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教案
静脉输液教案
能力目标:1、掌握密闭式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2、正确运用输液速度计算公式。3、小儿头皮、颈外静脉输液的特点。
情感目标:运用示教法、情景模拟法、多媒体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本课进一步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优化服务意识,关心体贴病人,体现爱伤观念。
教学重点
1、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2、掌握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1、密闭式静脉输液法。2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突破处理
精讲、课件、观看录象,深入浅出讲授重要知识点;通过示教、回示逐渐突破难点
教学后记
学生学会静脉输液的方法,树立爱伤观念。
教 学 内 容
具体教学实施过程
备注栏
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的仪表和精神面貌。2、检查教学资源准备情况
11、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8分钟)
1、严格查对和无菌。
2、正确选择静脉
3、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4、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注药
5、正确调节滴速
6、加强巡视
7、连续输液24小时,需更换输液器
8、严防空气栓塞
9、保证输液安全
10、留置针的护理
(四)健康教育(5分钟)
(五)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5分钟)
7、取下手套,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及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适当加快。
8、取出止血带和小垫枕,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在输液卡上记录输液时间、滴速、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并签名,向患者交待输液中注意事项,将呼叫器置于易取处。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全章教案(4节课时)
教案: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全章教案(4节课时)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学习了电压和电阻的概念、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材的章节包括:1. 电压的概念和测量2. 电阻的概念和测量3. 欧姆定律的应用4.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计算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压和电阻的概念,掌握测量方法。
2. 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够计算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压和电阻的测量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计算。
2. 教学重点:电压和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节课时(电压的概念和测量)(1)引入: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电压的存在和作用,引起学生对电压的兴趣。
(2)讲解电压的概念,介绍电压的单位和测量工具。
(3)进行电压测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2. 第二节课时(电阻的概念和测量)(1)引入:通过讨论电路中电阻的作用,引起学生对电阻的兴趣。
(2)讲解电阻的概念,介绍电阻的单位和测量工具。
(3)进行电阻测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阻表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3. 第三节课时(欧姆定律的应用)(1)引入:通过讨论欧姆定律的意义,引起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兴趣。
(2)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示例解释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作用。
(3)进行欧姆定律应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4)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4. 第四节课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计算)(1)引入:通过讨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引起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计算的兴趣。
(2)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示例解释计算过程。
(3)进行串并联电路计算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4节16.4变阻器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4节16.4变阻器一、教学内容1. 变阻器的概念:介绍变阻器的作用、种类和结构。
2.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讲解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原理。
3. 变阻器的应用:举例说明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调节灯光亮度、音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变阻器的概念、种类和结构,认识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能运用变阻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如何运用变阻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变阻器的概念、种类和结构,认识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变阻器、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变阻器,用于课堂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灯光调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灯光亮度的调节。
2. 讲解:介绍变阻器的概念、种类和结构,讲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4. 应用:举例说明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调节音量、相机焦距等。
5.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变阻器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调节音量的电路。
六、板书设计1. 变阻器的概念、种类和结构2.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3. 变阻器的应用:调节灯光亮度、音量等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你见过的变阻器的应用实例。
2. 画出一个简单的调节音量的电路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变阻器的概念、种类和结构,了解了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变阻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
2. 拓展延伸:研究变阻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子设备、工业生产等。
探讨如何设计和制作一个变阻器,以满足特定领域的需求。
重点和难点解析: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一、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变阻器是利用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原理工作的。
