,许多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大举入侵,不断尝试突破传统文化的防线;中国经济世界第二,但精神文化和人民素养与经济发展脱节。

我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德育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二、德育教学旧模式的德育教学只注重知识教育,忽略道德思想教育。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重视程度不够,小学生所有的精力需要倾注于课堂知识学习。

在如此高强度的学习模式下,知识变成了庞大的作业量,磨灭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并且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完全空白。

旧模式的德育教学只会培养出一群对知识没有欲望、只会定量完成任务的机器人。

利用概念思维强化核心概念——高考作文写作的立意津梁

利用概念思维强化核心概念——高考作文写作的立意津梁

利用概念思维强化核心概念——高考作文写作的立意津梁潘慧群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4()9
【摘要】综观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作文材料,普遍包含多个核心概念.综合分析材料的立意,我们发现概念对立意的制约作用,这背后实为命题者将命题意图注入概念中.教师指导学生写作,须厘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概念的表层和内核,推敲概念的限制与概念间的关系.文章从逻辑学的三个层面——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出发,以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例,为学生提供概念思维立意的本体纠偏、认识导向、价值守正这三条路径,促进他们理清"乱丝"并觅得立意"良方".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潘慧群
【作者单位】杭州市源清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4
【相关文献】
1.高考作文大概念核心命意写作新形态
2.高考作文大概念核心命意写作新形态
3.高考作文大概念核心命意写作新形态
4.聚焦核心概念,以多元思维丰富写作——例析2023年新课标Ⅰ卷作文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现代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现代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现代化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其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价值取向。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借此机会,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主,提倡仁爱、礼义、忠诚、孝敬等思想,这些思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道德观念。

在现代社会,这些观念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现代的企业管理也需要重视人的因素,推崇和谐的员工关系、公正的用人机制、良好的社会责任等等。

同样,传统文化伦理思想的重要思想核心也可以应用于现代社会的管理中。

例如,孔子所说的“以德行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思想,在现代企业文化中也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正逐渐地向着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上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认同和养成也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文化可以给现代社会增添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为现代化社会的文化建设注入新的血液。

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传统文化必须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和愿望。

因此,在文化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需要进行巧妙地调和,使之两相融合,彼此辉映。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发展之中。

我们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重点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有助于现代化建设的人文因素。

同时,我们也需要适当地开展跨界合作,发掘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文化的内外交流和文化创意产品的跨界推广。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彼此协调,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也是相互依存的。

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紧密相连,二者的融合和交融有助于构建一个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现代化社会。

匡谬辨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再思考

匡谬辨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再思考

匡谬辨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再思考
时广东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研究》
【年(卷),期】1998(000)005
【摘要】80年代以来学术思想界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新一轮反思,其特
点仍然是情绪化多于理性化。

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有的只是理想主义和辩证思维。

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认识,应立足于以传统批判现代化,以现代化批判传统这样一种辩证的视角。

重要的是通过对话或互读,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新与创造性转化。

同时,对于现代化的弊端及其与人自身不和谐不平衡的现代共处,亦应保持一份清醒的认识
【总页数】6页(P82-87)
【作者】时广东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学院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4
【相关文献】
1.试论现代化视阈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再挖掘——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思考[J], 孙丽娟
2.传统文化、明治维新与日本现代化的再思考 [J], 杨心浩
3.试论现代化视阈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再挖掘——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思考[J], 孙丽娟;
4.对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再思考——评海外新儒学 [J], 何新
5.传统文化与儒家思想——对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再思考 [J], 张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知识文库 第10期2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潘美岐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的道德传承,多元文化的融通包容,中华文明思想精神的凝集。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保障。

提升文化自信可以凭借多种资源,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文化自信下通过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开放包容,融入生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途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诗、词、乐、赋、民俗、民族音乐、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等,中国优秀传统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其价值和作用尤为突显。

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跌宕起伏,与各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等不无关系。

直到解放,中国以一个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不断向前、势不可挡。

站起来的不仅是国家、人民,更是中华五千年的精神文明传承。

习近平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声明“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

我们的主权不容侵犯,我们的文化也不容践踏。

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史的亦是中国文化的沧桑曲折史。

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被人们重新审视和发扬。

2 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1 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的文化自信,既包括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开展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也包括对中华文明几千年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在不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一生命力,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源,它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研析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研析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研析武冉【期刊名称】《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3)006【摘要】大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刻不容缓.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接受传统文化的态度较为积极,但具体认知和实践情况不容乐观. 因此,要结合现在社会的具体情况,纠正轻视传统文化、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利用学校一切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合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一切创新载体来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inherito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ust be cultivated to value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to have national sprit and to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immediately. According to a survey, college students are positive to accept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not optimistic on cognition and practice situation. Therefore, the actual effect college students'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through correcting ethos of despis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orshiping and having blind faith in foreign things according to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making the most of all resources on campus and using rationally the innovative carrier to propagat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t Internet age.【总页数】3页(P89-91)【作者】武冉【作者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运城 0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1【相关文献】1.新时期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研究 [J], 赵玉琳;赵洪武2.理工科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 [J], 游富英;刘妍;李欣3.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研析 [J], 武冉;4.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现状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高校为例 [J], 王鑫宇;王瑞芬;罗影;乔喜梅;齐慧敏5.理工院校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知情况调查 [J], 杨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文化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王薇薇
【期刊名称】《区域治理》
【年(卷),期】2022()42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现代大学既然有传承文明的重要历史使命,就必然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大学教育中。

