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管理及操作细则
工程测量的相关制度
工程测量的相关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行为,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担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测量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地形测绘、工程放线、变形监测等。
3. 测量工作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测量活动的合法性与专业性。
二、组织管理1.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测量部门,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部门应配备专业的测量人员,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3. 测量人员在进行现场工作时,应穿戴规定的工作服和安全装备,确保个人安全。
三、测量准备1. 在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测量准备工作,包括测量方案的编制、测量仪器的选择与校准等。
2. 测量方案应明确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精度要求及数据处理方式。
3.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国家计量认证部门的检定或校准,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四、测量实施1. 测量工作应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恶劣天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测量方法或程序。
3. 对于关键性的测量点位,应进行多次独立测量,以消除偶然误差。
五、数据处理与记录1. 测量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分析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2. 所有测量记录应按照规定格式详细记录,并由测量人员签字确认。
3. 测量记录应妥善保存,作为工程质量评估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六、质量控制1. 测量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工作进行内部审核。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项,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追踪效果。
3. 鼓励测量人员提出创新意见和改进建议,不断提升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七、安全管理1. 测量人员应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测量过程的安全。
2. 在复杂或危险的环境下进行测量时,应制定特殊的安全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3. 对于可能影响公共安全或其他工程施工的测量活动,应提前做好协调和告知工作。
八、结语。
2023年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2023年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测量工作的管理,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测量工作。
第三条测量工作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客观性,为国家的建设、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第四条测量工作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的原则,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测量工作的整体水平。
第五条测量工作管理应强化安全意识,确保测量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第六条测量工作管理应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第七条测量工作管理应加强对测量工作者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第二章测量工作组织管理第八条设立专门的测量工作机构,负责测量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九条测量工作机构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并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
第十条测量工作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一条测量工作机构应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第十二条测量工作机构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提高测量工作的整体效益。
第三章测量工作技术管理第十三条推动测量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完善测量方法和工艺。
第十四条加强测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促进测量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十六条注重测量数据的质量控制,建立科学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第四章测量工作质量管理第十七条制定测量工作质量标准,合理分配测量任务和资源。
第十八条加强对测量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问题和改进工作。
第十九条提高测量过程的记录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十条加强对测量结果的审核和评估,确保其真实性和客观性。
第二十一条建立健全的质量反馈机制,及时解决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
第五章测量工作安全管理第二十二条加强对测量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二十三条建立健全的测量工作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测量工、实验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测量工、实验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为确保测量工、实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并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测量工、实验工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科研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二、一般要求1. 在进行测量工、实验工作前,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实验室安全规定,并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
2. 执行测量工、实验工作时,必须戴上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3. 测量工、实验工作场所必须保持整洁、干燥,杂物必须及时清理。
4. 实验室内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5.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实验室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工作,不得私自更改操作程序和方法。
三、化学实验操作规程1.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穿戴好防护服,并将实验室内的通风设施打开。
2. 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严禁赤手操作。
3. 在操作有毒物质时,必须佩戴好呼吸器具,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4. 混合化学药品时必须谨慎操作,避免发生反应太快导致事故。
5. 操作结束时,必须将实验台面清理干净,化学废品必须妥善处理。
四、电子实验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在进行电子实验时,必须戴好地气防护手套,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2. 在进行电路测试时,必须事先确认电源已关闭,并使用绝缘工具进行操作。
3. 在进行高压实验时,必须佩戴好绝缘鞋,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4. 操作人员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严禁使用易燃物质。
