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的成长经历故事简介
郎咸平的经历
龙源期刊网
郎咸平的经历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17年第08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经济学家郎咸平读大学时,成绩并不理想。
有一次,一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到校演讲,郎咸平给经济学家写了封信,谈了一些稚嫩的看法。
没想到,郎咸平收到了回信,信中说:“一个年轻人有如此激情,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伟大的经济学家。
”
在这封信的鼓舞下,郎咸平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
后来又出国留学,一心要成为“伟大的经济学家”。
经受过种种挫折与打击,郎咸平终于成为了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
一天,郎咸平遇到了那位美国经济学家,立刻上前表示感谢。
经济学家想了半天后说:“哦……其实,你不用谢我,信里的那句话我只是安慰你,随口乱说的。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作文材料的关键词有“鼓舞”“激情”等,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期待效应”“赏识的魔力”“目标引领下的激情是人类已知的仙丹妙药,能使辛苦的工作变得愉快”,等等。
相关故事一则:很多年以前,童话大王郑渊洁在签名售书时,一位小女孩很想到郑渊洁叔叔身边工作,问郑叔叔身边缺什么人,郑渊洁开玩笑说:“缺懂外语的人才。
”这个小女孩为了能到郑叔叔身边工作、学习,真的考到了外语学院,最后应聘到郑渊洁身边工作。
当年郑渊洁的一句玩笑话,却被这个女孩当作奋斗的目标,并最终实现了。
参考拟题:赏识,不能没有你;激励的力量。
郎咸平简介
郎咸平简介:1986年获得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
郎教授曾经任教于沃顿商学院,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
目前是香港中文大学最高学术级别的首席讲座教授。
郎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公司治理和企业战略专家,其学术论文不但深受国际学术界的重视,而且郎教授也在2003年被列入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
郎教授2001年进入内地以来,其观点震撼中国3大地,而他所分析的企业案例包括名噪一时的德隆和格林科尔深受业界重视,不但具有诊断性,同时更有预见性。
郎咸平--资料大全集
中文名: 郎咸平--资料大全集版本: (随时更新)【想改变民族的命运,就必须先改变劣根的民族个性】发行时间: 2008年11月19日简介:〒〒〒〒〒〒〒〒〒〒〒〒〒〒〒〒〒〒〒〒〒〒〒〒〒〒〒〒〒〒〒〒〒〒〒〒〒〒〒〒〒〒〒〒〒〒〒华人第一之经济学家,唯一看清中国形势之学者,一位赤诚的救国英雄。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了解中国的真实现状,我们需要亿万个郎咸平来拯救我们自己。
〒〒〒〒〒〒〒〒〒〒〒〒〒〒〒〒〒〒〒〒〒〒〒〒〒〒〒〒〒〒〒〒〒〒〒〒〒〒〒〒〒〒〒〒〒〒〒【这】【回】【大】【家】【满】【足】【了】【吧】原籍山东,生于台湾桃源人,少时学业欠佳,勉强考入台湾东海大学,之后奇迹般进入名校台大经济研究所,然后是当记者,服兵役。
1983年进入美国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1986-1987.8,获沃顿商学院财务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讲师执教一年1987.9-1994年,密西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1989年开始对公司财务的研究比较进入状态”。
1994年至2003年初,历任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正教授,讲座教授。
从1997年以后,开始将研究重心转移至亚洲公司财务金融课题。
现任太平洋财务期刊(Pacific Basin Finance Journal),国际财务评论(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e)的副总编辑。
也和计量经济学大师邹至庄教授一起担任总编辑合编过太平洋经济评论(Pacific Economic Review)。
1998-1999担任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以及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
2003年初至2005年初,长江商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合聘讲座教授。
【这】【回】【大】【家】【满】【足】【了】【吧】郎咸平教授于198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财务学博士学位,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郎咸平简介
财经郎闲评(2006年2月被停播)郎咸平曾于2004年9月在上海第一财经频道长期主持一档名为“财经郎闲评”的专门节目来阐述他的观点,2006年2月底,录制完最后两期节目后停播。
2006年9月之后,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案件水落石出,“财经郎闲评”停播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是由于这节目中最后几期披露上海社保案件挪用之事,来自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等人的压迫而导致停播,甚至遭到其他媒体的封杀。
根本不是普通话标不标准,所以沉寂半年的郎咸平才重新活跃在大众面前。
郎咸平说《郎咸平说》2008年1月在开播,选题出自百姓最为关注的讲座中的郎咸平(20张)热点话题话题充分体现百姓经济学的概念,得到市场关注与认可。
该节目已经制作播出一百多期。
《郎咸平说》是一档泛财经栏目,定位以百姓经济为基础,深切观照大经济生态下的寻常生活。
通过具有不同观点的嘉宾、观众思想碰撞、语言交锋,以郎教授的独特思考精彩点评,犀利解析与财经相关的权威信息,透过不同现象与事件,深入浅出,抽丝剥茧,内容渗透财经、教育、法律等诸多泛财经领域。
解码财商《解码财商》,即又称新《财经郎闲评》,因为时隔5年,第一财经卫视再次联手郎咸平(博客)教授,选取当下最抢眼的财经事件和最热点的新闻话题,用犀利词锋为观众激情解码。
《财经郎闲评》延续了辛辣幽默的脱口秀风格,加上海选中脱颖而出的几位嘉宾共同参与,与郎教授一起抽丝剥茧,层层解码,进行思维和观点的碰撞。
《解码财商》,又称是2011年由宁夏卫视第一财经推出的一档经济对话节目。
郎咸平在本节目中作为主持及主讲,与海选嘉宾一同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经济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发掘问题根源。
在剖析过程中,郎咸平引用了大量的调查数据作为依据,使其分析结果更具说服力。
财经郎眼郎咸平2009年6月开始在广东新闻频道和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节目担任主讲嘉宾,另外还在每一期再邀请一位嘉宾。
《财经郎眼》是广东电视台在2009年6月强档推出的一档具有鲜明郎咸平风格的聊天式新闻评论节目,以三人聊天的方式实现经济学“生活化”、“媒介化”。
【名人故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
