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行为矫正

合集下载

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

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

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行为矫正是一种心理学方法,用于改变和调整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态度。

它主要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以在成年人中使用。

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正面强化:正面强化是一种有效的行为矫正方法,它通过奖励或称赞来增加积极的行为。

例如,当一个孩子完成了家庭作业,家长可以给予奖励,例如额外的玩具或更多的屏幕时间。

通过正面强化,孩子会学会哪些行为是受欢迎的,从而更有动力去做这些行为。

2. 惩罚:惩罚是另一种行为矫正方法,通过消除或减少不良行为的积极后果来减少这种行为。

惩罚应该是适当的,且与不良行为相关。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撒谎,家长可以取消他的玩具时间或限制他的电视时间。

但是,惩罚不应该过于严厉或长时间,以免引起逆反心理。

3. 行为建模:行为建模是通过示范和引导来教导良好行为的方法。

通过让孩子观察其他人的积极行为,他们可以学会如何模仿这些行为。

家长和老师可以成为行为建模的对象,通过展示正确的行为来激励孩子去模仿。

4. 沟通和辅导:良好的沟通和辅导是行为矫正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和老师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辅导,他们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后果,并教导他们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

5. 制定清晰的规则和边界:制定清晰的规则和边界是行为矫正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并明确告诉他们不良行为的后果。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律和责任感,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总的来说,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包括正面强化、惩罚、行为建模、沟通和辅导以及制定清晰的规则和边界。

这些方法的结合运用可以帮助孩子改变不良行为,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和态度。

当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时,行为矫正的效果将更为显著。

惩罚-行为矫正

惩罚-行为矫正

第三篇用于减少或者停止行为的行为矫正技术在第二篇中,我们介绍了各种可用于形成和增加良好行为的矫正技术。

本篇要介绍的各种技术则是要用于减少或者停止个体的不良行为,包括惩罚、消退、区别强化三种基本技术。

第八章惩罚作者流沙在这篇文章中介绍了农村里常见的一些现象,并发出一些感叹:“世界上的万物实在有些奇怪,竟然需要一些惩罚”。

确实,心理学的一些研究也告诉我们,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些劣性的刺激,这些令人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必需的、有益的刺激,比如寒冷和炎热、饥饿、劳累、困难、批评等。

本章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如何运用这些令人感到厌恶的刺激物来改变个体的行为。

第一节惩罚的概念一、惩罚的定义在流沙的文章中提到了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不生枣的枣树被砍之后真的来年生了枣子;不生蛋的母鸡被浸了水之后,果然又开始生蛋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孩子说脏话被父母严厉斥责之后就很少说脏话了;学生忘记带作业被老师批评之后就记住每天要检查是否带作业了。

在这些例子中,个体的行为都因为所出现的后果而发生了改变,原有的行为出现了减少或者消失的现象。

这样的行为改变过程在行为矫正技术中被称为惩罚。

所谓惩罚(punishment),就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结果立即导致了厌恶刺激的出现或者损失了已经获得的正强化物,那么在以后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简单来说,如果个体行为之后跟随的是能够减少未来行为发生率的刺激物变化,那么惩罚就发生了(Azrin & Holz,1966)。

在理解惩罚这个概念时,一些人认为只要出现某种厌恶刺激或者损失已经获得的正强化物就是惩罚了。

这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惩罚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用厌恶刺激去惩罚个体的不良行为。

比如,小王在课堂上不断地讲与上课内容无关的话,老师对之进行了多次批评。

下课后,老师还对小王说,下午放学之后叫你爸妈到办公室来。

行为矫正(心理学)名词解释

行为矫正(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Glossary)AB设计(AB design)是将行为观察数据图形化的最基本方法。

AB指的是该方法的两个不同阶段:(1)A代表基准态阶段,而(2)B是干预态阶段。

在A阶段,基准态资料被收集并记录下来。

一旦稳定的基准态趋势被确立,我们就划上一道垂直线,并引入干预,这就意味着B阶段开始。

在这一阶段,我们收集并记录干预的数据。

拿B阶段的数据趋势与A阶段的行为观察数据相比,教师便能够测评干预成效。

利用这样的信息,能帮助我们决定,是继续,修正还是终止某个干预。

AB设计的主要缺点是,对于干预期间其它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该设计无法排除。

ABAB设计(ABAB design)通常也称为反转或撤回设计,其中包含了暂时撤除干预的过程,以便测评其对学生行为的效能。

目的是要测评干预效应是否可以重复呈现。

如果该效应可以重复,我们就已经建立起行为与干预之间的功能性关系。

如果不能重复,行为的改变就应该归因于某些与干预无关的变量。

A-B-C分析(A-B-C analysis)是持续记录某学生的先行事件,行为和后果的过程。

目的是为了确定问题以及引起和维持问题的条件。

准确性(Accuracy)是一种效能水平,它仅仅聚焦于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完成任务。

调适(Adaptation) 是一种生态学过程,当有机体改善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态系统的其余部分时,调适便发生了。

归属(Affiliation)是与其他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群体的过程。

后果断言(Affirming the consequent)是一个逻辑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观察到一种效应后,才给它找一个原因。

奇异生态龛(Alien niches)是一个用于描述偏态范畴(标签)的名词,诸如情绪骚动,行为障碍,或精神疾病,它们为社会提供了某种位置或角色,处在此种状态下的个人,可以在不干扰社会主流的情况下自行其是。

交替处理设计(Alternating treatment design)是将行为观察图形化的方法。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

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方法行为强化科学研究已经立了许多解释人类和其他动物行为的基本原理。

行为强化就是行为学家们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基本原理之一。

行为强化的定义是: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

当一个行为被加强时,就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

反应→后果结果:行为更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发生。

有人将一只饥饿的猫关进笼子,在笼子外面猫能够看得见的地方摆上食物,在笼子上安装了一个机关,只要猫用爪子击打一根杠杆,笼门就会打开。

当猫刚一被放进笼子时,它做出很多种行为,比如抓咬笼子上的栏杆,把爪子从栏杆缝隙中伸出,以及试图从栏杆之间挤出。

最后,这只猫偶然地碰到了杠杆,笼门打开了,猫于是能够走出笼子吃食。

每一次将饥饿的猫放进笼子,猫都用更短的时间击打杠杆打开笼门。

最后, 只要一将猫放进笼子,它就马上去击打杠杆。

桑代克将这种现象称为效果定律。

在这个例子中,当饥饿的猫被重新放回笼子的时候,这只猫就更有可能去击打杠杆,因为这个行为在此之前导致了一个直接的结果: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

逃出笼子和得到食物就是对猫击打杠杆的行为起到强化(增强)作用的结果。

从20世纪30代开始,斯金纳使用诸如老鼠和鸽子等实验动物进行了大量的行为强化原理研究。

例如,在用老鼠作的实验中,斯金纳将动物放进一个试验用的盒子里,每次当老鼠压下安置在盒子一面内壁上的一个杠杆时,斯金纳就给它一小块食物。

起初,老鼠在盒子里到处察看活动,用鼻子嗅,用后腿支撑着向上爬等等。

当它碰巧用一只爪子压下了杠杆时,盒子里的自动装置就通过内壁上一个小洞送进一小块食物。

每次这只饥饿的老鼠压下杠杆时,它就得到一块食物。

这样,每次老鼠被放进盒子的时候,它就更可能去压下杠杆。

这个向下压杠杆的行为得到了加强,因为每次它发生时,都立即跟随着一块食物的出现。

相对于老鼠进入笼子以后所展示出的其他所有的行为,这个压杠杆的行为增加了。

桑代克的猫和斯金纳的老鼠的例子,非常清楚地阐述了行为强化的原理。

当一个行为造成了有利的结果时,这个行为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相似环境中被重复。