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第1、2课时 教案)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知识与技能】是一个非负数.【过程与方法】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演绎能力,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态度】通过观察一些特殊的情形,获得一般结论,使学生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进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并通过合作学习增进终身学习的信念.≥0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探索新知识.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一个长方形的围栏,长是宽的3倍,面积为39m2,则它的宽为_______m;(2)面积为S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3)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t(单位:s)与开始落下的高度h(单位:m)满足关系h=5t2,如果用含h的式子表示t,则t=.______【教学说明】设置上述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研究二次根式是实际的需要,二次根式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获得对二次根式的感性认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的式子,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生一道分析,体会这些式子的特征,从而引出二次根式的定义.a≥0)形式的式子称.针对上述定义,教师可强调以下几点:(1中,a必须是大于等于0的数或式子,否则它就没有意义了;(2=2,是一个整数,但4仍应称为一个二次根式;(3)当a≥0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而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必≥0(a≥0)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_______分析:判断二次根式应关注两点:(1;(2)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因而在所给出四个式子中,只有②③中的式子同时符合两个要求,故应填②③.例2当x为何值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解:(1)中,由x-2≥0,得x≥2;(2)中,由得2≤x≤3;(3)中,由2x-1>0,得x>1/2.【教学说明】对于例3,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特征,抓住解决问题的突a中a≥0及a≥0的双重非负性特征.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填空题:(1)形如_______的式子叫二次根式;(2)负数算术平方根________(填“有”或者“没有”)2.当a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教学说明】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新知.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你获得哪些解决二次根式问题的方法?你还有哪些问题?请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回顾知识,反思问题,共同发展提高.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6.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1.教师创设情境,给出实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教师引导与启发,师生互动.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地位.2.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引导出新知,讲练结合旨在巩固学生对新知的理解.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二次根式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性质【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正确区分=a(a≥0)与2a=a(a ≥0),并利用它们进行化简和计算.【过程与方法】在探索二次根式性质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教学重点】2a=a(a≥0)2a(a≥0)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用探究的方法探索2a=a(a≥02a(a≥0)的结论.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试一试:请根据算术平方根填空,.猜一猜: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你能猜想出2a(a≥0)的结论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所展示的特征,猜想出结果,然后再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对所猜测结论进行分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培养学生利用代数语言进行推理的能力.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可归纳出:2=a(a≥0).探究(1)填空:(2)通过(1)的思考,你能确定a≥0)的化简结果吗?说说你的理由.【教学说明】教师应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思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与完善的过程,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师生共同完成对知识的归纳总结.(a≥0).最后,教师给出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称为代数式.(代数式的定义只要求学生了解就行,不必深究.)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计算:(1))2;(2)(2【教学说明】以上例1、例2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予以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例3教师引导学生看懂数轴,结合数轴确定a、b的符号.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教学说明】以上1~3题可试着让学生自主完成,第4题稍有难度,教师适时点拨.(22a进行化简.然后再根据x>2的这个范围,来判断x-2与1-2x的正负,最后化简掉绝对值符号.∵x>2,∴x-2>0,1-2x<0.3.(1)原式=5-5+1=1(2)原式=7+49×2/7=7+14=21(2)首先利用a2=|a|化简掉二次根号,再根据x的取值范围来判断绝对值中的代数式的正负,化掉绝对值的符号.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本节知识可这样归纳: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6.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1.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导入本节课的数学内容,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2.在总结二次根式的性质过程中,由学生经过观察、分析的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成功.3.几个例题,旨在帮助学生对二次根式的性质的理解,在练习和作业中都增加了难度,主要给能力较好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教案(新版)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第二节电流做功的快慢一、教学内容1. 电流做功的定义及公式2. 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3. 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4. 电功率的计算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流做功的定义及公式,能够运用电流做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2. 掌握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能够分析实际情境中的电流做功快慢。