五、机械实验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在进行机械实验时,必须穿戴好安全帽、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 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 操作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时,必须站稳并确保周围没有其他人员。
4. 进行机械实验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调节设备参数。
六、火灾事故应急处理1. 如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按下火灾报警器,并向相关人员发出警报。
2. 尽快疏散人员,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工程测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测量工作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其目的是保障建(构)筑物空间位置及其尺寸的准确性,将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以满足建(构)筑物明确和隐含的功能需要。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二条工程测量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等相关法规,严格执行相关的测量规范、规定(指南)等技术要求.第三条从事测量工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取得执业资格;非专业(职)测量工程师不得主持施工控制测量。
第四条测量工作包括:开工前的交接桩、施工复测、施工控制网测量、工序环节中的施工放样、建(构)筑物变形测量、竣工测量等工作。
第五条测量方法和精度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的规定和标准,并积极推广测量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应用。
第六条控制网平差及其他数据应由两人独立计算,并及时校核。
控制网的平差软件应通过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评审,或经过业主或设计等相关单位的认可.第七条工程测量应根据人员和仪器设备状态选择适宜的方法,应优先选择具有闭合条件好的方法,避免误差超限和错误。
使用全站仪数字化测量时,应有误差监控手段。
第八条测量轴线(中线)基点、水准基点应与相邻合同段重叠衔接。
对于由两个以上单位施工的长隧道、地铁、桥梁或相应规模的建筑物,应建立统一的控制网,统一平差,统一坐标系。
第九条特殊、大型、难度大的重点项目应编制《施工测量作业实施细则》、《测量重大方案》或《测量作业指导书》。
第十条测量桩点是指设置在地上和建筑物内的各级控制桩点、施工放样桩点,是测量成果的具体标志,是后续测量与施工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各类测量桩点,尤其是控制桩点应采取措施进行妥善保护:1)在布设测量控制桩点时,应考虑点位的可靠性,避免因施工、外界影响造成桩点的损坏和移动等.桩点、资料交接后,应立即采取效有效措施对桩点进行保护,并在现场设置明显标志.2)各类测量桩点在工程竣工前均应长期保存,若因施工需要移动的,必须取得原测量部门同意,并根据需要以同等精度补测新桩后,方可迁移.3)因各种原因造成桩点被毁、损坏和移动时,不得使用,有关人员应立即通知原测量部门进行补测,不得擅自补测。
工程测量施工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施工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的各项工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测量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3. 测量工作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结合工程实际,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由专业的测量工程师负责,成员包括必要的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
2. 测量小组的职责包括:制定测量计划,执行测量工作,处理测量数据,编制测量报告,以及对测量成果的质量负责。
3. 项目管理部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测量设备的配备、维护以及人员的培训等。
三、测量计划与实施1. 测量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等。
2. 测量实施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精度满足要求。
3. 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 对于关键部位和重要数据,应进行多次复核,确保无误。
四、数据处理与报告1. 测量数据应及时整理归档,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 数据处理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3. 编制测量报告,报告应包括测量过程、结果及其分析,必要时附上图表和图纸。
4. 测量报告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作为工程决策和施工依据。
五、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测量工作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质量检查。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误差,应及时进行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3. 测量工作中应注意安全生产,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4. 对于特殊复杂环境下的测量,应制定专项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六、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测量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2. 对测量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以激励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鼓励测量人员参与技术交流和创新活动,不断提升测量技术水平。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测量工程管理制度
测量工程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测量工程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2. 测量工程管理应遵循科学、准确、及时、经济的原则。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和个人。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测量工作。
2. 测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测量计划、组织实施测量工作、审核测量成果、处理测量事故等。
3. 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三、测量计划1. 测量计划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进度制定,明确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和人员分工。
2. 测量计划应在施工前得到批准,并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
四、测量实施1. 测量工作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3. 现场测量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测量时间、位置、方法和结果等。
4. 对于关键部位的测量,应采取多次测量和交叉验证的方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
五、数据处理与审核1.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2. 数据处理结果应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作为施工决策的依据。
3. 测量成果应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由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
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测量工程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测量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 对于测量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七、事故处理与纠正措施1. 发生测量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相关工作,保护现场,并进行调查分析。