行为矫正(心理学)名词解释

行为矫正(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Glossary)AB设计(AB design)是将行为观察数据图形化的最基本方法。

AB指的是该方法的两个不同阶段:(1)A代表基准态阶段,而(2)B是干预态阶段。

在A阶段,基准态资料被收集并记录下来。

一旦稳定的基准态趋势被确立,我们就划上一道垂直线,并引入干预,这就意味着B阶段开始。

在这一阶段,我们收集并记录干预的数据。

拿B阶段的数据趋势与A阶段的行为观察数据相比,教师便能够测评干预成效。

利用这样的信息,能帮助我们决定,是继续,修正还是终止某个干预。

AB设计的主要缺点是,对于干预期间其它可能影响行为的因素,该设计无法排除。

ABAB设计(ABAB design)通常也称为反转或撤回设计,其中包含了暂时撤除干预的过程,以便测评其对学生行为的效能。

目的是要测评干预效应是否可以重复呈现。

如果该效应可以重复,我们就已经建立起行为与干预之间的功能性关系。

如果不能重复,行为的改变就应该归因于某些与干预无关的变量。

A-B-C分析(A-B-C analysis)是持续记录某学生的先行事件,行为和后果的过程。

目的是为了确定问题以及引起和维持问题的条件。

准确性(Accuracy)是一种效能水平,它仅仅聚焦于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完成任务。

调适(Adaptation) 是一种生态学过程,当有机体改善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态系统的其余部分时,调适便发生了。

归属(Affiliation)是与其他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群体的过程。

后果断言(Affirming the consequent)是一个逻辑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观察到一种效应后,才给它找一个原因。

奇异生态龛(Alien niches)是一个用于描述偏态范畴(标签)的名词,诸如情绪骚动,行为障碍,或精神疾病,它们为社会提供了某种位置或角色,处在此种状态下的个人,可以在不干扰社会主流的情况下自行其是。

交替处理设计(Alternating treatment design)是将行为观察图形化的方法。

儿童行为矫正:惩罚原理

儿童行为矫正:惩罚原理

惩罚原理一、惩罚的涵义上述小明被狗咬过而不敢再去抚摸狗就是日常生活中惩罚的例子。

在行为改变技术中,惩罚是指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及时给予行为者以厌恶刺激或撤除英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降低该行为在相同或相似情境或刺激下的岀现率,这个行改变原理就叫惩罚。

而惩罚物则是指人们所不喜欢或不需要的并令人不愉快的刺激,也称厌恶刺激。

上述例子中的被狗咬就是一个惩罚物,即人们不喜欢的令人不愉快的刺激。

惩罚原理用公式可表示为:S-R-S*或S-R—S「这里而S代表一种刺激或情境:R代表在这种刺激或情境下发生的反应:S"为反应发生后所受到的惩罚物。

-S"为反应发生后所撤除的正强化物。

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惩罚原理有两种方式,一是指:一个行为之后,立刻跟随着一个厌恶刺激物(惩罚物)的出现,那么,作为结果,这个行为将来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比如, 当一个儿童出现攻击性行为时,老师就让他连续10次起立坐下,以后他攻击别人的行为就会慢慢减少。

另一种方式是指:一个行为发生之后,跟随着一个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的撤除,那么,作为结果,这个行为将来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例如,一个小女孩喜欢发脾气,每当她发脾气时,父母就拿走她正在享用的喜爱的零食,这样,女孩发脾气的行为就会慢慢减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惩罚的应用比较广泛。

比如说,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司机给予罚款,这也属于惩罚,因为司机损失了钱这个正强化物。

二、惩罚的类型为了能正确了解惩罚对个体的作用,必须先弄淸楚各种惩罚种类对个体尤其是儿童身心所产生的影响,以便我们能分析英利弊,正确、适度地使用惩罚原理。

依据惩罚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厌恶刺激种类的不同,施予厌恶刺激的方式的不同,实施惩罚者所受训练的不同,可以将惩罚原理分为体罚、言语惩罚及隔离三种。

(一)体罚体罚是指随着儿童不良行为的岀现,立即对儿童的身体施予一种厌恶刺激(惩罚物),使其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以达到减少或消除儿童这种不良行为的目的。

学生违规行为纠正与惩罚措施制度

学生违规行为纠正与惩罚措施制度

学生违规行为纠正与惩罚措施制度违规行为是指学生在校园内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不遵守学校规定及道德行为准则的行为。

为了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教育环境,学校需要制定明确的纠正与惩罚措施制度,以便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适度惩罚,促使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最终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违规行为的分类学生的违规行为可以分为轻微违规和严重违规两类。

轻微违规行为包括上课迟到、未按时完成作业、违反校园秩序等,而严重违规行为则包括欺凌、作弊、打架斗殴等严重违反学校规定和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轻微违规行为的纠正与惩罚措施对于学生的轻微违规行为,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纠正与惩罚措施:1. 园则教育:通过组织专题班会、课堂宣讲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校规校纪、道德准则等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2. 心理辅导: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可以配备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与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问题、改正错误。

3. 劳动教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定时间的劳动,通过劳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

4. 记过处分:对于多次轻微违规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记过处分,以警示其认识错误并遵守校规校纪。

三、严重违规行为的纠正与惩罚措施对于学生的严重违规行为,学校应采取更严厉的纠正与惩罚措施,以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秩序。

1. 严肃谈话:学校可以安排班主任或校长与涉事学生进行严肃谈话,了解事实情况并告知严重性,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错误。

2. 违规记录: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将学生的违规行为记录在案,以备日后参考。

3. 纪律处分:根据学生严重违规行为的情况,学校可以给予警告、记大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等纪律处分,以起到严惩的目的。

4. 社会公益:对于严重违规的学生,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实际行动体验社会责任与公益精神。

四、纠正与惩罚措施的执行程序和原则在执行纠正与惩罚措施时,学校应遵循以下程序和原则:1. 事实核实:学校要对涉事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认真调查,确保事实清楚、确凿。

正惩罚

正惩罚

让孩子感到厌恶——正惩罚负惩罚是当问题行为发生时,撤走强化物,正惩罚则是当问题行为出现时,施加令孩子厌恶的刺激。

孩子为了逃避厌恶刺激,则可能减少问题行为。

1.正惩罚有五种操作方式(1)积极练习。

当孩子每次出现问题行为后,教育孩子必须采取正确的形式实施这一行为,直到重复一定的次数才停止。

例如,当孩子的作业中有许多拼写错误,而原因是仓促完成并且太粗心,父母可以让他把错误的拼写改正后抄写若干遍。

这是父母通常的做法,对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具有成效。

但是,父母在实施积极练习时不要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乱罚一通,有的父母一张嘴就是罚10遍、20遍甚至更多,这就大可不必了。