3.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功率的计算与应用。
2. 教学重点:电流做功的定义及公式,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练习题册、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器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做功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讲解电流做功的定义及公式:向学生解释电流做功的定义,讲解电流做功的公式,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计算方法。
3. 分析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做功的快慢与电流大小、电压大小、电阻大小等因素的关系。
4.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向学生解释电功率的概念,讲解电功率的公式,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5. 运用电流做功和电功率的知识分析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情境中的电流做功快慢和电功率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流做功和电功率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电流做功的定义及公式2. 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3. 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4. 电功率的计算与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的电流做功和电功率。
电路图:电源电流表电阻器电压表假设电源电压为6V,电阻器阻值为4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2A和3V。
2. 答案:电流做功:W = UIt = 6V × 2A × t电功率:P = UI = 6V × 2A = 12W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电流做功的定义及公式,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
第十六章第一节电流做功教案
教案:第十六章第一节电流做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教材第十六章的第一节,主要涉及电流做功的概念、电流做功的公式以及电流做功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做功的定义:电流做功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对导体做的功。
2. 电流做功的公式:W = UI,其中W表示电流做的功,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电流做功的应用:电流做功可以用来解释电能的转化,如电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概念,掌握电流做功的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电流做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电流做功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做功的概念和公式。
难点:电流做功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实际情景,如电动机的运转,让学生观察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2. 概念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电流做功的定义,使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含义。
3. 公式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U = IR)和功率公式(P = UI)推导出电流做功的公式(W = UI),并解释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如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在电压U的作用下,电流做功W,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电流做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电流做功的应用:教师讲解电流做功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灯、电动机等,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电流做功电流做功:电流通过导体时,对导体做的功。
公式:W = UI电流做功的应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流做功的概念。
2. 请运用电流做功的公式计算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在电压为10V的作用下,电流做功的大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四节变阻器教案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四节变阻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变阻器的原理、结构、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材的章节为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四节,具体内容包括:1. 变阻器的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
2. 变阻器的结构: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等。
3. 变阻器的种类:线性变阻器、非线性变阻器。
4. 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实现对电路的调节和控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变阻器的原理、结构、种类及在电路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变阻器进行电路的调节和控制。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重点:变阻器的结构、种类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变阻器、电路图、电源、导线、灯泡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使用变阻器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作用。
2. 讲解变阻器的原理: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3. 展示变阻器的结构:展示不同种类的变阻器,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特点。
4.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观察实验现象。
6. 练习与巩固: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变阻器的原理: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的大小。
2. 变阻器的结构: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等。
3. 变阻器的种类:线性变阻器、非线性变阻器。
4. 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实现对电路的调节和控制。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 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变阻器,并说明其特点。
3. 请画出一个使用变阻器的电路图,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1.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电阻线的长度,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
2. 常见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二次根式全章教案(8课时)