【名人故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郎咸平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郎咸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从小就非常聪明。
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尽管如此,郎咸平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一直自学成才。
小时候,郎咸平经常看到父母为了生计而辛苦劳作。
他深深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和贫困,并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
于是,他开始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郎咸平成功地考取了大学并在经济学专业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他毕业后被一所著名大学聘为教授,开始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郎咸平在教学中坚持以农民的利益为重,他认为农民是国家的基础和基石。
他经常组织学生下乡调研,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并提出了许多对农业和农民有益的政策建议。
郎咸平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他的观点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很容易被普通民众理解和接受。
他的教学风格也颇具亲和力,非常受学生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郎咸平逐渐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受邀参加各种国际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
他通过与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并推广了许多国外先进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郎咸平一直坚信知识的力量,他认为经济学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术领域,而应该服务于人民。
他积极倡导经济学思维的普及,并推动经济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郎咸平深受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他常常被邀请到各地发表讲演,为人们解读复杂的经济问题,为他们指明发展的方向。
郎咸平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知识不分贫富,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和执着,我们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知识是一种力量,一个人有了知识,就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郎咸平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理念,他并没有满足于做一个学术界的高材生,而是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回馈到社会。
他的故事鼓励着我们,让我们勇敢地走向知识的世界,不断努力和创新,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郎咸平简介
郎咸平简介◎个人经历1956年6月21日生于中国台湾桃园县,祖籍山东潍坊。
1974年~1978年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经济系,之后就读于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1980年获得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1年~1982年在台湾服义务兵役两年。
1983年在母亲的支持下赴美留学,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系。
1985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硕士学位。
1986年仅用半年时间完成博士论文写作,并顺利通过博士答辩,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之后执教于美国多家商学院,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并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
1987年转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助理教授。
1988年出任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助理教授。
1989年起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助理教授。
1993年晋升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副教授并获终身教职。
1994年移居香港,担任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讲座教授。
1994年同时受到香港多所大学的延揽,最终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1997年提升为香港中文大学第一批首席讲座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教授。
1998年~1999年受邀出任芝加哥大学金融学访问正教授,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银行改革治理顾问。
2003年6月提出制度化解决民企原罪的问题,并受仰融委托,出任“独立第三方”,为制度化解决日益突出的民营企业与主管部门矛盾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
2004年开始在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主持财经评论节目《财经郎闲评》。
2004年8月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发表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以格林柯尔为案例讲述大型国有企业如何在产权改革过程中资产被私人所侵吞,致使股市中小股民利益受损等问题,并倡导立即停止目前的产权改革,而应建立一套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
2008年1月开始主持泛财经栏目《郎咸平说》。
2009年6月开始在广东新闻频道和广东卫视新闻评论节目《财经郎眼》中担任主讲嘉宾。
郎咸平是谁?给你一个真实全面的朗咸平
普通人要成为摇滚歌星不容易,经济学家要成为摇滚歌星更加不可思议,但有一位经济学家居然做到了。
他的前卫、尖锐、颠覆性以及在公众中受欢迎程度足以让崔健黯然逊色。
没有一个经济学家会受到两种如此截然不同的对待:有人把他视为“教父”,有人骂他是“流氓”、“沽名钓誉”者,但如今没有人能漠视他的存在,他叫郎咸平。