(2)过度补偿。

当孩子每次出现问题行为后,不得不纠正问题行为造成的环境影响,并且把环境恢复得比问题行为发生以前还要好。

孩子发现因为自己的一个小错误而招来这么多的费力活儿,他再出现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例如,孩子在桌面或者墙面上乱画,父母命令孩子不但要把她画的表面打扫干净,还得把她没画的另一面桌子或墙壁弄干净。

(3)随因练习。

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后,让孩子从事与该行为无关的体力活动,这叫随因练习。

练习必须是孩子有能力完成而又不会造成伤害的体力活动。

例如,一个孩子有骂人的坏习惯,爸爸说如果再骂人就让他把家里的窗户擦干净。

有一天,爸爸发现这孩子骂人,马上就让他擦窗子,在爸爸的监督下,孩子很不情愿地擦窗户。

爸爸说,再骂人就还擦窗子。

后来,他骂人的现象少多了。

还有一个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父母就让他在地板上站起来再蹲下去连续做10次。

(4)引导服从。

当孩子需要按要求和指令进行某种活动时,出现了问题行为,父母可以使用身体引导孩子服从,当孩子按要求进行活动了,就撤回身体引导。

看下面一个例子。

楠楠是个8岁的小女孩,父母要求她在客人来之前把地板上的玩具收拾好,而此时她正在看电视。

听到这个任务,楠楠一面哭一面与父母争辩并继续看电视。

父亲走到她跟前,平静地再次要求她把玩具收拾好,然后拉着她到玩具散落的地方,手把手地引导,迫使她收拾玩具。

行为矫正的措施

行为矫正的措施

行为矫正的措施一、行为矫正的目标与原则行为矫正旨在帮助个体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促进适应社会环境。

其核心原则包括:1. 尊重个体权利:尊重个体的权利和尊严,确保其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2. 科学性: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3. 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矫正过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4. 家庭与社区合作:家庭和社区是行为矫正的重要支持力量,应协同合作。

5. 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个体,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二、矫正方法与策略行为矫正的方法包括:1. 正面强化:通过奖励等方式,强化良好行为,减少不良行为。

2. 负面强化:通过惩罚等方式,抑制不良行为,鼓励良好行为。

3. 替代疗法:通过教授新的行为模式,替代原有的不良行为。

4. 自我控制训练:通过自我指导、自我监督等方式,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5.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进而改变其行为。

具体策略包括:1. 确定目标行为:明确要矫正的行为目标。

2. 分析行为原因:了解导致不良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3. 制定矫正计划:根据目标行为和原因分析,制定具体的矫正计划。

4. 实施矫正措施:采取具体的干预措施,如奖励、惩罚等。

5. 评估与调整:根据实施效果,对矫正措施进行评估和调整。

三、行为评估和跟踪行为评估是检验矫正效果的关键环节,包括: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表现,评估其是否有所改善。

2. 量表法:使用专门设计的量表,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评估。

3. 自我报告法:让个体定期报告自己的行为情况,以了解其进展。

4. 社区反馈法:利用社区资源,了解个体在社区中的表现。

5. 家庭反馈法:通过家庭成员的反馈,了解个体在家庭中的表现。

跟踪是为了确保矫正计划的持续实施和效果巩固,包括:1. 定期跟进:每隔一段时间,对个体的行为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方案。

2. 持续辅导:在矫正过程中,为个体提供持续的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保持良好行为。

教师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措施

教师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措施

教师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措施教师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时,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其错误并改正其行为。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措施,供参考:1.建立积极的班级氛围: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发言、合作学习等方式,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这将帮助学生感到安全和受尊重,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2.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纪律: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规则,并明确告知学生他们需要承担的责任。

这些规则应该能够涵盖学生的所有活动,并对不良行为给予明确的惩罚措施。

3.私下与学生讨论问题:当学生发生不良行为时,教师不仅应该在公开场合进行处理,还应该找个合适的时机,与学生私下讨论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激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改变。

4.提供良好的榜样: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教师的行为和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要以正面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且遵守自己设立的规则和纪律。

5.引导学生逐步改变:教师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改变不良行为。

这可以包括提供替代行为策略、教授冲突解决技巧、提供情绪管理的方法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并且找到更加合适的方式来应对问题。

6.设立个人目标: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个人目标,并监督学生的实现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需要改进的方面,并且在未来的行为中进行修正。

总而言之,教师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时需要耐心和善心,不仅要关注问题的发生,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改变。

通过上述措施的采取,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他们提供自我改变的机会。

惩罚-行为矫正

惩罚-行为矫正

第三篇用于减少或者停止行为的行为矫正技术在第二篇中,我们介绍了各种可用于形成和增加良好行为的矫正技术。

本篇要介绍的各种技术则是要用于减少或者停止个体的不良行为,包括惩罚、消退、区别强化三种基本技术。

第八章惩罚作者流沙在这篇文章中介绍了农村里常见的一些现象,并发出一些感叹:“世界上的万物实在有些奇怪,竟然需要一些惩罚”。

确实,心理学的一些研究也告诉我们,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些劣性的刺激,这些令人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必需的、有益的刺激,比如寒冷和炎热、饥饿、劳累、困难、批评等。

本章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如何运用这些令人感到厌恶的刺激物来改变个体的行为。

第一节惩罚的概念一、惩罚的定义在流沙的文章中提到了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不生枣的枣树被砍之后真的来年生了枣子;不生蛋的母鸡被浸了水之后,果然又开始生蛋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孩子说脏话被父母严厉斥责之后就很少说脏话了;学生忘记带作业被老师批评之后就记住每天要检查是否带作业了。

在这些例子中,个体的行为都因为所出现的后果而发生了改变,原有的行为出现了减少或者消失的现象。

这样的行为改变过程在行为矫正技术中被称为惩罚。

所谓惩罚(punishment),就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结果立即导致了厌恶刺激的出现或者损失了已经获得的正强化物,那么在以后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简单来说,如果个体行为之后跟随的是能够减少未来行为发生率的刺激物变化,那么惩罚就发生了(Azrin & Holz,1966)。

在理解惩罚这个概念时,一些人认为只要出现某种厌恶刺激或者损失已经获得的正强化物就是惩罚了。

这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惩罚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用厌恶刺激去惩罚个体的不良行为。