初二数学二次根式全章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课时序号一、课前导学:学生自学课本2-3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 温故而知新:(1)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2x =a ,那么x 叫做a 的,记为x =,(2)如果一个非负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2x =a (0≥x ),那么非负数x 叫做a 的,记为x =, (3)计算下列各式的值:=,=,=,=,=,2)9(=,2.一般地我们把形如()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_____________, 3. 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3, 16-, 34, )0(3≥a a , 12+x4.根据算术平方根意义计算 :(1) 2)4( (2)(3)2)5.0( (4)2)31(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结论: (0≥a ), 5.计算:(1)2)23( (2)2)52(- 二、合作、交流、展示: 1.理解二次根式概念(1)二次根式a 中,字母a 必须满足 ; (2)二次根式与算术平方根有何关系呢? (3)当0≥a 时,a 是什么数?教 学 过 程 设 计2)3(________)(2=a【归纳】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2.当x 取何值时,下列各二次根式有意义(1); (2)x 322- (3)2)2(-x (4)x--21 3.若,则= ,4.已知,求xy的值.【收获感悟】:, 三、巩固与应用1. 若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为(), A.正数 B.负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2.当x 时,二次根式x 35-有意义,3. 在式子xx+-121中,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4.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①72-x ② 4a 2-115a 的值为___________. 6.已知42-x +y x +2=0,则=-y x _____________. 7.已知+3,求y x 的值.8.拓展提高:已知a 、b =b +4,求a 、b 的值.四、小结:1.二次根式的概念:; 2.二次根式的性质:(1),(2); 3.巧用非负数解题. 五、作业:《作业本》第1页. 六、课后反思: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 期 课时序号 43-x 20a -2a b -一、课前导学:学生自学课本第4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计算:=24=23.0=2)52(=20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0a a 时2.计算:=-2)4(=-2)3.0(=-2)52(=-2)20(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2,0a a 时 3.【归纳】二次根式的性质:=2a = 4.化简下列各式:(1)=22.0(2)=-2)3.0( (3)=-2)4( (4)()22a =(0<a )5.代数式:用基本运算符号把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二、合作、交流、展示:1.理解二次根式三条基本性质: (1)双重非负性:a 0() (2)()=2a () (3) =2a2.【讨论】二次根式的性质:)0()(2≥=a a a 与a a =2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教 学 过 程 设 计3.化简下列各式(1))0(42≥x x (2) 4x (3))3()3(2≥-a a4.已知2<x <3,化简:3)2(2-+-x x5.已知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b b c c a a ---++-22)(.三、巩固与应用 1. 课本第4页练习2; 2.2)4(-π= ;3.a 、b 、c 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则=--+-+c a b c b a 2)(________; 4.你能运用公式a a =2比较53与34的大小吗?5.当x = 6.拓展提高:(1)已知0<x <1,化简:4)1(2+-xx -4)1(2-+xx(2)已知实数a 满足a a a =-+-2014)2013(2,求22013-a 的值.四、小结:1.二次根式的性质:,,;2.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解题. 五、作业:《作业本》第2页. 六、课后反思: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 期 课时序号一、课前导学:学生自学课本6-7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1、探究 ⑴ 计算下列各式,观察计算结果:①×=______ ,=_______ ② × =_______ ,=_______ ③ × =_______ , =_______ ⑵ 仔细观察上题中的规律,猜想b a ∙=()0,0≥≥b a (二次根式乘法法则)再例举两个例子验证你的猜想:; 2、计算× =;×= ;274∙= ;123∙=3、乘法公式反过来得到:=ab ()0,0≥≥b a ,4、填空:⑴=∙=⨯=24248;=∙=⨯=292918;⑵请你用上述方法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2=; 27=; 48=; 72=; 98=; 250x =;二、合作、交流、展示: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b a ∙=,注意:乘法法则成立的条件是: (为什么?)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乘法法则的逆向运用)=ab 注意:⑴性质成立的条件是:(为什么?) ⑵如何化简:()()94-⨯-?4994⨯16252516⨯1003636100⨯23563、例题1 计算:⑴3127⨯ ⑵4510152⨯ ⑶1531372⨯-例题2 化简:⑴()()8116-⨯- ⑵3225b a ⑶4499ab ⑷【收获感悟】:如何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例题3 计算:⑴714⨯ ⑵10253⨯ ⑶ xy x 31122⨯-三、巩固与应用 1、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A .x ≥1B .x ≥-1C .-1≤x ≤1D .x ≥1或x ≤-12、下列各等式成立的是( ). A.4×2=8B .5×4=20 C.5×2=10 D .y x y x +=+224、不改变式子的值,把根号外的数移到根号里面: ⑴=32 ; ⑵313=;⑶ -=62 5、比较下列两数的大小:⑴227 ⑵347 ⑶23-32-6、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502,这条边上的高为83,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7、计算:(1)6×(-2); (28、(拓展)化简⑴a a 1 ⑵aa 1-四、小结: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2.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五、作业:《作业本》第3页. 六、课后反思: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 期 课时序号 2212b a 1112-=-∙+x x x 55532532686一、课前导学:学生自学课本第8-9页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b a ∙=,=ab2、计算: (1)38×(-46) (2)3612ab ab ⨯3、填空: (1;(2; (3;(4.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一般地,对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4、计算:(1)312(2)16141÷5、化简:(1)257(2)932(3))0,0(42522≥>b a a b 二、合作、交流、展示:仿照课本例题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完成以下题目1、计算:(1(2(3)52154【温馨提示】:当二次根式前面有系数时,类比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进行计算:即系数之商作为商的系数,教 学 过 程 设 计被开方数之商为被开方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二节_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二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二节中的两个部分:1.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2.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电阻。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引导学生发现电路中的电压现象。