1980年的某个夏夜,陆军上尉林毅夫抱着篮球从小金门游向大陆,给自己的人生下了“非赢即死”的赌注,这让同一战壕里的青年们困惑不已:什么理想让他甘冒如此风险?20年后,有个人对此恍然大悟:想做大事就要到大陆去!他就是郎咸平。
让我们听听郎咸平的摇滚歌词:“与其说是韦尔奇传奇,不如说是韦尔奇泡沫,韦尔奇带给GE股民的是一堆泡沫。
”“我反对‘国退民进’,即使企业家干得再好,也不能把企业送给他!”“‘国有企业所有人缺位’是经济学家拍脑袋想出来的。
”他声称自己“发现了在中国目前不成形的企业管治环境下,上市公司侵害国家利益和中小股民权益的证据”:“回首TCL的历程就会发现,这实际上是以股权激励为招牌,以证券市场为渠道,使国有资产逐步流向个人的过程。
”在格林柯尔,“顾雏军用‘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的‘七板斧’巧取豪夺了大量国有资产,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
”郎咸平还矛头直指“海尔职工持股会”,郎咸平认为海尔此举是为了完成借壳和实现国有股权稀释。
他代表中小股民大声疾呼:“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是的,他是一匹来自南方的“狼”(郎)。
“欣赏我的人不多”通常,一个踌躇满志的人喜欢回忆。
郎咸平与记者的交谈正是从他的童年故事开始的。
少年郎咸平平庸透顶。
他曾因初中成绩太差被分到不能升学的“放牛班”,选择“木工”为未来职业,在郎咸平的回忆里,充满“对自己的完全不认可”。
“我当时是个混混,很自卑。
”这是郎咸平当年心事的真实写照。
从小学开始,每一次考试、升学、就业都仿佛是他难以逾越的坎。
众未网创业故事精选
众未创业故事郎咸平教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国着名经济学家。
他是2010年网民投票推选的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2011年上榜作家富豪榜。
郎咸平的读书求学经历其实就是一本励志书籍。
他当过差劲生,考试也做过弊,他也经历了跟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的迷惘和痛苦。
成为名人以前,他也经历过很多失败,但一颗“我能成功”的坚定信念一直在他心中。
一起来看看这位知名财经人物的励志读书故事。
一、爱生病的孩子1956年郎咸平出生于中国台湾桃园县,他是家里的第三个孩子,有算命先生对郎咸平的父亲国民党空军少将说:这个孩子活不过12岁。
不祥预言的阴影,时时笼罩在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的头上──扁桃体发炎、一周三次的抗生素注射、吃各种药片……这是郎咸平回忆童年时记忆最为深刻的一幕。
二、学校里的后进生郎咸平小学5年级时,父亲拿了一份数学模拟考试的试卷给他做,满分100分的试卷,他辛苦做完后,只得了5分。
被列为后进生的痛苦一直延续到中学。
初三分班的时候,郎咸平被分到“放牛班”。
“放牛班”就是不升学班,专门给后进生开的班,这个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当时社会最底层家庭的孩子。
因为班里同学都没接受过太多的家庭教育,流氓和“太保”之类的同学也多。
中学时代的郎咸平,在学校几乎是天天打架。
三、改变命运的那次作弊郎咸平开始喜欢做学问也是从这个放牛班开始的。
据他自己回忆说,“当时的理想就是准备出来先做木工学徒,再开个木工厂。
”因为他妈妈学的是化工,所以在学校教化学。
她在台湾是化学界的名师,所以忙着到各地补习班教书。
一个星期最多教到76个小时的课,为了养家,非常辛苦。
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坚强、慈爱。
郎咸平的母亲也很爱孩子们。
正是母亲的德行潜移默化影响了少年时代的郎咸平,恍惚的少年,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他放弃了想做木工学徒的想法,用心做学问,选择了继续升学念高中。
中考前3个月,郎咸平感到了念书的压力,因为这时候念课本肯定来不及,就只好念“考前30分”,那是给考生在考前30分钟“临时抱佛脚”用的一种复习资料。
名人故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
名人故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郎咸平在台湾东海大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理想。
有一次,美国一位非常着名的微观经济学家来学校演讲,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演讲中讲述了许多新的经济观点。
那位美国教授离开以后,郎咸平给那位教授写了一封信,讲了自己对于世界经济的许多稚嫩看法。
没有想到,那位美国教授竟然真的给郎咸平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一个年轻人有如此的激情,你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6月27日-30日,在一本、二本、提前单独录取(本科、专科)批次实施梯度志愿,每一批次设二两个志愿。
在三本、普通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每一批次平行设置五个志愿。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郎咸平却非常受鼓舞,他念完本科以后又念研究生,可尽管如此,他的成绩却依旧很差。
研究生勉强毕业后,郎咸平想出国念书。
他的老师对他说:“郎成平,你的水平这么差,就找个银行上上班算了,而且还有房子分,薪水和福利也很不错!”郎咸平听了老师的劝导,于是去一些银行应聘,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面试之后,结果没有一家银行要他。
失落之余,郎咸平想起了那位美国教授给他的回信,不禁来了精神:“我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别说是他们没有录取我,即便是来求我,我又哪能就这样委身于他们呢?”USNEWS排名,是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World Report)发布的一项美国大学排名。
USNEWS的排名始于1983年,1987年以后每年发布,其排名将大学分类为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地方性大学和地方性学院等分别进行排名,涵盖100多个专业,几乎遍及所有常见的专业。
郎咸平左思右想之后,决定去考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是2400分,可是他只考了1640分。
结果,只有一家学校要他,那就是美国的沃顿商学院。
沃顿商学院之所以会要他,是因为当年学校里新创了一个“商业经济系”,是第一届招生,全世界还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系,因为人数少,所以就把郎成平破格录取了。
【名人故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
【名人故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郎咸平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评论员,他的观点和见解常常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且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重要观点。
郎咸平出生于1955年,他的家庭背景并不富裕。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上大学之前,他已经通过自学掌握了数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后来,他被清华大学录取,并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郎咸平在大学期间就展示了他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不仅考取了全校第一名,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多次获得奖学金和荣誉。