比如,小王在课堂上不断地讲与上课内容无关的话,老师对之进行了多次批评。

下课后,老师还对小王说,下午放学之后叫你爸妈到办公室来。

行为矫正的一些基本方法

行为矫正的一些基本方法

行为矫正的一些基本方法一、榜样法1.定义:以某个个体或某个团体的行为为榜样,让儿童通过观察、收听、阅读或操作等途径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儿童形成与榜样相同的动作、思想、态度或是语言表达等特性,这种行为改变技术被称为“榜样法”.2.理论基础:榜样法是建立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环境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班杜拉认为模仿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模仿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条件:1儿童具备模仿能力2榜样为儿童接受3及时给予奖励4尊重儿童的个性与价值4.实施步骤:1确立目标行为2选择好榜样3榜样展示良好行为并受到奖励4儿童模仿并展现该良好行为,得到奖励5.应用范围:学习良好行为;表现已获得的良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多表现良好行为二塑造法1.定义:塑造法是指系统地、及时地对儿童所表现出的那些接近目标行为的一系列相似行为进行强化,从而使儿童最终建立起目标行为的方法.2.理论基础:斯金纳训练小白鼠压杠杆试验望着杠杆——望着杠杆并鼻子靠近杠杆——鼻子靠近杠杆且前肢离开地面——前肢离开地面并碰着杠杆——抬起前肢且完全压下杠杆3.条件:1有效的划分各个中间行为2组织好各个中间行为之间的替代4.实施步骤:1确立目标行为2合理的划分起点行为与目标行为之间的各个中间行为3确定行为塑造的方向4儿童表现出中间行为后方可获得强化5顺序地强化各个中间行为,直至目标行为或终点行为的完全建立5.提示与渐隐提示:是指在行为塑造的过程中,教育者所给予儿童的各种特殊帮助,如身体上的帮助、语言上的指导等.渐隐:是指在行为塑造的过程中,教育者所给予儿童的各种特殊帮助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减少.3.应用范围:塑造新行为三合同法1.定义:教师或家长组织或安排一种情境,让儿童按照成人要求完成任务,之后儿童可以从事自己喜欢且是被成人认可的事情.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短期合同、长期合同2.理论基础: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如果你做甲事,那么你就可以做乙事或得到乙”.3.条件:1儿童真正理解合同普通2岁以上2共同协商3任务与奖励相称4考虑儿童特征年龄、认知发展水平、成就动机、时间和事件有先后的概念等选择合同种类5双方坚持遵守4.实施步骤:1教师与儿童建立和保持亲密的关系2教师与儿童见面并向儿童解释见面的目的3教师向儿童解释“合同”是什么:教师举例——儿童举例——共同总结4教师和儿童共同讨论合同里的任务5教师和儿童共同讨论强化物6教师和儿童共同协商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以及完成任务的标准:详细,时间、标准7教师和儿童共同协商任务与强化物之间的比值8教师和儿童共同探讨评估儿童完成任务的方式9教师和儿童共同确定给予儿童强化物的时间与地点10教师或者儿童写下合同.教师念给儿童听,再次向儿童明确各自的责任,以确保儿童理解正在签订的合同11教师和儿童在合同上签字,教师留下原稿,给儿童一份合同复印件12教师祝贺儿童签订合同,并预祝儿童成功13开始执行合同5.应用范围:已获得的良好行为的增强格式:日期:书面合同本合同是经和同意而签订.本合同开始生效的时间,终止日期为,检查日期为.合同内容:儿童将教师将如果儿童完成本合同的要求,教师将按照合同规定给予儿童奖励;如果儿童只完成本合同的部分要求或不能完成,教师将按照合同规定不给予奖励.儿童签名:教师签名:四代币制1.定义:当儿童表现出良好行为时,即可获得相应的代币;若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即被扣除相应的代币;儿童用手中的代币可换取自己所希望的奖励.通过应用代币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的方法被称为代币制.2.理论基础: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代币制里,戴碧本身不具有价值,它的价值隐藏在它所能换取的奖赏物里.3.条件:1儿童4、5岁以上2儿童有一定耐性,可等待3行为与代币比值合理,代币与奖赏比值合理4按时兑现奖赏5奖赏有强化作用4.实施步骤:1确立目标行为2向儿童讲解:什么是代币制3将行为规则告诉儿童4确定代币5确定目标行为与代币之间的比值6确定奖赏物品或活动7确定各种奖赏与代币之间的比值8当儿童表现出某个目标行为时,立即给予或扣除儿童相应的代币9确定代币交换奖赏的时间与地点:5-7岁,当日;8岁以上,隔日或周末10时常更换奖赏5.应用范围:增强已有的良好行为,抑制存在的不良行为五消退法1.定义: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不给予其强化或处罚即不予理睬、不予关注,从而导致该行为的出现频率下降,直到儿童的这种不良行为消退掉.2.理论基础:斯金纳“小白鼠操作杠杆”实现时,小白鼠压杠杆——得到食物——再次表现压杠杆的行为,小白鼠压杠杆——虽然没有遭受电击,却也得不到食物——压杠杆的行为就会消失3.条件:1正确应用“不予理睬”2坚持不懈3各方意见一致:儿童发现成人之间的观念不一致——不良行为加剧4.实施步骤1确立目标行为2实施者要与相关人员共同来确定行为改变计划——相关人员的支持与配合3告诉儿童即将要进行的消退计划:在儿童情绪正常时沟通;告诉儿童如何表现才是正确的4对儿童表现出的不良行为不予理睬:不批评儿童、不与儿童争辩交谈、不与儿童有任何的目光接触、转移对儿童的所有关注、关注其它的事情、离开儿童所在的场所5对儿童表现出的良好行为进行及时强化5.应用范围:非自伤性、非破坏性、非攻击性的不良行为,且这种行为在以前表现时会受到强化六饱厌法1.定义:通过持续地给予儿童某种奖赏物,从而帮助儿童消除由该奖赏物所诱发的某种不良行为.2.理论基础:斯金纳小白鼠试验3.实施步骤:1确立目标行为2确立强化物3制定固定强化程序:固定比率每次见面都问:“你吃了吗”、固定间隔4执行固定强化程序:注意相关人员的配合,并注意发掘儿童积极的兴趣点4.应用范围:囤积东西纸、笔、毛巾、乱撕衣服、不停喝水、问时间等.不适用于有强迫症的有消极意义的行为如儿童对性感兴趣、破坏性、伤人和自伤的行为,孤独症的刻板行为也不适用,而宜用转移注意力、占用时间的方法.七惩罚法1.定义: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立即对儿童施予不愉快或厌恶刺激身体的或言语的,从而使儿童表现该不良行为的频率下降直至消失.2.理论基础:斯金纳小白鼠压杠杆3.种类:体罚法、言语惩罚法、任务惩罚法、特殊惩罚法厌恶治疗法4.惩罚法的问题:1惩罚仅是压抑行为而不是消除行为2惩罚没有提供一个可接受的良好行为模式3部分实施惩罚的人所表现出的攻击行为给儿童展示了一种不好的模式4惩罚所造成的伤害有:害怕、紧张、焦虑以及退缩等5惩罚之后儿童所产生的挫折感会使他们今后更偏离群体6惩罚破坏了儿童头脑中的教师和家长的形象7它鼓励儿童表现暴力行为8它破坏了教师和家长以后与儿童进行积极交流的机会9它会使儿童产生心理上的障碍10它会是受惩罚儿童和目睹惩罚的儿童产生焦虑11它影响了儿童关注积极和有意义的活动的能力12言语的惩罚经常恶化为诋毁儿童的智力、人格和尊严13教育者因自己的事情迁怒于儿童14执行惩罚不公平15实施惩罚不注意选择场合和地点——儿童尊严16对儿童执行惩罚时,夸大错误:将行为上升到人品,夸大孩子的错误,实质上是在暗示孩子朝那个不好的方向发展17将惩罚变成了让儿童服从成人的手段18在儿童接受惩罚时,没有实行监督5.原则:1儿童首次表现某种不良行为时,教育者应先尝试其它的行为改变技术,而非惩罚法2儿童屡次表现某种不良行为而且使用其它方法均无效时,可以应用适度的惩罚去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3对于儿童的某些不良行为可能会伤害自己或他人,例如儿童玩火或者借助外物伤害其它儿童时,可以应用惩罚法4对儿童实施惩罚后,要告诉儿童惩罚的原因,让儿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惩罚5惩罚之后注意在平时与儿童建议更亲密的关系,避免留下伤痕6.实施步骤:1明确行为守则:认真分析哪些行为是不可以发生的,明确告诉儿童不能发生哪些行为2将行为守则贴在醒目处3教儿童学会良好的行为方式4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儿童将受到惩罚5惩罚执行后,让儿童了解自己受惩罚的原因6让儿童示范良好行为,强化行为的正确方式:让儿童自己用语言将正确行为表述出来,再让儿童用行为示范八隔离法1.定义:当儿童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暂停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将儿童从受到正强化的环境中带到一个不受正强化的环境,并让该儿童在那里待上特定的时间,由此来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正在进行的活动:儿童原意从事的活动,但并不是不良行为发生的原因受到正强化的环境:儿童原意在的地方,是让儿童感觉愉快、高兴的场所不受正强化的环境:儿童不原意在的地方,是让儿童感觉单调、乏味的场所,但并不是害怕得场所若是环境原因导致不良行为,则需对环境进行控制2.理论基础: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趋乐避苦”3.条件:1儿童对行为规则真正理解2隔离区要求:有灯光、椅子,无危险物品,四周无装饰物3真正隔离4时间恰当5阶段性评估4.实施步骤:1确立将要消除的目标行为2合理选择适当的隔离法:观望式隔离、排除式隔离、绝缘式隔离3确定隔离时间:1岁一分钟,不超过10分钟4将行为改变计划告诉儿童5一旦不良行为发生,立即进行隔离:少于10个字,少于10秒钟6记录隔离时的相关信息7解除隔离后,让儿童明白自己被隔离的原因8让儿童示范良好行为,强化行为的正确方式5.应用范围:2-12岁,合群儿童,尤其争吵等不良行为隔离记录表儿童姓名:教师姓名:目标行为:进入隔离室时间离开隔离室时间隔离之前儿童从事的活动隔离期间儿童的行为表现隔离结束后儿童将进行的活动九行为代价法1.定义:当儿童表现某种不良行为后,教师或家长将儿童本该享受的某种奖赏或权利收走一段时间,以此达到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2.理论基础:操作性条件反射3.实施步骤:1仔细分析行为问题:前因、性质与程度、儿童年龄与当前行为问题的关系等2选择收走适当的正强化物:对儿童有激励作用的正强化物、对儿童赋予特殊意义的权利、不影响儿童的正常发展、不侵害儿童的尊严与人格3制定恰当的收走时间:年龄、性格特征等考虑,是暂时收走还是永远收走4将行为改变计划告诉儿童5一旦不良行为出现,立即收走相应的正强化物或权利6控制各种因素,确保在特定的时间内,儿童得不到该强化物或享有权利.4.应用范围:年龄5岁以上,有一定认知基础十系统脱敏法1.定义:在舒适的环境中,让患者充分地放松自己,然后系统地让患者逐渐接近其所恐惧的事物;或是逐渐提高患者所恐惧的刺激物的强度,从而让患者对于恐惧事物的敏感性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2.理论基础:南非心理学家Wolpe沃尔普的恐惧症治疗法:肌肉放松下机体的愉快反应会抵制恐惧反应.后天习得的各种恐惧症都可以通过系统脱敏法得到缓解、消除.3.实施步骤:1训练儿童学会完全放松肌肉2建立焦虑、恐惧事件的等级:找出引发恐惧的各种事件确定不同事件所产生的恐惧的程度按照患者对事件评定的数值,由低到高对事件进行排列3通过各等级的恐惧事件首先让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呈现最低等级的事件——肌肉放松——稍高程度事件——肌肉放松……通过全部等级的事件注意:步子勿太大十一、强化相反行为的方法1.定义:通过系统地正强化儿童与某种不良行为相反的良好行为,从而帮助儿童培养良好行为以取代不良行为.2.理论基础:1947年英谢林顿一组肌肉受刺激而兴奋,另一组肌肉即受抑制,且在神经系统也存在这种相互对立抑制的情况1958年南非沃尔puWolpe个体在同一时间只能表现一种状态,而不会在同一时间又两个相反的行为.3.优点:可避免惩罚法、隔离法等的不良影响,表现为扶持好的行为以压抑不良行为;改变看待儿童的观点.4.实施步骤1确立要改变的目标行为2找到与目标行为相反的行为3确立强化物4实施行为干预程序:塑造法、代币制、合同法等.各方法并非各自独立5评估行为干预的效果:目标行为是否消除了良好行为是否建立了十二前提控制法1.定义:通过改变前提刺激以激发良好行为的发生以减少甚至消除不良行为.前提:是指引发行为的刺激事件,且它可影响着行为的再次发生.特点是可引发良好行为,也可引发不良行为.2.应用前提控制法来增进良好行为:1安排引发良好行为的刺激:改变前提刺激的某些特征2降低良好行为发生的难度3为良好行为安排效果建立3.应用前提控制法来减少不良行为1排除引发不良行为的刺激2增加不良行为发生的难度3为不良行为安排效果建立。