2. 知识讲解: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验证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运用电压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电压规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串联电路电压规律:U = U1 + U2 + + Un并联电路电压规律:U = U1 = U2 = = Un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一个电阻值为5Ω的电阻,将其分别串联和并联在10V的电源上,求两种情况下电阻两端的电压。
(2)在一照明电路中,三个灯泡的电阻分别为10Ω、15Ω和20Ω,求三个灯泡两端的电压。
2. 作业答案:(1)串联情况下,电阻两端的电压为5V;并联情况下,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
(2)灯泡两端的电压分别为6.67V、4.44V和2.92V。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教案3
教案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2. 详细内容:a.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b.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c. 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I = U/R)d. 电阻的测量工具:电阻表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表示。
2.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学会使用电阻表测量电阻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表的使用。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如照明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是如何在电路中流动的。
2. 概念讲解:介绍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的符号表示,让学生理解电阻的定义。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改变电阻器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4. 欧姆定律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电阻表的使用:演示如何使用电阻表测量电阻值,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6.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有关电阻、电流和电压的计算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欧姆定律:I = U/R电阻表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的电流值(已知电压和电阻)。
解答:2. 题目:根据给定的电路图,计算电路中的总电阻。
解答: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2. 拓展延伸:讲解一些与电阻相关的实际应用,如电阻器在电子设备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电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教案5篇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教案5篇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教案篇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要点:第一、安全电压第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第三、安全用电常识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安全用电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也是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具有实际意义,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本节的内容不同于前面规律性知识的学习,注重的是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好的体现了STS精神。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安全电压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学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过程(一)事例引课(2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视频,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1)兴趣是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知识的学习1、安全电压(5 )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生较易理解。
2024年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第三节测量电功率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经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过程,体会依据原理设计试验的方法。
2.驾驭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
3.会用电能表测算家用电器的功率。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验“设计—试验—归纳—评估”的教学过程,培育学生设计试验、动手操作、收集数据、合作沟通的实力。
【情感·看法·价值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主要是测量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和不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把小灯泡的亮度和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联系起来,使学生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有比较直观的相识,从中获得胜利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试验设计、试验操作、试验数据处理,用电能表测算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教学难点】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与多次测量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用电能表测算电功率时各物理量单位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伏安法”测电阻试验中,为了减小试验误差,我们测量了多组电压和电流值,用求得的多个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那么,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试验中,能不能用多次测量的电功率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怎样测量电功率[阅读课本]P125 “怎样测量电功率”。
[思索](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原理是什么?(2)请画出试验电路图。
(3)请写出试验步骤。
(4)请设计试验记录表格?[提示](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原理:P=UI。
(2)试验电路图:(3)试验步骤:①依据电路图连接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阻值最大处。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略低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视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视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④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略高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2倍),视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新人教版第十六章第1节电压教案.doc