2.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对于重大测量事故,应及时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八、制度的修订与完善1. 本制度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进行不定期的修订。
2. 对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部规章制度
工程测量部规章制度一、总则1. 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部的工作流程,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的效率。
2. 工程测量部应遵守国家有关测量的法律法规,按照行业标准执行测量任务。
3.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复训。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工程测量部应设立部门经理,负责全面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2. 下设若干测量小组,每组配备组长一名,负责现场测量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3. 测量员负责具体的测量操作,记录数据,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4. 数据处理人员负责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工作流程1. 接到测量任务后,测量组长需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人员分配、设备准备和时间安排等。
2. 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 现场测量时,必须按照作业计划执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测量完成后,应及时整理和记录数据,由数据处理人员进行分析和复核。
5. 最终成果应由部门经理审核确认,方可提交给相关部门或用于后续工作。
四、质量控制1. 测量过程中应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即每次测量至少有两名测量员同时进行,互相核对数据。
2. 对于关键性测量,应采用多种方法或多套设备进行交叉验证。
3.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检定和维护,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测量误差。
4. 对于测量成果,应建立质量追溯机制,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人。
五、安全管理1. 测量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对于特殊环境或高危区域的测量工作,应制定特殊的安全措施,并经专业人员评估后方可进行。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测量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2. 如因测量失误导致严重后果,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事故分析和总结。
七、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工程测量部负责解释。
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测量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工安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内所有从事生产、经营、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本规程应当严格执行,违反本规程的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条本规程内容应当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制定和修订的具体程序应当规定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文件中。
第二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五条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包括员工入职培训、定期培训和岗位培训。
第六条新员工入职培训应当包括企业安全政策和管理制度、安全防范常识、工作岗位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等内容。
第七条定期培训应当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涵盖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
第八条岗位培训是针对特定岗位设立的培训,重点培训员工在该岗位上的安全操作技能、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处理等知识。
第三章作业许可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作业许可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程序。
第十条作业许可应当由具备相应职责的人员签发,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时间和作业区域等。
第十一条作业许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安全知识,熟悉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
第四章工作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安全操作规程,分为一般规程和专业规程。
第十三条一般规程应当适用于所有员工的工作,内容包括通用的安全操作要求、事故应急处理等。
第十四条专业规程应当针对特定的岗位和工作内容,详细规定岗位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五章安全防护设施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消防设施、防护装备和安全警示标识等。
第十六条消防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在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使用。
第十七条防护装备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作业环境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第十八条安全警示标识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合适的位置设置,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
测量技术管理制度范文(4篇)
测量技术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加强测量技术管理工作,提高测量技术管理效率和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测量技术管理目标第一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加强测量技术管理,确保测量技术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二条测量技术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依法履行测量技术管理职责,推动测量技术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第三章测量技术管理的职责和责任第一条测量技术管理主管部门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局是本市测量技术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本市测量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条分管部门和领导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局负责南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测量活动的管理,分管领导对本制度的执行负直接责任。
第三条测量技术管理的责任(一)主管部门的责任1. 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本市测量技术管理工作;2. 制定、修订并发布测量技术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3. 监督和检查测量技术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4. 对测量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