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

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

行为矫正的原理和方法
行为矫正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原理和方法来改变个人的不良行为。

以下是常见的行为矫正原理和方法:
1. 惩罚原理:基于惩罚-刺激对应关系,通过给予负面后果来
抑制不良行为。

例如,批评、责骂、罚款等。

2. 强化原理:基于奖励-刺激对应关系,通过给予正面后果来
增加良好行为的频率。

例如,赞赏、奖励、物质鼓励等。

3. 塑造原理:逐步引导个体改变行为,从较简单、相对接近目标行为的型态开始,逐渐向目标行为靠拢。

例如,分阶段训练、反馈和引导。

4. 模仿原理: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他人的行为,以及找到具有榜样作用的人来实现。

5. 训练原理:通过反复锻炼和练习来培养新的行为习惯。

可以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如技能训练、认知训练等来实现。

6. 自我监控原理:个体自行监控和评估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自我调整。

可以通过记录和分析行为记录来进行。

7. 社会支持原理:通过他人的支持、关心和鼓励来促进个体的行为改变。

可以通过家庭、朋友、同事等社会关系的支持来实现。

这些原理和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以达到行为矫正的目的。

同时,行为矫正的过程需要持续、耐心和坚持,以确保行为改变的效果。

行为矫正的一些基本方法

行为矫正的一些基本方法

行为矫正的一些基本方法一榜样法1.定义:以某个个体或某个团体的行为为榜样,让儿童通过观察、收听、阅读或操作等途径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儿童形成与榜样相同的动作、思想、态度或是语言表达等特性,这种行为改变技术被称为“榜样法”。