在他的研究生期间,他决定研究国际经济问题,并对中国的经济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在毕业之后,郎咸平进入了一家著名的研究机构工作,并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学术研究。
他的职业生涯并不顺利。
由于他的观点与传统经济学界存在较大的分歧,他常常受到质疑和批评。
郎咸平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通过与同行的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和观点。
郎咸平的事业从1992年开始迅速崛起。
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独到见解和准确预测赢得了广泛认可和赞赏。
他预测到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取得巨大的成就,并指出了一些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这些观点促使政府和企业开始重视并改变他们的发展战略。
除了学术研究,郎咸平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经常在电视节目和论坛上发表演讲。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解释经济问题,批评不合理的经济政策,提出改进政策的建议。
他的观点常常引起争议,但他依然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努力推动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
郎咸平坚信,经济学家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研究和分析问题,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
他认为经济学应该服务于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正是基于这个信念,他不断努力地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做出贡献,并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经济学知识和见解。
郎咸平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是什么样子。
郎咸平学习微积分的故事
“第一次60分,第二次零分,平均起来是 30分。这样的话,第三和第四次月考都要考 100分才不会被淘汰。当时都想放弃了。”但 后来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劲,郎咸平忽然有一 种要好好念书的想法。后来,他每天念书念 到半夜二三点,一个月下来,忽然发现自己 对学习有了兴趣,每解开一道难题都很有成 就感。
第三次和第四次的月考,他的平均分竟达 99分。郎咸平忽然有了一种自己很聪明的感 觉,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有这种感觉,“从那时 起,慢慢开始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似 乎从书海中寻回了我的灵魂。我一辈子改变了 郎咸平的命运。他当时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 经济系。其中的微积分课程要求很严,这让 成绩不好的郎咸平最为头疼。微积分课一共 8个学分,要念两个学期,而且一学期得考4 次月考。第一次月考,郎咸平只考了60分, 于是第二次月考来临时他就抄同学的试卷, 结果被老师抓到了,得了零分。
郎咸平学微积分
郎咸平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 长江商学院(首席)教授 2003年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沃顿商学院、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首席教授 世界银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顾问
郎咸平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差得一塌糊涂。 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小学五年级时,爸爸 拿了一份算术模拟考试的试卷让他做,满分 是100分,他认真做下来,只得了5分。由于 成绩的原因,郎咸平对自己极度没有认同 感,从来没奢想过有个好的未来,他把自己 的志向定为“木工”,最大的奢望也只是开个 木工厂。
经济学家名人故事:郎咸平的成长经历
经济学家名人故事:郎咸平的成长经历
时,拿了一份算术模拟考试的试卷给他做练习,满分是100分,郎咸平辛苦做完后,只得了5分。
幸运的是,那一年台湾开始实行小学直升初中,不用考试。
郎咸平成为台湾第一届小学直升初中的学生,进入大同中学。
但身为差等生的痛苦随之延续到中学。
初三分班的时候,郎咸平被分到”放牛班。
”放牛班就是不升学班,是给那些差生开的班。
考前3个月,郎咸平感到了压力,就想念书了。
但是念课本肯定来不及,就只好念”考前30分,那是给考生在考前30分钟”临时抱佛脚用的一种复习资料。
考前两个月的第二次模拟考,郎咸平考了500多名,考前1个月的第三次模拟考,居然考到了300多名。
等他参加中考时,竟然意外地考上了第三志愿成功中学高中部。
回忆起那次决定命运的考试,郎咸平认为是自己买的那种版本的”考前30分帮了大忙。
高中毕业后,郎咸平顺利考入了台中的东海大学读经济。
改变人生的作弊
郎咸平走上钻研学问的道路,和大学时的一段境遇有关。
据他回忆,当时东海大学经济系的微积分课程要求很严。
该门课总共8个学分,要念两个学期,而且一学期得考4次月考。
郎咸平第一次只考了60分,第二次月考时就想走快捷方式,作弊抄一抄同学的试卷,结果被老师抓到了,得了零分。
“第一次60分,第二次零分,平均起来是30分。
这样的话,第三和第四次月考大概都要考100分才不会被淘汰。
当时,我都想干脆放弃。
手不释卷的故事200字以上
手不释卷的故事200字以上手不释卷的故事有许多,但在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是少年郎咸平的故事。
郎咸平是一个来自贫困农村的少年,在贫穷的环境中长大,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却没有因此而减弱。
每天晚上,他靠着一盏小油灯,在黑暗的角落中默默地看书。
虽然当时郎咸平十分苦学,但他拥有一颗坚定的心,无论何时都不会停止探索知识的渴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学会了自学,逐渐逐步熟练掌握了许多学科和知识。
他逐渐变得越来越优秀,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并得到了一份优秀的工作。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郎咸平成功的原因是他具有不平凡的天赋或遇到了幸运的机会。
但事实上,郎咸平真正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拥有一种无比坚定的意志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始终坚信自己的能力,始终坚持对知识的追求。