现代大学文化教育必须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维度,以发展的视角,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注重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实践的过程,通过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以文化自觉、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的途径,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文化教育中的价值,更好地融合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页数】4页(P0227-0230)
【作者】王薇薇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在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中需加强对大学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3.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实现途径
4.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
设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研究5.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中的实现途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_5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_5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发布时间:2022-05-25T01:06:22.67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2月第3期作者:韦梦雅[导读]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良好发展。

韦梦雅横店镇中心小学 322100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良好发展。

基于此,本文浅要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存在问题,并提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渗透策略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同时它还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1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渗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的前提是,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

语文教师可以在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诵唐诗宋词,或着是四书五经当中的经典句、段,并深入分析这些诗词、句段之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深刻感受文章奥妙。

教师可以在课前朗读中给学生推荐传统的经典著作或文化读物,如《百家姓》《弟子规》等,而学生在诵读或背诵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配乐朗诵、齐读等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传统经典著作中的乐感,享受传统文化读物的美感。

当学生完成朗读或背诵之后,教师可以讲解一些经典著作或读物中关于文学、历史和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为人处世之道等,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2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渗透传统文化首先,将传统文化渗透于识字教学当中。

汉字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更是记录传统文化的工具。

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汉字中的传统文化,通过直观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汉字笔画、笔顺以及规范,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收文化和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学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心得体会】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心得体会】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一段时间以来,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等非主流价值观不断蔓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虚拟和现实空间有所泛滥。

在此背景下,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传承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而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不同,中国五千年文明源源不断。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是最久远的,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原生文明之一。

但它是一个消失的、中断的,没有得到传承的文明。

古埃及文明,由于没有文字记录,很难找到一个系统完整的代表国家。

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大体经历了炎黄文化初立、西周易学诞生、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西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重要的文化发展阶段。

刘奇葆同志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

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

中国人崇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相信“五行”相生、太虚即气的朴素唯物主义,践行阴阳相对、阳生阴长的朴素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点等。

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维系着泱泱大国的社会秩序,维系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优良品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标注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极大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独特性。

崇尚仁爱、坚守正义的为人之道,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等,为人类文明史增添了厚重的中国色彩和中国气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探究发布时间:2022-08-02T06:37:24.169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第6期作者:刘晓敏[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刘晓敏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鲁桥镇正谊中学陕西咸阳 7138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实力也是我国对外竞争的重要因素。

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拓展学生的核心素质作为主要目标。

特别是对于历史学科,它是我们了解过去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桥梁,如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其中,既能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又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历史渗透一、中华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融合的必要性(一)有利于学生培养历史素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支柱。

传统的历史课程以国家历史故事和发展线索为主要探讨内容,课程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教学内容合理的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教师创设课堂情境,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美德和民族精神,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有效拓展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目标在课堂教育的持续改革下,初中历史课堂目标发生转变,推动了历史学科改革创新。

在新课标中,鼓励教师对教学方法大胆创新,重视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将正确的目标树立、核心价值观引入历史课堂。

在丰富有趣的历史课堂中,很容易创设文化情境,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思想目标。

(三)有利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承随着素质教育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有效拓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各大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初中历史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历文化心素养的重任。

在义务教育,大多初中对历史的重视度不高,作为副科可以被老师随意占课,期末也为开卷考试,学生积极性低。

如今教育改革推进,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转变老师教学观念,更加重视历史学科,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国家培养出有端正思想的文化人才,更好的传承历史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之我见》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文化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征,而且相互交融和渗透。

而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从而也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和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而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

自从先秦诸子开启了中华民族智慧之门,往后各个时代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大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对传统进行了开拓和创新。

由此可见,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流变的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

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

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并激励我们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孔子文化节”,就是对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纪念与敬仰,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每年都有更多的人到曲阜,到孔庙,去瞻仰孔子,这不就说明了孔子的思想文化对海内外人们的影响之大了吗?我认为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去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并要有所感悟和体会。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已经不可阻挡的“抓住”了很多人的“心”,认为这个社会是纯粹是由物质构成。

于是,人变得愈来愈空虚,变得愈来愈浮躁……而这种空虚、浮躁已经如同“病毒般”慢慢地扩散,甚至连作为学生的“我”和“我们”,或许都已经被“感染”。

在这个时候,我们迫切需要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信仰来治疗“自我”,而我们中国有良好的传统文化,这不正是最好的“药方”吗?对这个社会来讲,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具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在战争年代,是能够支撑着我们的最后信仰;在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是我们国家进步的精神支柱。

那么,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是什么?它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需求,是对这个社会的一种反思,更是“治疗”我们的唯一“药方”!
有人说,“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未来”,我觉得这话不假,的确,若是忘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的现代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猜忌与虚伪横行,欺骗和贪婪遍布?无声的恐惧将会降临在每个人的头上。

这会是我们想要的世界?我想答案会很统一:不!没错,不会有一个人会喜欢这种世界!
我觉得这个社会,特别是我们学生,更应该注重于传统文化,我们要从心底去重新“拾取”它,传承它,发展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少一些“空虚”,多一些“积极”,减一分“浮躁”,增一分“安心”;整个国家才能稳定下来,逐步向前。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过去几千年中,历史文明的精华凝聚而成。

如果我们能够从现在起,更加地留心于传统文化、注重于传统文化,那么,也是对华夏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