2.理论基础:榜样法是建立在社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环境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班杜拉认为模仿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模仿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条件:(1)儿童具备模仿能力(2)榜样为儿童接受(3)及时给予奖励(4)尊重儿童的个性与价值4.实施步骤:(1)确立目标行为(2)选择好榜样(3)榜样展示良好行为并受到奖励(4)儿童模仿并展现该良好行为,得到奖励5.应用范围:学习良好行为;表现已获得的良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多表现良好行为二塑造法1.定义:塑造法是指系统地、及时地对儿童所表现出的那些接近目标行为的一系列相似行为进行强化,从而使儿童最终建立起目标行为的方法。

2.理论基础:斯金纳训练小白鼠压杠杆试验望着杠杆——望着杠杆并鼻子靠近杠杆——鼻子靠近杠杆且前肢离开地面——前肢离开地面并碰着杠杆——抬起前肢且完全压下杠杆3.条件:(1)有效的划分各个中间行为(2)组织好各个中间行为之间的替代4.实施步骤:(1)确立目标行为(2)合理的划分起点行为与目标行为之间的各个中间行为(3)确定行为塑造的方向(4)儿童表现出中间行为后方可获得强化(5)顺序地强化各个中间行为,直至目标行为(或终点行为)的完全建立5.提示与渐隐提示:是指在行为塑造的过程中,教育者所给予儿童的各种特殊帮助,如身体上的帮助、语言上的指导等。

渐隐:是指在行为塑造的过程中,教育者所给予儿童的各种特殊帮助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减少。

3.应用范围:塑造新行为三合同法1.定义:教师或家长组织或安排一种情境,让儿童按照成人要求完成任务,之后儿童可以从事自己喜欢且是被成人认可的事情。

实施行为矫正法的五个步骤

实施行为矫正法的五个步骤

实施行为矫正法的五个步骤1. 确定问题行为•首先,需要明确问题行为的定义和范围。

这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来收集数据,以便评估和分析问题行为。

在确定问题行为时,需要确保它是可度量和可观察的,以便能够对进展进行监控和评估。

•接下来,要确定问题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等特征,并将其与正常行为进行比较。

这有助于确定问题行为对个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对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

2. 分析问题行为的原因•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问题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

问题行为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例如个人情绪、环境因素、生理状况等。

通过仔细观察、收集数据和与相关人员交流,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行为的背后原因。

•使用表格或图表等可视化工具,可以有助于整理和分析问题行为的原因。

这有助于识别潜在的触发因素和模式,并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3. 制定行为矫正计划•在明确了问题行为和原因后,需要制定行为矫正计划。

这包括确定行为目标、制定行为规则和制定奖励和惩罚措施等。

•行为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和可度量的,以便能够容易地监控和评估进展。

同时,行为规则应该清晰、简明并与目标一致,以确保被指定的行为是可行和可实施的。

•在制定奖励和惩罚措施时,需要考虑适当性和可行性。

奖励和惩罚应该与行为目标相匹配,并且能够提供积极的强化和适当的激励。

4. 实施行为矫正计划•实施行为矫正计划是将制定的措施真正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过程。

这需要有计划地监督和记录个体的行为,以便能够对进展进行评估。

•在实施计划时,需要提供准确和详细的指导,以确保个体明确知道自己需要做些什么。

同时,监督人员应随时准备提供支持和反馈,以帮助个体理解和遵守行为规则。

•持续的数据收集和监测是实施行为矫正计划的关键部分。

这有助于跟踪进展,评估效果并做出调整。

5. 评估和调整行为矫正计划•评估和调整行为矫正计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通过监测数据和观察行为的变化,可以评估计划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

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

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引言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惩罚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促使其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然而,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本身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

第一部分学生惩罚的意义和目的学生惩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学生错误行为的制止,更在于通过惩罚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使其认识到错误行为的后果,从而激发其内心的自我约束意识。

学生惩罚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学校的秩序和正常教学秩序。

第二部分学生惩罚的形式和程度学生惩罚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口头警告、批评、留校察看、体罚等,而每种形式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在确定学生惩罚的形式和程度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年龄、性格特点、错误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等因素,不应盲目使用过激的手段,而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案处理。

第三部分学生惩罚的原则和限度学生惩罚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限度,不能随意滥用权力。

首先,学生惩罚应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一方。

其次,学生惩罚应遵循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不能超越法律和规定的底线。

第三,学生惩罚应符合教育目的,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学生错误行为的打击、惩罚,而忽视了教育引导和纠正错误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的问题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程序,导致处理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公正性。

其次,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过于依赖过程,忽视了对学生行为结果的关注。

第三,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无法对学生惩罚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第五部分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的改进措施为了有效改进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统一的标准和程序,明确学生惩罚的界限和限度。

其次,注重结果导向,关注学生的改过行为和学习进步,而不仅仅是对错误行为的处理。

第三,加强学生监督和参与,设立学生议会等机构,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共同制定学生惩罚与纠正制度。

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奖罚制度

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奖罚制度

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奖罚制度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奖罚制度应当遵循公平、透明、激励和教育的原则。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1. 奖励制度:- 学术成就: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设立奖学金、荣誉证书等奖励。

- 特殊贡献:对于在社区服务、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 行为模范:鼓励良好行为,对于遵守校规校纪、积极参与学校活动的学生,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惩罚制度:- 轻微违规:对于迟到、早退等轻微违规行为,可以给予口头警告或书面警告。

- 严重违规:对于作弊、抄袭、欺凌等严重违规行为,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如留校察看、停课等。

- 违法行为:对于违法行为,应移交给法律机关处理,并根据法律结果进行相应的学校处分。

3. 奖罚程序:- 明确奖罚标准:制定详细的奖罚标准,确保所有学生和教职工都清楚了解。

- 公正执行:奖罚的执行应公正无私,避免任何形式的偏见和不公。

- 申诉机制:设立申诉渠道,允许学生对奖罚决定提出异议,并进行复核。

4. 记录与反馈:- 奖罚记录:所有奖罚记录应详细记录并存档,作为学生档案的一部分。

-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奖罚制度的有效性,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5. 教育与引导:- 奖罚结合教育:奖罚不仅是对学生行为的反馈,也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手段。

- 心理辅导:对于受到惩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指导。

6. 家长与社区的参与:- 家长沟通:确保家长了解学校的奖罚制度,并在必要时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

- 社区合作:与社区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

7. 持续改进:- 根据教育趋势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和改进奖罚制度,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教育机构的奖罚制度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工具,应当精心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行为矫正惩罚的实施步骤

行为矫正惩罚的实施步骤

行为矫正惩罚的实施步骤引言行为矫正惩罚是一种常用的教育方法,用于纠正不良行为和培养积极的行为习惯。

本文将介绍行为矫正惩罚的实施步骤,帮助家长、教师或其他相关人员有效地运用该方法。

步骤一:明确不良行为1.观察并记录不良行为:认真观察被纠正者的行为,并准确记录下来,包括时间、地点和行为的具体描述。

2.分析不良行为:仔细分析不良行为所涉及的因素,例如是出于情绪问题、缺乏规矩意识还是其他原因。

步骤二: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1.明确规则和期望:与被纠正者沟通并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确保他们清楚明白应遵守的行为标准。

2.说明规则的重要性:解释规则遵守的重要性和对个人及他人的影响,让被纠正者明白规则背后的价值。

步骤三:确定合适的惩罚方式1.选择适当的惩罚方式:根据不良行为的严重程度和被纠正者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的惩罚方式。