他的手从没有停止过翻阅书籍的行动,在坚定信念的支撑下,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他的努力和汗水最终汇聚成一片智慧的海洋,成为他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撑。
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从郎咸平的经历中学到:只要我们肯努力,不断追求,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没有所谓的“顺道”或“偶然”,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让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写下自己的成功故事。
而那些手不释卷的人,就像郎咸平一样,他们有一个特别的优点:他们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只要有一点机会就会抓住它,并且不断摸索和学习。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不断超越自我,把握机遇,其根本原因是——他们手不释卷。
手不释卷的人往往是精神上极度富裕的人,他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强大。
而我们,在手不释卷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一些,也许能够成为像郎咸平一样的人。
金融学家励志故事
金融学家励志故事金融行业不同于其他的行业,有其行业的特性,尤其是涉及到风险和利润,所以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更应该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要单一凭借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去敲定很多事情,因为很多事情你根本无法掌控和定夺。
有空的时候找写金融学家的故事来看看也是不错的。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金融学家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金融学家励志故事:郎咸平的成长故事郎咸平在台湾东海大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理想。
有一次,美国一位非常着名的微观经济学家来学校演讲,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演讲中讲述了许多新的经济观点。
那位美国教授离开以后,郎咸平给那位教授写了一封信,讲了自己对于世界经济的许多稚嫩看法。
没有想到,那位美国教授竟然真的给郎咸平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一个年轻人有如此的激情,你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郎咸平却非常受鼓舞,他念完本科以后又念研究生,可尽管如此,他的成绩却依旧很差。
研究生勉强毕业后,郎咸平想出国念书。
他的老师对他说:“郎成平,你的水平这么差,就找个银行上上班算了,而且还有房子分,薪水和福利也很不错!”郎咸平听了老师的劝导,于是去一些银行应聘,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面试之后,结果没有一家银行要他。
失落之余,郎咸平想起了那位美国教授给他的回信,不禁来了精神:“我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别说是他们没有录取我,即便是来求我,我又哪能就这样委身于他们呢?”郎咸平左思右想之后,决定去考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是2400分,可是他只考了1640分。
结果,只有一家学校要他,那就是美国的沃顿商学院。
沃顿商学院之所以会要他,是因为当年学校里新创了一个“商业经济系”,是第一届招生,全世界还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系,因为人数少,所以就把郎成平破格录取了。
开学后,郎咸平的“表现”并不好,他的系主任找他谈话,说他的水平有问题,他的教授对他的评价也不高,让他考个微积分的资格考试。
【名人故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
【名人故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郎咸平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的思想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关注。
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故事,从他的工作实践和人生经历中讲述。
郎咸平年轻时,曾经在一个羊毛面料的工厂里工作。
因为他很聪明,很快地成为了工厂的技术负责人。
他的任务就是负责设计生产流程,以及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但是,郎咸平很快就发现这个工厂的生产效率并不高。
对于这个问题,他展开了长时间的思考,并且不断地在生产流程上进行实验和改进。
最终,他设计出了一种新的生产工艺,可以将生产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种新的生产工艺确实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郎咸平发现,新的生产工艺并不能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某些工人并没有遵守工艺流程或者是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质量要求,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郎咸平非常情理地开始审查其中出现的问题所在,他通过不断地调查研究,发现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要改变工人们的工作态度。
要使他们了解到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对他们自己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整个工作环境和生产工艺产生持续的影响。
然后,郎咸平开始修改工场管理 flow ,使员工有着更多的工作空间和自主性,打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他坚信,当员工感到自尊,有一份由内而外的责任感,他们就会更努力地工作,更善于解决各种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
最终,这个措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
在调整后的工作环境中,工人们的工作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不断创新和学习,他们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保证工作质量。
终于,郎咸平推动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使该工厂成为当时业内的先锋。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领导者通过改变工作环境中的流程、管理方式,以及相应的网络文化,就能使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发生积极的变化,不断地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郎咸平也堪称是一个很有智慧的经济学家,在社会和工商界的推动下,创立了中国先进管理的新模式,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经济的繁荣。