(二)测量、勘测、测绘单位的责任1. 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履行测量技术管理职责;2. 组织和实施测量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3. 提供测量技术服务,确保测量技术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定期进行测量技术管理工作的自查和自评,及时发现和解决测量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其他相关部门的责任其他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履行好测量技术管理工作中的相关职责和责任。
第四章测量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一条测量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 测量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制定、修订和发布;2. 测量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3. 测量仪器设备和测量软件的接受和管理;4. 测量技术项目的管理和实施;5. 测量技术质量的管理和控制;6. 测量技术档案的管理和归档。
第五章测量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第一条测量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制定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局负责制定测量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编制测量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最新版本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测量管理, 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 加快施工进度, 使本项目的测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服务施工生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测量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工程测量管理, 提高测量技术水平,是确保工程质量、防止测量事故的发生、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第三条工程测量的技术依据是现行的规范、规则、规定及设计文件的有关要求。
第四条测量工作是一项艰苦、细致的集体活动, 要求每一个从事工程测量的人员, 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吃苦耐劳、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
第五条工程测量时限性强、工作辛苦、责任重大。
项目部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应对测量人员关心、照顾;在测量用车等方面应提供条件,以保证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组织形式和职责第六条本项目测量管理实行项目部、施工队二级管理模式。
各级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各级的测量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项目部和施工队各自指定相应的测量负责人。
第七条职责1、协助公司精测队对管段内导线控制网的联测和复核工作。
2、负责复测成果报告及相邻管段间联测成果报告的拟订和整理工作,并及时报送。
3、负责管段内重点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和复测工作。
4、负责管段内中线贯通、水准控制等联测工作。
5、负责管段构造物坐标放样、符合水准测量工作。
6、负责管段竣工前测量资料的保管及桩位交接工作。
7、项目部工程部技术部和测量工程师对项目部测量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和指导。
8、及时对项目部交桩进行护桩放设,并尽量保证原桩位不被破坏。
9、在项目部主控制桩的基础上, 进行构造物的大样测放和水准控制, 各队及分公司的技术人员必须积极配合,并作好交接记录。
第三章工程测量管理第八条测量成果交接1、测量成果包括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各种内业成果,测量桩橛等。
2、桩橛交接,按成果资料和交接桩表在现场逐一点交。
点交时,必须置镜核实无误后方可接受。
对于重要桩橛,如发现桩橛松动或被破坏、丢失, 应由交方负责补充交接并作好详细记录。
公司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公司工程测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2. 工程测量工作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定期参加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二、组织管理1. 公司设立专门的测量部门,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部门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工程测量经验和管理能力,对测量结果负责。
3. 测量部门应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配置测量人员和设备。
三、测量准备1. 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设备的精度符合要求。
2.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
3. 测量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环境,了解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四、测量实施1. 测量工作应在稳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避免恶劣天气影响测量结果。
2. 严格按照测量方案执行,确保数据采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 对于关键部位的测量,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
4. 测量数据应及时记录,并由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签字。
五、数据处理1.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处理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报告中应包含原始数据、处理方法和最终结果。
3. 对于异常数据,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重新测量或调整。
六、质量控制1. 测量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
2. 对于重大工程或复杂工程,应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测量成果的审核。
3. 发现测量错误或偏差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分析原因防止再次发生。
七、安全管理1. 测量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备。
2. 在高空或其他危险区域进行测量时,应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
3. 测量设备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或丢失。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测量部门负责解释。
2. 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
3. 本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形测绘、施工放线、成果验收等各个阶段。
3.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测量操作规程执行任务。
二、组织管理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3. 测量小组的工作直接向项目经理汇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设备管理1. 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
2. 所有测量设备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并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
3. 对于精密或昂贵的测量设备,应实行专人管理和使用。
四、操作规程1. 测量前应对测量区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
2. 测量时应使用经过校验的设备,并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
3. 测量数据应及时记录,并由第二人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遇到复杂或特殊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并寻求解决方案。