第十六章电压和电阻第1节电压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能说岀屯压的单位和一些基本的屯压值,并会进行单位换算。
3)能说出电压表的用途及规范使用屯压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
二、教学重点1.电压的单位;2.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电流的成因;2.电压表的规范使用。
四、教学器材电池、小灯泡2个、开关1个、导线、电压表五、教学过程(一)引入实验:(学生演示)利用干电池、一只灯泡、开关、导线连接简单电路,使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
问题: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电流)没有了电源电路屮还有电流吗?引入新课:为什么电路里必须有电源才会有电流?电流是怎样形成的?(二)认识电压1.水流的形成:(岀示课件)思考:(1)水轮机在什么条件下会转动?在什么条件下又停止了转动?学生回答后师生小结:水压是形成水流的原因。
水压消失水流停止,水轮机停止转动。
(2)怎么样才能得到持续的水流?用抽水机提供水压,就能得到持续的水流。
板书:抽水机一水压一水流。
2.电流的形成:(出示课件)类比水流的形成,得到电流的形成原因——电压。
板书:电源一电压一电流。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m(u V)o lkV=1000V lv=1000mV lmV=1000u Vo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 5V 一个蓄电池:2V 家庭电路:220Vo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一般不高于36V 老师特别提示:(学生齐读)(三)电压的测量电压表(1)观察屯压表,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思考后回答)屋程和分度值:0〜3V,分度值是0. IV; 0〜15V,分度值是0. 5V0(2)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b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里才王C电压表接进电路时,要使电流从其“+”接线柱接进电路,从“一“接线柱流出;d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池的两极上,这时它测的是电池的电压。
(完整版)电磁转换 教案
1
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
一、知识网络
2
4
5
甲.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 铁棒 小磁针
三、知识点讲练
一、磁体和磁场
知识点 1、认识磁体
例题1、如图,将铁钉放在某矿石附近,铁钉立即被吸引到矿石上,此现象说明该矿石具有 ( )
A.导电性 B.磁性
C.弹性势能 D.隔热性
例题 2、 小明进行了如下两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能够判断铁棒一定具有磁性的是 图,做出此判断的道理是 。
乙.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簧
测力计示数有变化 计 铁块
例题3.如图16-1-7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块,将弹簧测力计自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位置变化的图像是()
16-1-7
针对练习
1.已知羊角锤上有十字架一样的结构,中间嵌着磁体.钉钉子时,把钉子嵌在里面,磁体会将它牢牢吸住,则钉子材料应选择()
A.铝 B.铜
C.铅 D.铁
2.小宇同学为了检验某根钢条是否具有磁性,他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发现它们相互吸引;当仍将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发现它们仍然相互吸引,则( )
A.钢条A端为南极,另一端为北极
B.钢条A端为北极,另一端为南极
C.不能确定钢条是否具有磁性
D.钢条没有磁性
3.有两根大头针被磁体一端吸起,悬在磁体下方,如图16-1-2所示中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的是( )
6。
电路教案第16章二端口网络
电路教案第16章二端口网络教学目标:1.了解二端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掌握二端口网络的矩阵描述方法。
3.掌握二端口网络的参数化描述方法。
教学准备:教材、讲义、黑板、白板、投影仪、计算机、实验装置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端口电路的内容。
2.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声学系统、通信系统等,引导学生了解二端口电路的概念。
二、理论讲解(40分钟)1.二端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性:a.什么是二端口电路?b.二端口电路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
c.二端口电路的参数:传输参数、散射参数、互阻参数和互导参数。
d.二端口电路的特性:传输特性、散射特性。
2.二端口网络的矩阵描述方法:a.传输矩阵(ABCD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b.传输矩阵的特性和应用。
3.二端口网络的参数化描述方法:a.K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b.K参数的特性和应用。
三、实例分析(30分钟)1.教师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讲解如何使用传输矩阵和K参数对二端口网络进行分析和设计。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例进行讨论,加深对二端口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通过实验,掌握使用传输矩阵和K参数对二端口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五、小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强调二端口电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例子,结合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对二端口电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使用传输矩阵和K参数对二端口电路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但由于时间限制,实践操作可能不够充分,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第一节《电流做功》教案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第一节《电流做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第一节《电流做功》。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电流做功的概念、公式以及电流做功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做功的定义:电流做功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对导体做的功。
2. 电流做功的公式:W = UIt,其中W表示电流做的功,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t表示时间。
3. 电流做功的应用:电流做功可以用于计算电能的消耗,也可以用于判断电路的性能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概念,掌握电流做功的公式及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电流做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做功的概念、公式及应用。
难点:电流做功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电流做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场景,如照明、电视、空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工作的,电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概念讲解: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电流做功的定义,并解释电流做功的含义。