【名人故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
【名人故事】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郎咸平,一个崭露头角的名人,在经济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
他的故事也许不如其他一些名人那样传奇,但却是充满智慧和魅力的。
郎咸平早年是个非常普通的学生,他出生在中国的一个小城市,家境贫困,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
他小的时候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只能在自己家里读书。
但尽管如此,郎咸平却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孩子,总是用全力去学习。
在他读书的时候,由于家境贫困,他不能经常吃肉。
他常常会在家里的小菜地里偷菜吃。
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学习的热情。
在郎咸平读到初中的时候,他被一本经济学的书吸引住了。
书中对如何挣钱,如何投资,如何理财都给了他很多的启发和帮助。
从那时起,郎咸平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经济学家。
但是由于家境贫困,他没有机会上大学,只好去工厂工作。
为了存钱读书,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连休息日都不休息。
尽管工作很辛苦,他一直都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在郎咸平20岁那年,他得到了一笔不菲的赔偿,于是便选择了去美国的一所大学学习经济学。
在那里,他努力学习,熬夜奋斗,终于取得了硕士学位。
之后,他又去了加拿大读博士,成为了一名经济学家。
在他开始工作的时候,郎咸平的观点非常前卫和大胆。
他反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因为情感和其他非理性的因素而做出决策。
而这些行为,是传统经济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学理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在他提出这个理论之后,郎咸平被认为是一个“异类”经济学家。
他的理论坚持了很多年,直到后来逐渐被人们接受。
他的理论也给很多企业家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帮助。
他也凭借这些理论,赢得了很多奖项和荣誉。
郎咸平深知人生苦短,非常珍惜时间。
他一直将时间用在了读书和工作上,从不放纵自己。
他在工作中不怕辛苦,不怕困难。
但他也有着非常丰富的业余生活,喜欢听音乐,骑自行车,钓鱼等。
他的人生态度非常积极乐观,一直对自己要求严格。
在郎咸平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孩子是如何成为一名杰出的经济学家的。
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
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郎咸平在台湾东海大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理想。
有一次,美国一位非常着名的微观经济学家来学校演讲,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演讲中讲述了很多新的经济观点。
那位美国教授离开以后,郎咸平给那位教授写了一封信,讲了自己对于世界经济的很多稚嫩看法。
没有想到,那位美国教授竟然真的给郎咸平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一个年轻人有如此的激情,你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郎咸平却非常受鼓舞,他念完本科以后又念研究生,可即使如此,他的成绩却依旧很差。
研究生勉强毕业后,郎咸平想出国念书。
他的老师对他说:“郎成平,你的水平这么差,就找个银行上上班算了,而且还有房子分,薪水和福利也很不错!”郎咸平听了老师的劝导,于是去一些银行应聘,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面试之后,结果没有一家银行要他。
失落之余,郎咸平想起了那位美国教授给他的回信,不禁来了精神:“我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别说是他们没有录取我,即便是来求我,我又哪能就这样委身于他们呢?”郎咸平左思右想之后,决定去考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是2400分,不过他只考了1640分。
结果,只有一家学校要他,那就是美国的沃顿商学院。
沃顿商学院之所以会要他,是因为当年学校里新创了一个“商业经济系”,是第一届招生,全世界还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系,因为人数少,所以就把郎成平破格录取了。
开学后,郎咸平的“表现”并不好,他的系主任找他谈话,说他的水平有问题,他的教授对他的评价也不高,让他考个微积分的资格考试。
郎成平也知道自己的实力,他根本不可能通过资格考试,于是就百般哀求免除考试,不过他的系主任根本不同意。
郎咸平非常沮丧,一次在校园里闲逛的时候,他看见几个金融系的学生垂头丧气地走出来,郎咸平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回答说金融系好难念。
郎咸平又问他们要不要考微积分,他们说不要,郎咸平就说:“带我见见你们的系主任。
”郎咸平见到他们的系主任后,就问能不能转进来,他还自称对金融系更有兴趣,系主任一听很开心,就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郎咸平 中国第一财经名嘴传奇
郎咸平中国第一财经名嘴传奇(图)据加拿大新闻商业网报道,大陆有一个站点公布,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郎咸平,当前是全中国大陆演讲费最高的名嘴,一场演讲费高达六万元台币,创下近年来的新高纪录。
郎咸平成名得非常早,早在2004年,他就在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财经郎闲评”财经论坛,收视率相当高,后来却被停播。
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他是抨击上海当局,揭露上海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情况,得罪时任市委书记的陈良宇才遭到停播。
陈良宇后来失恃入狱,也印证当年他的批判并非无的放矢。
慢班小太保父亲也不想费神栽培这位成名于香港及大陆的财经学者,还被冠上“中国经济的铁榔头”、“中国股市的郎旋风”、“中国老民教父”等封号。
但对很多台湾人来说,郎咸平这个名字还是很陌生。
其实,他不仅出生于台湾,而且一直念到台大经济研究所,还在《工商时报》当过记者,之后才到美国、香港等地念书、任务。
而且,郎咸平从小功课不好,曾念过慢班,还曾经放弃功课,只想当一名木匠,他的一生,充满了意外与惊叹号,如今能够成为全中国第一名嘴,可能连郎咸平自己都不太相信。
郎咸平回想自己的童年时代,有很多不愉快的回忆。
郎咸平的父母早年在张学良创办的东北大学读书,后来父亲添加国民党部队担任上尉军官,撤退到台湾时,很多军官身上都会带一箱黄金、白银,但郎咸平父亲特别潇洒,只带了一箱青岛啤酒和三块大洋,就和他的妈妈上路了。
青岛啤酒很快就在船上喝完了;父亲又帮已怀孕的母亲买了一个床位,花掉两块大洋。
船开到基隆港时,父亲因为第一次看到香蕉,花掉最后一块大洋买了一串香蕉。