五、数据处理1. 测量数据应统一归档管理,便于查询和分析。
2. 数据处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软件,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3. 对于关键数据,应进行多次验证和对比分析,避免误差的产生。
六、质量控制1.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体系,对测量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抽查,评估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七、安全管理1. 测量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特殊环境下的测量工作,应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团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八、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经理负责解释。
2.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 本规章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所有测量人员并做好培训工作。
工程测量作业制度
工程测量作业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定工程测量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所有参与工程测量的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本制度,未经培训或未获得相应资质的人员不得从事测量工作。
3. 测量作业应遵循国家相关测量规范和标准,确保测量活动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二、组织管理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由具备专业资格的测量工程师负责,成员应包括必要的辅助人员。
2. 测量小组应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测量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3. 测量设备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精确度和良好状态。
三、作业准备1. 在进行现场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满足测量要求。
2. 根据工程特点和测量目的,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和方案,包括测量方法、点位布置、数据采集和处理等。
3. 现场测量前,应对测量区域进行清理,排除可能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四、现场测量1. 严格按照测量计划和方案进行作业,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 测量过程中应有专人记录数据,同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复核,防止数据错误。
3. 如遇特殊情况需变更测量方案,应及时上报并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五、数据处理1.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数据处理结果应进行多轮校验,必要时应进行交叉检验或第三方审核。
3. 最终成果应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报告中应包含测量方法、数据表格、图纸和相关分析说明。
六、质量控制1. 建立完善的测量质量管理体系,对测量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2. 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内部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鼓励创新和改进,不断提高测量技术和管理水平。
七、安全生产1.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
2. 现场测量时应注意交通安全,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
3. 对于高风险区域的测量作业,应制定特殊的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负责人负责解释。
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技术管理实施细则一、引言技术管理是现代企业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环节,它涵盖了技术规划、技术开辟、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高技术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明确技术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流程,以便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技术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技术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 原则:技术管理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可操作性、持续性的原则。
三、技术管理的组织架构1. 技术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制定技术管理的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
2. 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技术规划、技术开辟、技术应用等。
3. 技术管理团队:由技术专家组成,负责具体的技术管理项目的执行和实施。
四、技术管理的流程1. 技术规划a. 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确定技术发展方向和目标。
b. 制定技术规划,包括技术研发计划、技术应用计划等。
c. 定期评估和调整技术规划,确保其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
2. 技术开辟a. 确定技术开辟项目,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
b. 组织技术开辟团队,进行技术研究和试验。
c. 监督和评估技术开辟过程,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
3. 技术应用a. 将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b. 建立技术应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技术应用中的问题。
c. 不断改进技术应用方法和流程,提高技术应用的效果和效益。
4. 技术管理评估a. 建立技术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技术管理工作进行评估。
b. 定期组织技术管理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c.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完善技术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流程。
五、技术管理的支持措施1. 人员培训: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2. 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库,采集和整理技术管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提供给技术管理人员参考和借鉴。
测量工操作规程范本
测量工操作规程范本一、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测量工正确、高效地进行测量工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遵守本操作规程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安全与环境要求1.测量工在进行测量工作前,必须熟悉并遵守公司的安全规定,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2.测量工应确保测量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保持测量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3.测量工应合理使用和储存测量用品和材料,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三、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测量工在进行测量前,应核对所需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其符合实际测量需求。