同时,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流做功的概念。
3. 公式讲解:教师给出电流做功的公式W = UIt,并解释每个字母代表的含义。
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计算电流做的功。
4. 应用讲解:教师讲解电流做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电能消耗、判断电路性能等。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尝试运用电流做功的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电流做功的知识进行计算。
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6.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电流做功的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例题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电流做功: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对导体做的功。
二次根式教案四篇
二次根式教案四篇二次根式教案篇1第十六章二次根式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代数式①式子中不能出现“=,≠,≥,≤,”;②单个的数字或单个的字母也是代数式 5.5(解析:这类题保证被开方数是最小的完全平方数即可得出结论.20=22某5,所以正整数的最小值为5.)6.(1)(某+)(某-) (2)n(n+)2(n-)2(解析:关键是逆用()2=a(a≥0)将3变成()2.(1)某2-3=(某+)(某-).(2)n5-6n3+9n=n(n4-6n2+9)=n(n2-3)2=n(n+)2(n-)2.)7.解:(1) . (2)宽:3 ;长:5 .8.解:(1) =. (2)(3)2=32某()2=18. (3)=(-2)2某=. (4)-=-=-3π. (5) = =.9.解:原式=-=-.∵某=6,∴某+1>0,某-810.解析:在利用=|a|=化简二次根式时,当根号内的因式移到根号外面时,一定要注意原来根号里面的符号,这也是化简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解:乙的解答是错误的.因为当a=时,=5,a-本节课通过“观察——归纳——运用”的模式,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与掌握变得简单起来,将一个一个知识点落实到位,适当增加了拓展性的练习,层层递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在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时,通过“提问——追问——讨论”的形式展开,保证了活动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不够.在探究完成二次根式的性质1后,总结学习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二次根式的性质2.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练习(教材第4页)1.解:(1)()2=3. (2)(3)2=32某()2=9某2=18.2.解:(1)=0.3. (2) =. (3)-=-π. (4)=10-1=.习题16.1(教材第5页)1.解:(1)欲使有意义,则必有a+2≥0,∴a≥-2,∴当a≥-2时,有意义. (2)欲使有意义,则必有3-a≥0,∴a≤3,∴当a≤3时,有意义. (3)欲使有意义,则必有5a≥0,∴a≥0,∴当a≥0时,有意义. (4)欲使有意义,则必有2a+1≥0,∴a≥-,∴当a≥-时,有意义.2.解:(1)()2=5. (2)(-)2=()2=0.2. (3)=. (4)(5)2=52某()2=25某5=125. (5)==10. (6)=72某=49某=14. (7) =. (8)- =- =-.3.解:(1)设圆的半径为R,由圆的面积公式得S=πR2,所以R2=,所以R=± .因为圆的半径不能是负数,所以R=-不符合题意,舍去,故R= ,即面积为S的圆的半径为 . (2)设较短的边长为2某,则它的邻边长为3某.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2某3某=S,所以某=±,因为某=-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某=,所以2某=2=,3某=3=,即这个长方形的相邻两边的长分别为和.4.解:(1)32. (2)()2. (3)()2. (4)0.52. (5). (6)02.5.解:由题意可知πr2=π22+π32,∴r2=13,∴r=±.∵r=-不符合题意,舍去,∴r=,即r的值是.6.解:设AB=某,则AB边上的高为4某,由题意,得某4某=12,则某2=6,∴某=±.∵某=-不符合题意,舍去,∴某=.故AB的长为.7.解:(1)∵某2+1>0恒成立,∴无论某取任何实数,都有意义. (2)∵(某-1)2≥0恒成立,∴无论某取任何实数,都有意义. (3)∵即某>0,∴当某>0时,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4)∵即某>-1,∴当某>-1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8.解:设h=t2, 则由题意,得20=某22,解得=5,∴h=5t2,∴t= (负值已舍去).当h=10时,t= =,当h=25时,t= =.故当h=10和h=25时,小球落地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s和 s.9.解:(1)由题意知18-n≥0且为整数,则n≤18,n为自然数且为整数,∴符合条件的n的所有可能的值为2,9,14,17,18. (2)∵24n≥0且是整数,n为正整数,∴符合条件的n的`最小值是6.10.解:V=πr2某10,r= (负值已舍去),当V=5π时, r= =,当V=10π时,r= =1,当V=20π时,r= =.如图所示,根据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解析〕根据数轴可得出a+b与a-b的正负情况,从而可将二次根式化简.解:由数轴可得:a+b0, ∴+=|a-b|+|a+b|=a-b-(a+b)=-2b.[解题策略] 结合数轴得出字母的取值范围,再化简二次根式,此题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则+= .〔解析〕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先判断a+b-c与b-a-c的符号,再去根号、绝对值符号并化简.因为a,b,c为三角形的三条边,所以a+b-c>0,b-a-c[解题策略] 此类化简问题要特别注意符号问题.化简:.〔解析〕题中并没有明确字母某的取值范围,需要分某≥3和某解:当某≥3时,=|某-3|=某-3;当某[解题策略] 化简时,先将它化成|a|,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分情况进行讨论.5OM二次根式教案篇2教学目的:1、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使学生掌握应用有理化分母的方法化简和计算二次根式;2、会求二次根式的代数的值;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教案设计.pdf
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结构的基础上,又学习了电流、电压,知道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荷在定向移动过程中肯定会受到阻碍,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电阻。
初中生抽象思维比较差,对微观事物理解有一定困难,所以对电阻教学应通过实验及宏观现象,实例让学生理解电阻,明白其相关因素。
电阻这一节具体研究电阻大小的相关因素,需要实验探究,学生还没有形成物理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需要加强引导。
教学工具演示实验::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1只)、电阻定律演示器、电流表(1只)、整合网络资源;钨丝,打火机。
分组实验: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1只)、电流表(1只)、电阻定律演示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知道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通过对科学家欧姆的了解知道电阻的单位,通过类比知道电阻单位的换算。
2.通过分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提出问——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了解电阻大小的相关因素,让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
3.通过观看视频半导体和超导体让学生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合作精神,及处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半导体及超导体的了解以及半导体和超导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让学生开阔视野,激发求知欲望。