从此,父亲身无分文,就一直在部队服务到退休。
由于父亲经常在部队里,郎咸平自己也承认,与父亲的沟通并不好;此外,郎咸平与年龄差距不小的姊姊也处得不好,只有哥哥与母亲对他好一点。
母亲虽然关心他,但由于是建国中学的化学名师,经常在各地补习班兼课,因此,郎咸平从小放学回家,都是一个人在家。
念小五时,郎咸平的爸爸给他一份仿真考卷,结果郎咸平只考了五分,他的父亲看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默不作声,最后便对他妈妈说,“这个小孩以后想干啥就干啥,我们不要花太多时间精力在他身上。
郎咸平
1986年获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 (corporate finance,偏向公司金融)。 1989年起任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助理 教授,1993年晋升副教授并获终身教职。 1994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亚洲开 发银行的中国银行改革治理顾问
不讲高科技文明的七个传统文化观念
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 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他妈给老 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滚蛋。小工很快想出了办法: 他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凡是空的皂盒就立即会 被吹走了
启示
独特的观察视角 批判性思维
“崇尚小概率事件” “失败是成功之母”; “杀鸡不用牛刀”; “四两拨千斤”;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内行领导外行”; “宁作鸡头,不当凤尾”;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工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解决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困境。
小故事
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 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 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 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博士后拉起了 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 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几十万,成功解决了 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 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郎咸平的成长经历故事简介郎咸平的成长经历故事简介1949年,国民党第26军的一名上尉军官,带着自己的妻子、一箱青岛啤酒及身上仅有的3块大洋,从青岛撤退到台湾,开始了在台湾的生涯。
7年之后的1956年,他们的第三个孩子郎咸平出生。
“满分100分,我只考了5分”成名后的郎咸平多次谈到,自己不是一个精英,从小就不是。
“我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很差,包括体育、艺术、学习成绩等。
我心中充满了自卑感,而且对未来也不敢有什么想法。
”郎咸平回忆的语调里,有一丝惆怅。
郎咸平迄今还记得爸爸在他小学5年级时,拿了一份算术模拟考试的试卷给他做练习,满分是100分,郎咸平辛苦做完后,只得了5分。
幸运的是,那一年台湾开始实行小学直升初中,不用考试。
郎咸平成为台湾第一届小学直升初中的学生,进入大同中学。
但身为差等生的痛苦随之延续到中学。
初三分班的时候,郎咸平被分到“放牛班”。
“放牛班”就是不升学班,是给那些差生开的班。
考前3个月,郎咸平感到了压力,就想念书了。
但是念课本肯定来不及,就只好念“考前30分”,那是给考生在考前30分钟“临时抱佛脚”用的一种复习资料。
考前两个月的第二次模拟考,郎咸平考了500多名,考前1个月的第三次模拟考,居然考到了300多名。
等他参加中考时,竟然意外地考上了第三志愿成功中学高中部。
回忆起那次决定命运的考试,郎咸平认为是自己买的那种版本的“考前30分”帮了大忙。
高中毕业后,郎咸平顺利考入了台中的东海大学读经济。
改变人生的作弊郎咸平走上钻研学问的道路,和大学时的一段境遇有关。
据他回忆,当时东海大学经济系的微积分课程要求很严。
该门课总共8个学分,要念两个学期,而且一学期得考4次月考。
郎咸平第一次只考了60分,第二次月考时就想走快捷方式,作弊抄一抄同学的试卷,结果被老师抓到了,得了零分。
“第一次60分,第二次零分,平均起来是30分。
这样的话,第三和第四次月考大概都要考100分才不会被淘汰。
当时,我都想干脆放弃算了。
”郎咸平说。
就是在这时,他的心路历程开始转变。
郎咸平继续回忆:“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忽然有一种想法,决定好好地念。
我每天很用功地念到半夜二三点,我就不信考不过。
结果一个月下来,忽然发现,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也忽然发现微积分竟然也有很多乐趣,很多解不开的题一旦解开了很有成就感。
”第三次和第四次两次月考考下来,平均分竟达99分。
郎咸平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么笨,这是他这平生第一次有这种“聪明的感觉”。
大学毕业后,郎咸平顺利地考上了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那是台湾最好的经济学家摇篮,台湾财经界人物大部分来自那里。
直到那时候,我爸爸在这个时候才知道我以前是放牛班出生的。
我这个爸爸的反应也稍微慢了一点,10年以后才搞清楚儿子初中在干什么。
”郎咸平说。
研究所第二年,郎咸平的同学郑家钟在《工商时报》做记者,他把郎咸平也介绍到了报社当金融记者。
“当记者是对我的一个很好的锻炼。
那么年轻的记者,才23岁。
”他前前后后做了两年记者。
之后,郎咸平开始考虑跳槽转业,但是台湾职场似乎跟他较上了劲,他始终一无所获。
“无奈之下,我只有考虑出国留学了。
”他说。
他申请了7所美国大学,只有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作了回应,而且没有奖学金。
年轻的郎咸平也慌了神:“看来老师说得没错,我是没有什么前途了。
”这所惟一接受郎咸平的学校,竟然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学校。
“不知道是多烂的学校!真的,不是说笑,我到了沃顿才知道这所学校原来大名鼎鼎。
”去是不去?还有两万美金的学费。
此次郎咸平最终成行,完全是母亲的决定。
“我的母亲对儿子的能力有着‘莫名其妙的信心’。
当时我们家有两幢房子,其中一幢我妈妈把它卖了两万美金,准备给我出国交学费用。
”两年半攻读博士学位郎咸平在沃顿申请了商业经济系。
回忆那段狼狈的日子,郎咸平说:“那时我就不敢交学费,学费一直拖到最后才交。
我想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干脆拿钱回台湾去算了,也不用浪费学费了。
所以我从9月份拖到12月份才交学费。
”1985年,郎咸平在沃顿开始写博士论文。
起初,因为没有胆量做公司财务的课题,他只想做投资学方面的论文。
当时沃顿的一位大牌教授艾尔温·弗伦德需要一个勤劳的打杂工,碰巧郎咸平曾义务帮他搜集过一些资料,因此弗伦德很希望郎咸平继续帮忙,就收下了他,并要求他做公司财务的实证研究。