2.测量工应认真阅读和理解所测量对象的相关文档和要求,确保掌握测量任务的目的和要求。
3.测量工应与相关人员沟通并确认测量工作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测量操作步骤1.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试工作。
2.按照所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测量方案和操作流程,并确保测量工作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3.在进行实际测量前,测量工应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保养,确保其运行正常。
4.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工应注意并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5.针对测量中出现的问题或异常情况,测量工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五、数据记录与报告1.测量工应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和保存,包括测量时间、地点、仪器设备信息等。
2.测量工应及时编制测量报告,明确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并确保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测量工应将报告及时提交给相关人员,并与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反馈。
六、工作总结与改进1.测量工应对测量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反思测量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2.测量工应将改进意见及时提交给相关人员,并参与改进措施的讨论和实施。
3.测量工应定期进行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总则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总则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明确工程测量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适用于公司承担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二、组织结构和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报告编制等。
2. 测量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测量设备。
3. 测量小组的工作直接向项目经理汇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测量计划和程序1. 在工程开工前,测量小组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需求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
2. 测量计划应包括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表和所需资源等。
3. 测量工作应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确保每一步骤都有记录和审核。
四、设备和工具1. 测量小组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测量设备和工具,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所有测量设备应有明确的责任人,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养。
五、数据管理和保密1. 测量数据应实时记录并存档,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
2. 对于关键数据,应实行保密制度,防止数据的泄露和滥用。
六、质量控制1. 测量工作应遵循“谁测量、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七、培训和技能提升1. 定期组织测量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
2. 鼓励测量人员参加专业交流和技术研讨,不断吸收新的测量技术和理念。
八、应急管理1. 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等。
2.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测量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九、持续改进1. 定期评估测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根据工程实践和管理经验进行优化更新。
2. 鼓励创新思维和方法,不断提升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十、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范文
测量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范文一、引言测量工作是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
因此,科学有效的测量工作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测量工作的筹备、实施、评估等环节,提出一套测量工作管理的实施细则,旨在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测量工作的筹备阶段1.明确测量工作目标:在项目开始之前,要明确测量工作的目标,如精确测量地形、确定建筑结构尺寸等。
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项目整体目标一致。
2.制定项目测量计划: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目标,制定测量计划。
计划中应包括测量方法、工具设备的准备、人员配备等内容。
3.进行前期调研:在正式开始测量之前,进行前期调研,了解测量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情况等因素,以便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
三、测量工作的实施阶段1.合理安排测量时间:根据项目的工期和测量工作的复杂程度,合理安排测量时间。
同时,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测量车等。
同时,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
3.严格控制数据质量:在测量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数据的质量。
如确保测量精度、把控测量误差等。
4.合理分工和协作:根据测量任务的复杂程度,合理分配测量人员,确保团队的协作和高效运作。
四、测量工作的后期处理1.数据分析和处理:测量完成后,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
同时,要进行数据验证,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相应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方法、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测量结果等内容。
报告应具备清晰、准确、可读性强的特点。
3.信息共享和交流:在测量报告完成后,要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
可以通过会议、报告发布、交流讨论等形式,与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方进行沟通和交流。
4.评估和总结:对测量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评估过程要客观、全面,以促进测量工作的不断提高。
五、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1.培训和提升:定期组织测量人员的培训和提升,使其掌握最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测量工操作规程模版
测量工操作规程模版一、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测量工的操作行为,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测量工作人员。
测量工应熟悉并遵守本规程的所有条款和要求。
二、操作准备1. 测量工应穿戴与测量工作相适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2. 检查测量仪器及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按照规定对其进行校准和检定。
3. 清理测量现场,确保测量区域无杂物和障碍物,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测量操作1. 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并确保其可靠和精准。