2.明确惩罚的标准:设定明确的标准,确保惩罚与不良行为之间有明显的因果关系。

步骤四:实施惩罚1.即时响应不良行为:在发生不良行为后尽快采取行动,以增加惩罚与不良行为之间的联系性。

2.实施事先约定的惩罚措施:根据已经确定的惩罚方式,按照约定的标准进行实施。

3.保持冷静和客观:无论惩罚的严厉程度如何,都应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避免情绪化的反应。

步骤五:监督和评估1.监督行为改变:通过不断监督被纠正者的行为,确保他们遵守规定的行为标准。

2.主动积极评估:定期评估被纠正者的行为改变情况,并及时提供反馈。

步骤六:鼓励和奖励积极行为1.强化积极行为:及时鼓励和奖励被纠正者的积极行为,以增强他们的正向动力。

2.确保奖励的适度:奖励应适度,不过度使用以避免形成不好的习惯。

结论行为矫正惩罚是一种有力的教育工具,可以帮助纠正不良行为并形成积极的行为习惯。

通过明确不良行为、设定规则和期望、选择适当的惩罚方式、及时、客观地实施惩罚、监督和评估行为改变以及鼓励和奖励积极行为等步骤的实施,可以提高行为矫正惩罚的效果,帮助被纠正者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

杨伊婷-行为矫正与治疗第六章:惩罚

杨伊婷-行为矫正与治疗第六章:惩罚
惩罚具有立竿见影,使用简便的特性。同时 惩罚失败的结果也具有延缓的特性,施罚 者惩罚被罚者之后,由于问题行为立刻停 止,施罚者的惩罚行为受到了负强化。 “暴力成瘾”
施罚者的心理困扰
惩罚不仅会对受罚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也会对施罚者造成心理困扰。
“大多数的父母在打完孩子之后都会 后悔……”
由于惩罚的弊端比较多,熟练的行为矫正 者使用的时候必须谨慎。
Eg:
1
小明总喜欢把脚放在茶几上看电视,妻子看见后总是向他 大喊大叫,此时他就会走开,长此后小明看电视的时候妻
子走过来他都会离开客厅。
2
上课老师提问小明,结果他打错了,老师批评了他,小明 就很少站起来回答问题了。
3
一只猴子碰到带电的铁网,受到了电击,他立刻向身边的 猴子发出攻击,此后当受到电击的时候,猴子就常出现攻
反应代价的有效使用
1、代价有足够的强度。 2、保证强化物的立即消失。 3、付出代价不能损伤当事人的健康和人权。
Thank you!
“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要严加管教,惩罚 是最好的方法。----棍棒底下出孝子”
惩罚过于轻微
在不良行为初犯是惩戒过于轻微。达不到 效果,之后不得不累加。
1.选择好目标行为:选择具体的行为表现。 “擅自离座”“啃手”“刻板行为”
2.选择好惩罚物: a:惩罚类型 “被惩罚个体对惩罚物厌恶程度存在着个 体差异”
哭着哭着竟然晕了过去。送到医院时,抢救无效,死亡。
6
为了惩罚女儿的错误行为,母亲责打了女儿,观察到了母 亲的做法以后,孩子也对她的布娃娃使用同样的方法。
不良情绪和攻击行为 强烈和持续的惩罚会导致个体产生不良的情 绪反应,并引发攻击行为。这就阻止了新的 学习行为的发生,个体还会迁怒甚至还击惩 罚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用于减少或者停止行为的行为矫正技术在第二篇中,我们介绍了各种可用于形成和增加良好行为的矫正技术。

本篇要介绍的各种技术则是要用于减少或者停止个体的不良行为,包括惩罚、消退、区别强化三种基本技术。

第八章惩罚作者流沙在这篇文章中介绍了农村里常见的一些现象,并发出一些感叹:“世界上的万物实在有些奇怪,竟然需要一些惩罚”。

确实,心理学的一些研究也告诉我们,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些劣性的刺激,这些令人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是个体成长过程中必需的、有益的刺激,比如寒冷和炎热、饥饿、劳累、困难、批评等。

本章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如何运用这些令人感到厌恶的刺激物来改变个体的行为。

第一节惩罚的概念一、惩罚的定义在流沙的文章中提到了两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不生枣的枣树被砍之后真的来年生了枣子;不生蛋的母鸡被浸了水之后,果然又开始生蛋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孩子说脏话被父母严厉斥责之后就很少说脏话了;学生忘记带作业被老师批评之后就记住每天要检查是否带作业了。

在这些例子中,个体的行为都因为所出现的后果而发生了改变,原有的行为出现了减少或者消失的现象。

这样的行为改变过程在行为矫正技术中被称为惩罚。

所谓惩罚(punishment),就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结果立即导致了厌恶刺激的出现或者损失了已经获得的正强化物,那么在以后类似的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简单来说,如果个体行为之后跟随的是能够减少未来行为发生率的刺激物变化,那么惩罚就发生了(Azrin & Holz,1966)。

在理解惩罚这个概念时,一些人认为只要出现某种厌恶刺激或者损失已经获得的正强化物就是惩罚了。

这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惩罚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用厌恶刺激去惩罚个体的不良行为。

比如,小王在课堂上不断地讲与上课内容无关的话,老师对之进行了多次批评。

下课后,老师还对小王说,下午放学之后叫你爸妈到办公室来。

对于老师来说,对小王的批评以及让小王的父母到办公室来都是对小王的一种惩罚。

但如果以此去理解本章所讲述的惩罚概念,那就会产生误解。

从行为矫正的角度来讲,如果第二天,小王仍旧在课堂上不断地讲话,那么,老师的批评或者叫其父母来办公室都没有达到制止或者减少小王讲话的目的,因此,这些策略都不是真正的惩罚。

只有行为出现的结果导致了个体行为的抑制,即行为出现了减少或者消失的情况,才是真正行为矫正意义上的惩罚。

在惩罚过程中,导致个体行为减少或者消失的刺激物或者事件就是惩罚物(Punisher),也称为厌恶刺激(aversive stimulus)或者厌恶活动。

惩罚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让个体承受某种厌恶刺激,另一种是撤除积极的强化物。

前者我们称之为正惩罚(Positive punishment),后者则称之为负惩罚(Negative punishment)。

这里的“正”、“负”含义与“正强化”、“负强化”中的“正”、“负”意义相同,所谓“正”即指刺激物的呈现,所谓“负”即指刺激物的撤除,“正”、“负”本身并不涉及“积极”、“消极”等情感色彩。

二、惩罚的类型与正强化一样,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惩罚进行分类。

对惩罚类型的全面了解,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实施惩罚。

(一)根据惩罚物的性质划分根据惩罚物的性质划分,即是根据刺激物的厌恶起源进行划分。

跟正强化物一样,惩罚物也可以分为无条件惩罚物与条件惩罚物。

1、无条件惩罚物无条件惩罚物(unconditioned punisher)也称为原级惩罚物(primary punisher)或者非习得性惩罚物(unlearned punisher),这一类刺激物的惩罚功能发挥不需要借助其他惩罚物,其厌恶性并非个体学习而来,而是物种进化的结果,比如,能激活痛觉感受器的疼痛刺激,使其他感受器产生不舒适感的刺激如难闻的气味、难吃的食物、身体限制、高温、严寒等。