这便是郎咸平在公司治理研究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我情愿往国内走”博士毕业后,郎咸平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执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其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逐步奠定了自己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然而,异国平静的学术生涯,在郎咸平看来又有一丝沉闷。
在谈到那段日子的时候,他说:“你到了快40岁的时候,你发现没有什么成就感了,因为在那边太专业。
你发现你对这个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有的时候常常看到电视,看到播出中国,心里面就觉得有点酸酸的,所以一有机会的话就会想到回这里。
”1994年,郎咸平抵港,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从此,郎咸平由一名亚洲与中国经济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XX年底,郎咸平在香港立法局与众投资银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演绎了一场“孤胆学者舌战世界十大投行”的壮举。
XX年底,郎咸平进入内地证券市场。
他提出:“应当审慎地提出一个‘新监管’思维,考虑如何在大陆法系架构下,尽快融入‘辩方举证’和‘集体诉讼’这两项保护小股东的规则。
”之后,郎咸平炮轰德隆、三叩TCL、四问海尔、七敲格林柯尔,在媒体间掀起一场“郎旋风”。
这一年,XX年,郎咸平48岁,身份是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长江商学院合聘教授。
郎咸平的成长经历故事简介1949年,国民党第26军的一名上尉军官,带着自己的妻子、一箱青岛啤酒及身上仅有的3块大洋,从青岛撤退到台湾,开始了在台湾的生涯。
7年之后的1956年,他们的第三个孩子郎咸平出生。
“满分100分,我只考了5分”成名后的郎咸平多次谈到,自己不是一个精英,从小就不是。
“我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很差,包括体育、艺术、学习成绩等。
我心中充满了自卑感,而且对未来也不敢有什么想法。
”郎咸平回忆的语调里,有一丝惆怅。
郎咸平迄今还记得爸爸在他小学5年级时,拿了一份算术模拟考试的试卷给他做练习,满分是100分,郎咸平辛苦做完后,只得了5分。
幸运的是,那一年台湾开始实行小学直升初中,不用考试。
郎咸平成为台湾第一届小学直升初中的学生,进入大同中学。
但身为差等生的痛苦随之延续到中学。
初三分班的时候,郎咸平被分到“放牛班”。
“放牛班”就是不升学班,是给那些差生开的班。
考前3个月,郎咸平感到了压力,就想念书了。
但是念课本肯定来不及,就只好念“考前30分”,那是给考生在考前30分钟“临时抱佛脚”用的一种复习资料。
考前两个月的第二次模拟考,郎咸平考了500多名,考前1个月的第三次模拟考,居然考到了300多名。
等他参加中考时,竟然意外地考上了第三志愿成功中学高中部。
回忆起那次决定命运的考试,郎咸平认为是自己买的那种版本的“考前30分”帮了大忙。
高中毕业后,郎咸平顺利考入了台中的东海大学读经济。
改变人生的作弊郎咸平走上钻研学问的道路,和大学时的一段境遇有关。
据他回忆,当时东海大学经济系的微积分课程要求很严。
该门课总共8个学分,要念两个学期,而且一学期得考4次月考。
郎咸平第一次只考了60分,第二次月考时就想走快捷方式,作弊抄一抄同学的试卷,结果被老师抓到了,得了零分。
“第一次60分,第二次零分,平均起来是30分。
这样的话,第三和第四次月考大概都要考100分才不会被淘汰。
当时,我都想干脆放弃算了。
”郎咸平说。
就是在这时,他的心路历程开始转变。
郎咸平继续回忆:“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忽然有一种想法,决定好好地念。
我每天很用功地念到半夜二三点,我就不信考不过。
结果一个月下来,忽然发现,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也忽然发现微积分竟然也有很多乐趣,很多解不开的题一旦解开了很有成就感。
”第三次和第四次两次月考考下来,平均分竟达99分。
郎咸平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那么笨,这是他这平生第一次有这种“聪明的感觉”。
大学毕业后,郎咸平顺利地考上了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那是台湾最好的经济学家摇篮,台湾财经界人物大部分来自那里。
直到那时候,我爸爸在这个时候才知道我以前是放牛班出生的。
我这个爸爸的反应也稍微慢了一点,10年以后才搞清楚儿子初中在干什么。
”郎咸平说。
研究所第二年,郎咸平的同学郑家钟在《工商时报》做记者,他把郎咸平也介绍到了报社当金融记者。
“当记者是对我的一个很好的锻炼。
那么年轻的记者,才23岁。
”他前前后后做了两年记者。
之后,郎咸平开始考虑跳槽转业,但是台湾职场似乎跟他较上了劲,他始终一无所获。
“无奈之下,我只有考虑出国留学了。
”他说。
他申请了7所美国大学,只有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作了回应,而且没有奖学金。
年轻的郎咸平也慌了神:“看来老师说得没错,我是没有什么前途了。
”这所惟一接受郎咸平的学校,竟然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学校。
“不知道是多烂的学校!真的,不是说笑,我到了沃顿才知道这所学校原来大名鼎鼎。
”去是不去?还有两万美金的学费。
此次郎咸平最终成行,完全是母亲的决定。
“我的母亲对儿子的能力有着‘莫名其妙的信心’。
当时我们家有两幢房子,其中一幢我妈妈把它卖了两万美金,准备给我出国交学费用。
”两年半攻读博士学位郎咸平在沃顿申请了商业经济系。
回忆那段狼狈的日子,郎咸平说:“那时我就不敢交学费,学费一直拖到最后才交。
我想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干脆拿钱回台湾去算了,也不用浪费学费了。
所以我从9月份拖到12月份才交学费。
”1985年,郎咸平在沃顿开始写博士论文。
起初,因为没有胆量做公司财务的课题,他只想做投资学方面的论文。
当时沃顿的一位大牌教授艾尔温·弗伦德需要一个勤劳的打杂工,碰巧郎咸平曾义务帮他搜集过一些资料,因此弗伦德很希望郎咸平继续帮忙,就收下了他,并要求他做公司财务的实证研究。
这便是郎咸平在公司治理研究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我情愿往国内走”博士毕业后,郎咸平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执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任教,其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逐步奠定了自己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然而,异国平静的学术生涯,在郎咸平看来又有一丝沉闷。
在谈到那段日子的时候,他说:“你到了快40岁的时候,你发现没有什么成就感了,因为在那边太专业。
你发现你对这个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有的时候常常看到电视,看到播出中国,心里面就觉得有点酸酸的,所以一有机会的话就会想到回这里。
”1994年,郎咸平抵港,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从此,郎咸平由一名亚洲与中国经济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XX年底,郎咸平在香港立法局与众投资银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演绎了一场“孤胆学者舌战世界十大投行”的壮举。
XX年底,郎咸平进入内地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