2. 在测量前,对测量区域进行合理的标记和划分,确保测量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进行测量时,应严格按照测量方法和要求进行操作,保持仪器设备稳定,避免振动和干扰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 在使用测量仪器时,应注意仪器的操作说明和安全事项,避免误操作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5. 在测量过程中,应随时记录准确的测量数据,并及时校验和核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四、数据处理1. 在测量完成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档,保留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
2. 进行数据处理时,应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进行数据的平均、调整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工作流程和规定,避免数据泄露和错误处理的发生。
五、质量控制1. 在测量工作中,应时刻关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2. 定期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性能和精度的稳定性。
3. 遵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参与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酒后测量,避免因为酒精影响造成危险。
2. 如发现测量仪器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上级或相关部门,以便及时维修和更换。
3.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无损。
项目部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项目部工程测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加强项目工程测量管理,规范工程测量活动,确保施工质量,实现项目目标,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所有工程测量活动,要求项目部全体相关人员严格遵守,确保工程测量工作按照要求进行。
第二章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一、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测量工作的直接领导,负责工程测量管理工作,对有关工程测量问题负全面责任。
二、项目部设立专门的测量员岗位,负责工程测量具体操作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项目部负责人应当每月对工程测量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工程测量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四、工程测量员应当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测量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第三章工程测量基本要求一、测量工作应当按照测量程序进行,确保工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测量技术和经验,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和设备。
三、测量员应当了解工程测量相关知识,掌握各种测量方法和技术。
四、测量员应当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工程施工人员配合,共同完成测量任务。
第四章测量数据管理一、测量数据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应当妥善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测量数据应当及时录入计算机系统,建立电子数据库,方便查询和分析。
三、测量数据应当备份存档,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当及时,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第五章工程测量纠错处理一、若测量数据出现错误,测量员应当及时进行核实和修正,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二、若发现工程测量设备故障,应当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测量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若工程测量过程中出现争议或纠纷,应当及时协调解决,确保工程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六章工程测量考核与奖惩一、项目部应定期对测量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评选出优秀的测量员,给予奖励。
二、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导致测量数据错误的测量员,应当给予批评和教育。
三、对工作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测量员,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
测量工作管理制度
测量⼯作管理制度测量⼯作管理制度第⼀章总则第⼀条:为了加强⼯程测量管理,保证⼯程质量,加快施⼯进度,使⼯程测量规范化,防⽌等级测量事故发⽣,更好的为本⼯程建设服务,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条:⼯程测量⼯作是⼯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测量成果是设计、施⼯的资料和依据,其主要内容有:地铁交接桩的复测,施⼯控制测量(地⾯控测,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细部放样测量,竣⼯测量和其它测量等作业。
第三条:测量⼯作的基本任务是按照设计⽂件,将建筑设施标定于正确位置,确保建设公司符合设计要求,因此测量⼯作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测量定位的准确性,使其精度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四条:⼯程测量⼯作是⼀项艰苦、细致的集体活动,从事本青奥⼯程测量的⼯作⼈员都要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体素质,有吃苦耐劳、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作作风,养成爱护仪器的习惯。
第五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本公司在保持⼯程测量⼤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尽可能采⽤先进仪器设备,使⼯程测量⼯作更好地适应⼀线施⼯的需要,尽可能的提⾼测量精度和测量服务质量。
第⼆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六条:本公司组建测量⼤队,受总⼯程师的直接领导,测量⼤队为公司测量第⼀责任⼈。
第七条:测量⼯作职责1、根据国家有关测量规范和技术规则的规定,以及本⼯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测量⽅案及实施细则。
2、认真研究施⼯规范,进⾏施⼯图纸的复核,对设计中的测量数据重新计算,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确保施⼯定位图的正确性。
3、负责⼯程开⼯前的接桩⼯作,做好所接导线控制点和⾼程控制点的复测⼯作。
4、负责该⼯程的控制测量、竣⼯测量和其它测量⼯作。
5、负责施⼯中的⽇常测量⼯作,认真做好测量记录,测量计算采取不同的⼈进⾏复核,并进⾏测量交底。
6、及时做好测量原始资料的整理、保管和报表⼯作。
7、参加有关⼯程质量检查及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8、按规定做好测量仪器设备的保管、使⽤、维修和鉴定⼯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技术管理及操作细则批准:总工:编制:华冶资源公司北票项目部二OO九年三月几年来,项目部地测部的测量人员,为项目部的地测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矿山基建到矿山生产的转移,测量工作也及时地做好了这一应变工作,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但是由于在操作中没有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操作,在管理上没有统一、系统的管理办法,所以从资料的计算、整理、实测放线到平面图的实测绘制、外业点位的布控及保护上,不能不承认还存在着不少地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给生产和效益带来不利的因素。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再次发生,使项目部的测量工作进入正确的轨道,针对现阶段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尽可能详细地制订了测量技术操作细则,望大家在测量工作中认真执行,并在实施中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提出修正。