这些无条件惩罚物的存在可以让人类以及其他物种具备逃避或者回避危险刺激的能力,更有可能少去从事那些导致伤害或者死亡的危险行为,这对人类以及物种的生存是非常有益的。

2、条件惩罚物条件惩罚物(conditioned punisher)又称为次级惩罚物(secondary punisher)或者习得性惩罚物(learned punisher),它们的厌恶性是个体学习而来的结果。

这一类刺激物之前都是中性的刺激物,由于常常与无条件惩罚物或者其他条件惩罚物配对使用,因而具有了惩罚的功能。

比如,对于害怕打针的孩子来说,医生穿的白大褂、医院的红十字标志都可能会成为条件惩罚物,引起个体情绪的反应;又如,在儿童的印象中,父母的警告常常与零花钱减少、游戏时间剥夺等连在一起,因此,父母的警告也是一种条件惩罚物。

徐文长的传说同泛化性条件强化物一样,泛化性条件惩罚物(generalized conditioned punisher)也是非常特殊的一种条件惩罚物。

这类惩罚物之前也是一种中性刺激物,由于常常与很多种形式的无条件惩罚物和条件惩罚物一起配对使用,因而成为条件惩罚物,且成为泛化性的条件惩罚物,比如,批评、指责(“不”、“不行”等)、不同意的动作与表情(摇头、摇手、生气的脸等)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泛化性的条件惩罚物,这些刺激物的存在常常意味着其它强化物的失去或者其他厌恶刺激的到来,因此,可以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中发挥惩罚的作用,具有情境的独立性。

但是,由于条件惩罚物的惩罚作用是学习而来的,因此,有时也会随着之后的行为结果变化而发生改变。

一般来说,如果实施的时候,条件惩罚物出现时不再伴随之前一直配对出现的其他惩罚物特别是无条件惩罚物,那么它们的效果也会逐渐降低,最后甚至完全消失。

(二)根据惩罚物的内容划分从惩罚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惩罚有两种不同的实施形式,一种是厌恶刺激的呈现,即正惩罚,另一种是正强化物的剥夺,即负惩罚。

每一种形式根据具体的内容划分又可分为多种。

1、正惩罚刺激物的呈现导致个体行为增加,就是正强化,而导致行为减少的则是正惩罚。

正惩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体罚体罚是指随着个体不良行为的出现,对个体身体及时施予一种厌恶刺激,以阻止或消除其不良行为发生。

对身体施与的厌恶刺激通常是一种感官性的厌恶刺激,包括能激活痛觉感受器的疼痛刺激或使其他感受器产生不舒适感的刺激,如鞭打、电击、高温、严寒、噪音、乱七八糟的颜色、难闻的气味、刺眼的强光等。

在行为矫正历史上,电击是临床工作中研究比较多的一种体罚方式。

Deker 和Seys(1996)总结了46个用电击矫正自我伤害行为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说明,电击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的、高效的矫正技术。

其中实施最为严格、研究仔细的是Linscheid等人做的研究,他们采用自我伤害行为抑制系统对个体自我伤害行为进行了矫正。

自我伤害行为抑制系统的装置包括戴在当事人头上的感应器、装在腿部或者胳膊部位的电击发生器、9v的电池以及连接感应器与电击发生器的回路。

当个体出现头部撞击这一类自我伤害的行为,感应器就能探测到头部被撞击的力度,并将这些信号传输到电击发生器。

当头部撞击的力度超过某一阈限的时候,电击发生器就会发出电击。

Linscheid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击的使用能够很好地减少个体的自我伤害行为,有些个体的自我伤害行为甚至能够很快地完全消失。

但是出于伦理道德、法律方面的考虑,在日常的行为矫正中,电击这种方式使用得并不普遍。

在教育领域,人们还发展起一种相对比较温和的体罚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被称为身体练习(contingent exercise),主要是指在个体不良行为之后要求个体完成某种活动、做出某个反应。

这种方式被发现对一些个体的自我刺激、刻板、破坏性、攻击性以及自我伤害行为很有效。

在这一方面,Luce、Delquadri和Hall (1980)的研究大概是被引用最多的一个例子。

他们利用身体练习这一方式对2个严重障碍男孩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了干预。

其中一个男孩Ben常常在学校里攻击其他同学。

在矫正过程中,每次Ben撞其他同学的时候,他就被要求连续地做10次站起来再坐下的动作。

虽然开始的时候,Ben需要其他人用身体和语言引导他才能站起来坐下。

但是每次一当他撞其他人,离他最近的人就会发出指令“Ben,不要撞,站起来、坐下10次。

”很快地,Ben的这种撞人的行为很快减少并几乎完全消失了。

在上述的研究案例中,体罚的使用都经过了严格的控制和考虑,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没有这么周全的控制和考虑,因此很容易出现错误使用的情况。

而且,由于体罚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普遍、最主要的惩罚形式之一,因此,人们常常将惩罚误解为体罚,或者说认为体罚就是惩罚,由此也对惩罚产生了许多误解。

例如,父母用木棍、鞭子等方式暴打孩子;大热天老师让学生站在操场上,都是将它们当作了惩罚的一种形式。

虽然这些形式似乎与行为矫正的惩罚有相似之处,但是后者强调的是行为之后的结果所带来的行为变化,如果行为没有出现减少,那么也称不上惩罚。

但是前者在实施过程中常常不关注个体行为的变化,而是只注重行为之后“惩罚”措施的给予,甚至演变成生气、愤怒情绪在个体身上的发泄,以致往往对个体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出现残疾、死亡的悲剧。

因此,在使用体罚时要特别注意此中的区别。

2)谴责谴责,通俗地说就是批评,它指的是个体出现不良行为时,及时给予强烈的否定的言语刺激或警告语句,以阻止或消除不良行为的出现。

广义的谴责还包括:具有谴责含义的瞪眼、不赞同的面部表情或动作如摇摇头等。

在日常生活中,相比体罚,谴责这种惩罚方式的使用更加普遍。

人们常常用“不”、“不行”、“停”、“不可以”等之类的语言对他人的行为给予否定、提醒,甚至有时仅仅是在喊他人名字时提高音量、增加警告语气就能达到制止行为的效果。

例如,当年幼的孩子用脏手去拿食物时,妈妈只需要大声喊孩子的名字,并用生气、不赞同的眼神看孩子,并摇摇头,孩子就会将手缩回来,停止去拿食物。

一些研究结果也显示,在某个不期望的行为之后立即给予“不”等之类的否定性言语刺激,可以抑制个体未来的行为反应。

谴责与体罚不同的是,谴责主要是通过人们所掌握的语言信号系统来对行为产生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人们的学习特别是语言的学习发展而来的,因此,谴责是一种条件惩罚物。

也正因为如此,谴责这一惩罚方式对行为的抑制效果需要基于一定的条件。

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会对个体的行为都能产生抑制的效果。

如果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之后,父母总是仅仅给予谴责或者警告,而没有给予其他实质性的损失如减少游戏的时间、零花钱,并仍旧为孩子购买所喜欢的玩具等,那么,父母就会发现,自己对孩子行为的批评或者警告常常无法制止或者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可能反而变得越来越我行我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