让学生明白科学对人类进步的贡献,让学生热爱科学,并有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难点: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活动1.播放《雷电》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电荷在移动过程中是否会受到阻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16·3《电阻》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16.3 《电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电阻》。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3. 电阻的测量工具——电阻表;4. 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表示;2. 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这些因素解释实际问题;3. 学会使用电阻表进行电阻的测量;4.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及其综合应用;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阻表、导线、灯泡、电源等;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验室中的灯泡,引导学生思考灯泡的亮度与什么有关。
2. 知识点讲解:(1) 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解释电阻的符号表示。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现象进行验证。
(3) 电阻的测量:教授电阻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3.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灯泡的电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灯泡的电阻和电压,求灯泡的功率。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3. 电阻的测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已知一个灯泡的电阻为10Ω,电压为6V,求灯泡的功率。
答案:灯泡的功率为36W。
2. 作业题目: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阻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电阻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具体关系需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电阻的测量方法是否掌握到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力电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力电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流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电流大小。
2. 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对电流的影响。
3. 掌握通过串、并联电阻的电流计算方法。
4. 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5. 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加深对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电源、电阻器、导线等。
2. 学生:教科书、练册、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堂课研究的内容,包括电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知识讲解(15分钟)2.1 电流- 定义: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截面的电荷数。
用符号I 表示,单位是安培(A)。
- 计算方法: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截面的电荷数量除以时间。
2.2 电阻- 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受到电阻的阻碍。
电阻的大小决定了电流的大小。
- 影响因素:材料的电阻率和导体的长度、截面积。
- 计算方法:使用欧姆定律,即U=IR,其中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I表示电流。
3. 例题讲解(15分钟)根据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计算电流和电阻。
4. 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书上的练题进行练,巩固所学的知识。
5. 实验(1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验证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6. 总结(5分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电流和电阻的概念,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实验结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电路中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并提出新的问题和疑惑。
2. 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不同元件的作用和影响。
3.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电力电阻这一知识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掌握了电流和电阻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欧姆定律计算电流大小。
在实验中也加深了对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参考资料1.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练习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否进一步计算?这是一种什么运算?818
+
观察818
+?能否化简?
怎样计算818
+
请化简算式818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小结复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2=- (B
5=- (C
x = (D
6=
2.如果a 是任意实数,下列各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3.
计算的结果是( )。
(A )32 (B )16 (C )8 (D )4 4.
=
)。
(A )x ≥ - 1 (B )x ≤3 (C )- 1≤x ≤3 (D )- 1<x ≤3 5.有下列算式:(1
= (2
)=(3
7== (4
)= 其中正确的是( ) (A )(1)和(3) (B )(2)和(4) (C )(3)和(4) (D )(1)和(4)
6.实数a,b
)。
(A )2b - (B )2a - (C )2()b a - (D )0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7.写出一个包含对字母x 进行加法、除法和开平方运算的代数式 (只要写出一个即可) 8.
当1x =时,代数式2
22x x ++的值是 . 9.自由落体的公式为2
12
S gt =(g 为重力加速度,29.8/g m s =)若物体下落的高度为88.2m ,则下落的时间是 .
10.先化简再求值:当9a =
时,求a 甲、乙两人的解答如下:
甲 原式
=(1)1a a a +=+-=。
乙 原式
=(1)2117a a a a +=+-=-=。
其中, 的解答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三、解答题(第11题12分,第12 题8分,第13,14每题10分,共40分) 11.计算:(1
) (2
)÷
-1
1
(第6题)
(3
)2
-(4
)747
a
12.如图,用一个面积为x的正方形和四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8x的正方形图案,求长方形的周长.
13.
计算:+.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414
≈
,
1.73
2.)
14.a,b
分别是6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分别写出a,b的值;(2)求2
3a b
-的值.
x
(第12题)。