测量技术管理问题及技术操作细则一、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和定期检校1、仪器的正确使用:进入工作地点后,马上打开仪器箱(消除因温度而致使仪器产生观测误差)再做其他地准备工作,十分钟后进行观测。
架设仪器时,双握支架,将仪器置于脚架,马上旋紧中心螺栓,踩紧脚架时,必须一手握仪器支架,一手扶脚架,避免因踩脚架时,导致仪器剧烈振动,破坏仪器几何轴系的几种关系,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
观测结束后,将脚螺栓和各种微调旋至中间位置,为下次观测做好准备,另外在任何情况下,脚螺栓和各种微调都不应在它的两个尽头使用,尽量在它的中间位置使用。
仪器装入箱内之后,应将仪器置于半制动状态。
这样在仪器的搬动过程中对大地振动既有缓冲作用,又能起到制动作用,有效的保护仪器。
盖箱后,随手锁紧箱子,严禁只盖盖而不锁箱子的现象。
2、仪器的对中问题:点上对中:将仪器架于点上,先踩紧一个架脚,眼看对点器,移动另外两腿,使目标进入视场内,踩紧另外两腿,用脚螺栓将目标移至光圈内,伸缩架腿使圆气泡居中,旋紧螺栓,使长气泡居中。
打开中心螺旋,平移仪器,精确对中,再旋紧中心螺栓,调平长水准气泡,反复进行最后两步,使仪器达到既对中又水平的目的。
点下对中:将仪器架于点下,踩紧三个架腿,伸缩架腿将望远镜的中心位于点下,用脚螺栓调平仪器,旋开中心螺栓,平移仪器,精确对中,然后再旋紧中心螺栓,调平仪器,反复进行最后两步,达到既对中又水平地目的。
3、仪器要定期检查:因为仪器几种轴系的几何关系,是靠螺丝来控制的,由于仪器的搬动和振动,导致螺丝的走动,势必破坏了这种关系,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所以要对仪器定期进行检查和校正,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
以后地测部每月安排一定的时间由专人对仪器的性能进行检查和校正。
4、仪器的维护仪器用完后要及时擦拭照准部和望远镜的金属部分,但不应随便用手或线布等去摸、擦镜头,以免擦掉蓝色的透光剂,仪器在不用时要平放在干燥通风处。
5、使用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时,按键要掌握一定的力度,毋用力过大,以免键盘导电橡胶失去弹性或弹力不足,给观测结果带来差错。
二、外业观测:(一)、水平角的观测开拓工程首级控制导线根据工程重要性,水平角的观测精度采用7″级,使用J2级经纬仪两测回观测法,而施工导线以及采准工程中的施工导线用J6级经纬仪也采用两测回观测法,测角精度20″。
这一方面是精度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差错,配度盘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度误差,主要的目的是检查在配度盘中和读数中是否出现错误。
所以在两测回配度盘时,不能总是对0º00′00″和90º00′00″容易出现连环错误起不到检查的作用。
因此,在配度盘时,如果在第一测回对0º00′00″附近的读数时,那么在另一测回应对97º37′35″附近的读数,这只是大概数,不要太花费时间去精对,但操作的顺序应该是:先对中目标,按规定配度盘,放下度盘止动,精对目标,微调测微鼓,使上下丝对齐,精确读数。
正确配度盘的公式是:(j-1)+i(j-1)+m(j-½)式中:m-测回数;j-测回序号;i-水平度盘度最小间格分划值;w-测微鼓分格值。
此公式主要用于大地测量和井下高精度长距离贯通所必须使用的公式。
(二)、关于井下两级导线点的布设与观测之间的关系:井下导线点分两级进行布设和观测,两种导线其作用不同,所以在布设方法和观测方法上有所不同。
井下导线测量是先进行施工导线的测量(边长一般为40—50m),随着巷道的延伸,再布设一级导线(边长在100m左右)。
一级导线边长要尽量长些而且前、后视边长应尽量接近。
其目的,前者是为了减小累积误差,后者是为了在同一测回内尽量不调焦。
关于这一点,目前大家对此认识不足,不知其利害关系,当两边距离相差大时,因调焦的影响可达5″左右,因每次调焦的位置差不多,所以在读数表现不出来,它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数,所以尽管每个角度表面上测得很好,但最终结果不理想。
另外,控制导线应在图上一次性布设,当然选点时应选顶板稳固的地方,打上铁桩作为永久性控制点,避免工作完之后重新布设、重新观测。
施工导线观测除按规定进行配度盘防止粗差的出现外,在观测上要求不太严格,同一测回内可以调焦。
布设时,根据施工放线方便的需要来布设,但一定要在一级导线得基础上布设、观测、计算,这样才能限制施工导线的积累误差,控制导线一定要施测及时,这样既能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又能起到复核的目的。
(三)、关于水平角观测中的仪器限差问题:J6级仪器两测回中误差为20″,两测回较差误差为20″×√2=30″最大较差为30″×2=60″。
J2级仪器两测回中误差为5″,两测回较差误差为5″×√2=7″最大较差为7″×2=14″。
为了保证精度一般规定J6级仪器为40″左右,J2级仪器规定为12″左右。
规范中所规定的允许差均为最大的限差,也就是极限误差,它等于中误差的2倍,它出现的概率为20%。
误差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允许的,那超过允许差的极限误差就是错误的,是不允许的。
但是另一方面接近极限误差的个数不超过总观测数的1/5。
(四)、距离丈量的问题规范中规定首级导线点量距时用两把尺子,双向,各端读数,这为了是减少尺长的鉴定误差和避免相差,但是我们仅使用一把尺子丈量,两端的读数员在读完一个测回后(五个读数为一个测回),要交换一下读数员,这样就可以避免读错整末数。
每个测回之间的较差小于3mm,两测回之间的较差小于5mm。
不管是首级控制还是施工导线的距离丈量都应这样做,因为在导线测量中,读整米数和定向测量中读错分米数的现象不止一两次,它给施工带来危害是严重的,所以大家应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五)、关于高程外业观测中的问题井下高程控制测量也分为两级进行,即施工高程测量和控制高程测量。
我们的首级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四等级水准高程施测,施测在一级导线点上,施工高程按等外级水准高程施测,施测在施工导线点上。
高程控制用S3级水准仪,黑红面标尺读数,读数的顺序可以采用前前后后,先黑后红的顺序,仪器应尽量摆设在前、后尺的中间,前后视距不超过3米,累计视距差不超过5米,黑红面读数高差之差小于3mm,由于采用了黑红面读数法,所以一次摆站即可。
采准施工高程观测,一般使用塔尺来读数,为了校核而采用两次摆站法。
但注意的是一定要把塔尺的各节拔出来接好,不然读数再精确也检查不出来。
两次摆站法的目的是为了校核,但是目前大家在两次摆设仪器时,其变化的高度大小,起不到校核的作用,两次高度变化的最好在0.4米左右,两次摆站所测高差限差为5mm。
(六)、关于外业观测记录和计算包括水平角、水准观测和距离丈量的记录,力求清晰,各项限差不许超限。
在记录中对于水平角(或竖直角)中的分、秒、和水准记录,距离丈量中的分米和毫米,严禁划改,如果读错或记错分、秒(分米和毫米)的话,要将整个读数划去,重新读记,另记一行,如果读记错整米和整度的话,可以在错的度、米数字上,整齐地划去,再在上面写上正确的数字,划时用直线一笔划出,绝不允许涂改,清楚地保留原数,并在备注上写上划改的原因。
不论何种记录,都要在现场将测区、日期、观测者、记录者、仪器型号等逐一填写清楚,回来后,再经别人检查签字后,方可进行计算,凡是外业原始观测记录在计算完之后统一交地测部整理归档,计算成果在部里登记造册。
关于高程控制的外业观测与计算,目前大家在计算时只是黑前---黑后和红前—红后两个计算高差,这是不够的,正确的检查计算应按下列图示进行。
如果按下列计算达到了规定要求方可搬站进行下一站的观测,否则应重新观测。
=黑+常数-红黑前-----减————黑后 =高差1红前----减———红后 =高差2检1 ——减——检2=黑+常数-红=减在黑+常数-红进行计算时,有一个简便算法:黑+4.687-红=(黑+5)-0.313-红(1号尺)黑+4.787-红=(黑+5)-0.213-红(2号尺)一般的情况下,只看黑尺读数尾数减0.313或减0.213很快,也很容易,基本上读数完毕计算也完毕,一看减了在3mm以内,马上可以搬站.最后内业计算完毕时,不仅仅只累加高差得总高差,还要计算ε黑前, ε黑后, ε红前, ε红后, 算ε黑前- ε黑后和ε红前-ε红后,逐一累加检查计算,避免一次性加错把高程算错。
目前我们还没有等级水准点观测标准记录薄、全园测角记录本、导线记录本,需要统一印刷。
(七)关于复测与检测的问题对于开拓工程来说,控制导线是分两级来进行的,两级导线的作用不一样,所以其观测和布设的方法不一样.首级控制是为了减小施工导线累计误差,边长较长,角度精度要求高.而施工导线是为了给中线,这要求及时,所以边短,相对角度精度要求低,所以施工导线要建立在首级控制的基础上,不能错认为施工导线的复测就是首级控制导线,这是概念上混淆,应更正。
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复测导线。
首级控制导线一方面起减小、限制施工导线累计误差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检测的作用,所以首级控制一定要观测及时,尤其是在巷道开口、弯道施工之前或重要竖井工程开工之前,首级控制一定要跟上,以检查施工导线的正确与否。
有检测条件的地方一定要检测,尤其是上、下盘需要贯通的地方,这项工作很重要,通过检测既能检查两级导线正确与否,又能检查两级导线误差大小,尤其使用其他单位转抄来的数,根本不清楚他的计算情况和精度,更应通过检测来证实起算点的正确与否。
三、关于平剖面的实测与绘制中的问题:(一)关于平面图的实测问题:平面图要真实反映坑道平面变化的情况,测图时要测变化的特征点、交叉点口多和变化比较复杂的地方,用垂距法作图是达不到精度要求的,可以采用极坐标法,另外所测平面应该是一米腰线之处的平面。
(二)关于测图精度的问题:由于施工设计目的的不同,所以要求作图的比例尺亦不同,有关测图精度问题,规范上没有具体规定,究竟多大才合适呢?我们可以做好如下的推导: 坐标点的展点误差之大小:设X、Y点误差分别为0.14mm,那么一个坐标点的展点误差为0.14mm×√2=0.198mm.两个坐标点的总影响为0.198×√2=0.28mm,而作图时展点误差也为0.14mm的话,那么绘图的总误差为±√0.28+0.14=±0.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